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歷史小論文1000字(自選題材)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國家、民族創造了絢麗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使我們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為當代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使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出現了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已經成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存和發展我們各自的優秀傳統,如何使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有效地參與到當代社會發展進程之中,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一、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
在洶涌澎湃的現代化大潮中,重視搶救和保護傳統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已成為一項非常緊迫和重要的任務。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各國傳統文化不同程度的損毀和加速消失,這會像許多物種滅絕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一樣影響著文化生態的平衡,而且還將束縛人類的創造力,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全面進步。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既是對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為現在與未來的文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本土文化,倡導文化多樣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文化資源和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壞性的開發,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願意與各國交流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探尋國際合作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
傳統文化的保護,既包括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非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目前,關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內立法和國際協作機制已經比較完善,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專門國內法的國家還很少,國際間的合作也還很不夠。希望會議能夠在關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更加關注擴大和加強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不僅涉及到觀念問題,更重要的是方法問題,所以建議會議提請各國關注現代化進程與傳統文化出現沖突時的具體解決辦法。我們尤其希望會議在傳統文化保護的主要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立法模式和實踐,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的機制等具體操作層面做出創造性的工作。
二、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傳統文化
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祖先創新的積累和結晶,不斷創新是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鼓勵和保護文化創新,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對於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揚棄、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當代生活,並給現實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動力。在科技迅捷發展、社會急劇變化的當代,緊跟時代、著力創新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圖強的十分重大的問題。21世紀各國的文化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保持民族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統一,值得我們深入研討。
堅持文化的民族性,繼承和發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沒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沒有文化的多樣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傳統,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廣收博採、熔鑄萬物,又必須保持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品格。每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作為其獨特的精神財富是產生文化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發展的基礎。現代化的發展,從技術手段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電視、電腦、互聯網和各種信息傳播的普及,到文化產業以及文化與商業關系的密切,使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文化需要適應這種轉型,才能在這種當代社會中生存和發展。
政府在傳統文化的保護中應當發揮關鍵性作用,要研究政府如何通過政策調整實現文化繼承與創新。各國政府需要採取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傳統文化的保護,使之成為歷史的忠實樣本,使人們由此了解過去;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又需要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使傳統文化中積淀的優秀精神文化遺產為現代生活服務。在發展中繼承傳統文化,在繼承中鼓勵創新,使之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樣是當代各國政府進行文化建設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傳統,具有各自的發展道路,不同傳統文化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隨著人類進步和時代發展,任何一種文明都不可能單獨發展或孤立存在,東西方文明和各國文化的相互交流順乎潮流,合乎人心。不同文化傳統間的溝通有助於消除民族隔閡和偏見,有利於促進國家間政治、經濟關系的發展。有利於在保護文化多樣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發展。
在各國之間形成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機制,加強聯系和對話,減少沖突和磨擦,有利於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保持文化的多樣性的前提是尊重各國各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同時,需要不同文化間加強交流與交往。通過相互吸收,相互借鑒,可以達到文化的共同繁榮,這是一種在保持自身文化特徵的前提下的相互促進關系。世界因不同而精采,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創新因交流而迸發。文化發展需要各民族間建構一種相互的交流環境。因此,在文化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一套文化交往基本准則和有效機制的體系,將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這些准則和機制不僅應覆蓋絕大多數國家,還應具有相當程度上的可操作性。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一個既具有豐富傳統文化,又具有濃厚現代氣息的國度
『貳』 高中歷史小論文寫什麼主題的好呢急~~~~
提供幾篇高中歷史小論文(節選),供參考. 1.<林則徐禁煙運動新評 一百六十年前林則徐在中國發動了一場禁煙運動,不僅在當時轟動世界,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林則徐也從此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而名揚中華,流芳百世。今天,一百多年後,我們重新審視歷史,再度就林則徐當時的禁煙運動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認識,特別把林則徐的行為完全稱之為愛國行為有許多值得懷疑和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做分析,以引起人們爭論。 一、林則徐禁煙運動前的中國 從十四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文明,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新航線的開通,現代工業的興起,縮小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相互的距離。古老的東方,特別是充滿神迷感的中國,西方各國早就意欲打開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的大門。最早來華的是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這些當時海上的強國,葡萄牙是自西而東,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印度,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間(公元一五一四至一五一六年)間到達廣州沿海,在廣州附近的一些小島做一些中介商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有八條葡萄牙船來到廣州珠江口岸。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八年),在寧波,明朝官兵還與葡萄牙人發生武裝沖突,據西方人記載,葡萄牙死於此役的有五百多人。一五六一年左右來華的葡萄牙人因船上貨物濕水,需要借地晾曬,重金賄賂廣東地方官,租下了澳門,每年完納地租銀一千兩,一七四0年減少為五百兩,歷來均向山縣繳繳納...... 2.<試論「半殖民地」概念在中國近代史中的適用性 [摘要]通常認為,從1842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社會開始了半殖民地化過程,但這種觀點片面誇大了西方國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抹殺了近代歷屆中國政府在內政外交領域的主動、積極的方面,作為史學研究,我們需要一種中性的和較為客觀的理論來對中國近代史予以界定。 [關鍵詞]鴉片戰爭,半殖民地,近代中國. 「半殖民地」是指一個國家受到外來勢力的影響,而且受到外力影響的嚴重程度已使該國的獨立地位受到重大影響,得這種影響的程度又沒有使該國完全喪失獨立國家的地位。也就是說該國形式上有自己的主權,實際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要受制於殖民者。因此「半殖民地」概念所描述的狀態是一個介於獨立國家和完全殖民地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對於獨立的主權國家和完全殖民地國家之間的區別,我們會毫不費力地找出一個分界點,但如何劃出獨立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分界線,就面臨相當大的難度,「半殖民地」是否具有起碼的一些客觀上量化的指標? 一般認為,從1840年起近代中國就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已成為被史學界普遍接受的定論。各種近代史著作也是以這一理論作為基礎來敘述歷史事件,把近代中國的內政、外交、經濟、文化、軍事等諸方面因素與「半殖民地」普遍聯系,似乎只有與緊密相連才能說明清王朝的腐敗、頑固、落後,才更能說明北洋軍閥的倒退、賣國,才更能說明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動本質。從而為人民的革命斗爭、反帝斗爭提供理論依據。新中國的史學界也在「半殖民地」等範式的指導下,對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進行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 3.<試論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摘要本文從「改革策略」、「改革步驟」、「改革者的地位與許可權」、「和同僚的關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個方面,論述了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關鍵詞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成效 ) 北宋和明朝進入中葉後,都面臨著「積貧積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張居正就是在這種相近的背景下各自進行了變法與改革。但是,將王安石的變法與張居正的改革進行比較,則王安石變法的成就不能與張居正的改革相提並論。 王安石變法之時就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反對,以失敗而告終。後世學者對王安石變法也褒貶不一,可作為王氏變法不如人意的佐證。① 與王安石變法不同,張居正任相之時改革卻得以全面推行。雖然張居正身亡之後,其改革措施(除「一條鞭法」外)被明神宗廢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誣劾而被削官奪爵;但到萬曆末年,人們認識到改革的益處。因此,他的文集問世後,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無不對其改革稱許有加,認為在他執政的「十餘年間,海宇清晏,蠻夷賓服」,②並把他譽為「救時宰相」。③天啟朝,廷臣開始為居正鳴冤。於是熹宗下詔「復(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禎朝,居正父子官復原職,尚書李日宣等更稱:「故輔居正……肩勞任怨,舉廢飭馳,弼成萬曆初年之治。其時中外義安,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④可見張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贏得後世對他的追思與懷念。這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所沒有的。......
『叄』 高中歷史小論文範文
這篇是我自己寫的。你看看。
『肆』 高一歷史小論文可以寫的題材,請列舉。急!!!!謝謝!
第一個
2006年10月8日,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50周年紀念日。50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屢攀高峰;中國航天人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以一腔熱血譜寫了中國的航天傳奇,振奮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弦。
序章
1955年中央作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決定後,作為運載工具的導彈(火箭)成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術等新興技術成為發展重點。全國掀起了「向科學技術進軍」的熱潮。
一、艱苦創業
1、高瞻遠矚,雷厲風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業委員會(簡稱航委)正式成立,聶榮臻任主任。在聶帥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專家和一批軍政幹部、150餘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陸續集聚北京,成為新中國航天事業創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長錢學森。中國的航天事業誕生了。
2、引進技術,學習消化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蘇聯給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1956年10月原蘇聯先提供了兩發供教學用的P-1模型導彈,1957年12月又提供了兩發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P-2及一套地面設備,同時還向我國提供了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工程設計圖紙,派遣了技術專家和導彈操作使用人員。
在原蘇聯的幫助下,我國開始了P-2導彈和C-75地空導彈的仿製工作,開始進行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建設,還組建了教導大隊,學習導彈操作使用技術。
這期間,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極大地鼓舞了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
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國航天事業一直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建設強大國防的決心也毫不動搖。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己仿製的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一舉發射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近程彈道導彈。同年9月,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T-7發射成功。
4、小結,開局成功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設10個研究室,1957年重組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時,相關科研院所不斷加入國防部五院管理體系,充實完善了科研體系,這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1958年成立,1963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機電工業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國防部五院歸口管理)、通信兵部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1958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導彈試驗訓練基地(1961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國防部五院已經初步建成覆蓋導彈、火箭、衛星及相關系統領域,具有獨立研究、研製、試驗能力和條件的研究院體系。國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設及其成績證明,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開局成功,為完成更大的歷史任務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配套發展
1、「八年四彈」與導彈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發展導彈核武器,解決運載工具已成為緊迫任務。1964年12月,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通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的決議,由七機部統一組織和管理航天事業的研究、設計、試制、試驗、生產。
1965年3月,七機部《關於地地導彈發展規劃》獲得批准。這就是「八年四彈」的發展規劃,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時間內,研製成功改進的中近程、中程、中遠程、遠程四種液體彈道導彈。這一規劃在執行中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進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實現。這對我國航天科技工業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起到了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並為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新發展奠定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1966年10月27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東風2號甲中近程導彈攜帶著自己製造的核彈頭精確命中目標,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實用型導彈核武器,為打破霸權主義核壟斷作出了巨大貢獻。
2、航天三線,新基地新創業
六十年代中期,根據中央關於加強戰備,加強三線建設,建立鞏固的戰略後方的指示,航天系統開始大規模的後方基地建設。廣大航天職工從一線大城市來到三線深山僻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20年風雨坎坷的努力奮斗,建成了航天三線基地。
3、東方紅一號衛星與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衛星研製工作受到較大沖擊。為了加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根據聶榮臻副總理的建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於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衛星研製工作的正常開展。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轉播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全國各族人民無比喜悅。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多級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發射與測控技術,這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突破,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4、小結,歷史性的飛躍
七機部成立後,體制建設繼續充實,技術體系繼續完善,盡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仍然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了西方強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的技術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飛躍。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在兩極世界格局下,航天事業作為國防事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國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處於和平和發展的進程環境里,航天事業面臨轉型。
第二個
主題是關於<<王權和教權的關系>>
標題下一行是引入
2到3段論證,一段論證要有論點和史料論證
再寫一行深入和總結
大概總共要5段,700到800
在基督教的神權政治文化傳統中 , 蘊含著濃厚的「王權神授」的神權政治理念。基督教的王權神授理念 , 在中世紀初期的西歐社會開始得以廣泛而深入地傳播。其時 , 王國間的兼並戰爭與民族、部族間的沖突此起彼伏 , 階級的分化與對抗日益加深。在劇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中 ,「蠻族」王權與教會為求得生存發展 , 密切配合 , 相互為援 , 竭力構建「神命」王權支配的統治秩序 , 由此而鼓吹提倡王權神授的說教。隨著基督教神權政治文化傳統的不斷積淀 , 由王權與教會策劃的國王塗油加冕典禮應運而生。自基督教 6 世紀末傳入後 , 英格蘭也逐漸受到其神權政治文化傳統的浸染 , 國王塗油加冕典禮隨之產生並流行開來。
教會的神權政治文化傳統 , 有力地促使原始孱弱的「蠻族」王權向神聖的「基督教王權」轉化。這一中世紀初期西歐政治史上的重大歷史變革 , 在當時的英格蘭最為顯著 , 由此而為英國封建王權的興起開辟了道路。隨著教會王權神授理念的傳播與國王塗油加冕典禮的實施 , 英格蘭王權孱弱的局面漸趨消失。通過該典禮 , 國王成為「承蒙上帝恩典」來統治國家的「神命之王」,任何人都須服從他 , 反對國王就是反對上帝 , 就要受到神的嚴懲。隨著國王的神化 , 英國王權自 9 世紀開始強化。國王的公共政治權威逐步樹立 , 並得到了法律的確認與保護。王國的重大法權亦歸王掌握 , 其具有普遍公法效力的有關「王之和平」的規定 , 將損害王國安定之罪行收歸王家法庭審理。國家的地方行政制度分郡制 , 也相繼建立。此外 , 國王還組建了包括封建臣屬服役部隊、地方民團和僱傭軍在內的王國武裝力量。可以說 , 正是藉助於教會神權政治文化傳統的推動 , 英格蘭的「蠻族」國王才得以不斷突破日耳曼原始軍事民主制習慣的桎梏 , 初步樹立起君主的神聖權威與尊嚴 , 創建了雛形的國家體制。這樣 , 就為「諾曼征服」後英國封建王權的確立 , 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1066 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對英格蘭發動的「諾曼征服」,威廉獲得一國之君和封建宗主的雙重政治身份與地位 , 構建起強大的封建王權。隨後教會的神權政治文化傳統在英國封建王權的鞏固和發展上,同樣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在「諾曼征服」過程中 , 為在英國建立神聖的王權 , 威廉於戎馬倥傯之中迫不及待地在1066 年聖誕節讓約克大主教在西敏寺為他按舊制塗油加冕。塗油加冕典禮將威廉從一個外來軍事征服首領和尚有封臣身份的公爵,轉化成神聖合法的王國君主。從此,威廉公爵就以神命的英王威廉一世的身份君臨王國。此後,經過王權與教會的精心設計,國王的塗油加冕典禮漸趨完善,成為英王國的一項隆重的宗教--政治禮儀制度。同時也正是因為這種儀式才使貴族們的離心因素得以減輕。塗油加冕儀式以特有的神權政治的象徵意義展示,國王是神命的一國之君 ,任何人都須服從其權威 ,否則就要受到國王從而也是上帝的懲罰。通過這一典禮,國王的封建宗主形象大為淡化,並可借托神意突破封建習慣的限制,進一步拓展其作為國家最高公共政治權威的君權,遏止封建離心因素的滋長。可以說,在教會神權政治文化傳統的長期熏陶下 ,12世紀時,英王作為神命的最高公共政治權威的形象,逐步在王國中牢固地樹立起來,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認同與廣泛崇拜。
就教會而言,為獲得庇蔭,它致力於神化和輔佐王權。但教會畢竟是一個以教皇為神權領袖、具有特定神權機構與制度的國際性宗教組織 , 它的神權政治的理想目標 , 乃是要建立一個既能庇蔭教會、又不幹預教務的神命王權。因此 , 它既支持王權又欲限制王權 , 意在擺脫王權對教權的束縛。
羅馬教廷神權的膨脹及其對英國政治的不斷干預 , 成為此時英國教、俗權力矛盾的催化劑。此前的教皇雖然已是西歐公認的宗教領袖 , 但實際上各國教會多由本國王權控制。自 11 世紀中期始 , 教皇就利用克呂尼改革運動來強化神權權威。在這一過程中 , 羅馬教廷的神學家竭力闡發神權政治文化傳統中教、俗權對立的固有內涵 , 提出了有別於傳統的新神權主義的政治學說 ,否定王權直接源於上帝的「神授」原則 , 並依據「靈魂」統治權高於「肉體」統治權的信條 ,鼓吹教皇權為上帝所授 , 王權為教皇所授 , 教皇有權廢黜君主 。與此相應 , 教廷還在 12 世紀中期將教會聖禮固定為 7 項 , 將國王的塗油加冕典禮排除在聖禮之外。同時 , 教廷與各國王權展開旨在控制各國教會的「授職權」之爭 , 英王國成為教廷攻擊的一大目標。王權與教權的主要斗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教職任命、授予權和司法權的爭奪上,而這種斗爭的目的無非是想擴大自身的勢力,獲得更多的權力。然而 , 只要社會性質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 , 兩者之間的政治聯合必然要居於支配地位 , 其權益紛爭必然要處於從屬地位 , 並且最後將以相互妥協而告終。
教權與王權的對立使政治權威被分成教會政權和世俗政權兩個部分,而這又使多種司法管轄權成為可能。在同一社會內部各種司法管轄權和各種法律體系的共存和競爭正是西文法律傳統最突出特徵。伯爾曼指出:「十二世紀初至十三世紀末是西文法律傳統成形的時代,它有一個特點,即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剛剛建立的法律體系,形成多個司法管轄權並存的局面。許多刑事和民事罪行同時為教會法規和世俗政權的法律所涵蓋。不僅如此,多種司法管轄權的存在也促進了法律的系統化、合理化。教會法體系和世俗法體系的格局,轉而導致了在教會法律秩序內部各種世俗法律體系的復合體,而更特殊的則是導致了教會法院和世俗法院並存的管轄權。而且,為了保持復合、對抗法律體系間的復雜的平衡,就必須使法律系統化和合理化。這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的法律傳統。教會法是西方第一個近代法律體系。教會法的那些重要結構要素,如教會婚姻法、財產法、契約法等,都自然進入到作為二元格局之一的世俗法律體系之中。
第三個
翻了翻自己曾經的記錄 這個不知道能不能給你幫助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為宋朝名將。對母親孝順,家裡雖然貧窮但是十分努力。他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參加軍隊招募,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予他。他隨後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可惜的是宰相秦檜力主和,在一日之中降十二金字牌,召他還成,誣高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有著名的名篇《滿江紅》
我認為岳飛稱得上一位民族英雄,雖然在這個問題上有分歧。但是就歷史功績來看岳飛首先是為國家所任命的抗金將領,從岳飛抗擊金國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來看,顯然是為了南宋的國家利益。另外,說岳飛代表正義,是因為一個國家政權腐敗並不能成為另一個國家侵略的借口,一個國家的命運應當由它自己的人民說了算。岳飛所代表的是置個人安危於腦後,不屈不撓,救國家和百姓於危亡的精神和氣節,從這個意義上將岳飛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應該是正確的。
累死了╮(╯▽╰)╭可憐可憐我吧!給幾分!
『伍』 高中歷史小論文,急急急
顯而易見,整篇論抄文的核心在於民生,有兩種答題的方向。
1.整篇論證三民主義的一些弊端,如忽視民生,沒有明確後續的反抗帝國主義的方針,在套用一下政治方面(軍閥主義
),經濟方面(小農經濟還是主導,資本主義薄弱),乃至社會風俗方面(移風易俗的趨勢,明智的開啟),國際方面(帝國主義橫行霸道)然後結合材料(這個很簡單,抄一段材料就行)
2.另一種思路就是死磕民生,從小角度出發,先表彰孫中山推行的三民主義的功績(推翻清朝,開明智),然後再大筆墨的寫最底層人民依舊悲慘的生活境況,嚴重的脫離民生。
原創,高中文綜霸霸的一點分析。
『陸』 高中歷史論文要怎麼寫啊有什麼題目可以寫啊
寫里約瑟難題吧,這個好寫
『柒』 高中歷史小論文
隨便寫寫算了,反正高考歷史就100,有那功夫寫這個不如去復習別的科目
『捌』 好的歷史小論文題目
從鼎盛到衰敗(可以以西方的一步步興起對比中國在和平與思想的落後中慢慢衰弱)
『玖』 高中歷史卷子里有種題型是【根據材料寫小論文】,一般100-150字,這種論文要有主題我知道,可是具
首先你要看懂題目,明白題目要的答案,不要寫跑題。
其次語言要有邏輯性,要把自己的想法寫的簡單明了。
這種題一般就是考你對知識的運用和語言的邏輯。
只要不離開答案的中心,文章寫的有邏輯性,而且簡單明了,廢話不要多,因為批卷老師沒有時間去具體的看。
『拾』 高中歷史一小論文
一、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6—1842.8 ,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二、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歸類
1、割地:
①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
②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台灣、澎湖列島等。
2、賠款
①《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
②《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③《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
3、開埠通商
①《南京條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權。
②《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最西端)、蘇州、杭州為商埠。
4、攫取中國的特權
①《南京條約》:規定了協定關稅權。
②《馬關條約》:日本首先取得開設工廠的特權。
③《辛丑條約》:列強取得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權
5、有突出特徵的條約
①《南京條約》: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②《璦琿條約》:割地最多。
③《馬關條約》:最能體現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的特點
④《辛丑條約》:賠款最多;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三、列強侵華罪行
1、兩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②八國聯軍侵華期間,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槍隊」(華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
③抗戰勝利後,美國扶蔣**
3、製造大屠殺:
①甲午中日戰爭期間,1894年日本製造了旅順大屠殺;
②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4、製造事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沈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1937年八•一三事變。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眾的斗爭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
(2)1899至1900年,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3)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入侵(楊靖宇)。
2、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
(1)禁煙運動: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偉大起點。
(2)鴉片戰爭:關天培在虎門,英勇犧牲。
(3)邊疆地區危機: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4)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戰斗,與艦同沉。
(5)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6)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守軍(二十九軍)英勇抗擊日軍進攻。
(7)1937年9月,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英勇抗擊日軍。
(8)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山東台兒庄與日軍激戰。
(9)1940年8月起,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百團大戰。
3、學生運動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