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歷史故事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② 有哪些經典的歷史故事
1、指鹿為馬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
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3、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4、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
最後派藺相如出使秦國,交換玉璧,藺相如到了秦國以後,發現秦王並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換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換玉璧的計謀,在此期間。讓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國。
5、曹沖稱象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③ 歷史故事都有哪些
中國經典的歷史故事有紙上談兵、荊軻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嘗膽、完璧歸趙、竊符救趙、望梅止渴、遠交近攻、高山流水、蕭何月下追韓信、三顧茅廬、梅妻鶴子、背水一戰、程門立雪等。
荊軻刺秦王:燕國太子丹讓荊軻去刺殺秦國國君,獻上地圖以後,圖窮而匕首現,最終卻沒能刺殺成功,荊軻被殺,但這種英雄形象卻深深刻在了我們腦海之中。「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也成為千古絕唱。
四面楚歌:劉邦把項羽圍在垓下,並且夜裡四周包圍的軍隊唱的都是楚地民歌,可見戰事形勢並不樂觀,最後項羽帶八百騎兵突圍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結局還是悲涼的。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兵敗,到吳王夫差馬鵬處幹活,但每天睡柴草、舔苦膽提醒自己復仇。久而久之,夫差不聽伍子胥勸諫,不殺反而放了勾踐,勾踐最終滅了吳國。告誡我們要學會忍辱負重、勵精圖治。
完璧歸趙:秦國想要趙國的和氏璧,趙國藺相如智斗秦王,最終完好無損的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秦國強大,雖然表面上是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但實際上想巧取豪奪,藺相如就趁秦國齋戒之日,讓隨從從小路逃回趙國,保住了和氏璧。
信陵君竊符救趙:長平之戰後,秦昭王繼續進攻邯鄲,趙國想請楚、魏出救兵援助,可魏國懼怕秦國強勢不敢出兵,魏信陵君就幫如姬報仇,如姬替他偷了兵符,最後楚春申、趙平原、魏信陵三支軍隊把秦軍趕回河西。
④ 有哪些著名的歷史故事
孫臏圍魏救趙:戰國時期,魏軍大將龐涓率領魏軍主力直取趙國都城邯鄲,趙回國危在旦夕,就在這時,趙國國君答命人火速到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田忌本想直接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對讓他說:即使我們趕到了趙國,也已經晚了,不如我們直取魏國都城大梁。田忌覺得有理,就率軍朝魏國都城大梁直奔而去,這時魏國主力都在趙國,國內只剩下些老弱病殘,當得知齊軍到來的消息時,魏國國君急忙派人火速讓龐涓班師回救,龐涓眼看著趙國就要攻破,卻又無可奈何,他只好星夜奔回國內。
燕昭王築台求賢:春秋時期末戰國時期初,燕國國力已經呈現衰弱趨勢。新即位的燕昭王決心壯大國家的實力,於是他在河邊築起了一座高台,上面堆滿黃金,名為「求賢台」,天下名人知道後,都趕著去燕國,為燕國做事,燕國真的一天天強大起來了。
趙括紙上談兵而導致長平之戰的失敗,且趙軍40萬人被秦將白起俘虜並坑殺40萬餘人,只留百許人回趙國報信。
⑤ 四大懷葯的歷史淵源與傳說有哪些
先秦及秦漢魏晉,各代地方均向朝廷進貢四大懷葯。公元前734年,衛桓公向周王室進貢懷山葯。公元前718年,魏宣公向周天子進貢懷地黃,至今已近3000年。追根溯源,懷是武陟的特稱。「大禹治水,覃懷底績」。「覃懷屬冀州」。懷指被黃河、沁河懷抱的武陟。周設懷邑,是蘇忿生的封地。春秋戰國,懷邑隨王霸之爭先後屬衛、魯、鄭、魏、秦,他們進貢的都是懷、懷邑、覃懷的山葯、地黃。公元前221年起,秦漢魏晉隋唐設懷縣、河內郡、懷州。漢光武帝(劉秀)起兵鏟王莽,在懷縣城建行宮,稱為「懷都」,在這里祭漢高祖、太宗、世宗,出兵攻克洛陽。定都洛陽後,劉秀仍以懷城為行宮,常來巡視、聽政。傳說劉秀被王莽大軍追殺東奔西逃時,貧病交加,多次靠懷葯救命。懷葯名揚天下,當與劉秀有關。
首次稱「懷菊花」,將「懷」字與「菊花」聯系的最早文獻,是唐朝政府頒行的《唐本草.圖經》,書中說:「河內皆稱地薇蒿。武陟菊花稱懷菊花」。唐佚名的《天寶單方圖》也說:「原生南陽山谷及田野中。……河內名地薇蒿」。這里所說的「南陽」,指的是太行山之南、黃河之北焦作市所轄的武陟等縣,後文又特別指出河內,可見對當地所產菊花的重視。北宋蘇頌撰輯的《圖經本草》也說:「菊花處處有之,以南陽覃地者為佳。」這里所說的「覃地」,即覃懷地。
將山葯稱懷山葯的最早文獻,是明朝醫學家龔延賢所著的《壽世保元》,此書第一次提出「懷山葯」之名。《神農本草經》載:「山葯以河南懷慶者良」。
在牛膝前冠以「懷」字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宋朝蘇頌的《圖經本草》(1061年),蘇頌在書中指出「牛膝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真。懷牛膝之名由宋朝唐慎微在《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1083)中首先提出的,特稱「懷州牛膝」。到了清朝,張秉成的《本草便讀》便簡稱「懷牛膝」。
第一次把地黃和「懷」字聯系起來的是明朝名醫劉文泰,他說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地說:「今人唯以懷慶地黃為上」,稱懷地黃可以填骨髓,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那麼,將四種葯材概括為「四大懷葯」的又是什麼時候呢?一九七八年出版的新《辭海》,對武陟縣的釋文中說:盛產山葯、地黃、牛膝、菊花,號稱「四大懷葯」。不僅講了「四大懷葯」一詞,而且又講了簡稱「懷葯」。 「七五」期間出版的《四大懷葯栽培》系列叢書中說:「國內著名中葯材專家、教授根據生物學特性判定:《本草綱目》中所描繪的山葯、牛膝、地黃、菊花圖樣均為懷府所產。」
武陟縣境夏謂「覃懷」,周置「懷邑」,秦設「懷縣」,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懷縣入武陟,後於武陟置懷州,明以後屬懷慶府。所以明朝以前的四大懷葯有專指武陟葯材之說。明清懷府八縣漸有出產,統稱懷葯是以後的事。隋唐以前,四大懷葯種植以今武陟縣西部的小董、西陶、大封及溫縣的武德鎮為源點,逐步往水土條件相同的周邊地區輻射發展。明清以後,四大懷葯進入鼎盛時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焦作市轄區廣泛種植的局面。到清朝末年,懷山葯的種植面積已達900公頃,總產量近百萬千克。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僅武陟縣就產地黃20萬千克、菊花2.3萬千克、牛膝5萬千克。1962年,國家從《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中草葯中優選出44種作為「國葯之寶」,四大懷葯俱列其中~
⑥ 有哪些經典歷史故事
1、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損兵40萬。
2、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負荊請罪的圖片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黃袍加身 出自《宋史·太祖本紀》
宋太祖趙匡胤原為周世宗手下的都點檢,周世宗死後,周恭帝即位,趙匡胤掌握兵權。960年,北漢和契丹侵略中原,趙匡胤率軍還擊,駐軍陳橋時,將士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建立宋朝。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出自《左傳·庄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
春秋時,有一次齊國和魯國交戰。當齊軍打過第一通鼓的時候,魯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備沖擊,但大將軍曹判阻止住了。一直等到齊軍擂過第三通鼓時,曹判對魯庄公說: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的勇氣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擊鼓時,士兵幾乎沒有勇氣了。當敵人已沒有勇氣時,而我軍勇氣正高漲,這才是取勝的最好時機。在曹判的幫助下,魯庄公打勝了這一仗。
5、圍魏救趙 出自《史記》 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戰國時,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准備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說:現在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攻打邯鄲,魏國都城大梁內一定空虛。
⑦ 醫葯行里的歷史典故有哪些作用
中醫葯歷史典故蘊含著中醫葯文化中儒、道、釋、法、陰陽、兵、農等豐富的思想
⑧ 歷史故事都有哪些
一、《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
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二、《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三、《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四、《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五、《刮骨療毒》
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回荊州治療。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
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著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
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著站起來對眾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