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多少悠久的歷史
5000^_~望採納。
Ⅱ 中國 悠久歷史 有哪些
氧化鈣的。從元謀人開始,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文明,半坡文回明。三皇五帝,夏商周答,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國共和國。太大了 哪方面呀?文化?遺址?長城秦王墓馬王堆漢墓,詩經楚辭。四大發明?絲綢之路,大禹治水,甲骨文,易經,山海經。
Ⅲ 中國悠久的歷史有什麼
有無數的悠久神話傳說,有卷帙浩繁的史書典籍,有承載歷史的青銅禮器,有更迭變化的朝代,有無數恢宏浩大的歷史遺跡,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Ⅳ 中國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復悠久的歷史最顯而易見的體現就是制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從遠古的神話傳說時代、堯舜禹的禪讓、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秦漢一統、三國戰亂、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隋唐五代光輝燦爛的文化直到宋元明清帝制結束。
五千年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財富,四大發明,浩如煙海的估計,隨處可見的文化遺產,代代相傳的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思想,象形文字的漢字等等。
中國的歷史博大而又厚重,綿延五千而不絕,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Ⅳ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中國歷史悠久地方有哪些
西安(長安)、洛陽、成都(益州)、開封、南京(江寧)、杭州(臨安)、北京、揚州、蘇州、安陽(殷)、大同……很多很多的,大多數內陸大城市都是有悠久歷史的,只不過名字變了。
Ⅵ 中國的悠久歷史
以下是本人(歷史課代表)積累的所有基礎性的中國古代史的資料,望採納!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四、秦漢時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滅亡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割據局面。(書P44秦始皇像)。
2、秦朝規定全國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秦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寧。
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4、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5、西漢初年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與景帝兩代,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休養生息的政策實行,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6、漢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大一統局面的出現。
7、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著名學者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劉秀在位時,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國力日益強盛,史稱為「光武中興」。
9、西漢時的播種工具是耬車;東漢時出現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車;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內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在蒙古草原建立統一的奴隸制軍事政權,第一次實現了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統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12、西漢時期漢元帝把王嬙(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從而密切了漢匈關系。
13、西漢武帝時期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標志,成為當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奴役,恢復和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
14、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往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及當今的新疆地區,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以至地中海東岸各國和南歐、北非等地。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張騫。
15、成書於西漢的《周髀算經》和東漢的《九章算術》是著名的數學著作,對世界古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16、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寫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代奉為醫學經典,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還編成鍛煉身體的「五禽戲」。
17、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衡發明了能測量地震的地動儀。
18、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於我國本土的宗教。
19、西漢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0、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古代藝術珍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11、北朝的五個政權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2、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王朝均建都於洛陽。
13、南朝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科學家,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術》
14、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他著有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內容最完整的農書。
15、北魏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的酈道元,他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經注》。
16、漢字書法從東漢起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藝術:曹魏時鍾繇創立了楷書;東晉的王羲之,被尊為「書聖」,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此書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17、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8、石窟藝術是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是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
問答
1、商鞅變法的時間、內容和意義?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開始變法。內容:a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b獎勵軍功;c獎勵耕織;d建立縣制。意義:商鞅變法是一場比較徹底的地主階級改革,秦國通過變法,廢除了舊制度,發展了封建經濟。增強了國力,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2、簡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答:興辦私學,廣收學生,主張因材施教,要求學生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教育學生學習態度要老實,重視道德教育,希望學生成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為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答: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中央和郡縣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必須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b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大修馳道,統一車軌;c文化上,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給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損害;d軍事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鞏固邊防,加強對越族地區的開發。
4、簡述漢武帝鞏固大統一的措施?答:a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權力,加強中央對王國的控制。奪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推行一套新的選用官吏制度,注意選拔人才。b把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對經濟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思想統治工具。在長安設立太學,主要培養官吏。d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安定北部邊境。
5、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時間、內容和意義?答:386年,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為革除落後習俗吸取漢族先進文化,鞏固北魏的統治,孝文帝拓跋進行了改革。內容:a實行官吏傣祿制,嚴懲貪污;b頒布均田令;c遷都洛陽;d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意義: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一、隋唐
1、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隋文帝實行了改革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制。
2、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分為三點四段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餘杭,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熟記P2,隋運河圖)。隋、元兩朝大運河的南北起點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陽為中心,元朝南糧北運比隋朝更有優勢的理由:新開了兩段運河,運河從杭州直達北京(大都),還開辟了暢通的海道。
3、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隋朝時李春主持修趙州橋,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
4、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出現「貞觀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29年)。
6、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表明唐朝農業生產工具有了很大改進。史書記載:「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於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這種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現於唐朝。
7、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南及南海。
8、唐太宗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擁護被北方各族稱為「天可汗」。
9、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六詔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護送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成親。他們為促進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拉薩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時,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進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關系。
11、中日交往歷史悠久,早在漢朝時就有往來。唐朝時,中日往來頻繁,日本先後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唐朝時期東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和尚(他6次東渡日本,最後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遊天竺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3、755年,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後來,其部將史思明繼續進行叛亂,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危害:使北方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14、隋唐時期,最傑出的醫葯學家是孫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對我國的醫葯學發展影響巨大。後人尊稱孫思邈為「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稱為「詩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難》和《望廬山瀑布》等;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別》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長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柳公權、顏真卿;著名的畫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其中的吳道子被後人尊為「畫聖」,代表作為《天王送子圖》
17、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在隋唐時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遼、宋、夏、金等政權
1、唐朝滅亡後的50多年裡,中原地區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總稱五代。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
3、916年,契丹國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在上京稱帝,建立契丹國後,契丹改國號為遼;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國西北地區由黨項族建立並定都興慶的政權);
4、1115,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會寧。1127年,金滅亡北宋;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5、訂立「澶淵之盟」的雙方是遼與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將有岳飛和韓世忠等,岳飛於1140年在郾城之戰中大敗金兵。
7、北宋時發明了插秧農具「秧馬」;還出現了牛轉翻車;政府把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廣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時,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太湖流域一帶的水稻產量很高,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8、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有夜市、曉市,還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三、元期
1、1206年,蒙古貴族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政權。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為政治中心、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
2、我國古代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全國統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個是清朝。
3、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管轄吐蕃(西藏地區),使西藏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域。(圖)
4、元朝還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最早將台灣納入其行政管轄范圍,表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並經常巡視各省或出使外國,元朝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葯用於製造武器,始於唐朝末年;司南製成於戰國時期,指南針製成於唐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7、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了我國古代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8、詞是一種新的詩歌形式,興起了晚唐。宋朝時,詞的創作達到高峰,出現了許多著名詞人和詞作。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名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宋朝著名的女詞人是李清照,南宋詞人辛棄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9、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美術史上的傑作;元朝著名的書畫家是趙孟頫,其名畫有《秋郊飲馬圖》等。
四、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從應天府遷到北京。
2、明朝建立後,明太祖變更統治機構,加強君權,設立了最具特色的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另外,明朝科舉考試內容限於四書五經,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
4、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明朝中後期的商品經濟有較大的發展。明朝後期,白銀成為流通的貨幣。
6、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先後7次下西洋,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遠航美洲、達·伽馬遠航印度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7、16世紀中期,倭寇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明朝的戚繼光抗倭功勛卓著;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他們都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民族英雄。
Ⅶ 中國都有哪些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國是人類歷史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時代就在中華大地上休養生息。考古研究表明,早在1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國的史前文化就已形成了華北和華南兩大文化譜系,其中包括著名的元謀文化、藍田文化、許家窯文化、丁村文化等。到距今9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形成了旱地農業、稻作農業和狩獵採集三個史前文化區。其中距今7000~4600年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長江流域的馬家窯文化等,已經顯示出此時期農業已有了相當的進步和發展,定居村落已四處可見。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遺址中,發現了300多個長方形儲糧窟穴,估計儲糧能達10萬千克以上。距今4600年的黃河下游文化,不僅出現了銅器和發達的制陶業,而且出現了卜骨和巫師,即出現了宗教和國事活動,說明當時中華民族即將跨入文明時代。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開始的重要標志。在我國,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出現了甲骨文。周代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政教系統,並達到鼎盛時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爭鳴、學術空前繁榮的嶄新局面,把我國文化推到了高峰,並使其一直延續發展經秦、漢至明、清。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背景下,形成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具有很高的史學和美學價值,成為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重要內容。
Ⅷ 中國什麼悠久歷史
國歷史自中國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商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封建社會制度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政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推翻帝製成立中華民國,三四十年後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而退守台灣。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民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民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商壟斷。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亞
甲骨文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宋代時出現了紙幣;元代時因為全面開通了商旅的關卡而導致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
Ⅸ 中國有哪些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
武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級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范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也不斷得到總結,比較成功的一擊、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傳授、習練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范化發展,夏朝時期的武術活動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發展:一、軍隊的武術活動,二、以武術為主的學校教育。 商周時期,商代出現了武術訓練的重要手段---田獵,商周利用「武舞」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周代設的「序」,「序」等學校中也把射卸,習舞干列為教育內容之一。相傳在周時期出現了一部中國武術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稱《易經》,「一陰一陽為之道」這本書有涵很豐富的哲學思想,對我國養生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其「易有太級,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產生了太級學說,從此奠基中國武術體系,進入春秋戰國以後,諸侯爭霸,都很重視技術在戰場中的運用。齊桓公舉行春秋兩季的「角試」來選拔天下英雄。在這時期,劍的製造及劍道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以來,盛行角力、擊劍。隨著「宴樂興舞」的習俗,手持器械的舞練時常在樂飲酒酣時出現,如《史記·項羽事紀》記載的「鴻門宴」中「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便是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還有「刀舞」,「力舞」等,雖具娛樂性,但從技術上更近於今天套路形式的運動。 唐朝以來開始實行武舉制,對武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如對有一技之長的士兵授予榮譽稱號。裴民將軍的劍術獨冠一時,裴民的劍術、李白詩歌、張旭草書並稱唐代三絕的美譽,可見武術作為一種文代形式已相當具有影響。 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有習槍弄棒的「英略社」,習射練習的「弓箭社」等。由於商業經濟活躍,出現了浪跡江湖,習武買藝為生的「路歧人」。不僅有單練、而且有對練。 明清時期是武術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拳術有長拳、猴拳、少林拳、內家拳等幾十家之多;同時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 到了近代,武術適應時代的變化,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民國時期,民間出現了許多拳社、武士會等武術組織。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56年中國武術協會建立了武術協會、武術隊等,形成了空前廣泛的群眾性武術活動網,為武術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1985年,在西安舉行了首屆國際武術邀請賽,並成立了國際武術聯合會籌委會,這是武術發展中歷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橫濱舉行了第一屆亞洲武術錦標賽,標志武術走進亞運會。1990年武術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屆「亞運會」競賽項目。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成員,這是武術發展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著「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