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材料中哪些話屬於歷史史料

材料中哪些話屬於歷史史料

發布時間:2021-02-06 09:54:05

⑴ 材料中哪些屬於史料哪些屬於對歷史史料的解釋

答案】材料一屬於歷史敘述,材料二、三、四屬於歷史評價。(2分)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⑵ 歷史:怎樣判斷一則材料是否很具有史料價值

我是業余愛好者哦,不過對於提給團隊的求助,身為團員,自當勉力而為啦。

呵呵呵,你的問題也很不專業呢。「很具有」比較不專業,「具有史料價值」也比較不專業。不如問:「怎樣判斷一則材料是否能做史料」專業些。

沒有貶低你的意思哦,只是想讓你從中了解學問(不僅歷史,任何一門都是)的復雜性。我沒辦法清晰地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因為我不敢也不能瞎概括出1、2、3來誤了你。我能做的只是給你一些關於「史料」的思考,但求這些思考能為你在思考的時候開拓些思路吧。

關於史料:
什麼是史料呢?基本上兩類講法,我們就先稱作廣義和狹義吧。廣義的講法一般是講做「研究歷史和編纂史書所用的資料」之類滴。這個是許多詞典里的定義,從這個定義來看,連今人的某些東西都是可以作為史料的。比如你答中學的歷史題,用《中國通史》裡面的東西來當史料,也是可以拿分滴。再說狹義,狹義的講法一般是講做「歷史遺跡」或「歷史痕跡」之類滴。比如《中國歷史研究法》曰了:「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留至今日者也」。另一本《歷史研究法》也曰過:「所謂史料,乃前人思想行為之遺跡」。從這個定義來看,現在的所謂二十五史中多一半都不是史料了。比如《史記》中所有司馬遷出生日以前的東西都不能算了。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大問題呢,你出土了一件當年自吹自擂的東西也是不能作為評價當事人功過的史料滴。
說到這里你應該不難看出問題的焦點了吧?那麼是不是就這么稀里糊塗沒有是非標准了呢?當然不是了。大俗話曰了:「凡事有度」。「一則材料是否很具有史料價值」要看用在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官話叫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能夠在需要的程度上反映某一特定歷史事實的適當程度的原貌也就可以了。
不過「世事無常」哦,所以人家專業人士總是有爭來吵去的事情嘛,今天說用這個史料能證明的,明天說起來這個史料又不能證明了。莫詫異,人不同、時間不同,心中的「度」亦會有所不同而已。

⑶ 哪些材料可以稱為史料

我們通常說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並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例如史記就很難說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文字史料
(一)文獻史料: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

①史部類。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准,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類圖書中,以正史類最為重要,它是歷代封建王朝官私機構專門編寫的記載各朝代歷史發展概況的紀傳體史書。人們將其合稱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卷,約4500萬字,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明崇禎17年(1644年)長達四千多年的歷史,是研究中國歷史最主要的文獻資料。除正史外,還有如《資治通鑒》等編年史類,《宋史記事本末》等記事本末體類,《國語》、《戰國策》等雜史類,以及各種別史、起居注、實錄、政書等等。都是對正史較為有利的補充記載,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②經、子、集類。"經"字本意是指縱的線,就是訂書的線。演化為古籍的統稱,凡帶有原理原則性的著述,都可以稱作經。漢代以後,專指儒家所傳授的幾種書。而經學開辟的時代,當以孔子定六經為始。清人章學誠提出了"六經皆史"的觀點。經部諸書中,《尚書》、《左傳》本身就是史書;《周禮》、《儀禮》是研究先秦官制和社會制度的重要典籍;《易經》包含著許多反映殷周和殷以前的歷史的重要資料;《詩經》雖是古代一部詩歌總集,但其中蘊含的史料價值也是人們公認的。子部類匯總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學史、古代科學史和當時社會歷史變革的重要史料。集部書系文學性質,不專門記載史事,但裡面同樣不乏珍貴的史料。如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歷來被稱為"詩史",其著名的"三吏"、"三別"生動的反映了唐玄宗、代宗、肅宗三朝的社會情況。集部書中有很多內容可與史書互證、互補,甚至多有史書未曾記載的內容。
③檔案類。檔案分公、私檔案兩種。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建立了國家檔案制度,凡涉及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大事,便記載下來,由專門機構加以保管。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我國收藏檔案最豐富的地方,清朝內閣大庫所藏明清兩朝檔案有很多都存於此。各地方所藏歷史檔案的數量也為數極為可觀。除公家檔案外,還有大量的私家檔案,如私人信札、筆記、譜牒、契約、帳簿、商號、文書等,對於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宗法關系和階級關系頗有價值。
④地方誌類。地方誌是記載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社會生活、歷史變遷、地理沿革、風土人情等情況的書籍。我國歷來重視地方誌的編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廣,內容之豐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地方誌一般分為總志和地區志。總志是全國性的方誌,如戰國時的《禹貢》、《山海經》,清朝時的《一統志》;地區志極為豐富,省、府、州、郡、縣一般都各有其志,記載詳細,內容廣泛,是研究地方史的一手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二)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三)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四)報刊雜志:為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五)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歷、商店的帳簿、土地契約書,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由於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傳下來的東西,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
(六)外國人著述類。外國人有關中國歷史的記載中不乏頗有價值者。如《馬可波羅游記》、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史》,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文獻;朝鮮的《李朝密錄》對研究前清的歷史很有幫助。近代以來,隨著中國與國外的交往日益頻繁,外國人關於中國的論述也越來越多,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資料來源。
口述史料
口傳資料是指經歷代口耳傳承得以保存下來的以往人類的言行。梁啟超曾形象地說:"十口相傳為古",說明口傳資料同樣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說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證實說口耳相傳的作用與碑文記載具有同樣的價值。在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傳資料進行歷史研究,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孔子編《春秋》,曾採用不少"所聞"的口傳資料。司馬遷編《史記》時,"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也大量採用了口傳資料。近年來盛行的各種口述錄音資料、回憶錄等等,都是利用口傳資料的表現。但與口傳資料相比,文字資料無疑以其更加豐富且完備而更為重要。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極為豐富。
其他史料

包括如碑刻、墓誌、家譜等等。
甲骨和金石銘文類。甲骨文是商周時期人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銅器為主。它們都是研究商周時代的珍貴史料,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和《卜辭通纂》總匯了甲骨金文資料。石刻銘文包括石經、造像、墓誌、記事碑等,以記事碑的史料價值為最高,它往往記錄了不見史傳的重要史實。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唐太宗時基督教由歐洲傳入中國,在長安建寺傳教的情況。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吐蕃贊普建的《唐蕃會盟碑》,用漢、藏兩種文字記載了兩族人民的親密關系。
圖像類:如繪畫、壁畫、刺綉圖案等,有助於了解當時人的生活及審美觀等,圖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於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圖
實物類:包括古代建築、傢具、衣物、器物、飾品、錢幣、墓葬,用以探討當時人的生活、及觀念等等。這類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風俗類:藉由對於當今流傳風俗文化的觀察,作為討論歷史現像的依據。例如由現今對遺留的民間信仰儀式研究為線索,來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現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來推斷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⑷ 史料里那些古人的對話是怎麼被記錄下來的

其實有些史料的來源就是根據傳說。再加上一些史家自己的杜撰。

⑸ 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研究內容包括有哪些

史料是再現歷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據,也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的無窮魅力也在於它包含了大量豐富的史料和內涵。離開了史料,歷史知識就成了無本之木。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廣,高中歷史試題更加突出了對材料處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種材料為載體的高考試題不斷增加,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史料運用的有效性也就備受關注。因此,本文試圖從史料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進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適當、准確的選取史料
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成功的教學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有效課堂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如何適當、准確地指導學生選取史料尤為關鍵。
一般來說,教學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為主,圖片、數字史料、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為輔,實物史料由於受條件的限制,課堂教學中基本不常見。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就在於為歷史事實提供例證,有助於學生真實地、近距離地感知歷史,從而真正理解歷史知識的本質。
1.鼓勵學生嘗試獨立搜集、選取史料
在歷史學習中,史料的選擇和搜集是提高歷史認知水平必不可少的。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表現。學生嘗試獨立的搜集資料、探究資料則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途徑。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之後提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從搜集資料出發,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但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學生自己獨立搜集時,究竟該如何展開?而且在中學階段的歷史學習中,學生最重要的角色是歷史知識的學習者,並非專業的歷史研究者。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好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程度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學會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文獻資料的書目、索引?如何利用網路查找和檢索史料?如何判斷作者的立場和時代性?如何把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如何判斷所選史料的准確性和客觀性?這些都是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和素養。
2.充分使用教材中補充的史料
從文字史料角度來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帶有思考題的「學思之窗」部分,共有74處(其中必修一26處,必修二24處,必修三24處),還有很多史料直接在「歷史縱橫」、「資料回放」以及課後「探究學習總結」中的「學習延伸」部分給出。這些史料基本上是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取的,與正文內容相互補充,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
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分析這些史料,以促進難點和重點內容突破。除了以此對書中現成史學觀點進行解釋和論證,還可以開發其更多的價值。在具體授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懂、讀通的基礎上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等,逐漸學會學習、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鑒別、處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如果能把不同章節的應用史料重新組合,不僅提高了分析運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於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蘇格拉底思想、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結合起來,則可以更好地認識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起源與發展的整體歷程。
人教版新編歷史教材的史料的種類十分豐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資料外,還有歷史人物畫像和照片、地圖、名勝古跡照片、漫畫、數據表格等。雖然這些插圖只是輔助資料,但也能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也不能忽視這些歷史地圖、插圖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圖中的隱性知識。
3.有針對性地適當補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點內容艱深難懂,或只有歷史結論而沒有說明過程,使學生難以接受,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課外史料,相應地培養學生分析閱讀史料的各項能力,努力做到論從史出。補充史料,關鍵是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史料重點在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平時注意積累。
不過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史料也不能無原則地堆砌。教材外的補充史料,一定要反復篩選,緊扣課程目標、教學目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時要確保史料真實可信、長短適宜,難易度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如果學生不了解相應的歷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難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內涵,更別提用史料來分析問題了,效果當然也會大打折扣。節選加工材料時,可對原始材料進行編輯和改寫,刪除無關的內容,提取材料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圖表。不過要注意材料所屬的前後語境,以保證其原意的完整性。如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一節,為了更好地解讀「中國入世的利弊」,可相應補充如下材料:
材料一:經濟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但各國在擴大開放時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注重提高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① 材料二:我國將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這是我國
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也是進一步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契機,對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符合我國根本利益,有利於改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維護我國的權益;有利於我國平等地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經貿活動,促進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更多地擴大出口;有利於完善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外商對我投資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資;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②
二 加強對學生運用史料的指導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有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建構的課堂。新課程倡導的史料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在讀懂、讀通史料的基礎上對史料進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
從歷史研究的程序來說,史料在史學中的地位體現為先有史料而後有論點。新課標的「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等學科能力要求也是為了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意識與思維的培養。因此,選好了材料,還得用好材料,材料只有在恰當地使用中才能發揮其效用。
1.引導學生採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史料
一般來說,文獻史料是人類對社會的一種認識,經過了人們的加工與改造,總是受作者的主觀目的、政治立場、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史料是存在主觀性的東西,錯誤也在所難免。
批判性思維包括質疑、假設、對比、推理等,領悟表面文字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從而得出最後的結論。採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史料,對其可能存在的不足進行質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從而提高史料的使用價值;也有助於學生擺脫教科書的束縛,養成獨立的歷史思維習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背誦教材上的評價或結論,而是讓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學生盡量從材料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斷,通過材料的分析來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正是適應了這樣的教育需要。
2.引導學生「精讀史料——分析問題——歸納概括」
無論是教材史料還是補充史料,教師都應首先梳理透徹,並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讀透、讀懂,例如對於文言文中的個別生僻字詞可以以注音釋義,或將其翻譯成白話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史料所蘊涵的意思,使學生掌握一般的精讀和辨析史料的方法。補充與呈現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規律性且與史料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有時教材選取的史料並沒有設置問題,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還應根據學生已有的歷史知識與史料本身特點,設計相應層次的問題。補充的課外史料更需要設計相關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用好、用足史料,促使學生思維向新情境的縱深推進,以更好地理解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內容。設計的問題應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不能過於簡單,設計的問題應能促使各層次學生進行思考,使他們通過思考有所得並提高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史料的興趣。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於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問題的解決既是史料研讀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種途徑。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頁「歷史縱橫」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員奏稱:洋貨「充積於廈口」。洋棉、洋布,「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閩產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根據材料的信息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小問題:為什麼1845年左右,洋貨會「充積於廈口」?洋貨暢銷、土布滯銷的原因是什麼?這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這樣的提問和回答就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讀懂問題,再帶著問題去讀史料,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尋找史料中相關的內容,尤其是尋找相關的關鍵詞,從而提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就相應地提升了學生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了對史料的研讀和問題分析後,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比較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並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歸納、概括從史料中獲得的認識,最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整個過程體現的就是「論從史出」的意識。
3.精選試題中的材料分析部分進行精煉
在獲得了以上的學習經歷之後,就可以精選一些習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當然,在具體選取題目時也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明確訓練學生哪一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程度。材料題型基本以文字史料為主,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歷史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在閱讀、思考、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材料本身聯系相關的背景和史實,結合已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回答題目設置的問題。它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提取有效信息並對此進行整合的能力;考查對相關史實的識記、理解和歸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以及概括和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練習時可以對學生具體做題方式指導如下:首先,認真讀題,看清楚其中的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共有幾問、各自分值、相互之間的內在關系,做到回答時避免盲目性;然後帶著問題分析所給材料,找准其中的關鍵詞語和提示語,如材料中的時間概念、出處或作者姓名、特殊符號(雙引號、省略號)等,有助於正確作答。最後,結合所學知識,理清思路,列出答案提綱。
三 史料教學中避免出現的問題
由於史料的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史料本身存在多樣性、復雜性和主觀性等,加上一些教師並沒有對史料教學給予充分理解或很少利用,中學課堂史料教學上仍存在不少問題,這不僅無法提升課堂實效,還出現課堂效率低下甚至無效的現象。因此,我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出現以下現象: 1.史料的具體選用不恰當
在史料的選擇上,或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是史料本身沒太多思維含量,沒有圍繞課程的重點與難點,與主要歷史知識關聯不緊密,這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或是史料過短,無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思維空間;或是史料過長,學生閱讀所需時間長,從而影響歷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體運用過程中一般可以遵循:精讀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結論三步驟。基本需要按此步驟實行,否則就可能出現偏差。比如說很多史料中的文言文部分,許多學生就是因為在考試中讀不懂史料,產生錯誤理解造成失分。這就談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後也只能是聽由教師給出思路或答案;或是史料中問題的設置難度過大,不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學生無法著手分析,不能達到知識的應用和升華;或是根本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的史料教學基本上只是一種形式,當然也就無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學過程中缺乏史學方法的指引和培養
運用史料時沒有發揮史料的相應功能,沒有顯明歷史學本身特性,只把史料教學當成興趣激發的工具。史料運用的重點是在學生的興趣被教師所引史料激起後,能否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或者史料教學只是被當成呈現教材中各種敘述的證據,以證實教材所言的真實性,學生並沒有真正從中獲取任何史學方法和歷史學科能力。那麼這種教學即便是運用了史料,也達不到歷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
運用史料並不是僅僅為了補充教師所講內容,或者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相關題型訓練,而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對史料的運用不夠規范、嚴謹,史料失真、失准
現代信息技術確實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著潛在的問題。特別是在網路資源的使用上需要注意,這就需要使用者進行嚴格的甄別,如果史料有誤,則會給予學生錯誤信息,也就形成錯誤的歷史情景。
史料是學習與研究歷史的依據和基礎,學習歷史必須建立在全面、真實的史料基礎之上。也許史料的採用確實給課堂帶來了「高效」,但歷史的底線是真實,如果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牽強附會、斷章取義、生搬硬套進行材料分析,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問題與迷惑,效率反而更低。因此,落實在教學中,對史料的選擇和使用一定要遵循嚴謹、真實原則。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由此可見,新課標已將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作為開展歷史新課程改革、實現歷史課程目標的重要媒體和途徑。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史料教學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空間。因此,作為歷史教師,不僅要充分認識史料運用的必要性,同時也更要思考如何發揮史料教學的最大效益,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⑹ 材料中哪些屬於史料哪些屬於對歷史史料的解釋

1 閱讀下列材料
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端, 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 對不義之事的羞辱, 辭讓的心情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 ?仁? 發展為?仁政? ,特別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君仁莫 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於君主。這 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後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至宋代,思 想史上出現了理學思潮,在人性問題上,理學家認為,人性與天理本來是一致的, 但是,仁、義、禮、智等美德被後天的慾望所蒙蔽了。

請回答: (1)材料中哪些屬於史料?(2 分)哪些屬於對歷史史料的解釋?

史料:
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端, 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 對不義之事的羞辱, 辭讓的心情及辨別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 ?仁? 發展為?仁政? ,特別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君仁莫 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於君主。
史料的解釋:
這 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後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至宋代,思 想史上出現了理學思潮,在人性問題上,理學家認為,人性與天理本來是一致的, 但是,仁、義、禮、智等美德被後天的慾望所蒙蔽了。

⑺ 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釋、歷史敘述和歷史評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孟子,名軻,鄒人,是

(1)史料:「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2分)
(2)史料解釋:民貴君輕。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於君主。(2分)
(3)歷史評價: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後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2分)

⑻ 歷史史料如何分類

一、按照資料的表現形式,將歷史史料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獻史料:最早的文獻資料並不是史書,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獻價值與早期文字的意義相互混淆)。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3、口傳史料與口述史料
(1)口傳史料(遠古時期神話傳說):在沒有文字記載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2)口述史料是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資料

二、按照資料價值的不同,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三、其他史料分類
1、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
(1)官方組織編寫的史書和成文的歷史著述、回憶錄和公開的報道等,應屬於 「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遺留下來的文書檔案、軍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記等,這都是當時的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證據。應屬於「無意史料」。

2、「正史」(官方記載)與「野史」(民間記載)
(1)正史:一般認為是指由宮廷史官記錄的史書;
(2)野史: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

與材料中哪些話屬於歷史史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