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重慶怎麼發達呢
重慶為啥成為直轄市
首先四川的重慶和成都是兩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政治影響力,以及知名度上,都是比較接近的城市。這在中國這么多個省份里是不多見的。這就決定了,四川省可以脫離其中的哪個大城市,其中留下的都可以毫無爭議的「蜀中王」。而廣東省呢?雖然是個經濟大省,但是政治影響力就其省內的其他城市而言,沒有可以和廣州市相比擬的,甚至相接近的。例如深圳。雖然粵B代表了深圳,可是就其作用而言,更多的考慮到的是他的地域性經濟問題。說句冒然的話,就是深圳直轄的可能性都比廣州強!
新中國成立以來,3個直轄市都在東部,選擇一個中部,或者西部城市做直轄市,是經濟政策,政治作用上必要的。那麼選擇哪個城市呢?鄭州,武漢,重慶,西安,甚至成都。根據上面總結,首先排除西安。然後是鄭州。雖然河南的洛陽歷史悠久世界文明,但是經濟實力不夠強,更重要的是他的城市規模太小,還不足以成為省會城市。然後就是成都,但是我要留在後面再說.現在說說武漢。
武漢其實一直在享受「準直轄市」待遇。那麼多個中央直屬大學,那麼多個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都設在武漢。去年更是經鐵道部批准,闊別22年的「武漢鐵路局」重回九省通衢武漢,成為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但是正是這個「準直轄」,大量吸收周遍資源(行政資源,經濟資源),以至湖北經濟出現嚴重的不均衡,現在我們除了知道湖北有個武漢,湖北還能拿出什麼響當當的城市名字嗎?在中國,除了北京有這能耐(北京的外環都快要把天津圈進了),就數武漢。根據上面分析,不難看出,武漢對湖北的重要甚於廣州對廣東的重要,畢竟人家還有幾個經濟城市。所以重慶更有優勢。
那麼不是成都呢?首先從地域上看,重慶位於長江上流,可以和上海交相輝映,並且在交通上可以節制四川,陝西和貴州,而成都地處四川縱深之地,這樣成都可以更好發揮省會優勢,而重慶更能發揮一個直轄市的作用。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更有成都平原,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發展經濟自然要容易得多。而地處川東的重慶有「山城」的美譽,在軍事上更是依靠層層山巒,成為保護川西的有利屏障。可是在和平年代,卻給重慶的發展帶來了禁錮!為什麼重慶窮?問題就在這里,全都是山,你叫人們怎麼發展(廣西的都安也是這個問題)?作為老工業區,重慶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由於國企效益不佳閑散著大量的下崗工人並且重慶是中國農村戶口人數最多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底,而將重慶直轄,則由中央直接負責,國家扶貧事業將一大成功,而且可以有力地盤活老工業區的重慶,這樣既扶貧而且發展了又一個生氣勃勃的大城市,(可謂一箭雙雕!)從而照耀中國的西部。
② 為什麼重慶經濟發展迅速而東北日益衰落
重慶是直轄市,人口密集,而且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達2884.62萬人。一個市就超過吉林省全省人口。
東北是三個省,是各獨立的行政區域,能與一個直轄市作比較嗎?東北地區的經濟衰退是個大話題,如果都能一下分析透徹,切中要害,那麼還會衰退嗎?在政策上,兩地實際上都受到了關照,東北的工業基礎和重慶的工業基礎都很好。
③ 抗日戰爭的爆發為什麼導致重慶地區機械工業廠增加
因為當時全國工業基礎不高 只有一些臨海 臨江的發達地區 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要知道機械工業是強國的基本條件,當時日本侵略中國 要麼摧毀 或佔領中國的工業設施
基於當時的情況 政府下令 轉移交戰區或即將交戰區的工業設置機械 比較著名的有宜昌大轉運。
轉移到哪裡是個問題 當時首都南京即將淪陷 新都定在但是 四川省 重慶 《注重慶當時屬於四川》為保住我國當時僅有的工業基礎 大批量的工業設施 被轉移到了重慶
所以抗日戰爭爆發後導致重慶地區的機械工廠 工業設施 大幅度增加
純手打 望採納
④ 在宋代的時候,為什麼我國的軍事工業有了很好的發展
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可能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慫的朝代。我們知道宋朝是中國歷代那麼多朝代中打仗最慫的一個朝代。但是令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宋朝雖然打敗仗,但是宋朝軍事工業的發展卻是歷史上最發達的。宋朝軍事工業之所以如此發達與當時宋朝的政治以及經濟發達有很大關系。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軍事工業要想能夠發展壯大,首先要有強大的經濟以及有力的政治制度在背後支撐。
三、宋朝戰爭在宋朝時期,戰亂也是挺多的。但是由於當時的國王從小就接受一些文人的知識,國王並不提倡打仗。宋朝打仗的歷史來看,我們也會發現,由宋朝國王主動挑起的戰爭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沒有。但是,經歷的戰爭還是不少的,所以逼迫宋朝不得不提高軍事水平。
⑤ 發展軍事工業對國家的利弊
發展軍事工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意味著發展別的產業所能用的資金減少。發展軍事工業的利是能躋身成為軍事強國,弊是荒廢其它產業,窮兵黷武。 造船業繁榮的與海軍的強大掛鉤。海軍是最費錢的兵種。一支步槍多少錢?幾千塊夠了吧。一輛坦克多少錢?貴點的幾百萬美元夠了吧。一架飛機多少錢?一般的幾千萬美元夠了吧。一艘強大的軍艦多少錢?幾億也是小意思
⑥ 同是重工業主導,為什麼重慶經濟發展迅速而東北卻日益衰落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中國分到了「工廠」部分的分工, 海運取代了陸運, 東北的出海口不如沿海城市,這個才是主要問題, 與轉不轉型之類的有關系,但並不是主要問題。
⑦ 抗日戰爭時重慶在工業區中的地位
早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就比較注意制定大後方工業發展規劃,推動四川的工業經濟中心的建設。其在充分考慮了各種因素後,確定了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和充分依靠舊有的經濟中心以及依地理位置、原料產地、交通運輸條件而定的方針。因此,國民政府分別建立了一些工業區,而最大最集中的工業區,最符合條件的就是重慶。重慶地處大西南腹地,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在西南地區大城市中,重慶的工業基礎最好。全面抗戰爆發後,重慶又成為戰時國家的政治中心,以重慶為戰時國家的工業中心自是順理成章。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四川的近代工業非常薄弱,發展也非常緩慢。全面抗戰開始後,國民政府組織的沿海沿江地區工業的內遷,使四川的工業一改戰前發展頹勢,各類工業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建立起門類比較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近代工業體系。可以說,抗戰時期是四川近代工業的發展高潮。
沿海沿江的大批兵工和民營企業內遷以後,分別在四川、湖南、廣西、雲南、陝西、甘肅等後方省區形成了11個工業區,以四川最多,有5個。具體是:1、酉陽龍潭鎮是汽車修理、裝配與煉油工業區;2、萬縣、長壽、涪陵一帶有水電、棉油工業區;3、瀘縣、內江、五通橋、樂山、自流井等地建有發電、酒精、制鹽、制酸、造紙、煉油、煉焦等工業;4、威遠地區建有煤炭和鋼鐵工業;5、重慶地區,沿長江東起長壽,西至江津,北起合川、南達綦江的范圍內,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區。
重慶集中了大後方軍工和民用的主要企業,如槍炮、彈葯、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行業,建立起四川的近代工業體系,成為中國抗戰時期軍工和民用物資的主要生產基地。
兵工方面,先後內遷重慶的各個兵工企業,都是中國兵工企業的精華;加上國民政府兵工署接收、改造、徵用的原川軍兵工和與兵工相關企業,經過配套整合,形成重慶軍工生產基地,造就了抗戰時期中國軍事工業的中心。它為抗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葯和軍事裝備。
鋼鐵工業方面,國民政府在重慶領導建設了一系列鋼鐵生產企業,其中煉鋼廠7家,占整個大後方煉鋼廠的70%,生產的鋼佔全部鋼產量的80%;冶鐵企業的數量雖然不多,但生產的鐵卻佔大後方全部鐵產量的50%。重慶成為中國抗戰時期的主要鋼鐵基地,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機械工業方面,重慶集中了內遷的大多數機械企業。據統計,在1940年,重慶機械企業數量就占整個大後方機械企業數量的65%,資本金額佔51.5%,工人數量佔37%。其重要地位顯而易見。
化學工業方面,重慶的化學工業發展也較快,尤其是與動力和燃料有關的工業發展很快。抗戰時期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短缺。為解決這一問題,煉油和代用液體燃料(酒精以及用桐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提煉)生產企業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據統計,1944年,重慶有煉油企業35家,佔大後方全部煉油企業總數的40%以上。其他民用化學工業也有了長足進步。
紡織工業方面,重慶在抗戰前雖然也有紡織企業,但沒有一枚紗錠,不能紡紗。抗戰時期沿海沿江紡織企業內遷重慶,這才開創了機器紡紗的新局面。當時重慶集中了中國最大的幾家民營紡紗企業,使重慶成為主要的棉紗生產地。據中紡公司1945年1月製作的《大後方紗廠一覽表》統計,重慶紡織企業擁有的紗錠數量占整個大後方紗錠總數的51.6%,占織布機數的50.4%,棉紗產量的52.8%,棉布產量的32%。
由此可見,重慶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戰時經濟中心,為支撐全面抗戰做出巨大貢獻。
⑧ 為什麼重慶那麼發達,他們是靠什麼才發展起來的
因為八年抗戰的時候,沿海的很多企業都搬到內地,為了躲避戰亂,國民黨也把當時的重慶當成了陪都,也就是臨時性的首都,工業基地在重慶也建起來了,也有一些軍事企業為了保密,建在了大山區,西南地區是比較好的,而且有色金屬資源豐富,重慶也處於長江上游,是一個重要的長江上游港口,現在也是直轄市,又是保稅港區,國家也是重點扶持的,建立一個西南工業重鎮!!!
⑨ 軍事工業的強大到底是什麼意思
軍工全面,(否則跟現在的德國肥雞一樣)
在高新軍事工業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實力並取得一定進展
具有強大的戰時量產能力(暴兵速度快)
後勤保障能力受軍工增益頗多
⑩ 美國的軍事工業為什麼那麼強
因為美國的軍工企業不是國營企業而是私營企業。
美國有一些國立實驗室為美軍研究高科技武器,但是最終為美軍提供武器的,必然是私營軍工企業。
而這些私營軍工企業,內部管理嚴格,積極應用新技術,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只考慮技術水平、學術水平而不很少考慮人際關系。
因此,美國的軍工企業技術水平極為先進。
事實上,中國的民營電子企業的技術水平並不比美國的軍工電子企業差,但是中國的國營軍工企業,大家都知道的-----你能否拿到研發經費和你的技術水平、學術水平基本無關,有關系的僅僅是你的人際關系水平和與領導關系。
中國有沒有優秀的技術負責人?肯定有,但是更多的是吹牛拍馬一個賽一百個的人際關系高手。而因為他們的人際關系水平高超,即使今年沒有成果,明年照樣能當項目負責人,照樣拿技術經費------了解中國人情社會本質的人都能想像得到,任何時候,人際關系強者都不可能受到真正的懲罰。
而技術水平、學術水平高明的人,必然是有傲氣的人,他們必然不願意屈尊去巴結那些技術外行。而對於玩人際關繫上位的中國領導們來說,沒有人喜歡有自尊的部下,更沒有領導願意扶植有自尊的部下。
有技術又擅長人際關系的全才中國有沒有?當然有。
問題是,有技術又擅長人際關系(沒有傲氣)的全才,肯定比有技術不擅長人際關系的專才少很多。
如此,中國軍工科技的進步水平就可想而知了,用不著指望。
.
PS:下面那位說,美國靠戰爭發財,靠軍火賺錢。純粹胡說八道,知道二戰時的租借法案嗎?英國完全靠租借法案才能頂住德國,蘇聯對租借法案的依賴也極大,中國對租借法案的依賴相對較小。
而這三個國家中,英國僅僅象徵性的償還了不到租借法案軍火價值十分之一的債;
蘇聯完全沒有償還,賴賬了;
中國的花生米算了一個大帳,美國倒欠中國一筆。
美國是賣軍火,賣的也貴。但是美國對賣軍火的管制極其嚴格,如果美國是以獲利為目的,為什麼管理的那麼嚴?
美國的強大,強大在體制,強大在文化,而不在於掠奪。如果看不到美國的強大,僅僅一廂情願的貶低美國,當中國真和美國對抗起來時才是悲劇。
事實上,西方的崛起,尤其是工業體系的建立,並非依仗掠奪。我黨為了貶低西方,總是強調英國用掠奪建立了工業體系。
但是,德國工業體系的建立,並非來自於掠奪。美國工業體系的建立,也沒有依賴掠奪-------那時的德國美國,還在日不落帝國的光輝下苟延殘喘,掠奪誰?
蘇聯的工業體系建立倒是掠奪了國內的農民,但是遠遠算不上強大。
可是,在一戰、二戰中,德國的工業體系將掠奪起家的英國工業體系、蘇聯工業體系打的潰不成軍,最終還是依靠同樣並非掠奪起家的美國工業體系支撐,才擊敗了德國工業體系。
依靠掠奪建立的工業體系,是不健康的、缺乏競爭力的。
無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工業時期,掠奪起家的工業體系,都無力對抗非掠奪起家的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