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滸傳里有哪些部分是屬於真實歷史的
我是山東濟寧人,濟寧即是水滸書中的濟州,梁山是濟寧下屬的一個縣,現在開發了旅遊,到了那裡就可以看到替天行道的大旗,下面是歷史上的水泊梁山,而非小說裡面的:
史料記載只有宋江一人名字,梁山好漢為首三十六人,其餘三十五人皆無具體記載。
梁山泊位於鄆州壽張縣。縣南三十五里有梁山。泊在梁山之南,周方數百里。附近州縣的農民在這里經營蒲、魚等副業。《宋史•蒲宗孟傳》記載說:「鄆(州)介梁山泊,素多盜。」這里有山泊可守,歷來是起義農民的一個據點。早在神宗統治時期,鄆州知州蒲宗孟對梁山泊的起義農民就殘酷鎮壓。即使「小偷微罪」,也加以斷足筋的酷刑。殺人之多,更是不計其數。甚至宋朝的御史也彈動蒲宗孟的「慘酷」。這不僅說明了宋朝地主階級統治的黑暗,同時也說明:這里的廣大農民從來就在不屈不撓地向著地主階級的
黑暗統治展開英勇、激烈的搏鬥。
徽宗時「括公田」,梁山泊也被括歸朝廷所有。農民打魚采蒲葦,都要按船計算,向朝廷交租。一縣在常賦之外,增加租錢到十幾萬貫。大致在宣和初年,鄆州等地不甘忍受黑暗統治的農民,便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為首,點燃了起義的烈火。
現有史料,沒有留下關於宋江領導的起義過程的完整記載。依據僅有的片斷記事,依然可見:起義軍的活動是聲勢浩大的。《皇宋十朝綱要》載: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年)十二月,宋徽宗曾下詔京東東、西兩路提點刑獄帶兵督捕「京東賊」宋江,不久又命「招撫」。這從反面表明,宋江領導的起義軍已給予宋朝的統治以沉重的打擊,震動了朝廷。次年,起義軍從京東西路進至東路。知亳州侯蒙上書,說起義軍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沒有人敢抵抗。他建議宋朝招降宋江去鎮壓方臘。徽宗任侯蒙知東平府去招降。這又說明,起義軍仍在鄆州的梁山一帶活動。侯蒙未到任即病死。起義軍繼續在濮、單、齊、青等州進軍。十二月,宋朝調派知歙州曾孝蘊知青州,鎮壓起義。大約此後不久,起義軍即從青州一帶南下到沂州,曾和知沂州蔣園統領的宋軍激戰。一一二一年初,起義軍自京東駕船渡海,進至沭陽縣,與縣尉王師心率領的宋兵作戰。史書上稱宋江為「淮南盜」。二月間,起義軍攻淮陽軍,進而向海州、楚州界進發。《宋史•張叔夜傳》說,這時起義
軍已經「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海州)」。起義約兩年來的活動說明:他們不是集中力量去攻打州縣城鎮,而是在京東東、西路至淮南各州的廣大農村流動作戰,聲威日盛。一一二一年二月,宋徽宗命令海州知州張叔夜鎮壓和「招降」宋江領導
的起義軍。據《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張叔夜派出間諜偵察起義軍動向,得知起義軍奪得大船十餘只,裝載貨物。張叔夜預設埋伏兵,誘起義軍在海邊作戰,乘機焚燒船隻。起義軍被伏兵圍困,副將被擒,宋江投降了宋朝。北宋末曾任濟南府教授的李若水,撰《捕盜偶成》詩說:「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描述了宋江從起義到接受招安的概略。《東都事略》、《十朝綱要》等書也都有宋江投降的記事。《宋會要稿》並載有宣和三年五月三日的徽宗詔書,說張叔夜等「能責所部斬捕賊徒,聲績著聞」,進官一等。依據這些記載,宋江確已接受「招安」,叛賣了起義農民。
但是,梁山泊的農民起義軍,在宋江降宋後,仍然繼續戰斗。一一二一年,主持「括公田」的大宦官楊戩死,宦官李彥繼任其事。李彥將梁山泊租稅收歸西城所,又對蒲、魚、荷、芡等行業「日計月課」榨取重稅,致使「泊旁之人,無所衣食」。當地農民紛紛參加起義反抗。一一二四年蔡居厚知鄆州,曾誘殺梁山泊起義農民五百人,說明農民軍的戰斗仍在激烈的進行。漁民張榮領導的起義軍,聚集梁山泊,形成一支有船數百隻的水軍,堅持戰斗,到金朝南侵時,又向女真奴隸主發動攻擊。金朝統治河北後,梁山泊仍然是起義農民的據點。
2. 水滸傳108將中哪些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 ,一百單八將中絕大多數人物都是虛構的。只有宋江、史進版、楊志等少數幾個被證實權確有其人。
宋江出生在距離梁山30公里的鄆城縣。關於宋江,宋代正史中只有三條記載:《宋史·徽宗本紀》中寫道:宣和三年(1121)二月,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侯蒙傳》稱: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宋史·張叔夜傳》中說: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
水滸專家孔德雨介紹:從這三條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一是確定宋江確有其人,二是宋江起義確有其事,三是確定了活動的規模和聲勢,宋史當中記載的「三十六人」,實際上是指36個頭領,並不是簡單的36個人,但是規模也不是很大。
3. 歷史上水滸人物都哪些是真實的
只有宋江一人名字,梁山好漢為首三十六人,其餘三十五人皆無具體記載。
三國雖然是小說,卻是歷史小說,採用了大量歷史事件,絕大部分人物也是歷史人物。而水滸純粹是小說,不過借用了宋江這一歷史人名和梁山泊這一北宋末年發生農民起義的地名,從歷史文化的含義上看,水滸不如三國。
梁山泊位於鄆州壽張縣。縣南三十五里有梁山。泊在梁山之南,周方數百里。附近州縣的農民在這里經營蒲、魚等副業。《宋史•蒲宗孟傳》記載說:「鄆(州)介梁山泊,素多盜。」這里有山泊可守,歷來是起義農民的一個據點。早在神宗統治時期,鄆州知州蒲宗孟對梁山泊的起義農民就殘酷鎮壓。即使「小偷微罪」,也加以斷足筋的酷刑。殺人之多,更是不計其數。甚至宋朝的御史也彈動蒲宗孟的「慘酷」。這不僅說明了宋朝地主階級統治的黑暗,同時也說明:這里的廣大農民從來就在不屈不撓地向著地主階級的
黑暗統治展開英勇、激烈的搏鬥。
徽宗時「括公田」,梁山泊也被括歸朝廷所有。農民打魚采蒲葦,都要按船計算,向朝廷交租。一縣在常賦之外,增加租錢到十幾萬貫。大致在宣和初年,鄆州等地不甘忍受黑暗統治的農民,便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為首,點燃了起義的烈火。
現有史料,沒有留下關於宋江領導的起義過程的完整記載。依據僅有的片斷記事,依然可見:起義軍的活動是聲勢浩大的。《皇宋十朝綱要》載: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年)十二月,宋徽宗曾下詔京東東、西兩路提點刑獄帶兵督捕「京東賊」宋江,不久又命「招撫」。這從反面表明,宋江領導的起義軍已給予宋朝的統治以沉重的打擊,震動了朝廷。次年,起義軍從京東西路進至東路。知亳州侯蒙上書,說起義軍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沒有人敢抵抗。他建議宋朝招降宋江去鎮壓方臘。徽宗任侯蒙知東平府去招降。這又說明,起義軍仍在鄆州的梁山一帶活動。侯蒙未到任即病死。起義軍繼續在濮、單、齊、青等州進軍。十二月,宋朝調派知歙州曾孝蘊知青州,鎮壓起義。大約此後不久,起義軍即從青州一帶南下到沂州,曾和知沂州蔣園統領的宋軍激戰。一一二一年初,起義軍自京東駕船渡海,進至沭陽縣,與縣尉王師心率領的宋兵作戰。史書上稱宋江為「淮南盜」。二月間,起義軍攻淮陽軍,進而向海州、楚州界進發。《宋史•張叔夜傳》說,這時起義
軍已經「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海州)」。起義約兩年來的活動說明:他們不是集中力量去攻打州縣城鎮,而是在京東東、西路至淮南各州的廣大農村流動作戰,聲威日盛。一一二一年二月,宋徽宗命令海州知州張叔夜鎮壓和「招降」宋江領導
的起義軍。據《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張叔夜派出間諜偵察起義軍動向,得知起義軍奪得大船十餘只,裝載貨物。張叔夜預設埋伏兵,誘起義軍在海邊作戰,乘機焚燒船隻。起義軍被伏兵圍困,副將被擒,宋江投降了宋朝。北宋末曾任濟南府教授的李若水,撰《捕盜偶成》詩說:「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描述了宋江從起義到接受招安的概略。《東都事略》、《十朝綱要》等書也都有宋江投降的記事。《宋會要稿》並載有宣和三年五月三日的徽宗詔書,說張叔夜等「能責所部斬捕賊徒,聲績著聞」,進官一等。依據這些記載,宋江確已接受「招安」,叛賣了起義農民。
但是,梁山泊的農民起義軍,在宋江降宋後,仍然繼續戰斗。一一二一年,主持「括公田」的大宦官楊戩死,宦官李彥繼任其事。李彥將梁山泊租稅收歸西城所,又對蒲、魚、荷、芡等行業「日計月課」榨取重稅,致使「泊旁之人,無所衣食」。當地農民紛紛參加起義反抗。一一二四年蔡居厚知鄆州,曾誘殺梁山泊起義農民五百人,說明農民軍的戰斗仍在激烈的進行。漁民張榮領導的起義軍,聚集梁山泊,形成一支有船數百隻的水軍,堅持戰斗,到金朝南侵時,又向女真奴隸主發動攻擊。金朝統治河北後,梁山泊仍然是起義農民的據點。
4. 水滸傳歷史是真的嗎
歷史上(見諸大宋宣和遺事、宋史張叔夜傳)有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故事,最後為海州知州張叔夜擊敗圍困招安,後有無征方臘事則不得而知,然終成演繹水滸傳故事的藍本。水滸傳總體可以說是三分事實,七分演繹。
5. 《水滸傳》是真實的歷史嗎謝謝
《水滸傳》不是真實的歷史。
《水滸傳》只是一部虛構的演義小說,其中的內人物、故事一分真、九分容假。
所謂「演義小說」,指的是小說中的部分人物和故事,歷史上的確有過,但有相當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卻是編造出來的。換言之,《水滸傳》這部演義小說只是歷史人物、事件的大合集。
只是書寫得太好了,以至於讓後人以為這就是歷史,而真正的歷史反倒隱退了。
社會影響:
《水滸傳》對招安的描寫曾經對某些義軍的領袖產生過消極的影響,如張獻忠在谷城受撫,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滸故事耳」(《紀事略》)。但比較起來,《水滸傳》對農民起義的積極影響還是主要的。
文學影響: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它作為一種新的文體,從此在文學領域內確立了應有的地位,開始逐步改變以詩文為正宗的文壇面貌。
《水滸傳》在明代時被列入「四大奇書」。近現代以來,又成為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
6. 《水滸傳》是真實的歷史嗎
不是的,宋江只有三十六個兄弟,且沒多久就被剿滅了。
《水滸傳》,是中國四內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容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7. _《水滸傳》中,有哪幾個人物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
從《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的記載看,只有三十六人。郎瑛在《七修類稿》這樣解釋:「貫中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兩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之說。
(7)水滸傳哪些歷史是真的擴展閱讀:
小說背景及歷史影響: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
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原本平常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8. 水滸傳是不是歷史真實的
不是,只是其中有幾個人物是真實的,比如宋江,武松確實是真正存在過的歷史人物,武松專打虎的故事屬也是真的。
據史家考證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108將,也沒有那麼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水滸傳》創作基礎:
南宋時,梁山英雄故事流傳甚廣。當時的畫家、文學家龔開的《宋江36人贊並序》稱: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畫家也執筆為他們圖形繪影。
《水滸傳》最早的藍本是宋人的《宣和遺事》,它著力描寫了楊志賣刀、晁蓋等結伙劫生辰綱和宋江殺閻婆惜等事,對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寫。
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創作《水滸傳》過程中,忠實地接受了人民的觀點,這是《水滸傳》之所以取得偉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9. 水滸傳 中 有哪些人物歷史上真實存在
從《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的記載看,只有三十六人。郎瑛在《七修類稿》這樣解釋:「貫中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兩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之說。
據余嘉錫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實》一書,整理出歷史上可考的水滸人物大致如下:
宋江: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宋江在梁山泊起事。宣和二年(1120)或三年時,宋江的副手被張叔夜擒獲,遂投降朝廷。後來,參與童貫領導的圍攻方臘的戰爭(韓世忠擒獲方臘),不久即去世。
楊志:宋江去世後,楊志帶領宋江余部,參與了伐遼之戰。該戰役中,宋軍補給困難,士兵普遍缺衣少食,加上賞賜不及時,楊志率兵不戰而退,導致了種師中的戰死。
史進:《宋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均作史斌。進、斌兩字讀音相似,可能在民間流傳中被誤寫為史進。建炎元年(1127),史斌趁金兵南侵之時,攻佔興州舉兵反叛,稱帝。一兩年後,被吳玠斬殺。
張順: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南宋末年,元朝圍困襄陽城時,有一位民間英雄張順抗敵而死,《水滸傳》中張順之死即取該人的故事。
關勝: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本為北宋末年的濟南守將,抗金英雄,驍勇善戰,被漢奸劉豫殺害。葬於今濟南歷城渴馬崖西。
李逵: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為人兇狠嗜殺(這一點與《水滸傳》一致),在北宋末年投降金朝。
董平: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本為唐州地區的一霸,在北宋末年的戰亂中,他趁機擁兵自重,為人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故號為:一撞直。
張橫: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南宋初,在太行山起兵,有兩萬余眾。
一丈青:非宋江一黨,但有原型。本為張用之妻,女中豪傑。
(9)水滸傳哪些歷史是真的擴展閱讀:
小說背景及歷史影響: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
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原本平常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10. 歷史上水滸人物都有哪些是真實的
史料記載只有宋江一人名字,梁山好漢為首三十六人,其餘三十五人皆無具體記載。
三國雖然是小說,卻是歷史小說,採用了大量歷史事件,絕大部分人物也是歷史人物。而水滸純粹是小說,不過借用了宋江這一歷史人名和梁山泊這一北宋末年發生農民起義的地名,從歷史文化的含義上看,水滸不如三國。
梁山泊位於鄆州壽張縣。縣南三十五里有梁山。泊在梁山之南,周方數百里。附近州縣的農民在這里經營蒲、魚等副業。《宋史•蒲宗孟傳》記載說:「鄆(州)介梁山泊,素多盜。」這里有山泊可守,歷來是起義農民的一個據點。早在神宗統治時期,鄆州知州蒲宗孟對梁山泊的起義農民就殘酷鎮壓。即使「小偷微罪」,也加以斷足筋的酷刑。殺人之多,更是不計其數。甚至宋朝的御史也彈動蒲宗孟的「慘酷」。這不僅說明了宋朝地主階級統治的黑暗,同時也說明:這里的廣大農民從來就在不屈不撓地向著地主階級的
黑暗統治展開英勇、激烈的搏鬥。
徽宗時「括公田」,梁山泊也被括歸朝廷所有。農民打魚采蒲葦,都要按船計算,向朝廷交租。一縣在常賦之外,增加租錢到十幾萬貫。大致在宣和初年,鄆州等地不甘忍受黑暗統治的農民,便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為首,點燃了起義的烈火。
現有史料,沒有留下關於宋江領導的起義過程的完整記載。依據僅有的片斷記事,依然可見:起義軍的活動是聲勢浩大的。《皇宋十朝綱要》載: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年)十二月,宋徽宗曾下詔京東東、西兩路提點刑獄帶兵督捕「京東賊」宋江,不久又命「招撫」。這從反面表明,宋江領導的起義軍已給予宋朝的統治以沉重的打擊,震動了朝廷。次年,起義軍從京東西路進至東路。知亳州侯蒙上書,說起義軍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沒有人敢抵抗。他建議宋朝招降宋江去鎮壓方臘。徽宗任侯蒙知東平府去招降。這又說明,起義軍仍在鄆州的梁山一帶活動。侯蒙未到任即病死。起義軍繼續在濮、單、齊、青等州進軍。十二月,宋朝調派知歙州曾孝蘊知青州,鎮壓起義。大約此後不久,起義軍即從青州一帶南下到沂州,曾和知沂州蔣園統領的宋軍激戰。一一二一年初,起義軍自京東駕船渡海,進至沭陽縣,與縣尉王師心率領的宋兵作戰。史書上稱宋江為「淮南盜」。二月間,起義軍攻淮陽軍,進而向海州、楚州界進發。《宋史•張叔夜傳》說,這時起義
軍已經「轉掠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海州)」。起義約兩年來的活動說明:他們不是集中力量去攻打州縣城鎮,而是在京東東、西路至淮南各州的廣大農村流動作戰,聲威日盛。一一二一年二月,宋徽宗命令海州知州張叔夜鎮壓和「招降」宋江領導
的起義軍。據《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張叔夜派出間諜偵察起義軍動向,得知起義軍奪得大船十餘只,裝載貨物。張叔夜預設埋伏兵,誘起義軍在海邊作戰,乘機焚燒船隻。起義軍被伏兵圍困,副將被擒,宋江投降了宋朝。北宋末曾任濟南府教授的李若水,撰《捕盜偶成》詩說:「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描述了宋江從起義到接受招安的概略。《東都事略》、《十朝綱要》等書也都有宋江投降的記事。《宋會要稿》並載有宣和三年五月三日的徽宗詔書,說張叔夜等「能責所部斬捕賊徒,聲績著聞」,進官一等。依據這些記載,宋江確已接受「招安」,叛賣了起義農民。
但是,梁山泊的農民起義軍,在宋江降宋後,仍然繼續戰斗。一一二一年,主持「括公田」的大宦官楊戩死,宦官李彥繼任其事。李彥將梁山泊租稅收歸西城所,又對蒲、魚、荷、芡等行業「日計月課」榨取重稅,致使「泊旁之人,無所衣食」。當地農民紛紛參加起義反抗。一一二四年蔡居厚知鄆州,曾誘殺梁山泊起義農民五百人,說明農民軍的戰斗仍在激烈的進行。漁民張榮領導的起義軍,聚集梁山泊,形成一支有船數百隻的水軍,堅持戰斗,到金朝南侵時,又向女真奴隸主發動攻擊。金朝統治河北後,梁山泊仍然是起義農民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