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武都歷史都有哪些民族

武都歷史都有哪些民族

發布時間:2021-02-05 23:33:35

『壹』 隴南市都有哪些民族

隴南市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地區,有漢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壯族、朝鮮族、滿族等民族。截止2011年,隴南市共有30個民族

『貳』 武都概況

武都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巴山地,毗鄰川、陝兩省。全縣轄1區、6鎮、38鄉,767個行政村,總人口52萬,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境內溝壑縱橫、峰巒疊嶂,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里既有南國的靈秀,又雖具北國之雄奇,是典型的「七山二林一分田」的山區農業縣。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輝煌。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古稱階州,為白馬氐、羌族住地,自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建隴西郡起,歷代設郡置州都屢見不鮮。多為兵家必爭之重地。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武都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車伐攻戰與民族交往,構成武都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各兄弟民族,互相影響,共同創造武都燦爛的古代文化。
風光奇特,景色優美迷人。武都縣屬北亞熱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境內氣候溫和,山川秀麗,四季分明,綠意盎然,被人們稱為「隴上江南」。王鳳山、米倉山、擂鼓山,林豐草茂,山青水秀,風景宜人。水濂洞、朝陽洞、萬象洞,景色壯觀,神奇雄偉,聞名遐邇。「六月冰泉」、「太白積雪」、「錦屏疊翠」等佳景名勝,別具風彩,點綴山川,為旅遊之勝地。這些名勝古跡與天水麥積山,甘南臘子口,四川九寨溝等形成一條景色迷人的旅遊熱線。
氣候溫和,生物資源豐富。境內適宜核桃、蘋果、花椒以及柑桔、茶葉、無花果、獼猴桃、板粟、銀杏、油橄欖、油桐等亞熱帶經濟作物生長。有各類樹種1300多種,享譽盛名的達數百種,境內所產「階州毛峰」、「粟香毛尖」茶葉,以其潤色黃綠,味鮮清香而著稱,特別是「大紅袍」花椒、橄欖油已譽冠全國,全縣森林覆蓋面積145.83萬畝;中葯材資源豐富,科類多達1200餘種,著名常用葯材350種,馳名中外的有紅芪、當歸、黃連、半夏、大黃、黨參、天麻、杜仲等量多質優,故有「千年葯鄉」之美稱,其中尤以「米倉紅芪」飲譽中外,頗受港、澳、台商及東南亞和歐美市場歡迎,曾獲經貿部「出口商品」榮譽證書,紅芪切片、紅芪飲菜,紅芪粉等保健產品也相繼開發問世。
江河縱橫,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有白龍江、廣坪河、西漢水三大水系,多條小溪遍布高山峽谷,年徑流總量53.7億立方米,動力蘊藏量高達70.62萬千瓦。梯級開發水電能源潛力巨大。
礦產富集,開發前景廣闊。全縣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0餘種,主要有鐵、銅、磷、金、白雲岩、煤炭、石膏等,且品質優良,儲量可觀,利用價值很高。近期新發現的「炭硅、泥」型金礦,其藏量全國少見,豐富的金礦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設施完備,興業基礎良好。交通便利,境內212國道為主幹,縱貫南北,江武,略武,大姚等三條省道為經緯,以縣鄉公路為網路,連接寶成鐵路,貫通甘陝川交通動脈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列入國家規劃中的蘭渝鐵路已進行前期工作;通信便捷,蘭成光纜從境內穿過,縣內全部實現了光纜通訊;擁有無線和有線電視各一座,節目覆蓋全縣44個鄉鎮;商貿活躍,有遠近聞名的南橋綜合市場,安化紅芪市場,三河花椒市場等專業市場。完備的基礎設施,為全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對外經濟聯絡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新中國的建立,為武都縣各項事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武都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行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今後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98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4954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23714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3716萬元。財政收入達到3436萬元,比1980年增長近4倍。
——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多年來,縣上始終堅持從「七山二林一分田」的縣情出發,充分發揮武都光、熱、水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和財政增收的總體目標,立足資源優勢,大辦農田水利、大辦畜牧、大辦經濟林建設,突出產業開發,大力推廣農業適用技術和增產措施,依靠科技加快「高效農業園區」和「高效農業示範帶建設,勤勞智慧的武都人民為開發武都,建設武都,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創造了豐富的經驗。全縣人民發揚」「三苦」精神和「四實」作風,在治窮致富的實踐中,摸索出了符合山區特點的路子,農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1998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44954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7371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85萬元。
——依託資源,縣屬工業從無到有。緊密依託資源,已發展起來的有電力、採煤、建築、建材、機械、化工、冶金、醫葯、食品、輕工業等十個行業。主要產品有中成葯、膠合板、細木工板、刨花板、硅鐵、硅鈣、煤炭、水泥、濾清器、金屬鎂、食品飲料、橄欖油、花椒油、大蒜油、地毯、珠銹系列,已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規模工業。
——科技文化衛生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2%,有各級各類學校681所,教職工3367人,中小學生76314人,校舍建築面積268410平方米。已有縣級醫院4所,預防保健機構2所,中心衛生院所,鄉級衛生院44所及村級民營診療所等。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多方面的醫療保健服務。 城鄉文化體育活動日趨活躍。
——扶貧開發成就顯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後實施扶貧項目389個,扶貧8.2萬戶,貧困人口,貧困面由1985年的67%下降到23.6%。城鄉人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9.8億元。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8年底,全縣鄉企發展到8010戶,從業人員1萬9千多人,完成產值1億8千661萬元。其中工業企業完成6500萬元,完成增加值4055萬元,實現總收入17324萬元,利潤1535萬元,上交稅金521萬元。
——農村經濟由內向型向外向型逐步轉變,全縣已初步形成五大產業基地;即白龍江流域油橄欖生產基地;白龍江、北峪谷、三河流域蔬菜生產基地;整縣花椒生立基地,洛塘區茶葉生產基地;半山、高半山中葯材生產基地。以五大產業為基礎,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區域化、專業化生產經營之路正在形成。
經過50年的發展,武都的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新世紀的日益來臨,是武都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困難與優勢同在。有利於發展的因素不斷增多;一是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指引,有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二是有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三是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優勢。四是有多年奠定的經濟和工作基礎。五是有國家為縮小東西部差距及擴大內需而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六是有兄弟縣提供的經驗。七是有國家和省地對我縣扶貧攻堅和長治長防等方面給予的重點華橋扶持。以上這些都將為我縣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基於上述認識,我們從武都的縣情出發,緊緊抓住扶貧攻堅持和加快發展兩條主線,總的奮斗目標是,到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確保890元,爭取900元;財政收入確保3220萬元,力爭達到3500萬元;解決8.6萬人的溫飽問題,力爭全縣整縣解決溫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944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達到26424萬元,第二產業5424萬元,第三產業達到17601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24425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770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達到22633萬元,糧食總產達到10200萬公斤。突破2億斤大關。
武都是一個貧困山區,又是一個資源大區,貧困只是一個現狀,而不是未來。武都縣委、縣政府決心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立足縣情,爭搶機遇,緊緊抓住加快發展和扶貧攻堅兩條主線,堅持農業強強,工業富縣,商貿活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的工作路子,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奮發自強,開拓前進,通過不懈努力,再次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富裕文明的新武都必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叄』 武都區的歷史

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蜀王本紀》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的記載。
武,「揚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
武都是秦人將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經濟、文化集中之地。 遠古時期 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武都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里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著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跡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 武都區部分文化遺址遺址名稱時間所屬文化發現地址點大李坪遺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 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窪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安坪廟兒坪遺址下層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安坪廟兒坪遺址上層公元前3000年前後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東坪遺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兩水鎮後村東北先秦時期 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 秦漢時期 秦朝: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 (西和縣洛峪)、上禒 (成縣西部)、故道 (寶雞南部)、河池 (徽縣城西北)、平樂道 (康縣平洛)、沮 (勉縣西北)、嘉陵道 (略陽縣北部)、循成道 (成縣東南部)、下辨道 (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至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 三國時期 三國:武都為蜀魏割據區。東漢獻帝建安七年 (202年)武都郡歸蜀漢,後又分武都、陰平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 (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 (229年)諸葛亮派姜維、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屬蜀漢益州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 兩晉時期 西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 (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 (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 (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 (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 南北朝時期 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 (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 (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 (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鍾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台階,初建武都城 (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 (今石門境內)、白水 (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 (今角弓鎮境內)、孔堤 (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 (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 (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 (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 (今黃坪鄉草川)三縣。
西魏:魏文帝大統元年 (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 (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 (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 (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 (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
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 隋唐五代時期 隋朝:文帝開皇元年 (581年),廢郡制。煬帝大業三年 (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 (今舊城山)。領將利、建威 (今龍壩秦家河)、復津 (今桔柑大岸廟)、盤堤 (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鄉之間)四縣。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 (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 (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武州復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被吐蕃占據。唐懿宗咸通八年 (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 (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 (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五代十國:約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 宋元時期 北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 (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今舊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鍾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今舊城山)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 (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
南宋: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 (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佔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元朝: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 明清時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
洪武四年 (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 (1377年)復為階州。
明穆宗隆慶元年 (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 (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 (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朝: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 (隴南)道。
民國二年(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天水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范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實成為國民黨時期甘肅省最後一個省會。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
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並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
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
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 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九寨溝縣),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縣),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佔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佔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
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 歷史上在武都發生人群遷徙多次。最早的是約6000年前因氣候急劇趨向乾燥寒冷,甘青地區人群中的一支開始南下向藏彝走廊遷徙,其中一條路線是從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經甘肅岷縣、武都一帶沿白龍江流域向南發展,從岷山西側進入岷江上游地區。
漢至三國,氐人經歷三次較大遷徙。
第一次,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鎮壓氐人反抗,將部分氐人遷於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萬余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並多次到氐地掠奪糧谷和人口;魏又強迫武都氐﹑漢等族人眾遷於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廣魏等郡。在蜀魏爭奪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漢。至魏晉時,氐人除原在武都﹑陰平二郡以外,又在關中﹑隴右一些郡縣形成與漢人及其它各族交錯雜處的聚居區。其中最著名的如晉略陽氐蒲(苻)氏﹑呂氏,其先人都是從武都遷徙而來。
第三次,據《階州直隸州續志》記載「蜀漢建興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今成都南)」。(另一說法:姜維計劃「移民實蜀」,「建興十四年,准備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但符健與其弟發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戶降魏,……安置到魏的內地」)
元代以前,白龍江和西漢水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已陸續進入白龍江流域落業,但數量少。
明代開始,為了鞏固邊關,教化「異族」,政府開始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遷徙漢人。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和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為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
第二次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同治回亂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武都及鄰縣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

『肆』 武都的歷史文化、傑出人物、名勝古跡、民俗風情

武都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白龍江中游地帶,地處秦嶺與岷山之間,秦巴山系結合部,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長江支流白龍江從武都城區流過,地理位置屬於南方地區。總面積4683平方千米,總人口58.0201萬(2010年)[4] ,轄4個街道辦事處、15個鎮、19個鄉、2個民族鄉,50個社區、684個行政村。
武都區素有「隴上江南」和「植物大觀園」之稱,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復雜地帶」。境內有水杉、紅豆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擁有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銅河流域)、裕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和武都裕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
武都區是「中國花椒之鄉」、「紅芪之鄉」、「黃芪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鄉」、「中國西部冬季露地蔬菜之都」,名優特產有「米倉紅芪」、「武都黃連」、「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欖」等。
邢澍,清史學家、史志目錄學家、藏書家、金石學家。字雨民,號佺山。階州(今甘肅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任浙江永康、長興等縣知縣。官江西南安、饒州府知府。精於史學、天文、輿地之學,專治各史表、志、目錄。著有《全秦藝文志》、《兩漢希姓錄》、《金石文字辨異》、《關右經籍考》、《南旋詩草》、《舊雨詩譚》、《守雅堂詩文集》、《寰宇訪碑錄》等16種,今存者數種。
馬明心,中國清代伊斯蘭著名經學家、蘇菲神秘主義學派哲赫忍耶教團創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於甘肅階州(今甘肅隴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農歷3月27日被清廷殺害於蘭州城頭,終年63歲。中國伊斯蘭教內尊奉他為舍希德(為主道犧牲的烈士)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南武都小有名氣的小吃。攪團是流傳已久的一種家常飯,以玉米面攪團最為常見,兼有蕎麥面攪團、雜面攪團等多種形式。洋芋攪團,以前是農民們改頓的食物,在推而廣之,成為當地有名的小吃。
涼粉
武都的涼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麵皮、米皮、涼粉、洋芋攪團和油麵茶等風味小吃。
油茶
以本地產的大葉綠茶和麵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調以薄荷、霍香等香料,盛碗後再調以炒熟的核桃面、雞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
武都米皮
武都兩水漢王大米,浸泡,打漿。在特製的木板籠床上蒸熟。湯汁與餃團同。
豆花子酸菜面
剛剛點出的清香豆花。面條可以多樣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麵。蕎面。玉米面。小麥面。雜面。
地軟耳包子
春秋季節的大地上,一種黑紫色的柔軟的菌類。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種素食。
蕎面、苞谷面餃團
糊狀,煮熟。置於瓷盆,降溫,凝固。切片與酸菜湯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武都擀麵皮
洋芋絲餅餅
主要由洋芋絲加適量麵粉和花椒粉、細鹽、老蔥絲,在平底鍋中煎熟。厚度1—3厘米。
麻辣洋芋粉

洋芋粉是當地洋芋加工的寬粉,質量一等。
武都酸菜湯
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莖葉、野生銀鈣菜、苦戈菜腌制。發酵好時,菜脆而味酸。中葯上全部屬於解毒、清熱、消暑類型,做湯時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蔥絲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絲。還可以加麵粉做成酸菜拌湯。

『伍』 甘肅省有哪些少數民族

甘肅省在少數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族、藏族、東鄉族、土族、裕固版族、權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滿族等16個民族,此外還有38個少數民族成份。

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為3個特有少數民族。從分布情況來看,回族主要聚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散居在蘭州、平涼、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連山的東、中段地區;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裕固族、蒙古族、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連山的中、西段地區。

拓展資料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省名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葯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

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西王母降凡於涇川縣回中山,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隴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隴西。

參考自網路甘肅省

『陸』 隴南民俗文化

1、隴南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中國民間素有「乞巧」傳統,「中國乞巧文化之鄉」甘肅隴南於7月27日至8月2日(農歷七月初一至初七)舉辦第六屆中國(隴南)乞巧女兒節,為相傳牛郎織女相會的「中國情人節」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2、文縣儺舞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3、武都高山戲

高山戲又稱高山劇,是流傳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山區的地方戲曲劇種。演出場地以地方民間打麥場、農家園、廟會戲台、社火戲台為主。高山戲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劇和川劇的特點,適合表演各種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4、隴南影子腔

影子腔又稱燈凋、皮影戲、梅花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來源於甘肅西和、禮縣一帶,最早出現於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間皮影戲、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鼓樂、說唱等形式。

5、文縣玉壘花燈戲

玉壘花燈戲是甘肅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後掛滿花燈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現在隴南市文縣玉壘鄉一帶,又稱為「玉壘花燈」。

『柒』 隴南的歷史沿革

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氐族、羌族、漢族及先後進入隴南的其他各民族,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共同創造了隴南燦爛的古代文化。
秦代置武都道。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都郡,屬涼州刺史部。漢末,曹操分司州、涼州置雍州,武都郡改屬雍州。
三國時期,武都郡是魏、蜀兩國的邊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了曹操軍的漢中郡,阻斷了武都與雍州的聯系,於是曹操棄武都郡,遷治至右扶風小槐里。此後,魏、蜀兩國於武都展開多次大戰,最著名的是蜀相諸葛亮「六齣祁山」伐魏,並於229年攻取武都、陰平二郡,自此武都郡為蜀所據,直至蜀國被晉所滅。
東晉、南北朝時期,隴南境內先後建立仇池、宕昌、武都、武興、陰平5個胡人政權,稱為「隴南五國」。
296年,氐族首領楊茂搜建立仇池國,至371年為前秦苻堅所滅。族人楊定於歷城再建仇池國,至442年被南朝劉宋所滅。
424年,北魏拓跋燾封羌人梁彌忽為宕昌王,都城在今宕昌縣城。566年,宕昌國被北周所滅。
443年,仇池國滅亡後,氐人楊文德建立武都國。477年,武都國為北魏所滅。
477年,武都王楊文度被北魏軍所殺後,南朝劉宋政權封楊文弘為武都王,退守武興(今陝西略陽),後改武都王為武興王,建立武興國。552年,武興國為西魏所滅。
477年,北魏滅武都國時,楊文度之叔楊廣香助魏軍殺楊文度,受封為陰平公,後南齊承認楊廣香為陰平國之主,都陰平(今文縣)。580年,陰平國為北周所滅。
隋唐時期,隴南地區政治經濟相對穏定,唐代於隴南置文、武、成、迭、宕、岷等州。寶應元年(762年),吐蕃攻佔隴南。咸通年間,唐收復武州,更名階州,咸通七年(866年)收復成州。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將王韶打敗吐蕃,收復隴南,吐蕃據有隴南前後共311年。宋末隴南為宋、金兩國邊境,戰爭頻繁。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金大舉攻宋,破鳳州、大散關,朝廷命大將吳璘據守隴南。吳璘之子吳挺與西夏締盟,共同攻金。開禧二年(1206年),吳挺之子吳曦叛宋,以階、成、文、西和4州建立受金朝支持的政權,後宋軍將士殺吳曦,4州歸宋。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軍佔領隴南。
元代於禮縣置禮店蒙古軍元帥府,後更名為禮店文州番漢軍民元帥府,在河州設吐蕃宣慰司。
明清時期,隴南經歷明末李自成起義、白蓮教之亂、西北回民起義、太平天國等事件。
1949年7月,成立武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武都縣,屬陝甘寧邊區甘肅行政區。1950年5月,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56年,禮縣、西和縣、成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4月,撤銷武都專區,轄縣劃歸天水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地區。1963年10月,撤銷臨洮專區,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85年5月,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岷縣劃歸定西地區。
2004年1月,撤銷隴南地區,設立地級隴南市,原武都縣改為武都區。

『捌』 隴南市有幾個縣都是那幾個

隴南,甘肅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市),位於甘肅省東南端,東接陝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陝甘川三省要沖,是連接蘭白、對接成渝、銜接關天三大經濟區的戰略通道, 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 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 下轄武都區、康縣、文縣、成縣、徽縣、兩當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1區8縣,幅員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4.31萬人(2019年)。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形成了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復雜地形。氣候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垂直分布明顯,是甘肅省僅有的長江流域和亞熱帶氣候地區。隴南地貌俊秀,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7%(2017年),素有「隴上江南」之稱。 境內有水杉、紅豆杉、岷江柏木、秦嶺冷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紅腹錦雞等20多種珍稀動物,擁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4個國家森林公園、 2個國家濕地公園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園區。
隴南歷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秦第一陵園——秦西垂陵園位於禮縣大堡子山; 隴南也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東晉、南北朝時期氐人在隴南境內前後建立了五個地方政權, 作為白馬氐族後裔的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隴南還是中國主要中葯材和油橄欖產地之一, 素有「千年葯鄉」、「天然葯庫」和「中國油橄欖之鄉」之稱。

閱讀全文

與武都歷史都有哪些民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