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實力碾壓不需要戰術

軍事實力碾壓不需要戰術

發布時間:2021-03-09 12:22:05

❶ 分析中日軍事實力差距,中國到底能不能碾壓日本

你先分析一下中國每年從日本進口什麼 離開日本中國的經濟工業金融醫療科技等領域能不能存活下去 再說軍事差距

❷ 漢朝的軍事實力如何,真的可以碾壓匈奴軍隊嗎

漢朝軍事實力最強,要屬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即位後推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系開辟絲綢之路,北擊匈奴,東並朝鮮,攘夷擴土成就"漢武盛世"。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優秀將領,終於擊潰匈奴,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收復河套並將河西納入版圖,促使"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又先後吞並南越、閩越、夜郎、滇國、衛滿朝鮮等國,遠征大宛降服西域諸國,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漢武帝時期奠定了漢地范圍,也是漢朝走向強盛的重要時期。

❸ 為什麼有人認為衛青軍事能力一般只是靠國力碾壓才能打敗匈奴

衛青與霍去病,都是大漢的雙子星。衛青是大漢王朝第一個能夠統帥大規模兵團,並且對匈奴作戰,在戰爭中獲得勝利的將軍。如果沒有衛青的積極進攻,大漢王朝與匈奴的戰爭,就不會由防守轉為進攻。所以,漢武帝能力敵匈奴功勞,有一半也是衛青贏得的。衛青不僅是西漢卓越的武將,在中國古代史也是戰功赫赫的將軍。

戰爭雖然拼的是國力,但僅靠國力不可能碾壓對手。漢朝對匈奴的勝利也不是單純的國力碾壓,而是漢武帝運籌帷幄,衛青如“定海神針”臨戰發揮,共同締造“決勝千里”的局面。所以,衛青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❹ 美國的軍事實力強大到了什麼程度,有多少鮮為人知的軍事力量

強大到近乎令人發指的地步,可能如果把這支軍隊交於我國網友手中,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吹的地步。其實想來也是,美國每年的軍費開支就是天文數字。最誇張的是在2003年的時候美國45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軍費開支的總和。而即便到了現在,美國作為軍事霸主其2019年7160億的軍費開支也是作為第二名的我國軍費開支的四倍,更是身後前8名軍事強國的總和。

黑科技

關於軍事黑科技,美國從來都是拿出來就讓你目瞪口呆

近兩年,當國人一直都在期待著我國自主研發的WS-15發動機能夠徹底取代俄羅斯航發成為未來我國戰機的心臟時,美國卻公布了新一代航發,美國最新的GE9X航空發動機地面試車的最大推力達到了61噸。要知道現在列裝在美國F22戰斗機上的F119航空發動機是1986年就被生產出來的,1997年列裝戰斗機首飛。而20年過去了我國的WS15還在襁褓之中,雖然已經開始測試,但距離真正大規模列裝恐怕還有一段時間,而在可靠性方面尚不可知與F119發動機是否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現在殲20主要列裝的WS-10B(推力14.3噸)和俄羅斯的AL-31F(推力12.5噸)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依然與F119有很大差距。而美軍的裝備在F-35上的F135發動機推力更是已經達到了22噸,要知道這些都是美國已經列裝的裝備。對於戰斗機來說,機動性幾乎就意味著生存能力,發動機的差距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美國在軍事方面現在是表面上的實力就讓你覺得遙遙無期幾十年都追不上,而在檯面下你甚至根本不知道他還藏了多少黑科技,畢竟你與他的差距太大,他拿出來也沒意義,就是見別的國家還有個5-10年的差距時,再放點新東西出來讓你的差距重新回到20-30年。

❺ 美國的軍事實力 能夠單挑全世界嗎

紙面上的數據對比,美國有很大勝算。

但到現實中就不那麼好說了。

因為紙面的數據有一個很大的紕漏,就是它並不能告訴你這其中的參戰人員的想法。

就好比你打紅警,紅警當中不管是美國大兵、還是動員兵、或是解放軍。它們不會思考,沒有想法,絕對忠誠。你滑鼠點哪它們就義無反顧的去哪,除非橋斷了,否則它們一定會准時准點的到達目的地。面對槍林彈雨悍不畏死,一股腦的往前沖。

然而在現實作戰中,裝備是次要的,戰術是次要的,甚至戰略也是次要的。

人心卻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

你以為美國大兵裝備精良,武裝到牙齒,就不怕死了嗎?(其他國家同理)

NO。

YouTube上有很多伊戰的視頻可以看,大兵們四個一組,躲在戰壕里,端起槍來亂射一通。根本不會露出腦袋去瞄準。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在幾輪空襲之後才出動,平均每消耗十萬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人。

又或者坐著武裝直升機,對著手無寸鐵的平民掃射。總控台傳來一陣笑聲,「哈哈哈,別讓他們跑了。」槍手自信滿滿的回答「相信我,我不會這么做的。」

你以為伊拉克部隊都是被美國的技戰術碾壓了嗎?

NO。

他們大部分都收了CIA的錢,不做任何抵抗,就地解散了。然後舔著臉組成了新世紀的「皇協軍」,在伊拉克新政府的引導下,接受美式的訓練。最後三萬人被ISIS八百人壓著打,扔下一堆悍馬和M1A1跑了。

你覺得美國在伊戰中勝利了嗎?

NO。

據統計,美國在整個伊戰中耗費國帑六萬多億美元,幾近自己GDP的三分之一。至今仍然陷在中東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奧巴馬一聲令下「撤軍」,舉國歡慶。然而他們的戰略目標,要為伊拉克帶去民主,實現了嗎?你能否體會你正在家中酣睡,突然槍炮之聲大做的慌張。你能否感受你正在家中安坐,突然手機響了,是美軍的簡訊,告訴你他們一會就要對這里的ISIS基地進行轟炸了,你趕快走,然而他們只給你10分鍾、那種茫然無措。你或許不禁會問,「這是我家啊,我能去哪?」


如果你是打紅警的話,我可以告訴你,選冰天雪地地圖,把橋打斷,慢慢發展,你用敘利亞都能贏。

如果是在現實中去打的話,那答案只有三個字,「贏不了」,五個字就是「鐵定贏不了」。最 好的結局是和,最壞的結局是——沒有贏家。

❻ 除開五常,還有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能壓制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地區性的強國,其綜合實力在世界上還是非常強的,雖然是地區性的強國,但是除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外,還有以色列和日本是完全可以壓制印度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是能夠打敗印度軍隊的。

❼ 日本進攻中國時的戰術分析,怎麼才能徹底打敗中國軍事力量用純軍事觀點,不要夾雜民族感情

實際上在中國戰場,日本犯下的最大的戰略錯誤就是左右搖擺不定,沒有全力以赴
實際上當時日本的優勢太大了,但盧溝橋事變後,先是游離於擴大-不擴大之間,之後又在戰略方向選擇上選擇華東地區下手,逆長江而上,機械化優勢無法發揮
武漢戰役後,又一度考慮撤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同時追求多個目標
到了末期,本該收縮兵力,可又盲目投入一號作戰

在戰術上,問題更多,只注重佔領城市,忽視圍殲對方主力,徐州會戰、棗宜會戰、日後的一號作戰,屢屢出現國軍主力跳出重圍的問題

實際上日本要滅亡中國最好的方法就是效仿昔日蒙古滅宋之法,在盧溝橋事變後,動員全部17個師團和17個預備師團,將至少25個師團投入中國戰場
先從華北入山西、陝西,充分發揮機械化優勢,分兵合擊
然後南下入川,形成大迂迴
最後順流而下,同時在海軍配合下,一部逆流而上

之後全力投入治安戰

❽ 戰略和戰術哪個更重要(軍事上的)

戰略重要,戰略是戰略指導者基於對軍事斗爭賴以進行的主客觀條件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認識,全面規劃、部署、指導軍事力量的建設和運用,以有效的達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戰術是指導和進行戰斗的方法。主要包括:戰斗基本原則以及戰斗部署、協同動作、戰斗指揮、戰斗行動、戰斗保障、後勤保障和技術保障等。按基本戰斗類型分為進攻戰術和防禦戰術;按參加戰斗的軍種、兵種分為軍種戰術、兵種戰術和合同戰術;按戰斗規模分為兵團戰術、部隊戰術和分隊戰術。
顯然戰略是大局
舉個例子 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如果一個國家擁有戰略導彈就會讓別的國家產生畏懼,而戰術導彈則達不到這個效果,望採納

❾ 軍事戰略和軍事戰術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嗎

(1)軍事戰略,廣義上的戰略泛指對全局性、高層次的重大問題的籌劃和指導,如國家戰略、國防戰略、經濟發展戰略等。主要指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軍事戰略按作戰類型和性質,分為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在軍事戰略下一層次,還有軍種戰略和戰區戰略等。軍事戰略(Strategy)的名詞意義很難定論,而從其原始希臘語根(Stratos),表示其為軍隊之義,從這又可以延伸出詭計之意的原文(Strategama),換言之戰略最初是根於軍隊與計謀的一種規劃。但若從希臘人的習慣,則有戰術的類似詞語描述行軍作戰,所以其真正的原意實在很難做定論。西方歷史上的戰略家,也多半將戰略一詞運用在作戰層面上,所以比較符合實際定義的,似乎是以軍事作戰層面之計劃總稱較為適合。傳統的戰略定義為軍事導向,但實際上戰略的觀念要比戰略的名詞等更早產生,古代戰爭中更無戰略與戰術之分野。古代之君主、將軍本身就有絕對的支配性質,在古代談論戰略常常等同於談論政策,而現代所謂的戰術,在古代跟戰略之間的差異性也沒有那麼巨大,這也表示了戰略本身沒有絕對的固定意義,代表戰略一詞其實是指稱一種觀念。
(2)軍事戰術(希臘語:Taktikē,管理軍隊的藝術)是使用武器或軍事單位,進行攻擊或防禦敵人的行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軍事戰術亦隨著哲學和技術的進步中反映出來。理論上,戰術研究戰斗的規律、特點和內容;研究部隊的戰斗素質和戰斗能力。實踐上,戰術是指揮員、司令部和軍隊准備與實踐戰斗的活動。戰術包括經常了解情況,定下決心和向部屬下達任務;計劃和准備戰斗;實施戰斗行動;指揮部隊和分隊;保障戰斗行動。除各兵種和專業兵戰術外,還有合同戰術,主要研究諸兵種合同戰斗的規律。

總的說戰略范圍更大,戰術更小。戰略與戰術密切相關。兩者都處理距離,時間與力量。但是戰略的尺度較大,而戰術的尺度較小。本來戰略統治戰前准備,而戰術控制戰時執行。但是在20世紀,如此的分別已經模糊。
例子:軍事戰略與軍事戰術都必須隨科技的進步而演進。但成功的戰略往往比武器或設備維持得更久,一直它被淘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就利用拿破崙時代的全體攻擊戰略,但敵不過以戰濠、機槍與鐵絲網所組成的防守力量。同樣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採用純防守戰略,築成「無法侵入」的馬其諾防線,但後來完全被德國的「閃擊戰」摧毀。

閱讀全文

與軍事實力碾壓不需要戰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