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運用歷史觀進行教學設計的

如何運用歷史觀進行教學設計的

發布時間:2021-02-06 07:04:54

Ⅰ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弄潮兒」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
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繫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
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依託《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
《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在研究相關文件、課程標准和教材基礎上,制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都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以高中歷史必修Ⅰ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理解美國的總統制;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相比而言,《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歷史課程標准》,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准》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於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
「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在考量、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傾斜。因此,在《美國1787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後二者,設計了通過採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探討「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並結合國情.........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時,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麼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
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准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所謂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准》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並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准內容要求而編制的,其呈現出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於新教材教學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採用了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現代,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後難、由遠及近的方式,並不完全是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准確地把握,並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捨)、結構化、層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歷史必修Ⅰ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1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
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如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專題單元等,由於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適當地相互參照、統籌兼顧,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准確釐清、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這是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
比如,《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1918年時期和1870--1894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這二個問題是有利於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當然,在設計教學問題時,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
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因此,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於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學形式設計時,對學生無論採取什麼學習方式,對教師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准備必修Ⅱ《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本課主要涉及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由於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Ⅰ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積極地參與和融合到這一潮流之中,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採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學法指導、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麼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像,無據辯論等等。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四,在教學總結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善於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後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採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餚?體驗一次西餐」、「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築」 、「參加一次婚禮,走訪老人比較嘉興地區百年婚俗變化」 ,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一句「我沒錢吃西餐,老師你

請客呀?!」才讓我有所反思、體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社會實踐式的學習,而且實踐的價值較淺層,而事實上這四題社會實踐題也僅僅在課堂上「走過場」展示一下而已,更何況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社會實踐。所以在課後教學反思過程中自己總結形成了以下幾點反思:對這些實踐主題建議刪除或改為在直接呈現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礎上從而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討論;要慎重使用社會調查;出現的上述問題,究其實質主要因為自己沒有吃透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有點盲目地趕潮流,過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之側重點應當將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反思教學得失上,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新課程教學中情境式習題的編制和練習、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全面測評等等也要高度重視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沒有一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在新課改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鍥而不舍,不斷地自覺學習、總結、反思、去偽存真,在創新中與時俱進,不斷向益友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目標努力踐行,那麼新課程必然會結出豐碩成果。

Ⅱ 如何讓歷史與現實結合成為歷史教學的常態

試論如何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萬州二中 鄭林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Ⅲ 如何運用多智能理論進行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標准》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開展,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教師要拓寬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空間,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即從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支配者的權威地位,向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換。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的書櫥,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他自己的知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體現這些理念,做到既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呢?
第一位父親說:管那麼多干嗎,只要讀好書就行了。
第二位父親說:因為蜜蜂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飛快,就發出了聲音。而蝴蝶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不那麼快,所以就發不出聲音。
第三位父親並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而是拿出一張紙,先慢慢地抖動,紙並沒有發出聲音,然後逐漸加快,直到發出了嘩嘩的聲音,隨後讓孩子試一試。孩子拿起紙做了同樣的試驗,又思考了一會,終於高興地叫了起來:我知道了,並把答案告訴了父親。
一、 引導學生收集和利用資源
數學課程資源,是指依據數學課程標准所開發的各種教學材料以及數學課程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工具和場所。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者,應該因地制宜,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社會大環境中去學習,去探索。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為學習內容和工具,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如教學一年級《物體的形狀》後,我讓學生來個收集圖形的大行動,找出生活中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形和球的物體,再比較各種物體的異同點。這樣教學的好處是,迫使學生用書上所學的關於幾何圖形的知識,聯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進行有選擇地、有目的地收集,不僅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物體形狀的知識,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
記得筆者曾經上過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這一節課。當中有這樣的一個環節:當學生列出算式10+20後,教師問:為什麼用加法算?學生:因為是一共,所以用加法算。教師連問了幾位學生答案還是一樣,結果教師只好直接告訴學生:因為求紅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課後評課的老師們都說這里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假如老師利用情境圖來引導學生理解因為求紅花和黃花一共多少朵?也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朵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算。這就比空洞的陳述效果好得多,因為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實物理解抽象的數學意義。教師的引導很重要,特別是教師應該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思維難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好,特別還要研究如何來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難點,對數學的思維難點突破、引導的基本原則是,由簡單情形開始設計一些思考的台階讓學生慢慢上路,否則一下就要學生爬多級台階這就不是好的引導了。
三、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建構知識
主體教育論要求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種培養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活動,教師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所隱含的問題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就會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的設置的。例如,在講授《圓的周長》一課時,老師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於驕傲輸了,小白兔不服氣。今天小白兔不同烏龜賽跑了,它要同小狗賽跑,你們猜猜看,誰會取得勝利?同學們一致猜測應當是小狗跑第一。這時播放課件:小狗和小白兔進行比賽,小狗沿著正方形的路線跑,小白兔沿著圓形的路線跑,結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獲勝,心裡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學生被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從而積極的對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取。發現要看比賽公平不公平,實質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線是不是一樣長,小狗跑的路線是正方形周長,小白兔跑的路線是圓的周長,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沒有學過,出於對問題的好奇,學生深深的被問題所吸引,從而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
四、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那學生的學習行為呢,是否也要進行反思,以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教育無痕,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功和不足進行及時反思,教給學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培養學生經常對學習情況進行反思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數學,掌握知識,並運用於實踐。如每當下課前可引導學生反思:今天這一節課我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是我不明白的?我認真聽講了嗎?認真聽同學發言了嗎?我發言了嗎?我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如何?我有沒有提出一些問題?還有當學生完成作業後,應引導學生不要急著把作業交給老師,引導學生反思?我的作業完成得怎樣?我的字寫得如何?我認真檢查了嗎?經常引導,長期訓練,直到學生能自覺反思,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樣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會有很大改變,會更富於理性,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並不是放棄教師引導,我們要擺正二者之間的關系,走出只要學生自主學習不要教師引導的誤區,重塑老師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和角色,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幫助學生提高,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Ⅳ 如何運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設計體現新課標理念

作為新抄課程改革的有機組成部襲分,課堂教學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改革課堂教學就要從改變教學設計開始,要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設計,轉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主要以數學新課程標准界定的課程理念為指導,逐步實現新課程標准設定的各項目標,讓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應用,學會創新.

Ⅳ 如何進行高中歷史創新教學設計 博客

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從單純地講授知識,轉變為設計教材,啟導學生學習;學生從單純地接受知識,轉變為自主學習,開拓智力,發展能力。因此如何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也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研究的主要課題。為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探討:1、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運用唯物史觀對社會發展的歷史進行觀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初中時期正是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施教時必須把握住這一良機,將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作為課堂設計的首要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設計講授了《科技、教育和史學研究的成果》一節課。在這節課上,我首先向學生介紹了新中國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背景,接著插入了一段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場面的影視資料,隨後就將媒體展示的重點放在了傑出的科學家鄧稼先身上。為此,我向學生展示了「兩彈元勛」鄧稼先和他的同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青年時代和中年時代的兩幅對比照片,讓學生在這種歷史氛圍中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世界諾貝爾獎和中國「兩彈元勛」的稱號孰輕孰重?如果是你,你將作何選擇?這個似乎無法准確、圓滿回答的問題,對學生的心理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波。一時間,活躍的課堂頓時變得沉寂了,上課後一直處於激昂狀態的學如今卻相繼沉入深深的思考狀態之中。這一段沉寂,是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也是學生對人生價值取向的選擇!作為教師,我同樣無法對這個問題下准確的結論也不可能下准確的結論。最後,我只能以楊振寧在鄧稼先逝世後所講的一段話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與總結—「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途徑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和品質」。這節課後,「兩彈元勛」鄧稼先便成了學生談論的熱門話題。在諸如此類輸入情感信息這些方面,歷史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豐富的多媒體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將歷史知識通過歷史體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之服務於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和完善學生人格的目標。2、創設學習情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英國大哲學家培根在比較了各學科的不同作用後認為:「歷史給人以智慧」。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是初中歷史教學的目標之一。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里,他們開始大量地接觸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規律這些抽象的概念。這些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讓學生完全接受是比較困難的。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的條件下,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素材創設學習情境,在歷史思維的層面上實現一種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溝通,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如在講「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一結論時,我就根據學生的實際將側重點放在生產關系的調整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上。在這里,我首先選用一幅似乎與歷史教材沒有聯系的圖片:由於法官的秉公斷案--原告、被告在法官的笑盈盈的目光下握手言和;隨著圖片的展示,我接著向學生提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如何相互促進這一問題。經過短暫的思考,學生即能結合生產關系的內涵得出「生產關系的調整對生產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等結論。這樣,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擴展學生的思路,實現了抽象知識的深度直觀,深化了學生的認知過程。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是復雜而多樣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選擇和使用多媒體素材,將多媒體放在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的時刻和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導學生的思維進程的方面。這樣,才不至於使學生在復雜多樣的歷史事件的聯繫上不至於偏離思維軌道。如講授《難忘九一八》這一節,如果將多媒體的重點放在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的過程上,勢必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引到如何捉著蔣介石的情節上。我在製作這節課的多媒體課件時,採取了口頭講述這個過程、用多媒體素材展示蔣介石被扣壓以後國內外各派政治力量的反映上,讓學生據此分析、討論如何處置被扣壓的蔣介石?這樣不僅使學生深刻理解了西安事變的歷史地位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偉大歷史意義,而且鍛煉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培養了他們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3、倡導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現代教育的任務主要不在於向學生傳遞知識,它的本質是引導學生的精神發展,知識主要起載體作用。在學生的精神發展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事實上,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的創新史。歷史學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的創新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首先要考慮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中,然後引導學習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最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創造性思維。不難想像,當學生可以通過欣賞一段音樂去體驗一段流逝的歲月、可以通過觀察一幅圖像去解釋一種歷史現象、可以通過觀看一節影片來了解一段艱難的生活並為其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時,我們的多媒體歷史課堂將會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學生的參與意識會是何等的踴躍,那麼,在我們的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對歷史的體驗便成了一種創造性實創新活動。我在講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首先讓學生根據中國歷史上唐朝的開放和清代的閉關導致的兩種結果的對比資料,與我一起共同探討中國為什麼要開放、怎樣開放和在開放時如何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堅持什麼原則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再利用多媒體分層演示我國《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講述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的形成過程;最後,我又向學生提供了表現我國改革開放後出現巨大成就的幾幅圖片,讓學生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就這樣,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他們認真思考、各抒己見,表現出了良好的參與意識。從長遠看,這樣做對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和在社會中發展有很大的啟發性,也可以說,這樣做更接近現代教育的本質。綜上所述,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於教學效果的提高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然而,在我所做的關於我校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反饋表上,還有近5%的學生提出了精力不夠集中、多媒體課堂秩序不如傳統課堂等問題。經過分析,我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的原因一是教師在製作課件的過程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技術上,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為多媒體所興奮,難以迅速實現思路的轉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成敗與否,關鍵在於教師教學設計水平。而教學設計水平的高低,則取決於教師的綜合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樹立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觀念以及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觀念,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構新的教學模式,給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正確定位。只有這樣,才能以全新的觀念、全新的視野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深入中小學課堂這一新事物加以審視,才能科學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Ⅵ 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對事實、現象、規律性做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數學規律性時就解錯例題、應用題等。」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這樣寫道。為了實現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從教學設計入手,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內部學習起點,還要考慮外部數據信息的提供,即學習的外部資料的有效組織。只有外部資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才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自主發展的過程,才能讓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學有所獲。總之,進行教學設計時既要仔細剖析學習的主體――學生,也要參透外部資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雙劍合璧」,才能讓教學設計更有效。
一、剖析學生,以生定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體現在學生身上。《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因此,為了讓數學教學活動更有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實際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經驗基礎和就成為教師在教學設計前的首要研究對象。
1.分析學生已有經驗,確定有效的教學起點。美國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過:「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因此,了解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及知識經驗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在教學前要通過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對於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學生在課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哪些,以此確定教學設計中哪些知識應重點講解,哪些知識應略講甚至不講,找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新知識之間的連接點,也就找到了學生的學習起點。在教學「10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前,用談話的方式了解到許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對1000以內數讀寫的初步認識,會從100數到199,從200數到299,但每逢數到幾百九十九時就不知該如何數下去了,而且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數位順序表中百位的左邊叫千位,用學生的話說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厲害」,也就是知道計數單位「千」比「百」大。但對於「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比「百」大卻不太清楚。根據以上對學生知識經驗的了解,教學設計時我以學生熟知的「數位」知識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介紹已經學過的數位及計數單位,說說計數單位的由來(即為了滿足計數的需要,10個一變成一個十,10個十變成一個百),師追問:有10個百該怎麼計數呢?從而使學生體驗用類比的思想推導出10個「百」變成一個「千」的過程,並通過計數器的演示加深對這一結論的理解。同樣,從學生已有的對讀數、寫數的認識經驗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1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最後在形式多樣的數數活動中突破幾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識難點。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才能使教學設計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學生認知規律,確定有效的學習方式。數學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是學生再創造數學的過程,這一個過程必須由學生親自完成,教師只能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認知矛盾中思考、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在交流討論中升華,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克與千克」是二年級下冊的內容,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在生活中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在數學知識層面上還是第一次接觸,沒有舊知識的銜接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質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對質量單位還缺乏具體感知。考慮到這一點,我在教學設計時以學生感興趣的「蹺蹺板游戲」引入課題,設計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組內稱一稱和找一找、集體評一評和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以自主觀察、組內操作並交流等形式,在大腦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實表象,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
二、參透教材,以書定教
新課程標准要求: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式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而現行的小學教材內容雖然是諸多數學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精心選擇、反復推敲呈現出來的教學素材,但由於篇幅、載體等限制,其主要內容大都是現成的思維結果的系統表述,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只是略顯端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讀懂文本、讀懂教材,有把握和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構建教學方案,確保教整體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1.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做到心中有「度」。認真研讀課程標准,是整體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要對小學教學標准中的總體目標、基本理念、設計思路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如新課標指出:數學教育,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的功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是數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小學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所有的數學活動都要在這個目標的統領下進行才有效。同時,課標中關於教學目標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經歷、體驗、探索」等詞語的具體含義也要能夠准確理解。
2.仔細閱讀教師用書,做到心中有「書」。教材中素材呈現一般比較簡潔,教師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就得仔細地研讀教師用書中的教學目標、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評價等內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內容的形成過程,在知識網路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書」。如此,才能在教學設計時做到游刃有餘地駕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顧後」。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為編寫媒體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動態的情境表現出來。因地區、學生的差異,教材的部分情境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時,教師在設計時就應創設、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情境與問題,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教學設計。例如:教學《小數加減法》時,教材上的例題多是些「各國跳水選手的得分情況」之類的學習素材,離學生生活較遠,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故我選用了本年級4個班的數學期末成績作為學生的學習素材,問:咱們班處在全年級第幾?與第一名的班級相差多少分?由於是學生們熟悉的成績問題,又與本班的榮譽有關,學生們的求知慾望很強,學習情緒高漲,都積極思考力求快點找到本班與第一名班級的差距。另外,教師還應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經驗性的加工和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的、豐富的、有層次性的學習資料。
總之,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和諧統一的過程。「教師」和「教材」都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不能凌駕於「學生」和「學習」之上。教學設計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書定教」這二者為基礎,雙管齊下,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Ⅶ 如何將歷史教學與學校特色相結合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Ⅷ 目前中學歷史教學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環節的關鍵一環,教學設計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和這種理念轉化為具體教學實踐的能力。可以說課堂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課堂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歷史教學設計應注意的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教學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1.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
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不要定的過高,過空。教師要仔細研究《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特別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不能具體一堂課的知識脫鉤。「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目標是相互依託的,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知識的教學來讓學生掌握方法、領略其中的情感、價值,也可以通過方法的訓練、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例1:必修Ⅰ第一單元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這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⑴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培養學生掌握在閱讀時快速尋找關鍵字、詞、句的方法。
⑵引導學生把本課知識和前面所學知識如秦、漢時在君主專制方面的知識點,培養學生古今中外縱橫聯系的大歷史觀和前後聯系的歷史學習方法。
⑶利用教材上「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圖」,要要求學生繪制宋代中央機構簡圖,並完成課後練習題「繪制一幅秦至清朝前期中樞權力機構演變的簡圖」,幫助學生掌握用圖表法梳理歷史知識脈絡的方法。
⑷從剖析秦漢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結構入手,引導學生總結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⑸運用圖示、引文等材料,比較古代政治發展變化特點,初步掌握製表及處理歷史資料的一般方法。
通過把知識的教學與方法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真正學會一些歷史學習的方法,甚至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2.教學過程設計也要有可操作性。
教學設計最終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
教學實施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選擇主要教學行為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要盡量按自身的優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行為,設計自己的個性化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
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等方法。比如,同樣學習西安事變,初高中的側重點就應有所不同。此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到班級的人數,時間的安排等因素。由於歷史學科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得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二、教學設計要富於創新性。
在進行新課程歷史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針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
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
另外,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設計。
二、教學設計要挖掘教材、合理整合教材。
新課程反對機械地教教材提倡靈活地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的教學觀念要求教師必須自已整合教學內容。整合教學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整合教科書的內容,二是整合教科書以外的內容。整合教科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構建教學內容體系,突出主幹,減少枝葉,該楊棄的要大膽楊棄,有些課目教師甚至要敢於動大手術、作大整合,包括教學目的的重新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重新調整等。
整合教學內容並不是要我們舍棄教材的東西而去尋找另外的資料。教材中所提供的圖片、史料在教學設計時應該加以充分利用,對教材上每一幅圖片、每一段史料、包括課後的練習題、資料,都要充分挖掘,看能不能為我們的教學目標服務。而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梳理教材的知識主線。只有當老師對一課知識的主線清晰明了時,你才能充分運用你手中的材料。
例2:《歷史•必修Ⅱ》的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的《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兩課我以「以解放前榮氏家族企業的興衰發展史為例」整合在一起,通過榮氏家族企業在解放前(一)黃金時代(1912-1919)、(二)白銀時代(1927-1936)和(三)黑鐵時代(1937-1949)的發展情況來反觀整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在每個階段探究歸納民族企業發展或影響發展的因素從而讓學生掌握民族企業的發展歷程,最後,提出問題,中國民族企業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反映了它們怎樣的歷史命運?引導學生歸納中國民族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斗爭中求發展的歷史命運。
在新課程資源多樣化的新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依據教科書,適時適量地吸納相關社會信息,整合教學資源,方能更好的培養歷史學生思維能力和歷史意識。
三、要重視教學結構的設計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上課前,一堂教學設計看起來很完美,但上起來卻大打折扣。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導致無法按原有的步驟進行,有時還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任務,也是十分緊張,沒有給學生留下餘地去主動思考和自由探討,出現重點不突出、時間分配不合理等等現象。這是主要是因為忽略了教學結構設計,我們的教學設計是在靜態而且是按線性的順序進行,而教學過程是動態、立體的運行,特別是在專題體例下,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多,時間跨度大,本來就不好把握。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結構的設計:如考慮教學過程的結構如何,各個要素能不能進行整合;如何合理地分配時間;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結構如何,如何科學分配學生的注意力;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幾類,分別應怎樣處理以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解決主要問題等等,以便從總體上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當然,教學設計不能是太具體的、應靈活,要留下調整的空間。
四、重視教學反思,及時調整設計
歷史新課程下的教學如何實施,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高中歷史教師往往一人教數個班級,因此同一個教學設計在短期內反復實施,這為我們及時反思調整創造條件,教師要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地和調整,
教學後的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諸如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個學生活動的機會,如何對待學困生,如何與不同學科教師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課堂節奏等較為宏觀的問題;也可反思教學設計的得失,課堂上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個別學生課堂情態的成因等微觀問題。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運用歷史觀進行教學設計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