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昌邑是如今的山東省昌邑市么
在巨野縣昌邑鄉方圓三十餘里的地下,有一座古城遺址。經地縣考古工作者發掘考證,它就是歷史悠久的昌邑古城。這里埋藏著地下王宮和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已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注意。
昌邑,古地名。春秋戰國為邑,秦為縣,西漢為郡(國)治,東漢兼屬兗州刺史部。城池始建於秦,成於漢,共約八百餘年的歷史。《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巨野縣志》載:「昌邑集,有故城,每當陰雨望之,猶隱隱有城頭形」。「巨野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即由此而來。
2. 以前的萊州府昌邑縣是現在的是什麼地方
秦置昌邑縣 (縣治在今山東巨野縣南29公里昌邑集)。
漢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陽國,治昌邑縣。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仍治昌邑縣,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國復改為山陽郡。王莽時改山陽郡為巨野郡。東漢復名山陽郡,仍以昌邑縣為郡治。
三國魏因之。
西晉改山陽郡為高平國,仍治昌邑縣。
南朝宋廢昌邑縣。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唐安鄉置昌邑縣,初屬北海軍,乾德三年,軍升為京東東路濰州,昌邑仍屬之。
金代,昌邑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濰州。
元代昌邑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總管府濰州。
明初,昌邑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屬萊州府。洪武十年五月,並昌邑入濰縣。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復置昌邑縣,改屬萊州府平度州。
清朝沿襲明制,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平度州。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昌邑隸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改屬萊膠道。1927年撤道,直屬山東省。1938年2月,先後屬山東省第八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第十七行政區。1941年1月,昌邑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先後屬膠東區西海專區,清河區清東專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分置昌邑、昌南兩縣,屬膠東區西海專區。
1950年4月昌邑改屬昌濰專區。1956年4月1日,昌南縣歸並昌邑縣,隸屬不變。1967年,昌濰專區更名為昌濰地區,1981年改為濰坊地區,1983年改為濰坊市,昌邑從屬不變。199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昌邑縣,設立昌邑市(縣級)。昌邑市由省直轄,由濰坊市代管。
3. 昌邑的名勝古跡
文物古跡
(一)古文化遺址 1、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鎮千戈庄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麵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博陸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博陸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餘米,寬200餘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餘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牆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牆北端,開挖了1條寬20餘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一中學、昌邑師范、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范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干。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高陽村坐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銅敦一件,玉璧殘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一件,銅帶勾一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耳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台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緻,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一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御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於昌邑城裡南隅十字街南巷一號,解放路中段路西。現有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大門一間及東西耳房各兩間。西院北屋五間,南屋五間連大門一間。佔地面積約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築全部為磚木結構,青瓦覆頂,脊飾吻獸。正廳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頭梁端篆刻自東向西分別為「福、營、邱、分、派、壽」六字。大門十柱落地,門枕為精雕石鼓。一九八六年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九年政府撥款,將其修繕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一九九七年博物館成立後歸屬其管轄至今。二零零七年成為省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請成為國家重點。 據史書記載,「姜氏受姓於姜水,著於營丘,大於齊之桓景,而後繁衍於濱海諸郡」。昌邑一派則於宋末靖康年間(1127年-1128年)由寧海彤嶺(金朝寧海州彤嶺,現山東省乳山市徐家鎮峒嶺村)遷來,始祖為喜公,傳六世後無考。一世祖為文慶公,於元代自黃縣遷來。經六百餘年繁衍,現已成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輩出,遠者史書有載,此不再贅,近者於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八世祖民望公均為御醫。六世祖鏜公官為南直隸鳳陽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顯赫一朝,十一世士禎公,後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廣東巡撫,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長期兼視兩淮鹽漕御史,後進階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為官,曾出資興築濰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規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昌邑姜姓闔族議定,在城裡購地一段,建先祠一處。由衷四、雲衢二公率先捐資,共集錢五百二十緡。先建正廳五間,東西廂各三間,並於廳西新營北屋五間,南偏九間,大門一間及四周牆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數畝,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費。民國八年至十一年(1919年-1921年),續濤公率縣內二十六村並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資一萬余千錢(每千錢當銀元一元),對祠堂進行重修。姜泊庄其璐公一人捐資五千元,佔全部捐資的一半,至今為人稱頌。新中國成立後,將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
4. 歷史上的昌邑王的封地是在今天的山東省昌邑市嗎
不是的,現在位於位於山東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昌邑集,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昌邑市和昌邑王的封地沒有關系!希望能幫到您。
5. 昌邑在古代指的是外國哪個國家。
昌邑
據北孟鄉千戈庄出土文物考證,屬龍山文化,這里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從事生產活動。
夏其地屬青州領域。《史記·夏本紀》載:「海、岱惟青州。」即泰山以東至海是青州。
商為萊國地。
周昌邑市有鄑、密、邶殿、都昌和棠鄉。
春秋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齊滅紀後所置,以作別都。故城在今中學、師范、醫院一帶,《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其處曾名古城,今西有村名辛弋(原新郭),北有村名城後,系城郭之所在地。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歸秦。置縣,屬膠東郡(又說齊郡)。今飲馬以南之地區屬琅琊郡。
西漢都昌、密鄉、平城、膠陽曾為侯國,後國除為縣,屬北海郡;又置下密,屬膠東國。
東漢屬膠東國。漢末,管亥率黃巾軍轉戰縣內,孔融御黃巾軍屯兵於都昌。《山東通志》載:「袁譚據青州,功北海相孔融於都昌,融敗走東山。」
三國都昌、下密 屬青州北海國。
西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兩縣歸晉。初屬北海郡,太安後屬齊郡。密鄉及其以南之地區為城陽郡淳於縣地。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戰亂,邑歸漢(前趙)。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建都建康(今南京)後,先後歸後趙(公元323年)、前燕(公元356年)、前秦(公元370年)、後燕(公元387年)和南燕(公元399年)所有。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戰後(公元383—387年)和劉裕擊退南燕兩度歸東晉。
南北朝劉宋被廢,寄治青州。北魏時,自青州還故治,屬北海郡。北齊徙置於今昌樂市[2] 。
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置。故址在縣城西南二十里,浮糠河(今瀑沙河)東岸,南逄鄉內。屬濰州。
唐初置訾亭、華池、膠東、平城和下密,尋省入北海。
五代北海縣地,先後歸後梁(公元907年)、後唐(公元923年)、後晉(公元936年)、後漢(公元946年)和後周(公元960年),隸屬同唐。
宋,據《宋書·地理志》記載:「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經青州北海縣建為北海軍。置昌邑隸之。」自此始有昌邑之名。縣由北海唐安鄉析置。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屬濰州。縣城亦移於昌故城東另建。
金天會五年(1127年)歸金。屬山東東路濰州。昌邑市建有到萊州、密州和濰州的交通孔道,沿道立寨多處。
元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總管府濰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濰縣。二十二年(1389年)復置。改屬萊州府平度州。有北部濱海設漁兒鎮(今漁爾堡)巡檢司。崇禎十三年(1640年)縣城改建,易土為磚。始行隅、社制。
清初屬萊州平度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萊州府。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四隅、四鄉、一0六社。宣統二年(1910年),改行區的建制。
6. 昌邑市屬於哪個省
有兩個昌邑市的不知道你想問的是哪個昌邑.一個是山東省濰坊的另一個就是吉林昌邑
7. 昌邑歷史上叫王家莊的地方
龍池嗎
8. 昌邑歷史
一、歷史沿革
昌邑市歷史悠久,據北孟千戈庄出土的黑陶片鑒定,屬龍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據載夏禹分天下為九州始,此地即屬青州,春秋設城邑。屬紀國,齊師滅紀,改稱都昌,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安鄉置昌邑。金代昌邑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濰州。明洪武九年,改屬萊州府,洪武十年並入濰縣。1941年,昌邑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1945年日軍投降,分置昌邑、昌南兩縣屬膠東區西海專區,1950年改屬昌濰專區,1983年屬濰坊市。
二、文物古跡
(一)古文化遺址
1、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鄉千戈庄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麵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呂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呂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餘米,寬200餘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餘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牆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牆北端,開挖了1條寬20餘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一中學、昌邑師范、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范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干。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高陽村座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銅敦一件,玉璧殘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一件,銅帶勾一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台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緻,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一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御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文物
銅器有:"五銖"錢范,膠西候印,"O"幣,刀幣,"銅仿壺"與"半兩銅錢"等。工藝美術有:玉璧,木雕水牛牧童,"思我良朋"畫卷。
9. 昌邑的歷史
昌邑古城:其治所位於山東省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
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范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研究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
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髆[bó]為昌邑王。
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僅在位僅27天,因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所廢,霍光親自送劉賀回巨野繼續做昌邑王,其後劉賀被貶為海昏侯。
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
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檔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
《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
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乩"平叛之戰等都曾發生在這里.昌邑又是走蛟卧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里揭竿,東漢末,費亭候曹操任兗州牧於此.自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這一帶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是280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桓隱約可現。
據《巨野縣志》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日: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沖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1]
昌邑古城處在一個盛產五穀的富庶地區的中心,因此就成了當時的經濟都會。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族,都可以在昌邑買到,商業貿易發達,全國各地的特產都齊聚此地,形成了貿易特資集聚地。
從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漢墓隨葬物品中可以看出,當時昌邑不僅桑麻遍野,盛產五穀,而且有了比較先進的冶鐵工廠。據查證,古城內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跡極為豐富,除已在禹梁山發掘了漢昌邑王劉骨尊之墓外,還有梁王彭越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漢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樓文化遺址、兗州刺史楊叔恭碑等。東漢時,城內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為全國少有的古塔之一。由於以後幾次大的黃河決口,這座雄偉的古城便長眠於地下了,但每遇陰雨煙霧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城門、城垛、垣牆、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煙雨」。
昌邑還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清代之人在昌邑立了楊震辭金碑,碑陽刻「楊震卻金處」五個大字,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政績。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均在此建都設郡,一度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10. 山東省昌邑縣在什麼地方
昌邑位於山東半島西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屬環渤海經濟圈。
截至2019年8月,市域總面積1627.5平方公里,轄6個鎮、3處街道,691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58萬。
昌邑交通發達,區位優越。處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疊加區域,屬環渤海經濟圈、濰坊半小時經濟圈和青島1小時經濟圈,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
膠濟鐵路、大萊龍鐵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濟青高鐵、濰萊高鐵、濰煙高鐵,以及青銀高速、榮濰高速、榮烏高速、309國道、省道新海路等交通干線橫貫東西,省道下小路縱穿南北,濰萊高鐵昌邑南站正在規劃建設;
距離濰坊機場30公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70公里、濟南遙牆國際機場200公里,北部下營港與天津、大連等20多個港口通航,構建起「南有高鐵、北有港口,路網縱橫貫通」的大交通體系。
(10)歷史上昌邑是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昌邑的歷史沿革:
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屬膠東道,設十個區。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膠萊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12日,日軍占據縣城後,國民黨縣政府遷移今流河鄉旗桿元家。1938年屬魯南道。1938年屬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後,流亡平度、高密等地。屬第十三行政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屬萊濰道。抗日戰爭勝利後消亡。
民國三十年(1941年),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直轄縣境北部地區,屬膠東區西海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屬清河區清東專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與濰北縣合並,名昌濰縣。屬渤海區第五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6月復分,改屬膠東區西海專區。8月,原昌邑第十區劃入平度和高密,又分置該縣。轄今宋庄及其以南之地區。分出昌南縣後,轄今圍子鎮和南逄鄉以北地區,分設十二個區。1945年改屬第十七行政專員公署,縣政府與專員公署駐流河。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秋,政府機構由馬渠移駐縣城。屬西海專區。初為昌南行署,十月改建縣人民政府,先後駐西郭家莊子、北孟和飲馬。設十二個區,屬西海專區。
1950年,改屬昌濰專區。
1956年4月1日,昌南縣並入,設十四個區。
1958年2月,撤區並鄉,改建四鎮二十一鄉;同年9月,成立十五處人民公社。
1967年,昌濰專區改名昌濰地區。
1983年8月,公社改建鄉、鎮,有一鎮十九鄉。
1981年,為濰坊地區。
1983年,濰坊地區更名濰坊市,昌邑隸屬不變。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直屬山東,暫時由濰坊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