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雙百時期文學歷史特徵有哪些

雙百時期文學歷史特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14 23:51:51

① 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歷史具有什麼特點

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歷史充滿了過渡時期的特點:新的以和平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文化規范誕生以前必然會經歷痛苦的文化蛻變和激烈、充滿矛盾的自我斗爭。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方面,每一次新的創作和理論的探索都會引起強烈的反響甚至爭論,每一次爭論都為推動20世紀90年代的文學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作家們不斷地探索與創新,整個80年代的文學顯得生機勃勃。

② 清代文學有何歷史特徵

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到清代已經過數度變遷、數度形態各異的輝煌,有著豐厚而多彩的歷史積累。社會的和文化的種種背景,造成了有清一代文學獨具的歷史特徵。清代文學較之以往各代異常繁復,一方面是元明以來新興的戲曲、小說,入清之後依然蓬勃發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來已經呈現弱勢的詩、古文,乃至已經衰落下來屈居於陪襯地位的詞、駢文,入清之後又重新振興起來。各類文體大都擁有眾多的作者,他們寫出了大量的作品,數量之多超過以往各代,包括它們盛行的那個時代。各類文體曾經有過的類型,出現過的風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襲下來,有人學習效法,也有人獨辟蹊徑有所創新,相當多的作者達到了很高的造詣。
清代文學有個突出的現象,就是曾經興盛過的文體之再度興盛,實際上也是中國文學傳統精神和古典審美特徵的復歸與昂揚。詩在唐代已經定型,體式已趨完善,成就極高,成為後世之典範,再經過宋詩之補充,元明作者步趨其後,缺少開拓、創新。在明清鼎革的社會動亂之際,詩歌創作轉向傷時憂世,遺民詩人之呼號、悲憤、礪志,其他詩人之徘徊第三單元融會貫通(文藝學論文)觀望,黍離之悲、滄桑之感,成為清代前期詩的主旋律。清初詩從總體上說是繼承和發揚了貫穿中國詩史中的緣事而發、有美刺之功的傳統精神,同時也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審美藝術的特徵。清初文人以駢文為寄託才情的文事,從而揭開了駢文復興的序幕。到乾嘉時期駢文大盛形成與桐城派古文對抗的局面,這既與清代社會環境的壓抑、文化學術思潮的復古傾向有關,也和漢學興盛的學風有關。但從當時發生的駢文與古文之爭論看,卻反映出駢文復興之文學底蘊,就是要求恢復文章藝術之美。盡管這種古雅的文體對作者和讀者都要求有更高的學識和文學素養,但在清代畢竟又盛行一時,而且經過爭論產生了不拘駢散之論,更不失為唐宋古文運動之後的一種歷史補償。
清代文學也表現出新興文體的雅化傾向和雅俗並存、互滲的狀態,斑駁陸離中閃現出耀眼的光芒。入清後傳奇、雜劇都順從著晚明的趨勢,創作更加活躍。李漁就明代傳奇劇的得失,總結出一套系統的編劇和表演的理論,這表明明代以來戲曲創作重心由「曲」向「戲」轉移,也可以說是戲曲向戲劇本質特徵的回歸與創作的成熟。戲曲創作中社會歷史意識的增強和對戲劇性的注重這兩個方面的綜合,便涌現出了一個戲曲的高峰。此後戲曲的雅化墮入道德教化,或者變成純案頭的讀物,古典戲曲也就失去了藝術生命。......本文作者:孫靜
受字數限制供參考。

③ 新時期文學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新時期小說與中國古典文學傳統

1 入世精神與頹廢情懷

中國古典文學的思想內涵很豐富,新時期小說中表現出的古典文學思想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儒家傳統的入世精神,二是士大夫的頹廢情懷。
中國古典文學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帶有很強的入世精神和社會參與色彩,「文以載道」的思想貫穿於整個文學史中,文學也因此被人當作「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種入世精神的極端表現是直接為政治服務,其邊緣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體現。遍觀中國古典文學史,很少有純粹個人性的創作,作品中無不寄寓著作家的社會化關懷,表達著各種各樣的政治或文化理想。從《詩經》、屈原開始,經過杜甫、范仲淹、魏源等的衍變,更形成一股憂國憂民、擔當道義的優秀傳統,也傳達著重教化、重社會功用效果的文學精神命脈。古典文學的入世精神在五四新文學中被以「文以載道」的面目受到撻伐,但實際上,五四文學並沒有真正將它丟掉,而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五四作家們所真正批判的其實只是古典文學所載之「道」的內涵,文學為現實服務的基本精神依然是保持著的——文學不應該維護傳統的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而應該為現實中國的變革和強大服務。就小說而言,梁啟超的小說革命觀依然深刻地影響著五四作家們:「欲新一國之民, 不可不先新興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7]五四文學的主導傾向依然是面向社會和大眾的「為人生」,人道主義、愛國主義和現實批判則始終是五四文學最顯著的思想特色。這當中盡管灌注了許多新的現代思想內涵,但底子上依然蘊涵著古典文學的某些精神印記。
新時期小說,尤其是新時期初的小說,同樣表現出很強的入世精神。這一點在作家們的創作思想方面表現得很明確。盡管作家們一般都不直接提古典文學傳統,但在談論自己的文學志向和對文學的認知時,幾乎無一例外要談到文學與現實的關系,將文學與政治和責任感密切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實際上,作家們的思想內核中已經內在地體現著古典文學的入世思想。如周克芹所理解的文學是「時代風雲、群眾生活所給予作者感情影響的形象見證,個人與時代的結合的一個最真實的證物」;[8]高曉聲談到自己中斷創作20多年後返迴文壇的第一篇作品《「漏斗戶」主》時,明確表示為農民呼籲的創作責任感:「我寫他們,是寫我心」[9];蔣子龍同樣將自己的創作與現實需要密切聯系起來:「《喬廠長上任記》是『逼』出來的。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是被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對四化的責任感『逼』出來的……」[10]
入世精神同樣體現在創作當中。從小說主題而論,新時期小說最典型的體現是濃郁的教化意識。新時期許多小說蘊涵著明確的教化觀念,小說被當作思想教育的工具,被用來傳播各種社會文化意識。劉心武的《班主任》、《醒來吧,弟弟》等作品典型地體現了這種思想,也正因為如此,充滿說教色彩的《班主任》被作為新時期文學的開端之作,成為了一個時期文學的典型。除劉心武外,其他作家的創作也基本相似,像名噪一時的張賢亮、從維熙,就是將苦難作為道德說教的方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再如歷史類小說,如《李自成》、《星星草》等作品,也都是遵循中國傳統歷史著述的「資治通鑒」思想傳統,總結歷史教訓,以歷史來引導、服務現實,是這些作品一致的主題。而且,歷史小說的這一特點一直延續到90年代,如陳忠實的《白鹿原》,唐浩明的《曾國藩》,熊召政的《張之洞》、《張居正》等作品,也遵循類似的歷史觀,是傳統歷史著作(小說)思想的現代體現。
從小說內容而論,則表現在小說與現實政治的密切關聯上。新時期的小說創作潮流與現實的政治變革有著密切關系,或者說小說的內容變遷緊密地跟隨在時代社會的解放和發展後面。從最初的「傷痕」到「反思」,再從「知青小說」到「改革文學」,新時期小說的每一律動,都與社會現實、與政治文化的變化有直接的對應,參與著社會政治的變革和文化觀念的解放。而像「人道主義」等具有批判性的文學潮流,實質上也在傳達著另一種政治觀念,體現著作家們更具獨立性的社會關懷。此後,90年代後的「現實主義沖擊波」、「官場小說」以及新世紀的「底層寫作」等小說創作潮流,也都與現實政治形勢密切相關,密切聯系著作家們的現實參與和社會責任意識。
進入80年代後期,尤其是90年代後,新時期小說的文學精神有一定的變化,傳統的入世精神受到一些作家的批判和嘲諷(最典型的是「新歷史主義」小說以新的歷史觀解構和嘲諷著傳統的歷史小說),其表現也有明顯的衰退。與此同時,另一種與古典文學有著密切淵源的精神在悄然興起,成為時代性的文學潮流,這就是傳統文人的頹廢意識。
「頹廢」不是完全的中國文學特徵,甚至說,這一概念本身就來自西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中沒有這一思想存在,相反,受道家思想影響的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很強的頹廢內涵,並在此後的發展中與儒家、佛教思想相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濃郁士大夫氣息的悠久傳統,也構成了自己的獨特特徵。大體而言,中國文學中的頹廢更多旁觀冷嘲的姿態,也與隱逸享樂的心態聯系得很緊密。這與西方的頹廢思潮往往帶有厭世色彩,並與唯美思想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定的區別。因為中國文學的頹廢往往是傳統儒家思想失敗後的產物,受主流儒家思想影響,知識分子普遍將實現社會責任抱負作為自己的基本追求,但是,在現實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要能夠順利達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轉換也有相當的難度,於是,許多人在失意情況下,會放棄儒家思想,陷入虛無和懷疑的人生觀中,沉湎和滿足於個人世界的小情趣中,其生活帶著虛幻而放誕的色彩,其文學也就典型地表現出中國文化的頹廢思想。另外,中國文學的頹廢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矛盾和困惑。因為在長期的文化積累中,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意識的強大而持久的,一般人很難遽然擺脫這種思想的影響,也就導致中國文人的頹廢往往是不徹底的——就像中國歷史上許多隱士一樣。頹廢文學精神在魏晉士大夫階層中有集中的反映,魯迅的《魏晉文學及風度與葯及酒之關系》作了非常透徹的論述。當然,不只是魏晉之際,莊子的文學作品中就包含著頹廢思想的內核,明末文學是其更極端的泛濫。
新時期小說頹廢思潮的興起與時代文化的嬗變有密切關聯。80年代末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政治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與此同時,商業文化進入中國並迅速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社會文化格局發生了巨大改變。在這當中,文學一方面被推下了原有的政治依附者位置,並被暴露出依附時的虛偽和造作之態,使傳統的「文以載道」思想受到了根本性的沖擊,另一方面,伴隨著精神文化的失落大潮,文學逐漸失去了其精神信仰的生存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新時期作家的人生道路選擇固然是五花八門,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四散逃離,傳統文人的頹廢思想自然會在一些作家身上暴露出來。這一點,正如有學者對晚明文學的分析,「古代儒家傳統的理想人格是以修身為本,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養,使人成為能夠安貧樂道、道德完善的正人君子。……到了晚明因為程朱理學逐漸失去了崇高的地位,個性之風崛起,晚明文人追求個性的興趣遠遠大於對於有規范性的完美人格的興趣,他們更為欣賞的恰是有特點的狂狷癖瀕的文人才子性格而不是完美的聖人人格。」[11]
寬泛一點說,80年代的「先鋒小說」精神就具有一定的頹廢色彩。作家們意識到文學在現實中的無力局面,轉而以對形式的追求來抗擊現實,其中包含著某些傳統文學的頹廢色彩。有學者的論述是准確的:「正是出於同樣的對沉鬱、頹廢的審美偏愛和內心渴求,葉兆言和蘇童才一起踏上『懷舊』的藝術之舟,駛向過去的『死亡』的時間河流。」[12]然而,真正具有典型意義,或者說開啟了新時期小說頹廢潮流的是90年代初期的賈平凹。他在80年代曾經涉獵過改革、「尋根」等題材,其創作中不無「載道」的痕跡,但在1992年問世的《廢都》中,他敏銳地表達了文學邊緣化後知識分子的頹廢和無奈主題。作品中庄之蝶的頹廢和死亡,以及整個西京文化界的衰敗,傳達出作者強烈的文化失敗感和虛無主義精神。就像小說在表達方式上借鑒了晚明的著名小說《金瓶梅》,其精神也直接承接著晚明的頹廢傳統。
賈平凹的這一創作精神在90年代後有非常廣泛的繼承者,其代表是比他更年輕的「晚生代」作家,主要有韓東、朱文、張旻等。與賈平凹一樣,這些作家也感受到傳統文學體制崩潰後的虛無,但相比之下,他們對傳統體制的依賴要少了許多,並且,他們對殘存的文學體製表示了一定的獨立精神,也有更高的文學抱負,然而,他們在內心深處還沒有真正擺脫現實體制的限制和壓力,於是,就往往藉助於性、虛無、唯美等頹廢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現實的反抗。具體而言,他們的創作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生活觀念上的虛無態度。他們的主人公往往對現實不滿,卻無力改變,於是選擇性和虛幻等方式作為反抗社會的方式;二是強烈的個人主義。他們所關注的基本上局限於個人命運和生存價值,很少思考與社會有關的事物,也很少直接寫到個人以外的現實生活;三是藝術上的文人情調。雖然作家們的創作存在較大的個人差異,但總體而言,他們對個人生活的沉湎往往透露出一定程度上的傳統文人情調,或者說是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需要指出的是,新時期小說家所表現出的古典文學精神並不是單一和純粹的,他們的創作精神與現實主流政治思想,與現代西方文化和文學觀念都有密切的聯系,或者說這多種因素已經融合成一個整體,很難進行簡單的分離。比如新時期小說中的入世思想中就包含有現代啟蒙精神,也與現實政治觀念和現實主義文學思想有直接關聯;同樣,頹廢思潮也包含有現代消費文化的影響,帶有後現代文化的濃郁印記。甚至可以說,頹廢文學思潮在新時期小說中的泛濫,其精神兄弟就是消費文化在中國的方興未艾。

反思:文學的傳統與現代

對於新文學來說,與古典文學的關系牽涉到其基本特徵和精神來源。正因為這樣,自新文學創始之日起,不斷有人對此作過思考和探討。魯迅、茅盾、沈從文、王瑤等著名作家和學者都專門發表過意見,近年來,又有鄭敏等作家和學者進行深切的反思。在這個意義上,本文對新時期小說與古典文學關系的思考,必然不可能只是關乎小說自身,而是必然要聯繫到新文學的歷史和傳統,聯繫到新文學的特徵和發展走向。
一、解放觀念,以更開放的觀念對待古典文學傳統;
正如前所述,新文學傳統一直以批判和疏離的態度對待古典文學,對此,過於苛責前人是沒有意義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時代提出了不同的文化要求,五四時代迫切需要去舊迎新,學習西方是它的首務。但是在今天,確實需要以新的視角來看待古典文學傳統。
這首先與時代文化特點有關。今天是一個經濟和政治全球化的時代,商業文化正在將整個人類文化納入其軌道和規劃中,在這一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具有特殊的意義,文學也應該調整自己與傳統的關系,彰顯自己的民族個性。經過幾千年的繁衍,中國文學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它的身上,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獨特品格,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凝結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個性。保持民族文學(文化)的特點,必然對悠久的古典文學進行重新審視,汲取其深在的民族品格和文化個性。「當恢復我們對於舊文學底信仰,因為我們不能開天闢地(事實與理論上是萬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夠並且應當在舊的基礎上建設新的房屋。……我們更應了解我們東方底文化。東方的文化是絕對的美的,是韻雅的。」[20]聞一多的這段話雖然說於上世紀20年代,但在今天依然有現實意義。
在對古典文學的思考中,需要對「現代性」概念作出新的思考。現代性是時代潮流,但是,是否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現代性就是簡單的進化論線性發展,已經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質疑。文學的現代性的問題尤其復雜。作為一種獨特精神產品,文學的評價絕對不能以簡單的進化思維來進行,文學不是現代一定勝於前代,而是各有特點和價值。古典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學中發展得最成熟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最高,它的獨特審美價值在今天依然有悠長的魅力,絲毫沒有失去意義。
最後,還要考慮到文學的基本創作規律。美國詩人艾略特曾經特別強調傳統意識對於文學創作的意義:「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歷史的意識不但使人寫作時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還要感到從荷馬以來歐洲整個的文學及其本國整個的文學有一個同時的存在,組成一個同時的局面。這個歷史的意識是對於永久的意識,也是對於暫時的意識,也是對於永久和暫時的合起來的意識。就是這個意識使一個作家成為傳統性的,同時也是這個意識使一個作家最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在時間中的地位,自己和當代的關系。」[21]確實,任何時代都不存在沒有承繼的創作,作家的承繼不是東方的,就是西方的,不是中國的,就是外國的,他不可能有更多的選擇。在這個方面,一個作家能否與傳統(古典)文學建立深層的精神聯系,確實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對民族生活反映的深度,影響到其成就的高低,就新文學小說歷史而言,幾乎所有的優秀作家都得益於古典文學傳統,魯迅、沈從文、茅盾、張愛玲、孫犁……幾乎無不與古典文學保持有深刻的聯系。反過來說,受時代文化要求,「十七年」小說對古典文學傳統較多地疏離和批判,主要從民間文學傳統中吸取營養,盡管其創作也有其特點和成就,但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藝術意境上卻有明顯不夠[22]。借鑒前人,我們沒有理由割斷歷史,對古典文學持簡單的菲薄和拒絕態度。
與之相直接關聯的還有新時期作家的創作持續性問題。這一問題為許多研究者所關注,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則眾說紛紜。我以為,作家傳統文學修養的深厚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作家文化積淀的是否深厚,對民族審美傳統體會的是否深刻,以及是否能夠將現代藝術和傳統(民族)風格融合在一起,決定了作家創作生命力的長度,也決定其創作持續力。
二、以更科學的態度甄別和繼承古典文學傳統;
保持傳統,並不排斥創新,並且也絕對不是完全追隨傳統,而是應該堅持科學地反思,有選擇有甄別地看待和吸取。具體來說,我以為,應該遵循兩個基本的原則。
首先,以現代精神為主導,側重精神的吸收,不做簡單的回歸。中國古典文學內涵很豐富,其中有適應新時代者,也有落伍於時代、應該被淘汰者,需要有理性客觀的取捨。從精神而論,入世精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大特點,有其積極價值,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而不知批判,就很容易失去文學應有的獨立性,淪落為政治或其他的工具,必然會為時代所淘汰。新時期小說在80年代表現出的教化文學觀念興盛一時,卻在90年代後迅速衰落,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辨析清楚對傳統教化文學觀念精華與糟粕的取捨。形式方面也是一樣。古典小說的章回體形式,以及傳奇性、故事性等特點,都不宜作簡單的回歸。「新筆記小說」可以作為一個範例。它雖然曾興盛一時,但卻沒有保持足夠的生命力,並且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與其形式本身的局限有直接的關系。這一形式也許適合反映古代文人的生活情緒和奇聞逸事,卻不能反映更廣大的、迅捷發展的生活,也難以傳達出現代的人文思想。我以為李慶西的話是有道理的:「『新筆記小說』的價值或許在於,它為今後小說的形態發展進行著藝術准備。它在藝術的高級層次上對小說技巧作出了富於詩意的概括,指導著小說審美關系和敘事形態變革的可能途徑。」[23]同樣,現代文學時期,廢名的「詩化小說」也足以作為教訓。他的《橋》、《莫須有先生作飛機》等作品完全走傳統抒情文學的路子,忽略了現代小說的基本特性,雖然個性獨特,卻失去了讀者,並不成功。相比之下,沈從文對古典文學的態度更為靈活,融合的現代因素更多,成就也更高。
其次,立足於現實,立足於生活。傳統不是抽象存在的,它既存在於文學典籍之中,更存在於現實人們的生活和文化中。離開現實去追尋縹緲虛幻,只能得到空虛而不是切實,也不能將傳統活用,探詢到既合於現實又蘊涵獨特民族審美特徵的道路。而且,傳統是全面的,它不只是古典,也不只是民間和現實,應該是它們的集合。我以為,新時期小說在這方面有明顯的不足。以語言為例。從基本方面講,「一個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語言形成這兩個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不論我們從哪個方面入手,都可以從中推導出另一個方面。這是因為,智能的形式和語言的形式必須相互適合。語言彷彿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像。」[24]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古典文學的語言(包括文言文)作簡單的否定和割裂,雖然它已經在生活中死亡,但它既有獨特美學效果,又凝聚著民族文化精神,對今天的文學創作和語言發展都依然有借鑒意義。然而,簡單地模仿顯然是錯誤的,畢竟,這種語言已經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不具有表達現代生活的直接價值。它必須融合於現代口語中,將生活語言和文言文的韻味結合起來。魯迅曾談過他小說的語言:「采說書而去其油滑,聽閑談而去其散漫,博取民眾的口語而存其比較大家能懂的句字,成為四不象的白話。」[25]事實上就是文言文與現代口語的有機融合。新時期小說中,賈平凹等作家對古典小說語言進行借鑒,方法不無意義,但卻沒有與現實生活作很好的融合,反而是有所隔離,顯得過於拘泥和做作,我以為是失敗的。此外,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李銳的《銀城故事》等作品,盡管對古典文學的認識和學習是有意義的,也有獨到的收獲,但也存在著為形式而忽視生活的缺陷。沒有現實生活的真實血肉,吸納了再多的古典文學因素,也只能是顯得僵硬而不自然,其等而下者,則會流露出模仿和編造的痕跡。
三、深化與超越傳統,尋找到真正獨特的民族文學精神;
傳統不僅僅是被繼承的,它更需要深化和超越。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鮮明個性,體現了真正獨特的民族文學精神,才能在整個人類文學世界中顯示出自己的顯著特點。這種個性既體現在題材、關注角度、藝術方法等外在方面,更是內在精神、審美特徵的體現,是對生命的理解方式和獨特美學精神多方面的合一。只有形成了獨特民族個性傳統,才會抵達民族文化的深處,才能顯示自己無可替代的特徵。這里有必要辨析一下傳統個性和世界性之間的關系。有人認為在現代社會人類有共同的關注和命運,世界性才是人類文學發展的方向。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以為,文學當然要有對人類的、世界的關注,但是,任何的關注角度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也就是要通過具體的生活和具體的美學視閾表現出來。這種具體就是民族的(這里民族的含義與通行的民族概念要更擴大些,大抵是文化的含義)。只有民族的個性,才能體現文化的豐富,也才能真正抵達人類精神困境的深處。
從人類歷史看,每一個成功的民族文學都有其獨特個性。如德國文學的哲學性;俄國文學的神性;美國文學的世俗性等。如何對傳統進行深化和超越,自然不是這里可以簡單闡釋清楚的,但在保持傳統精神的基礎上,與現代、與生活相融合,應該是其重要的前提。在這方面,日本現代文學是做得比較出色的。它很好地吸取了傳統文學的精髓,又有豐富多彩的個人風格和生活題材表現,是傳統與現實的融會,也凸顯了日本文學的獨特審美傳統。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作家雖然個性不一,但他們共同體現了日本民族很多獨特的精神,其審美中更可以看到《源氏物語》、《枕草子》等日本傳統文學的影子。
關於中國文學的傳統繼承和超越,我以為有兩個特徵應該予以充分的考慮。一是精神上的現實關注,二是美學上的詩性特徵。中國文化以關注現實、缺乏超越性為特點,這當然有不足,有需要突破和創新的一面,但它並不完全是缺點而是其個性所在,對人類現實生存的關注並非不能抵達文學的深邃處(《紅樓夢》就是顯著的例子)。與其勉強放棄自己追隨別人,不如自然地堅持自己的傳統,在繼承中有所發展。藝術方面,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學最成功、最成熟的文學體裁,並不是偶然的,這一體裁最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文學特徵,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理想精神,幾千年的詩歌創作中融入了獨特的生活和審美風格,凝集了獨特的民族記憶和民族個性。今天,詩歌已經不是中國文學最典型的形式,但是,在小說等體裁中應該承繼詩性的傳統,作為自己個性的特徵。當然,無論是現實精神還是詩性傳統,都不是要求作家們作硬性的、簡單的追隨與對應,真正優秀的傳統繼承應該是如鹽入水,自然而成,是深入其精神而非簡單的外在形貌。
當然,新文學要實現古典文學藝術的現代繼承,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我以為,有兩個方面需要急切加強:一是作家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只有在擁有深厚古典文學功底和藝術感悟力的基礎上,才能深切體會其特點和個性,將它們轉化到現代創作中。在作家的傳統素養中,除了藝術層面,還應該特別提到哲學層面。中國哲學思想具有與西方哲學思想雙峰並峙的獨特價值,也深入地貫穿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如果能夠深入吸取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精華,對於新文學與古典文學的深層次聯系,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二是需要加強對古典文學理論的開掘和利用。古典文論的現代轉換問題一直有學者在呼籲,但成就不大,我以為,應該加強創作和理論的聯合。創作的借鑒是理論成功的前提,否則,理論很容易在自說自話中萎縮。反過來,如果能夠對古典文學藝術作出准確的概括,對於今天作家的創作產生啟示作用,就能夠在創作中復活某些古典文學藝術傳統。創作的再生才是真正的復活,否則,研究再多,也無現實意義,也依然是沉寂,不會擁有真正的生命。

④ 中國當代文學主要經歷了哪些階段性發展各階段分別體現出怎樣的歷史特徵

最早已知的西方文學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由蘇美人創作的《吉爾伽美什
基督教文學
史詩》,當中描述的是英雄主義、友誼、損失及追逐永生。在西方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特色的文學。早期作品經常帶著宗教或教誨的目的。

⑤ 雙百方針後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這太多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毛澤東提出的,繁榮文化事業的基本方針。「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分別於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雙百方針。這一時期我比較喜歡的有阿城的《棋王》、宗璞的《紅豆》、茹志鵑的《百合花》、劉心武的《班主任》、格非的《迷舟》、余華的《鮮血梅花》、白先勇的《游園驚夢》等等。

⑥ 清代文學的歷史特徵

簡述清代文學的歷史特徵
發布時間: 2007-5-17 10:23:17 被閱覽數: 785 次 來源: 中國國學網
文字 〖 大 中 小 〗 )
清代是中國最後的一代封建王朝,一個少數民族貴族集團經過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封建王朝。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到清代已經經過數度變遷,數度形態各異的輝煌,有著豐厚而多彩的歷史積累。社會的和文化的種種背景,造成了有清一代文學獨具的歷史特徵。
清代文學較之以往各代異常繁富,甚至可謂駁雜。一方面是元明以來新興的小說、戲曲,入情之後依然蓬勃發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來已經呈現弱勢的詩、古文,乃至已經衰落下來屈居於陪襯地位的詞、駢文,入清之後又重新振興起來。舉凡以往各代曾經盛行過、輝煌過的文學樣式,大都在清代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各類文體大都擁有眾多的作者,寫出了大量的作品,數量之多超過以往各代,包括它們盛行的那個時代。各類文體曾經有過的類型、作法,出現過的風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襲下來,有人學習效法,也有人獨辟蹊徑有所創新,相當多的作者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乃至堪稱珍品、傑構的傳世之作,如吳偉業的歌行詩和王士礻真的神韻詩,陳維崧的登臨懷古詞和納蘭性德的出塞悼亡詞,洪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兩部戲曲,汪中的駢文《哀鹽船文》,文言小說中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白話章回小說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郭紹虞在其《中國文學批評史·緒論》中論及清代學術之集大成時說:「就拿文學來講,周秦以子稱,楚人以騷稱,漢人以賦稱,魏晉六朝以駢文稱,唐人以詩稱,宋人以詞稱,元人以曲稱,明人以小說、戲曲或制藝稱,至於清代的文學則於上述各種中間,或於上述各種之外,沒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足以稱為清代的文學,卻也沒有一種不成為清代的文學。蓋由清代文學而言,也是包羅萬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點的。」清代文學可以說是以往各類文體之總匯,呈現出一種蔚為大觀的集大成的景象。

對於清代文學的這種集大成的景象,自然還是要作具體分析的,各體文學的成就、歷史地位是不一樣的。但其中有個突出的現象,就是曾經興盛過的文體之再度興盛,實際上也是中國文學傳統精神和古典審美特徵的復歸與昂揚。

詩在唐代已經定型,體式完善,成就極高,成為後世之典範,再經過宋詩之補充,元明作者步趨其後,缺少開拓、創新。在明清鼎革的社會動亂之際,與學術文化思潮由空疏之心學轉向復古形態的經世致用之學相呼應,詩歌創作轉向傷時憂世,遺民詩人之呼號、悲憤、礪志,其他詩人之徘徊觀望,黍離之悲、滄桑之感,成為清代前期詩的主旋律。遺民詩人關注國運民生,緣事而發,雖然他們的身世遭遇、才學性情各異,但卻幾乎一致地以前代關注國運民生、志節高尚的詩家為師法對象,如屈大均推尊屈原,顧炎武繼踵杜甫,吳嘉紀學習杜甫詩中取法漢樂府之一格。清初詩從總體上說是繼承和發揚了貫穿中國詩史中的緣事而發、有美刺之功、行「興、觀、群、怨」之用的傳統精神,同時也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審美藝術的特徵。如果說遺民詩主要還是以其詩史般的內容、所表現的志節情操而稱重當時,影響後世,而另有些詩人則在詩藝方面更有所開拓、創造。如吳偉業的歌行詩,專取明清之際關乎興亡之人事,創作出了《圓圓曲》、《鴛湖曲》一批敘事活脫、詞藻富麗、情韻悠然的詩篇,在白居易之後又開拓出敘事詩的一種新境界。稍後的王士礻真追蹤六朝以來詩的沖和淡遠一格,他的神韻詩將中國詩尚含蓄蘊藉的特徵,推向了極致,在中國詩史上也是一個貢獻。可以說中國詩的傳統精神和古典審美特徵,在清代又一次獲得了發揚。

詞作為一種抒情詩體,曾在兩宋度過了黃金時代,元明兩代呈現衰落之勢。也是在明清鼎革之際,詞發生了轉機,走出俚俗,歸於雅道,成為徨苦悶中的文人委婉曲折地抒寫心曲的方式。待到江南「科場」、「奏銷」、「通海」諸大案接連發生,在政治環境的壓力下,詞更成為文人曲寫心跡的方式,作者蔚起,出現了地方性的詞人群和大的倡和活動,以陳維崧為宗主的陽羨詞派、朱彝尊為領袖的浙西詞派形成,詞的創作呈現了「中興」的局面。陳維崧、朱彝尊都揚棄了詞為「小道」的觀念,認為詞與「經」、「史」同等重要,可與「詩」比肩,終身不廢填詞。他們的詞取材不盡相同,風格各異,但都開拓了詞的境界,帶動了有清一代詞家競馳,出現了被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納蘭性德。清人詞無論從規模或成就上講,都足稱大觀,再次顯示並發展了詞的特異的抒情功能。

駢文經過唐、宋兩次古文運動的打擊,便一蹶不振。駢文以對仗排偶、隸事征典、詞藻華麗為特徵,是一種古典形態的美文。清初文人以駢文為寄託才情的文事,從而揭開了駢文復興的序幕。到乾嘉時期駢文大盛,形成與桐城派古文對抗的局面,這既與清代社會環境的壓抑、文化學術思潮的復古傾向有關,也和其後漢學興盛的學風有關,駢文作家中便多著名的學者,如作《哀鹽船文》的汪中,為駢文力爭正統地位的阮元等。但從當時發生的駢文與古文之爭論看,卻反映出駢文復興之文學底蘊,就是要求恢復文章藝術之美。盡管這種古雅的文體對作者和讀者都要求有更高的學識和文學素養,但在清代畢竟又盛行一時,而且經過爭論產生了不拘駢散之論,更不失為唐宋古文運動之後的一種歷史補償,對後來的文章,如梁啟超之新文體,也有一定的影響。

清代文學也表現出新興文體的雅化傾向和雅俗並存、互滲的狀態,斑駁陸離中閃現出耀眼的光芒。

戲曲方面,在明代盛行的傳奇已經文人化,雜劇更落入案頭化的地步。入清後傳奇、雜劇都順從著晚明的趨勢,創作更加活躍。一方面,一些原來並不看重戲曲的正統文人,乃至文學名流,也在遭逢國變、落汨失意的境遇中,於詩文之餘操筆編寫戲曲,抒寫亡國之痛、出處兩難的心態和傺失意的情懷。這類作者有吳偉業、王夫之、尤侗、嵇永仁等。他們作傳奇、雜劇,大都取歷史故事加以隨意虛構,乃至幻化,寄託個人的情感、心跡,抒情性沖淡了戲劇性,也就更加脫離舞台,加重了案頭化傾向,但也表明戲曲已獲得了正統文人廣泛的認同,影響到如李玉等原本依附於舞台表演而編劇的作家的劇作,增強了社會歷史意識。另一方面,一些作者追隨明亡前夕阮大鋮、吳炳等開創的風情喜劇的路子,注重戲劇性,多是利用巧合、誤會、陰錯陽差製造生動的情節。李漁是這類劇的能手。他還就明代傳奇劇的得失,總結出一套系統的編劇和表演的理論,著成《閑情偶寄》一書。李漁的理論和劇作表明明代以來戲曲創作重心由「曲」向「戲」轉移,也可以說是戲曲向戲劇本質特徵的回歸與創作的成熟。戲曲創作中社會歷史意識的增強和對戲劇性的注重這兩個方面的綜合,便涌現出了一個戲曲的高峰——《長生殿》和《桃花扇》兩部傑作的誕生。此後戲曲的雅化墮入道德教化,或者變成純案頭的讀物,古典戲曲也就失去了藝術生命。

清初的小說也是順從明末小說的趨勢,舊作的新編雖仍不絕如縷,但作家獨創的作品卻日益增多,從總體上看是邁入了獨創期。擬話本小說結束了改編舊故事的路子,取材於近世傳聞和當代新事,貼近了實際生活,卻滲入了文人意識;諷世的氣味加重了,卻缺乏藝術的釀造,並且愈來愈趨向倫理道德的說教。另一種情況是愛情婚姻小說雅化,蛻變為才子佳人小說。李漁的小說創作表現出更高的主體意識,故事情節演繹的是其超乎常人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對人情世態的調侃,也就進一步改變了話本小說的敘事模式和風格,議論的成分增大了,作者的既定意向勝過並取代了生活的內在邏輯。長篇小說邁入個人獨創期,作品紛繁多樣。有的是沿著晚明世情小說的路子,在醒世的旗號下展示最世俗的人生圖畫,如《醒世姻緣傳》頗為鮮活,敘寫用民間口語,富有幽默之趣;有的是敘寫近世朝野政事,藝術上大都比較粗糙,如《杌閑評》摻入了虛構的魏忠賢發跡史,才有了小說味道;有的是就明代幾部著名小說作續書以寫心,境界不一,如陳忱的《水滸後傳》喚出水滸英雄進行抗金保宋的戰斗,寄託了清初遺民的心跡,也給小說增添了抒情性質。小說已成為社會的一種文化需要,康熙朝以後雖然屢有禁令,神魔、公案類不斷滋生,世情類也相繼有新作出來,還出現了打破畛域集多類性質於一體的作品,以及雜陳學藝的小說、用文言文作成的小說。其中《鏡花綠》是頗有特色的。在眾多作者或適俗或別出心裁的創作中,終於有人感受到時代的脈搏,領悟到了小說的文學特徵,面對現實人生,將平凡的生活變成真實而有審美內蘊的小說世界,於是吳敬梓創作了《儒林外史》,曹雪芹創作了《紅樓夢》。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清代文學在前期和中葉是有變化的。前期文學關注國運民生,有著熾烈的責任感和深沉的歷史意識,傳統文體和已經雅化的戲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影響深遠。在清中葉,傳統文體雖然也很活躍,流派紛呈,詩說文論競相爭鳴,但成就和影響卻遠抵不上小說。不過《紅樓夢》的出現,並非孤立的現象,與它同時的性靈派詩人袁枚等的詩歌創作,也透露出時代的新信息。

⑦ 新時期文學小說各階段創造特徵

網路

連續簽到贏財富!點擊簽到>



 

新時期文學有什麼特徵

匿名 | 2013-06-01 | 分享

 10分鍾內有問必答

前往下載

我來解答

下載知道APP,答題換獎品!

回答

是一個時代賦予作家的創作背景和思路。新時期文學是我國當代文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指1976年以後的我國文學家創作活動,是指人們對「文革」後正在展開的文學的命名。 

在介紹新時期文學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個中國近代文學發展的一些概況。 

根據中國的社會歷史概況,我國的文學活動以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為分水嶺,被劃分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 

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過程中,根據其發展的各個不同歷史階段,我們又通常將中國當代文學劃成三個部分: 

一、建國十七年文學:1949—1966年,即建國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時間,我們稱之為建國十七年文學,建國十七年文學在文藝思想路線上繼承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的傳統,在題材上多選用歷史和革命的題材,創作上形成了一套公私二元對立的模式,文學創作模式的單一直接導致文學創作的僵化,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這種僵化的創作格局被推到了巔峰。 

二、文革十年文學:1966年—1976年10年間的文學活動文革十年文學繼續延續建國十七年的單一、僵化的創作,並將其推向了極點,十年官方文學活動僅限於八部樣板戲的改造,使文學發展的內容和形式都陷入了僵化的沼 ...展開全部>

熱心網友 | 2013-06-01

1

3

反思小說的藝術特徵一、突現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 「反思」作品的一個共同藝術特徵是突現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節。。「反思文學」比「傷痕文學」進一步加強了對歷史與現實的尖銳的批判意義。「反思文學」將幾十年歷史真相昭示予人,整合出一部政治運動迫害知識分子的歷史,傳遞出前所未有的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復雜信息,加強了對歷史與現實的尖銳的批判意義。其中的大量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好人落難,壞人當道,君子不遇,小人得志的世相圖,並以啟蒙式的話語突出了極左政治路線與傳統封建思想如何合二為一地造成社會和人的深刻異化,贊美了不屈不撓的人性力量和知識分子的執著信仰。幾十年悲劇何其多,而如今黑暗終於散去,苦難終於結束,「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心理在這批作家的每一篇「反思」作品中都有體現,而不管前面對歷史災難的敘述有多麼的壓抑。面對劫難的反思有兩種不盡相同的敘事立場。較為普遍的是將個人的苦難與民族的苦難聯系起來,從而使個人的苦難具備了超越個人的普遍的啟蒙意義。如王蒙的《蝴蝶》《春之聲。》

⑧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特點有什麼

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先後發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深刻變革,它是在歐洲封建社會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宣告了中世紀的結束和現代社會的誕生。
文藝復興則是資產階級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代文化中的積極因素來向封建思想體系發動的一場大沖擊,它集中在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等思想領域和文化領域。
文藝復興」並非是指簡單地復活古代的奴隸制文化,而是藉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毀以「神」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識形態,建立資產階級的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文化體系。
人文主義思想處處體現了與中世紀封建思想相抗衡的特徵。它以人反對神,宣揚人性人權,反對神性神權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國的宗教文學和貴族文學繼續存在,民間的詩歌、傳說、笑話、寓言、戲劇等文學作品也很盛行,但是人文主義文學興起之後,便以其迅猛之勢波及各國而成為當時歐洲文學的主流。
這時期歐洲的人文主義文學具有更加鮮明的民族特點,更富於民族歷史內容,充滿愛國情緒。人文主義作家拋棄了中世紀以來著書立說所慣用的拉丁文,採用各自的民族語言進行寫作,這既使文學作品具有了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風格,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又對近代各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穩定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創作方法上,人文主義作家擯棄了中世紀文學象徵、寓意、夢幻等表現方法,十分注重寫實,人文主義作家們描述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創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藝術形象,豐富了歐洲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近代歐洲文學中的許多體裁都在文藝復興時期奠定了基礎,如詩歌中的十四行詩,趨於成熟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打破悲喜劇界限的戲劇,以及隨筆式的散文等。
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從14世紀開始,持續到17世紀才告結束。在長達300多年的時間里,人文主義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人文、民間、封建三者並存,以人文為主流。

2、鮮明的反封建反迷信思想。

3、在現實主義方法的運用上更加自覺。表現在對社會現實有更廣闊的反映。在忠於現實的同時,又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如誇張的形象,抒情的氣氛,對烏托邦的嚮往。在人物塑造上達到新的高度,出現許多典型形象。

4、民族文學和民族語言的定型期。

1彼特拉克" 弗蘭齊斯加"彼特拉克(英文Francis Petrarch,意文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學識淵博。他搜集古希臘、羅馬的抄本,研讀並推廣古典名著。他起初用拉丁文寫作政論和敘事詩,後來用義大利語寫他的抒情名作《歌集》。《歌集》主要歌詠對勞拉的愛情,其中也有些政治抒情詩,歌頌祖國,呼籲統一。詩人一反中世紀詩歌的出世的神秘的思想,贊美勞拉(Laura)形態的美和精神的美。" 他的抒情詩發展了「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風格,拋棄了中世紀抽象、隱晦的風格,突破禁慾主義的束縛,表達以個人愛情幸福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精神。他的創作也反映出他思想的矛盾,一方面追求愛情和生活的幸福,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擺脫宗教禁慾主義,因而造成他內心的痛苦。《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詩」為主,達到藝術上的高度成就,為後來歐洲抒情詩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2 薄迦丘
" 喬萬尼"薄迦丘(1313?~1375)是第一個通曉希臘文的人文主義者。他是一個多產的作家,著有長篇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篇故事集、論文等,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十日談》(1348~1353)。作品開端寫十個青年男女,為逃避黑死病在鄉間住了十天,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十天共講一百個故事。" 通過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罪惡, 抨擊了教會的腐化和教士 的荒淫,否定了中世紀的宗教世界觀及禁慾主義道德觀。在嘲笑和諷刺貴族僧侶階級的同時,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新興資產者的形象,歌頌他們的聰明才智,贊美其中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 作者指出幸福並不是在來世的天堂而是在現世生活中,男女愛情是人的正當的自然要求。但是,小說在反對禁慾主義的同時,卻又宣揚了一些享樂主義" 小說集的成就還在於它廣泛地反映出14世紀義大利的社會現實,描繪出各個階級、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並利用框形結構,把故事串連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給歐洲後來的小說以很大的影響。《十日談》文筆精煉,語言豐富,善於刻畫心理,描繪自然,奠定了義大利散文的基礎,並對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⑨ 從古希臘到十九世紀各個時期的文學特徵是什麼

古希臘文學
古希臘文學在詩歌方麵包括史詩、抒情詩、悲劇和喜劇,在散文方麵包括歷史著作、修辭學和演說、哲學著作、文藝批評、地方誌、傳記文學、小說、寓言等。這是因為古代的歷史、哲學等著作都歸在文學范圍內,如果把柏拉圖的對話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希羅多德的歷史等都排除在古希臘文學之外,就不能看到古希臘文學的全貌。

⑩ 新時期文學有什麼特徵

新時期文學顯示出不同於新中國以往文學的新的時代特色:恢復和發展了革命現實主義傳統。現實主義本是中國文學主要的潮流。

新時期的廣大作家痛切地重新確認「真實是藝術的生命」。

抒真情,講真話,首先成為詩人的箴言。直面嚴峻的人生,在客觀世界矛盾對立的斗爭中去把握現實的革命發展,既熱情歌頌光明,也尖銳揭露黑暗,成為廣大作家自覺的創作趨向。在創作方法的多樣化中,革命現實主義日益成為創作的主流。

正由於革命現實主義的深化,這時期文學作為反映時代生活的優點與弱點的一面鏡子,它的真實性和認識價值都大大加強了。

(10)雙百時期文學歷史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時期文學的這種開放的格局是過去所沒有的。堅定不移地執行了「雙百」方針,加上思想解放運動使文學創作中革新精神普遍高漲。因而,這時期不只文學理論批評空前活躍,諸說蜂起,而且創作探索不斷突破種種人為「禁區」和模式。

創作方法的多樣化,以及創作題材、主題、人物、形式和風格的多樣化,進而引起文學觀念的多樣變化,成為這時期文學的突出現象。而在多意向發展中主流仍然沿著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健康軌道前進。

閱讀全文

與雙百時期文學歷史特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