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空城計代表哪個歷史人物

空城計代表哪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4 04:54:24

『壹』 空城計與田忌賽馬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以___勝___體現人物的___

空城計與田忌賽馬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體現人物的足智多謀。

『貳』 空城計有那三個主要人物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①;剛柔之際②,奇而復奇。

【注釋】①虛者虛之,疑中生疑:第一個「虛」為名詞,意為空虛的,第二個「虛」為動詞,使動,意為讓它空虛。全句意:空虛的就讓它空虛,使他在疑惑中更加產生疑惑。

②剛柔之際:語出《易經.解》卦。解,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震上)。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坎為雨。雷雨交加,盪滌宇內,萬象更新,萬物萌生,故卦名為解。解,險難解除,物情舒緩。本卦初六.《象》辭「剛柔之際,義無咎也」,是使剛與柔相互交會,沒有災難。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敵我交會,相戰,運用此計可產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按語】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諸葛而後,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煥死,河西惱懼。以張守圭為瓜州刺史,領余眾,方復築州城。版干裁立,敵又暴至。略無守御之具。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守圭日:「徒眾我寡,又瘡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乃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敵疑城中有備,不敢攻而退。又如齊祖廷為北徐州刺史,至州,會有陳寇,百姓多反。廷不關城門。守陴者,皆令下城,靜座街巷,禁斷行人雞犬。賊無所見聞,不測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設警備。廷復令大叫,鼓噪聒天,賊大驚,頓時走散。

【解析】這則按語又講了兩個故事。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築城牆,敵兵又突然來襲。城裡沒有任何守御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守圭說:「敵眾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後,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齊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為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將賊兵搞得胡里胡塗,只得退兵。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主帥的心理和性格特徵,切切不可輕易出此險招。況且,此計多數情況下,只能當作緩兵之計,還得防止敵人卷土重來。所以還必須有實力與敵方對抗,要救危局,還是要憑真正實力。

【探源】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了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潔浩盪盪,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裡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故事】西漢時期,北方匈奴勢力逐漸強大,不斷興兵進犯中原。飛將軍李廣任上郡太守,抵擋匈奴南進。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帶人外出打獵,遇到三個匈奴兵的襲擊,宦官受傷逃回。李廣大怒,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一直追了幾十見地,終於追上,殺了兩名,活捉一名,正准備回營時,忽然發現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也向這里開來。匈奴隊伍也發現了李廣,但看見李廣只有百名騎兵,以為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貿然攻擊,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

李廣的騎兵非常恐慌。李廣沉著地穩住隊伍:「我們只有百餘騎,離我們的大營有幾十里遠。如果我們逃跑,匈奴肯會追殺我們。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肯定會疑心我們有大部隊行動,他們決不敢輕易進攻的。現在,我們繼續前進。」到了離敵陣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廣下令:「全體下馬休息。」李廣的士兵卸下馬鞍,悠閑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著戰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將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軍官出陣觀察形勢。李廣立即命令上馬,沖殺過去,一箭射死了這個軍官。然後又回到原地,繼續休息。

匈奴部將見此情形,更加恐謊,料定李廣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後,李廣的人馬仍無動靜。匈如部將怕遭到大部隊的突襲,慌慌張張引兵逃跑了。 李廣的百餘騎安全返回大營。

【諸葛亮的空城計】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評析]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里特別精彩的一個計謀,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空城計是一仲「虛而虛之」的心理戰術,在戰爭的緊急關頭和力量虛弱的情況下運用這種戰術,故意以空虛無兵之勢示敵,就可能使敵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從而達到排危解難的目的。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叄』 歷史記載中,空城計是記載哪個人的事跡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在街亭失守後,司馬懿進軍諸葛亮大帳所在地西城,諸葛亮兵力單薄用疑兵之計打開城門,派人灑掃街道,司馬懿疑有伏兵引軍後退。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現比喻掩蓋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對方迷惑或後退,有時也有貶義。

『肆』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空城計

——空城計

意指在危機情況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是中國歷史上,常用的一種戰術型策略。

其中最著名,最家喻戶曉的,不用說,一定是諸侯孔明的空城計。城關大開,兩個小童,數十個老叟,一曲高歌,一扶琴,不動一兵一卒嚇退了老狐狸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廣為後世流傳以及贊賞。算是最成功的空城計了。

不過孔明的空城計雖然是最出名的,但眾所周知,唱這出空城計的,他的幕後主使人,並非孔明本人,而是《三國演義》的創作者羅貫中先生,是羅老爺子根據民間傳說以及自己的主觀思想,策劃的這么一出空城計。

——史料並未明確記載

第四:文聘的空城計

文聘,南陽郡宛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原從屬於荊州劉表,曹操定荊州後,轉投曹操麾下。深得曹老闆器重。文聘常常鎮守一方,保境安民,戰功無數。

公元226年,孫權以數萬之眾攻打石陽,包圍文聘所部。時值大雨,城牆寨柵多有破損,來不及進行修補。於是,文聘採用了空城計,下令城中的有所軍民,統統躲藏起來,自己也卧床不起。孫權見狀,果然懷疑,遂引兵撤離。

文聘的空城計,雖有史料記載,但可信度相對較低。畢竟是出自《魏略》,而且跟陳壽的三國志有所沖突。

『伍』 歷史上到底是誰第一個使用的空城計

歷史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但對於空城計的使用上,僅僅是羅貫中為了塑造和神化諸葛亮而附會的。




城中守衛力量並不多,不足以抵擋劉豐生的虎狼之師,在這危急關頭,王思政當機立斷,決定用空城計。命令打開城門,又脫下衣服睡覺,全然沒有敵人前來攻擊的恐慌,或許劉豐生擔心孤軍深入,亦或久仰王思政的威名,看見西魏軍隊如此有條不亂,就擔心上當,自己率領軍隊返回去了。王思政得以有時間修繕城池,組織軍隊,安排守備。

在「三十六計」中,空城計屬於「敗戰計」。在危急情況下,掩飾空虛,騙過敵人,是一種敗中取勝的策略。

用兵之法,在於審時度勢,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以奇正之法,對敵破陣,萬不可紙上談兵,脫離實際。

『陸』 歷史上的空城計是誰用的

1.叔詹:第一次空城計戰例

春秋時期的楚國令尹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後為了討取嫂子文夫人的歡心,便想通過建功立業來展現自己的能力,因而在公元前666年率兵攻打鄭國。

鄭國自然無法與強大的楚國對抗,眼看楚國大軍逼近國都,大臣們卻為是戰是和、是走是留吵的不可開交,這時上卿叔詹提出應該固守待援(鄭國與齊國有盟約)。

叔詹利用公子元討取文夫人歡心急於求成又害怕失敗的心理,命令城中的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使對方看到一兵一卒,而城中店鋪則照常開業、百姓往來如常,沒有一絲慌亂。楚軍先鋒攻到鄭國都城下後,見此情景心裡疑惑,誤認為城中有埋伏,因而不敢攻城。

楚國後續部隊到達後,公子元聽取了先鋒的匯報,於是登上高地向城中眺望,雖然看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鄭國的旋旗甲士,於是懷疑其中有詐,不敢貿然攻城。

不久後,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聯合魯國、宋國發兵救鄭,公子元得知後只得率軍撤退。

2.李廣:飛將軍計退匈奴

李廣在擔任上郡太守時,皇帝派來的宦官外出打獵遇到三個匈奴兵襲擊,宦官受傷逃回,隨從或死或傷。李廣大怒之下率領一百多名起兵前去追擊,追出幾十里地後將殺死兩人活捉一人。

然而就在李廣打算回營時,卻突然出現了三千多人的匈奴騎兵。匈奴騎兵也發現了李廣的人馬,但卻誤以為是西漢大軍誘敵的先鋒,因而沒有貿然攻擊,只是佔領了高地觀察動靜。

李廣麾下的騎兵見對方人多勢眾,因而極度恐慌,建議李廣立刻返回大營。李廣卻知道,茫茫草原想要逃脫精於騎術的匈奴騎兵並不容易,在見到對方沒有立即發動進攻後,想通其中緣由後他不禁計上心來,不退反進,一直到了離敵軍僅有兩里地的地方才停下,並下令麾下士兵全部下馬卸鞍,悠閑的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騎兵見李廣如此,更加深了他們的疑慮,於是匈奴將領派出幾人試探虛實。結果李廣立即上馬帶人殺死了那幾個匈奴士兵,之後又回到原地下馬休息。匈奴將領見此更加疑心,生怕遭到大部隊突襲的他們反而率軍撤退了。直到匈奴兵退走後,李廣才率領自己的百餘起兵返回大營。

3.張守圭

張守圭,唐玄宗時期著名的戍邊將領。他長期戍邊,戎馬倥傯,多次與突厥、契丹、吐蕃入侵者作戰,立了戰功,被贊為「立功邊城,為世虎臣」。

話說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人進攻瓜州(今甘肅安西西南),守將王君煥戰死,張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他一到任,立即組織將士百姓修築城牆,以抵禦敵人的進攻。可是城牆還沒有修好,吐蕃人又突然來犯,打到城下。

眾人驚慌失色,張守圭卻很鎮定,急中生智說道: 「敵眾我寡,不能用利箭、石頭硬抗,必須施用計謀退兵。」於是登上城樓,置酒作樂,找來樂工吹拉彈唱,大宴將士。吐蕃人見狀疑城中有埋伏,竟不戰自退,張守圭隨即縱兵追擊,把吐蕃人打得大敗。

4.劉琨

西晉時期,曾有數萬匈奴兵圍困晉陽。劉琨見勢不妙,如與敵軍硬拼,必然兵敗城破,於是一面嚴密防守,一面修書請求援軍。過了七天援軍還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劉琨登上城樓,俯眺城外敵營,冥思苦想對策。

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帳下報到,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凄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半夜時分,再次吹起這支樂曲,匈奴兵懷念家鄉,皆泣淚而回。

5.曹操

曹操使用空城計的時候是這樣的,但是曹操的力量還不是非常大,但是已經有自己的地盤了,而和他相鄰的就是呂布的地盤。當時正值三國各路諸侯拼殺的時候,所以呂布就想吞並曹操,於是就率兵前來攻打。

但是不巧的是,因為在秋天,麥子已經成熟了,所以曹操為了軍糧,將自己的大部分軍隊都派到了城外,他的軍隊正忙著割麥子,只有很少的軍隊守城。遇到呂布來攻殺,當時城裡的人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候曹操也非常著急。

有才能的人就是不一樣,曹操在這種極度危險的時候還是保持了鎮定,讓自己的家眷和城中的很多人都到城牆上去,鶯歌燕舞的。還命令打開城門,只有少量的士兵守城,呂布到了以後發現這個情況後,知道曹操向來狡詐,又看了看邊上的樹林,密不透風,心裡就害怕了。

於是呂布也沒有攻擊城池,而是帶領自己的部隊回去了,曹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柒』 空城計里的歷史人物是誰

空城計古已有之,然以魏蜀西城之戰最為人道哉!
1、羅貫中演義版本:諸葛孔明因馬謖失街亭,不得已擺空城計,嚇退司馬懿。
2、但據史書《三國志》和《資治通鑒》載,孔明擺空城計時,司馬懿還遠在洛陽。
且當時領軍者張郃張俊乂向來穩重謹慎,若遇當時,定會以小股兵士試探之,所以孔明在張郃帶軍時應該沒有擺空城的勝算。史書也僅記「亮撥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3、春秋時楚令伊公子元攻鄭,鄭上卿叔詹設空城計,嚇住楚軍,以待救援。公子元見機,攻城不得,隨在軍營內同擺空城,順利退兵。
4、還有西漢飛將軍李廣,巡邏時遭遇匈奴大部,歇鞍下馬以空城詐敵,匈奴以李廣誘敵疑,不戰,遂走。李廣百餘騎安然回營。
當然,現在人們一提起空城計,都只記得是關於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這都要取決於如今影視小說的宣傳作用。

『捌』 三國中空城計的歷史原型是誰

易中天先生認為:羅慣中是搶了曹操的空營計安在諸葛亮身上。
而很多網友則認為:諸葛亮空城計的原形是趙雲空營計
還有少數人認為: 諸葛亮空城計的原形是文聘VS孫權時使的空城計。

即然是空城計,那說的就是城,而不是營。
所以前兩個觀點,不攻自破。
文聘VS孫權,只是疑計,與空城計的描寫有一定的不同,況且演義中已有記載,難道羅老會用一個原形寫兩故事嗎?也不可能吧,第三個觀點也否定了。

解鈴還需系鈴人,空城計的原形,實際就是諸葛亮本人!

閱讀全文

與空城計代表哪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