『壹』 歷史怎麼讀
當然興趣是挺重要來的一部源分了,但是方法還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分塊來記~我的歷史老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她把每一個時期的歷史分成:背景,原因,內容(軍事,民事,政事。。等),結果。。等方面。讓後分塊來記。像:什麼事件是什麼原因,過程,結果,這樣就比較好記了。如果事件之間有什麼聯系,也可以額外再記下。我就是這樣去學的,不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我這只是建議,也許你還有更好的辦法。~。~!
『貳』 如何閱讀歷史
讀史書是一項立體多維工程,不能孤立、割裂地去讀,前後延展,牽涉極多。想讀漢代歷史,先秦史不得不有所涉獵;想研究三國,前面漢代豪族和後面南朝世家門閥都要瞭然於胸;要搞清楚宋代抑武之事,須上追五代藩鎮,再追中唐節度使,再溯安史之亂前後,直至初唐用武、隋代軍功乃至北魏六鎮淵藪,一條主線聯絡數百年,因果昭然,不可輕忽。
這還只是政治史一條維度,其他維度如經濟結構、生產方式、組織類型、社會民俗、器具用法、典章制度、文藝風氣、氣候、地理等等,無不對當時人的行為造成影響。史書上的每一個事件,必然都是多重因素復合促成。單讀史書,只會看到「某人到某地做某事」的敘述,只有疊加幾個維度上去,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動因。比如北方游牧民族數次大規模南下侵襲,若疊加氣候曲線,會發現它們都發生在寒冷期,再進一步深究,會發現與15英寸雨量線的移動密切相關。氣候影響地理,地理影響經濟,經濟決定政策,政策推動軍事,再回過頭讀相關史書,就會有豁然開朗之感。
再比如孟嘗君有過一段事跡「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 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如果疊加傢具發展史,就會明白,當時沒有寬面高足桌椅,用的是矮腿憑幾,雙膝跽坐在席上。這種傢具結構和人體工學,決定了沒法大家湊在一桌合餐,只能各吃各的,別人吃的什麼,眼神不好真看不到,發生誤會再所難免。再看南唐《韓熙載夜宴圖》,裡面賓客圍坐高桌,但食物卻是每人一份,說明五代十國正是分餐到合餐的過渡時期。帶著這種認識回過頭去看鴻門宴,立刻就會汗水涔涔。當時幸虧是分餐制,大家各據一幾,彼此相距有些距離,項庄才不得不用舞劍為借口靠近劉邦,給了別人反應時間——如果是合餐制大家共用一桌,怕是項庄早一劍從桌子底下捅過去,中國歷史就要改寫了。
這個說起來沒完沒了,以後可以慢慢一項一項深入研究,沒法一蹴而就。就入門而言,最首要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個基本功,是讀圖。讀史必讀圖,史書很大篇幅都是圍著山河地理說事,歷代注書的,也要花大力氣在地名考證上。不明白地理和行政區劃分,就沒法明白圍繞這些事情的政治軍事行為,不知其價值所在。倘若讀者不知敖倉在先秦時期的地位、功能以及它和關中的地理關系,永遠搞不清楚為何酈食其聽說項羽放棄敖倉時大喜過望,祝賀劉邦「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戍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也」,更不會明白楚漢為什麼要圍繞敖倉打得頭破血流。倘若讀者不熟燕雲十六州的地形地貌,便不會明白燕雲以南,再無關隘險阻,中原頓成刀俎魚肉,自然更不會理解宋代對十六州的執著不只是自尊心,而是安全感。
古人不幸福,對這方面的研究不多,地理專著和工具太少,光是鑽研這一項便要窮盡一生去理解。所幸我們生在現代,比他們幸福多了。我推薦業余歷史愛好者們要善用google地圖,如果不方便的話,網路地圖也差強人意。讀史之時,隨讀隨看,還可以切換行政區劃和地貌,縮放推移,十分方便,還可以測距。很多史事,本來茫然不可解,一放到地圖上,登時就有豁然開朗之感。
比如猇亭之戰。光讀史書,只知道劉備帶兵打到猇亭,陸遜死守不出。劉備連營,被陸遜一把火燒光,灰溜溜地跑了。
但結合下面這張圖,立刻就能看明白,為什麼劉備一路沿江南打到猇亭,陸遜就不能退了。猇亭沿江以東以南,即是宜都。從地形圖上能看到,長江在鄂西山地的險峻地勢到這里就開始變緩,在宜都形成一個丘陵過渡帶,再往東就是江漢平原。換句話說,劉備只要打下猇亭,就能拿下宜都,拿下宜都,就等於從長江山區沖出來,進入平原地帶,吳軍這仗就沒法打了。宜都號稱「楚蜀咽喉」、「三峽門城」,可不是浪得虛名。
『叄』 歷史應該怎麼讀才能讀好
多看易中天。
其實歷史只不過是表面的數據,真正決定的,是人心。
真正讀好歷史版的,歷史未必能考高分權。
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答案是固定的,所以即使你對一個歷史觀點把教科書辯論的一無是處,但你考試的時候還是得按照教科書去填寫。有資格顛覆的,只有大家。
『肆』 如何閱讀歷史書
對於如何閱讀歷史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每種想法都有其獨特的內涵,我們要尊重它的內涵,了解他它的不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應我該如何閱讀一本歷史書。
對於如何閱讀歷史書,首先,我們要看這本歷史書的前言。看歷史書的前言,能讓我們輕松的總覽這本歷史書所要講的主要內容。從而總結出這本歷史書所講的時間段,具體講的是哪一時期的歷史。通過我們自己對這一時期歷史的了解,簡單的做出規劃,應該怎樣認真地學習這本歷史書。
總之,閱讀一本歷史書。我們首先要看前言,其次要看目錄,最後重點關注每一節的具體內容。這樣我們就能輕松的學會歷史。
『伍』 如何系統的讀中國歷史
補充: 作者: 樊樹志 副標題: 復旦大學精品課程 isbn: 7101050506 書名: 國史十六講 頁數: 283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定價: 32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6-4 《國史十六講》:極好的中國歷史入門書籍 中學時歷史學得比較好,標志就是考試常得100分。當然,那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只要在考前把各種運動的年代和意義背得滾瓜爛熟,考起試來自然會得心應手。後來選擇了理科,進入大學,畢業後專心於軟體技術,十年左右的時間內遠離了人文學科,不再仔細體會魯迅的文章中省略號的六重含義,也不再深入分析李自成起義的歷史背景。後來隨著走上管理崗位,開始對歷史等人文學科產生興趣,從清朝入手斷斷續續地讀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如《正說清朝十二帝》、《雍正皇帝》等,並對《漢武大帝》等歷史劇情有獨鍾,但一直缺乏對中國歷史的完整認識,直到讀完這本《國史十六講》。 《國史十六講》是作者在系列講座的基礎上成稿,採用專題的形式,以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的變遷為主線,概略性地介紹了從中國人的起源到清朝的閉關自守的過程,其中對每個朝代的政治體制變遷、文化發展、社會特點等方面的提綱攜領的介紹有助於讀者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延續性,從而避免過多地陷入到細枝末節當中。歷史是不可分割的,正如書中所說,泱泱大漢得益於秦的奠基,盛唐氣象離不開隋的創制。該書的另一個特點是除了引用《史記》等經典歷史著作外,還較有針對性地引用了《世界文明史》、《亞洲史》、《中國人口史》、《中國制度史》多本中外歷史學家的研究著作和論文,顯示出作者作為一個歷史教授的嚴謹和博學。 ...補充: 作者: 樊樹志 副標題: 復旦大學精品課程 isbn: 7101050506 書名: 國史十六講 頁數: 283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定價: 32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6-4 《國史十六講》:極好的中國歷史入門書籍 中學時歷史學得比較好,標志就是考試常得100分。當然,那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只要在考前把各種運動的年代和意義背得滾瓜爛熟,考起試來自然會得心應手。後來選擇了理科,進入大學,畢業後專心於軟體技術,十年左右的時間內遠離了人文學科,不再仔細體會魯迅的文章中省略號的六重含義,也不再深入分析李自成起義的歷史背景。後來隨著走上管理崗位,開始對歷史等人文學科產生興趣,從清朝入手斷斷續續地讀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如《正說清朝十二帝》、《雍正皇帝》等,並對《漢武大帝》等歷史劇情有獨鍾,但一直缺乏對中國歷史的完整認識,直到讀完這本《國史十六講》。 《國史十六講》是作者在系列講座的基礎上成稿,採用專題的形式,以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的變遷為主線,概略性地介紹了從中國人的起源到清朝的閉關自守的過程,其中對每個朝代的政治體制變遷、文化發展、社會特點等方面的提綱攜領的介紹有助於讀者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延續性,從而避免過多地陷入到細枝末節當中。歷史是不可分割的,正如書中所說,泱泱大漢得益於秦的奠基,盛唐氣象離不開隋的創制。該書的另一個特點是除了引用《史記》等經典歷史著作外,還較有針對性地引用了《世界文明史》、《亞洲史》、《中國人口史》、《中國制度史》多本中外歷史學家的研究著作和論文,顯示出作者作為一個歷史教授的嚴謹和博學。 如果對中國歷史感興趣並希望所有了解,《國史十六講》無疑是一本極好的入門書籍。 讀罷全書,筆記如下: 1. 文化的發展依賴於特定的歷史背景 中國古典哲學是社會的、政治的和倫理的,反映了一個屢起沖突、政治混亂的時期。其代表是儒家和道家學說,都產生於晚周時期大動亂的形勢下,力圖提出穩定社會和安撫人心的原則。儒家側重強調穩定社會,個人的行為應該合乎群體的規范,應該「克己復禮」,因而為後代的統治者所採用;道家側重強調內心的和諧,追求消極無為,順其自然。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力圖從不同的角度解決社會的矛盾。 同樣,唐朝的古典詩歌非常繁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唐高宗李淵喜歡詩歌,因而在剛剛形成的科舉制度中加試詩賦,為擅長寫詩者提供入仕的正途,至盛唐時以詩賦取士更見推重。 2. 繁榮和創造的黃金時代---宋朝 在大部分人的知識體系中,提到宋朝時總想起偏安杭州的昏庸皇帝趙構和屈死的「精忠報國」英雄岳飛。但在作者筆下,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榮的時期。文官政治取代了軍人政治,一掃貴族階層對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平民通過科舉制度進入統治階層,其比例超過官員總數的三分之一,為歷代之最。宋皇帝趙恆在此背景下寫下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印刷術、火葯、指南針誕生於宋代,並由此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狀態:印刷術在知識傳播方面,火葯在戰爭上,指南針在航海上,並且隨著這些發明的利用又引起了無數的變遷。這些變化促進了15世紀、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在宋代,儒家思想深入影響社會的各個層面。在學術上,朱熹在程顥和程頤的基礎上完成了儒學的二次復興。同時,在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下,社會上出現了諸多孝義之家---後人稱之為義門,影響最大的當推浙江浦江縣的「義門鄭氏」,依靠一部以朱熹家禮為宗旨的家訓---《鄭氏規范》,不僅維系了大家族內部幾代人的和諧共處,而且維系著大家族和鄉鄰之間的和諧相處,歷經宋元明三代傳頌不息。 3. 中央之國的盛衰 曾有人言,中國人不懂得利用老祖宗的遺產,只知道把指南正的技術用來製造羅盤,把火葯技術用來製造鞭炮。這種說法是不完全客觀的,火葯早被用於製造火槍火炮,指南針也已用於航海,這里的關鍵原因是長期以來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中央之國」,甚至是世界的中心,皇帝和大臣們都沒有徵服世界的願望。在明朝,中國的絲綢、棉布、瓷器被運往世界各地,與此同時世界白銀產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流向了中國。在這種背景下,鄭和比西方人早一個世紀開始大航海的嘗試,先後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要「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顯示天朝大國的富庶與強盛,而沒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建立殖民地的雄心和野心。也正是因為中國的富庶,使得西方列強一直垂誕於中國,並在後來大舉入侵由於閉關導致軍力落後的清王朝。 4. 其它有趣的知識 中國歷史的三個時代:部落時代;封建時代;郡縣時代。 「封建」一詞來源於周朝的封幫建國。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七十一家諸侯(其中五十三家與周天子同性姬),用同性諸侯構築起一道屏障,來捍衛周天子的中央權威。這與今天的封建主義、封建社會已經大不相同。 坐凳子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漢人胡化的結果。中原漢人原本席地而坐,並無坐椅子、凳子的習慣。隨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在胡人漢化的同時,漢人在生產、生活中也潛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部分習俗,典型的例子就是「胡床」。胡人發明的高足座椅,被漢人稱為「胡床」。胡床自北向南逐漸流行,促使高足傢具的興起,終於改變了漢人席地而坐的習慣。 忠孝不分家,臣不事君,則子不孝父。唐朝的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史思明先後背叛唐朝稱帝,但後來因為爭搶皇帝寶座,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所殺。唐朝末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憑借軍事實力廢除名義上的唐哀宗,該國號為梁,因而成了五代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梁太祖,但不久被自己的兒子朱友珪所殺。收起
『陸』 想讀通歷史,應該怎麼讀,讀的方法有哪些
錢穆在≪國史大綱≫序言里說凡一國之國民,需熟其國之歷史。讀歷史需知歷史是表,熟悉其文化才是本,政治,經濟,學術思想都是文化共相下的分題,但每一分題側重與所依附材料仍有不同,因此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亦有差別。
如果要讀歷史,應先讀通史,中國歷史不像西方,中國各時代聯系緊密,非通讀不足了解。讀通史建議讀取幾家之言,如範文瀾的≪中國通史≫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台灣學者傅樂成則從其他角度闡述,而像費正清的≪劍橋中國史≫則是從旁觀者的角度闡述中國歷史了。讀完近人作品,則可閱讀古人原著,推薦讀≪史記≫與≪資治通鑒≫,這是接觸第一手資料了。
熟悉了通史,就可以按照自己興趣選擇想深入研究的領域了。比如喜歡某朝代或某領域,則可按照自己興趣讀下去。
把自己放到歷史之外,盡可能客觀的去看待歷史,對於歷史書的記載辯證的去看去揣摩,不要刻意去探求歷史書記載的真實與否,歷史無所謂真實與否,差別只在於角度立場導致的敘述結果。
另外,在讀通史前建議看看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不算嚴格意義上學術著作,黃氏寫史自有其獨特之處,這本書可做引子,相信讀完這本書,再讀通史就不覺得是難事了。
『柒』 如何讀歷史
歷史教材要背過。
歷史小說要瀏覽。
歷史事實要理解。
歷史電影要欣賞。
歷史假象要澄清。
『捌』 想讀歷史應該怎麼讀呢求高人指教
先自己把整個歷史順序了解一下
從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上知道朝回代的順序,然後你答再選擇喜歡的讀。
建議先看一些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說唐全傳》、《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帝國》,《大秦帝國》,還有《明朝那些事》等
然後看《史記》、《漢書》、《後漢書》、《二十四史》等
『玖』 歷史該怎麼讀啊
1.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講的內容聽進去,做題會有印象
2。文科的東西還是要背,如果實回在是不想背,就答一直看看看,看多了,不背也熟了,
3.你不是選擇題差么,多買點選擇題多的,從網上下載也可以,做多了,有感覺了,同時也可以碰到很多
4,關鍵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