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年羹堯要血洗江夏鎮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接到十三阿哥手令,讓他回京述職期間順道江夏鎮,捉拿欽犯劉八女.隨後,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致使鎮上600多口人包括老人、婦女、孩子全部被殺.
一是挾私報復.年羹堯跟隨四王爺胤禛,十三貝子胤祥賑災籌款期間,曾經路過江夏鎮,因為胤禛一行人不想暴露身份,受到了江夏鎮莊主劉八女的羞辱,不光是不讓在莊子內住宿,還要讓兩位皇子下馬步行穿庄而過.身為武將的十三阿哥氣的直罵,但礙於胤禛不要招惹是非的訓誡不好發作.同樣身為武將的年羹堯卻將這次受辱記在了心底,機會來了,他才挾私報復,血洗江夏鎮.
二是貪戀財寶.江夏鎮富可敵國人所共知,此次搜繳劉八女,正好給了年羹堯口實,他命令屬下岳中岐不要放走一個活口,然後將所有金銀細軟裝車,拉回四川等他發落.你想,他就是想獨吞江夏鎮財寶,怎麼會留下活口?此事經鄔先生提醒,雍正後來也意識到了年羹堯私吞金銀,但經十三阿哥的勸解,雍正沒再追究,但也在腦子里,給年羹堯減了印象分,為日後誅殺年羹堯埋下伏筆.
三是借機諂媚.江夏鎮的莊主劉八女曾經羞辱過胤禛、胤祥等主子(年羹堯是胤禛的包衣奴才),自己現如今貴為封疆大吏,可有機會替主子出氣了,那還不抓緊抓好落實?可是年羹堯沒有意識到,現在的四阿哥已是雍親王,其胸襟氣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可能早就將當年受辱於江夏鎮的事笑而置之了,沒有這點寬宏大量,日後怎麼能繼承大統?年羹堯以自己的心思揣度雍親王的心理,出於獻媚邀寵的砝碼而血洗江夏鎮,這完全是年羹堯自己內心的小九九,與雍親王無關.
❷ 武漢江夏區是清朝的江夏鎮嗎
武漢江夏區不是清朝的江夏鎮,武漢江夏區的歷史沿革:
漢高祖六年,置江夏郡,郡內設沙羨縣,縣治塗口。晉太元三年改稱汝南縣。隋開皇九年更名為江夏縣,遷治鄂州城。
民國元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初隸江漢道,民國十九年隸屬湖北省第一專署。民國三十八年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隸屬於大冶專署。
1952年1月,大冶專署撤銷,武昌縣改屬孝感專署。1960年1月,撤銷孝感專署,劃歸武漢市轄,在1960年,縣治移於紙坊鎮。1961年4月,復歸孝感專署。
1965年7月,武昌縣改屬咸寧專署。1975年11月,劃歸武漢市轄。1995年3月,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1996年3月到2020年,成立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
(2)歷史上的江夏鎮現在是哪裡擴展閱讀:
江夏區屬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段。區境地形特徵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區境北部,呈東西向帶狀,橫刻在網狀平原和沖積平原之中。
東部和西部為濱湖平源,地面高程約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崗丘。境內有大小山體118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區境內最高點。
❸ 歷史上的七國地理位置分布都是現今的哪裡
燕: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
趙:
都城邯鄲(河北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齊:
都城臨淄(山東淄博),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魏:
都城安邑,後遷大梁(河南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
韓:
都城平陽(山西臨汾),後遷至新鄭(河南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陝西東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荊州),後遷至壽春(安徽壽縣),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
秦:
都成雍,商鞅變法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戰國(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國繼東周列國以來的又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其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習慣,以「三家分晉」(前 403年)為起始標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這一段時間稱為戰國時期
到了戰國時期,中國的局面已發生了變化:其中,諸多中小諸侯國家已被吞並,餘下的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成為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家,它們通常被後人稱為「戰國七雄」。
秦
秦國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較弱的國家之一,所以秦統治者一直力圖改變這種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賢,魏國人商鞅應暮入秦,自此,秦國進入了其快速發展的階段。商鞅在十年的時間里通過實行組織民戶、獎勵軍功及變領主制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改革,使秦國國富民強,成為戰國第一大國。但商鞅的變法遭到了其他舊勢力的反對,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車裂之刑,而他所設立的新法卻廣泛被秦人接受,成為此後秦國政策的基礎。就在商鞅變法的同年,秦國滅蜀,至此,秦國北有上郡,南有巴蜀,東有黃河與函谷關,地勢宜首難攻故而被稱為「天府雄國」。加之商鞅變法所創造的經濟政治條件,使之完全具備了統一全國的條件。
韓
韓原為晉國韓氏家族,在「三家分晉」之後才成為獨立的諸侯國家。它東臨魏國,西靠函谷關,占據軍事要道,故而連年爭戰不斷。公元前三五八年,韓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執行苛刻政治,使韓的 國力暫時得到加強,但沒過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韓國也六國中是最早被秦消滅的國家。
魏
魏國與韓國相同,也是由晉分裂出的國家之一,並且在三個國家之中實力較強,加之魏文侯時的「李悝變法」,使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很快強大起來。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從而使魏國達到鼎盛時期。前三五四年,魏國發兵攻打趙國,齊國派救兵援趙,擊敗趙國。後來,齊國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以「增兵減灶」之計在馬陵之戰中徹底擊敗了魏國,使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再無精力與其他六國交戰,直至其被秦國滅亡。
趙
趙國是「三家分晉」所形成的第三個國家,它都於邯鄲,與齊、燕相臨。戰國後期,趙國因有名相藺相如、大將廉頗等大臣忠心為國,使趙國頗為強大。而有關廉頗、藺相如二人「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的故事也被後人傳為佳話。在廉頗、藺相如輔佐的十年中,強秦一直未敢對趙國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將白起用離間計使趙王棄用廉頗而用趙括為將,才於長平擊敗趙軍,殺其士卒達四十萬。使秦以此為契機,逐步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燕
燕國原是北方的一個小國,因其遠離中原,使之得以相對安寧,並無太多戰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國已成為北方的大國。至燕太子丹的時代,太子因見秦國強大,早晚會對燕國的統治不利,於是譴刺客荊軻刺殺秦王,不料,荊軻被秦王斬於殿上。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對燕深恨不已,秦王贏政於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薊(今北京)了,消滅了燕國。
齊
齊國是六國中比較強大的國家,因其遠離秦國,故而一直未與秦國有正面沖突。前三一四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之際,出兵攻佔了薊城,但在燕國人民強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國。而燕昭王為報一箭之仇,任樂毅為大將,聯合三晉、秦、楚等國大舉伐齊,聯軍只用半年時間便攻佔了齊國除莒和即墨兩城外的大部分國土,險些亡國。此後,齊國大將田單以此兩城為基礎,以少勝多,大敗燕軍於城下,才使齊國免遭亡國之禍。但在這五年的戰爭中,齊國損失慘重,而使其強國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復。
戰國時期雖連年征戰,但這絲毫未影響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此間,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達到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峰,其中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的道家;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墨子為代表的墨家等理論最為後人推崇。這些學派的出現使戰國的思想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而這些理論不僅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其深遠影響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思想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