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時的中德雙方軍力對比
你好朋友,我和你一樣都喜歡軍事。但你問的問題不專業,因為評價一國軍事實力不能簡單靠數字。很多考量都有考慮:例如國土縱深、人口、教育程度、工業能力、民族性格等。以上因素綜合評估美國實力最強:100。美國雖然在太平洋戰爭前全國軍隊20萬多一點,但憑借自身的綜合國力在二戰結束時成為世界霸主。接下來應該是蘇聯,在70-80分吧!作為二戰中做出最大關系的國家。順便說一句俄國人不善戰,命好地方冷把敵人都凍死了。你應該是德國的軍迷,第三應該就是德國啦,綜合實力45-55吧!不過不要小看德國,他就靠這點實力打全世界。接下來英國20-30,不過他有很多小弟。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二戰後英帝國也沒了。日本就不怎麼樣了,我們感覺日本牛叉是因為亞洲沒有強國,歐美的重心也不在亞洲,所以他開始很猖狂,他最多5分。中國其次,法國、義大利就是殘酷二戰里的,兩個笑話。最可愛的是義大利30萬人打不下兩萬英軍的埃及。我最喜歡看義大利軍史,幾千人投降是因為忘帶撬開彈葯箱的起子,哈哈。還有就是德國在人口、資源、國土面積最主要是一個邪惡恐怖的納粹政府操作下的戰爭機器。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Ⅱ 二戰美日實力對比(詳細一點)
首先,論經濟工業,美國遠遠高出日本,1939年,美國的工業佔世界39%,而日本僅佔4%,我們可以舉個列子,假如美國一年造39000輛坦克,而日本僅是4000輛坦克,這一對比數量近日本的10倍,經濟,美國人均收入是日本7倍,1941年前的美國軍事實力並不是很強大,除了美國的海軍,日本的海軍在戰前實力排第三,海軍總噸位是美國的70%,在太平洋戰爭報發時,由於美國把更多的兵力都投入了歐洲和大西洋,可以去搜索太平洋戰場和先歐後亞,美國太平洋艦隊被重創時並沒有得到支援,美國在太平洋只是防禦部隊,因為日本在中途島海戰,美國以少勝多,結果美國在太平洋的防禦反而成了進攻,就像一戰時期德國在東線同俄軍一樣,首先,二戰時日本傷亡80%來自於太平洋美軍造成,但是其兵力有60%被拖在中國,也就是說,日本還有實力,因為戰前美國在太平洋的軍隊本來是要用來防禦,等打敗德國再來打日本,所以1941到1945年日本的實力並沒有很大的下降,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投原子彈,當時德國已經投降,對於軸心國來說,德國的失敗就是軸心國一切的失敗,這個也可以明白為什麼美國要先打敗德國,因為打敗德國,對於日本,他有可能就投降了,但是事實上日本做好了戰爭到最後,如果美軍登陸日本作戰,美軍加蘇聯和盟軍的傷亡可能會付出100萬人,所以美國投了原子彈,如果沒有原子彈,日本也不會那麼容易投降,至少會堅持到1945年12月甚至1946年,日本如果美日實力對比,日本並不是一個等級,這沒錯,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日本知道同美國的差距,為什麼還要去惹他,現在可以告訴你一個答案,因為有德國,日本知道憑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打敗美國,1940年,德國佔領了西歐,這就極大的刺激了日本對美國發動戰爭的野心,同時,日本知道,美國也不會把主力來對付他,日本在開戰前可能就已經猜出美國會先歐後亞,日本知道這對德國是不利的,但是誰會去想這個,日本只為自己,而且美國參戰只是時間問題,日本為美國的更早參戰提供了借口,我看過一個資料,德國沒有日本,但他依然很強大,但是日本沒有德國,他卻堅持不了多久,這個搜索先歐後亞就可以查到,德國的失敗,義大利的奔潰,日本的失敗必將到來,所以日本為什麼敢去惹美國,說白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為美國打德國提供了借口,日本法西斯的實力在二戰一直都沒有被消滅光,假如美國全力對付日本,我敢說,日本最多堅持到1942年
Ⅲ 二戰發動前德國和英法軍事力量對比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Ⅳ 二戰時美軍和德軍戰鬥力的比較
二戰盟軍戰鬥力基本為渣!
全靠掌握了制空權和源源不斷的後勤供應!
德軍的精銳部隊都在東線與蘇軍苦戰,在西線的只有少量裝甲師和黨衛軍,大部分是二線部隊!
看看里昂之戰,就明白盟軍有多麼渣了,要不是把里昂炸成一片廢墟,根本攻不進去!
圍攻里昂的是英軍主力部隊還有美空軍的猛烈空襲,而守衛里昂的則是德軍的一個青年師!
後來青年師在彈盡糧絕,得不到後援的情況下,才不得已後撤,和隆美爾在北非的遭遇一樣!
盟軍第一次登陸歐洲並不是在法國諾曼底,而是在義大利,被德軍幾個師硬是趕回了海里!
Ⅳ 二戰德國軍事實力和日本軍事實力對比
1,陸軍:德國 二戰陸軍規模在開戰初期達到擁有150多個師,兵力達到200萬左右。入侵蘇聯時德國兵力達到600萬。德國兵力頂峰時達到900多萬,其中300多萬非正規軍。
日本 日本開戰後在中國投入的兵力共計600萬,加上東南亞的兵力,應該在700萬上下,幾乎全是正規軍。
武器裝備,德國軍隊比日本軍隊更具機械化,也較為先進。
2,空軍:德國 擁有歐洲最強大的空軍,其著名的閃電戰就是由空軍先展開戰略定點式的轟炸,其後發起摧枯拉朽的輪番轟炸(這樣卻加大了飛機的消耗)。德國是擁有噴氣式飛機的第一國,當然性能固然高但作戰能力卻不突出,這點《希特勒傳》里也有提到。
日本 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只設立有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日本空軍在世界上排不上名號,但零式戰斗機卻是世界性能最好的飛機之一。而海軍航空兵,則創下了許多世人不能比擬的功績。毀滅了美國太平洋戰艦後(雖然是偷襲的),又擊沉了英國兩艘大型戰列艦,終結了「巨炮主義」。應該說,二戰初期日本的海軍航空兵,名列第一。自中途島戰役後開始沒落。
3,海軍:德國 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戰前不能具備一定規模的海軍。開戰後又由於英國海軍的壓制,根本就沒有什麼海軍實力。海軍在希特勒嘴裡一直都是「我們的小海軍」。
日本 日本海軍無疑是亞洲第一。珍珠港戰役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占絕對優勢。
所以,如果說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力量對比的話,按常理是德國更為強大。但是按實際的話,德國只不過剛好在歐洲,成為二戰「主角」而已,就總體而論:日本二戰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入侵了人口最多的中國,毀滅了太平洋霸主,挫敗了老牌世界海軍霸主英國,極大的打擊了殖民主義。如果歷史改變,軸心國戰勝,那麼德國未必就能打敗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和日本法西斯主義者挑起。它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不可推卸的責任,德國和日本是否能夠深刻反思戰爭,是世界人民能夠得到戰爭並因此成為政治權力而得到寬恕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扭轉60年前的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仍然深深困擾著亞洲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和日本對歷史問題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內省戰爭制度並徹底檢查了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做了一切。它的責任是,自戰爭結束以來,它一直試圖否認其外國戰爭的侵略性質,並歪曲對侵略國家及其人民造成的毀滅性災難的歷史事實。
Ⅵ 二戰日美軍事實力真實對比,看了就知道日本怎麼敗的
1938年,世界七大強國戰爭潛力:
美國.7% 德國14.4% 蘇聯14.0% 英國10.2% 法國4.2% 日本3.5% 義大利2.5%
超一流強國:美國
一流強國:德國,蘇聯,英國
二流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
不入流強國:中國
空軍實力:
部分武器最高年產量:
飛機:美國96318、德國39807,蘇聯40300,英國26461,日本28180
需要說明:日本最高一年是2.8萬架,而二戰美國參戰後最低一年也是4.7萬架,那一年日本飛機產量才0.8萬架。
空軍實力:美國100分。德國35%,英國35%,蘇聯15%,日本10%
飛機產量對比(架)
1942年:美國47836,蘇聯25436,英國23672,德國15409,日本8861
1943年:美國85898,蘇聯34900,英國26263,德國24807,日本16693
1944年:美國96318,蘇聯40300,英國26461,德國39807,日本28180
陸軍坦克產量,美國比日本高的多,而且1944年德國戰敗在即,美國武器生產大量降低標准。開始剎車。因此美國武器產量只是一個熱身階段,未達到高峰,日本只能用悲劇來形容了。
坦克年產量:美國3.7萬,蘇聯2.9萬,德國1.8萬,日本悲劇.
坦克產量對比(輛)
1942年:美國26334,蘇聯24758,德國3975,日本1165
1943年:美國37148,蘇聯24227,德國13084,日本776
1944年:美國21267,蘇聯29029,德國18057,日本342
火炮產量,美國同樣強過日本。美國年產最高22.09萬,日本僅8.44萬,而且這個數字中迫擊炮等小口徑炮佔了絕大多數,重炮寥寥無幾。
火炮產量(萬門)
1942年:美國18.76,蘇聯12.71,日本1.34
1943年:美國22.09,蘇聯13.03,日本2.77
1944年:美國10.3,蘇聯12.24,日本8.44
機槍產量(萬挺)
1942年:美國66.2,蘇聯35.61,日本7.1
1943年:美國83.0,蘇聯45.85,日本11.3
1944年:美國79.8,蘇聯43.91,日本15.6
步槍產量(萬支)
1942年:美國154.1,蘇聯404.9,日本44.0
1943年:美國568.3,蘇聯343.62,日本63.4
1944年:美國348.9,蘇聯245.0,日本88.5
艦艇產量(萬噸)
1942年:美國86
1943年:美國261
1943年:美國286,日本46(戰時最高峰)
商船產量(萬噸)
1942年:美國548,日本26
1943年:美國1145,日本77
1943年:美國928,日本170
幾組數據,看出邪惡美帝對比德國和蘇聯,日本的絕對優勢!
鋼鐵產量:美國8132萬噸 德國3460萬噸 蘇聯1800萬噸(1940) 英國1300萬噸 日本765萬噸
發電量: 美國2675億度 德國700億度 蘇聯323億度 英國382億度 日本386億度
石油產量:美國22985萬噸 德國200萬噸(最高1000萬噸),日本本土幾乎不產油(最高700萬噸),蘇聯2000萬噸,
(德國,日本含佔領區,蘇聯2000萬噸石油產量看似多,但是丟掉煤炭產區後,許多石油當煤炭燒了發電,實際上蘇聯每年的油料供應與德國差不多,每年大約500萬噸。在石油方面,美國石油產量佔全世界70%,無其他國家可比的地位。)
石油說明:
德國石油情況最好的一年,
1943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500萬噸,進口石油240萬噸,繳獲石油幾十萬噸,合計約1000萬噸.
1944年:石油產量約17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200萬噸,進口石油約100萬噸,合計約470萬噸.
日本石油情況:
1940年石油產量約900萬噸,足以滿足日本的需要.
1942年初日軍攻佔了南洋油田,在日軍到達前當地石油公司將油田和煉油廠進行了破壞,1942年的產量下降到不足400萬噸,當年日本實際運回國內約150萬噸.
經過修復,1943年產量恢復到約700萬噸的戰時最高峰,日本實際運回國內約200萬噸.1944年產量下降到約500萬噸,實際運回國內只有約70萬噸.日本之所以運回的不多,一是受運輸能力的制約,二是由於美軍的襲擊使許多石油被摧毀,三是維持東南亞佔領區本身也要消耗.到1944年底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被美軍切斷,已無法運回一船油.
德國在44年:火炮、戰車、飛機三個技術裝備項目上基本趕上了德國,雖然數量上或多或少還有些差距,但是德國憑借在技術裝備領域的「精密追求」,其產能甚至有可能超過了蘇聯
而在彈葯領域,德國則未必落後於蘇聯,至少炮彈數量上看不出劣勢
而在輕武器方面,蘇聯除了在沖鋒槍和機槍項目上占據極大地優勢,其它項目倒也和德國相差無多,而德國則憑借著突擊步槍和單兵火箭彈兩個項目的不對稱優勢,或多或少彌補了自己的劣勢
而在這一年,德國的導彈已經開始量產,潛艇也有相當數量的產出,這些都是蘇聯軍工業所沒有的
因此綜合來看,德國軍工業在這一年實際上已經趕上,甚至有可能超過了蘇聯也未可知
二戰時,美國軍事工業最高已經可以年產飛機10萬架、坦克4萬余輛,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8萬多輛坦克,其中近半數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軍用汽車的年生產能力更是達到百萬輛的規模。海軍裝備方面,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1日本VS美國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要注意的是,這是日本已經戰爭狀態後的數據對抗美國和平狀態下的數據。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這只是戰鬥武器,如果算上軍需的話,日本基本上連一絲勝利的曙光都不會有,以硫磺島為例,不提海空力量,光說陸軍,當時日軍駐扎了2.3萬人,美國投入70000人左右,美國為整個戰役准備的各型槍彈平均到每個日本人頭上是10000發以上,而相比之下,日本平均到美國人頭上不過區區個位數,更不用提美國人吃著想吐的肉罐頭和日本人吃個飯團都要搓下來點下頓接著吃的差別,這場仗在開打前結果已經註定了,美國武器生產之外,萬噸級的商船兩個海岸線平均一周左右就吐出一艘,最短的只有4天,而且全國十數個大小船廠同時開建,就是再強悍的狼群也架不住這種規模的羊群,撐不死也給碾壓死了。
煤炭產量比較圖: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事力量對比(軍隊數量,裝備,軍種等等)
1938年,世界七大強國戰爭潛力對比:
美國41.7% 德國14.4% 蘇聯14.0% 英國10.2% 法國4.2% 日本3.5% 義大利2.5%%
許多小白喜歡吹蘇聯這窮逼國家,任何一個有點大腦的人,都知道蘇聯只能排第三,根本比不上美國和德國。尤其是之後德國佔領西歐許多地區後,使得德國實力進一步增強,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看看蘇德軍事實力對比:
德國直接統治區生產了4億噸煤、3180萬噸鋼,而蘇聯只有1億5千萬噸煤、1790萬噸鋼。充足的煤使德國擁有700億度電力(蘇聯480億度),開動了126萬台金屬切割機床(蘇聯58.4萬台),德國的機器製造工人超過蘇聯一倍。同時整個西歐也在為德國生產,那裡有4876個兵工廠,僅法國每年就提供1300輛載重汽車和100萬發炮彈。
但是,德國缺乏稀有金屬,尤其缺乏工業的血液——石油,1941年德國及其佔領國開採石油190萬噸,從煤中合成燃料410萬噸,還獲得了法國、比利時等一批國家的儲備880萬噸石油。
我們知道截至1944年2月底德國在佔領區收入的佔領費為四百七十六億六千三百一十萬馬克,這也是巨大的經濟收入。
若論德蘇單獨戰爭,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也沒有討論的必要。對希特勒來說,入侵俄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沒有打敗英國前,有著美國可能參戰的重大威脅。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意味著不可能用全力對付蘇聯。
鋼鐵產量:(單位:萬噸)
1943年:美國8059 德國2076 蘇聯1200 英國1315 日本765
1944年:美國8132 德國1832 蘇聯1635 英國1234 日本673
從鋼鐵產量來看,如果美國在1944年保持中立,不再支持蘇聯和英國,德國仍然有翻盤,並且打敗英國和蘇聯的可能性。
二戰期間,
槍支年產最高為美國,年產720萬支槍(1943)
火炮年產最高為美國,年產22.09萬門(1943)
飛機年產最高為美國,年產9.6318萬駕(1944) 可憐的蘇聯最高年產4萬,而且性能低下的炮灰飛機。
坦克年產最高為美國,年產3.85萬輛(1943)
此外,在海軍方面,僅1943年
美國的產量:航母65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128艘,護衛艦298艘,潛艇55艘,商船1145萬噸,子彈197億發.
可憐的蘇聯,全年的鋼鐵產量,拿來與美國對比,恐怕做完1145萬噸商船後,做子彈的鋼鐵都沒有了。如果美國把投入海軍的資源投入陸軍做坦克,別說年產3.85萬輛坦克,年產20萬輛坦克也是可以的
此外美國還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搞原子彈。
在空軍方面,
戰鬥力性能最好的是美國的野馬戰鬥力,
轟炸機性能最好的是美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空軍和海軍,蘇聯和德國聯手也比不上美國。只要美國確立起海權優勢和空中優勢,然後把投入海軍的鋼鐵和資源投入陸軍坦克,年產坦克的數量,超過德國和蘇聯總和的2倍無壓力。
真搞不懂,為什麼總有些二貨喜歡YY窮逼蘇聯的炮灰戰術。如果美國絕對中立。,蘇聯會被德國最終拍死,如果蘇聯不參戰,美國照樣幹掉德國,如果德國和蘇聯聯手,美英照樣贏得最後勝利,不過多死點人罷了。
Ⅷ 二戰時期,日德的軍事實力對比
陸軍:日軍跟德軍沒法比。當時德國陸軍是世界最強的,機槍,迫擊炮,坦回克都不是日本的歪把子能比答的。空軍:日軍也比不上德軍。德國的閃電戰,就是靠強大的空軍做配合的。海軍:日本是島國,海軍自然比內陸的德國高了,而且高了好幾個檔次。日本與美國的海軍幾乎是世界最強大的, 德國選日本做盟友最初就是看中日本海軍那幾首航空母艦戰斗群能夠控制重要航道。德國海軍拿得出手的只有潛艇。
Ⅸ 二戰時候,德國與美國實力對比
二戰時候,德國與美國實力可以從戰爭爆發前、綜合實力、戰後實力、綜合實力幾個方面對比,具體如下:
1、戰爭爆發前實力對比
戰爭爆發前,(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德國的總體軍事力量與美國相比略微高一點。這是因為軍力不僅表現在裝備方面,還表現在部隊的士氣,戰役戰術理念以及訓練水平等方面。部隊的組織結構,以及適應變化了的戰爭的能力和反應速度都是軍力強弱的具體表現。
美國由於長期奉行孤立主義國策,除了通過租借法案和對英國的軍備支持,看不出美國軍隊的實際戰鬥力水平。但美國有著其他歐洲大陸國家不具備的優勢條件,那就是美國得天獨厚的以兩大洋作為自然屏障的地理優勢,使得美國可以免遭戰火的侵襲。
2、戰中實力對比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在取得初步戰役的勝利之後逐漸走下坡路,由於軍備製造能力遠遠跟不上戰爭中的巨大消耗,同時被奴役國家的工人的反抗,故意增加殘次品的報廢率等,嚴重影響了前線軍備的質量。使得德國只能基本依靠自己的工廠工人夜以繼日地工作為戰爭提供武器。
反觀美國,由於是正義的戰爭,大量的民眾踴躍參軍,美國是世界大國,人口數量巨大,又由於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國家的國防動員體系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兵員徵集,訓練,和戰役總結,使得美國軍隊在戰爭中由弱到強,逐漸鍛煉成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世界性強大軍隊。
3、戰後實力對比
至於戰後,美國一躍成為超級強國,其軍事力量不是戰敗的德國能比擬的,盡管德國在戰後脫胎換骨,成了科技強國,但就其總體實力而言與美國不能相比。
4、綜合實力對比
二戰時,德國加上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比利時等佔領區,其工業產值大約佔到世界總份額的30%左右,和美國差不多。德國8000萬人口加上丹麥、挪威等附屬國及佔領區,其人力資源比美國豐富。
(9)二戰德美軍事實力對比擴展閱讀:
如果德國和美國單獨對戰,戰爭初期德國占優勢。德國的潛艇會肆虐大西洋,攻擊美國的東海岸和海上航線,德國的特種部隊也會對美國本土進行騷擾破壞。一旦德軍偷襲得手,登陸美國東海岸,美國人就失敗了。當然,如果德國人不能在短時間登陸美國本土,戰爭很可能會進入僵持。
美國人擁有強大的海軍和工業產能,本土資源豐富對外依賴度不高,所以德國幹掉美國可能性很小。而由於德國陸軍和空軍異常的強大,即使美國掌握制海權,也無法登陸德國本土,更談不上戰勝德國。
Ⅹ 二戰時,蘇聯和德國哪個整體軍事實力較強
毫無疑問,法西斯德國更強大
別的不說,就以坦克產量來說,1944年德國生產了坦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2.7萬輛,而同年蘇聯的坦克自行火炮產量是2.9萬輛,比德國多不了多少。而且同時期德國生產著3種中型坦克底盤,2種重型坦克底盤,對比同期蘇聯只生產一種中型坦克底盤,一種重型坦克底盤來看,其組織生產工作,及生產工藝要復雜得多。
1945年1月,德國生產坦克684輛,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1025輛,總計1709輛裝甲戰斗車輛,這時德國處於非常惡劣的軍工環境下,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即使這么惡劣的形勢下,德國坦克產量仍舊超越了1940年的一年的坦克產量1640輛,可見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更不要提德國戰車的品質,一輛虎式坦克可以打爛多少T-34。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100毫米厚,側面裝甲80毫米厚,主炮能夠在1,500米的距離上擊穿100毫米裝甲,戰斗全重56噸。其他的飛行器,導彈方面,盟軍及蘇軍還在使用螺旋槳飛機的時候德國的噴氣式飛機已經開始批量製造了,導彈更不要提及恐怖的V2火箭了。
法西斯德國的單兵作戰能力強於同期的大多數國家。
法西斯德國以一國之力打的大半個歐洲同盟國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如果不是後期的兵源及資源不足,和一些軍事策略上的失誤。法西斯很有可能征服整個歐洲。
法西斯德國戰敗後盟軍和蘇聯軍隊繳獲的一些軍事科技成果放到現在來看,也有很大一部分足以震驚世界。俘虜的一些科學家更是直接被盟軍和蘇聯瓜分,這些科學家在被俘國繼續從事科研工作,並絕大多數都擔任該領域的主導者
所以,無論是軍人素質,還是軍事裝備以及科研發展,法西斯德國絕對強於當時的任何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