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灤州古城的名人薈萃
千古聖賢,伯夷叔齊:3000多年前商朝時期,灤州為孤竹國所在。伯夷、叔齊為孤竹國王子。先王薨後,兩位王子仁恭讓位。後認為周朝對商朝篡位僭越,恥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上,成為中華忠義楷模。
一代英後,蕭燕燕興遼:蕭太後,一代英後。遼景宗死後,以大遼國景宗皇後身份臨朝27年,在灤河岸邊,將大遼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推上了巔峰。
十八帝王,御駕巡灤:3000年歷史中,灤州以北方要塞地位、醉人景緻風光接駕18位帝王。尤以康熙、乾隆最鍾情灤州,在此祈福、題詩,大加贊譽。
華夏歸心,辛亥革命第一槍: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槍是在灤州打響,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孫中山後人所立孫中山像在此落成。
亂世奇女,楊三姐:楊三姐,伸冤不屈的民間奇女子,家喻戶曉的傳奇,戲曲、戲劇不斷將她的故事搬上舞台。
② 河北省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1、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著有《紀文達公遺集》。
紀昀的仕宦生涯和學術活動展開在十八世紀中後期,正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樞紐時期。紀昀一直是官方學術工作的領導人,凡有編輯之役、修書之事,他必在其間。
他一生中領導和參與多部重要典籍編修。因此,紀昀是中國文化史上有重大貢獻的學者。一生悉付《四庫全書》,其《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傳世。
《四庫全書》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開「四庫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關閉「四庫館」,共經歷了14個年頭。紀曉嵐始終擔任總纂一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庫書3461種;存目書6819種,93500餘卷。
因《總目》卷帙浩繁,翻檢不便,又刪節編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其進獻之書有105種,入存目者41種。藏書鈐有「春帆校正」、「心與古人會」、「校書天祿」、「河間紀昀」、「瀛海紀氏閱微草堂藏書之印」等。
2、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縣(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為修訂歷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地農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 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3、孫伏伽,隋朝開皇年間生於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唐初大臣,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至隋煬帝末年,成為京畿萬年縣(今陝西西安)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賂,是萬年縣頗有點要勢的官員。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武德初年,針對隋朝滅亡的教訓,孫伏伽向唐高祖李淵進諫三策:
其一,「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天下」。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是「不聞其過」,因此勸告皇帝虛懷納諫,「開不諱之路」,選賢任能,勵精圖治。
其二,「百戲散樂,本非正聲」。他認為,隋末皇帝貪圖安逸享樂,官場淫風四起,是王朝滅亡的徵象,勸告皇帝不要沉迷於聲色犬馬,要雅正社會風氣。
其三,「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為隋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皇帝身邊的人亂國,因此,他勸告皇帝慎重挑選皇太子及諸王身邊的人,防止身邊的人誤國壞事。孫伏伽指陳得失,無所迴避,慷慨至誠,使唐高祖深受感動。唐高祖認為孫伏伽「既懷涼直,宜處憲司」,遂任命他為治書侍御史。
4、孟知祥(874~934年),字保胤,邢州龍岡縣(今河北邢台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
以姻親之故,深得晉王李克用賞識。李存勖嗣位,歷任中門使、馬步軍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滅亡後,出任西川節度使。
後唐明宗統治後期,孟知祥漸生據蜀自立之心,不聽朝令,舉兵反叛。長興四年(933年),率軍吞並東川,盡占兩川之地,擊潰朝廷征伐部隊,拜成都尹,加封蜀王。
應順元年(934年)正月,正式稱帝,建立後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終年六十一,廟號高祖,謚號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葬於和陵。
孟知祥稱帝後,任命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處回為樞密使,李仁罕為衛聖諸軍馬步軍指揮使,趙廷隱為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張業為右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張公鐸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侯弘實為奉鑾肅衛指揮副使,毋昭裔為御史中丞,李昊、徐光溥為翰林學士。
5、宋璟(663年—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縣閻里鄉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書宋弁七世孫。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考中進士,授上黨縣尉,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開元十七年(729年),拜尚書右丞相、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五,追贈太尉,謚號文貞。
先後歷仕武後、唐中宗、唐睿宗、唐殤帝、唐玄宗五朝,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與姚崇同心協力,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並稱唐朝四大賢相。
宋璟同姚崇一樣,是唐代歷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間,素有「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之說。史書上一向姚宋並提,並有「崇善應變以成務,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贊詞。
玄宗和宋璟等重臣連續保持了穩定的關系,這不僅使得寒門士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也使得整個社會表現出積極樂觀,剛健進取的人文氛圍。
朝野贊譽宋璟為「有腳陽春」。意言宋璟如一縷春風,趟到哪裡哪裡似春風煦物,倍感溫暖,不為自己爭名謀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均體現了他愛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③ 灤州古城的古城歷史
灤州大地物阜民豐,先後有18位皇帝駕臨於此。當灤河之子伯夷、叔齊以他們最為原始的儒家思想浸潤中原長達兩千多年的時候,在灤河上游,一個游牧民族的女人。
卻在遠眺美麗富庶的生長鮮花和水稻的地方,構築著猖狂而偉大的夢想。蕭燕燕,大遼國景宗皇後,在遼景宗死後,臨朝27年。
在灤河岸邊,這個女人曾經指揮契丹軍馬一次又一次地去撞擊大宋江山。伴隨著刀光劍影,鐵騎聲響,蕭燕燕終於把大遼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推上了巔峰。
金蓮川,灤河源頭一片美麗的草原。在大遼國太後蕭燕燕遺恨梳妝樓200多年後。這里出現了一座繁華的草原城市上都。元世祖忽必烈的發跡之地。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金蓮川從此成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遺願,向南擴張建立元朝的指揮中心。蒙古騎兵的鐵蹄進入大都後,忽必烈沒有忘記灤河,沒有忘記金蓮川。
開平變成了上都,成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後來元朝的統治者們,每年都要來上都避暑狩獵、處理朝政。忽必烈是從灤河源頭入主中原走進大都的。
而中國歷史上另一位跨過灤河從北方進入北京的皇帝,卻在政權穩固之後,又回到了灤河岸邊。他就是康熙皇帝。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過長城投向了灤河。
他要在這條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負。於是,在灤河上游有了木蘭圍場,在灤河中游有了避暑山莊。後期更有乾隆帝多次駕臨灤州,無限美景讓這位偉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灤州」萬代絕句。
(3)灤州歷史名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灤州古城深研灤州千百年悠久歷史,詳讀華夏民族南北融合之美,以研山為骨,以灤水為魂,以人文為韻,以綠林為脈,開發灤州古城並將其打造國家級135—140天景區。
52億元巨資興建灤州古城,氣勢非凡。2000餘畝佔地,興北方盛世之風,載千古聖賢至高品格。以「和」文化為理念規劃古城,整體規劃布局縱向為和,橫為時間軸。
截取三千年歷史煙雲中最鼎盛時代的精華,采擷極具民族融合特色的建築藝術,盛世景象,水繞古城,繁華街市宛如積淀千年的歷史長河,每一步都在領略盛世時代煌煌風韻。
名人薈萃:
1、伯夷叔齊
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謚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謚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
後來孤竹國君薨,按當時社會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讓位與叔齊。」於是他放棄自己繼承王位的權利,逃到孤竹國外。
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若繼承王位,既破壞了禮制,又於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巧遇在趕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國人立中子繼承了王位。
兩人走到孟津,正趕武王伐紂。兄弟二人不畏強暴,上前拉住武王馬韁說:「你父親死了不在家守孝,還大動干戈,這能稱得上孝道嗎?
你作為商朝的臣民,前去弒殺自己的君主,這能算得上仁義嗎?」周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
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齊隱居求志,不與武周為伍,謝絕周武王的封賞和高官厚祿。至此,夷齊兄弟」採薇而食「,直至餓死首陽山。
2、蕭綽
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遼景宗繼位後,選為貴妃。969年(保寧元年),被冊封為皇後。971年(保寧三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
982年(乾亨四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後,攝政。983年(統和元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後」。
986年(統和四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後攝政,大舉北伐,以收復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將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
1004年(統和二十二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復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
遼大將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
蕭綽利用宋真宗急於求和的心態,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 1006年(統和二十四年),遼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聖武開統承天皇太後。
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歸政於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次年,葬乾陵。
④ 河北省都有那些歷史名人
1、劉秉忠
劉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劉侃,法名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元代初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作為大元帝國的總設計師,在蒙元初期政壇,在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
元世祖即位,拜為光祿大夫、太保,領導中書省政事。劉秉忠逝世後,元世祖特別傷心,追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推誠協謀同德翊運功臣,封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即位,追贈太師,謚號文正。元仁宗時,進封常山王。
⑤ 河北有哪些歷史名人
1、堯 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帝堯曾在今邢台大麓禪讓位於舜。
2、伯夷 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 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5、公孫龍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7、趙奢 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8、藺相如 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8、廉頗 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9、樂毅 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0、李牧 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毛遂 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
12、趙姬 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3、徐福 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4、趙佗 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以南)。南越國創建者。
15、毛亨 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6、毛萇 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7、韓嬰 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註: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8、董仲舒 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功罪千秋評說。
19、李延年 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0、李夫人 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後,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1、竇太後 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後,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22、王政君 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23、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 23、甄宓 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後。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後人稱其為洛神。
24、盧植 生於139年,北中郎將,性格剛毅,曾做過劉備的師傅。韓國總統盧武鉉是其後代。 24、張角 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漢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 25、劉備 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趙雲 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以南)人,三國名將。
27、張飛 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8、祖逖 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29、劉琨 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30、高歡 (496-547),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鮮卑化的漢人,北齊王朝的奠基人。
30、祖沖之 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31、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2、孫伏伽 隋河北清河(今邢台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33、李春 河北邢台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趙州橋的設計者。 34、竇建德 河北故城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劉黑闥 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李淵 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自稱其祖乃趙郡隆慶(今邢台隆堯)人。
37、魏徵 唐初名相,河北晉縣(今河北晉州市)人,中華鐵膽直臣。
38、宋璟 (公元663年~737年),字廣平,河北邢台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
38、盧照鄰 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9、高適 字達夫,唐代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唐著名邊塞詩人。
40、賈島 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41、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42、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
43、郭威 河北邢台人,後周太祖。他出身平民,是一位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44、柴榮 邢台人,史稱周世宗。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皇帝。
45、趙匡胤 河北涿州,生於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後葬於鄭州鞏義的宋陵。
46、 呂端 ( 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有「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之稱。
47、懷丙 (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48、郭守敬 邢台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
49、關漢卿 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50、白樸 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51、蘇大年 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52 、馬致遠 滄州市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53、梁夢龍 (1527~1602年),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54、楊繼盛 (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
55、紀曉嵐 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6、曹雪芹 祖籍河北豐潤,偉大的文學家。
57、張之洞 河北滄州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58、劉春霖 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
59、霍元甲 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60、趙三多 邢台威縣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61、王士珍 北洋三傑之龍,河北正定人,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62、馮國璋 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63、張作霖 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4、李大釗 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65、韓蔭亭 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66、董振堂 邢台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官
67、馮玉祥 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68、佟麟閣 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69、董存瑞 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0、馬本齋 河北滄州人,回族,中華抗日英雄。
71、戎冠秀 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72、狼牙山五壯士 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3、小兵張嘎 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74、王二小 河北保定淶源縣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75、張愛玲 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6、張中行 河北香河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燕園三老之一。
77、馮至 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78、孫犁 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79、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80、王蒙 河北滄州人,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81、鐵凝 著名作家,現任中國作協主席。
82, 仇占國 河北阱徑人,載入中國美術史的人物畫家。
83、尚小雲 邢台人,戲劇藝術大師,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84、王任重 (1917—1992) 河北景縣人。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85、於敏 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⑥ 河北歷史名人有哪些
河北省歷史悠久,數千年來積淀的豐厚的文化資源,哺育了許多政治家、思想家、軍專事家、教育家、藝術屬家和英雄模範人物。這些燕趙志士仁人的奮斗精神和道德風范,是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他們或者是河北籍的,或在河北這塊土地上生活奮斗過,或與河北有關,他們都對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過重大影響。這里選擇清代以前的119名歷史名人加以介紹。
黃帝
炎帝
伯夷
叔齊
扁鵲
慎到
樂毅
趙勝
毛遂
廉頗
藺相如
公孫龍
荀況
李牧
荊軻
董仲舒
李延年
毛亨
崔駰
崔瑗
崔寔
盧植
張角
劉備
張飛
趙雲
劉劭
張華
束皙
歐陽建
張載
張協
張亢
盧諶
道安
竺道生
高允
祖沖之
馮太後
酈道元
邢邵
邢杲
祖暅之
楊炫之
盧思道
劉焯
劉炫
展子虔
陸法言
魏刀兒
竇建德
劉黑闥
傅奕
李百葯
孔穎達
魏徵
盧照鄰
慧能
李嶠
張鷟
一行
李頎
高適
李陽冰
劉長卿
賈島
盧仝
劉昫
郭威
李廷珪
胡鑲
柴榮
李昉
趙匡胤
呂端
曹彬
柳開
王則
劉筠
邵雍
趙佶
張世傑
趙伯駒
劉完素
張元素
趙秉文
蔡珪
王若虛
李杲
趙孟堅
李冶
何榮祖
郭守敬
王恂
劉因
趙孟頫
鮮於樞
劉貫道
關漢卿
盧摯
蘇天爵
韓山童
尚仲賢
李好古
劉六
劉七
馬中錫
楊繼盛
薛論道
趙南星
傅維鱗
孫奇逢
顏元
李塨
紀昀
崔述
王清任
曹雪芹
盧坤
⑦ 灤縣的歷史名人
蔣衛平是李大釗的同窗老大哥,是李大釗革命的啟蒙人,是長春日報的創始人,為 護衛中國領土犧牲在黑龍江省,年僅29歲.
李煥章 男,漢族,1905年2月生於灤縣東上五嶺村。1928年參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在他帶領下開辟了灤東革命根據地。曾任豐灤遷聯合縣四總區報國會主任、五分區區長、八總區區長,遷盧青聯合縣縣長,遷安縣縣長、縣委書記等職。全國解放後,他任山海關市第一任市長。1950年調任遼寧省政協處長,宗教事務委員會委員。後任遼寧省工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副主任委員、黨組書記。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遼寧省工商聯黨組書記。
張振宇 男,漢族,1909年10月生於灤縣大門庄。1937年參加長城抗日暴動。1938年7月6日,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任冀東抗日聯軍第五總隊副總隊長兼第一大隊長。在全國解放前,先後任28團營長、遷灤盧聯合縣縣長、豐灤昌樂聯合縣縣長、第四專署副專員、地區黨委常委,第十七和十三專署專員,十三軍分區第一副司令員和十三地委常委。全國解放後,任河北省農業廳廳長、交通部中國汽車運輸總公司經理。1950年10月,赴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一分部副部長、代部長。曾獲二級國際勛章。回國後任青島港務局副局長,秦皇島港務局局長,1961年任唐山專署常務副專員,1973年調任石油部管道局副局長。
吳富恆 男,漢族,1911年3月18日生於灤縣城內。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孔子基金學會副會長、全國外聯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會長、全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民盟山東省委主任等職。1935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1940年留學美國哈佛大學,1942年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任雲南大學英語系主任。1944年加入民社。1946年4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8年9月起任山東師范學院文藝系、文學系主任,校務委員。1950年先後任山東大學副校長、校長。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主編過《文史哲》雜志。1963年創辦了美國文學研究會。著有《文藝學教學與改進意見》、《語義學批判》。譯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美學反對藝術中的自然主義》、《論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區別》等。
薛慶煜 男,漢族,1913年12月18日生於灤縣北街。193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醫預系,獲理學士學位。1940年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41年,他經調查研究,認為湖南常德地區的流行鼠疫系日飛機空投食物夾雜鼠疫桿菌所致,遂寫出調查報告,刊於《國際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罪行資料匯編》,它為後來1953年沈陽國際法庭審判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戰的罪行提供了依據。1943年至1945年,他出任中國駐印度軍新38師及新一軍的上校軍醫處長。1947年任上海國防學院教授兼基本衛生訓練科科長。1949年轉到東北解放區,曾參與大連大學醫學院的籌建並任教授。1977年到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醫學任教,1992年任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員會名譽主任。近著有《醫學英語常用片語詞典》、《鷹揚國威——跟隨孫立人將軍緬甸抗日親歷記》等。
朱俊功 男,漢族,1917年5月生於灤縣石郎庄村。中共黨員。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冀東抗日聯軍連長、支隊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東軍區49團副團長、二團團長、410團團長。全國解放後,歷任武漢市公安總隊副參謀長,荊州軍分區司令員,孝感軍分區司令員,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他先後獲三級自由獨立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周善芝 男,漢族,1917年6月22日生於灤縣北高家莊。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至1943年在豐灤遷聯合縣第四區任組宣委員和書記,1943年和1945年先後被送至冀東區黨委黨校和晉察冀邊區黨校學習。曾在熱河省凌原縣、義縣任區黨委書記、組織部長等職。1949年7月以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工業化學研究所、長春綜合研究所、機械電機研究所、機械研究所、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東北局科學技術委員會任職。1973年調任赤峰制葯廠黨委副書記,1975年調任伊克昭盟喀喇沁旗平庄毛紡廠黨委書記。1977年任遼寧省地震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等職。
吳利仁 男,漢族,1923年5月生於灤縣城內馮家胡同。岩石學家。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北京師范大學地質系轉入北京大學地質系,1949年畢業並考取本系研究生,1950年轉為助教,1953年去蘇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地質系攻讀研究生,1958年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一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先後任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984年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所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他曾獲兩項全國重大科技成果獎,一項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獎。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8篇和專著4部。他還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岩石學報》主編等。他的名字被載入《澳大利亞和遠東名人錄》、《國際傳記辭典》等,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華 山 原名高連生,男,漢族,1923年9月生於灤縣大高庄村。參加革命後,歷任豐灤遷聯合縣四區助理、八路軍12團游擊第6大隊文書、冀東遷灤盧基幹支隊書記兼副排長、冀東一區隊5連政治指導員、14團政治處主任、冀東13旅供給處政委和78團政治處主任等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歷任133師副師長、137師政委、46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6軍政委、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十一大」代表。
梁凱軒 男,漢族,1923年9月8日生於灤縣西新莊營村。中共黨員。1939年參加革命隊伍,歷任班長、排長、幹事等職。1957年入華中工學院學習,1962年畢業獲本科文憑。轉業後,先後任江西省機械廳副廳長,江西省計委、經委主任,南昌市委副書記,江西省副省長。
秦振安 男,漢族,1923年12月29日生於灤縣安各庄。化學博士。1942年隨著國民革命軍援緬,1948年赴美,曾任美國德州休士頓市貝勒醫學院講師。先後發表專業論文14篇,後又主編了《中國皮影戲之主流——灤州影》,宣揚了中華民俗文化。
劉瑞興 男,漢族,1924年8月生於灤縣於家莊。1940年參加革命,初期在本村任青年主任、武裝委員,後升任灤西縣第一、三區青年主任、灤西縣土改工作隊長、灤西縣武委會股長,離開原籍後曾任46軍教導隊中隊長、湖南省衡陽市青工部長、總工會副主席、手工業局局長、工業部副部長、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長、黨委書記,衡陽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副書記,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書記、行署副專員、政協主席等職。
石殿國 亦名劉保華,男,漢族,1924年9月22日生於灤縣東趙莊子村。1939年參加抗日救國會,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黨支部書記,中心村報國會主任,青救會主任。1945年被派往邊區學習,1946年負責遷西縣的土改試點工作。1948年調任遷安縣委宣傳部長,負責組織「南下」工作團。到達廣西後,任賓陽專署公安處治安科長。後曾任任林縣公安局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局科長,公安廳二處副處長,南寧地區公安處處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雲南省公安廳副廳長等職。1990年獲公安部一級警察金盾榮譽章。
王天仆 男,漢族,1924年11月2日生於灤縣榛子鎮。曾任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1962年發表了「積極推廣利用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增加產量」論述,指出必須制出適合我國情況的雜交玉米種子。1963年任農業部在內蒙古試創玉米雙雜交種的技術總指揮,主編了全國第一部《玉米雜交制種技術資料》。1965年創造了適合我國農業體制的制種體制。1975年至1988年,在研究玉米雜交種課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賴氨酸玉米育種試製成功。
秦 戈 原名楊榮厚,男,漢族,1925年生,灤縣興隆庄村人。1944年在南京大學學習期間,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日工作。1946年到晉察冀城工部參加地下工作訓練班,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訓練班結業後,回北京就讀於清華大學。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政治系。1949年12月任沈陽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教育系主任。1973年調任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義和團運動史》、《海燕翱翔》等。
⑧ 河北省唐山市有哪些歷史名人
1. 黃帝,我們現在知道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部落聯盟的總稱.史傳黃帝部落由甘肅的姬水遷入今河北省中北部.並與當時來自山東的赤尤部落和河南的炎帝部落,在河北大地上(涿鹿、坂泉等地)上演了奠定中華民族的一系列戰爭, 最終三部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前身。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從甘肅遷入河北並完成一系列戰爭並最終融合,決不是一個很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過程,很可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則從甘肅遷入河北到一系列戰爭的完成,可能已經在河北大地上繁衍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照現在的觀點,完成這一系列偉大戰爭的黃帝(部落聯盟)是河北人。
2. 堯,三皇五帝之一,史傳是河北人。
3. 商王朝發跡於河北、山東東北部和河南黃河以北地區,其中河北邢台是商古都之一.則商王朝開國者,不可排除不是河北人.
4. 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5.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6. 趙奢,戰國名將,戰國中後期整兵團殲滅秦軍之第一人.
7. 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
8. 樂毅,趙國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9. 藺相如,戰國名相,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10. 荀子, 今邯鄲一帶人,諸子百家之一.
11. 公孫龍, 戰國時哲學家,名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12. 毛遂,戰國名士,「毛遂自薦」從此成中華美談.
13. 高漸離,戰國俠士.
14. 趙陀,河北正定人,越南開國始皇帝,至今越南將其列為人文始祖.
15. 孟姜女,中華烈女,千古流傳.
16. 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至今河北有千童縣,每年有大批日本人來千童縣祭祖,(可憐那群東渡的河北兒女,或許是因日本的水土起了突變,留下後來的一批孽種)河北人看了哭笑不得.
17. 董仲書,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功罪千秋評說.
18. 趙飛燕,環肥燕瘦.
19. 東漢名臣群,劉秀起兵於河北,當時一大批河北名臣,記不清了,有興趣者翻書看去.
20. 祖沖之,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
21. 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22. 扁鵲,中華名醫.
23. 李春,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
24. 張角,漢末農民起義領袖.
25. 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 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7. 趙雲,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
28. 張頜,河北河間人,三國名將.
29. 程普,三國名將.
30. 祖狄,東晉北伐名將,中華英雄,從此「聞雞起舞」,志士不忘.
31. 冉閔,漢家男兒,中華英雄.
32. 高昂,漢家男兒,中華英雄.
33. 李淵,唐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國趙郡(河北趙縣)人.
34. 竇建德, 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 劉黑闥,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 花木蘭,拓拔魏河北人,中華女豪傑,千古美名傳.
37. 魏徵,唐初名相,中華鐵膽直臣.
38. 盧照齡,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39. 高適,著名邊塞詩人.
40. 盧綸,著名邊塞詩人.
41. 賈島,唐代著名詩人.
42. 安祿山,燕趙胡人.
43. 史思明,燕趙胡人.
44. 河朔四鎮,讀讀唐史,強!
45. 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46. 五代燕趙英雄群,太多了,我也記不清,有興趣翻翻書去.
47. 柴榮,河北邢台人,北周開國皇帝.
48. 趙匡胤,河北涿州人,宋朝開國黃帝.
49. 趙普,宋朝開國名臣.
50.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