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唐朝名人有哪些

歷史唐朝名人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12 00:43:19

① 唐朝都有哪些著名人物

皇帝有:唐高祖,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功臣將領有:(凌煙閣)內
趙公長孫無忌
趙郡王李容孝恭
萊公杜如晦
鄭公魏徵
梁公房玄齡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遲敬德
衛公李靖
宋公蕭禹
褒公段志玄

此外:郭子儀 秦叔寶.程咬金.羅成.薛仁貴 安祿山
史思明,楊國忠等有好有壞

詩人:大小李杜,白居易,李賀,賀之章,劉禹錫,駱賓王 王 勃 盧照鄰 楊 炯 陳子昂 張九齡 王 維 孟浩然
王昌齡 岑 參 柳宗元 孟 郊 韓 愈 溫庭筠等

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與薛稷 張旭、懷素、顏真卿和柳公權

女性:平陽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
文成公主,
長孫皇後,韋皇後,楊貴妃
上官

② 唐朝時有哪些名人

唐朝名人
裴矩(?——627),隋末唐初大臣。河東聞喜人。
裴行儉(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裴寂(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西南)人。
溫大雅(?——627),唐初大臣,字彥弘,太原祁(山西祁縣東南)人。
武士(577——635),唐朝大臣。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
王績(585——644),唐朝文學家。字元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尉遲恭(585——658),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
柴紹(?——638),唐初將軍。字嗣昌,臨汾人。
狄仁傑(607——700),唐朝大臣。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薛仁貴(614——683),唐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650——678),唐朝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溫彥博(573——637年),字大臨,唐初並州文水(今文水縣東南)人。
王度(585?——625年?),原籍太原祁縣(今祁縣)人,後遷絳州龍門(今河津縣),唐初著名小說家。
裴炎(?——684年),唐朝大臣,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宋之問(?——712年),唐朝詩人。字延清,一字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人。
張守圭(?——739年),陝州河北(今平陸縣東北人)。
王翰,唐朝詩人,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渙(688——742),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昌齡(698——約756),唐朝詩人,字少伯,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維(701——760),唐朝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楊玉環(716——756),唐玄宗貴妃。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盧綸(748——約800),唐朝詩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西)人。
裴度(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東聞喜人,德宗時進士,任監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居易(772——846),唐朝詩人。字樂天,祖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北),人稱太原白公。
柳宗元(773——819),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
溫庭筠(812——約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
白行簡(775——826年),字知退,大詩人白居易的弟弟。
鄭注(?——835年),唐代絳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圖(837——908年),字表聖,河中虞鄉(今永濟縣)人。晚唐詩人、詩注家。
張彥遠,唐末書畫家。字愛賓,猗氏(今山西臨猗)人。

如滿意請採納

③ 大唐歷史名人有哪些

是說游戲的吧,好多啊
最早的一批
三刀結束,藍劍魔
,不想離別
現在的DT名人葉子豬可以看到
帖子都帶圖的
可以看屬性。

④ 唐朝有哪些重要歷史人物

政治人物:
趙公長孫無忌,
李世民長孫皇後之兄,自幼與李世民友善,李淵太原起兵後投*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謀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後,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而失寵,後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趙郡王李孝恭,
其父為李淵堂弟,李淵起兵後,他負責經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戰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後,退出權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萊公杜如晦,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於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後極盡哀榮。

鄭公魏徵,
原為李密謀士,後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後重回唐朝,隸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後,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後以魏徵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齡,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於謀略。李淵起兵後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
李世民長孫後、長孫無忌的親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實際由高士廉撫養。高對李世民極為器重,以至主動將長孫後許配給李世民。因得罪楊廣,被發配嶺南,隨後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鄂公尉遲敬德,
原為劉武周部將,劉武周滅亡後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但李世民堅持起用他。唐鄭決戰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固地位,此後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礎。天下安定後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衛公李靖,
是「使功不如使過」的典型,曾試圖揭發李淵謀反,因此幾乎被李淵處死,幸而為李世民所救。後來戴罪立功,協助李孝恭經營巴蜀、滅蕭銑、輔公佑,被李淵評價為「蕭、輔之膏肓」。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負責抵禦突厥,成功地消滅突厥政權,戰功無人可及。後來又掛帥出征,消滅吐谷渾勢力。因軍事能力過高遭人疑忌,屢次被誣告謀反,為免嫌疑,主動退休閉門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蕭禹,
隋煬帝蕭後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後受薛舉進攻,奮力抵禦。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褒公段志玄,
李淵在太原時的舊部,首義功臣。參加李唐歷次重要戰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拒絕建成、元吉的拉攏,忠於李世民,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其人治軍嚴謹,李世民評價為「周亞夫無以加焉」。貞觀十六年病故。

夔公劉弘基,
游俠,隋煬帝征高麗時,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太原起兵時,與長孫順德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途中於霍邑之戰陣斬隋主將宋老生,攻克長安後被評為戰功第一。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力盡被擒,李世民滅薛氏後獲救。又在劉武周進攻太原時戰敗被俘,僥幸自己逃回,隨後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殲滅宋金剛。因唐朝與突厥關系惡化,常年駐守北邊抵禦突厥。貞觀年間曾隨李世民征高麗。唐高宗時病故。

蔣公屈突通,
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守都城長安的重任。李淵起兵後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力盡後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後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功第一。後被委派鎮守洛陽,於貞觀元年病故。

鄖公殷開山,
李淵舊部,太原起兵時投奔李淵,參與進攻長安。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與劉文靜一同被追究責任,貶為庶民。後隨李世民滅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在進攻劉黑達時,得病身亡,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

譙公柴紹,
李淵之婿,娶平陽公主。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後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邳公長孫順德,
李世民長孫後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後功勞不顯。玄武門之變充當打手角色。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

鄖公張亮,
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派其到洛陽招募私黨,被元吉告發而下獄,張拒不招供掩護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貞觀年間,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但其後因好巫術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被告謀反,受誅。

陳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後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彈劾,為此懷恨在心。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斗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乾,事瀉被殺。

郯公張公謹,
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謀劃而得到賞識,又在事變時充當主要打手,功勞很大。李世民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

盧公程知節,
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後病故。

永興公虞世南,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李世民幕府。此後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渝公劉政會,
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莒公唐儉,
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英公李世績,
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佑。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後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禦,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後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於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於凌煙閣。滅高麗後次年病勢。

胡公秦叔寶,
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沖鋒在先。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詩人:初唐:虞世南、上官儀、王績、王梵志、寒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沈佺期、宋之問、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張若虛、劉希夷、陳子昂
盛唐:張九齡、張說、賀知章、王灣、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祖詠、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劉灣、張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結、顧況、戴叔倫、張籍、王建、元稹、李紳、
中唐:韋應物、劉長卿、李益、李端、盧綸、吉中孚、錢起、司空曙、苗發、夏侯審、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姚合、李賀、
晚唐: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韋庄、李群玉、韓偓、司空圖、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⑤ 唐朝名人有哪些

唐朝名人有:
李白
唐初知名大詩人

李裹兒
唐朝第一美人

張昌宗
代表作品少年行

魏徵
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玄甲軍
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

李令月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

賀蘭敏之
武則天的外甥

杜甫
盛唐大詩人
展開中國歷史人物

房玄齡
中國唐朝開國宰相

武則天
中國史上一代女皇

太平公主
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女

李世民
勵精圖治 貞觀長歌

⑥ 唐朝有哪些名人

趙公長孫無忌第一。

李世民長孫皇後之兄,自幼與李世民友善,李淵太原起兵後投*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謀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後,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而失寵,後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趙郡王李孝恭第二。

其父為李淵堂弟,李淵起兵後,他負責經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佑,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戰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後,退出權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萊公杜如晦第三。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於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後極盡哀榮。

鄭公魏徵第四。

原為李密謀士,後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後重回唐朝,隸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後,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後以魏徵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齡第五。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於謀略。李淵起兵後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

李世民長孫後、長孫無忌的親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實際由高士廉撫養。高對李世民極為器重,以至主動將長孫後許配給李世民。因得罪楊廣,被發配嶺南,隨後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鄂公尉遲敬德第七。

原為劉武周部將,劉武周滅亡後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但李世民堅持起用他。唐鄭決戰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固地位,此後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礎。天下安定後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衛公李靖第八。

是「使功不如使過」的典型,曾試圖揭發李淵謀反,因此幾乎被李淵處死,幸而為李世民所救。後來戴罪立功,協助李孝恭經營巴蜀、滅蕭銑、輔公佑,被李淵評價為「蕭、輔之膏肓」。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負責抵禦突厥,成功地消滅突厥政權,戰功無人可及。後來又掛帥出征,消滅吐谷渾勢力。因軍事能力過高遭人疑忌,屢次被誣告謀反,為免嫌疑,主動退休閉門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蕭禹第九。

隋煬帝蕭後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後受薛舉進攻,奮力抵禦。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

李淵在太原時的舊部,首義功臣。參加李唐歷次重要戰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拒絕建成、元吉的拉攏,忠於李世民,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其人治軍嚴謹,李世民評價為「周亞夫無以加焉」。貞觀十六年病故。

夔公劉弘基第十一。

游俠,隋煬帝征高麗時,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太原起兵時,與長孫順德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途中於霍邑之戰陣斬隋主將宋老生,攻克長安後被評為戰功第一。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力盡被擒,李世民滅薛氏後獲救。又在劉武周進攻太原時戰敗被俘,僥幸自己逃回,隨後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殲滅宋金剛。因唐朝與突厥關系惡化,常年駐守北邊抵禦突厥。貞觀年間曾隨李世民征高麗。唐高宗時病故。

蔣公屈突通第十二。

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守都城長安的重任。李淵起兵後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力盡後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後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功第一。後被委派鎮守洛陽,於貞觀元年病故。

鄖公殷開山第十三。

李淵舊部,太原起兵時投奔李淵,參與進攻長安。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與劉文靜一同被追究責任,貶為庶民。後隨李世民滅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在進攻劉黑達時,得病身亡,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

譙公柴紹第十四。

李淵之婿,娶平陽公主。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後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邳公長孫順德第十五。

李世民長孫後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後功勞不顯。玄武門之變充當打手角色。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

鄖公張亮第十六。

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派其到洛陽招募私黨,被元吉告發而下獄,張拒不招供掩護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貞觀年間,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但其後因好巫術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被告謀反,受誅。

陳公侯君集第十七。

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後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彈劾,為此懷恨在心。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斗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乾,事瀉被殺。

郯公張公謹第十八。

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謀劃而得到賞識,又在事變時充當主要打手,功勞很大。李世民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

盧公程知節第十九。

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後病故。

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李世民幕府。此後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

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莒公唐儉第二十二。

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英公李世績第二十三。

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佑。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後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禦,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後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於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於凌煙閣。滅高麗後次年病勢。

胡公秦叔寶第二十四。

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沖鋒在先。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⑦ 唐朝有哪些名人

1、李淵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於長安 。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因隋文帝獨孤皇後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愛,歷千牛備身,譙、隴、岐三州刺史。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

2、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3、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武珝(xu),後改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4、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5、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後同母兄。

⑧ 唐朝名人歷史

魏知古(646~715),深州石槽魏村人,唐代名相。忠貞諫臣,方正剛直有雅才。唐朝年間,侍睿宗、玄宗二帝,官至吏部尚書(主管官吏的最高長官)。



魏知古二十歲中進士,成為著作郎,兼修國史。唐長安年間,歷任鳳閣舍人、衛尉少卿。當時睿宗居藩,魏知古還兼任檢校相王府司馬。神龍初年(705年),任吏部侍郎(僅次於尚書官職),仍兼修國史。不久,又升任銀青光祿大夫。第二年,因母親去世卸職,期滿後任晉州刺史。睿宗繼位後,因魏知古是其故屬,所以封其為黃門侍郎,兼修國史。

景雲二年(711年),睿宗之女金仙、玉真公主入道,敕令為二人各修一觀,強占很多居民宅地,工程耗費達數百萬錢之多。時值盛夏,因時間緊迫,工匠連日營作不止。魏知古進諫阻止無效,再次進諫,唐睿宗仍未採納,卻贊其正直敢諫,任命他為左散騎常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兼太子左庶子。不久,又任命他為戶部尚書。



先天元年(712年),魏知古任門下省侍中,隨玄宗到渭州打獵,獻詩諷諫,認為「此欲誠難縱,茲游不可常」,玄宗手制褒答,並賜其古帛50段。二年,封梁國公。竇懷貞等詭謀亂國,知古獨自秘奏其事,懷貞伏誅,賜知古實封200戶、帛500段,仍以為賞賜太薄,更加100戶。

是年冬,魏知古代理吏部尚書職務,負責東都洛陽選任官吏事宜,以稱職聞名,賜衣1副。自此恩意尤渥,由黃門監改紫微令。知古與姚崇不和,姚崇陰加讒毀。開元二年(714年),魏知古被貶為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開元三年(715年)魏知古懷忿而死,終年六十九歲。玄宗緬懷其忠,贈幽州都督,謚忠。御使大夫宋璟嘗為他嘆息說:「叔向古遺直,子產古遺愛,能兼之者,其在魏公。」著有《魏知古忠公集》20卷。(圖文源於網路)

⑨ 唐朝時期有哪些傑出人物

裴矩(?--627),隋末唐初大臣。河東聞喜人。 裴行儉(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裴寂(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西南)人。 溫大雅(?--627),唐初大臣,字彥弘,太原祁(山西祁縣東南)人。 武士(577--635),唐朝大臣。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 王績(585--644),唐朝文學家。字元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尉遲恭(585--658),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 柴紹(?--638),唐初將軍。字嗣昌,臨汾人。 狄仁傑(607--700),唐朝大臣。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薛仁貴(614--683),唐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650--678),唐朝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溫彥博(573--637年),字大臨,唐初並州文水(今文水縣東南)人。 王度(585?--625年?),原籍太原祁縣(今祁縣)人,後遷絳州龍門(今河津縣),唐初著名小說家。 裴炎(?--684年),唐朝大臣,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宋之問(?--712年),唐朝詩人。字延清,一字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人。 張守圭(?--739年),陝州河北(今平陸縣東北人)。 王翰,唐朝詩人,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渙(688--742),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昌齡(698--約756),唐朝詩人,字少伯,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維(701--760),唐朝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楊玉環(716--756),唐玄宗貴妃。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盧綸(748--約800),唐朝詩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西)人。 裴度(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東聞喜人,德宗時進士,任監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居易(772--846),唐朝詩人。字樂天,祖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北),人稱太原白公。 柳宗元(773--819),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 溫庭筠(812--約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 白行簡(775--826年),字知退,大詩人白居易的弟弟。 鄭注(?--835年),唐代絳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圖(837--908年),字表聖,河中虞鄉(今永濟縣)人。晚唐詩人、詩注家。 張彥遠,唐末書畫家。字愛賓,猗氏(今山西臨猗)人。 功臣將領有:(凌煙閣) 趙公長孫無忌 趙郡王李孝恭 萊公杜如晦 鄭公魏徵 梁公房玄齡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遲敬德 衛公李靖 宋公蕭禹 褒公段志玄 此外:郭子儀 秦叔寶.程咬金.羅成.薛仁貴 安祿山 史思明,楊國忠等有好有壞 詩人:大小李杜,白居易,李賀,賀之章,劉禹錫,駱賓王王勃 盧照鄰楊炯 陳子昂 張九齡王維 孟浩然 王昌齡岑參 柳宗元孟郊韓愈 溫庭筠等 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與薛稷 張旭、懷素、顏真卿和柳公權 女性:平陽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 文成公主, 長孫皇後,韋皇後,楊貴妃

⑩ 唐朝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皇帝有:唐高祖,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功臣將領有:(凌煙閣)
趙公長孫無版忌
趙郡王李權孝恭
萊公杜如晦
鄭公魏徵
梁公房玄齡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遲敬德
衛公李靖
宋公蕭禹
褒公段志玄
此外:郭子儀 秦叔寶.程咬金.羅成.薛仁貴 安祿山
史思明,楊國忠等有好有壞
詩人:大小李杜,白居易,李賀,賀之章,劉禹錫,駱賓王 王 勃 盧照鄰 楊 炯 陳子昂 張九齡 王 維 孟浩然
王昌齡 岑 參 柳宗元 孟 郊 韓 愈 溫庭筠等
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與薛稷 張旭、懷素、顏真卿和柳公權
女性:平陽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
文成公主,
長孫皇後,韋皇後,楊貴妃
上官

閱讀全文

與歷史唐朝名人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