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發布時間:2021-03-12 23:20:08

❶ 改革開放成功留給我們的啟示

德清改革開放30年成功實踐及啟示
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德清縣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的發展,城鄉面貌有了根本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精神文明新風尚得到確立。在這一過程中,「德清模式」、「德清經驗」、「民間設獎」等特色經驗逐步地被總結、推廣,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一、落實黨的政策是德清取得成功實踐的前提條件。將中央的大政方針不折不扣地落實並付之實踐,這是德清人的共識,是前提,也是方向,如果離開了這個大前提,那麼,其改革的路徑很可能要出現偏差或者「錯失良機」而導致「滯後發展」。所以,德清的經驗是:放得早,得益先;放得多,得益大。

二、堅持解放思想是德清取得成功實踐的根本動力。綜觀德清改革開放30年歷史,可以分為3個階段:謹慎探索的前十年,為第一階段;平穩發展的中十年,為第二階段;奮起直追的後十年,為第三階段,但「解放思想」這條主線始終貫穿其中。「德清模式」的實踐與推廣和土地流轉的嘗試與「股票田」的出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三、明確戰略重點是德清取得成功實踐的有效抓手。改革開放前20年,德清是在探索、平穩的過程中求發展的,這與安分馴良、樂土自得的鄉土傳統文化有很大的關聯,更與不懂市場相關。因此,「遍地開花」式的大發展始終沒有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德清實行企業改制工程後,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成了經濟主體,區域內面對面競爭成為一種常態。當時代的腳步悄悄邁入新的世紀之時,德清縣根據自身條件和本地實際,提出了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的發展戰略,確定了抓好「強工業、精農業、擴城市、興三產」4項工作重點。

四、注重招商引資是德清取得成功實踐的重要因素。德清改革開放30年中,前十年以制度突破、體制創新為主,經濟完全以縣內生產要素存量盤活與自我積累為主,即「改革」的成分佔有較大比重;直到1987年,第一家外資企業的引進,標志著以「引進來」為主的開放模式逐步啟動。如果就開放階段而言,德清已從初期(1987年後十年)的敞開引進逐步過渡到了「項目選資」。德清縣在2007年提出了「企業創大業、幹部創事業、群眾創家業」的倡議。

五、弘揚德清精神是德清取得成功實踐的主觀原因。德清縣的幹部群眾早在改革開放前期,就為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發揚「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四萬」精神進行了艱苦創業,終於使德清有了較為堅實的經濟基礎。上世紀90年代後期,德清人民通過從歷史的精髓中回顧總結、從時代精神中歸納概括、從未來戰略高度中提煉升華,提出了「務實創新、團結創業」的德清精神。

以上內容最好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❷ 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示

當權的能世襲,有錢的能推磨,無錢無權的賣苦力

❸ 改革和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1.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2.要善於學習外國經驗,取長補短
3.要從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照搬別國經驗
4.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要注意政策的連貫性
5.要與時俱進,適時調整政策,堅持正確的方向,既要防止左傾錯誤,又要防止右傾錯誤
6.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依法治國方略,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7.計劃與市場都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
8.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要經歷艱難曲折
PS:有選擇地作答,必要時可以拆分上述要點

❹ 作為一名中學生,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要想發展就必須對外開放,閉關自守,只能使國家落後;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活力源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國家所制定的路線必須得是符合本國基本國情,適合國家,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一個國家要想得到發展就必須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運轉的動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國家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一份力。

❺ 歷史上重大改革給人們的啟示800字

什麼叫改革呢?古人把改革稱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舊政」,或者叫做「變法亂常」。古書上是這樣來解釋改革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除舊布新,打破常規。它意味著對原有的權力配置、利益關系、社會秩序乃至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進行新的調整。
改革往往會引發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過程中,及時化解這些新出現的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就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是實現長治久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這也是古人所說的要善於以「小變」來求得「大變」。
古往今來,無數歷史事實都證明,改革、發展和穩定這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輔相成,我們只有找到這三者結合的結合點,穩妥地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大體上都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激化情況下發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矛盾。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必然導致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危機加深。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改革來調整社會生產關系就成為克服社會發展障礙的最常見、最有效的途徑。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不勝枚舉的改革和變法,但影響比較大的改革有十幾次,研究這些不同性質、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改革,它的發生條件以及策略和方法是否運用得當是很有價值的,無論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我們的無價之寶。
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幾種不同類型的改革。一是變革型改革,二是修正型改革,三是盲動型改革。我們就分三講,對三種類型的改革做一些粗略的考察和分析。
一、變革型改革
下面,我們先講第一種類型的改革,即變革型改革。所謂變革型改革,它是指在社會形態轉變時期,為了用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而進行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講,變革型改革即是革命。我們將這一類改革按照它的時間和性質分成三種情況。
(一)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
第一種情況,春秋戰國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改革。春秋時代,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由於牛耕和鐵器的發展,逐步地推廣,荒地開墾日益增多,私田急劇地增加,建立在集體勞動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就日益地顯現出來,出現了公田不治,公田沒有人去耕種這樣一種現象。
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田裡不鬻」,即原來規定的田地不可以買賣的格局就被打破了。當時奴隸主之間爭奪土地的斗爭就層出不窮。上至天子,下至大夫,還有大大小小的奴隸主都在競相的購買土地。
與此相適應的是階級關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部分奴隸主轉化為封建的地主,獲得小塊土地私有權的奴隸和平民也轉化為個體的農民,由此封建依附關系和租佃關系就產生並發展起來了,而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就成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地尖銳。
當時針對腐朽的奴隸制這樣一種關系,而且針對奴隸主殘暴統治的奴隸起義和平民暴動是此起彼伏,還有工匠斗爭和國人暴動越來越高漲,再有的是「私家」(指當時的大夫)對於「公室」(諸侯國君)之間的斗爭也愈演愈烈。
再有是新興地主階級向奴隸主貴族展開了奪權斗爭,比較有名的是田氏代齊,還有三家分晉這些都相繼出現。被稱為「戰國七雄」的各國國君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遭到宗族滅亡、社稷瓦解的這樣的厄運,因而他們都紛紛地變法圖強,進行了政治與經濟各方面的改革。
著名的改革有這樣幾個,如由齊國的「管仲改革」、鄭國的「子產改革」,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齊國的「鄒忌變法」,燕國的「樂毅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這些變法相繼經過了60、70年的時間。在這些變法當中最有名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我們今天來看各國變法的性質是由於舊奴隸制度所積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集結所以造成了各國的變法,所以在各國的變法中封建化就逐漸地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給它定性為「它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
各國變法的結果就使奴隸主貴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奴隸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基本上被廢除,由奴隸制引發出來的各種社會矛盾就逐漸地得到了化解,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社會和經濟文化得到發展,中國歷史由此邁入了蓬勃發展的封建時代。
下面,我們就以秦國的商鞅變法為例,來介紹一下改革的內容和措施。春秋時期,秦穆公當政時期的秦國曾經是一個西方的大國,但在秦穆公以後,由於幾代當政者不求進取,所以使得秦國國勢日下,到了戰國初期的時候已經衰落得各國都看不起秦國,不與它會盟這樣一個地步。到了戰國中期以後,秦獻公繼位,奮起圖強,著手進行改革,來挽救秦國衰退的趨勢。秦獻公的改革就使得秦國的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有所恢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來富強秦國。
秦獻公死了以後,當時年僅21歲的秦孝公即位,秦孝公雖然年輕,但他雄心勃勃,他有志於來統一天下,成就霸業。
他在上台以後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書》上記載它是「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用此來籠絡人心,安定內政。同時他還下令求賢,他明確地宣布說:賓客群臣,有才華的人如果能提出奇計,使秦國富強的話,我將要給他很高的官職與他來分享這個國土。所以,這就提出了很優惠的條件來爭取各國的賢才到秦國來,商鞅正是看了秦國招賢的命令以後就來到了秦國。
商鞅他原來名字叫公孫鞅,是魏國陳,原來叫魏鞅,後來他因為帶兵打敗了魏軍,受秦王的封邑,封在了商這個地方,一共有15個億,所以人們就稱他為商鞅。他從小就喜歡「刑名之學」,抱負宏大,嚮往著李悝、吳起的改革事業。
商鞅進入秦國以後就晉見了秦孝公,主張霸道,提出了變法的主張,提出了秦孝公的賞識,雙方一拍即合,最終就確定了變法的根本大計。
秦孝公就任命商鞅為左庶長來主持變法,這個變法一共進行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集中變法有兩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一次是在公元前350年。030600.net下面我們就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次變法的內容。
第一次變法的內容主要有這樣幾點:一個,獎勵耕織,發展生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鞅認為:農業是本業,商業是末業,所以他下令:「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如果你努力地耕織,努力搞農業生產,導致你的糧食增產,你家庭富裕了,可以免除你的徭役,如果你從事商業,而導致你懶惰,結果貧窮的話,官府就要收你為奴,連通你的妻子、兒女都淪為奴隸,所以這樣一項政策就是鼓勵農民去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商鞅還把獎勵、開墾荒地作為重點,制定了幾十條措施來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同時他還發布了不少抑商的政策,如提高商稅、不準私自販賣糧食、商人要向政府登記他所擁有的各種奴隸的數量和名字,以便官府用來攤派徭役,國家還壟斷了鹽鐵和糧食的購銷,這些政策都是抑商的政策,這個政策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從商鞅變法開始,再往後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堅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國家的政策,這個政策對封建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增強了封建政權的經濟力量,鞏固了政權的根基。
第一次變法的第二個內容是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限制舊貴族的特權。商鞅他頒布了分為二十等的軍功爵制,確定了這樣一個制度,立功受獎,怎麼受獎?具體到斬獲敵人的一個首級的話,就賞爵位一級,另外還賜給土地和宅院。軍功越大,爵位和田產就越多,同時他又明令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宗室貴族如果你沒有戰功、軍功的話,你就要被從宗室貴族的簿籍當中除名,除了名以後,你就不能再繼續享受爵祿和特權,這樣一個政策就打擊了舊貴族的腐朽勢力,為中小地主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結果就收到了這樣一個效果,有軍功的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如果沒有軍功的,即使你是宗室貴族的話,你家裡可能還有財富,但你不可以鋪張,不可以炫耀,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這是第二個內容。
下面,變法的第三個內容,頒布了法律,編制戶籍,實行什伍連坐法。商鞅認為,國家要用法制才能夠治理好,所以他就在秦國頒行李悝的《法經》,並且實行輕罪重刑的政策,他的目的是要以刑去刑(我用刑法來去掉刑法),我雖然有刑法,但因為老百姓都不去違反刑法,所以刑法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商鞅他還進一步整頓編制了戶籍,他把五家編為一伍,十家編為一什,這樣編完以後就可以使一伍一什互相監督,如果有人犯罪,就必須進行告發。如果你不告發的話,查出來以後,那十家都會受到牽連,所以這個是什伍連坐法,這個政策就使得農民被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政權的手中,就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新法的順利推行,這是商鞅變法當中第一次變法的三個主要內容。
第二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改革田制,廢井田,開阡陌。商鞅下令:為田開阡陌封疆,他把田制以240步為一畝,實行一戶給100畝030600.net土地這樣的授田制度,同時,還規定:國家分配給你的土地可以終身使用,這樣就從制度上解決了秦國當時地多人少的矛盾,保障了土地和勞動力穩定地結合,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提高了土地和勞動力利用的效率,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商鞅的這項措施是對所有制實行的根本變革,也是秦國得以富強的根本保證。
第二個內容,改革稅制,均平賦稅。為了改變各地農民賦稅負擔不太合理的狀況,商鞅決定「訾粟而稅」,按糧食產量來核算田稅,以粟來交納,這項措施效果是很顯著的,它就達到了上一而民平,上面統一了,老百姓所承擔的賦稅相對地均平了,這樣的效果就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賦稅收入的增加。
第三個內容,統一度量衡。商鞅命令人製造了標注的度量衡器,命令全國都以此為標准。現在上海博物館裡面展示的就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大良造」的是什麼呢?是商鞅督造的銅方升,一升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全國統一的,以它唯一的標注。除了升以外,還有丈、尺、權、衡,這些都全國統一。由這些出土文物,當時統一度量衡是非常嚴肅、認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有利於全國各地的經濟交往,維護了集權統治的經濟基礎。
第四項內容也很重要,廢除了分封制,普遍推行了縣制。縣作為一種行政機構,早在春秋初期,各國當中就有實行縣制的,商鞅在廢除了井田制的同時也廢除了分封制,就在全國設立了31個縣,當然有的史書記載是40餘個縣,這還是有爭議的。每個縣的長官都是由朝廷統一任命的縣長、縣令,縣以下有若干個鄉,在此之前,秦國是自然村落,沒有統一的國家的一個行政區劃,劃分縣以後,這就屬於秦國的一項重大的政治改革,它就確定下行政的體制了。這樣就有對於以後秦國所進行的統一戰爭、統一的調配軍力和物資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第四項內容。
第五,遷都咸陽。為了便於變法的順利進行,圖謀日後030600.net向東的拓展,商鞅建議秦孝公把國都從岳陽(今陝西臨潼的東北),岳陽這個地方舊貴族的勢力比較強,所以,為了避開強大的守舊勢力,商鞅就勸秦孝公把國都遷到了咸陽,並在那兒修建了宮殿。咸陽那個地方處在秦國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水陸交通很便利,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利於秦國未來的發展,所以遷國都的決定是商鞅極具戰略眼光的,對他日後統一六國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六個內容,革除落後的習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商鞅下令:禁止父子兄弟同時居住,一戶如果有兩個以上成年兒子不分開居住的話,結果加倍地徵收戶口稅,這是他定的規定,這樣一來,就使得過去同財共居的大家庭就開始逐漸地瓦解,出現了千百萬個一夫一妻制的小農家庭。這個做法就為的是增值人口,還有便於增發徭役和戶口稅,所以它是適應了當時秦國的農業發展的水平,對於鞏固小農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上,我們講的是商鞅變法的這兩次變法的內容,這些內容大家可以看出來,它是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對於奴隸制進行了一次掃盪,促進了封建制的發展。秦國經過這20多年的改革就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由原來的落後轉變為富強。

❻ 歷史 國家改革對我們的啟示如題 謝謝了

中國三十年改革既有寶貴的經驗,也有難得的教訓。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既為我們自己也為他國留下了深刻的啟示。中國三十年改革的啟示無疑是豐富多樣的,下面僅從如何處理各種關系角度來歸納改革的啟示。 啟示之一,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的關系。改革與發展既統一又矛盾,有時改革能促進發展,有時改革可能損害發展。若改革能在正確的時機和穩定的秩序下,調動多數人積極性,為多數人帶來利益,則能促進發展;若改革沒有選擇好時機,沒有採取正確的策略,沒有調動多數人的積極性,沒有為多數人帶來利益,則很可能損害發展。所幸的是,中國大多數改革措施都達到了促進發展的效果,與蘇聯東歐一些國家出現的「有改革、無發展」的情況形成了對比。改革本身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目的,不能只為改革而改革,一定要在發展中推進改革,努力實現改革的發展效果。 啟示之二,正確處理改革與開放的關系。改革與開放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若二者關系處理得好,則改革會更加順利。1978年以來,中國始終將改革與開放緊密結合起來向前推進,形成了改革與開放良性互動的局面,即形成了改革促進開放、開放反過來促進改革的局面。這是中國改革取得較好成效的重要秘密。在封閉環境中也可以進行內部改革,但難度要大得多。而在開放環境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外部競爭壓力來推進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引進國外的各種要素(如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來推進國內的改革。 啟示之三,正確處理改革與穩定的關系。改革是對現有體制和制度的重大調整和改變,是對現有利益格局的改變,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改革還有改革成本,總會付出一定代價。但若改革得好,則會很快帶來發展效益,會為進一步穩定社會提供物質基礎和制度環境。因此,改革者必須在改革與穩定之間尋求結合點和平衡。中國改革採取了「漸進改革」、「增量改革」、「經濟優先改革」、「試點實驗」等策略,基本是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下來推進改革的。而且,在改革中注意了對改革受損群體進行補償,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因而較好地維護了社會穩定,實現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的目的。 啟示之四,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改革與效率和公平三者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改革一般會提高效率,改革可能帶來公平,也可能帶來不公平,公平有時與效率一致,有時與效率相沖突。效率與公平一致則有利於改革,不一致則不利於改革。中國的改革在很長時期內採取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其初衷是為了打破改革初期「平均主義」的束縛,但此原則實行時間明顯過長,以致形成了當今比較嚴重的社會不公問題,引起了部分民眾的強烈不滿,並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影響了人們對改革的評價。這是中國改革的一個重要教訓。因此,改革必須平等兼顧公平與效率,二者不可偏廢。 啟示之五,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改革是一項難度極高、探索性極強的事業,改革之初因傳統體制非常強大,改革難以全面整體推進,比較現實的選擇是先進行局部突破。但隨著局部改革的推進,應適時進行全面整體改革,否則有可能扭曲體制和制度,形成一系列「後遺症」。中國改革遵循了先局部改革、後全面整體改革的策略,如先農村改革後城市改革,先沿海開放後全面開放,先在部分地方試點試驗後全國推廣,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中國在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改革和城鄉協調改革上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全面整體改革相對滯後,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啟示之六,正確處理短期與長期的關系。改革既有空間合理布局問題,也有時間合理布局問題。時間合理布局主要表現為短期與長期的關系。改革既有短期改革,也有長期改革,既有短期效果,也有長期效果。短期和長期要兼顧,既不能只為短期忘了長期,也不能只顧長期忽視短期。中國改革採取了「摸著石頭過河」、循序漸進、穩扎穩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策略,非常重視短期改革和短期效果,通過短期效果累積了一些長期效果。但客觀說來我們對長期改革和改革的長期效果重視不夠,將那些難度較大的根本性改革留了下來,以致使未來的改革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 啟示之七,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改革既涉及到中央,也涉及到地方。中央和地方既是改革的主體,也是改革的對象。中央與地方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權益沖突。中央與地方若形成了改革的合力,則有利於改革,反之則不利於改革。中國改革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繫上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改革初期,中央對地方「放權讓利」,大大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但也產生了一些副作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實行「分稅制」和部分部門「垂直管理」後,中央加強了集權,增加了財力,但因此削弱了地方的權力和利益,特別是一些鄉鎮和縣級政府出現了明顯的財力和權力不足,影響了地方的積極性。但同時在全國跨區域的司法管理和流動人口管理等方面則存在明顯的協調統籌不夠。 啟示之八,正確處理政府與民眾的關系。政府與民眾之間存在著非常微妙的關系,二者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相對獨立的利益。民眾是納稅者,政府是管理服務者,按理說政府即是民眾的政府,二者利益應是一致的,但由於政府也是由人組成的,政府也具有「經濟人」的某些特徵,在制度設計不合理的情況下,政府也會趨利避害,也會追求自身權利的最大化,也會出現與民眾利益的不一致。政府既是改革的組織者,也是改革的對象。中國改革在處理政府與民眾的關繫上既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成功的方面。成功的方面主要表現在政府作為改革的主要推動者,為民眾整體的福利增加做出了貢獻。不太成功的方面主要表現在政府自身的改革嚴重滯後,部分官員「尋租」嚴重,腐敗屢禁不止。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民眾的關系,仍將長期考驗我們的智慧。

❼ 歷史上改革的一般因素,以及對我們的啟示。

1.社會動盪不安(商鞅變法)
2.現有體制已經不再符合時代潮流而導致國家落後(維新變法)
3.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
4為了振興本國國力(日本明治維新)

大體上就是這么些原因,掛號裡面是我給你舉的典型例子,幫你更好的理解.

啟示:改革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要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與國力的增強.

❽ 縱觀中外歷史的重大改革,你能從中獲得哪些重要啟示

1 順應歷史潮流,為絕大多數人民牟利
2 代表和解放先進生產力
3 改革或者革命要成功必須要有相應高素質的人民做支撐,代表改革利益的人能迅速占據主導主動權,防止保守派復辟
4 文化先行,改革後行,要有自由寬松的思想環境
我覺得主要就是上述這些。

❾ 縱觀歷史上的改革,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麼啟示

1.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中央對地方實行有效的管理,有利於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 2.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穩步推進 3.根據國情而定,時事求是,改革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各種矛盾,特別是要不斷改善民生,實現惠民目標 必修二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