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寫歷史論文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格式上:標題 關鍵字 內容提要 正文 參考書目 指導老師 等等
內容上:一般會有關於某一事件回的時答間 地點 過程 結果 影響的描述,自己對這一話題的思考和意見以及相關的證據證明 最好要有關於這一話題已有的研究成果(這個要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
『貳』 歷史研究有哪三個途徑
歷史資料
口述歷史
歷史遺跡考察
查閱相關權威正史,然後浸入相關領域
調查訪問當事人,高度還原歷史事件
考察古跡,通過實物猜測還原歷史
『叄』 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考據法,即搜集和考證材料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計量史學,通常通過一些統計的數據進行計量,然後得出一些結論
3、口述史學方法,也稱口碑史學、口頭史學等,是運用現代化的手段收集人們口述的歷史資料,用來研究歷史的新學科。口述歷史學是歷史學與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實地調查的學科相結合的產物。
4、比較史學,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
5、心理史學方法,又稱「心理歷史學」,西方「新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原則和方法,探究世界歷史進程中人類的各種活動,從「心理」的視角豐富和完善歷史認識的能力,提高歷史研究的科學認識水平。由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所開創。
6、跨學科史學方法,跨學科學是以學科間有關的共同問題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促進學科技術全面協調發展的新學科。現代科學發展的突出特點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一方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分支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解決日益復雜的許多重大問題又需要多學科的配合和綜合,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結合,不斷涌現與傳統學科分類迥異的新學科。
(3)歷史研究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歷史研究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研究方法。這一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優勢。譬如,人們通常對過去的事情感到有興趣,而興趣對於研究者來講,是不可缺少的。另外,歷史研究有彈性,也就是說,它無需固定的時間,也不受人事因素的限制。
它能充分結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因而有利於研究的開展。但是,歷史研究也有局限性。因為歷史具有不可復驗性。因而無法確定在新的情況下是否會有同樣的結果發生,是否會得出與舊情況下相同的結論。此外,歷史資料往往難以搜集完整,其本身的有效性難以判斷。這些局限性恐怕是與人自身的局限性相關的。
參考資料:歷史研究法-網路
『肆』 研究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研究內容分為:基本研究和應用研究。
研究的主要宗旨是推進知識和變數間聯系的理論。它的開發性質源於好奇心及興趣,目的乃是為了增加人類的知識,但不關心這類知識是否具有立即應用的價值。
基本研究常問的問題,例如:人類歷史中,邏輯思維何時開始?生物是從常規中出現還是意外誕生的,什麼是身心的聯系。
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是將基礎研究所產生的知識,設法應用到解決人類實際的問題上。常見的應用研究的范疇包括:電子、資訊科技、電腦技術、應用科學等。一般的學術及工業的機構會進行應用研究。學術機構的研究經費都會從工業上的夥伴得到資助。通常研究直到應用才停止。
(4)歷史研究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研究是主動尋求根本性原因與更高可靠性依據,從而為提高事業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穩健性而做的工作。「研究」一詞常被用來描述關於一個特殊主題的資訊收集。利用有計劃與有系統的資料收集、分析和解釋的方法,獲得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是主動和系統方式的過程,是為了發現、解釋或校正事實、事件、行為、理論,或把這樣事實、法則或理論作出實際應用。
研究方法有多種:行動研究;實驗;個案研究;參與者觀察;經驗和直覺;調查;統計分析;數學模型及模擬;原文分析;分類;製作地圖;符號論;線索分析。
『伍』 歷史學包括那些內容
包括中國通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相關參考書:《中國古代史》(上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晁福林《中國古代史》(下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施建中《中國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檜林主編《中國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大鈞主編《世界上古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啟迪主編《世界中古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孔祥民主編《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編《世界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宗緒主編《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編《世界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華主編《世界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段炳麟主編《世界史現代史》(上卷)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編建議你買一本《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 包括中國通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相關參考書:《中國古代史》(上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晁福林《中國古代史》(下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施建中《中國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檜林主編《中國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大鈞主編《世界上古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啟迪主編《世界中古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孔祥民主編《世界史古代史》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編《世界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宗緒主編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編《世界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華主編《世界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段炳麟主編《世界史現代史》
『陸』 常見的歷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70-80年代以前,均以重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對象,以藝術派別和藝術風格作為歷史敘事的核心內概念。容到80年代,把美術品放在社會、經濟、思想史的大環境中區觀察,或者在理論層次上把哲學、語言學、心理學及文學批評中發展出來的概念和理論用以分析和解釋藝術的形象和表述。「新史學」更強調社會、經濟、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多種因素對歷史發展的影響。90年代以來,許多美術史家注意到學科理論化、概念化的一個負面結果,即對藝術品本身的研究漸趨薄弱。美術史教學越來越局限於課堂講授、閱讀和寫作;鑒定和斷代等基本技術從課程和考核中消失。這種認識使他們開始重新強調藝術品原物,以及處理藝術品的各種專業技術的重要性。
『柒』 《歷史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歷史研究》共分為十三部,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以論帶史,以文化形態史觀貫穿全書。湯因比從各大文明的發生、成長、破壞、崩解和死亡的過程來展開其論點,他總是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用大量的歷史事實不厭其煩地加以論證。他自稱這是英國經驗主義的治學傳統。
(1)歷史研究的「單位」和「模式」
湯因比認為:歷史研究的范圍不應局限於某一民族國家或某一時代,而應以「社會」為研究的基本對象。所謂「社會」,也就是能自成一體的「文明」,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體。宗教則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按照宗教來劃分的。唯有以「文明」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才有可能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
在考察了前文明時期的社會之後,作者將前文明的特徵歸結為:①經過混亂時期,建立起大一統帝國(如羅馬帝國);②間歇時期;③大一統教會;④蠻族大遷徙。教會和民族大遷徙是一個垂死文明的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的產物。
以此為依據,湯因比認為人類歷史已出現過西方基督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文明、遠東文明等20多種文明。在第十二卷《重新考慮》中,他又將文明擴展到37種,並修正了早期以希臘羅馬歷史為藍本的文明模式,提出了「希臘—中國復合模式」以及「猶太模式」。
(2)文明的起源、生長、衰落和解體
湯因比從「挑戰—應戰」的理論出發,對文明的興衰存亡作出了獨到的解釋。他在書中列舉大量歷史事實,批判種族優越論和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創造文明並非靠人種的優越,也不是由於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人類面臨嚴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應戰。雖然湯因比並不認為這是文明起源的惟一因素,但他強調人對自然環境的應戰是超乎其他因素的一個因素。湯因比對中國《易經》中的陰陽之說極為欣賞,認為歷史就是在一靜一動、陰陽交替的過程中前進的。面對挑戰,人們起而應戰,社會也就由陰變陽,文明即產生於這種從靜態到動態的過渡之中。
文明的起源在於成功的應戰,文明的生長也不例外。一種文明的誕生表明它已經對最初的挑戰作出了有力的應戰,但這並不等於說該文明從此就可以一勞永逸自然而然地成長。文明的生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使挑戰—應戰這種單一運動成為循環往復的過程,文明才能順利成長,反之,文明則可能遭到夭折或僵化的命運。
湯因比指出,文明生長的標志是該文明內在的精神自決,而非外在的物質膨脹。文明生長的進程看似對外部環境的征服,事實上則取決於內在的精神力量。有時技術力量在發展,而文明卻靜止不動,甚至在衰退;有時技術力量增長不明顯,而文明卻在前進。可見,衡量文明成長的尺度是挑戰—應戰的行動從物質水平過渡到精神水平的程度。文明只有在其內部向自身提出種種挑戰,並起而應戰,才能長盛不衰。
(3)文明在空間、時間上的接觸
湯因比認為,文明在它的起源、生長和衰落階段,都可以獨立地進行研究;但是到了解體這一最後階段,文明卻不是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研究對象了。可見,對於不同文明的相遇接觸作比較深入的探討是合乎邏輯的。
湯因比首先研究了近代西方文明和當代其他文明之間的關系。西方社會史的近代時期可以從兩個事件開始,一件事發生在15世紀剛結束以前,一件事發生在16世紀剛開始以後;第一件事是掌握遠洋航海技術,第二件事是中世紀西方基督教共同體的分裂。宗教改革是長期進化中的一個階段,這個過程從13世紀開始,到17世紀時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宗教改革在時間上已超越了目睹哥倫布和達·伽馬遠洋航海的那一代人。湯因比進一步追溯中世紀時期西方文明同它的兩個敵對社會所發生的接觸,然後又上溯到古代希臘社會同各方面發生的接觸,最後再簡要地談了這一類接觸的更早期的情況。
(4)西方文明的前景
湯因比認為,西方社會是惟一存在的尚未明顯解體的文明。在許多方面,西方文化已遍及於全世界,因此,它的前景就是西方化了的世界的前景。沒有理由因為所有其他文明都已經毀滅或正在走向毀滅,就可以假設西方文明也一定要這樣。維多利亞式的樂觀主義和斯賓格勒式的悲觀主義都是沒有說服力的。
戰爭和軍國主義是一個社會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迄今為止,西方社會在同這種疾病作斗爭中並未成功,但它卻在其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廢除奴隸制度,民主和教育的發展等。西方社會現在也表現出不祥的預兆,分裂為少數統治者、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不過在對付西方化世界裡復雜的內部無產者問題上卻取得了某些顯著的戰績。
在20世紀的人類社會里,人類有著戰爭和階級沖突的問題,有著馬爾薩斯式的人口問題,有著就業和失業問題,也有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20世紀已經過了中期(作者著書時—編者),我們雖然還不能確知西方文明的發展究竟如何,但有一些跡象顯示:人類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的希望可能存在,然而目前尚渺不可望。
『捌』 歷史學包括什麼
歷史:history historical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內歷史:人類社會發生、容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 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玖』 歷史研究的方法都有哪幾種
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與考訂材料的方法,即考據。
2.歷史比較法。
3.統計方法。
4.計量方法。
5.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