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教學中有哪些問題

歷史教學中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14 07:10:15

❶ 高三歷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看這篇論文,很全面了歷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孟秋伶能力培養問題是學生在受教育階段應引起教師重視的一個問題。學生能力的高低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影響教師的在高中階段,歷史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多,並且知識間的聯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因此,歷史學科內容的繁雜以及知識結構的緊密性決定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高中歷史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化和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最重要的是其教學手段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由此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理想。伴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在保障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前提下,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那麼,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呢?一、著重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歷史屬於文科學科,其主要的特點就是需要學生掌握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並且知識點比較雜亂。事實上,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重的,除了上課時間和寫作業的時間之外,他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多,那麼,高中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去記憶知識點,如何高效的記憶知識變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主導的作用,因此,在學生提高記憶力這一方面,教師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可以說,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的過程中,對於記憶方法的選擇以及記憶時間段的安排,都是影響學生記憶效果的因素。那麼,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呢?首先,歷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總結出來的記憶方式傳授給學生。每一位歷史教師都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此同時,其對知識點的認識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間接,因此,他們懂得怎樣將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快捷記憶,所以,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自己認為便捷的方式告知給學生,從而給學生的記憶活動提供一定的指導。其次,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伴隨著新知識的不斷湧入,其對舊知識會不斷的遺忘,但是,其遺忘是有規律的,因此,歷史教師要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對學生的復習進行合理的安排,在教學中恰當的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最後,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對自己的記憶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比如說,學生對書本第一頁的知識總是很熟練,因為,大部分的學習都喜歡從第一頁開始復習,所以,多次的重復讓學生對第一頁的知識特別熟悉。可以說,這樣一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可是,學生們卻依然如故,原因何在?原因就在於學生對自我學習的調控能力不強,由此導致其記憶知識的活動出現問題,所以,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將學習調控的知識以及如何對自我學習進度進行監督和調整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自我處理能力,借學習進度的優化提高記憶的效率。二、著重培養學生的答題能力學生的答題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高中歷史題目的難度在不斷增大,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不再局限於簡單知識的記憶上,而是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間聯系的掌握情況。比如說,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時期有著相同的行為舉措,但是,其影響因素卻是不一樣的,如地理環境、人文因素等的不同,所以,出題人對學生的考查往往集中於同中有異的部分或是異中有同的部分。那麼,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高中歷史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呢?一方面,教師在傳授新課的過程中,應該將比較典型的習題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從出題人對知識的考查方式上了解重難點知識。可以說,教師在新課階段對典型習題的引入,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此部分知識點所涉及到的習題類型,這為學生將來習題的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對知識間的分析和建構,幫助學生整體上認識到知識間的異同之處,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此外,學生對錯題的分析和整理也是幫助學生提高答題能力不可忽視的學習習慣。錯題集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錯誤出現的原因,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總結經驗,避免相同題型的再一次出錯。三、提高學生解讀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歷史是與過去有關的事,尤其是歷史教材中的歷史更是那些發生年代比較久遠的事情,因此,在歷史習題的考察中,出題人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往往需要藉助古代的材料,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考查。因此,高中歷史習題中的材料很多都是文言材料或是報刊選登的實例,出題人以此為出題點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查。如果學生對文言知識或是對材料中的信息提取的不夠充分,那麼,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就缺少針對性,就無法解答到核心內容上。針對這種情況,高中歷史教師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教師要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文言材料進行詳細的解讀。很多習題中的文言材料都是從教材中截取出來的,因此,歷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必須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個內容都做到詳解解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面掌握教材能容,才能進一步提高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此外,教師在平日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將往年習題中出現的文言材料對學生進行補充,或者是將文言材料的答題技巧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為習題的解答奠定基礎。其次,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部分習題材料之間的聯系性或是可比性比較高,如果學生遷移運用能力不高,那麼,學生在分析材料,解答習題的過程中就無法做到「對症下葯」,從而導致學生的回答不切合題意,導致失分現象。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教材中的材料以及習題訓練中的材料進行詳盡的分析,讓學生在材料中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從而建立材料與知識之間的聯系。當學生通過對材料的分析能夠進一步回歸教材知識後,學生的答題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其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強化。最後,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通過綜合性比較強的習題對學生所掌握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訓練。眾所周知,綜合性題目難度較大,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因此,其具有較大的訓練價值,是教師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材料。新課程改革以來,大部分的高中歷史教師在結合教學實際的情況下,不斷回顧和總結教學經驗,在經驗的參考下改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是教師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必須立足於教學,通過各種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記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❷ 歷史教學中面臨著那些困惑

目前,中學歷史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困惑:
一、中學歷史教材:想說愛版你並不容易權
二、高中歷史教學:緊跟高考指揮棒
三、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幼稚化傾向
解決這些問題,雖然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但可以進行一些積極的嘗試,方法如下:
一、改革傳統教育評價體制的束縛
二、突破學科簡單分類,深入挖掘歷史學科的豐富內涵
三、打破單一的課堂授課制,進行「兩結合」的實驗
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❸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中學歷史教師是從事基礎教育的歷史教育者,所謂術業有專攻,即使你閱讀了大量的專業歷史著作,也畢竟是他人的一家之言,而不是你的研究成果,因此斷不可做了他人思想的跑馬場。而且,即便你認同他人不同於歷史教科書上的歷史敘事,也只能把它當做自己的個人立場,而絕不能天真地以為自己終於發現了「歷史真相」,從而在教學中摻雜個人好惡、夾帶私貨,將其作為「真實的歷史」散播到學生中去。

❹ 近年來的歷史教學中,還有哪些觀點有值得質疑的地方

後設認知如此重抄要,尤需深入研究。不過,這里只簡論歷史教育中需要關注的另外三種知識類型——概念知識、方法論知識、態度與信念知識,供同仁們批判。
一、概念知識:真實准確的歷史知識,有價值且值得學習
弄清歷史知識「是」的過程,就是准確建構歷史概念(定義)知識的過程,就是「回到歷史事實本身」的過程。
不過,一些歷史,因人為等緣故,已離「是」漸遠而莫衷一「是」,甚而備受聚訟,本身說明求「是」多麼重要。歷史有價值且值得學習,其前提恰在真實。准確建構歷史概念知識,是歷史教育的價值之基,據真,方可言善言美,拓展更多價值。那種風行一時的對歷史的捏造或戲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壞基之舉。
真切,才動人。尼采說:「歷史最重要的是鼓勵人誠實。」斯湯達亦謂:「歷史學家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沒有發明能力。」試想,歷史教師何嘗不以此為第一要務?由此聯想,深感虛擬教學法的偏向(我並不反對虛擬教學法),是值得注意和警惕的。
歷史教學中,為准確地建構或理解概念(定義)知識,可以藉助假設推論,但推論乃是對歷史的發現而非發明。假設的界限就在於,由歷史出發,又回到歷史,返回比出發更真切可信。

❺ 歷史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一位合格的歷史教師,不能把教學活動看成是單純的歷史知識傳授,它必須培養學生學會正確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能夠站在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的高度,觀察以往的歷史過程,給歷史事件以合乎客觀實際的評價,把握歷史的本質和內在聯系,揭示歷史的發展規律。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歷史作為一門連接過去和現在的特殊學科,已漸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由於受到應試教育思想長期的影響,中學的歷史科教學仍存在不少的不足之處。鑒於此,筆者在深入挖掘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著重就其解決途徑進行了剖析,現在寫出來,請歷史教師同仁指正。
一、教育理念跟不上形勢的發展
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的一些教師始終認為歷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記住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學生能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至於歷史教育眾多功能在學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實,似乎與其無關。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知識來源。他們的歷史教學,無非就是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如何記住有可能考試的重點知識,如何應對各種考試。其結果則必然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歷史教材或資料,爭取考出好成績。
二、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
歷史學科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縱橫交錯的,人類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它們各自的淵源和將來,體現在教材當中就表現為教材內部知識體系的網路化。但不少教師在備課、授課過程中往往忽略這一點,只是簡單的章節內容加以講述,未能較深入地向學生展示歷史縱深的一面,沒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內部知識體系。
三、追求創新,但不能因人施教
一些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時,往往不顧學生的實際能力,片面追求課堂里的轟轟烈烈,整個教學設計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教師的牽制下,學生一會兒看書、一會兒抬頭看錄像、一會兒前後討論、一會兒角色表演、一會兒展開辯論,而真正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卻很少。於是各種問題便接踵而來,懶的學生是一點事情也沒有干,而動腦筋的學生感覺忙不過來。同時,教師所設置的活動或問題,要麼過於簡單,要麼過於復雜。設計簡單時學生輕易就找出了答案,就會產生驕傲自滿情緒,漸漸會對參與活動失去興趣,對以後的教學產生不良後果,而設計復雜時,學生自己解決不了,難免會垂頭喪氣,對以後的教學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四、嚴守預案,應變不足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指導者、組織者,課前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將探究過程和結果設想得自以為盡善盡美,無可挑剔。但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的思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課前設想的那樣發展。由於一些教師在基本功和教學技能方面的不足,往往出現與"創新"教育相去甚遠之事。其主要表現:一是以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因勢利導,一切教學活動以教案為准,不敢超越一步。二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結果缺乏科學的評判。當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意見時,老師在關鍵時刻不敢表明自己的態度。
五、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存在不少誤區
當前,歷史教學中圖文聲像並茂,生動感人的歷史多媒體教學,無疑有利於創造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存在一些誤區:一是本末倒置。有的老師由於在製作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為了"收支平衡",就將教學任務基本上交給了電腦,少了激情的語言表達,少了與學生的情感共鳴。學生呢,只是看了一場由文字、聲音、畫面簡單構成的"霧水電影"而已。二是極端依賴教學設備,一旦設備故障或停電,則惶惶然手足無措,不知所以。三是喧賓奪主。在歷史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中,有的老師片面追求動畫的新穎,文字效果的獨特,聲音的怪異。雖然使課堂輕松許多,但也影響了學生對歷史本真的感性認識,掩蓋了歷史教學的嚴謹性、嚴肅性、科學性。
上述問題嚴重困擾著歷史教學的健康發展,成為當前阻礙學科進步的絆腳石。為解決這幾方面問題,我們要認真對當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思考,加以總結,促進歷史學科的健康發展。
第一,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種種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涌現。我們教師在面對這些新的教育理念時,一是要積極學習;二是要全面准確理解;三是要有科學批判精神,要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吸納,不要盲目模仿。
第二,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在備課上多下工夫,精心安排課堂教學結構。要堅持以訓練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善於設計問題,精講巧問。以不斷促使學生鞏固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
第三,歷史教學活動的組織,不應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新穎,而應是注重於學生學習歷史時思維活動的具體操作,尤其是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注重發展學生創造性的學習能力。要像導演一樣對教學進行引導、組織、控制,並隨時診斷教學,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
第四,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注重啟發式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作為中學教師,我認為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而啟發式教學原則是各種教學方法的靈魂,應貫穿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
第五,科學認識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要端正教學思想,不要以為有了多媒體課件就萬事大吉,而要克服依賴電腦和懶惰的思想。製作歷史多媒體課件應以認真備課為前提,多媒體歷史課件要畫面優美簡潔,聲音和諧,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❻ 歷史教學中要注意什麼問題

用各種手段讓學生愛上歷史課,把死記硬背的東西弄得有點趣味,讓他們願意自己花時間研究感興趣的問題

❼ 歷史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照本宣科的按照教材進行教學,缺乏靈活性;以考試為導向,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❽ 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

一、新教材出現了新問題,教材的編寫仍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目前孝感市正在使用的嶽麓版《歷史》教材存在著許多優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目前教材也存在著明顯的局限與不足。
第一:新教材作為一門分科課程注重了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邏輯結構,注重了教學的認知功能和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概括地講,分科課程組織的邏輯起點是知識,新教材刪減了一些難懂的內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時代信息,使學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識點大大減少,但是總體上看來知識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對於歷史知識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組和改造,缺少了知識的普遍聯系性和綜合性。如新教材刪除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的敘述,確實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但是忽略了歷史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第二:新教材的編寫雖然避免了「繁、難、偏、舊」的問題,但是由於教材時間跨度大,包含了整個中國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知識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出現了過於簡單的現象,使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習的深度也不夠。如時間線索不明、教材跳躍性太大等。另外教材的插圖也過於平淡,不利於激發學生興趣。
第三: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從嶽麓版初中《歷史》教材編寫及教學實踐來看,這一目的非但不能達到,相反還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難度。就教材內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內容適合大城市等各方面比較發達的地區,而不適合中、小城市與廣大農村。理由之一,教輔資料缺乏,與嶽麓版教科書配套的教師用參考資料、教學掛圖、圖片、光碟、軟體等在當地無處購買。理由之二,新教材課後練習題的編寫有「重能力輕知識」的傾向。重知識輕能力這種傳統的教學觀為大家所針砭,但新教材課後練習編寫的「重能力輕知識」傾向是否可取,我看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說其輕知識的表現,我們先談談其課後練習的能力要求以及是否可行,每課後的練習題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即「溫故知新」(或「知識鞏固」)、「暢想天地」、和「自己動手」(即「活動建議」)。這里第三部分的「自己動手」(即「活動建議」),如:七上第18課「自己動手」是:拜訪中醫,了解張張仲景和華陀的醫學成就哪些還在應用;八上第11課「自己動手」是:觀看《開天闢地》等影片,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情況;九上教材要求組織學生看有關拿破崙和「一戰」的影視作品,開展討論評價;九下第1課「自己動手」是:查找資料,了解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影視、文學作品;九下第11課「自己動手」是:搜集戰後初期至當代日本城市面貌變化的歷史圖片,辦一期專刊。等等,這些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試問誰能給學生活動時間、資源、資金、安全等的保證呢!顯然這類探究實踐活動缺乏操作可行性。理由之三,目前市場上,符合課改精神、編寫質量較高的學生配套的閱讀材料和練習材料並不多,而且有些資料題目較為老套,有些與教材不配套,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復習帶來了困難,甚至反而會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面向全體」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人為本」也就失去了意義。
第四:由於以上原因,新教材加大了教師的備課與授課難度。新課程標准歷史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一個具體的話題展開,但畢竟課文里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較少,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自己精心設計方能授課,而教師手頭又沒有現成的資料或教學輔導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話題較新,教師處理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難度。再加上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不像以往那樣知識成體系,許多教師一時還不能完全適應。更何況,我們現在每人教四個班,每班七、八十人,每周二十多節課,除了上課,其餘的時間光是備課都不夠用,還要批改做業、聽課、參加教研活動,應付各種名目繁多的檢查等等,我們只得經常將工作帶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為校」。這並非都是因為教師的思想境界高,而是更多地透出許多教師的無奈。
總之,新教材的編排不盡人意,仍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二、評價體系依然陳舊落後,教師在新課改中缺乏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

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評價理念理順了教學與評價(考試)的關系,使評價的內涵得到極大擴展,評價不等於考試,考試只是評價的手段之一。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這樣的評價體系最易操作,簡單明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於學校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的成績,只重視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先(進)樹優(秀)的最主要的衡量標准,教師也就只有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而並非其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就難上加難。於是歷史教師就越來越不會講故事了。因為他的職業生存不允許他去講故事,他要在優勝劣汰中保住飯碗,他要完成雜七雜八的教學任務,所以他不會講故事了,他們會了應試訓練,會了照本宣科,會了編選試題,會了下載試卷,會了中考走向分析,會了知識點之間無血無肉的連接。課本中歷史人物不再鮮活,歷史事件不再生動,「歷史」只是密密麻麻的代碼。當學歷史完全為了考試的時候,歷史學科還有什麼人文味?沒有故事的歷史課堂該是怎樣的滋味?新課改所倡導的多種評價體系並舉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無其實了。因此,不少教師都感嘆:新課改除了加大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以外,與以往相比,換湯不換葯。話雖誇張,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師的心聲。

三、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生、家長、領導重視不到位

在許多學校,初中歷史課比起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課程,通常被稱為「副課」、「小科」。由於中考時,歷史科占的分值較低,所以大多數學生和一些家長都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甚至個別學校領導也重視不夠,從而導致七、八年級歷史教學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許多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較差,有的學生甚至連起碼的時間、朝代概念都沒有,「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由此看來,進行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與綜合業務水平要求較高。但實際上,一則現在基層的歷史教師在數量上仍很缺乏,二則從業務能力上,別說一些老教師或「改行」的教師,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輕教師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級,大部分歷史教師並非科班出身,他們往往是語、數、外等科多了的教師或過幾年要退休的教師被領導「照顧式」的安排教歷史的。試想這樣怎能真正教好學生呢?尤其歷史這一學科,如果一開始學的歷史觀點不正確,以後再要改變就很難。依我個人觀點,學了一些錯誤的歷史觀點還不如不學。
而到了九年級歷史教學任務重、壓力大,然而由於部分學生缺乏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所以學習起來必然感到稀里糊塗,不知所雲。這就給九年級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難度與更高的要求。所以九年級歷史教師在授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連貫的知識體系,不得不額外補充一些相關的內容,這就增加了教學時間和容量,導致多數教師感到課時過緊,無法按時完成教學計劃。可見,要想搞好新課標指導下的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把歷史課程改革順利地推行下去,必須提升初中歷史課的地位,加大初中歷史教學的力度,這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歷史課程改革的優越性。

四、設備不齊,資料不全,教師授課捉襟見肘。

目前多數學校經濟困難、資金欠缺而無法購置相應的教學配套設施。沒有多媒體教室或嚴重不足,一線教師不能使用電腦或能使用的電腦數量嚴重不足。老師缺少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環境與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單靠教師一張嘴,一支筆搞課改,實在是步履為艱啊。
新課程要求將教學活動場所延伸到教室以外的圖書閱覽室、紀念館、電影院、工廠、社區、遺址現場、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區。總之,新課程要另闢蹊徑,進行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空間上的創新。老師要引導學生多探究多實踐,教師怎麼帶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何處理時間、資源、資金、安全等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

❾ 目前中學歷史教學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環節的關鍵一環,教學設計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和這種理念轉化為具體教學實踐的能力。可以說課堂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課堂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歷史教學設計應注意的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教學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1.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
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不要定的過高,過空。教師要仔細研究《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特別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不能具體一堂課的知識脫鉤。「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目標是相互依託的,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知識的教學來讓學生掌握方法、領略其中的情感、價值,也可以通過方法的訓練、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例1:必修Ⅰ第一單元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這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⑴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培養學生掌握在閱讀時快速尋找關鍵字、詞、句的方法。
⑵引導學生把本課知識和前面所學知識如秦、漢時在君主專制方面的知識點,培養學生古今中外縱橫聯系的大歷史觀和前後聯系的歷史學習方法。
⑶利用教材上「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圖」,要要求學生繪制宋代中央機構簡圖,並完成課後練習題「繪制一幅秦至清朝前期中樞權力機構演變的簡圖」,幫助學生掌握用圖表法梳理歷史知識脈絡的方法。
⑷從剖析秦漢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結構入手,引導學生總結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⑸運用圖示、引文等材料,比較古代政治發展變化特點,初步掌握製表及處理歷史資料的一般方法。
通過把知識的教學與方法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真正學會一些歷史學習的方法,甚至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2.教學過程設計也要有可操作性。
教學設計最終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
教學實施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選擇主要教學行為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要盡量按自身的優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行為,設計自己的個性化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
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等方法。比如,同樣學習西安事變,初高中的側重點就應有所不同。此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到班級的人數,時間的安排等因素。由於歷史學科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得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二、教學設計要富於創新性。
在進行新課程歷史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針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
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
另外,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設計。
二、教學設計要挖掘教材、合理整合教材。
新課程反對機械地教教材提倡靈活地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的教學觀念要求教師必須自已整合教學內容。整合教學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整合教科書的內容,二是整合教科書以外的內容。整合教科書內容的基本要求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構建教學內容體系,突出主幹,減少枝葉,該楊棄的要大膽楊棄,有些課目教師甚至要敢於動大手術、作大整合,包括教學目的的重新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重新調整等。
整合教學內容並不是要我們舍棄教材的東西而去尋找另外的資料。教材中所提供的圖片、史料在教學設計時應該加以充分利用,對教材上每一幅圖片、每一段史料、包括課後的練習題、資料,都要充分挖掘,看能不能為我們的教學目標服務。而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梳理教材的知識主線。只有當老師對一課知識的主線清晰明了時,你才能充分運用你手中的材料。
例2:《歷史•必修Ⅱ》的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的《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兩課我以「以解放前榮氏家族企業的興衰發展史為例」整合在一起,通過榮氏家族企業在解放前(一)黃金時代(1912-1919)、(二)白銀時代(1927-1936)和(三)黑鐵時代(1937-1949)的發展情況來反觀整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在每個階段探究歸納民族企業發展或影響發展的因素從而讓學生掌握民族企業的發展歷程,最後,提出問題,中國民族企業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反映了它們怎樣的歷史命運?引導學生歸納中國民族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斗爭中求發展的歷史命運。
在新課程資源多樣化的新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依據教科書,適時適量地吸納相關社會信息,整合教學資源,方能更好的培養歷史學生思維能力和歷史意識。
三、要重視教學結構的設計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上課前,一堂教學設計看起來很完美,但上起來卻大打折扣。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導致無法按原有的步驟進行,有時還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任務,也是十分緊張,沒有給學生留下餘地去主動思考和自由探討,出現重點不突出、時間分配不合理等等現象。這是主要是因為忽略了教學結構設計,我們的教學設計是在靜態而且是按線性的順序進行,而教學過程是動態、立體的運行,特別是在專題體例下,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多,時間跨度大,本來就不好把握。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結構的設計:如考慮教學過程的結構如何,各個要素能不能進行整合;如何合理地分配時間;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結構如何,如何科學分配學生的注意力;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幾類,分別應怎樣處理以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解決主要問題等等,以便從總體上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當然,教學設計不能是太具體的、應靈活,要留下調整的空間。
四、重視教學反思,及時調整設計
歷史新課程下的教學如何實施,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高中歷史教師往往一人教數個班級,因此同一個教學設計在短期內反復實施,這為我們及時反思調整創造條件,教師要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地和調整,
教學後的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諸如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個學生活動的機會,如何對待學困生,如何與不同學科教師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課堂節奏等較為宏觀的問題;也可反思教學設計的得失,課堂上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個別學生課堂情態的成因等微觀問題。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學中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