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

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

發布時間:2021-03-09 17:09:27

❶ 中國近現代軍事思想,具體點的

中國近現代軍事思想主要是指毛澤東軍事思想,游擊戰及人民戰爭等,歷史版上就是孫子兵法等軍事思權想了。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暴露出清王朝軍事思想的嚴重弱點。隨著列強歷次侵華戰爭的進行和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受到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思想越來越大的沖擊和挑戰,並由此發生了此消彼長或相互融合的歷史性演變,導致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1)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明顯的被動性,往往在被外敵擊敗之後,迫於形勢而改弦更張,拋棄一些舊東西,蹣跚地向前邁出一步。

中國社會的落後,決定中國近代軍事思想並非是植根於自身機體的自然發展,而主要是模仿歐美。在借鑒歐美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過程中,既存在照搬照套、生吞活剝、忽視中國優良傳統的傾向,也存在死守住封建宗法思想不放、拒絕接受時代精華的傾向。

所有這些,都嚴重地束縛了中國軍隊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也阻礙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健康發展。

❷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分為哪幾個時期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用四句話來表述:
第一階段:回初見蓓蕾夏商周答(形成階段) 第二階段:春秋戰國漸成熟(成熟階段) 第三階段:發展時逢秦五代(發展階段) 第四階段:自成體系宋嘉佑(體系階段)

特點:
一、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二、「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指導原則
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戰爭指導思想
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戰思想
六、孫子在用兵上強調奇正
七、選賢任能的用將之道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是中國古代千百次王朝戰爭和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的經驗總結。它的豐富內容,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軍事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近代的直至現代的軍事思想,都從中批判地繼承和吸取了許多有價值的內容。

❸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特點是什麼

古代軍事思想是在冷兵器時代、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的軍事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經歷了由原始社會末期到封建社會晚期漫長的歷史過程。

以金屬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軍事革命,促進了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前期,軍事思想的發展水平一直居於世界前列。

遠古時代,伴隨著戰爭和戰爭准備活動的出現,人們開始了對戰爭等軍事問題的思考,軍事思想開始萌芽。由於那時人類社會還普遍處於蒙昧狀態,人們最初往往把戰爭發生和勝負的原因歸結為「天意」「神旨」等。

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黃帝、炎帝、蚩尤部落間的戰爭,兩河流域蘇美爾人關於「秩序」之神戰勝「混沌」之魔的傳說,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秦代修築萬里長城體現的「用險制塞」思想;漢代推行軍屯實邊措施;隋至唐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軍事戰略區,採取強干弱枝、居中馭外、中外相維的兵力部署原則;

明代提出的哨於遠洋、擊於近海、鞏固海岸、嚴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國古代國防思想有了新的發展。唐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圍城打援、一舉兩克的戰法;

《衛公兵法》提出的速決和持久不可偏廢的觀點;火器出現後,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線、各兵種配合作戰的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作戰指導思想。

❹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基本內容及詳解

戰爭復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西方制軍事理論的特點是使己方確定,代表思想是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中國古代乃至現代的軍事思想是加大敵方的確定性,也就是牽著敵人的鼻子走。代表戰役就是孫臏的減灶增兵,通過減灶給敵人造成敗退的假象,誘使敵人進攻,最後龐涓只帶少量精銳輕裝快速追擊孫臏。結果被孫臏以優勢兵力消滅。

❺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軍事理論著作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軍事理論著作是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中國專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屬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❻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內容

重戰思想。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大聲疾呼:「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專亡之道,不可不察屬也」。認為戰爭是關繫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

2、慎戰思想。

即慎重對待戰爭,不輕易言戰。《孫子兵法》中這樣寫道:「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意思是說國家滅亡了就沒有了,人死了就不能復生了,這是明君和良將都應該謹記的。

3、備戰思想。

其意就是未雨綢繆。孫子受當時形勢的影響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須重視備戰的思想,並告誡人們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戰備。

中國傳統的軍事戰略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在數千年歷史演化的長河中,社會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民族融合、科技水平以及文化心理、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互相交織、彼此矛盾運動,形成了蔚為大觀的軍事文化資源。

中國傳統軍事戰略思想的抽象繼承必須完整准確地處理好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以及科技革命飛速發展對軍事變革的深刻影響等重要關系。近代以降,在中西方極為不對稱的軍事沖突中,來自西洋的堅船利炮完勝還幾乎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中國軍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繼承好中國傳統軍事戰略思想

❼ 4,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戰爭觀: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指導思想:《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用將之道: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全勝戰略: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7)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擴展閱讀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

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

❽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戰爭觀: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指導思想:《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用將之道: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全勝戰略: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8)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擴展閱讀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

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

❾ 中國古代四大軍事理論體系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是中國在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時期,
各階級、
集團及其軍事家和軍事
論著者對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它隨著社會的前進、戰爭的發展而不斷深化

公元

21
世紀
(
一說公元前
22
世紀
)

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
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
高形式。
此時,
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
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
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約從公元前

8
世紀初至前

3
世紀末,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逐漸由
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制度的變革,
引起了士兵成分的變化和兵器的
改進,軍事制度和作戰方式也隨之變化。著名的《孫子兵法》,標志著封建統治階級軍事思
想的成熟。其指出,戰爭勝負是由政治、經濟、天時、地利、人事等因素所決定的,所以封
建統治階級要修明政治,
順應民心。
從公元前

3
世紀末至公元
13
世紀,
中國經歷了秦、
漢、
晉、隋、唐、宋、元等幾個大的王朝的統治和更迭。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先秦的軍事思想
對軍事斗爭仍然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大約從
14
世紀末至
19
世紀
40
年代
,
約從明朝至清
朝後期
,
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走向沒落的境地,不但有連綿不斷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民族
起義戰爭和統治者的平叛戰爭等,
而且外國也開始入侵中國。
這一時期,
由於火器的改進和
從外國引進部分先進兵器,出現了獨立的水師、炮兵、工兵及其他技術兵種,加以作戰對象
發生了變化,
因而在建軍和作戰指揮等方面都發生相應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
中國
軍事思想產生的巨大的變化,
但形變而神不變,
這些軍事思想的本質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軍事理論中國古代近代軍事思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