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古代怎麼愛護武器裝備

古代怎麼愛護武器裝備

發布時間:2021-03-06 22:05:11

A. 古代士兵的甲胄作為防護性兵器,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

相信大家在平常的電視劇以及小說裡面都看到或聽說過甲胄這個東西,而甲胄是古代戰爭中作為防護性的兵器,它能夠很好地起到防禦性的作用。

當然,古代士兵除了有甲胄作為防禦性的兵器之外,當然,還有盾牌等都是非常有利的作戰工具,同時,在現如今發現的一些遺址裡面,也出現了很多的防禦和攻擊武器,相對來說,製作都是非常的精良,足以看出來古代軍事發展的強大之處,這也是值得向歷史研究和學習的地方,對於一些比較感興趣的人,也可以進行相應的了解。

B. 如何愛護武器裝備

1.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2.今天你為環保做了什麼
3.共創綠色家園
4.水----生命之源
5.綠色城市,美麗家園

C. 古代天天帶武器出去不犯法么

我覺得是不犯法的,古代又不像現代一樣明令禁止攜帶管制刀具,而且古代那麼多武林人士,行走江湖,怎麼能沒有一把自己的佩刀呢,有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帶刀大概是為了以防不測吧,畢竟萬一有仇家找上門來,還可以保命,所以我覺得不帶刀肯定不科學。

而且古代的社會就算是太平盛世,也總是存在這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有強盜,有土匪,需要出遠門啥的,路過無人之地的時候特別容易遭到搶劫,那些身上有點小錢的,如果不帶一兩把刀防身,可能不僅錢沒了,可能命都會丟在半路,所以他們每個人身上一般都會帶把刀劍,以防不測,還可以自救,免得人財兩失,所以帶武器應該是不犯法的。

D. 愛護武器有什麼要求

《內務條令》第十四章裝備日常管理

第二百二十三條部隊(分隊)必須嚴格執行裝備管理的有關條例和規章制度,加強日常管理,防止裝備丟失、損壞、銹蝕和霉爛變質,保證裝備經常處於良好狀態。

第二百二十四條經常進行愛護裝備和管理、使用裝備的教育。除結合訓練、執勤進行教育外,在新兵入伍、部隊改(換)裝、年度裝備普查等時機,必須進行教育。通過教育,增強官兵愛護裝備的意識,掌握維護保養、保管、檢查和正確使用的方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團以上部隊首長對所屬主要裝備、營以下單位首長對所屬裝備,應當熟悉其基本性能、數質量情況和日常管理要求。連以下單位的軍官和士兵,對配發或者分管的裝備,應當會操作使用、會檢查、會維護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修理分隊的軍官和士兵,對掌管的維修機具、儀表等設備,應當會使用;對所保障的部隊裝備,會檢測、會調試、會維修。

第二百二十六條加強對訓練器材、教具和設備的管理,嚴格保管制度,認真維護保養,適時檢查,正確使用,防止丟失和損壞。

第二百二十七條裝備的維護保養

(一)連隊兵器室集中保管的輕武器,每周擦拭或者分解擦拭一次;隨身攜帶的輕武器每日擦拭一次;用於訓練、執勤的輕武器,每次使用後擦拭和每周分解擦拭一次。擦拭武器包括對武器及其配套的器材進行清潔、潤滑、調整和更換油液,由班、組和使用人員實施。

(二)火炮(雷達、指揮儀)、坦克(裝甲車輛)、工程機械和各種車輛,按照規定組織日常保養、定時(定程)保養和換季保養等,每周應當有一次車、炮、機械場日,每次不少於半天(履帶車輛為一天)。車、炮、機械場日列入部隊(分隊)工作計劃,以分隊為單位,按照不同裝備的技術要求和規定組織實施。車、炮、機械場日的主要工作是:

1、檢查、保養火炮(雷達、指揮儀)、坦克(裝甲車輛)、工程機械和車輛。

2、維護車、炮、機械場設備,整理車、炮、機械場內務。

3、進行必要的專業教育。

(三)各種艦(船)艇、飛機、導彈和通信、防化、光學、電子以及軍需、衛生、油料、修理等裝備器材的維護保養,按照有關條令、條例的規定執行。

(四)裝備除定期維護保養外,凡使用之後或者被雨、雪、霧、露浸濕和泥沙沾污,應當及時擦拭保養。

(五)對封存和外出人員留下的裝備,應當指定專人定期維護保養。

(六)發現裝備損壞(傷),應當及時上報,並根據損壞(傷)程度及時組織修復;如本單位不能修復,按照上級要求組織送修或者就地修理。

E. 中國古代戰船上的武器裝備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戰船上武器裝備的發展,是以中型和輕型武器為主的。在交版戰時,遠則用弓權,接舷戰用刀、槍。將士兵卒各備有長短兵器。有的戰船還裝設有拍竿,用以錘擊敵船。戰船多設有戰棚或女牆(仿照城牆式樣,有雉堞甚至開4門)或用牛皮蒙在木板上,或釘竹片,作為防護裝置。無女牆的戰船,戰斗時在左右舷懸掛罟網,以防敵人跳幫。

船上還備有:若干小鏢,可在30步(約46.2米)內投擲擊敵;較重的犁頭縹,在刁鬥上下投可以擊殺敵人和洞穿敵船體;撩鉤用以鉤搭敵船;勾鐮用以勾船割繚繩。在很早就已使用燃燒性火箭,主要是焚敵篷帆,使敵船不能行動。

F. 古代戰爭中,有什麼士兵雖沒有武器,但不會被攻擊,還要被保護

扛軍旗的士兵。

因為在古代的戰爭中,軍旗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幾個地方,一個是軍旗代表著戰斗的雙方的身份,起碼能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在開戰的時候不會讓自己人打到自己人。二是軍旗可以鼓舞戰士們,這跟我們的號角是差不多的性質,扛軍旗跟吹號角一樣,可以鼓舞軍中士氣,讓將士們產生莫大的信心,鬥志滿滿的投入戰斗。

因此,保護軍旗就等於要保護扛軍旗的士兵。扛軍旗的士兵一定要處於整個隊的中間位置,受到指揮處的保護,那是最為安全的地方了。扛著那麼重的軍旗就拿不了武器,但是由於重重的保護以及看守,沒有拿武器的扛軍旗的士兵反而是最為安全的。

G. 歷史上的防護兵器

1盔甲:
是人類在武力沖突中保護身體的器具,也叫甲胄、鎧甲。其中盔與胄都是指保護頭部的防具;鎧與甲是保護身體的防具,而主要是保護胸腹的重要臟器之用。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2盾牌:
盾牌是古代作戰時一種手持格擋,用以掩蔽身體,抵禦敵方兵刃、矢石等兵器進攻的防禦性兵械,呈長方形或圓形,其尺寸不等。盾的中央向外凸出,形似龜背,內面有數根系帶,稱為"挽手",以便使用時抓握

3護心鏡:古代鑲嵌在戰衣胸背部位用以防箭的銅鏡。一般位於胸口正中的位置,多為圓形,正面凸出,較其他部分甲片厚;其表面比較光滑,因此被稱作「鏡」,在受到攻擊時可以起到緩沖、轉移正面攻擊的作用。

4狼筅: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長槍,亦稱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礦工起義軍發明,後為戚繼光抵抗倭寇時所操練「鴛鴦陣」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形體重滯,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附枝最長60厘米,最短25厘米。桿長5米。頭與桿均為鐵製成,重約3500克,均為力大之人所使用。其技擊方法主要有:攔、拿、挑、據、架、叉、構、掛、纏、鏟、鏜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H. 古代軍隊用的所有武器

一,正史的記載來,手持的兵器分四源類:
1,弓弩類:強弓長箭、輕弓短箭、硬弩、輕弩;
2,長柄類:長戈、長矛;
3,短兵類:彎刀、直刀、長劍、短劍、鐧;
4,防禦類:盾牌,盔甲。
二,小說、戲劇中的 「十八般兵器」 ,演義的成分太多,不可信。尤其是 「大刀」 ,根本沒有。

I. 古代最強兵器怎麼得

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由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後,所以馬克胡特其實是一根長約90cm—120cm的木棍,但劍身鑲嵌著鋒利無比的黑曜石片,這樣同樣威力很大。現在馬克胡特已無真品,最後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館中,1884年一次火災而被燒毀了。

9、峨眉刺

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針,一般長約一尺,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可靈活轉動。據說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
8、菲律賓短刀
菲律賓短刀長約45cm左右,據說以前本是菲律賓土著人的農具,後來經過改良成了一柄十分稱手的兵器。
菲律賓短刀
7、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長約50—60cm,由於古埃及冶鐵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多為青銅材質。古埃及鐮狀劍既像斧頭又像鐮刀,彎曲設計主要是用來勾住對手的武器或盾牌。
6、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古代的阿贊德人勇士擅長使用這種多邊刀刃的投擲武器,長約為55cm。使用方法很簡單,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擊中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三刃飛鐮只有阿贊德人的貴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用的。

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5、抓


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個人的手,而且留著鋒利的「指甲」。抓主要是用來撕裂敵人的肌肉和勾住敵人的兵器。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俠小說中似乎只有邪教、魔頭等反派才會使用這種武器。
4、印度的拳刃
這種印度的拳刃名字叫「卡達」,多為刺客所用,屬於短手兵器,有點類似於《刺客信條》中的手刺。在古印度這種兵器被視作身份的象徵。

印度的拳刃
3、捕手

捕手
這種武器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是個長棍,長棍頂端有一個鐵圈。用法是對准敵人的脖子將鐵圈卡進去,那麼敵人想掙扎的時候,周圍的刺就會刺進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2、印度環刃
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錫克族戰士所用。錫克武士通常將環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敵人取之即用。用的時候拋出去就像一個飛盤,但沒人想要接住,因為它的四周很鋒利。

1、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
在這些武器中諸葛連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術含量的。諸葛連弩又稱作元戎弩,傳說為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遺憾的是諸葛連弩早已失傳,關於它的樣子也多為後人想像,實際長什麼樣子沒人見過。

盤點中國古代兵器譜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
前言: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炸或其他燃燒物,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中國古代冷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眼前猶現「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我們小組的研究課題就是將我國古代兵器譜上前十種冷兵器:
NO.10 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鐧」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鐧通常作為輔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殺手鐧」之說。

唐初的戰將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鐧。
南宋岳家軍將領牛皋擅長雙鐧。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NO.9 鞭
大家可別搞錯了,這個鞭不是軟行像繩子一樣的鞭子,我們所說的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為住的像鐵棍一樣的兵器。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虛,大唐元帥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鞭與鐧比較下雖然鐧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因為兩種兵器類似,且鞭有軟硬之分,所以人們現在說的鞭通常為軟鞭。

NO.8 弓弩
弓弩相比大家聽過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弩,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機、弩手(弓手)、弩箭、弩炮(發射石塊的弩機)。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屬於遠距離武器。
與外國的遠程殺傷兵器相比,我只說一句,那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遠遠超過了老外的。

NO.7 斧鉞
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中使用的時間不長,估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戰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後來由於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後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輪大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於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NO.6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因為戟是其他武器的結合體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5 戈

我大天朝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實話實說,戈並不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漢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因為一些和電影的緣故很多人認為戈是小兵炮灰等的專用武器。
NO.4 槍
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於戰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
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傳用槍的,後來才有了楊家槍和楊家將的故事。

NO.3 矛
有古書上也說矛=槍,但從一些小說和文獻來看,把矛和槍完全歸於一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於車戰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NO.2 劍
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就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車為主戰兵),後來由於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製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麼猛。

NO.1 刀
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於漢朝的環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環刀,朴刀,還有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並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國的刀演化來的。
刀、劍、矛、槍、戈、戟、斧鉞、弓弩、鞭、鐧就是兵器譜上的前十種兵器。有一種說法是「一寸長一寸強」,還有一種說法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分別到出了不同兵器的優勢。
不管如何這些兵器都展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類的工具由耕作、狩獵向為戰爭變化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

閱讀全文

與古代怎麼愛護武器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