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代文化是如何繼承秦文化與出文化的
漢文化在政體上基本沿襲了秦政,但是在生活習慣上還是沿用楚國文化。
漢代就有「漢承秦制、漢襲楚風」的說法。可參考文化藝術出版社王林旭著《中國美術史綱》
因為劉邦是楚國亭長出身,劉邦的眾多幕僚、戰將、家屬基本都是楚國人,文化習俗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而且在滅秦之後楚國文化曾經統治了全國,很多諸侯也是楚人。這就造成了在漢朝初建的時候朝廷官員所佔比例很高。劉邦在制定禮儀方面應用的都是楚人的建議,所以在這方面繼承了楚文化。包括政治文體和散文辭賦都是楚文化的特點。比如漢兵馬俑、漢畫像石等等都具有楚國特點。
在政體上,《漢書·百官公卿表》明確的記載
秦 統一後,建立了一套以 丞相為 核心的 中央 官僚 體制,其主要職官是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長,其職責是協助 皇帝處理全國 政務。所謂「 相國、丞相,皆秦官, 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負責管理 軍事,「金印紫綬,掌武事」,「為百官之長」。御史大夫,其位次略次於丞相,是丞相的輔佐。《 漢書· 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紫綬,掌副丞相。」在 秦代,掌司法是御史大夫的主要職掌。御史大夫並不受制於丞相,而是直接受命於皇帝。
西漢建立後,承襲秦制,雖略有所改,但在 漢武帝以前的中央 行政體制,基本上沒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漢承秦制」之說。只是在漢武帝時,中央官制出現了 內朝與外朝的劃分, 皇權也進一步 集中。
秦朝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行 郡縣制。《 史記· 秦始皇本紀》雲:「二十六年……秦初並天下……皆為 郡縣……分天下以為 三十六郡。 郡置 守、 尉、 監。」後又在今 河套地區建 九原郡,在兩廣地區設 南海、 桂林、 象郡三郡,共四十郡。郡下設縣,《漢書·百官公卿表》「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為郡守。秦統一全國後,各郡均設守以掌其民。《漢書·百官公卿表》曰:「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縣的最高行政長官是縣令、長。《漢書·百官公卿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縣制在秦代以基本定型,並成為我國兩千年來帝制社會一種固定的地方行政區劃。
漢朝建立後,實行 郡國並行制。在 楚漢戰爭中, 劉邦為了分化 項羽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經分封了一些「異姓王」。後來,他們的力量過大,威脅 中央集權,劉邦便借故一一翦除。但在誅滅「異姓王」後,劉邦「懲戒亡秦孤立之敗」,又陸續分封自己的子侄為王,共封了楚、齊、梁、趙、燕、代、吳、淮南、淮陰等九國。當時九個諸侯王的封地包括了原東方六國的領土,只留下原秦國的舊土十五郡由中央直轄,並仍劃分為郡、縣兩級。這種王國與郡縣並存的體制,被稱為「郡國並行制」。
② 隨便談談「楚文化」和「漢文化」
【簡介】
東周時期,在中國的南方有一支高度發達且風格獨特的區域文化——楚文化,其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舉世矚目,作為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楚藝術更是獨步海內外,其設計形式和風格充分體現了楚人的想像力和審美意識。楚國藝術設計乃至整個楚文化的成熟是在當時特有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追根溯源不能不與先秦時期的歷史文明有關。
所謂「文明」,它包含多種含義,主要的有兩點:一是指文化的總和,即某一時代或某一地區具有特定性的文化,有時也指某一延續時間長、傳播地域廣且又有若干分支的總體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文明等同於文化;二是指一個氏族制度已然解體而進入有了國家組織的階級社會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一般來說,當一個先進文化達到了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運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已有某些進步,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已經發展到足以解決一個復雜社會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等方面的某些問題時,才表明它已進入了文明時期。
【歷史淵源】
楚族源於中原,與中原華夏集團有著密切的關系。楚文明的主源應是中原文明。從地理位置而言,楚的先民長期與華夏先民居住、交往,楚先民吸收了華夏先民所創造的先進文化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緩慢向前發展。從統屬而言,楚於西周初年被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統治。而且實物資料也表明,西周時期,楚文明的個性特徵尚不明確,它還保留著相當大的中原文明特點,到春秋以後才逐漸形成既別於中原姬周文明又別於其它區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點的成熟的獨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興起與其它文明一樣,也應具備相應的文明諸要素,我們可以此來考察楚文明興起的大致時間。
楚自鬻熊至熊繹受封的階段,文獻均記其「居丹陽」,而非「都丹陽」,加上又無相應的考古學資料相印證,當時丹陽只是一個地名,而非都城,也無城邑的建制,大型禮儀建築也尚未發現。就是懷疑為楚國製作或斷為楚國所有的青銅器,不僅未見於考古發掘,即使是傳世品中也一無所見,文字就更不用說了。此時,楚「辟在荊山,篳路藍縷」,可見生產力之低下,其生產關系也只能是以較單純的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的。楚的社會形態自然也比較原始。
熊繹受封是楚立國之始,他五傳至熊渠之間的事實史載不詳,也無明確的考古資料面世。看來,楚即使立國,也未必真正進入了嚴格意義上的文明時代。但到熊渠時,楚有了第一次擴張,它應是楚經濟、軍事實力有較大增長的反映,青銅兵器應該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湖北當陽趙家湖西周晚期楚墓[49]中出有少量銅器,並有極少量的傳世銅器遺存,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楚青銅冶鑄業的興起。這一時期已有少量疑為楚城邑的遺址發現。而且楚的社會形態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完成了由部落聯盟集團的氏族社會到階級社會的過渡。
由於在西周早中期,楚國局限於一個狹小的地域,且主要是在中原姬周文明的影響下發展,因而,楚人統治區內的文化面貌接近於中原姬周文明的風格,是時,楚文明雖處於襁褓中,但其個性特徵開始孕育。西周早期,隨著楚人第一次擴張軍事行動的開始,楚人有了進一步與外圍蠻夷文化接觸的機會,華夏文明與蠻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繼承華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時,也按已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識對其進行改造。楚文明就在這種既堅持主源又兼收並蓄的過程中初步興起了,這一過程可持續到春秋初年。也正是在一種特殊的多民族環境和共存意識中奠定了後期楚文明多元的特徵和鮮明的個性。
③ 什麼是荊楚文化
通俗地講,荊楚文化是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古代的「荊楚」概念,其地域范圍大致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區劃為主,故湖北人往往將本省稱為「荊楚大地」。所謂荊楚文化,作為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態,從斷代的靜態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體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從發展的動態角度看,它不僅包括古代的歷史文化,還包括從古到今乃至未來湖北地區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荊楚文化」也可以理解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荊楚文化的內涵主要包括八大文化系列:
1、炎帝神農文化。湖北隨州和神農架是炎帝神農的主要活動區域,有許多民間傳說和文化遺址。在這里,炎帝神農遍嘗百草、為民治病、發明農業、教民耕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標志著中華文明從漁獵時代完成了向農耕時代的過渡。尤其是神農架作為當今地球中緯度地區惟一一塊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區,具有比其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更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意義,素有「天然動物園」、「物種基因庫」之稱,是最富特色的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文化資源。目前,湖南省對炎帝文化的研究和開發非常重視。我們一定要大力開發炎帝神農文化的資源優勢,培育好這一文化品牌。
2、楚國歷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和強國之一,其800多年的歷史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輝煌文明成果。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創新精神,楚莊王、孫叔敖、老子、莊子、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都是世界級的大名人並深刻地影響著後人;青銅鑄造、絲綢漆器、音樂繪畫等科技文化成果光耀奪目,嘆為觀止;楚丹陽、古郢都、章華台等楚都城和古建築之謎有待破解┅┅
3、秦漢三國文化。秦漢時期的湖北地區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古雲夢澤、睡虎地秦簡、漢明妃王昭君、漢武帝劉秀等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別是湖北境內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相互交叉競爭的中心地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聯合與斗爭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據統計,《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回的故事是發生在湖北,古隆中、赤壁、長坂坡、南漳水鏡山莊、荊州江陵、當陽關陵等著名文化景區,都是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熱情、質朴、勤勞、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美好的民族素質。其民風民俗、歌舞曲藝、飲食服飾、建築風格,構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鮮明特色。同時,以恩施州和長陽、五峰為主體的湖北民族地區,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所謂「清江天下秀,長陽歌舞鄉」、「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就是生動寫照。同時該地區扼長江三峽之咽喉,控渝川湘黔之要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是發展湖北特色經濟的重要地區。目前,該地區已被國家列為西部大開發范圍。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眾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資源。武當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當山古建築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自宋代以降,武當山一直受到皇家的崇祀,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更將武當山封為「五嶽」之上,使其成為「天下第一名山」。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具有豐富內涵的武當文化。此外,荊山、大別山、大洪山、九宮山、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來鳳先福寺、武漢歸元寺、寶通寺、長春觀等眾多的名山古寺,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6、長江三峽文化。長江三峽秀美雄奇的自然風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現代化的水電設施以及宜昌和三峽地區的風土民俗,構成了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文化流派,形成了三峽文化的鮮明特色。
7、武漢地方文化。武漢地處兩江交匯之地,素稱「九省通衢」,早在商周就是連接中原的戰略據點。以商代盤龍城為標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漢積淀了底蘊豐厚的地方文化。明清以後,武漢逐步發展成為華中地區的重要工商業城市,近現代以來更成為中國的製造業中心和重化工業基地之一。在現代史上,武漢曾一度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為華中地區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經濟中心,武漢的地方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它主要包括以古琴台、琴斷口、月湖等為載體的知音文化,以黃鶴樓、長江大橋為代表的建築文化,以近代漢陽兵工廠和現代製造業基地武鋼為代表的工業文化,以謙祥益等漢正街的老字型大小和現代的武商、中商、中百等為代表的商業文化,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長江、漢江、龜山、蛇山、木蘭山、東湖等自然山水和風景名勝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漢口老火車站和兩江的輪船碼頭港口為代表的交通文化,以老通城、大中華、小桃園、四季美等老字型大小餐飲企業和艷陽天、湖錦、三五、小藍鯨、福盛等新字型大小餐飲企業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以茂記、冰川、太和、勁松等漢派服裝為代表的服裝文化等。
8、近現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在清王朝的統治腹心中間開花,一舉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黨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沒。以辛亥武昌首義為標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漢近現代史上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董必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武漢創立了共產主義革命小組,武漢曾經是大革命的中心。武昌農講所、「八七」會議、黃麻起義、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八路軍辦事處、新四軍五師的抗日活動、中原突圍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動、革命事跡、革命遺址等,構成了近現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內涵,是極其寶貴的精神文化資源。
④ 湖湘文化就是楚文化嗎為什麼
湖湘文化一直是湘人的一個驕傲。「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對「楚材」的形成,湖湘文化功莫大矣。然而,到底什麼是湖湘文化,它究竟形成於哪個時期,它最突出的特色與閃光點是什麼,它與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又是如何?
湖湘文化是一種區域性的歷史文化形態,它有著自己穩定的文化特質,也有自己的時空范圍。從空間上說,它是指湖南省區域范圍內的地域文化;從時間上說,它是兩宋以後建構起來並延續到近現代的一種區域文化形態。
《湖湘文化縱橫談》,《湖湘文化通論》是兩本他們的書
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多樣性結構中的—個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近百年來,隨著湖湘人物在歷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廣泛矚目與確認,並已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無庸諱言,這些研究雖然數量繁多,名目各異,但距離整體把握和具體把握,似乎還有一定差距。劉旭教授主編的《湖湘文化概論》,就是力圖縮短這段差距,從系統思維中走近湖湘文化本質的重要嘗試。
整體把握的關鍵是找到一個足以總攬全局的窗口,而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本著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它不像眾多學者那樣把目光投向事實與現象的表面,而是著重關注那對於文化整體最具有統帥意義的東西——它的靈魂。這一「靈魂」不是什麼別的東西,而是深蘊於整體中的內核,那種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並足以「鼓天下之動」的總樞紐——它的基本的文化精神。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著者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臨難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二者融貫,構成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強力特色,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也就是錢基博先生所說的:「湖南人所以為湖南,而異軍突起以適風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強有力而已。」「經世致用」,即重視實踐的務實精神,是實踐理性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參與意識的集中體現,這一普遍性范疇一旦與英雄主義相結合,就成為—種「當今天下,舍我其誰」的「敢為天下先」的豪邁氣概,給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確的奮斗目標。「自強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態,而在湖湘文化中,則將它列為「人極」的范疇,視為文化的「極則」。這就賦予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哲學依據。正是由於這點,湖湘文化具有了「獨立不羈,遁世不悶」的特殊品格。
這一概括是極其全面的,也是極其精當的。在此之前,論者常用「湖湘人物性格」或「湖湘文化性格」對此進行概括。對照之下,本著的深度就鮮明地凸現了出來。「湖湘文化基本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內在原因,是—個比「湖湘人物性格」更高一層的概念。誠如黑格爾老人所言:「外延最廣,也就是內涵最深……概念愈是高級,它的明確性亦愈大,愈確定,愈發揮,愈深邃,因此它的領域也最廣。」無疑,這是湖湘文化研究中的—個歷史性的突破,也是本著的第一大貢獻。
⑤ 為什麼漢唐軍事還沒有秦始皇時期秦朝強大
誰說沒有。秦朝雖然騎兵開始嶄露頭角。但還有點處於嬰兒期。因為沒有馬鐙。馬戰還不是很方便。騎兵的優勢和威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而唐朝時期已經早有這樣「最簡單又最偉大」的發明。就有大規模強大的騎兵。把多個少數民族都揍了。為首的就是突厥。唐朝被稱為中國軍事史上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時期。如何不強!
⑥ 請問楚漢文化是在歷史上的什麼時期
簡單點說就是先秦及漢時期。
楚是指戰國七雄時的楚國。通常我們說的楚漢文化,其代表就是楚地的辭賦和漢散文和漢樂府。因此楚漢文化的起始應該是戰國時期至漢時期。
⑦ 為什麼我們的族名叫「漢」,而不是統一天下的「秦
為什麼在秦始皇統一之後我們族名不是以秦命名,而是以秦之後的漢命名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給我們第一次建立大一統的同時也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後世2000年不過是在秦朝基礎上領土或大或小,制度小修小補。從這一點來看,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如果秦始皇排第二,恐怕沒人敢當第一。
可是秦朝在始皇帝死後迅速崩潰。原因就是不能適應大帝國的統治狀態,六國在經濟政治上、文化心理上無法建立起對秦的認同。這個不認同滅亡了秦,同時也決定了山東各國不會再自認為秦人了。
漢朝就不一樣了,漢朝獲取天下是循序漸進的。消滅楚霸王後分封異性王,然後消滅異性王,分封劉氏子弟。直到漢武帝時期,也就是劉邦稱帝80年後,才內削藩鎮,南收南越,北擊匈奴,這才恢復了秦始皇的基業。而這近百年的努力,尤其是對匈奴作戰,把山東山西融合成一個全新的民族――漢!
漢的國號也很討巧。漢是漢水地區的地名,可是漢,這個字有「銀河」這樣拉風的含義!而秦,是六百年的西陲小國稱號,引申一下是半部春秋的含義。意境比起漢來差得太遠了。
正如近代抗日戰爭奠定中華民族基石,漢匈百年戰爭何嘗不是大漢民族浴火而生的偉大契機!
漢朝享國4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最輝煌的時代,漢朝不負漢人,漢人如何能忘漢朝!
⑧ 漢代文化是如何繼承秦文化與楚文化的
漢文化,是取代秦文化而在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它是西漢皇朝的政治統治在全中國確立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然後又隨兩漢(前206—220)的歷史進程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漢文化固然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漢文化是全新的綜合性的新文化並非直接來源於單一的文化,而是繼承多種文化而形成的。無論較之秦文化還是楚文化,它都更為開放,更具兼融性,內容更為豐富,氣魄更為宏大。
據說,北宋蘇軾官翰林學士時,其幕下士曾以「柳郎中詞只合十八七女郎,執紅牙板,歌『 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來概括柳永、 蘇軾詞作的不同風格。那麼,我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最能代表秦文化、楚文化和漢文化不同風格的事物來呢?
「文化」一詞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因此,對它的使用,必須十分嚴謹而慎重。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
⑨ 什麼是楚文化楚文化的性質和淵源
楚文化為東周時期中國南方的一支高度發達且風格獨特的區域文化。
楚族源於中原,與中原華夏集團有著密切的關系。楚文明的主源應是中原文明。從地理位置而言,楚的先民長期與華夏先民居住、交往,楚先民吸收了華夏先民所創造的先進文化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緩慢向前發展。從統屬而言,楚於西周初年被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統治。而且實物資料也表明,西周時期,楚文明的個性特徵尚不明確,它還保留著相當大的中原文明特點,到春秋以後才逐漸形成既別於中原姬周文明又別於其它區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點的成熟的獨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興起與其它文明一樣,也應具備相應的文明諸要素,我們可以此來考察楚文明興起的大致時間。 楚自鬻熊至熊繹受封的階段,文獻均記其「居丹陽」,而非「都丹陽」,加上又無相應的考古學資料相印證,當時丹陽只是一個地名,而非都城,也無城邑的建制,大型禮儀建築也尚未發現。就是懷疑為楚國製作或斷為楚國所有的青銅器,不僅未見於考古發掘,即使是傳世品中也一無所見,文字就更不用說了。此時,楚「辟在荊山,篳路藍縷」,可見生產力之低下,其生產關系也只能是以較單純的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的。楚的社會形態自然也比較原始。
熊繹受封
楚文化
熊繹受封是楚立國之始,他五傳至熊渠之間的事實史載不詳,也無明確的考古資料面世。看來,楚即使立國,也未必真正進入了嚴格意義上的文明時代。但到熊渠時,楚有了第一次擴張,它應是楚經濟、軍事實力有較大增長的反映,青銅兵器應該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湖北當陽趙家湖西周晚期楚墓[49]中出有少量銅器,並有極少量的傳世銅器遺存,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楚青銅冶鑄業的興起。這一時期已有少量疑為楚城邑的遺址發現。而且楚的社會形態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完成了由部落聯盟集團的氏族社會到階級社會的過渡。
文化面貌
由於在西周早中期,楚國局限於一個狹小的地域,且主要是在中原姬周文明的影響下發展,因而,楚人統治區內的文化面貌接近於中原姬周文明的風格,是時,楚文明雖處於襁褓中,但其個性特徵開始孕育。西周早期,隨著楚人第一次擴張軍事行動的開始,楚人有了進一步與外圍蠻夷文化接觸的機會,華夏文明與蠻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繼承華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時,也按已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識對其進行改造。楚文明就在這種既堅持主源又兼收並蓄的過程中初步興起了,這一過程可持續到春秋初年。也正是在一種特殊的多民族環境和共存意識中奠定了後期楚文明多元的特徵和鮮明的個性。
迅速發展
楚文化
楚武王熊通即位後開始謀求向外發展,「辟在荊山」這一狹小的區域也不能滿足楚人的發展要求,楚文王遷都位於今荊州紀南城的郢,自此至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師攻陷郢都止,是為楚文明的成熟定型期。這一時期的楚國在鞏固後方的基礎上逐步吞並了江漢地區、南陽盆地及淮河上中游地區的數十個文化因素各有特點的國家,其地入楚境,民為楚人。在這一系列並國擴境的過程中,楚人根據形式的變化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實力條件的不同,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和處理方式,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滅其國,絕其祀,縣其土而有其民,在這一過程中,楚人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將其逐步納入楚民族的共同體,民族融合進程加快。同時,這一范圍內各種經濟、文化因素相繼融入楚系,從而為楚文明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大量新的因素和有利基礎。
洗禮融合
實物資料表明,獨具特色的楚文明是在西周以來已有的姬周文明的基礎上,歷經這一時期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機遇的洗禮,通過融合、吸收被吞並的眾多周王室同姓、異姓封國及其它諸侯國的先進文化因素加以綜合、提煉並經過創造而成,正是在此時,楚文明以非凡的氣勢率先突破了中原姬周文明的樊籬,取得了質的飛躍,從而完成了自己由幼年期到成熟期的重大轉折,進而使楚文明在各方面的發展逐步定型。 楚文化
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楚借秦力擊敗吳人,後昭王遷都於鄢(今湖北宜城),後又返郢,直至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止,是為楚文明的繁榮鼎盛期。 這一時期楚國歷史雖然有起有伏,但楚國的發展未受到大的打擊,而是連續不斷直至達到最繁盛、最光輝的頂點。其政治體制方面有斷斷續續的改革,舊的縣由大化小,並已在全境范圍內普遍設立,邊境設郡,官職爵秩已經相當完善,經濟快速發展,生產力大大提高。發達的經濟基礎為楚文明的繁盛創造了有利條件。楚文明一如沖出峽谷的江河,以奔騰萬里之勢不斷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飛速發展,表現出更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以致盛極一時。 春秋戰國之際,楚國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社會生產蓬勃發展,政治局勢迅速改觀。到戰國早中期,楚國在北面與中原諸國爭雄,時有進退;西北、西南分別防禦秦與巴蜀而主要是來自秦的威脅,以秦嶺、巫山山脈相阻隔,並分別設立了漢中、黔中、巫郡等;東面是楚國發展相對比較順利的方向,其軍隊多次出入齊魯國境,並直至海濱,但戰爭頻繁,建設難以連續持久;南面主要是「蠻夷」之幫,楚人沿洞庭湖兩側南進,直到五嶺,這一區域基本沒有大的戰爭,政局穩定,楚文明也得以持續發展。鼎盛期的楚文化遺存就主要在江漢平原及楚國南部的今湖南境內發現,並向楚全境輻射。 楚文化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因白起拔郢而遷都陳城,習稱陳郢,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又遷都壽春城,習稱壽郢,直至楚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是為楚文明的滯緩衰退期。 這一時期楚國基本處於動盪之中,盡管有相對的穩定,也是十分短暫的。楚國政治腐敗,思想保守,經濟上又因國土的淪喪受到了慘重的打擊,楚文明也丟掉了賴以發展和昌盛的堅實基礎。楚國歷史已成頹勢,楚文明也隨之凋敝,偶有出色成就,也是曇花一現。
融入漢文明
當然,楚文明並未隨著楚國的滅亡而消失,在楚國被秦國滅亡後,楚文明也被秦文明所接受、改造,在楚人亡秦的過程中,楚文明得以部分恢復,隨著西漢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建立,楚文明融入更廣泛、更深入的漢文明之中。 楚文化
而且,楚文明無論是在成熟期,還是在鼎盛期、衰退期,它在接受、包容其它文明為己所用的同時,也在對其它文明產生影響,這在其周邊區域的文化遺存中都可以找到楚文明影響的影子。正是由於各區域文明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中國古文明才在多元、復雜文化因素的融合中發揚光大,並連續發展二千年。 楚文明發展的歷史過程歷經孕育興起期、成熟定型期、繁榮鼎盛期、滯緩衰退期四個階段,其成就也各有反映。
⑩ 漢代秦之後,中國文化受楚文化影響大嗎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新鄭),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
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河南東南部是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貴州、雲南、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楚文化影響。——常識文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