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跟歷史相比我國經濟如何發展

跟歷史相比我國經濟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1 17:05:37

1. 歷史 1952年同1949年相比,我國的經濟狀況發生了什麼變化有何重大意義

經過1949-1952三年的努力,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初步發展.1952年,工農業總產值810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比建國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長20%,三年中平均年遞增率為21.1%;其中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45.1%,年遞增率為34.8%,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53.5%,年遞增率為15.3%.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已超過建國前最高水平.隨著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收支平衡,結構改善.文教衛生事業得到相應發展.職工、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
在經濟恢復的同時,國民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營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合作社經濟都得到發展.由於國家的支持和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國營經濟發展更為迅速.這表明我國經濟的恢復,不僅有數量的發展,而且有性質上的變化和質量上的提高.

2. 改革開放 對我國經濟 發展 有什麼歷史意義

改革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
有句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無庸置疑如今上海交通的發展對上海經濟發展、城市規模化的進展,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基礎性作用.從以前的三輪車到現在的公交車,地鐵,火車,飛機等.隨著交通的發展,人們的居住空間也隨之不斷地向外擴展,城市規模不斷向外擴張.此外,交通的發展,還改變著百姓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常言道: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未來上海的交通設施會更加完善,交通建設會更加合理,交通網路會更加發達.
2001年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全會中揭曉 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成現實.這次發射是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
在農業上國家大力推進家庭聯產承包制,使我們國家的第一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民在改革中獲得了實惠,人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了促進人民的精神文明的發展,國家下大力氣改善我們社區的基礎設施,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短短幾年裡,中國經歷了舉世矚目的歷史大轉折和事業大發展,由一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 變成了有強大市場活力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通過改革開放, 我國的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強, 社會政治穩定, 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把改革開放貫穿於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就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當我國的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時,我們必須順應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以及黨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情況,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堅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舉措.歷史證明,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動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
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中,我們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 也會出現前進中的曲折、發展中的挑戰.改革, 不可能一帆風順,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們各級領導幹部都能真的把自己當著人民的「兒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中國將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3. 求 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77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5.92倍。據世界銀行公布的資料,1997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79—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大大快於改革開放前26年年均6.1%的速度。特別是出現了兩個高速增長的好時期:1982—1988年,年均增長11.4%;1991—1997年,年均增長11.2%。我國不僅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經濟穩定性也不斷增強,國民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開始走上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國穀物、棉花、油菜籽、肉類、煤炭、化學纖維、紗、布、服裝、水泥、電視機、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鋼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發電量、農用化肥產量居第二位。國家儲備大幅度增加。糧食儲備遠遠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外匯儲備已居世界第二位。
溫飽問題基本解決
農業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糧食總產量,1978年只有6095億斤,1997年在北方大面積乾旱的情況下,仍達9850億斤。如果以1000億斤為一個台階,可以說,已連續躍上了四個台階。目前,糧食人均佔有量接近800斤,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棉花、油料、肉類、蛋和水果也大幅度增長。1997年,棉花產量430萬噸,比1978年增長近1倍;油料2150萬噸,增長3.12倍;肉類5354萬噸,增長5.25倍;水產品3561萬噸,增長6.65倍;水果5045萬噸,增長6.68倍。肉、蛋和水產品人均佔有量分別達到43.3公斤、17.5公斤和28.8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經濟發展帶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1996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達到4377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1.97倍,年均增長6.2%,199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160元。1997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90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4.8倍,年均增長9.7%。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現在,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8.6%,比1980年下降8.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為56.3%,比1978年降低11.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從1978年的3.6平方米增加到8.7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由8.1平方米增加到21.7平方米。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度增長。城鎮實行了每周五天工作制。我國人民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進入小康。
短缺經濟悄然逝去
商品供應緊張現象基本消失,市場供求關系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歷史性轉變。工業消費品供應充足,人均佔有量大幅度提高。在這20年中,輕紡產品成倍增長,人均佔有量顯著增加。家電產品發展迅速。彩色電視機由3800台增加到2643萬台,家用電冰箱由2.8萬台增加到986萬台。適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空調器、錄像機、VCD機、鋼琴、組合音響、電腦和轎車等,數量迅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
主要生產資料供應緊張局面已經改變,結構調整步伐加快。1997年,鋼達到10757萬噸,比1978年增加了2.38倍;水泥5.1億噸,增長6.8倍;硫酸1946萬噸,增長1.9倍;純鹼703萬噸,增長4.3倍;汽車159萬輛,增長9.7倍。隨著產量的提高,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產品更新換代步伐加快,價格也逐步同國際市場接軌,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
我國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以行政分配為主的資源配置方式被摒棄,市場機制在我國生產、流通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實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管理。目前,已全部取消了農產品生產的指令性計劃,國家只對9種主要農產品生產實行指導性計劃管理。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的工業品只有12種,而且只限於其中的部分產量,僅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4.1%,與改革前相比減少了90%。95%以上產品的生產,由生產者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主決定。
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基本確立。目前,絕大多數商品價格已由市場形成,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市場調節價所佔的比重已達92.5%;在生產資料銷售收入總額中市場調節價佔81.1%;在農副產品收購總額中市場調節價佔79%。
對外經濟活動基本按照國際市場規則進行。
「瓶頸」制約明顯緩解
長期以來,能源、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等發展滯後,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瓶頸」。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堅持把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發展放到優先地位,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制定扶持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促進了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
能源工業高速發展,供應緊張狀況基本消除。1978—1997年,能源生產總量由6.3億噸標准煤增加到13.4億噸標准煤。其中,原煤產量由6.2億噸增加到13.9億噸。年發電量由2566億千瓦小時增加到11320億千瓦小時。從1988年開始,已連續10年每年投產大中型發電機組1000萬千瓦以上。目前,除個別地區外,電力供應基本上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多種運輸方式全面發展,運輸結構在競爭中不斷改善。20年來,鐵路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營運里程由4.86萬公里增加到6.49萬公里,電氣化線路里程和內燃機車牽引線路里程比重由15.6%提高到70%,貨物周轉量由5345億噸公里增加到13098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由1093億人公里增加到3522億人公里。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迅速發展。公里路程由89萬公里增加到121萬公里,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建設進度不斷加快,達到4735公里。公路貨物周轉量由274億噸公里增加到5168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由521億人公里增加到5188億人公里,佔全社會客運周轉量的比重由30%提高到54%,已遠遠超過鐵路。1978年,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只有2億噸,1997年增加到8.8億噸,翻了兩番。水運貨物周轉量由3779億噸公里增加到19352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由101億人公里增加到153億人公里。1978年,我國民航使用的機場只有34個,且多為軍民兩用,而到1997年,民用航班機場達到142個,民航運輸飛機由不到80架增加到485架,民用航空線里程由15萬公里增加到142萬公里,旅客周轉量由28億人公里增加到774億人公里。
郵電通信業突飛猛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郵電通信是基礎設施中增長最快、變化最大的領域。郵電業務總量由1978年的12億元增加到1997年的1779億元,公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由405萬門增加到11097萬門,增長26倍。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全部實現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電話網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電話普及率由1980年的每百人0.43部提高到1997年的8.1部,其中城市達26.1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等先進技術裝備得到廣泛運用。建成了京漢廣、西蘭烏、京沈哈、京呼銀蘭、杭福貴成、蘭西拉等干線光纜。1997年,長途光纜總長度達15.6萬皮長公里。移動通信成為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廣的行動電話網之一,用戶達到1323萬。初步形成了多種通信手段相結合,公眾通信網為主體,專用通信網為補充的通達全國、聯通世界的現代化通信網路。
開放型經濟基本形成
從建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城市,到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帶動了全國的對外開放。進入90年代後,隨著上海浦東地區和沿江、沿邊、沿主要交通干線對外開放的展開,內陸地區開放程度明顯提高,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格局。對外經貿合作取得重大成績,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
地區經濟梯次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行了以梯次推進為特徵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支持東部地區快速發展,鼓勵東部地區帶動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促進地區生產力合理布局。
東部地區依靠優越的地緣條件和較好的經濟基礎,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1979—1997年,東部沿海12省市區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85%,比全國同期平均增長速度高出0.8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一批代表經濟發展方向、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資金、技術密集型工程,相繼建成投產。
在鼓勵東部地區繼續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央增加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中西部地區自身優勢,優先安排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鼓勵東部地區到中西部地區投資,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的橫向聯合和對口支援,緩解了東部地區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的矛盾,也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
扶貧開發成效顯著。到1997年底,全國貧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5000萬人左右。
科教興國成效顯著
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教育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
科技進步成績顯著。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30%以上。「六五」以來,共組織近300個重大項目的科技攻關,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系列火箭,在技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已達到商業運行水平,有關技術和設備進入了國際市場。鐵路重載運輸和准高速技術產業化工作取得進展,有效提高了運輸能力。研製成功的高速率光纖通信系統和大型程式控制交換設備,為實現我國通信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基本掌握了2000萬噸級露天礦、60萬千瓦大型火電機組、50萬伏交流輸變電、大型乙烯、大型化肥、寶鋼二期等成套技術裝備或部分關鍵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同步輻射裝置、重離子加速器、核聚變裝置、大型天文望遠鏡等重大科學工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改革開放為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1997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690個,比1978年增加1.15倍。廣播電台1244座,增加12.4倍;電視台880座,增加26.5倍。出版規模和出版物品種已躍居世界前列。1997年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193億份,比1978年增加65.2億份;各類雜志25億冊,增加17.4億冊;圖書71億冊,增加33.3億冊。衛生事業發展出現了新局面,中醫葯事業得到繼承和發展。到1997年底,全國醫院病床總數達216萬張,比1978年增加105萬張。防病治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從70年代的每10萬人發生7061起,下降到1997年的每10萬人發生201.66起,婦女兒童保健狀況明顯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體育事業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群眾體育運動在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動下出現熱潮。競技體育成績輝煌,1978—1997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1097項世界冠軍,創造和超過720項世界紀錄。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1997年,旅遊外匯收入達到120.74億美元,在世界旅遊業中的排序從第41位上升到第9位。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取得明顯成效。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全國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由1978年的19.28‰和12.00‰下降到1997的16.57‰和10.06‰。人口的城鄉構成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化水平已從1978的17.92%上升到1997年的29.92%。勞動就業規模迅速擴大。1997年我國從業人員達到69600萬,比1978年增加29448萬,年均新創造就業崗位1550萬個。社會保障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到1997年末,全國有8770萬城鎮企業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約佔全部城鎮企業職工總數的84%,有1300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103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有330多個城市和204個縣建立和實施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環境保護取得進展,初步扼制了主要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快速增長的趨勢。國防現代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改革開放20年發展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初步概括有五條:一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二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三是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四是堅持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五是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證。
展望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發展既存在許多機遇和有利條件,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問題。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

4. 如何理解我國經濟中告訴發展

改革開放凡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即使是對中國再有成見的人,也都承認是鐵的事實。從世界經濟史看,中國這樣長時期的、持續的、快速的經濟發展,都是罕見的。據筆者看來,主要的原因是:
一、中國的經濟稟賦和發展階段的原因。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的稟賦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人口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資金、資源相對非常短缺。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處於農業社會和工業化的初始階段。這從當時的靜態來看確實是一個讓人失望的判斷,但對動態的經濟發展是個非常好的情況。因為巨大的人口基礎可以提供潛力巨大的社會需求,無限供給的低成本勞動力可以有效吸引外來資金、資源的組合,工業化的起步和發展可以迅速地、有效地迅速提高社會供給。從國際經驗看,幾乎所有經濟體的工業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階段的經濟發展速度都是最快的。
釋義: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就象是個七、八歲的孩子,雖然個子很小,但是能吃飯,精神頭足,只要營養跟得上,不要折騰他,長個子的速度比成年人會快得多。
二、中國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的原因。簡單地說,中國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是動員式的,高度中央集權,地方服從中央。毋庸置疑,這樣的體制機制會有很多的、嚴重的問題,但在工業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階段是非常有效的。中央制定基本合理的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到地方能夠得到基本切實、有效的執行,在這過程中遇到的偏差、困難和問題也能夠基本及時地得到應對和處理。從這三十多年的歷史看,雖然個別時候出現反復、錯誤,但推動經濟發展的總體路子還是大致對頭的。
釋義:企業發展處於起飛階段時,其實集權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就象當前的福特,大小決策出於老福特一人,似乎不太符合管理學的原理,但是在很長階段內福特發展得非常快、非常好。正如當前許多家族式的中國民營企業。 主要的原因是,這樣有利於快速制定正確的戰略,並擺脫各類掣肘和約束,有效地付諸實施。
三、中國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的原因。中國自唐宋以來,一個基本的國情就是人多飯少,生活不易。從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角度,除了中國獨特的「士」這個階層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較為超脫的精神追求之外,多數普通中國人形成了務實、勤奮、節儉的特點。這個特點,非常有利於通過以追求和實現利益為導向,把多數中國人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
釋義:文化其實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遠超多數人想像。筆者認為,美國與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在發展初期的水平是差不多的,人口狀況、資源稟賦也差不多,可以說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後來之所以分化很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教文化主導和天主教文化主導的綜合影響。中國人的文化特徵,其實非常適合發展市場經濟。
四、國際經濟發展階段和格局的原因。或許是對數百年來多災多難中國人的眷顧,改革開放以來這三十多年國際環境也非常適合中國作為後起國家加快發展。首先,沒有對中國和平構成實質性阻礙和影響的戰爭或威脅。其次,主要發達國家當時都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向後工業化和發展現代服務業轉變,具有進行國際產業轉移的動機和條件,而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低資源環境成本和迅速壯大的市場在承接轉移中具有強大優勢,並且中國的體制機制又成功地把這種優勢發揮了出來,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收益者,有力加快了工業化進程。
五、中國經濟的微觀主體結構的原因。宏觀再有利,經濟的發展仍需要具體的微觀主體去推動。中國有兩個有利因素。一是地方政府。從經濟學的眼光看,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企業化的特徵非常明顯,發展經濟、增加稅收的沖動很強,這雖然會造成很多問題,但客觀上有利於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完善市場化的環境,促進資本形成。二是國有企業。建國初期,中國建立的眾多的大小國企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同時也造就了具有一定基礎的產業工人隊伍。這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發展自身的現代企業群體提供了難得的、良好的產業基礎。現在許多著名的國有或民營大企業,都有當前國企歷史傳承的影子。

5. 在我國歷史上,南北方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些。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是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 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出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台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彙還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總之,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南北雙方應正視這種差異的存在,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6. 如何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中國經濟經過近幾年高速增長,並且是高增長低通脹,在去年達到峰值,面臨經濟增長的拐點,這是經濟的周期性規律,今年由於各種復雜因素交織,如美元貶值,次級債,油價飛漲,鐵礦漲價,人民幣升值,房地產泡沫面臨破滅的危險,各種天災人禍,使今年的中國經濟面臨著非常困難的局面,相信經過調控後,中國經濟將軟著陸,明年中期物價達到峰值,並將有所回落,並且經過二到三年的過渡,將重新步入上升通道.經濟十年左右的時間,經濟規模超過日本,並在未來的三十年時間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7. 試述你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成就及如何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認識。 求解答,謝謝。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和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並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促進了中國的快速發展。系統總結這一偉大歷程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於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隨著實踐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針對社會上對市場經濟「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論,鄧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談話中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重要論述,解除了人們對市場經濟的種種疑慮,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石。

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論述了這一體制的基本內涵和改革的主要任務。這標志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為了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勒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改革的決策部署。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標和主要任務,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近1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在一系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取得新進展。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完善;大型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股權分置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率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健全;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稅費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收入分配、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衛生、教育、文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職能轉變、信息公開等政府自身改革取得明顯進步。這些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促進了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黨的十六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尤其黨的十六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突出表現在:

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合國力大幅躍升。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人民生活大為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201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7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位,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22倍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30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發展,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企業主體活力顯著增強,要素潛力充分釋放。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大多數國有企業實行了股份制改造,轉換了經營機制,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企業活力不斷增強。雖然國有企業數量減少,但國有經濟總體效益反而持續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增強,資產規模不斷增加。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成為促進增長、擴大就業、繁榮市場的重要力量,其中不乏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型企業,日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正在茁壯成長。目前,有69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同時,改革釋放出了社會蘊藏的巨大潛力,數以億計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從農業進入非農產業,從農村進入城市,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勞動、資本、知識、技術和管理的活力競相迸發,成為中國工業化的強大動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社會事業改革和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從2002年到2011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03元增加到21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6977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大幅增加;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同時,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並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各項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表明,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中國實際,必須始終堅持、完善。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凝聚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內在規律的認識,應認真總結、深入探索。

這些年,我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索、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本身也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緊密結合起來的過程。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和發展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勃勃生機。實踐證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我們才能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也才能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改革開放提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理論指導。

還有一個啟示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30多年來,我們既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和優點,使經濟活動遵循市場規律的要求,建立起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當前和今後,我們都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最廣泛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集聚發展力量。

當然,我們必須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但同我們的遠大目標相比,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故步自封。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風險。

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和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

8. 如何理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當前,世界經濟基本面良好,主要經濟體保持增長。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按年率計增長4.1%。日本經濟穩健增長,通貨緊縮狀況基本消除。歐盟經濟預計全年將增長2.1%,增速快於去年。發展中國家經濟繼續較快增長,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推動效應進一步顯現。國際貿易保持較快發展,新一輪跨國並購方興未艾,國際直接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據聯合國預測,全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達3.6%。但世界經濟運行也面臨全球經濟發展失衡加劇、資源能源價格高位震盪、貿易壁壘增加、貨幣政策環境趨緊等問題和挑戰。地區熱點問題持續、恐怖主義活動、地震等自然災害頻仍也增加了世界經濟運行的成本和風險。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1)中國面臨的機遇。其—,世界形勢的緩和,為中國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的形勢下,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2)中國面臨的挑戰:其一,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下,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使中國的對外經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其二,正面臨著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世界兩極格局瓦解以後,軍備競賽的作用相對下降,綜合國力的競爭提到了首位。各國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發展科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各國都把科技開發作為綜合國力一個關鍵因素。如何選擇適應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並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迎接和戰勝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是當今時代向中國提出的新課題。第三,正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挑戰。歷史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按國際經濟慣例辦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任何國家已很難保持封閉的經濟模式,所以,中國的唯一選擇,是適應這一趨勢,爭取經濟發展的主動權。第四,正面臨著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考驗。在兩極格局解體以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推行強權政治時減少了前蘇聯的牽制,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面對以上挑戰,只有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才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增強綜合國力,迎接各種挑戰,盡快地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9. 歷史上中國經濟和現在怎麼對比

不可同日而語

閱讀全文

與跟歷史相比我國經濟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