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4月15 發生的 重大事件
1861年——林肯政府發布討伐令,向南部聯盟宣戰,南北戰爭爆發 。
1865年——安德魯·約翰遜當任美國總統。
1891年—— 加拿大醫生班廷與貝斯特一同發現了胰島素。班廷後在多倫多大學與麥克勞德合作,獲得治療糖尿病效果穩定的激素。他和麥克勞德兩人因發現胰島素而共獲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他將部分獎金分給貝斯特。班廷1941年2月21日在二戰一次執行任務時因飛機失事而遇難,享年50歲。
1896年 ——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結束。
1907年——俄國和日本軍隊撤離滿洲
1912年——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後沉沒
1914年——中國拒絕接受麥克馬洪線
1917年——黃興歸葬嶽麓山
1919年——《新青年》提倡男女公開社交
1926年——軍閥禁止劉海粟用裸體模特兒教學
1927年——繼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開始在廣州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工人積極分子,製造了血腥的「四·一五」廣州大屠殺。
1942年——中國遠征軍解仁安恙英軍之圍
1957年——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從第一屆開始,以後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中國都在廣州舉行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會期1個月。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從當年起把每年兩屆的交易會規模縮小,每屆的時間由原來的1個月縮短為20天。1989年開始每年兩次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縮短會期,由原來的20天改為15天。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實行自由化政策
1972年——中國與模里西斯共和國建交,模里西斯位於非洲東南印度洋上,首都路易港。
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
1984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評選的全國優秀班主任發獎大會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大會向全國優秀班主任代表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這次評選活動共在全國各地評選出優秀班主任2913人。
1985年——中美合作製造飛機協議生效
1986年——當日凌晨,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借口,出動3艘航空母艦、34艘其他艦船和包括18架F-111戰斗轟炸機在內的幾百架飛機對利比亞進行代號為「黃金峽谷」的突然空襲,大規模超低空轟炸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在這次空襲中,利比亞共損失了14架飛機、雷達站5座並傷亡700餘人。
1989年——英國發生希爾斯堡足球慘案
1991年——「希望工程」開始實施
1994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最後文件簽署
1997年——聖城麥加莫納地區發生大火
1998年——美國國民銀行與美洲銀行合並
2002年——當日10時40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67客機在韓國釜山機場附近墜毀。這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47年來首次失事。機上有飛行員3人,乘務員8人,旅客155人,生還38人。
出生
1452年——列奧納多·達·芬奇出生,義大利畫家(逝世1519年)
1707年——倫哈德·歐拉出生,瑞士數學家(逝世1783年)
1797年——阿道夫·梯也爾出生,法國政治家和歷史學家
1800年——詹姆斯·克拉克·羅斯出生,英國探險家(逝世1862年)
1832年——威廉·布施出生,德國詩人(逝世1908年)
1912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誕生
1990年——英國小演員艾瑪·沃森出生
逝世
69年——鄂圖逝世,羅馬帝國皇帝(出生32年)
1765年——羅蒙諾索夫逝世,俄國學者、詩人
1865年—— 林肯遇刺逝世
1980年——法國著名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當代文化生活中的國際知名人物、法國存在主義的首倡者讓·保羅·薩特逝世,享年75歲。他的《話語》獲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其主要著作還有4卷本的《福樓拜》、長篇小說《自由之路》等。
1986年——中國著名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蔣兆和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幾十年來,他以自己的藝術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對黑暗勢力的無情鞭撻,對新中國滿腔熱忱的歌頌,為現代中國人物畫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8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
1990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世界最著名的影星之一、美國女影星格雷塔·洛維薩·嘉寶去世,享年85歲。嘉寶出生在瑞典,1924年去美國好萊塢,主演過很多影片,其中著名的有《瑞典女王》、《大飯店》、《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和《尼諾奇卡》等,1951年加入美國籍,1954年獲奧斯卡特別獎。
2004年——當日凌晨,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任長霞,在偵破案件從鄭州返登封途中,因14日夜突遇車禍傷勢過重而犧牲,年僅40歲。因工作成績突出,她先後被授予或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
Ⅱ ★歷史上的4月22日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4月22日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有:
1870年4月22日 (農歷三月廿二),列寧誕生專。
1958年4月22日 (農歷三月初四),人民英雄紀念屬碑建成。
1994年4月22日 (農歷三月十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去世。
2009年4月22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Ⅲ 4月28日有哪些歷史事件
2008年4月28日中國的膠濟鐵路王村段發生兩輛火車相撞事件在網路視頻上搜「4.28膠濟線」就可以搜到那樣的視頻
1927年4月28日我國的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被國民黨殺害
Ⅳ 4月13日歷史有什麼重大事情 .
1、托馬斯·傑斐遜1743年4月13日出生,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與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並稱為美利堅開國三傑。
2、劉家昌1943年4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祖籍山東。中國台灣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電影導演及演員,音樂教父。1968年,他為瓊瑤的電影《月滿西樓》作曲,並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主題曲《月滿西樓》。
3、1966年4月13日小六齡童因患白血病去世,年僅16歲。小六齡童(1950年3月12日-1966年4月13日),本名章金星,又名妙良,上海著名演員。漢族,祖籍浙江紹興,小六齡童三歲即隨浙江紹劇團演出並從父六齡童、伯父七齡童學藝等,八歲成為該團正式學員。曾主演紹劇傳統戲《西遊記》、《打半山》、《齊王哭殿》 。
4、1987年4月13日至17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的徵集和審定辦法》。4月16日,鄧小平在會見出席會議的全體委員時,進一步闡明了「一國兩制」方針。
他說:「一國兩制」也要講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主義國家裡允許一些特殊地區搞資本主義,不是搞一段時間,而是搞幾十年、成百年。另一方面,也要確定整個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不講兩個方面,「一國兩制」幾十年不變就行不通了。
5、2016年4月13日——美國當地時間,著名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在生涯最後一戰砍下60分,打破NBA退役球員(約翰·哈夫利切29分,1978年)生涯最終戰得分紀錄,同時獲得2015-2016賽季球員單場最高的得分。同時,勇士隊獲得常規賽73場勝利,打破公牛與1995-1996年所創的72勝紀錄。
Ⅳ 歷史上4月15日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
歷史上的4月15日發生的大事:
69年4月15日,羅馬帝國皇帝鄂圖逝世。
1452年4月15日,義大利畫家達·芬奇出生。
1684年4月15日,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出生。
1755年4月15日,第一部正式的英文辭典《約翰遜字典》出版。
1765年4月15日,俄國詩人羅蒙諾索夫逝世。
1843年4月15日,美國小說家及評論家亨利·詹姆斯出生。
1865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林肯逝世,他是美國第16任總統,在任時經歷了南北戰爭,並且最終贏得勝利。
1874年4月15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約翰尼斯·斯塔克出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號沉沒,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出生。
1921年4月15日,加拿大醫師班廷與貝斯特一同發現了胰島素。
1972年4月15日,中國與模里西斯共和國建交。
1980年4月15日,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逝世。
1985年4月15日,中美合作製造飛機協議生效。
1986年4月15日,美國空襲利比亞。
1986年4月15日,中國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蔣兆和逝世。
1994年4月1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
2004年4月15日,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任長霞逝世,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中國警察界先進人物,曾被作為先進典型,在全國學習。
而你最想知道的1988年4月15日,那就是你的出生日期了。
Ⅵ 歷史4月16號發生的事有哪些
我列的全部是大事情,沒有羅里啰嗦的。 4月16日 : 1917年, 列寧 結束流亡生涯,乘坐火車從瑞典專返回彼得格勒,參加俄國布屬爾什維克革命。 1922年,蘇俄與德國魏瑪政府在義大利利古里亞簽署 拉巴洛條約 。 1943年,瑞士化學家霍夫曼(圖)在實驗室工作時不慎讓 LSD 接觸到皮膚,從而發現它的致幻效果。 1945年,蘇聯紅軍開始炮轟柏林城內的德軍陣地, 柏林戰役 爆發。 2007年,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 校園槍擊案 ,造成包括槍手趙承熙在內的33人死亡。
Ⅶ 革命歷史事件有哪些
有:平型關大捷、南昌起義、百團大戰、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七七事變等。
1、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
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該戰是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所部,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臨危出征,與日本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戰勝利。
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2、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3、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4、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庄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中華民國國軍五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解放軍總共傷亡13.4萬人。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
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第二個戰役。
5、平津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予以各個殲滅的戰略決戰性戰役。是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平津戰役(中國大陸稱作平津戰役,台灣稱作平津會戰)是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
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共100萬大軍,以北平、天津為中心,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
平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
Ⅷ 4月16日的重大事件
73年——羅馬帝國軍隊攻佔馬薩達要塞,猶太起義被鎮壓。
1071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在義大利境內的統治正式結束。
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
1605年——德川家康辭任征夷大將軍。
1903年——基什尼奧發生殘酷大屠殺。
1919年——美國提出:山東由五國共管。
1922年——德國和俄國簽訂《拉巴洛條約》。
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廣東省香山縣改名「中山縣」,永豐艦改名「中山艦」。
1928年——日本再次出兵山東。
1943年——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以11-1的比分大勝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此次比賽是西班牙國家德比中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最大的一場勝利。也是西班牙國家德比中比分差最大的一場。
1944年——匈牙利大屠殺紀念日。
1945年——蘇聯紅軍發起最後擊敗德軍的攻克柏林戰役。蘇軍參加這次戰役的兵力達25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萬多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000多輛,作戰飛機7500架。希特勒集中了120萬的兵力,在柏林以東設了三道防線。4月25日,蘇軍同美英聯軍在易北河會師。4月27日,蘇軍攻進柏林市,4月30日攻佔了德國國會大廈。5月8日24時,德軍統帥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從1945年5月9日零時開始生效。(圖為柏林的德軍殘部向蘇聯紅軍繳械投降)。
1946年——汪精衛之妻陳壁君被公審。
1947年——阿部五郎出任日本德島縣第1代知事。
1948年——杜魯門批准援外法案
1948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1950年——人民解放軍強渡瓊州海峽,全面進攻海南島,發起了消滅國民黨薛岳守軍10萬人的海南島戰役。第四野戰軍鄧華、洪學智指揮的第十五兵團兩個軍於17日凌晨突破了薛岳部海陸空軍對海上的封鎖,在海南島北部海岸強行登陸,至4月30日,攻佔海南島國民黨軍最後一個據點榆林港,全部解放了海南島。3萬多名國民黨守軍被殲,其餘守軍從海上退往台灣。
1961年——由美國策劃的古巴豬灣登陸失敗。
1966年——《三家村札記》、《燕山夜話》受到批判。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
1984年——當日18時27分57秒,我國當年4月8日發射的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成功地定點於東經125度的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衛星定點成功,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飛躍。
1985年——台灣省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
1991年——浙江湖州合夥盜竊犯被抓獲。
1992年——阿富汗游擊隊組織接管政權。
1992年——我國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應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請求,我國政府決定派遣的47名軍事觀察員和400名軍事工程人員組成的軍事工程大隊離開北京前往柬埔寨,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1993年——國務院通知禁止使用各種代幣購物券。
1996年——美日重建冷戰後同盟。
1996年--NBA芝加哥公牛隊打破NBA聯盟最佳賽季勝場,單賽季70勝12負。
1998年——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998年第一季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指數。這是我國首次編制並向社會發布房地產價格指數。
2001年——第一個3G電話經由英國的沃達豐網路撥出。
2003年——十個新的成員國加入歐盟。
2003年——NBA巨星喬丹最後一場NBA比賽,最終奇才87-107在客場輸給了76人。
2005年——中國上海爆發大規模抗擊日本右翼勢力的群眾遊行。
2007年——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校園槍擊案,造成包括韓裔兇手趙承熙在內共33人死亡,29人受傷,為美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槍擊事件。
2009年——俄羅斯國家反恐委員會宣布,取消車臣共和國自1999年開始實行的反恐行動狀態,標志著第二次車臣戰爭的正式結束。
2009年——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開始第一階段投票,共有約1.4億名選民參加投票。
2010年——中國股指期貨正式上市。股指期貨合約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了,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2011年——名偵探柯南《沉默的15分鍾》日本首映。
2013年——F1中國站十周年,阿隆索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奪冠。
2014年——韓國「歲月(SEWOL)號」客輪發生浸水事故,大部分船體在事故發生後不久沉沒。281人確認遇難,23人失蹤。
Ⅸ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中國歷史悠久,常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遠古人類遺址距今約170萬年。中國歷史分為幾個階段,中國大陸官方通常認為夏、商、周三朝是奴隸社會時期,秦朝正式進入封建社會時期,直到清朝滅亡,之後是民主時期的開始,而大陸之外的地區對「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會性質劃分並不相同。從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帝制國家。秦朝後,中國歷史的發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極大影響,佛家在中國的影響也很大,但達不到基督教對西方那樣的影響,中國歷朝政治方針受儒家影響最深。而漢字也使不同地區的人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一種文字有不容易改變字體的特點,中國各個地方的語音雖然不同,但對這種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漢字也成為中國統一的一種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統一中國的文字。
元謀人是中國遠古遺存中目前所見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這些都是所知較早的原始人類蹤跡。
中國史前時代的各種文化是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中國猿人時期——舊石器時代初期,距今約50至40多萬年前
河套時期——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20至10餘萬年前
山頂洞人時期——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0至2萬多年前
彩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會在中國形成於四五萬年前的彩陶文化時期,中心區域分布在陝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以原始農業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時期,父系氏族社會逐漸形成,農業和畜牧業有較大的發展,制陶、冶銅等手工業的工藝水平也逐漸提高。大汶口文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在此期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逐漸成為文明的中心地帶。
中國是世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發明弓箭和陶器、出現農牧業、觀察天文、開創醫葯的地區之一。而且這時也開始利用蠶絲。
[編輯]
神話傳說
主條目:三皇五帝
後人所繪的黃帝像在中國神話中,中國最早有三皇五帝,三皇有爭議,有說伏曦,神農,燧人,五帝也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在上古時期,現中國區域有3個最大的部落,華夏部落,兩昊部落和三苗部落,相傳蚩尤是兩昊部落最後一個首領,在涿鹿大戰中被華夏部落的炎黃二帝打敗,在堯舜時期,華夏部落數次大規模征伐遠在南方的三苗,最終使苗民臣服,此是後話. 後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玄孫帝嚳繼續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立了禪讓制傳位給了舜。在舜時期,洪水泛濫,鯀採用堵塞的方法,結果洪水更厲害了,鯀被處決,他的兒子禹採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然而他的兒子啟破壞了禪讓制方式,自立為王(根據香港中學課本所述,啟是被推舉為領袖),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持續了400多年,在最後一個夏朝君主——桀末期,東方商族首領成湯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商朝。
[編輯]
先秦時期
[編輯]
三代
主條目:夏朝、商朝、周朝、西周
甲骨文最早的朝代夏朝約在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由於這段歷史沒有文字性文物印證,所以只能靠後世的記錄和出土文物互相對照考證,部分學者認為河南二里頭遺址可能就是夏朝的遺存,但是也有學者對此持有疑問。根據文字記載,夏朝有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夏小正。不過之後的商朝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歷史時期,存在於前16世紀到約前1046年。據說夏朝最後一個君主——桀,由於荒淫無道而被湯推翻。而商代時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了歷法、青銅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時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奴隸主王朝的規模。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不過手工業,特別是青銅器的冶鑄水平也已經十分高超。並且已經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盤庚之後,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因此也稱為殷朝。商朝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傳子或傳弟,多按年齡的長幼繼承。
與此同時,黃河上游的另一個部落周正在逐步興起,到了大約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商朝滅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之後周朝的勢力又慢慢滲透到黃河下游和淮河一帶。周王朝依然是奴隸主以及貴族統治,有許多貴族的封國(諸侯)。到鼎盛時,周朝的影響力已經在南方跨過長江,東北到今天的遼寧,西至甘肅,東到山東。周朝時的宗法制度已經建立,政權機構也較完善。中國最早有確切時間的歷史事件是發生於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國人暴動。
[編輯]
春秋戰國
主條目:周朝、東周、春秋、戰國 (中國)
先師孔子行教像,為唐朝畫家吳道子所畫前770年,由於遭到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周平王東遷黃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此後,周王朝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國(諸侯國),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大國共有十幾個,其中包括了晉、秦、鄭、齊及楚等。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先後有五個國家稱霸,合稱春秋五霸。到了前546年左右,黃河流域的爭霸基本結束,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前403年,晉國被分成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再加上被田氏奪去了政權的齊國,和秦、楚及燕,並稱戰國七雄,戰國時期正式開始。大部分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將戰國開始劃為封建社會,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灣學者卻又將之劃為封建社會的崩潰。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開始後,秦國國力大大增強,最後終於在前221年消滅其他六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新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思想比較自由,史稱百家爭鳴。出現了多位對之後中國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家(諸子百家),例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等人。出現了很多學術流派,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儒家(倫理)、道家(自然)、陰陽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辭辯論)、墨家(科技)、眾、雜、農家(農業)、小說家(小說)等。文化上則出現了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詩人屈原,孔子編成了詩經。戰爭史上出現了傑出的兵法家孫武、孫臏。科技史上出現了墨子,建築史上有魯班,首次發明了瓦當,奠定了中國建築技術的基礎。能製造精良的戰車與騎兵,同時此時中國的冶金也十分發達,能製造精良的鐵器,在農業上出現了各種灌溉機械,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從而為以後人口大大膨脹奠定了基礎。歷史上出現了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中華文化的源頭基本上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
這一時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夏朝發明了干支紀年,出現了十進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測日影來確定季節;春秋時期確定了二十八宿;後期則產生了古四分歷。
[編輯]
秦漢時期
北京八達嶺長城主條目:秦朝、漢朝、西漢、新朝、東漢
前221年秦滅其他六國後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定都咸陽(今西安附近)。由於秦王嬴政自認「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封始皇帝,人稱秦始皇,傳位後的皇帝稱二世,直至千世萬世。他對國家進行了許多項改革,包括了郡縣制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便於工程上的計算。秦始皇還大力修築道路,並連接了戰國時趙國、燕國和秦國的北面圍城,築成了有名的萬里長城以抵禦北方來自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襲。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為丞相,並聽其意見,下令焚書坑儒(有部分學者對這一行為是否確實存在有爭議),收繳天下兵器,役使七十萬人修築阿房宮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馬俑等。部分史學家對以上事件存有懷疑,認為由於秦始皇的一系列激進改革得罪了貴族,平民無法適應,才在史書上留此一筆。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出巡途中,胡亥(即秦二世)即位。但十個月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包括六國遺臣等野心家乘勢作亂,前206年劉邦圍攻咸陽,秦王子嬰自縛出城投降,秦亡。此後,劉邦與項羽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 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漢高祖劉邦登基,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開始。到了漢武帝時,西漢到達鼎盛。並與羅馬,安息(帕提亞),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成功地擊潰了匈奴,控制了西域,還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時期還出現了第一部通史性質的巨著——《史記》,同時這時的中國出現造紙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發展。
西漢發展到了一世紀左右開始逐漸衰敗。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權,宣布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國號為新。然而這些改革卻往往不切實際,最終導致農民紛紛起義。公元25年劉秀復辟了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的發展延續了西漢的傳統,此時出現了天文學家張衡。漢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訓,顯得相當開明,當時佛教通過西域到達中國,在河南洛陽修建了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
[編輯]
魏晉南北朝時期
赤壁主條目:魏晉南北朝、三國、晉朝、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
東漢中後期,宦官和外戚長期爭權,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下,到了公元二世紀左右時再度衰敗,196年曹操控制了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220年,曹操長子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建立魏國,同時尚有劉氏的蜀和孫氏的吳,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
265年,魏權臣司馬炎稱帝,建立晉朝。280年三國歸晉,再度統一。晉朝的文化也有一定發展,當時由於戰亂紛紛,很多學士選擇歸隱,不問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淵明(陶潛),當時的書法藝術也十分興盛。290年晉武帝死後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權利斗爭開始,史稱「八王之亂」。與此同時,中原周邊的五個游牧民族(匈奴、鮮卑、羌、氐、羯)與各地流民起來反晉,史稱五胡亂華。這些游牧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國家,從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國陸陸續續有多個國家建立,包括了漢、前趙、後趙、前燕、前涼、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北涼、南涼、南燕、西涼、夏和北燕, 史稱十六國。
自東漢後期開始,為躲避戰亂,北方的漢族人民大量遷居南方,造成經濟重心南移;晉朝南遷,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歷史上稱此前為西晉,南遷後為東晉。最後,拓跋鮮卑統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對立。南朝經歷了宋、齊、梁、陳的更替,而北朝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十分盛行的時期,西方的佛教大師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許多佛經被翻譯成漢文。
[編輯]
隋唐五代時期
唐代畫家張萱作《搗練圖》。主條目:隋朝、唐朝、五代十國
581年,楊堅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並於589年滅掉南朝最後一個政權——陳,中國歷經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後再度實現了統一。不過隋朝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在修築了巨大工程——京杭大運河後就滅亡了,只經歷了兩代37年。
618年唐高祖李淵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它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唐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史稱貞觀之治。長安(今陝西西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王朝也是當時最發達的文明。高宗李治之妻武則天遷都洛陽,並稱帝,成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周,並定佛教為國教,廣修佛寺,大興土木。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是當時比較科學與公平的人材選拔制度。唐王朝與許多鄰國發展了良好的關系,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帶去了大批絲織品和手工藝品。日本則不斷派遣使節、學問僧和留學生到中國。唐朝的文化也處於鼎盛,特別是詩文得到較大的發展,還編撰了許多紀傳體史書。唐代涌現出許多偉大的文學家,例如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以及散文家韓愈、柳宗元。唐代的佛教是最興盛的宗教,玄奘曾赴天竺取經,回國後譯成1335卷的經文,並於西安修建了大雁塔以存放佛經。唐朝前期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佛教外,道教、摩尼教(Manicheism)、景教和伊斯蘭教等也得到了廣泛傳播。這一切都在李世民的曾孫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史稱開元盛世。然而在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開始走向衰落。
875年黃巢起義爆發,唐朝再度分裂,並於907年滅亡,形成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編輯]
宋元時期
清明上河圖局部,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主條目:遼朝、金朝、西夏、宋朝、北宋、南宋、元朝
經過了五十多年的紛爭後,960年北宋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地區,但是燕雲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占據,河西走廊被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占據,北宋為了維持邊境和平,不得不向遼和西夏交納歲幣。北宋晚期發生了分別以王安石、司馬光為首的黨派斗爭,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到了1125年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建立的金勢力逐漸膨脹,1125年,金、北宋聯合滅遼。金國隨即開始進攻北宋,1127年金攻破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三千多皇族,其中包括了當時的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因為那一年是靖康年,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同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位,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形成南北分立。
此後金與南宋多次交戰未成,直到1234年,蒙古軍消滅了金。蒙古之後與南宋又經歷了血腥的戰爭,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元」之後,於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元軍逼得走投無路,跳海而死,以元軍的勝利告終,南宋滅亡,元朝統一全國,定都大都(今北京)。
北宋時期中國出現印刷術和火葯。宋朝也是一個極度繁華的朝代,當時中國經濟極度發達,中國海上貿易十分興盛,福建泉州一帶成為繁華的港口,中國當時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一半,財政收入超過一億兩白銀,首都開封和杭州人口達到400到500萬人口,相對當時佛羅倫薩和巴黎十幾萬人口來講確實是十分繁華,各國商人雲集,文化也極度興盛,出現了程頤、朱熹等理學家,與唐詩並駕齊驅的宋詞,有蘇軾等詞文優秀的詞人,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社會文化發達,出現了白蛇傳,梁祝等浪漫愛情傳說,延續了唐朝的光輝,以至於宋朝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盡管元朝吸收了許多漢族文化,並大力宣揚朱熹一派的理論,但卻實行了嚴格的民族等級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兒人和來到中國的中亞、東歐人;第三等是「漢人」,包括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包括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和其他族人。這種民族壓迫招致漢族的不滿,許多漢族人將元朝視為外來政權,並發動多次起義。
[編輯]
明清時期
紫禁城太和殿主條目:明朝、清朝
1368年,抗元起義成功,明朝建立。明朝前期建都南京,貿易興盛,1405年鄭和奉命七次下西洋,曾經到達印度洋、東南亞及非洲等地,但後來逐漸走向閉關。1421年,明朝遷都北京。明朝文化上則出現了王陽明、李贄等思想家,以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等優秀長篇小說。1627年,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1644年,起義首領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思宗自縊殉國。南方大臣先後擁護福王朱由崧(弘光)、唐王朱聿鍵(隆武)、桂王朱由榔(永曆)為帝,史稱南明,最終仍為清朝所滅。
明朝晚期居住在東北地區的滿族開始興盛起來,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不久,驅逐李自成,進入北京,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當時明朝舊臣鄭成功南撤到台灣島,並驅逐了那裡的荷蘭殖民者,但是後來又被清廷攻下。清朝在之後的半個世紀還成功地收復了許多邊疆地區,例如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台灣。康熙年間,清廷還與沙俄在黑龍江地區發生戰爭,最終於1689年簽訂停戰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清廷獲得重大勝利。清朝由於取消了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導致人口暴漲,到19世紀已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增多促進當時農業的興盛,出現了康乾盛世,也相應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閉關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到1820年時中國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
然而到了19世紀初,清朝已經徹底衰敗,在嘉慶年間先後爆發白蓮教、天理教的大規模起義。與此同時海上強國英國、荷蘭與葡萄牙等紛紛開始強制與中國進行貿易。1787年英國開始向華輸入鴉片,導致中國的國際貿易由順差變為巨額逆差。清廷於1815年頒布搜查洋船鴉片章程,然而英國無視禁令依然走私大量鴉片,道光皇帝不得不於1838年派林則徐赴廣州禁煙。1839年6月將237萬多斤鴉片在虎門銷毀,史稱虎門銷煙。英國政府因此於1840年6月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開始。
[編輯]
清朝末期(近代)
鴉片戰爭持續了一年多,1841年8月英軍到達南京,清廷恐懼英軍會進逼北京,於是求和,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簽署。香港島被割讓;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和寧波開放作為通商口岸,還賠償款銀(西班牙銀圓)2100萬元。之後1844年美國與法國也與清廷分別簽訂了《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中國主權遭受部分破壞。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反清復明的反抗斗爭再度興起。1851年至1864年間,受基督教影響的秀才洪秀全不僅創立「拜上帝會」,還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曾經一度佔領南方部分省份,並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政權。同時又有天地會、捻軍、上海小刀會起義、陳開、李文茂起義、甘肅回民起義等。
同時英、美、法、俄、日等國多次侵入中國,中國多處領土被割讓。1858年中俄簽定《璦琿條約》,俄國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薩哈林島)、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使中國失去了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疆的齋桑卓爾以東地區約七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賠償「兵費」增為九百萬盧布。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掠奪並燒毀皇家園林圓明園,並於1860年與清廷簽定《北京條約》,各賠英法800萬兩白銀等。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次年簽定《馬關條約》,賠償日本二億兩白銀,中國割讓台灣全島及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1888年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等改良派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遭拒。不過十年後1898年光緒皇帝在親政後終於同意變法,從6月11日到9月21日的被稱為百日維新的103天中進行了多項改革,但最終在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後失敗落幕,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譚嗣同、劉光第等六人被殺,史稱「戊戌六君子」。
1899年義和拳運動爆發,後清政府改為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宗旨在慈禧太後支持下開始圍攻外國駐北京使館。於是,借「解救各國駐京使館人員」的名義(實質是為了進行侵略戰爭),1900年英、俄、日、美、法、德、意、奧八國聯軍經由天津攻入北京。在佔領北京期間,英法德等國軍隊曾大肆搶掠。清廷不得不於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本息合計9.8億兩),同時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由各國派兵駐扎,開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國人不得入內等。
[編輯]
20世紀至今
孫中山主條目:中華民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01年革命黨開始興起。孫中山等人在海外積極籌款,指揮國內的多次起義運動,經過十次失敗的起義後,與革命黨互不溝通的湖北新軍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獲得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以清帝退位為條件,孫中山辭去總統位置,由袁世凱接任。但袁世凱妄圖恢復帝制。此後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與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在稱帝83天之後死去,中華民國進入北洋軍閥控制中央政府統治時期,地方政府分別由各個軍閥派系占據。
孫中山之後多次試圖聯合南方地方軍閥北伐北京中央政府未果。1921年,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並成為共產國際中國支部。1924年,孫中山提出新三民主義並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國民黨在共產國際幫助下改組,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共兩黨進行第一次合作。孫中山自建立廣州軍政府(1923年改稱大元帥府)以後,曾經三次進行北伐,均因條件不具備而未果。1925年春,孫中山病逝於北京。同年,廣州國民政府為統一與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先後舉行第一次東征第二次東征與南征,肅清廣東境內的軍閥勢力和反革命武裝,並將廣東境內傾向革命的軍隊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下轄第1至第6軍。不久又將廣西部隊改編為第7軍。為北伐戰爭作了重要准備。1926年6月5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通過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案,並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正式開始北伐。然而隨著北伐和國民革命的深入,國民黨不能容忍共產黨激進的革命運動,國共兩黨分裂,大量共產黨員及其支持者被清出國民黨,有的被拘捕和殺害。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葉挺為首的共產黨員在江西南昌發動南昌起義,共產黨從此有自己獨立的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8月1日被定為建軍節)。並於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個紅色蘇維埃地方割據政權。此後南京國民政府先後對中央蘇區進行五次圍剿,紅軍粉碎了前四次圍剿,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不得不離開紅區。1934年開始,紅軍進行戰略轉移,在貴州遵義確立了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和指揮權,四渡赤水河,終於擺脫了追擊,途經江西,貴州,四川,甘肅,陝西,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最後成功在陝西北部與陝北紅軍劉志丹部會師,建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華,佔領了東北全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前夕,中華民國首都從南京遷至武漢,後來遷在重慶。1945年二戰結束後,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從日本手裡收回了台灣及澎湖列島以及其他一些領土,但也在1946年與蘇聯簽訂的條約中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1951年,遷往台灣的國民黨國民政府以蘇聯未履約為由,不承認該條約及依據該條約而獨立的外蒙古的獨立地位)。1946年6月,國共兩黨又進行了內戰。中國共產黨最終於1949年獲得決定性勝利,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往光復後的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平成立,並將北平改名為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與此同時,蔣介石宣布台北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宣誓三年內反攻大陸。兩岸分裂局面從此開始
四大古都
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國歷代主要古都並稱的說法,四大為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編輯]
五大古都
1920年代在學術界出現了把開封列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說法: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
[編輯]
六大古都
1930年代,開始有把杭州加入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並影響很大,包括: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
[編輯]
七大古都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大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
[編輯]
八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 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編輯]
東南西北中國京都
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中國重要王朝的京都在民間被按照方位順序進行分類。
東京(今開封,歷史上又稱「汴梁」,「汴州」)、東都(洛陽,古又稱「洛邑」)
南京(今南京,歷史上又稱「金陵」、「江寧」)
西京(今西安,歷史上又稱為「長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區的古都咸陽)
北京(今北京,歷史上稱為「燕京」、「北平」)
近代以來,少數民族政權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內同漢民族政權一樣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東西南北中國首都並不具有歷史學意義,而是一種民間的變稱。
由於各個朝代所管轄的具體區域有所不同,所以這些稱呼所指代的城市也各有差異。比如,宋代的都城是東京汴梁(今開封),另有西、南、北三都: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而同時期管轄中國另一部分區域的遼代也有類似的稱呼: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上京臨潢府。
[編輯]
各大古都
由於中原地區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鄭州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八大古都中,有四個位於今河南。
在八大中國古都中,西安(周、秦、漢、唐)、洛陽(夏、商、周、漢)、南京(明、中華民國)、北京(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宋)、安陽(早期三皇五帝時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
參考資料:歷史書
Ⅹ 4月16日世界上有什麼大事
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日本再次出兵山東(1928年4月16日)丹麥國慶日(1940年4月16日)蘇軍發起柏林戰役(1945年4月16日)汪精衛之妻陳壁君被公審(1946年4月16日)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誕生(1940年4月16日)蘇軍向柏林發起總攻(1945年4月16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1948年4月16日)杜魯門批准援外法案(1948年4月16日)古巴反政府武裝豬灣登陸失敗(1961年4月16日)《三家村札記》和《燕山夜話》受到批判(1966年4月16日)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1985年4月16日)巴勒斯坦領導人傑哈德遭暗殺身亡(1988年4月16日)浙江湖州合夥盜竊犯被抓獲(1991年4月16日)中國首次派出聯合國維和人員赴金邊(1992年4月16日)阿富汗游擊隊組織接管政權(1992年4月16日)日重建冷戰後同盟(1996年4月16日) 1998年——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998年第一季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指數。這是我國首次編制並向社會發布房地產價格指數。 2005年——中國上海爆發大規模抗擊日本右翼勢力的群眾遊行 2007年——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校園槍擊案,造成包括韓裔兇手趙承熙在內共33人死亡,29人受傷,為美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槍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