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三國有個軍事叫郭什麼

三國有個軍事叫郭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9 22:58:38

❶ 三國時期郭嘉軍事能力最強

郭嘉(170----207),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我喜歡郭嘉基於兩點:一,郭嘉實際上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本人認為他也是三國中的第一謀士,某些方面比諸葛亮還強,可惜的是他死的早,兩人不能進行比較了。如果他不是死的太早,三國歷史怕要重寫。二,郭嘉的為人好。就是說他的人品好。史書上說他「因他智慮變遠,通達事理,忠貞善良智高德美,體通性達」又說他:性格開朗,豪放,甚至不拘小節,乃性情中人。

看看郭嘉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郭嘉自幼身懷大志,見識深遠。在天下開始大亂的時候,他便長期閉門苦讀,終於掌握了廣博的政治、軍事和歷史知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政治見解。20歲左右時,正是東漢末天下大亂開始之時,他仍隱匿名跡,尚未顯露鋒芒。但暗中,他平時不與俗人應酬往來,卻很注意結交英雄豪傑,所以,當時一般人都還不知道他的才能,只有那些和他相識而又志趣相投的英俊之士,對他的才華十分看重。比如荀彧他的這個同鄉和程昱這個曹操帳中的第二謀士。就是他們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開始的時候,郭嘉聽說袁紹能夠禮賢下士,再則袁氏當時聲勢位赫,盛名一時;他便前往投效,期望能一展鴻圖。然而,袁紹本人外寬而內忌,好賢而不能用。因此,郭嘉並未受到袁紹的重用。當時,郭嘉的兩位同鄉辛評、郭圖也在袁紹處效力。郭嘉對他們說:「智謀之士首要在於審擇明主,只有那樣,才能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如今,袁公只想學周公的禮賢下士,卻根本就不懂得用人的道理。他只是招攬人才,卻不予以重視;臨事又好謀而不能決斷。若想和他一道拯救天下的危難,建立霸王之業,實在是難啊!」於是,他毅然離開了袁紹,去另尋明主。事實證明了他的英明和決斷,辛評、郭圖最後都給袁氏做了陪葬。聰明的謀士要善於選擇輔佐對象,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這是他成功的首要條件。郭嘉曾說過:「夫智者審於量主。」而作為謀略家的郭嘉,其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准確地判定、袁紹不過是徒有虛名,難當國家興亡之重任,其失敗的命運難以避免,因而就絕不能選擇他作為自己的事業之「主」。

因此當荀彧和程昱向曹操介紹了郭嘉,而曹操正好缺少一個全面的人才(曹操的第一智囊戲志才剛去世不久。這個人物也是很可惜的,歷史上都沒留下什麼資料。但從曹操給荀彧的信中「自從戲志才去世後,幾無可與之謀大事之人。汝、穎一帶向來多出奇士,請問誰可繼任戲志才之職?」可以看出戲志才應該是個很厲害的人物。)的時候,兩人是相見恨晚呀。史寫:郭嘉和曹操在房間中長談了一天一夜,郭嘉出門後喜不自勝地說:「曹公才真是我想投奔的明主啊!」而曹操則高興地贊嘆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果不其然,可以說在曹操平定整個北方的過程中,郭嘉佔了大半的功勞。以至於郭嘉死後,曹操悲苦不已,還要上書漢獻帝追增封賞。表文說:「已故軍祭酒招陽亭侯郭嘉,忠貞善良智高德美,體通性達。每逢討論大事,眾說紛經,他能一針見血,一語定音,處理恰當,動無遺策。自在軍旅之間,隨我一起東征西討十有一年,擒目布,取眭固,斬袁譚,平定河北,逾越險塞,掃盪馬丸,震威遼東,鏟平袁尚,其功高蓋世。正當要彰顯其勛之時,他卻不幸早亡。追念郭嘉之功勛,實在令人不可忘懷。應該增加其封邑,加上過去所封共1000戶,以表彰死者,鼓勵後人。」對郭嘉的忠誠與才幹進行了熱情的贊揚,對郭嘉的英年早逝表示深切的悼念。漢獻帝閱過表文後,追任郭嘉為貞侯。不僅如此,曹操對郭嘉的兒子郭亦也是愛屋及烏,一直養在身邊,多次封賞。可惜郭亦也學了老子,身體不好,雖然聰明,卻也死的早。

郭嘉的計謀最讓史學家和歷代政治家稱道的就是他對曹操所分析的曹操和袁紹的十敗十勝論。真乃千古之言,放在今天仍然讓後人為之感慨。

郭嘉之死真是曹操的不幸,也是中原百姓的不幸,否則歷史一定會重寫。當然他的死也成全了一位千古奇人----諸葛亮。否則,若是郭嘉跟著曹操南征,諸葛亮和他之間就會有一場好戲。不過諸葛亮看人不怎麼准,戰爭謀略也比不上曹操手下了幾大謀士的,特別是郭嘉的隨機應變能力,一定是擅長謹慎作風的諸葛亮的剋星。天下將早幾十年一統也。我哭郭奉孝之死也。

❷ 三國十大傑出軍事家:郭嘉、龐統、賈詡、徐庶、周瑜、曹操、田豐、孫策、司馬懿、陳宮。是不是這十位

作為軍事家,我的理解應該是以下三方面進行比較??戰略思想、用人藝術、戰術運用。
[1]戰略上,劉備倚重諸葛亮,孫權前有周瑜後又陸遜,曹操也自有能人謀士。此是集體智慧,不能單獨比較。但從天下三分,個人勢力結果上比較,似乎也難分軒輊。
[2]在談到用人方面,曹操、劉備、孫權在這三個人在小說中都有非常明顯的敘述:
曹操 在制人的手段上極其高明,用才不避親,不唯親。但明顯的缺陷是疑心太重。
劉備 頗有點禮賢下士的風度,在用人略高一籌。
孫權 小說中似乎在用人上也是頗有才能,看江東豪傑咸歸附之,可見一斑,感覺上又要比前兩者略遜一籌。因為未精讀小說,所以無法記其詳細的事例。
[3]在戰術的運用上,容易作出比較。
劉備和曹操都是身經百戰,但劉備在初期處處劣於曹操,而在後期又有火燒連營的大敗仗。
而曹操最大的慘敗是在赤壁,輸的是劉、孫兩家。
孫卻似乎沒有直接參與的敗仗。
綜合比較,我感覺三人的順序應該是
02 曹操
03 劉備
04 孫權
僅次於這三者的大軍事家有諸葛、司馬、周瑜、陸遜等,因在下讀三國是看熱鬧,所以也只能憑印象來作個區分:
01 諸葛 戰略思想、用人藝術、戰術運用三方面都有過人的才能。近於神話的一個人物。
05 周瑜 可惜對手是諸葛亮。
06 司馬懿 數次敗於諸葛,天不絕他。
07 陸遜 守多攻少
08 姜維 諸葛弟子
09 鄧艾 曇花一現
10 魯肅 位高權重,但似乎沒有什麼傑出的才能

❸ 三國的時候郭嘉是軍事家嗎

質疑篇:

三國中有這樣一個人,他年紀不高,卻受人敬重,中原兩大豪強袁紹、曹操都對他頗具好感;他獻策不多,卻名揚天下,直到今天還被很多人稱頌;他作為不大,但很多人卻把決定亂世走向的兩場對決:官渡、赤壁都和他緊密聯系。他,就是本文的主角:郭嘉。

這個謎一樣的男子,留下了英年早逝的遺憾,同樣,他那短暫而傳奇的一生,也讓很多人神往。他多次履絕險而逢生,後人稱頌他的計謀卻沒人敢效仿,正是因此,也留下了許多不解給後人:

問題1:史載郭嘉年輕時就很有志向,但卻「隱形匿跡」,不與常人交往。分析一下:年輕,有大志向,卻隱姓埋名,不和常人交往,只暗自做些地下活動,這在今天貌似也是不尋常的。

問題2:袁紹為人外寬內忌,手下偶有錯失或殺或貶,田豐、沮授、許攸都是明例,這樣的人是不敢得罪的,就連知名一時的荀彧離開袁紹的時候也沒敢多說什麼。而郭嘉在袁紹那呆了幾天就跳槽,臨走前還在辛評、郭圖面前把袁紹挖苦了一頓。要知道,袁紹最好面子、郭圖專進讒言、辛評又是愚忠,無權無勢的郭嘉公然做這種事,而偏偏這三個人誰都沒有追究,這是比較奇怪的。

問題3:郭嘉曾兩出奇計,最為世人稱道:第一是東征劉備,背後有袁紹蠢蠢欲動;第二是官渡之戰,背後有孫策虎視眈眈;而這兩次出兵,後方都被郭嘉料定,這是很驚險的,要知道,小霸王也許會死,但未必死於北伐之時,這也太巧了;而第一次,就更巧了,勸諫北伐的田豐覲見袁紹的時候袁紹「形容憔悴」,原來是少子重病,居然就這樣錯過機會。要說小霸王死或許是性格使然或刺客所為,難道袁紹幼子得病也是性格或刺客么?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問題4:郭嘉曾「虎狼喻劉備」,但同時力排眾議,勸曹操不殺劉備,說殺了劉備會阻止天下人投奔,但事實上,此時曹操已初定中原,呂布、張綉、袁術都不足與曹操抗衡;曹操攻打賢名遠播的陶謙時還順帶殺了無數百姓,多次屠城,也殺了不少名士;更何況漢家開枝散葉,天下的皇叔何止百千,劉備不過是景帝十四子的後裔,都傳了十幾代,實話說還比不上劉曄這個正宗光武苗裔,而且還是織席販履出身,當時也沒有大作為,雖然很有能力,但根本不可能有太大影響力。明擺的留之無益,殺之害小,為什麼郭嘉要阻止呢?

問題5:官渡之戰中郭嘉表現很少,但到了平定北方的局部戰爭中,郭嘉卻開始了表現,每次都是隔岸觀火,讓敵人自己內斗,但凡出戰都建議降將出馬,避免曹軍與袁軍正面對抗。要知道,袁紹四世三公,手下又很多忠良義士,連曹操都感嘆「河北多義士」;更何況官渡戰後,曹操坑殺了七萬河北士兵。這些河北降將的忠誠度著實可疑,而郭嘉卻甘願冒著放虎歸山的危險,這也不好理解。

問題6:二袁向北逃竄,兵敗將亡,曹軍也已經疲憊不堪,郭嘉自己也身染重病,而他依然不顧死活堅持北伐,甚至不惜把大軍引入絕地。曹軍陷於沙漠,殺馬千匹解渴充飢,掘地百米才找到水源,逃出升天。這是不是險得有點過分了??

問題7:郭嘉跟隨曹操多年,所獻計策除了上數「奇計」之外,大多都是和別人一起提出的,不好說附和,但是否也太過巧合了些。當然,十勝十敗之論,割發代首之言還是比較高明的,可是其中贊美迎合之意超過了其實際作用,換成一個飽讀詩書但極盡阿諛逢迎之流的酸學士說不定還說的更好;試著總結一下,郭嘉跟隨曹操多年,好像沒有出過任何完全不存在問題的計策。

問題其他:郭嘉並未有顯著功績,為何名聲如此響亮,甚至隱隱有奪魁三國之勢?郭嘉跟隨曹操十數載,深得曹操器中,為何官位遲遲不加?整個官渡之戰,歷時20餘月,曹營諸多謀士都有貢獻,為何郭嘉沒有一言獻策?
推理篇:

以上疑點,使這位神秘人物的一生更富色彩。但是,當我們把所有這些疑點串聯在一塊,再用今天的眼光去審視,就會發現其中真正的玄機。世上沒有偶然,所有的偶然都有其必然的一面,都有其隱藏在事實背後的真相。當我們把所有的不自然結合在一起,用自然的邏輯去推理,那個答案,就是事實的終點。

好,現在開始:

推理1:與眾不同,卻「隱形匿跡」,這樣的人,其實你我身邊就有。有時,你我身邊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平常獨來獨往,不張揚也不多話,可某一天就突然消失。知道很久以後(或許永遠不會)你卻在另一個地方另一種場合見到他,而那時,他已經是另一個身份,另一個名字。說到這里,我想大家都想到了幾個職業。

推理2:郭嘉公然諷刺袁紹,這絕不是普通的騙子或縱橫家敢做的事情,所以,郭嘉不屬於這兩者。郭圖、辛評也許向袁紹進讒,也許沒有,但郭嘉都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悄然返回了潁川。覲見袁紹的時候發生了些什麼?很難想像袁紹這種人會敬重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也很難想像不治行檢的郭嘉會說出什麼讓袁紹信服的話。

推理3:兩出奇計,通常我們都是從正面去審踱它,不妨嘗試換個角度來看:1.假如小霸王不死於北伐之時;2.假如袁紹幼子未病於東征之際。其實我們所換的角度,才是事情真正合理的一面,現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郭嘉在為曹公獻策的時候,是從正常角度考慮的,那事實將是……
(這點可能會有朋友存疑,曹公其實常常不納阻戰之諫,荀彧諫攻呂布、荀攸諫伐張綉、賈詡諫征赤壁都被曹公忽視,可見,曹公還是比較好戰的)

推理4:如3,還是逆向思維,曹操沒有殺劉備,劉備也並沒有逃走——這應該是郭嘉計策的本意。然而不久官渡之戰揭幕,這時劉備應當驅兵前線還是留守許都,或者調到別的什麼地方?我實在想不到,不知道曹公和奉孝有沒有什麼合理的辦法。但結合後來劉備從汝南偷襲許昌的事實,我只是冒冷汗……

推理5:歷次決戰之後,袁紹昏招迭起,本來必勝的戰役輸成了一塌糊塗。袁家的殘余勢力已經不太可能翻盤了,這時雖然袁紹死了,但他最親近的幾個兒子還在,這些人會不會掌握著袁紹最關鍵的機密,在事急的時候會不會用這機密作自己投降的資本?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用什麼辦法才能即讓他們無法吐出機密,又消滅他們?我也想過,好像也只有一個辦法……

推理6:同5,殘余勢力已經消滅殆盡,但那幾個最可能掌握機密的人依然存在。他們已經逃入了大漠的深處,面對浩瀚的黃沙、無垠的大漠,絕地遠征,面對暴風、乾旱、死亡,無論兵敗與否,誰才是那個雙贏的人?

推理7:位極人臣,號令天下,曹公可以說已經是唯我獨尊了,帳下令君儒善、公達正直、仲德老成、文和謹慎、子揚又是帝宗,可是偏偏缺了一個人,要知道,秦皇漢武也有李斯東方朔,曹公不也正缺一個能稱其心意的人么?至於曹公的性格,他從少時起相隨嬉鬧的老友,弱冠時彈鋏論事的高朋,而立年並駕齊驅的同袍,那個人恐怕再清楚不過了吧!

推理其他:曹公心思縝密,雖亦有多次查人不實,但論其用人確是堪稱彪炳青史。年紀輕輕就想讓這樣的人見信,恐怕光是舉止相像,言談不俗還不夠吧。再說了,曹公帳下荀文若慧眼如炬、荀公達嫉惡如仇,他們的認可也舉足輕重啊

❹ 三國中的十大軍師是哪十位`

三國謀士
1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術,當之無愧的NO1。
2 司馬懿:和諸葛亮抗橫多年,又智奪大權,為西晉建立和統一三國開創了基業。
3.賈栩:就謀士地位來說,可為第一。
4.郭嘉:曹操最器重和痛惜的謀士,極其多智。
5.龐統:老諸和其並稱 卧龍 鳳雛,自然不俗。
6.陸遜:可謂東吳第一高人,呂蒙死後中流砥柱。
7.徐庶:老諸的朋友,可西屈事曹操,不得其志。
8. 程昱:此人雖然名氣不大,可智略不低。
9. 荀彧:曹操重要謀士,多智。
10.周瑜:東吳名將,可惜碰上老諸。
11. 姜維:諸的接班人,奈何獨木難支。
12.鄧艾:姜的有力對手,可嘆功成身死。
13.田豐:袁紹手下第一謀士,然不為袁重用。
14.魯肅:大智若愚,周瑜之後東吳砥柱。
15.荀攸:曹操的重要謀士。
16.鍾會:和鄧並為北方的才俊,可憐貪心不足。
17.馬良:有才智,比其弟強多了。
18.諸葛恪:可謂神童,然聰明顯於外,被滅全家。
19.楊修:機智,但耍小聰明,終被玩死。
20.陳宮:多謀之士,然未得明主。

三國武將
1.呂布 2.張飛 3.趙雲 4.馬超 5.關羽 6.典韋 7.許諸 8.黃忠 9.甘寧 10.孫策 11.太史慈 12.龐德 13.張遼 14.夏侯敦 15.徐晃 16夏侯淵 17.顏良 18.文丑 19.魏延 20.曹彰
龍泉の二桿子 回答採納率:31.8% 2008-01-13 16:05 檢舉相關問題

❺ 在三國演義中的宋回中的又一個名字叫郭什麼

宋忠一名衷,字仲子,南陽章陵人(今湖北棗陽)。東漢末年大儒。學者尹默(字思潛)、王肅(字子雍)、李撰(字欽仲)、潘浚(字承明)都曾師從於他。荊州刺史劉表的手下,曾受命與綦毋闓(字廣明)共同編撰《五經章句》,為漢末魏晉時期律學的發展作出貢獻。劉表死後,他曾代表劉表繼承人劉琮和大將蔡瑁(字德珪)等人向曹操上降表,在回去的路上,路過新野,被劉備所獲,劉備方得知降伏曹操一事。宋忠後在魏,其子因魏諷(字子京)謀反案牽連被殺。

❻ 三國演義曹操的軍事叫什麼

曹操一生中任其軍師的(括弧內為職務),先後共有9人:荀攸(軍師、中軍師)、郭嘉(司空軍祭酒)、董昭(司空軍祭酒)、賈詡(參司空軍事)、鍾繇(前軍師)、華歆(參司空軍事、軍師)、王朗(參司空軍事、軍祭酒)、劉曄(行軍長史)、荀彧(參丞相軍事)。

❼ 三國蜀國里是不是有兩個人叫向寵和郭攸之啊

郭攸之:南陽人,為人和順,以器識才學知名於時。建興二年(224)任黃門侍郎,後遷侍中。 今湖北麻城人.費禕、董允為侍中和侍郎,共為劉備諸葛亮所賞識,後服侍後主劉禪(阿斗).

編輯本段個人資料
字 巨違
終屬 蜀
籍貫 [荊州]襄陽宜城 [今湖北宜城]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中領軍 都亭侯
生卒 ? — 240
家族資料
父親 向聖傳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向廣居
兄弟姐妹 向充 向平
曾效力過的勢力 蜀
《三國志》記載「朗兄子寵,先主時為牙門將。秭歸之敗,寵營特完。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後為中部督,典宿衛兵。諸葛亮當北行,表與後主曰:「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論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也。」遷中領軍。延熙三年,征漢嘉蠻夷,遇害。」
將軍向寵的祖父叫向德基,父親叫向聖傳。兄弟三人:向寵、向平、向充。將軍向寵的兒子叫向廣居,孫子叫向秀(晉黃門侍郎竹林七賢之四)。向氏本源至商朝,商貴族微子啟幫助周滅亡紂王以後封地宋國國王。傳至東周宋桓公,宋桓公有五子,賜第四子子肸姓向。子肸為向氏得姓始祖,再下傳34代就是向寵了。
編輯本段簡明歷史傳記
向寵跟隨劉備伐孫吳,秭歸之戰劉備軍慘敗退回,部隊中唯有向寵之營保存最完好,受到劉備的稱贊。劉禪即位後向寵負責管理宮廷宿衛軍。諸葛亮北行漢中前,特意在《出師表》中向劉禪推薦向寵,後任中領軍,深受部下愛戴,在延熙三年平定漢嘉少數民族叛亂時不幸遇害。
向寵-簡明演義傳記
諸葛亮北伐前,上《前出師表》,特意提到「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論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也」。後留向寵為大將,總督御林兵馬。

閱讀全文

與三國有個軍事叫郭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