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用什麼武器對抗中國
近日,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非法越界進入中國境內,嚴重破壞了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更有印度媒體報道,近年來,印度正在逐步往中印邊境增加軍力部署,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印度究竟都往中印邊境部署了哪些新型武器?憑借著這些武器印度就能對付中國了嗎?我們不妨來看看印度在中國周邊部署了哪些武器,其中最近印度將它的蘇30MKI戰斗機,放在了中國邊境附近地區。
印度想要一個新的輕型坦克,大約22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新德里未來的坦克應該足夠輕到可以印度空軍的Il-76MD、C-17和C-130J運輸機來運輸。但是用降落傘來空投有可能仍然過重了。
印度陸軍也想要讓自己的新型坦克能夠在海拔3,000以上的地區運作,通過主炮和反坦克導彈能夠打擊2,000米之外的目標。
② 美專家:中印軍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特別怕中國
中印軍事力量差距到底有多大?美專家點評印度特別懼怕中國
2016-11-29 17:59 戰壕
近幾年來,印度在軍事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巨大,無論是武器購買力度或是軍費的儲備量上面都與以前有著飛越般的前進速度。尤其是在中國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以後,印度更是關注該項發展,頗有點與中國進行競賽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印度忽略了一個事情,那就是現在的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軍事支柱,不但能從其他國家引進先進的軍事武器,並且也逐步的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能力。反觀印度,幾乎是將自己大半的國力都投諸到了軍事發展上面,給自己的國力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照此以往發展下去,印度很有可能步蘇聯的後塵。
據現在的種種跡象顯示,印度正在逐步的走向蘇聯的老路。最新消息稱,印度最近進行的軍購項目總金額高達120億美元,這是在印度剛采購完90億美元武器訂單後不久,又一軍事大單成型。此次的軍事定單當中,采購清單包括83架LCA輕型戰斗機、464輛T-90坦克等一系列先進武器,此采購量已經完全超出了印度應對巴基斯坦的武器需求。
此采購行為在印度造成國家壓力的同時,也在其他國家引起的不同的反響。首先是美國軍事專家對此事分析稱,印度這種超負荷采購軍事武器的行為,充分的表現了印度對中國的恐懼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與巴鐵的緊密合作更是讓印度備感壓力,可以說是對印度形成了半包圍式的軍事壓力,中國向巴鐵出售武器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
中巴印三國均為核持有國家,相對明顯的差距為中國的核武器是真實存在的,而印度的核只是單純的持有狀態。並且印度在軍事武器的持有量上面近幾年來有所增加,但是均為引進武器,缺乏自主技術和裝備,這在一定程度上面對印度的軍事力量構成影響。最為關鍵的差距是兩國的經濟實力,中國在16年用於軍費的資金高達1460億美元,金額巨大,但對中國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的消耗。而印度在16年的軍費僅有510億美元,並且是占據了國力的大部分,雖然印度政府聲稱將會增加軍費的投入,但短期內是難以將與中國軍費投入量的差距縮小的。
③ 印度為何恐懼中國
因為1962年自信滿滿的三哥在毛米兩家的攛掇下意氣風發的來我TG踢場子
不過很可惜後來被狠狠的羞辱了一頓 毛米果斷袖手旁觀
自此就三哥就和咱們結下了仇怨 到現在都沒能走出陰影
三哥什麼的在國際社會上可以說是左右逢源人緣超好哦 不過呢偏偏跟TG幹了一架 要知道TG可是聯合國五大流氓之一哦 雖然在五流氓里算不上多牛 不過放在國際舞台上也是一等一的狠角色呢 雖然咱們未必就真的對三哥有壞心思 不過自認為得罪了咱們的三哥可未必這么想
④ 中國和印度武器對比
根據GFP2017年公布的軍事實力情況顯示,中國目前大約有714艘的軍艦、68艘潛艇、2955架飛機和9150輛裝甲坦克,緊隨其後的就是印度的軍事實力了,軍隊現在擁有6464輛裝甲車、2086架飛機、14艘潛艇和大約400艘軍艦。
印度陸軍的裝甲力量涵蓋,常勝者主戰坦克、阿瓊主戰坦克、T-55/T-54中型坦克、T-72系列主戰坦克、PT-76輕型水陸兩棲坦克、 BRDM-2(4×4)裝甲偵察車、白鼬(4×4)裝甲偵察車、BMP-1/BMP-2 Sarath AIFV/APC、OT-62/OT-64、、BTR-50/BTR-60、T-54/T-55裝甲救援車、WZT-3裝甲救援車、常勝者裝甲救援車、作戰工程拖拉機等等。
中國陸軍是公認的世界第一,無人敢惹!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來看,中國的軍事國防力量,是以本國建造的武器為主,且大部分都是完全自主研製的,而印度不愧為萬國牌,齊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武裝裝備,這也彰顯了印度不惜重金而購買的的裝備特點。這種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會有這樣的特點,印度依靠大量購買的裝備可以迅速的實現現代化的武裝力量,而研製開發的大量資金可以節省下來購買他國的新式武器,能夠通過捷徑擁有一支高科技的國防力量,中國的發展則會因為自主研發的過程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而在戰爭中,中國擁有自主研製的能力可以大開生產線,無需仰仗別人能夠在戰時動用資源快速的批量的建造各式裝備,而印度這樣的模式則不行會以至於在戰爭中非常的被動。
⑤ 印度當年被中國教訓的有多慘:國內都看不到
原文,不代表本人觀點
「中印親如兄弟」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糾紛,錯綜復雜,實際上早在中印開戰之前,中印就從中印親如兄弟變成了 時有摩擦,例如說空喀山口事件,郎久事件的死傷就導致兩國不斷的爭執。本質上說,新中國和獨立後的印度都是新生的,獨立的政權,兩國處理外交事務遠沒有其後的那麼老練和成熟,而尼赫魯本人的問題又加劇了這一問題。
甘地與尼赫魯
甘地本人的努力讓印度的獨立本身套上了一層聖潔的光環,可能現在的人很難想像五十年代印度的國際地位,用超凡脫俗來形容並不過分,它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言人,是中東,朝鮮和非洲問題的仲裁者,是美國總統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的座上賓。
中國的常任理事國第位是印度讓給中國的,至今有印度人這么想。
美國對於印度是絕對的援助態度,從印度獨立到1959年,美國一共援助了17億美元,而在其後的四年,美國援助總數是40億美元,蘇聯雖然沒有美國援助那麼多,但是也在印度建立了鋼鐵廠,並且在中印矛盾時期以一種「中立者」的身份旁觀,而同為共產主義國家,蘇聯本身的這種表態就是一種背叛。
中印邊境對峙
尼赫魯對中國的主張有兩個毛病
自己不妥協。
要求別人妥協。
尼赫魯的主張是中國撤軍,但是印度不撤,尼赫魯主張的一切談判主張都是以中國優先撤軍為前提的,我們所理解的邊界談判的意思是各讓一步,求得妥協,尼赫魯的邊界談判的意思是:讓你接受我的主張。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尼赫魯在議會裡面說的。
對於新中國沒有宗教信仰,極其「現實主義」的一幫共產黨人來說,尼赫魯的要求幾近滑稽,當時負責談判的周恩來和陳毅對印度轉彎抹角的,費盡心思的遣詞酌句弄的筋疲力竭。周恩來在專門對邊界問題的南亞外交中,接受了麥克馬洪線的前提,和緬甸和尼泊爾分別就邊界問題進行了友好邊界協定,唯獨搞不定印度。
前進政策
前進政策是中印直接對撞的導火索,但是什麼是前進政策呢?
我的定義是:在不和中國軍隊沖突的前提下,印度將在中印任何爭議邊界持續推進,一直推進到不能推進為止,從而造成既成事實。
而當時中國的情況非常非常的糟糕,1959年-1961年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國力極其薄弱,軍隊的調動和後勤都是很大的問題,台灣當時一直在號召反攻大陸,中蘇關系惡化,中國當時整個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態,中國當時完全無心再和印度打仗,
印度在執行前進政策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陸軍的偵察部隊,趁中國邊防部隊停止巡邏之機,全面佔領西段300公里的所有的中國哨所。
在中印邊界,中國這邊對於前進政策警告越來越重,毛在62年四月份開始恢復的邊界巡邏,並且特別指出和印度軍隊的方針:
武裝共處,犬牙交錯,決不退讓,避免流血。
在中印對峙的過程中,實際上印度人數較少,而且由於前進政策本身的問題,造成印度較為分散,印度的巡邏兵自身的裝備較差,巡邏隊並沒有攜帶例如迫擊炮之類的重型武器,還在用一戰時期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掩體情況也不太好,部隊的住所只有臨時的帳篷,後勤全部靠空投。
但是反應在印度媒體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實際上中國人在前些年早就領教過印度媒體的能力(上海快要追上孟買了之類的),印度媒體對於印度軍隊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但是印度現在還占據外交的優勢,英美毫無疑問的倒向了印度,雖然肯尼迪本人覺得尼赫魯這人不是很靠譜,但是東南亞國家有一些遲疑,主要原因是印度的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政策的本身是獨立於其他列強之外的,問題是東南亞各小國對於當時的中國極度恐懼,而不結盟政策本身又使得印度無法同東南亞各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導致眾小國也不敢和印度站在一起。
在中印開戰前,中國在雅魯藏布江河谷修了一些東西走向公路,向南修了支線,中國邊防軍在西藏駐扎多年,相當一部分戰士經過康巴叛亂,體力上比印度要好,盡管中國方面也存在高原問題,道路交通問題,但是比起印度還是要好一些。
印度方面沿布拉馬普特拉河山谷山巒起伏難行,降水量大,而一旦雨季到來,則會漲水淹沒走道,而一旦冬季到來,則會積雪,而其中要通過的河流情況也不太好,都沒有鋪設現成的橋梁,而是一些繩子和竹子臨時搭建的吊橋,且不說汽車能不能過,連馬匹都不能過。
對印軍更不利的是,中國這一方位置較高,尤其是克節朗河地區,印度的運輸補給以及部隊動向,中國居高臨下,一眼可往之。
中印士兵邊境對峙
但是印度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印度軍隊自身的問題,軍隊地位不高,高層軍官充斥著溜須拍馬之輩,而前線將士們苦不堪言,除了道路本身,補給問題,高原氣候以外,前線將士還面臨印度政客們一輪又一輪的壓力,印度軍方層層騙,高級軍官告訴尼赫魯印度對中國有優勢,尼赫魯告訴媒體印度有優勢,經過媒體幾輪炒作,印度政客們早就不耐煩長期對峙的局面了。
靠顏值上位的印軍指揮官考爾
這還不夠,由於前線將士,例如烏姆拉歐辛格對於不切實際的命令有質疑,印度方面居然臨陣撤換了辛格,用考爾替代。
考爾和尼赫魯算是遠親,從未參加過實戰,長得不錯,喜歡巴結尼赫魯。
政治上混的順風順水,但是同時考爾又是一個愛國者,一個民族主義分子,很對當時印度政壇的胃口,但是軍方不喜歡他,認為他誇誇其談。
導致烏姆拉歐辛格被撤換的命令就是印度在把中國人趕走克節朗河的所謂的「里窩那行動」,考爾當上第四軍軍長後滿不當回事,在尚未得到足夠的補給就急匆匆的來到了前線,而到了前線才發現諸事不順,中國軍隊的數量比他想像的多,武器補給也比他想像的充分,地勢也對印度很不利,前方甚至連基本的工事都無法修建,口糧彈葯都是問題。
關於雙方的交通的問題,其實當時中國軍隊的運輸能力並不差,可以看當時作戰的130師長董占林的口述
[indent]經過趕快收攏,進行動員,這個物資准備,彈葯的准備,我們那個部隊裝備是比較好的,是志願軍改裝蘇式現代化的3個師之一,那時候我們都是每個團都有汽車連。現在不算啥了汽車,那時候團有汽車連,營有指揮小車,團還有指揮車,炮兵團全部是摩托化的,全部是汽車,我們師汽車連大,120多輛汽車那一個連。我全師呢,將近包括炮兵團那汽車,500多台汽車,但是達不到摩托化的程度,還得要走路
[/indent]
而雙方的指揮官可能差別更大。
就不說大家熟悉的戰神林彪了,張國華本身也是從紅軍時期一路打過來的,歷經紅軍時期,抗日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純粹是從底層起來的,像前線作戰的董占林師長也是一樣,參加過解放戰爭,剿匪作戰,抗美援朝,西藏平叛,都是歷經戰火起來的,而印度方面的考爾之流我已經不想多說了。
考爾指揮的負責去趕走中國人的印軍第七旅,在克節朗河上很快被中國解放軍第52師擊潰了,52師採取陣地滲透和前後包夾的戰術,讓印軍不僅丟掉了陣地,連同像章多這樣的空投補給點也丟掉了。
解放軍抓獲的印軍俘虜。
印軍殘部退卻的時候,中國軍隊行動很快,來回堵截已經被擊潰的印軍,迫使印軍越境進入了不丹境內,經由不丹退回印度。
其中最慘的乃是達爾維,達爾維本來是第七旅旅長,擁有真正的實戰經驗,早在二戰時期,達爾維身為排長在英帕爾戰役中和日軍正面作戰,非常勇猛,在考爾胡亂指揮的時候,達爾維也曾經對考爾的命令產生質疑,無奈架不住考爾官大一級壓死人,第七旅在開戰8小時候就喪失了戰鬥力,達爾維在樹林裡面東躲西藏,兩三天沒吃東西,等從樹林子鑽出來的時候,迎頭碰見中國部隊,被俘。
不過中國方面不僅沒有為難達爾維,還邀請他在中國旅遊了一趟,在印度很多參與過中印戰爭人的回憶錄,包括達爾維也包括其他人,對於中國軍隊的軍紀還是頗有贊賞的。
擊潰第七旅後,中國方面迅速挺近達旺,此時英美等西方國家已經反應過來,毫不猶豫的對印度給予最大的支持,克節朗河的失敗讓尼赫魯毫不猶豫的接收了美國的援助,不結盟運動到此其實已經名存實亡。而蘇聯方面恰好是古巴危機時刻,撤走導彈的行動讓中蘇吵的不可開交,蘇聯在中印戰爭中毫無疑問的傾向於印度。
此時印度雖然失敗,但是在國際上受到了巨大的支持(反而亞非國家沉默不語),國內民族主義激昂,華僑被當成間諜驅逐出境,印度唯一不爽的就是當印度去聯系台灣的老蔣的時候,台灣方面發布正式聲明,中華民國反對麥克馬洪線。
中國軍隊繳獲的印軍武器裝備
如果說克節朗河的失敗是中國的突襲,但是瓦弄戰役足以讓最樂觀的印度政客目瞪口呆-------印軍足足在這里准備了三個星期,而且又是重要據點,並且一直是採取攻勢,不僅丟了瓦弄,還丟了色拉和邦迪拉,印度一片混亂,各式各樣的謠言四起,一會是解放軍傘兵部隊攻佔了提斯浦爾,一會是傘兵部隊即將打擊首都,乃至於印度方面已經開始著手焦土政策,到處充斥著逃難和搶劫的人,混亂不堪,部分印度當地官員已經悄悄溜走。
中國宣布停火後撤。中國緩緩後撤,並且將受傷的戰俘交還印度,不僅如此,還將印軍撤退時遺棄的武器裝備完好無損的交給印度,不僅如此,還有詳細清單,裡麵包含了輕重武器,大炮,卡車,炮彈,彈葯,後勤物資例如服裝,彈葯和食品,包括美軍援助尚未開箱的武器,以及蘇聯的一架直升機。
印度婦女接受武器訓練
中國交還武器不僅沒給印度帶來好感,反而加深了印度的怨恨,但是卻受到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好評,例如埃及。
英美為印度帶來的很多武器,同時蘇聯也對印度大量的援助,1965年以後,美國開始撤銷了對印武器供應,蘇聯代替美國成為印度的供應商,不結盟運動失敗了,前進政策失敗了,尼赫魯垮了,耗盡一生精力建立的一切都完蛋了。
而其時中國陷入了更深刻的孤立狀態,一直到尼克松訪華才打破僵局。
⑥ 深度:印度武器裝備這么差,為什麼不從中國買
印度武器裝備差嗎?目前來說,整體上是比中國要差一點。主要是印度自回己的研發能力不足答。
印度的武器主要從美、蘇購買。但是,印度的全系列導彈,與我國差不多,從短程、中程到洲際導彈,他們都有。
印度海軍裝備航母,就比我國早幾十年。
中印關系,自印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尼赫魯上台後,企圖干涉中國內政、侵佔我國領土,將源遠流長的中印友好關系破壞後,雙方關系一直不友好,所以,印度不會購買中國的武器。美俄對印度的軍售也沒有太多的壁壘,只是要錢。
⑦ 中印洞朗對峙,中國已做好各種准備,印度會怕嗎
中印洞朗對峙,中國已做好各種准備!印度會怕嗎?
上萬噸物資運送入藏
解放軍西部戰區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所屬後勤部隊,上月下旬進行了一場橫跨中國西部的大規模軍隊後勤保障演練,將上萬噸後勤補給物資,從四川、青藏高原地區運向昆侖山。
問:據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的印度邊防人員及裝備已經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印軍越界事件已得到解決。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中國通過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說明事實真相,闡明中方嚴正立場和明確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時,中國軍隊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
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望採納
⑧ 印度最害怕中國的哪五款武器
很簡單,美復國人和俄羅制斯人都認為,印度就是個渣,無論給他們什麼先進武器都不會對本國造成威脅,同時作為中國南邊一個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很適合作為牽制中國的炮灰,所以,啥都能賣。
樓下說 因為印度的國際處境遠優於中國,這來源於印度人根深蒂固的奴隸性,印度人自從被英國殖民後就基本上沒什麼骨氣了,現代印度的建立還是「非暴力」懇求英國來的,英國一個「蒙巴頓方案」就把南亞好大的一塊地分割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形成了一些爭端,其中最嚴重的是克什米爾問題,為印巴日後的長期沖突埋下了伏筆。這么一幫軟蛋,能不被西方白人看中么。
⑨ 印度為何總是針對中國,總是買武器對付中國,中國好像沒有針對他吧
編輯本段藏南爭議領土現狀
中印領土爭端示意圖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①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②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在中段,侵佔了中國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除桑、蔥莎較早為英國侵佔外,其餘地區都是在1954年中印兩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簽字後,被印度侵佔或侵入的。這4塊所謂的由於認識不同而形成的爭議地區,按照傳統習慣線的具體走向,都在傳統習慣線的中國一側。 ③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佔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佔領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中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東段爭議領土據地圖測算應為6.7萬平方公里,這里按傳統的9萬平方公里的說法,故以上數據可能誇大) 印度防務專家始終認為,「對於印度來說,只有將它的軍隊駐扎在喜馬拉雅山頂時,才能確保它的防務」。當前,印軍對華實行「攻勢防禦」戰略方針。 有三方面內容: 一是建立一支實戰與威懾並重的軍事力量,在邊境地區保持對我的軍事壓力。 二是以鞏固和擴大領土利益為目標,加強在邊境地區的蠶食活動,力圖保住東段、守住中段、奪取西段。 三是有重點地建立攻守兼備的軍事部署,准備與中國打一場不同強度和規模的戰爭。目前,印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包括中錫邊境)地區部署的陸軍有2個軍8個師共21萬多人,而且在縱深(靠近錯那方向)還部署了1個軍作為預備隊;空軍有9個飛行聯隊、1個導彈分隊。與6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4倍,已對中國形成局部優勢(7倍以上優勢),遠遠超過了它的防禦需要。而且印軍在武器裝備的質量上優勢明顯,尤其是空軍力量和導彈力量較強。印軍現有各型飛機1800架,其中有40架幻影2000,100架米格27,63架米格29,120架美洲虎,40架蘇30MK。與中國相比具有明顯的質量優勢。中印邊境地區的印度炮兵發展迅速,現已全部裝備了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和俄羅斯的M-46(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FH-77B型火炮射程在40公里以上,可發射從俄羅斯引進的「卡斯諾普」-M型激光制導炮彈。目前,印度正在研製一種射程超過70公里的火炮,如果此種炮彈全面投入使用,印軍可取得中印邊界地區的炮火主動權。 此外,印度還在中印邊界部署了射程為150公里的「普里特維」戰術導彈群。為了適應與中國未來在山地作戰的特點,印度專門組建了10個山地師,其中9個部署在中印邊境。並且在中印邊境上部署了印全部軍力的1/3以上,特別是空軍在中印邊境對中國形成局部的絕對優勢。自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資在地理環境惡劣的中印西段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全面進行戰場建設,目前該地區的戰場准備已具規模,囤集了7倍於中國的兵力。此外,還在近幾年裡連續舉行了數十次「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作戰演習。 1959年8月至10月,在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上相繼爆發中印武裝部隊交火事件,全長1700公里的中印邊界線全線緊張。1960年4月,周恩來第三次訪問印度,在兩國總理會談中,周表達了中國的重要立場,要點如下: ①中印邊界問題應該通過談判解決。 ②通過談判雙方締結新約,中國將不在談判中提出領土要求,新條約會肯定舊條約(所謂舊約既劃定麥克馬洪線的《西姆拉備忘錄》)中的邊境走向。但這是兩個平等國家協商的結果,可以消除舊的不平等條約的惡果。 ③中國謀求邊界問題的全面解決。 ④如果印度接受中國在西段的現控制線,中國就准備接受麥克馬洪線。雖然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主義者與西藏地方政府非法劃定的,但中國仍然願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 1960年,中國的態度是「送東段保西段」,實際上就是准備在印度放棄對西段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要求後,正式承認「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焦點實際上是印度貪得無厭,企圖兩塊都要。結果未能簽署邊界條約,並在印度的野蠻侵略的情況下,爆發了邊界戰爭。1960年,中方談判用語是這樣地:「盡管麥克馬洪線是非法的、不公正的,但考慮到中國和印度人民之間的友誼,中國政府仍然願意接受。
編輯本段藏南現狀
這塊面積巨大的相當於浙江省而又富饒的地域,現實為印控地區。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中國原住民門巴族、珞巴族、愛締族(僜人)還多。據最近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將向其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藏南地區)增兵近10萬,並增加火力修建機場,加緊布署新型戰機。 中國解決藏南問題的思路;武力收回,驅除駐藏南地區的印度武裝力量及行政勢力,遣返非法入侵我領土的印度人。其解決方式及思路就如同解決日本人侵佔我東三省一樣。所有日籍人一律遣返。
⑩ 印度和中國實力差距到底多大,美專家這次終於說了個
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甩掉世俗的羈絆,沒誰願意,讓一生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整理你的行裝,不同的起點,可以達到同樣輝煌的終點。
盡管印度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中國,可也不能小瞧了這個國家,他們雖然沒有自己獨特的武器,但是他們可以從歐美俄羅斯等一些武器大國進口武器,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國的武器反而受到各種限制,不僅僅是歐美禁止武器出口給中國,就連老大哥俄羅斯賣武器都對中國留了一手。
海軍方面,隨著年底即將下水的國產航母001A型,中國海軍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跡,而且有消息稱航母「保護神」055大驅將會隨之一起下水。這樣一來,海軍實力將大大提升,要知道印度航母在20年前就已經開工但是現在依舊還沒能服役。印度已無力與中國對抗軍事儲備能力,中國經濟強勁、軍力強大,印度唯一不強於中國的恐怕也就只有人力了,可是現代化戰爭中,人力所起到的作用恐怕是微乎其微啊。
自信是所有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成功,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濕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凈,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