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省惠州市有著怎樣的歷史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名城。1990年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惠州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先秦時期屬百粵(越)范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在今博羅「縛婁」族居地置傅羅縣後,今市境為南海郡傅羅縣(後稱博羅縣)的一部分。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於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公元前111年(漢元鼎六年),漢武帝統一嶺南,結束南越國統治。東晉析南海郡置東官郡,博羅縣先後析置海豐、欣樂、安懷3縣,博羅、欣樂兩縣隸南海郡,而安懷縣隸東官郡。南宋,安懷、欣樂兩縣隸東官郡,博羅縣隸南海郡。至南齊,安懷縣改名懷安縣,博羅縣析置羅陽縣隸南海郡。至503年(梁天監二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設郡治於梁化屯。懷安縣並入欣樂縣,羅陽縣並入博羅縣。博羅縣與欣樂縣同隸梁化郡。588年(陳禎明二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
惠州589年(隋開皇九年),廢梁化郡,在今市境置循州。607年(隋大業三年),循州改稱龍川郡。622年(唐武德五年)復為循州。唐代曾易名雷鄉郡、海豐郡。917年(南漢乾亨元年)改置禎州。1020年(宋天禧四年)改稱惠州。1279年(元至元16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1496年(明弘治九年),設立龍門縣,隸廣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歸善縣改名惠陽縣。1914年6月,惠陽、博羅兩縣屬潮循道,龍門縣屬粵海道。1920年廢道後,先後隸東區善後督辦處或綏靖處(臨時政區)。1925年7月,隸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1932年1月,隸屬東綏靖區。1936年,隸屬廣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7年隸屬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1949年(民國38年)2月後,惠陽、博羅兩縣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惠州新中國成立後,市境行政區劃及其隸屬多次調整。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
㈡ 廣東省惠州市的歷史介紹。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2)歷史中惠州府在哪裡擴展閱讀: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州
㈢ 海陸豐地區以前是惠州府的,跟潮汕有什麼關系嗎
1、從歷史看:汕尾最早建置「古海豐縣」為東晉咸和六年,西元331年(縣級),跟潮汕的最早建置(縣級)相差無幾。從那時起,一千多年來,海陸豐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歸屬過潮洲府,歷來為惠州府轄地。海陸豐真正與潮汕的交集,還是在解放後,1958年—1983年,曾短暫歸屬過汕頭專區。然而1983年—1988年,即海陸豐獨立設立地級市前,又被劃回惠陽地區。從這方面看,海陸豐與潮汕地區真正在一起的時間僅為二十五年,與一千多年的漫長歷史相比,實在太過短暫影響力極其有限。
如果因為大家文化相近,風俗相仿,歷史源淵深厚而一定要搞在一起的話,我個人建議使用「潮海」(或「海潮」)的稱謂,潮(汕)海(陸豐)文化,這樣就很形象、很客觀地道出了兩者平等的兄弟關系,而不是什麼從屬關系。海陸豐絕不屬於潮汕,不是潮汕的兒子,而是平等的兩兄弟,與雷州、海南等的關系一樣。兩者俱為福佬文化是沒有錯的,但那是因為有相同的「父母」——閩南文化。因此還是讓大家一起來共同打造「潮海文化圈」,而不是什麼潮汕文化圈吧。
無論如何,海陸豐文化的獨立性都必須得到尊重。這就好象海陸豐的客家人可以屬於客家文化,但絕不可能是屬於惠州或梅州文化一樣(盡管兩者也很相象),海陸豐的福佬是屬於閩南系,但也不可能屬於潮汕文化。要分清主次關系,兄弟始終只是兄弟而己。海陸豐文化,千百年來始終獨特而頑強地生長在嶺南大地上,將來也一樣。
㈣ 在清朝時期廣東省惠州府陸豊縣山豬湖
你是什麼意思呢?
㈤ 惠州府興寧縣古代
興寧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屬惠州府管轄。此後這里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要商貿中心,有「小南京」之稱。歷來商貿非常發達,周邊城市消費品都是興寧供應的比較多。境內通行語氣較硬的嶺東語興寧話。
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置齊昌縣
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
南朝
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置齊昌縣(府),轄境多次變遷。
梁天監年間(約503年),撤銷齊昌、雷鄉兩縣,並入興寧縣,縣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龍川縣佗城。
隋朝
開皇十一年(591年),裁撤龍川縣建置,置龍川郡,郡治設於歸善縣(今惠州市東北)。興寧隸屬龍川郡。
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齊昌地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於洪塘坪。武德年間,龍川郡改名循州。
天寶年間易名海豐郡。
乾元元年(753年),復名循州,興寧屬循州。
貞觀元年(627年),廢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興寧。
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復置雷鄉縣。興寧保留東晉所劃轄境,縣治由佗城遷回雷公墩。
五代時期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廢雷鄉縣,恢復龍川縣建置。循州府治移至龍川。興寧隸屬循州。同年,南漢王劉?於原齊昌縣址置齊昌府,兼轄興寧,府治設於洪塘坪。興寧縣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龍川境丫下圩附近。
北宋
開寶四年(971年),南漢王劉?降宋。廢齊昌府為寧昌驛,隸屬興寧縣。
天禧三年(1019年),興寧縣治由丫下圩遷回雷公墩。
嘉釣年間(1056至1063年),在縣城南7里神光山興建壽慶寺,後經歷代重建,改名神光寺。
自宋熙寧四年(1071年)劃出興寧縣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流域地,設置長樂縣(今五華),有戶二千。以原齊昌縣地為興寧縣,有戶四千,治所設於洪塘坪。興寧、長樂同隸屬於循州。
宣和五年(1123年),邑人羅孟郊中舉,翌年登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
南宋
建炎四年(1130年),原宰相李綱由貶謫地雷州回鄱陽訪家,路經興寧,曾作《通衢夜坐有感》、《過黃牛嶺》、《宿興寧驛》等詩。
慶元二年(1196年),邑人王廷堅登進士榜。自後至南宋末,本縣登進士者還有楊杞(1208年)、曾固(1214年)、陳南一(1238年)三人。
嘉定年間(1208至1224年),在縣治(洪塘坪)東百步建宣聖廟。
成淳四年(1268年),主學盧龍躍重修。元末毀於兵火。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抵抗元軍失利後,率勤王軍撤至粵東,宿營興寧城西郊,號召勤王,重整軍備。因懷念宋王朝,每晨五更具袍笏,北向朝拜。清成豐年間,邑人於其地建「朝天祠」以祀。
元朝
元初霍山東境地劃歸龍川縣。陳維賢為元代舉人(中舉時間失考)。元末,本縣僅存1697戶,仍隸屬循州。
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周仕貴移縣治於今興城鎮地,築土垣200丈,圍公署、倉庫於城牆內。同年,縣丞劉淵置興寧驛,全縣設縣前、茅塘、小洋、蓮塘、南木、留田、徑心等7鋪。同年,裁撤循州,興寧改隸惠州府。
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周仕貴和縣丞劉淵秉承朝廷神道設教意旨,建立社稷壇(在西河橋西半里處)、山川壇(在城南半里處)、邑厲壇(在城北約1里處)。
洪武四年(1371年),縣丞劉昭輔奉朝廷設科取士詔令,始創廟學,重建學宮於縣治之東南。同年改陰陽學(元、明時地方設立的天文學校)為醫學(培養醫葯人才的學校,地址在今中山西路)。同年,設十三都巡檢司於縣北100里處(現羅浮鎮),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同年,於縣南水口建河泊所,管理漁民,時有船隻400餘艘。同年,於城內東、北街口建城隍廟。同年,於縣公署右側建嶺東道行台,接待來往官員。
洪武八年(1375年),設巡檢司於水口,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
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縣張助於城南始建養濟院,收容窮苦無依的老弱病殘百姓。
洪武十七年(1384年),儒學教渝、訓導奉頒「科舉條式」,令士子攻讀四書、五經,以應科舉考試。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遠人周三率兵進興寧,與官軍交戰,持續3年。本縣人民或死於戰亂,或避難流亡,僅存20餘戶,編為2圖附於長樂,由長樂知縣習韶兼管。同年,興寧驛遷於長樂南門河邊,改名長樂驛。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縣夏則中招攜流亡,佃耕官田,並上疏朝廷,請准減輕官田租稅,使農民得以安業,短時期內戶口大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遵朝廷令編制冊籍。全縣設7里、70甲、160保,有722戶、2626口(適齡賦役對象)。全縣有田地山塘48655畝,應納稅糧:秋糧米1280石,夏稅米8.1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大龍田、魚梁、龍婆三屯軍多逃亡,遂並入甘塘和吉昌兩屯,1392年分別由長樂守御黃陵領軍112名、蔣守忠領軍110名屯種,每名每年須納米12石。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有1033戶、418l口,田地山塘117034.4畝。
正統五年(1440年),知縣朱孟德於縣前大街始建布政司行署。
正統六年(1111年),撤銷水口河泊所,?民歸並下六都編戶。知縣朱孟德奏准授張伯齡為水口巡檢,專事撫瑤,並准世襲。
正統十年(1445年),知縣蔡德義等於文廟內始建尊經閣。
正統十三年(1448年),在縣城南3里處建南嶽宮。
景泰五年(1454年),舒韶任知縣,在任9年。分別在和山、茅塘、梓皋、陳坑建預備倉4所,儲糧備荒。
天順五年(1461年)九月,邑人羅劉寧聚眾千餘,先破興城,官署民居全遭焚毀;又續攻長樂、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後受接察司副使陳廉招撫。
天順八年(1464年),楊輝、曾玉聚眾於縣北寶龍、梅西石坑等地起事,為按察司僉事毛吉率兵剿滅。
成化三年(1467年)冬,知縣秦宏奏報朝廷核准重建縣城,改土垣為磚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長626丈。雉堞903個。環城掘濠,深0.7丈,寬2丈。跨濠架橋,辟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公署、谷倉、學宮、城隍廟等的重建工程,費時較長,陸續完成。
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縣侯爵主修縣志(已佚),邑舉人王璉作序,是為《興寧縣志》有刊本之始。
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興寧至程鄉驛道。因東路山深林密,改由南路設鋪,隨地易名。共築刁坊、官陂、大水坑、水口、小峰等5鋪。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儒學教諭奉旨,敦促應考士子除攻讀四書、五經外,必須揣摩八股制藝之文(其時科舉考試,開始用八股文)。
弘治十六年(1503年),流瑤首領彭錦、劉文玉、練成才聚眾,各據大望山、大信、上下畲、寶龍等地,朝廷統調大兵進剿。
正德七年(1512年)秋,張番壇於縣北大望山聚眾數千人,先後攻陷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地。朝廷命御史周南、參政方良率軍圍剿。
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王天與登進士。明代本縣有進士3人,另二人為林廷庸(1466年)、林驥(1469年)。
正德十年(1515年)冬,林滿山在大望山率眾造反,知縣祝允明(號枝山)命軍剿捕。同年,重建城內老街關帝廟。
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縣祝允明主修縣志4卷,題為《正德興寧縣志》,為本縣現存縣志中最早的一部。
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建和山岩寺。同年,葉塘烏池村紳吳法謙率眾興修水利,在烏池與大坪朱坑村交界處,築石陂1座,並開挖經龍躍、龍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1條,全長10多公里,可灌溉農田1500多畝。至今仍發揮效益。嘉靖元年(1522年),全縣有田地、山塘22.16萬畝,比永樂十年(1412年)增加10.45萬畝。
嘉靖二年(1523年),知縣應鵬?倡建西門浮橋,用鐵纜4根連結木船24艘,上鋪木板。十七年,知縣方述籌白銀5000兩,改浮橋為石撟。二十九年,橋被洪水沖毀,知縣黃國奎募資復造浮橋。
嘉靖四年(1525年),修葺城牆,加建4個城門樓,並更名東門為平遠門,西門為阜成門,南門為迎薰門,北門為拱辰門。
嘉靖八年(1529年),於城北2里處建東岳宮。
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施干於西門濠塘左邊建維城社學。
嘉靖三十年(1551年),邑人王天敘重建神光寺。是年,知縣黃國奎主修縣志4卷,今存。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大雨,數百間民房被沖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縣陳其箴修建城牆,加建重門,東西兩門更名為朝陽門和觀瀾門。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三十日晨,饒平陳村、鄭呂養等流寇竄犯本縣打禾坪、蛇塘等地,捉人勒贖。同日晚於黃嶺背扎營,次日離去。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賊寇葉舟樓等劫掠各鄉,占據民田,焚毀廬舍。濫殺村民,群情惶恐,寇去則趁隙耕作,寇來則閉壘而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瘟疫流行。
隆慶三年(1569年),邑人李松峰等遣反,總兵俞大猷設計招撫。嗣後,蘇繼杞、楊子亮、黃恆等又聚眾造反,破各廂圍寨。後內部互相攻伐,黃恆殺敗楊子亮,收編其部屬,據守黃坑。次年黃經官府誘迫而受招撫。
萬曆二年(1574年),於城南1里處赤崗墩建隆興塔。次年於縣西2里建隆興寺,寺後建七層寶塔。
萬曆四年(1576年),於水口建周塘驛,由水口巡檢司兼攝,接待來往官員。
萬曆八年(1580年),知縣孫夢龍奉令在全縣清丈土地,清出大量瞞地,使稅田從贏靖元年(1522年)的22.2萬畝增至37.81萬畝。
萬曆九年(1581年),水災。縣北大信地有巨石大10圍,高5尺,遭水沖徙移一里。
萬曆十三年(1585年),邑人劉青山等聚眾數百人在羅崗造反,後被官軍捕殺。
萬曆十四年(1586年),知縣石承芳設羅崗營,募鄉兵300名,每月初一、十五日在營,余日歸農。
萬曆十八年(1590年),知縣王棟建富谷社學於城北。
萬曆三十年(1602年),知縣史懋文明令禁服大茶葉等毒草,如有違者,咎其父兄子弟。是年,史懋文重建尊經閣,廣置經籍藏於閣內。三十三年史偕博士王學淵、連瓚等人,專程到江西臨川謁見明文學家湯顯祖。湯應史的請求,撰寫了《惠州府興寧縣重建尊經閣碑記》,全文長達1250字。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縣陳應薦修南濟橋(浮橋)。該橋至20世紀80年代初方毀。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何南風中舉。明代本縣先後中舉者有30人(其中武舉5人)。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二、三月,谷貴,附城貧民白晝破倉奪糧。知縣黃若雲派兵圍捕,擊斃數人。夏四月,陡發洪水,龍歸洞圩被沖,溺死127人,鋪屋廬舍,一盪而盡。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設水口渡。是年十月,彗星見於東南,墾長數丈,有如關刀,鄉人呼為「關刀星」。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縣奉文增派遼餉(軍費),每畝以2厘7毫3絲6忽計,共派銀1035.5兩。同年又加征田賦,共銀1627.4兩。天啟六年(1626年),每畝增至7厘3絲6忽,共銀2760.2兩。
崇禎四年(1631年)又增派遼餉,每畝9厘4毫3絲2忽,共銀3569.8兩。次年加派粵餉,每畝1厘3毫,共銀492.03兩。
崇禎二至五年(1629至1632年),災荒嚴重,官府加租逼稅,激起多次民變。起義首領陳文、王觀松、陳萬、鍾凌秀、賴大總等,均在與官兵交戰中犧牲。
崇禎八年(1635年),通查全縣煙戶,計有1.63萬余戶(按每戶4.5口計,則明末全縣約有73350人)。是年,知縣劉熙祚以本縣人文日盛,申請經批准升興寧為中縣,縣學定額歲、科二試各入學30名(取得入學資格者通稱秀才)。
崇禎十年(1637年),全縣春大旱,夏大水。是年,知縣劉熙祚主修縣志6卷,今存。
崇禎十四年(1641年),劉熙祚在縣東西南北邊界加強關隘防守,加固城牆,加深城壕,並於四城門外築護城營房,養兵140名,按保、丁攤餉,以為給養,整頓保甲制度,嚴格編定戶籍,每10戶編為1甲。
清朝
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1646年),知縣庄應詔修城池,重建西門樓。
順治四年(明永曆元年,1647年)正月,本縣民眾萬余破北廂諸圍寨,集結於灌水塘,連亘數里,圍攻縣城。知縣庄應詔率兵固守,相持數月。直至三月十八日,惠州府派總鎮黃應傑率兵來援,城圍得解。
順治五年(明永曆二年,1648年),南明皇族滋陽王第三妹避難興寧,招本縣秀才陳文升為儀賓。次年,夫妻二人到端州(今肇慶市)行在謝恩。南明桂王朱由榔誥封滋陽王妹為興寧縣主,授陳文升為亞中大夫。
順治八年(1651年)五月三日,縣民3000多人舉事,襲破縣城。知縣石楚欽、教諭鄧吉士、訓導許仲翼、典史譚肇先被殺,庫藏被破。四日,城南義尚圍彭邦瓊、李開陽等率各鄉勇合力圍擊。五日早,舉事隊伍被擊潰,首領劉世俊被擒,解惠州府處死。五月中旬,鎮守惠州的中軍參將紀大雄率兵來興駐守,年余後返惠。1651年始,清王朝統轄興寧,本縣奉行順治年號。
順治十年(年),清朝廷於本縣舉行首次歲試,督學錢朝鼎調集龍川、長樂(今五華縣)、永安(今紫金縣)、連平、和平、平遠、長寧(今新豐縣)、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鎮平(今蕉嶺縣)等縣士子歲試於學富明倫堂。是年,重修雞靈山靈化寺。
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朝廷頒定賦役全書,以明萬曆四十八年會計為例,全縣土地山塘37.95萬畝,稅糧合計5234石,連男婦丁口共編派「一條鞭」銀8317兩,加新增人丁稅銀,共計1.1萬兩。同年,興建建德橋,後更名三聖橋。順治年間,福建上杭人傅耀祖,工於制擢扇,因打死糧差逃至興寧,隱居興城後街,以制扇為業。其後裔遷居永和欖子圍,扇業便在永和一帶興盛起來。
康熙十五年(1070年)正月十二日,耿精忠部萬餘人,奉清朝廷命令,由福建取遭潮州,路經興寧,進攻廣州,迫平南王尚之信歸順。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縣王綸部調整明代原設驛鋪,北路設羅崗鋪、十三都鋪,西路設茅塘鋪、中道亭鋪,東路設楓槭鋪、江坑鋪、鐵馬鋪、古樓鋪、徑心鋪。每鋪撥兵20名,負責文書傳遞。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縣王綸部主修縣志8卷,今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縣李清滏以「玉璧長松」旌表耆壽5人:李學良105歲,羅有瑾103歲,張可奇103歲,陳成良101歲,石秉鉞98歲。
康熙二十蘭年(1684年),李清滏奉旨設興寧義學。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葺城牆,疏通濠池,並修築寬8尺的城腳馬路。
嘉慶七年(1862年)八月,博羅、永安等地天地會起義。十一月,本縣石馬溫石二集結會眾響應。謀泄,知縣庄自儀率兵圍捕,溫等數人被捕,解省遭殺害。
嘉慶八年(1803),大雨雹,大風拔樹掀屋。
嘉慶十年(1808年)春,隕石墜於西廂。夏,雷擊學宮戟門。冬,地震。
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建北城門樓。知縣仲振履重修韓蘇書院,並改名墨池書院;重修羅探花祠,並以祠設探花書院;又改水口司公館為養正書院,翌年改名文峰書院。是年,仲振履主修縣志,12卷,今存。
嘉慶十九年(1814年),於縣城東南(今寧新橫湖長陂嶺)建文峰塔。是年,撤銷西河沿(今河唇街)米行,徙米市於老街,禁止米、谷私販出境。
嘉慶二十年(1815年),地震,年三次。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黃陂山洪暴發,水漲逾丈,沖崩山崗多處。1818年丁口數達262316。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春大旱;秋冬大疫,死者萬人。
道光五年(1825年)秋,彗星見於正南,長四五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九月,地震。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大水沖潰西北城牆1丈多,城內倒塌祠宇房店甚多,知縣曾名芹呈准給資重建。咸豐元年(1851年)冬,瘟疫流行。是年,小洋堡(今寧新區洋里村)人曾享奎從江西興國學得製造土紙技術,兄弟5人在家開業,後發展至全村12家。所產土紙、紗紙,遠銷汕頭、梅州、佛山等地。
咸豐三年(1853年)冬,瘟疫流行。
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受太平天國革命直接影響,長樂縣役孔阿福、天地會首領李進春集結會眾萬余,陷長樂縣城後,進攻興城。知縣張鶴齡調集永和、龍田、城南等團勇合擊,會眾潰散,斃、俘逾千人,遭殺害675人。
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雨雪,繼夏冰雹,大者如卵。是年,知縣張鶴齡改建城內寶成寺為呂祖廟。十月,修整城牆、城壕,城牆增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城壕加深一二尺至五六尺不等,用銀二萬余兩。
咸豐六年(1856年),知縣張鶴齡增修縣志12卷,今存。是年,竹絲湖堡鴨橋人陳晃樓,陳擷仁到江西吉安學會高型織布機操作方法,並帶回高型織布機,改革了本縣織布技術。同年,壢陂堡群眾集資興建攔河石陂,灌溉農田978畝。
咸豐八年(1858年),法國傳教士於寧新赤沙嶺建天主教堂。
咸豐九年(1859年),太平軍石鎮吉部陷大埔、破嘉應州城後,於二月廿二日圍攻興寧城,久攻不克,至三月五日,不支而退,取道龍田、羅崗、羅浮,奔江西,入湖南。官紳恐其折回,飭令焚燒城西附廓房鋪。初六夜西風大作,城西11街延燒無余。咸豐年間,本縣布商開始在廣州、佛山設號,經銷興寧土布。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間,太平軍余部康王汪海洋部由福建武平敗退入粵,佔領鎮平(今蕉嶺),休整三月後向江西撤退;於八月路經本縣黃陂、羅崗、羅浮等地,遭清軍追擊。汪部在羅崗白水寨山伏擊追軍,殲滅關邦部,並重創其他迫軍。後入贛南,又遇清軍阻擊,敗退連平,復從連平翻山回師和平,經興寧大坪、羅崗、黃陂等地,十二月八日攻陷嘉應州(今梅州)城。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合邑重建學宮大成殿。
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文峰塔,至今猶存。
光緒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黎力基與華籍教徒張學興、羅日壽在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會,並興建教堂。
光緒十年(1884年),紫金「紫霞洞」先天道派人來興寧傳教.教徒李又勛於龍田雙溪寶善樓創設先天道堂。
光緒十一年(1885年),興寧督學何子淵創辦石馬(宇)雨南洞小學。
㈥ 這是清朝年代的地名:惠州府龍川縣潤步堡,請問是現在廣東省什麼地方,謝謝!
設置廣東行中書省,龍川即屬惠州府起,到民國2年(1913年),廢廣東布政使司和惠州府,改稱為"潮循道",後來惠州隨行政區劃改革改稱為"東江行政委員會"、「東區綏靖專員公署」等.至於潤步堡就不太清楚,你可以114查詢
㈦ 廣東以前有多少個府,現在在那裡
清朝時廣東省包括現在廣東全省和海南省,還有廣西的欽州市、北海市和防城港市, 其實廣東以前只有九個府,所謂十府中的南雄府只是南雄州 廣州府 治所在南海(即廣州)14縣. 肇慶府 治所在高要(即肇慶)9縣和德慶州. 惠州府 治所在歸善(即惠州)9縣和連平州. 韶州府 治所在韶關. 轄6縣. 潮州府 治所在海陽(即潮州).9縣和南澳廳. 高州府 治所在茂名(即高州).5縣和化州. 雷州府 治所在海康(即雷州).3縣. 廉州府 治所在合浦(即廣西合浦縣). 轄2縣. 瓊州府 治所在瓊山(即海口市瓊山區). 轄7縣和儋州. 十府之外還有五個州,即 羅定州 治所在羅定. 轄2縣. 連州 即陽山縣. 南雄州 即始興縣. 嘉應州 治今梅州. 轄4縣. 陽江州 轄陽春.恩平2縣.
採納哦
㈧ 清朝時的廣東惠州府「長寧縣」現在屬於什麼縣
下圖為《中國歷史地圖冊》清惠州府地圖,圖中黑字為古地名,棕字為今地名。可見,清惠州府的長寧現,即現新豐縣。
㈨ 惠州以前的歷史是什麼
東江和西枝江在惠州城交匯,兩江夾著的地方,形成了一個東平半島有又稱橋東半島。在這個半島上,自古便是一個縣城的所在地,它便是以前的惠陽縣。
這個半島,老惠州人都習慣稱之為「縣城」,而橋西這邊,則稱為「府城」,因為它是惠州府的所在地。
惠陽縣古稱歸善,據歷史記載,縣城的歷史比府城還要久遠。 橋東歷史上是歸善縣府所在地,有一千多年歷史,歷來是東江流域水陸貨運集散地。蘇東坡等幾百位歷史名人曾寓居橋東,留下了豐富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橋東的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工業生產突飛猛進,1978年工業產值僅430萬元,利稅25萬元,2002年底工業產值增至11.7億元,創利稅2681萬元,分別增長272倍和107倍。先後建成了東湖、華寶、平南、小金口、松山東盟、文頭嶺等較大規模的工業區,涌現出年產值超億元、生產全國名牌產品的惠州市富紳服裝實業有限公司、惠州寶柏包裝有限公司、惠州新安制衣有限公司、惠州金山電裝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農村也從單一的農業生產發展成為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三高農業為龍頭,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的新農村,2002年農民人均收入達5500元。
橋東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備,轄區內文化教育、健康娛樂、客貨交通運輸、農貿產品批零、特色飲食一應俱全,小區實行綜合治理,樓院管理規范、完善,是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東湖花園、新世界長湖苑、金沙俊園等高尚住宅小區均落戶橋東,深受廣大市民青睞。改革開放以來,橋東新建、改造了十多條馬路和上板塘、下板塘等住宅小區,還建成了東坡公園及東西枝江兩岸的濱江公園、老年人活動中心和中心幼兒園等,為廣大居民創造了良好的休閑、活動場所,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橋東致力實施市、區兩級政府的「退二進三」策略,將工業區設立於三環以外,轄區內發展兩個產業行業帶,即以東平水果市場為龍頭的水果、農副產品批發行業以東湖花園、長湖苑為龍頭的住宅產業群,努力把橋東建設成為生活居住、經商購物、投資辦廠、安全文明的寶地。
㈩ 關於惠州歷史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名城。有1700多年的歷史。1990年在區內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內設有博羅縣;到隋開皇11年(公元591年)嶺南設有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唐代時粵東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漢乾亨元年(公元917年)這里為禎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1020年)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元代置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從唐到清末一千多年間,有43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留下了96處遺址和2100多件文物。北宋年間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在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被朝延貶謫到惠州。他寓惠三年,創作了大量詩文,籌辦了很多有益百姓的好事。惠州因東坡的到來而聞名遐邇。
秦朝為南海郡傅羅(或作博羅)縣
東晉為南海郡博羅、酉平、欣樂三縣
南北朝劉宋王朝--為南海郡和東官郡的博羅、酉平、安懷、欣樂四縣南齊王朝--為南海郡和東官郡的博羅、羅陽、酉平、懷安(即安懷並改為東官郡治)、欣樂(現在的羅陽鎮)五縣梁、陳王朝--梁朝時設循州(今惠州,府治惠州市區),梁化郡(轄懷安、歸善縣--由欣樂縣改,今惠陽縣地),博羅、羅陽二縣
隋朝隋朝地方政區分州、縣兩級,後改為郡、縣兩級制廣東同設廣州、循州兩個總管府,大業年間改為南海郡、龍川郡(轄歸善--郡治,現在的惠州府城、河源、博羅、興寧、海豐五縣)
唐朝唐朝地方政區分道、州、縣三級循州,隋之龍川郡,武德五年曾改循州總管府,管循、潮二州,貞觀二年廢府,天寶元年改為海豐郡,乾無元年復改為循州。轄歸善(州治)、博羅、河源、海豐、興寧、雷鄉(今龍川地)六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五代十國南漢王朝--改循州為湞州,轄歸善(州治)、海豐、博羅、河源四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宋朝宋朝地方政區分路、州(府、軍)、縣三級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諱,改湞州為惠州。轄歸善(州治)、海豐、河源、博羅四縣,州治現惠州府城
元朝元朝地方政區分省、道、路(府、州)、縣四級,小省無道惠州路,轄歸善(路治)、博羅、河源、海豐四縣,路治現惠州府城
明朝明朝地方政區分司、府(州)、縣三級惠州府,洪武元年立,由元代之惠州路、循州合成。轄歸善(府治)、博羅、長寧(今興寧)、永安(禽紫金山)、海豐、龍川、長樂(今新豐)、興寧、連平州、河源、和平,共一州10縣。府治現惠州府城
清朝清朝地方政區分道、府(州)、縣(州、廳)三級惠州府,清初領連平州和歸善、博羅、長寧、永安、海豐、龍川、長樂、興寧、河源、和平10縣。雍正九年(1731年)從海豐縣分設陸豐縣,十一年改長樂、興寧二縣歸嘉應直妹州。共為一州9縣。府治現惠州府城
民國1912年惠州府與歸善縣合並改名為惠陽縣1915年--屬潮循道,潮循道即為原潮州府、惠州府、嘉應直隸州,共25縣,道治先設於潮州,後遷到澄海縣屬的汕頭1936年--改為第四行政督察區,轄惠陽(區治)、博羅、陸豐、河源、紫金、新豐、龍門、海豐8縣。區治現惠州府城1947年--改為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轄惠陽(區治)、博羅、陸豐、河源、紫金、龍門、海豐7縣。區治現惠州府城
共和國1949年--東江專區,轄惠陽(專區駐地)、增城、紫金、連平、和平、陸豐、博羅、龍門、河源、龍川、海豐,共11縣1958年--設惠州縣級市,4月設惠東縣1959年--撤銷惠陽專區,並入佛山、韶關、3汕頭個專區。撤銷惠州市,改為惠州鎮,劃歸惠陽縣管轄,惠東縣並入惠陽縣;龍門縣並入增城縣1963年--恢復惠陽專區,轄惠陽、博羅、寶安、東莞、增城、龍門6縣1964年--10月恢復惠州市(縣級)1970年--惠陽專區改為惠陽地區1975年--11月,惠陽地區的增城縣和龍門縣劃歸廣州市管轄1979年--3月,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地級)1984年--惠陽地區,轄惠州市(縣級)惠陽、紫金、各平、連平、河源、博羅、東莞、惠東、龍川、陸豐、海豐,共1市11縣1988年--經國務院元月7日批准,撤銷惠陽地區,改稱惠州市(地級),原惠州市改稱惠城區。惠州市轄惠城區、惠東縣、惠陽縣、博羅縣、龍門縣,共一區4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惠陽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惠陽撤市設區。至此惠州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