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戰期間中日軍隊實力對比如何
日本方面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國軍方面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
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
早在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就開始擴充軍備、整編部隊。據統計,歸中央管轄的兵工廠,庫存有1000萬發子彈、正在製造的有2000萬發子彈、向國外訂購的有3000萬發,合計6000萬發子彈,可供10個4團制的師一個月三分之二的用量,而各部隊自身所存的彈葯僅夠一個半月。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兵工署統計,僅有子彈5億發、長江北岸各地庫存山野炮彈卜福式山炮彈12萬枚、克式野戰炮炮彈10萬枚,合計21萬枚,僅夠20個師三個月的用量。
武器方面,國民政府雖然采購了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武器,但在重武器方面十分匱乏。比如號稱精銳的德械師,並沒有清一色的德械裝備。
抗戰全面爆發前,裝備少量德式武器的20個調整師,比如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全師步槍採用中正式步槍,機槍是自己仿造的捷克式、馬克沁重機槍(仿造的叫「二十四式」)。團、營級採用的迫擊炮則是仿造法國布朗德的81毫米迫擊炮,也就是二十式82毫米迫擊炮,其中有極個別團有哈衣哈75毫米步兵炮。
師直屬炮兵第87師、第88師採用日造大正六年式75毫米山炮(41式),每個營12門,第36師採用38式野戰炮和六年式山炮。戰車防禦炮只有第87師、第88師各分到1個連6門,第36師則沒有。
有部分德械的野戰部隊只有教導總隊,該部隊第1、3、5團每個團有一個平射炮連(47毫米平射炮4/6門),一個步兵炮連(德制75毫米步兵炮4/6門),並有4門德制37毫米高射炮,直屬炮兵營是德國克虜伯軍火工業的子公司,瑞典卜福斯廠製造生產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共計12門。
但這種裝備與日軍相較還是差距巨大,炮彈遠遠不如日軍充足,同時極度缺乏重炮。據保存在台灣的一份軍械司的火炮統計表記載,當時中央直屬炮兵旅、團共有如下火炮:
其中克式山炮型號十分陳舊,最遠射程只有4300米,遠不如日軍的41式山炮和94式山炮。38式75毫米野戰炮是戰前從日本軍火商處購買而來,但此時的日軍常設師團、3個單位制師團都使用改造38式野戰炮,射程遠遠大於38式。
實力雄厚的日軍
相比之下,日軍每個師團都有一個野戰炮兵聯隊,其中常設師團炮兵聯隊是36門75毫米野戰炮和12門105毫米榴彈炮,特設師團是36門毫米野戰炮/山炮,3單位師團是24門75毫米野戰炮和12門105毫米榴彈炮。其中由中國駐屯軍改編的第27師團,山炮兵第27聯隊第2大隊管轄新式6/8門96式150毫米榴彈炮,並參加過華北作戰、武漢會戰等戰役。
而日軍在華的軍直屬炮兵(不含關東軍)截止到1937年12月底,光野戰重炮兵聯隊就有11個、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個、獨立攻城重炮兵大隊2個。
中國軍隊算上炮兵第8團、第17團和其餘地方部隊的150毫米榴彈炮,加上炮兵第10團的德制150毫米榴彈炮,共計69門,數量上遠遠不如日軍。而在炮彈數量方面,日軍更是遠遠多於中國軍隊。
打個比方,中國炮兵第10團每門大炮只有不到200枚炮彈,打完就沒有了,需要進口補充。而日軍第10軍登陸杭州作戰時,直屬的野戰重炮兵第6旅團48門150毫米榴彈炮就有2萬枚炮彈。雖然德制150毫米榴彈炮射程遠,但火炮少,炮彈更少。加上日軍還有射程15公里的105毫米加農炮和射程18公里的150毫米加農炮,又有絕對的制空權。
同時國軍重炮少,十分寶貴,對日軍炮擊基本屬於打游擊,無法有效壓制日軍火力,就是把炮團拆開來,每個集團軍、軍都臨時配屬一個連或一個排對日軍進行炮擊,而且每進攻一輪就要換一個炮兵陣地,防止日軍炮兵反擊和航空兵轟炸。
而日軍重炮種類多、數量多,而且炮彈充足,在觀測器材、水平上都高於中國軍隊,更有絕對的空中優勢。日軍每次重點進攻一個地方,都會加強炮兵力量,例如淞滬會戰大場鎮戰役、台兒庄戰役、南昌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桂林保衛戰等。
1938年,中國雖然得到蘇聯幾批軍火援助(包括160門76.2毫米野戰炮、80門115毫米榴彈炮),但隨著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的作戰消耗,這批軍火尤其是山野炮消耗驚人,炮彈更是所剩不多。
到了1939年,在炮兵力量的對抗上,中國軍隊已經處於絕對劣勢。很多軍、師已經沒有山炮或者野戰炮,都是清一色的82毫米迫擊炮。而有山炮的軍、師數量也不多,炮彈更是極度缺乏。
例如南昌會戰,日軍為了突破中國軍隊在修水沿線的第19集團軍,特意加強了第101師團、第106師團的炮兵力量。
算上第101師團、第106師團自身的野戰炮兵聯隊,日軍進攻修水沿線的共有194門/198門75毫米口徑以上大炮,並裝備了整整10個基數的炮彈(山野炮每門火炮1個基數300枚、榴彈炮100枚、加農炮70枚)。
而防守修水沿岸的第19集團軍共計13個步兵師10萬多人,共有迫擊炮227門、平射炮13門、75毫米山野炮21門。由此可見,日軍擁有75毫米口徑以上大炮194門,而國軍只有21門,並且沒有105毫米重炮,這足以反映中國軍隊與日軍火力上的絕對差距。
到了1940年,中國軍隊7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越來越少,同時炮彈的存量已經見底。比如1941年的上高會戰、1943年的鄂西會戰。
按照中國台灣史政編譯局編著的《抗日戰史》(101卷)的記載,在這兩場會戰中,中國軍隊75毫米以上山野榴大炮的炮彈消耗加起來才1000來枚。這與日軍每個師團兩三天就能消耗千枚75毫米以上口徑山野榴炮彈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到了1945年4月的湘西會戰,按理說中國遠征軍、駐印軍已經收復滇西失地,打通了滇緬公路、中印公路,應該有大批美式裝備源源不斷地運送過來,更何況參加湘西會戰的幾個軍更是蔣介石嫡系軍中的嫡系。
但由於之前美式山野榴炮運到國內的比較少,而且絕大部分都在反攻滇西的部隊里,因此湘西會戰的第4方面軍只有為數不多的美械武器。
整個第4方面軍只有第73軍消耗了美式75毫米山榴炮,而炮彈數量相較之前的會戰,確實有所上升。而號稱抗戰鐵軍的第74軍僅消耗了蘇76.2毫米山炮彈,數量上1個月僅僅打了1471枚,和日軍比確實少之又少,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已經很多了。另兩支嫡系部隊第18軍、第100軍幾乎沒有山野榴炮,可見到了1945年時,中國軍隊火力上仍處於劣勢。
從1937年、1939年、1941年、1945年這幾個時間段來看,國軍火力上除了反攻滇西和駐印軍反攻緬北外,其餘戰場上的軍隊從沒有超越日軍,一直屬於絕對劣勢。尤其到了1945年,第18軍、第74軍這樣的國軍王牌部隊,火力上仍然十分薄弱。
參考http://cul.sohu.com/20150815/n418934037.shtml
2. 二戰時期日本的國家實力有多強
日本的空軍在二戰早期非常搶眼,尤其是主力戰機零戰的機動性和飛行半徑非常出色。但日本空軍和其他列強比飛機略顯得單薄,不僅數量少,而且發展緩慢。到中後期,零式戰機幾乎沒有太大發展,而美蘇英德空軍飛速發展,和美國的P-51D、P-80,英國的彗星、噴火以及德國的ME262噴氣式戰斗機相比日本零戰就是渣。雙方的技術底蘊相差太大,日本早期拚命攀科技研製的零戰部分優勢盪然無存,幾乎只能被當做自殺性攻擊機使用。
日本最強大的要數海軍,僅次於美英,實力不容小窺,但肯定是比不過美英的。美英主要力量和精力都集中在歐洲,因此日本取得了前期的和區域性的優勢。但這改變不了日本海軍和美英的差距,雙方的差距更大的是在國力上。美國對日本是有壓倒性優勢的,越到後面優勢越明顯,造艦速度讓日本連叫板的力氣都沒有了。
3. 抗日戰爭中日兵力對比
抗日戰爭中日兵力對比:日本遙遙領先中國整整一代。
1、一國的軍事實力強弱,歸根到底由綜合國力,尤其是工業生產能力來決定。
抗戰爆發前中日雙方的一系列數據對比:日本年工業總產值60億美元,中國13.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中國4萬噸;日本年產煤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日本年產石油169萬噸,中國1.31萬噸。
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戰艦52422噸,而這些現代化武器裝備,中國均無自產能力。也就是說,當日本已緊跟世界潮流大踏步邁入機械化軍事時代之際,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拿得出手的主戰兵器。
2、以雙方海軍軍力對比為例:
「七七事變」前夕,中國海軍兵員共約兩萬五千人,共有66艘艦艇,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五類,總噸位57608噸。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軍兵員十二萬七千人,共有艦艇285艘,總噸位超過115萬噸。其中作戰軍艦約77萬噸。
包括航母4艘(近7萬噸,總噸位,下同),水上機母艦2艘(約3萬噸),戰列艦9艘(約27萬噸),重型巡洋艦12艘(近10萬噸),輕型巡洋艦21艘(近11萬噸),驅逐艦102艘(超過12萬噸),潛艇59艘(超過7萬噸)。
還有練習艦、潛水母艦、布雷艦(艇)、海防艦、炮艦、水雷艦、掃雷艦數十艘,總噸位約13萬噸,以及修理艦、運輸艦、練習特務艦、測量艦、佈雷艇、獵潛艇等配套艦艇。
此外,又有戰列艦2艘、航母2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12艘、水上機母艦3艘、水雷艦4艘正在建造。其中2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武藏」,每一艘的排水量都在7萬噸以上。換言之,日本一艘大型戰列艦的排水量,就超過了當時的整個中國海軍。
在兵員的訓練上,中日同樣存在著重大差距。
抗戰前,中國士兵大部分是文盲,截至1936年底,中國訓練完畢之高中及同等學校的合格預備兵,僅17490人。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補軍官僅880人。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抗戰時當過國軍排長,他發現基層軍官連花名冊都點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戰術,打仗全憑血氣之勇。進攻時以密集隊形蜂擁蟻附,失利時又鳥奔獸散。
以單兵射擊訓練論,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七斤半大米,或35個雞蛋。所以平時訓練多數是打空槍,就算物質條件最好的中央軍,也不過每兵配發15發子彈作實彈射擊,開戰後每兵配發20發子彈上戰場。
而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結果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的步槍兵可以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
至於雙方步兵重火器威力的落差,就更不用說了。「七七事變」前,中國75mm以上口徑的火炮僅800多門,重炮只有可憐的48門,雖全部從德國進口,但總數連日軍同類火炮的零頭都不到。
4. 天壤之別:抗戰前中日軍事實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對就是天壤之別,先說陸軍:中日陸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內日本陸軍槍支容彈葯全是國產,而且訓練精良槍法極准,反觀當時的中國陸軍缺槍少彈,自動化武器全靠進口,很多地方軍隊槍托和槍都分家了只好用草繩綁上,一個連裡面七八十支步槍有三四十支打不響,只是充數而已,因為缺少彈葯根本談不上射擊訓練,很多中下層軍官連坦克車都沒見過。
再說海軍:中國海軍多是北洋海軍留下來的少數輕型巡洋艦而且已經老舊不堪,海軍總噸位只是日本海軍的零頭,日本海軍則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跟本不可以相提並論。
空軍:日本航空力量完全實現了國產化,並生產了性能優異的零式戰斗機,飛行員訓練時間長(基本擁有幾千小時的飛行時間),一度稱霸太平洋找不到敵手,而中國空軍的飛機全部依靠進口,飛行員缺乏,飛行時間相對較少,很多飛機性能落後。
物資儲備:日本雖然是一個資源依靠進口的國家,但是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而且開戰前蓄謀中國已久,物資儲備充足。中國當時的戰略物資基本依靠國民政府每年向國外購買一點積存起來,僅夠半年之用。
5. 抗日戰爭時日本到底有多強
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日本經濟在1930年後幾乎崩潰 為了解決問題 就向中國發動戰爭 從戰爭中獲得大量資源 但是隨著戰事不利 國內經濟無法承受 於1945年崩潰
日軍在極盛時期有300萬軍隊 陸軍兵素質優秀 但裝備較差(比中國好)在硫磺島戰役中 日軍陣亡24000人才打死打傷美軍6900人 蘇軍T-34坦克日軍無穿甲炮可擊穿 日本坦克只有15噸 不如美蘇 且年產量只有330量 日軍一個師團裝備80門火炮 這不及美蘇一個團的裝備
日本陸軍航空兵實力較好 配有零式戰斗機 但是日本奉行精英培養 飛行員較少但素質高 開戰是優勢明顯 但進入消耗戰就不行
日本海軍當時是世界第三 不過所有船隻沒有雷達 在瓜達爾海戰中吃虧不少 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一樣 無法經受消耗戰
日本在二戰中確為強國 但是其軍事思想已經落後(奉行戰列艦主意 精英培養 不重視裝甲兵建設 不重視自動武器 電子武器如雷達 ) 導致軍隊建設不合實際 戰敗也是必然的
6. 抗日戰爭時日本軍隊和中國軍隊戰鬥力的比較
武器方面,日軍的抄一個團的火襲力相當於中國軍隊的一個軍。往往日軍的一個營可以把中國軍隊一個團打敗。
戰斗意志,日軍大都受軍國主義教育,為天皇現身時他們的夙願,中國軍隊意志薄弱,槍聲一起,便散了。
不過在戰爭後期中國軍隊接受了大量的美式裝備,和美式訓練。在緬北反擊戰中,中國差不多一個團的兵力,可以阻擋日軍一個師德猛烈攻擊,堅持了較長時間給日軍重創。
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是在敵後打游擊戰,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又有極好的群眾基礎,所以彌補了武器的落後。但是打正規戰斗的時候也並沒撈到好處。百團大戰斃傷敵1W余。在轉入第2階段的時候也是差點招架不住。損失和日軍差不多相當。完全自己的看法!
7. 抗日戰爭前期日本投入兵力
抗日戰爭中國消滅日軍數量
1945年09月03日
這一天,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
我國大量書籍宣稱:「八年抗戰」中國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殲滅日軍133萬,占日
軍二戰總損失195萬的70%。 因為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主力,使日軍無法集中力量攻擊蘇聯
,從而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可是,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張忠義秘密研究報告指出:八年抗戰中國並未真正取勝,而
且牽制的也不是日軍主力。
他指出:
1.中國牽制的日軍僅僅是一部分主力。中國軍隊從來沒有能力殲滅過日軍的一個聯隊
。
日軍 投降時的總數就達到720萬。其中「中國派遣軍」105萬,佔15%;關東軍向蘇軍
投降68萬,佔9%。在太平洋戰場向以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的南方軍和「國內軍」合計約55
0萬,佔76%。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關東軍73萬人,數量和質量均居第一;「南方軍
」40萬人,精銳程度僅次於關東軍;「國內軍」38萬人;「中國派遣軍」雖然有62萬人,
論數量居第二位 。所以只能說是牽制了部分主力。
日軍在中國損失133萬是個累計數,包含了死亡和受傷兩個數據。戰爭的損失,一般
只統計絕對損失數(死亡),只有某場戰役才統計傷亡數。因為二戰中主要交戰國軍隊的
傷員75―80%能重返前線,因此往往造成重復計算。正如一些老紅軍多年身經百戰受傷幾十
次,如進行累計就有會出現幾十人受傷,實際受傷的只是一個人。所以戰爭損失只統計絕
對損失(死亡)。 八年抗戰中國戰場擊斃日軍數只佔日軍二戰死亡總數不到22% 。那麼日
軍在中國戰死多少呢?
根據史料統計,國共兩方面發動的殲滅戰和殲敵數可以清楚地統計如下。國軍:「台
兒庄大捷」,國民黨軍部隊20萬人,日軍參戰僅2個旅團。此役日軍2個旅團傷亡約1萬。「
武漢會戰」乃八年抗戰最大一次會戰。國民黨軍投入上百萬大軍,日軍進攻兵力為9個師
團,27萬人 。武漢會戰參戰日軍傷亡3.5萬人。「昆侖關之戰」 , 擊斃日軍第5師團第2
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日軍死亡1000餘人。「長沙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是國民黨
樹起的一個「抗戰神話」,宣布殲滅日軍5萬。共軍方面發動的戰役:「平型關」、「廣陽
」、「神頭嶺」、「陳庄」等伏擊戰,每役僅僅擊斃日軍1000餘眾 。「百團大戰」出動1
02個團40萬人,前後擊斃日軍2萬餘人。
「八年抗戰」實際擊斃日軍40餘萬人。
日本統計:二戰中日軍總計戰死185萬人(另截止投降時有10萬殘廢傷員,這就是19
5萬這個數字的由來),其中在中國八年戰死40萬人。也就是說,中國八年抗戰擊斃日軍數
只佔日軍二戰死亡總數不到22%。(我們的歷史書用日軍在中國的死亡數和累計受傷數去和
日軍絕對損失總數對比,就得出了70%這個障眼法。是偷換概念計算出來的。)
2.中國戰場僅是抗日的主戰場之一 。我們還長期接受一種說法,就是中國戰場始終
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 這個說法有點誇大之嫌。實際上它一是只看戰爭前期情況而
不提整個戰爭全局,二是混餚了中國戰場抗擊的日軍和在中國的日軍這兩個概念。日本陸
軍二戰中有四大戰略集團:在日本本土的「國內軍」(含駐台灣、朝鮮的日軍)、太平洋
戰場的「南方軍」,以及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和關內的「中國派遣軍」。在中國的兩
支日軍中,八年抗戰中國戰場所對付的,實際只有一支「中國派遣軍」。
還有另一種頗為流行的說法,因為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主力,使日軍無法集中力量攻
擊蘇聯,從而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個說法雖然有一些道理。但實際上,日軍進攻蘇聯與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遠
東蘇軍兵力, 二是德軍進攻蘇聯形勢。
當德軍受挫於莫斯科城下時,日軍已基本放棄「北進」蘇聯的方針。加上美國對日本
進行石油禁運,日本為避免軍事機器癱瘓(日本90%的石油需要進口),為奪取東南亞石油
資源而最終決定「南進」太平洋。可見,中國戰場形勢對日軍無論北進還是南進影響不是
很大。
3.日本的陸軍精銳,海軍和空軍的有生力量都不是中國消滅的。
1944年以後,美軍從南(菲律賓)、東(馬里亞納群島)、北(阿留申群島)三面逼
近日本本土,迫使日軍三次進行「本土總動員」, 並緊急從關東軍和「中國派遣軍」抽調
精銳部隊回國,使「國內軍」急劇擴大到224萬人,兵力最為雄厚。美軍不但通過轟炸摧毀
了日本各大城市,沖繩戰役後直逼日本本土並准備登陸(因戰爭結束而取消)。
日本號稱精銳之師的關東軍是被蘇聯紅軍所消滅。中國八年抗戰絲毫不能損傷其半根
頭發的關東軍,蘇聯紅軍只用8天,就如同秋風掃落葉似的,把它給消滅了。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其他精銳主要也是為美國所消滅 。美軍在太平洋上擊斃日軍120萬
,而且大多為精銳 。日本陸軍有五大主力師團,即近衛師團和第1、2、5、6師團。第1師
團作為關東軍核心主力,最後在菲律賓萊特島被美軍全殲;第2師團以日俄戰爭時夜襲弓長
嶺著名,「九一八」事變時幾乎以自己一個師團之力攻佔全東北(也有東北軍不抵抗因素
),號稱不敗的常勝師團,哪知1942年投入瓜達卡納爾島爭奪戰時即被打殘,殘余官兵患
了「恐戰症」;第5師團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了進攻新加坡的戰役,隨後駐守印尼直至戰
爭結束;第6師團因由谷壽夫指揮參加南京大屠殺而為中國人民熟知並切齒痛恨,該師團戰
鬥力排名日本陸軍第一,最後在索羅門群島的布干維爾島上精銳喪盡。近衛師團長期駐守
皇宮 。「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的16個師團也為「皇軍之花」,大部覆滅於太平洋戰場。1
944年2月,關東軍第一個調出的精銳師團是第29師團,在馬里亞納群島的關島上全軍覆滅
;還有第24師團覆沒於沖繩島。整個軍被全殲的,有馬里亞納群島的31軍,沖繩島上的32
軍10萬人也全被擊斃。菲律賓有以第14方面軍為骨乾的63萬日軍,指揮官是著名的「馬來
之虎」山下奉文,結果有52萬人戰死(對比一下中國八年抗戰擊斃日軍40萬人!)。其中
萊特島的第35軍7萬人全軍覆沒,除上述第1師團外,還包括南京大屠殺另一元兇第16師團
。
日本軍國主義入侵中國,削弱了國民黨;發展和壯大了共產黨。抗日戰爭中,國共無
時不在進行明的和暗的斗爭,這個拆那個的台,那個挖這個的牆角。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
,國民政府和蔣先生怎麼可能領導中國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呢?
以上研究資料表明了一些新的觀點,使我獲得了全新的感受,也為人們重新分析和認
識「抗戰」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對「中國戰場決定性地位」的再思考
(一)
中國人民的關內戰場(通常也稱中國戰場)、蘇聯紅軍的滿洲戰場和美、英等國武裝力量的
太平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三大組成部分。雖然亞太各國人民
都為擊敗日本軍國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平等的成員。但在軍事上畢竟有主次之分,何者
是主戰場?一直是「二戰」史學界熱烈爭論的問題。
近年來,國內學者大多數堅持「中國主戰場說」,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幾條:
一、中國作戰時間最長,從「七七事變」算起,有8年之久,若從「九一八」算起,則長達14年
。
二、中國軍隊牽制了日本陸軍的主力,既使其無法北侵蘇聯遠東,又削弱了南進東南亞的軍
力。
三、中國殲滅日軍的人數最多,戰績超過美軍和蘇軍。
四、中國人民在戰爭中蒙受了巨大的人員犧牲和財產損失。
筆者認為,上述四大論據中,第三條存在著明顯的漏洞,缺乏嚴密性和說服力。第一、二、四
條雖然本身是正確的,但卻不是欲得結論的必備條件。退一步說,即使四項論據均能成立,亦
不足以論證「中國關內戰場是主戰場」的觀點,因為是不是主戰場,關鍵在於看它是否具有
構成主戰場的基本特徵。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反法西斯各國對日作戰的總政治,是力圖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為達成
這一目的,必須實施一系列戰爭行為。筆者認為,主戰場應當是主要戰爭行為的發生地域,它
應具有如下基本特徵:匯集了敵對雙方武裝力量的主力,一系列戰役直接反映了國家軍事力
量最精銳部分的較量,其結果既能對輔助戰場產生影響力,同時又決定著——而不僅僅是影
響——整個聯盟戰爭的成敗。例如,蘇德戰場被公認為是歐洲戰場的主戰場,其最基本的依
據是,蘇德兩國各以傾國之師相搏,德軍四分之三的兵力是在蘇德戰場上被殲的。蘇軍在斯
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柏林等戰役的勝利,直接導致了法西斯德國的覆滅,對歐洲戰場乃至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產生了無法替代的決定性影響。由此,同樣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
: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應當是消滅日本武裝力量主力的戰場。即使某個戰場擁有若
干一般特徵,但若不具備根本特徵——即沒有在戰場上取得徹底擊敗日本戰爭機器的決定性
軍事勝利,便不能算作是主戰場。
(二)
眾所周知,日本武裝力量由陸軍和海軍兩大軍種組成,航空兵分別隸屬於兩大軍種。與其他
列強不同的是,日本海軍在實踐國家軍事學說的戰略作用上,往往比陸軍有著更重要的價值
。其一,作為海島國家的日本,歷來側重發展海軍,明治維新以來未曾有過絲毫的鬆懈。20-
30年代,為了建成「一支能與美國相對抗的海軍」,日本將其艦艇總噸位擴展至100多萬噸,
躍居世界第三位,是一支有著強大突擊力的現代化作戰力量。在此過程中耗費了巨額資金,
有時甚至不惜割捨陸軍的建設經費。以1918-1937年為例,日本海軍預算實際上一直高於陸
軍,個別年度甚至約為陸軍預算的兩倍。其二,從歷史上看,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黃海大
海戰、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大海戰,比其陸軍同時間的滿洲曠野之戰,對於兩次戰爭的最後
成敗更具有一錘定音的意義。1941年日本一搏國運的珍珠港事件也是以海軍突擊的形式發
動的。其三,太平洋戰場上海空戰役所能帶來的軍事、政治後果,遠遠超過亞洲大陸上的陸
軍戰役。由於日本海軍在中途島、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菲律賓、塞班島、硫磺島、沖
繩島等戰役中大敗,以及數百萬噸海運船隻無法彌補的損失,日本世界性軍事大國的地位受
到了根本性的動搖。1945年8月盟軍本土登陸在即,嚴重地威協著日本國家政權的生存,從而
最直接地促成了日本的投降。(需要指出的是,當時中國和蘇聯的海上力量都很薄弱,即使能
夠全殲日本在亞洲大陸上的陸軍,也沒有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能力。)其四,和海軍日新月異的
狀況相反,自日俄戰爭後,日本的陸軍建設出現了明顯的停滯趨勢,停滯導致的落後到三、四
十年代已基本形成。和半封建、半近代化的中國國民黨部隊相比,近代化的日本陸軍自然高
出一籌,但若置身世界列強,和英、美、蘇、德等國現代化陸軍相比,則無可爭辯地顯示出整
體、全面的滯後。由此,筆者認為,日本海軍是日本軍事力量的核心,承擔了戰爭的首要重擔
。不消滅它龐大的海軍,要贏得戰爭是一種奢望。對日本來說,一旦其海軍悉數被殲,即使陸
軍主力猶存,有五、六百萬之眾,亦難繼續戰爭,日本的最後敗降即出於此。
顯然,在界定「日本武裝力量主力」時,不能緊緊局限於陸軍,還應將更重要、更強大的海軍
兵力考慮在內。事實是,中國關內戰場和滿洲戰場對消滅日本海軍貢獻甚微。中國海軍在抗
戰爆發時總噸位僅5.6萬噸,只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並很快喪失殆盡。蘇聯海軍的主力在歐
洲,其太平洋艦隊兵力單薄。與之對陣的日軍「中國方面艦隊」和「松花江區艦隊」亦長年
保持在數萬噸左右,戰爭中幾乎沒有損失過巡洋艦以上的艦種。日本絕大多數的主力艦艇在
「聯合艦隊」的編成內,它們是被以美國為主的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洋戰場上殲滅的。日軍
在太平洋戰場上損失的主力艦艇具體如下:
戰列艦:金鋼(32156噸)、比睿(32156噸)、榛名(32156噸)、霧島(32156噸)、扶桑(34700噸
)、山城(34700噸)、伊勢(36000噸)、陸奧(39130噸)、日向(36000噸)、大和(64000噸)、
武藏(64000噸)。巡洋艦:龍田(3230噸)、天龍(3230噸)、球磨(5100噸)、多摩(5100噸)、
木曾(5100噸)、大井(5100噸)、長良(5170噸)、名取(5170噸)、鬼怒(5170噸)、由良(517
0噸)、夕張(2890噸)、五十鈴(5170噸)、川內(5195噸)、阿武隈(5170噸)、神通(5195噸)
、那柯(5195噸)、古鷹(7100噸)、加古(7100噸)、青葉(7100噸)、衣笠(7100噸)、那智(1
0000噸)、羽黑(10000噸)、足柄(10000噸)、愛宕(9850噸)、鳥海(9850噸)、摩耶(9850噸
)、最上(8500噸)、三隈(8500噸)、鈴谷(8500噸)、熊野(8500噸)、利根(13320噸)、築摩
(13320噸)、香取(5890噸)、鹿島(5890噸)、香椎(5890噸)、阿賀野(6652噸)、大淀(8161
噸)、能代(6652噸)、矢矧(6652噸)。《日本近現代史辭典》,東洋經濟新報1978年發行,第
909至912頁。就此問題,筆者撰有長文《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陸軍力量的滯後》,未刊。19
37年日本約有航運船隻400萬噸,1941年增至700萬噸。太平洋戰爭中,主要由於美軍的轟炸
和潛艇攻擊,船損率達80%。(參見《中國近代艦艇工業史料集》第99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
94年10月版。)參見【日】中原茂敏:《大東亞補給線》,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46
、47頁。
航空母艦:赤城(36500噸)、加賀(38200噸)、龍驤(10600噸)、蒼龍(15900噸)、飛龍(1730
0噸)、瑞鳳(11200噸)、翔鶴(25675噸)、大鷹(17830噸)、瑞鶴(25675噸)、祥鳳(11200噸
)、雲鷹(17830噸)、飛鷹(24140噸)、沖鷹(17830噸)、千歲(11190噸)、海鷹(15400噸)、
神鷹(17500噸)、千代田(11190噸)、大鳳(29300噸)、雲龍(17480噸)、天城(17480噸)、信
濃(62000噸)。
至於日本陸軍,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戰場一直抗擊著日本陸軍的主力。但在此之後,確切
地說只是抗擊了其陸軍主力之一部,有著龐大兵員的另四大主力——「關東軍」、「東方軍
」、「第一總軍」(部署在日本本土)、「第二總軍」(部署本土)並不用於中國關內戰場。
而此時,美、英盟軍同樣抗擊著一個陸軍戰略軍團——「南方軍」,並使其在戰爭中遭到重
創,因此僅就陸上作戰而言,太平洋戰場並不遜色。以下是「1937年至1945年日本陸軍步師
團兵力分布情況簡表」1。年 月日軍步兵師團總數中國關內百分比滿洲東南亞及南太平洋
朝鮮日本國內台灣及沖繩 1937年7月1742111937年末241667%5121938年末342471%811193
9年末412561%9251940年末492755%11291941年12月初512243%1310241942年末582339%1415
151943年末702333%1523271944年末992525%103821861945年8月1682615%22449598據上表可
知,中國關內戰場上的日軍師團,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通常占其總數的50%以上,最高曾達71
%。此後幾年連年下降,1944年佔25%,居第二位。1945年僅佔15%,居第三位。由此可見,自1
943年末起日本陸軍主力的部署重心已開始轉向南太平洋和日本本土。總而言之,美、英盟
軍殲滅了幾乎全部的日本海軍,並重創了「南方軍」;蘇軍殲滅了關東軍;中國軍隊牽制了「
中國派遣軍」,並派出部分軍隊到東南亞對「南方軍」作戰。
(三)
為了論證中國戰場的戰果要大於其它兩個戰場,某些學者通常引用下面三個數字:
一、據〔日〕林三郎著《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軍隊》稱,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在西南太平
洋和東南亞地區被美、英等國軍隊擊斃和死於傷病者約89萬人。
二、據林三郎的《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稱,關東軍1945年8月在滿洲戰場被蘇軍消滅共達
67.7萬以上,其中戰死者約8.4萬人。
三、據1945年延安總部公布的材料,八年抗戰,中共領導的各類武裝力量共殲日軍527422人
。又據蔣緯國總編:《抗戰禦侮》稱:國民黨軍共殲日軍859626人。兩者總計共殲日軍近14
0萬人。
筆者認為,這樣的論證方式存在著重大的缺陷,頗有斷章取義之嫌。就第一條而言,89萬人僅
指的是日軍在「西南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的損失,並未包括日本本土的傷亡,而日本本土
也屬於太平洋戰場的區域之內。若將日本本土的數字也包含在內,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人
員總損失必將位居首位。另據日本方面的統計數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死亡軍人約
200萬人,其中死於中國關內戰場為45.5萬人。(參見中原茂敏:前引書第1、第332頁)。《抗
戰禦侮》第10卷,台灣,1978年,第45頁。《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錄,統計
薈萃》,海軍出版社,1988年,第479頁。《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
,第201頁。引自《侵華日軍序列沿革》第271頁,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
還有一些學者則有意無意地將第二、第三條的兩個數字相加,聲稱日軍在中國領土上總共損
失了約200萬人,這顯然也是不妥的,因為「中國領土」和「二戰」史研究中使用的「中國戰
場」這個概念是有所區別的,後者在地理上指的是山海關以南中國領土。若將滿洲戰場的戰
績也計算在內,豈非貪蘇軍之功。
此外我們還應看到,人數也只是計算戰果大小的參數之一,還有一個物的因素。衡量海軍戰
果最主要是計算「物」——艦艇。因此,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將人和物綜合起來考察,然後再
就各戰場進行比較。眾所周知,自19世紀下半葉起,由於軍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武器因素
在戰鬥力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相應地,人力比重急劇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種趨勢更為
明顯。一艘數千、數萬噸的巡洋艦或航空母艦。常常凝結著國家的最高科技,雖船載不過千
百人,但作為一種強力突擊兵器,若摺合戰力恐怕不會亞於數萬陸軍官兵。
(四)
就對日作戰的軍事技術水平而言,太平洋戰場無疑是最高的。雖然中國的抗戰具有反侵略的
正義性質,並且採取了切合實際的持久、消耗戰略,但充其量只是一場近代水平的戰爭,絕不
可與太平洋戰場上大量飛機和艦艇的現代化海空立體作戰同日而語。一個工業落後的國家
是不可能在現代世界大戰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也很難有自己真正獨立的世界軍事戰略。
日本派駐關內的中國派遣軍長年保持在60萬到80萬人之間,僅在最後一年才驟增至105萬。
這個數字相對於關內遼闊的中國大地、最高可達540萬人的國民黨軍隊和當時西方的戰略戰
役水平來說,是相當有限的。研究「二戰」史的學者都知道,日本陸軍缺乏實施現代化戰役
的技能。具體來說,就是坦克(快速集群)的大規模深遠突擊、步兵的摩托化、炮兵的大量集
中和機動等。換言之,那種源於30年代、大戰期間流行於歐洲、北非戰場的機械化、高速度
、大縱深的合圍戰役,是日軍不具備的。盡管它幾乎在所有針對中國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性進
攻戰役中以少勝多,但那充其量「只是現代科學化戰爭的微弱摹仿而已」,戰役本身的質量
並不高。其進攻戰役的基本布勢,是由「軍」級軍團在航空兵的掩護下,集中大部分兵力猛
攻敵方戰線的某一部分,實行中央突破。由於動作比較呆板,進展目標固定而有限度,正面攻
擊一般沒有伴之於兩側的掩護,也未向敵方兩翼同時實施快速、深遠的鉗形迂迴,所以國民
黨軍隊大都可以在遭受突擊的情況下,從容撤出基本兵力,免遭合圍。
盡管面對的是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支二流陸軍,但由於中國國力的孱弱和軍事水平的低下,
中國軍隊也僅能對其實施牽製作戰,無力採取殲滅行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戰場更
是表現消極,戰略上形成了對盟國戰場的嚴重依賴。嚴格意義上說,中國國民黨軍隊從未對
日本佔領者實施過一次重大的戰略性進攻戰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八年間雖然通
過游擊戰取得了很大成就,卓有成效地佔據了廣大的農村地區,並將敵人緊緊地壓縮在重要
城市和交通線一帶,但也沒有對日軍的戰略戰役軍團——軍、方面軍,實施過殲滅性的打擊
。當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南方軍」和「關東軍」俱遭重創,建制殘缺不全,但同時的「
中國派遣軍」戰略布勢卻基本完備,師團以上的建制從未遭到過全殲。
眾所周知,是否能整建制地消滅敵人的戰術兵團乃至戰略軍團,是現代軍事學衡量戰爭水平
的一個重要志。
(五)
中國軍民雖然抗戰最久,但時間長短尚不足以論證「中國主戰場說」。以歐洲戰場為例,英
、法對德作戰長達6年(1939年9月始),蘇聯不過4年(1941年6月始),但沒有人會認為英、法
的西線是歐洲的主戰場。
有些學者在討論中國戰場的牽製作用時指出,由於中國戰場牽制了大量日軍,有力地支援了
蘇聯的衛國戰爭和美、英的太平洋戰爭。他們引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試想一下,如果沒
有中國的抗戰,會有多少日本兵沖向東南亞,又會有多少日本兵沖向中東,他們將會與德軍會
合。
這種說法固然不錯,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盟國間的支援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一些學者不
應該片面地單提我國抗戰對別國的幫助,而忽視別國對我國的貢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侵
華日軍有許多部隊南調,從而減輕了中國戰場的壓力。再以「關東軍」為例,盡管它始終部
署在中國土地上,但其戰略上的真正對手並非是中國的軍事力量(如東北抗日聯軍),而是蘇
聯的遠東部隊。「二戰」期間,蘇聯遠東軍一直對日本「關東軍」擁有軍事優勢,即使在19
41年12月德軍逼近莫斯科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蘇聯一直在「冷戰」中遏制著關東軍
,使其有所忌憚,那麼「關東軍」主力一旦入關,必將形成攻佔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現實
威協,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最好的例證是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日軍「中國派遣軍」僅拼湊
了14萬人,便輕易地從河南洛陽打到了貴州獨山。
中國八年抗戰的損失確實在亞太各國中位居首位,人員傷亡3000萬,物資損失600多億美元,
是受日本軍閥戕害最重的國家。(對日作戰中,美軍傷亡32萬人,蘇軍傷亡僅3.2萬人)然而,
衡量一個戰場的地位主要還不在於它自身的損失,而是殲敵的成績。蘇德戰場的作用之所以
是第一位的,主要不是因為蘇聯在戰爭中犧牲了2000多萬人,更重要的是蘇軍殲滅了1000個
德國師,並且攻戰了柏林,在政治、軍事和法律上毀滅了希特勒德國。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盡管中國軍民堅持了8年抗戰,並有4年是在極為艱苦的環
境下單獨作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和人類正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從大戰的整
個進程和現代軍事學的自身規律來看,太平洋戰場無疑起到了摧毀日本軍國主義的決定性作
用,這是任何其它戰場難以企及的。
8. 二戰日本與中國軍事實力詳細報告
"樓上說得很好!不過我還認為中國當時的政局也影響了中國戰斗能力,當時中國中央軍還在積極繳共,消極抗戰。並且前期的中國軍隊在訓練的戰鬥力,戰鬥士氣,日,本遠在中國之上。"
看來你也是被洗腦的一代啊,事實情況是,在國民革命軍在正面戰場與日軍進行作戰的時候,共產黨一面在保存實力,另一方面在蠱惑那些知識青年到延安去,他們呼籲的是只有延安才是真正的抗日,事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就包括對日的第一次勝利,平型關大捷也不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打勝的,當時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林彪部所屬只是在國民革命軍正規軍後面搖旗吶喊,然後在日軍撤退時攻擊了他們的運輸隊。當時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戰鬥力也只能和日軍的丙級師團搞一搞…………
至於反共是有的,但是我們的歷史書上根本看不到國民革命軍反共的原因!!!!!!!!!
歷史是人寫的,而且是共產黨人寫的,他要我們知道什麼,我們就會知道什麼,不要我們知道什麼,就不會讓我們知道什麼。
我同事問過老紅軍戰士,老紅軍戰士對於戰爭的說法就是,我們一直在跑,先是被蔣介石攆著跑,然後被日本人攆著跑,是在跑不掉了,只能回頭去拚命,然後打完了抗日戰爭,又被蔣介石攆著屁股跑,然後我們人多了,我們就攆著蔣介石屁股跑。
記住,沒有好戰的戰士,只有好戰的將軍!
蔣介石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非常正確,包括我們現在都是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日本鬼子都打進來了,你還在造反,你還在成立政權,你還在搗蛋!
當然我這里有點偏激了,但是你們可以查查,長征的真實意圖不是為了抗日,而是為了到與外蒙、蘇聯接壤的地方,與接受蘇聯的援助,來進攻國民革命軍!
後來說抗日,那是因為蘇聯自己在西邊陷入了困境,連管都不管我們了!
不是西安事變,就沒有什麼延安根據地了!長征是一個錯誤的戰略逃跑!不是張學良,早滅了,你們指望不到3W沒有武器裝備,缺乏補給,彈葯不足的殘兵,如何對付精銳的東北軍???
幸虧張學良,要不然哪裡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再說,為了東北不落入國民革命軍的手裡,不惜承認外蒙古獨立,換取蘇軍進軍東北,攻擊精銳的關東軍(日軍的關東軍不是指在山海關以東的軍隊,而是指日本關東平原上徵集的兵員組建的師團)。
國民政府一直沒有承認外蒙古獨立!
連黑暗混亂無能的北洋政府都木有!
連袁大頭那個賣國賊都木有!
連汪精衛這個狗漢奸都木有啊!
9. 日本抗戰時期的軍力情況
這個不好說抄,具體的歷史資料裡面也時中說紛紜,日本前期准備不足,因為跟美國開展也時迫不得也的選擇,致使戰爭擴大的時候兵力不足,後來迅速徵兵,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兵員素質卻嚴重下降。前期日本加上國土守備部隊全部綜合也不過300萬,在中國被牽制的部隊達到65%以上,估計能有快200萬了,日本在戰爭末期兵員已達到800萬,但大多是老弱病殘,或是孩子軍,戰鬥力簡直不堪一提,雖然日本極度宣揚武士道精神,但也並不是電視上面說的血戰到底,那些孩子軍跟老年軍已經看到戰爭沒有勝利的可能,一到戰場就藏匿起來,等到敵對的軍隊過去,如果被抓就投降,如果不被抓就自己跑回去,也就這樣了
10. 抗日戰爭時,日本的國力有多強
抗日戰爭時期,是日本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在世界上綜合國力排名最高的時期。
甲午戰爭侵佔朝鮮半島和台灣島後,日本是將這兩個地區直接並入了版圖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日化統治,到二戰前大部分朝鮮人和台灣人都已沒了殖民地的概念,從骨子裡已完全把自己看做了是日本人。二戰期間朝鮮籍日軍多達百萬,全部都直接取了日本姓名,凶頑程度絲毫不次於純的鬼子兵,參與南京大屠殺的很多就是朝鮮籍日軍。台灣籍的日軍超過了30萬,雖然戰鬥力不如朝鮮籍日軍,但大部分被安排為炮兵,操控火炮的水平還是相當高的。抗戰時日本四島人口為7000萬,朝鮮半島的人口為3200萬,再加台灣人口,日本在抗戰時可動員參戰的直屬人口超過了一億。
日本四島的面積為38萬平方公公里,朝鮮半島的面積為22萬平方公里,台灣將近4萬平方公里,庫頁島當時控制在日本手裡的超過了5萬,在全面挑起侵華戰爭前,小日本的直屬國土面積達到了80萬平方公里。抗戰爆發前日本已全面佔領了中國東北,並佔領了華北大部和內蒙的大片地區。偽滿洲國的面積為113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時候達4000萬,再加上日本已在中國攫取到的華北、內蒙等地,當時日本海外殖民地面積近20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接近了8000萬。
80萬平方公里的直屬國土,超過1.2億的人口,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8000萬的殖民地人口,這樣的領土面積和人口,在二戰爆發前絕對算的上是個超級大國。德國在發動二戰前,算是吞並的奧地利、捷克,總面積也只有37萬平方公里,人口大致為8000萬,海外殖民地一寸都沒有,輪實際控制的人口和國土面積,都遠趕不上發動二戰前的日本。美國在二戰爆發前,總人口也才1.3億。中國雖號稱有四億國人,但拋去已被日本占走的東北、華北地區,還有不會跟我們一起打鬼子的西藏、新疆,實際能參與抗戰的人口也就兩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