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軍事高技術及信息化對現代戰爭的影響的論文1500字左右
軍事高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現代武器裝備出現了8個方面的新特點,從而與傳統武器之間產生了"代溝",這將對未來戰爭產生全面深刻的影響。
軍事高技術指那些應用於軍事領域,並能產生重大革命性影響的技術。軍事高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使武器裝備,作戰理論,戰爭形態等躍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而且它作為戰爭活動的物質條件之一,也必然會對軍事謀略產生巨大的影響。軍事高技術給軍事謀略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使軍事謀略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技術決定戰術,這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
隱身兵器的不斷發展以及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的日益廣泛應用,對作戰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引起傳統攻防理論和作戰原則的變革。認真分析隱身兵器對作戰行動的可能影響,深入探討相應的對策,是我們充分作好軍事斗爭准備的重要內容。
隱身兵器對作戰行動的影響現代隱身兵器既有飛機,艦艇、潛艇、坦克等作戰平台,又有導彈、火炮、魚雷等打擊兵器,由於這些技術裝備在作戰使用時有較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因而對作戰行動產生了較大影響。
攻擊型飛機是現代戰爭的主力,也是世界各國空中力量的發展重點。軍事技術的發展和武器裝備的改進使現代戰爭的作戰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攻擊型飛機提供了更多發揮優勢的機會。為適應現代和未來戰爭的需要,攻擊型飛機的發展表現出明顯的三大趨勢。
現代戰爭對攻擊型飛機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技術的發展為飛機性能的提高奠定了技術基礎,兩者協調統一構成了攻擊型飛機的發展方向。
高新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使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就為戰爭指導者施計用謀提供了新的物質手段,使古老的軍事謀略增添了許多新內容。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將使"不戰而屈人之兵"成為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任何一位戰爭指導者使命。
由於在現代戰爭中大量使用高技術武器裝備,從而使作戰條件和戰爭形態發生明顯變化,給軍事醫學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戰。
高技術局都戰爭衛勤保障特點:
1、戰爭對抗性增強,減員率增高,傷員時空分布不均衡,救治任務十分繁重。
2、三軍合同作戰,聯合保障,衛勤保障關系更加復雜。
3、戰爭突然性增大,作戰樣式多變,,快速機動保障作用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興起了一場以高技術為標志的科技革命。高技術在概念上主要是指知識密集程度高、技術難度高、投資強度高、滲透性與擴散性高、應用效益高和開發領域新的技術。
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隱身技術的發展,隱身武器裝備也相繼問世並在現代戰爭中得到了初步應用。在21世紀,隱身武器裝備必將會得到迅猛的發展,並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必將對作戰產生深刻的影響。未來戰場有可能進入一個"隱身時代",捉迷藏式的"隱身戰爭"將成為高技術戰爭的模式之一。
這次新技術革命發展起來的高技術主要指相互支持、相互聯系的6大高技術群,即信息技術群、新材料技術群、新能源技術群、生物技術群、航天技術群和海洋。
本世紀初葉,當飛機問世並用於戰爭之後,使戰爭形態由二維平面轉變為三維立體,人類戰爭由此發生了重大革命。隨著現代高新技術不斷物化於航空技術裝備,使作戰飛機日益向隱身化,無人化、多能化、通用化方向發展。
這必將對21世紀的戰爭產生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作戰飛機的隱身化,可能導致擁有隱身技術優勢的一方在戰爭中獲得戰略優勢和主動作戰飛機的隱身化,主要是指作戰飛機將廣泛採用隱身技術,包括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來降低敵方雷達、紅外、光學和聲波等探測系統的觀測特徵,使敵方探測系統難以發揮作用的一種趨勢。
軍事高技術對戰爭的影響是通過提高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而產生的.這些性能表現在作戰與備戰的各個環節,如發現與隱蔽;運載、推進與抵抗;命中與躲避、攔截;摧毀與防護;指揮、控制與干擾、破壞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在上述各環節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如作用距離、機動能力、命中精度和毀傷威力、防護能力或生存能力等,均非往日面貌。所以不可避免地對現代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⑵ 軍事理論期末考試論文-論信息化戰爭
信息戰爭,顧名思義是信息時代的戰爭,其作戰工具、作戰手段、作戰樣式、作戰形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形成了有別於傳統戰爭的新特點,顯露出自身的特殊規律。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我們從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要求的實際出發,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以謀求理論創新、科技強軍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等作簡要闡述。 一、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為核心 中央軍委從國家利益出發,適時調整和完善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根據我國的國情,必需堅持和發展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思想,這是我國信息化戰爭的核心指導思想。積極防禦這一戰略方針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賦予它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去研究新問題、新特點,迎接新挑戰,樹立新觀念。 1、要嚴格服從政治的需要 由於信息化戰爭的手段能夠對戰爭全局產生重大影響,戰爭的決策者必需從國家利益的高度為出發點,准確判斷戰爭威脅的性質、程度、方向等情況,根據政治和外交斗爭的需要,決定在軍事上的反應程度。因此,軍事行動必需以國家政治斗爭目的為依據,即戰爭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斗爭的需要,確定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目的、作戰目標、作戰方法、指導原則等,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籌劃軍事行動,確實做對慎重組織、嚴格控制、不打則已,一打必勝、速戰速決,要使敵人屈服或讓步,為政治解決創造有效的條件。 2、要周密謀劃戰爭全局 信息化戰爭的戰場上情況多變,戰場空間廣闊。各種武器裝備既綜合運用又自成系統,同時軍事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融為一體,作戰保障復雜,技術性強。所以戰爭決策者必需具備高超的指揮才能和精湛的謀略藝術,對信息化戰爭進行全面周密的謀劃。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一要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在戰爭力量的使用、作戰手段的選擇、各種斗爭方式的配合,特別是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謀劃,積極創造戰機,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贏得戰爭的勝利;二要充分預見各種復雜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准備,才能從容應對,積極謀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達到靈活隨機應變取勝的目的;三要主動把握戰爭進程,注重戰爭階段的謀劃,要有連貫性,以便給敵人連續不斷的攻擊,不給敵人喘息和還手的機會,力爭速戰速決。 3、要注重綜合整體的威力 信息化戰爭不僅是諸軍兵種作戰能量的聯合,而且是各種作戰力量、各個作戰空間、各種作戰方法、各個斗爭領域的大融合,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發揮國家的整體威力和綜合效能。要打好一場信息化戰爭,就要掌握好兩個突出的特點和要求,一是在技術上既要組織自己的信息化作戰,又要對付敵人的信息化作戰,更要注重發揮整個社會的技術優勢,特別是信息優勢,形成整體綜合作戰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國家的整體優勢聚合在交戰的主要地區,形成整體合力,構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戰場體系,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威力,信息化戰爭。 4、加強信息化戰爭的准備 信息化戰爭具有爆發突然、進程短促、戰場廣大、體系對抗等優點,幾乎沒有雙方態勢優劣、力量強弱轉換的時間和空間,戰爭開始之際就有可能進入戰略決戰的高潮。戰爭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前的各種准備。這也就是常說的有備無患。在信息化戰爭中,只要善於積極籌劃備戰,營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就能打贏高技術的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准備的內容非常廣泛,對我國來說,主要是政治、經濟、軍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備。 二、以謀求打贏信息化戰爭理論創新為前提,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努力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履行軍隊歷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要著眼信息化軍隊建設;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圍繞重大現實問題,突出針對性,研究性和實效性,在解決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創新成果來。 1、改善軍事理論創新機制,抓住有利的機遇,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和機制:一要激勵軍事理論創新精神,營造人人愛科學,學科學,爭當科技專家的良好氛圍,用科學理論、方法、知識來發展軍事理論;二要改善軍事理論創新的條件,運用虛擬實驗技術,建立作戰實驗室,把電腦推理和專家經驗相結合,為軍事理論創新提供新的空間和方法;三要營造寬松的軍事學術爭鳴環境,要造就敢於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的軍事人才;四要建立健全單鍵激勵機制,使各種優秀人才和有價值的成果脫穎而出,不論學歷、資歷、年齡、職位,只要有創新成果的人才,就能得到獎勵重用。這樣就形成了、人人創新、關於創新、敢於創新的新局面。 2、積極探索制勝的作戰理論,從更廣闊的視角,突破傳統領域,研究新問題、新理論,切實摸索出我軍在新世紀新階段如何發揮「力量保證、安全保障、戰略支撐、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方法,為我軍有效履行新使命提供理論指導。 3、擴展我軍理論創新成果,必需緊跟世界新軍事潮流,著眼面臨的種種重大現實困難,突出針對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緊創新如何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指導理論,研究如何按照信息技術發展建設信息化軍隊,並健全信息化戰爭的國防動員機制等,切實拿出實在管用的理論指導成果,為我軍官兵履行新的使命,駕馭信息化戰爭提供科學的思想武器。 三、以科技強軍戰略為條件。打什麼樣的仗,就要什麼樣的軍隊。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要堅定不移的執行科技強軍戰略,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新軍事變革中搶佔先機。 1、以信息技術創新為動力,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的創新步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力,促進機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統推進。 2、提高軍隊信息技術含量,就是要依靠信息技術建設軍隊,把軍隊現代化的著眼點放在提高部隊信息技術含量上,充分發揮信息的作用,改變舊觀念,確立信息化在軍隊建設中的中心作用,利用信息革命的成果武裝軍隊,全面實現「看得見,傳得快,打得到、打得准」的作戰能力。 3、建立信息化的裝備體系,就是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C4ISRK為核心的裝備體系。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就是體系的對抗,誰的裝備體系出現缺陷,誰就吃虧。我軍必需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大投入,構建信息化研製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資源,以信息流控制物質流,讓研發的武器裝備向更精確、更靈活、更可靠、更及時的方向發展,隨時應對復雜的信息化戰爭。 4、強化信息化作戰訓練,加強培養信息化作戰人才,提高軍隊信息化素質。這主要表現為:一是信息意識強烈,具備獲取信息的強烈願望,關於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採集信息;二是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熟悉敵我雙方的信息武器的技術性能,並熟練的使用它;三是熟練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關於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海洋中正確區別各種信息。 四、實現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研製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原有的舊武器進行升級改裝,使之能適應未來的作戰要求。這兩條路我們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要駕馭信息化戰爭,人才是關鍵。新型軍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質,具有復合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樹立新型軍事人才制勝觀念,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的目標是「五支人才隊伍建設」,具體是指要培養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質的指揮官隊伍、參謀隊伍、科學家隊伍、技術創新專家隊伍和士官隊伍。因為信息技術和知識已經成為重要的戰鬥力,作戰要靠信息化人才來謀劃。 2、確立新型軍事人才素質指標要求,信息化戰爭對未來的軍事人才有了很高的要求,我認為,未來的軍事人才必需有「優秀的政治思想素質、深厚的軍事理論素質、靈活的戰略思想素質、先進的軍事技術素質、高超的軍事指揮素質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確的預測力、果斷的決策力、靈活的協調力、及時應變能力和大膽創新能力。」一句話,要培養新型高素質人才必需關於運用新的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先進的國家成功經驗,追蹤高技術前沿,執著追求、敢為人先、打破常規、抓住機遇,迎接新搶占,找出新辦法。 3、改進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模式。一要充分發揮院校的渠道作用。走開拓國民教育培養新式人才的路子,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教育投資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走出一條投入少,產出多,以質量效益為核心的集約化培養模式。二是培養內容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三是實現培訓方法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打破專業限制,院校界限,實現教學力量與信息資源共享,藉助地方院校、科研單位,集中各方面優勢培養特殊人才。二要充分發揮重大演習平台作用。在沒有戰爭的年代,演習就是考核、檢驗評估指揮員素質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戰爭中應對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練中磨礪、摔打、培育、提高,在實踐中鍛煉成長。三要盡力開拓多元化培養途徑。
⑶ 關於軍事理論的論文
思想支配行動,靠昨天的思想打不贏今天的戰爭,更指導不了明天的行動。指揮人員如果思想觀念陳舊,那其指揮的軍隊也必然是落後的軍隊。美陸軍原參謀長沙利文曾說:「21世紀部隊必須體現出能用新的思維方式來設想戰爭形態」;「思想的轉變要先於軟體和硬體的改變」。面對信息化戰爭的挑戰,各級指揮人員必須要改變傳統觀念,打破舊框框,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觀念。 一、單靠組織人力物力已無法與信息化戰爭形態相「匹配」,應確立奪取信息優勢、以信息制勝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信息源增多,信息流量、流速急劇增大,指揮人員所要處理的已不再僅僅是人流、物流,而更多的是信息流。因此,指揮人員必須改變以往的機械化戰爭觀念,把信息作為比兵力兵器、物力財力更為重要的作戰資源加以集聚、謀劃和運用,努力提高作戰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利用能力。一是要把目光投向信息化戰爭形態發展需要,以信息制約能量,以信息配置資源,以信息溝通指揮。二是要把制信息權作為部隊行動的「自由權」、「主動權」和「生命權」來對待,以奪取制信息權作為指揮活動起點,貫穿作戰指揮的全過程。三是要把過去行之有效的作戰原則注入信息內容,使之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煥發新的活力。四是要用信息武裝指揮人員的頭腦。包括使用信息裝備、信息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指揮人員在運籌謀劃、輔助決策、協調工作時,都要優先考慮對信息的利用與反利用等。 二、單純注重「人謀」 已無法滿足大信息量的戰場要求,應確立人機一體、以機助謀的觀念 決策是作戰指揮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觀念認為,決策是人專有的主觀思維活動,依靠的是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優勢。但是,在變數多、節奏快、信息量大、關系復雜的信息化戰場上,作戰行動對作戰決策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人腦的生理極限。有關資料表明,隨著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信息量的劇增,如果使用傳統的手段,通常只能處理情報信息量的30%以下,而指揮員所得到的還不到10%;相反,如果用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進行輔助決策,輸入信息後,一般15分鍾後就能給出1-3個經過可行性論證和功效得失權衡比較的模擬決策方案。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指揮人員決策活動,正在走向人腦加電腦的智慧聚集型思維方式。計算機參與決策延伸了人腦思維,彌補了人腦在思維上的某些缺陷,指揮人員擺脫傳統的「人謀」觀念,走人機結合的路子成為提高其謀略思維效率的必然趨勢。 三、單憑經驗直覺的「粗放」型計劃組織已無法適應未來作戰,應確立精確計劃、周密組織的觀念 信息化戰爭中,戰場越來越呈現精確化趨向。一是信息化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各軍兵種的兵力火力在相對狹小的作戰空間和較短的時間內匯合,可能會造成「戰場擁擠」,這就要求精確計劃、周密組織。二是打擊目標將由以往的面積目標、片狀目標逐步向點狀目標、精確目標轉化,要求事先精確的計劃組織。三是高效益的作戰力求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物資消耗。要減少傷亡甚至實現零傷亡,要減少作戰物資的浪費性消耗,作戰計劃組織就必須非常精確。這樣,組織計劃必須由過去那種重「物能」對比、重空間部署,轉向重視快速、精確、周密地處理各種戰場信息,單憑經驗、直覺和悟覺來進行謀劃決策的做法已不適應作戰行動的時代發展,組織計劃工作必須由「粗放」向「精確」轉變,把主觀能動性與科學方法、手段結合起來,通過周密的計劃組織,充分發揮各種作戰要素的整體效能。 四、單以預先運籌謀劃已無法滿足復雜的指揮控制,應確立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的流動性非常強。無論是作戰力量物理機動速度、射速,還是戰場信息的傳輸速度,都達到了近似極限值。再加上敵對雙方激烈的謀略對抗,使得戰場非常靈活、多變,戰機稍縱即逝,其結果很難事先預料,任何事先制定的周密計劃,都不可能在具體的作戰行動中如期實施,指揮人員必須適應戰場實際變化情況,見機行事和臨機反應。企圖依靠事先周密、詳細的計劃去實現對所有作戰行動的控制協調,在信息化戰場上將很難實現。當然,強調指揮人員要具有隨機協調、實時控制的觀念,並不反對進行按計劃控制協調。在情況明了,時間寬余時,則按預先運籌謀劃進行控制協調比較合適;但情況復雜,時間緊急時,完全可以在戰場情報部門初步判斷的基礎上,實施隨機決策,對作戰力量實時化指揮控制協調,替代預先的運籌謀劃內容。
⑷ 求關於軍事理論的論文(3000字左右)
論述高技術戰爭的特點 綜合最近幾年來爆發的幾場局部高技術戰爭來看,高技術戰爭的特點主要如下:一、戰爭可控性強。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戰爭按自己的設計進行,但以往的戰爭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戰爭機器一運轉,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戰爭的進程和規模難以控制。而高技術武器裝備則是殺傷破壞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戰爭手段,使戰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為實現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術戰爭的可控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能有效控制打擊目的:隨著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精確打擊逐漸取代「地毯式」的狂轟濫炸成為戰爭的最主要打擊方式。依靠精確制導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轟炸才能完成的作戰任務,現在只要一兩次的攻擊就可以達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邊非軍事目標。2、能有效控制戰爭的規模:高技術戰爭情況下,高技術武器裝備精度高、威力大、作戰交通倍增,為了完成一個作戰任務無需再像以往那樣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可以有效的控制戰爭規模;另一方面,精確制導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戰爭中殃及非打擊目標,可以有效避免戰火外延和戰爭升級。3、能有效控制戰爭的進程:由於作戰兵器偵察范圍廣,打擊距離遠,高技術戰爭不再像以往戰爭那樣,從戰場的前沿到縱深逐次進行,高技術武器已經能夠通過對縱深重要目標的打擊,直接達成戰略目的,這樣也就避免了戰爭久拖不決,縮短了戰爭的進程,使戰爭能按計劃如期結束。二、戰場空間廣闊 就戰場的空間形態而言,高技術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廣泛使用,極大的擴展了戰場空間,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呈現出高立體、大縱深的特點,作戰空間空前增大。這主要以下幾個方面:1、從區域戰場向全球戰場延伸:高技術戰爭條件下,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武器裝備的遠距離作戰能力空前提高,洲際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上萬公里,美國的B1、B2,前蘇聯的圖160等型號的戰略轟炸機,稻種都達到一萬公里以上,軍隊了遠程打擊能力。雖然一場局部戰爭交戰雙方的實際接觸面積很小,但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可能成為戰場的一部分。2、從空中戰場向太空戰場延伸: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打開了空戰的大門。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不造衛星,人類又開始把戰爭的觸角伸向了遙遠的太空。在數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軍事衛星已經發揮了巨大威力。目前,太空已經成為軍事爭奪最激烈的領域,軍事強國都把控制太空看作是贏得未來戰爭的必要條件。美國和俄羅斯更是成立了獨立的太空部隊:天軍。3、從有形戰場向無形戰場延伸:隨著各種電子技術在武器裝備中的應用,電子戰場開始走上戰爭的舞台。電子戰是敵對雙方利用電子技術設備進行的電磁領域的斗爭,它以電子偵察和反偵察、電子干擾和反干擾,電子摧毀和反摧毀為基本內容,其目的是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使其通信中斷、指揮癱瘓、武器失擯、雷達致盲、最終推動作戰能力,它是現代戰場上奪取勝利的神經中樞。三、系統對抗突出 軍事對抗從來就是一種系統對抗。在高技術戰爭中,這種對抗表現得更加突出。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武器系統「一矛一盾」相互制約的狀況已經被「多矛多盾」相互制約的新特點所代替。武器戰斗交通的發揮,不僅取決於其戰斗部的殺傷威力,而且還取決於構成點頭體系的情報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動系統、防護系統等各個子系統的共同作用。整個作戰體系的作戰效能不再是各個作戰系統效能的簡單相加,而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各的倍增關系,特別表現為幾個關鍵性系統的效能之乘積。從武器裝備方面說,任何一種高技術武器裝備,如果沒有其它武器裝備的配合,無論它技術多先進,都無法完成作戰任務。從作戰方面說,隨著高技術武器在戰場的廣泛應用,各個戰場、軍事力量不現形是單一作戰,以多軍種、多空間一體為特徵的聯合作戰飛躍上戰爭舞台,單兵種決定戰爭勝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頭了,只有依靠各軍兵種和各種武器系統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獲得高技術戰爭的勝利。四、作戰樣式多樣化 歷史表明,技術決定戰術,有什麼樣的軍事技術,就會有什麼樣的作戰方式,軍事技術的進步和武器裝備的變革必然推動作戰樣式的變化。高技術戰爭中,隨著大批高、新技術裝備的廣泛應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作戰方式:導彈襲擊式的精確戰、外科手術式的點穴戰、破壞結構式的癱瘓戰、非致命式的軟殺戰、指揮控制式的信息戰、陸海空天電一體式的全維戰,此外,還有環境戰、太空戰、心理戰等。五、指揮控制自動化 二戰後,由於武器裝備構造日益復雜,參戰軍兵種不斷增加,戰場日益擴大,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軍事信息量空前增大,作戰指揮難度不斷增大,在極短的時間內,要對多種作戰力量、多種作戰方式實施有效指揮,發揮整體威力,沒有高度自動化的指揮手段,很難完成作戰任務。在這樣的要求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偵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軍隊自動化指揮系統的建立,把軍隊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聯為一體,使軍隊自動化得以建立。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C4ISR系統。六、作戰消耗巨大 從作戰保障角度看,高技術戰爭呈現出消耗巨大的特點,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武器裝備費用上升:由於武器裝備日益向自動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一件先進的武器裝備,往往集中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研製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因此研究生產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費用和購置高技術武器裝備的投入明顯增加。如M1坦克為200萬美元/輛、「愛國者」導彈為110萬美元/枚、F15戰斗機為5040萬美元/架……2、人員培訓費用增加:高技術武器裝備在操縱使用、維護保養、靈活運用和作戰協同等方面日益復雜,需要高素質的軍人來駕馭。正因如此,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軍隊人才的培養,使軍隊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3、戰場物資消耗增多:高技術戰爭也是高能耗戰爭,縱觀二戰後的幾次局部戰爭,隨著戰爭的高技術性日愈明顯,其消耗也日益增多。以單兵每天平均消耗物資為例,二戰時是20公斤,越南戰爭時是90公斤,海灣戰爭時已經達到200公斤。 戰場消耗巨大這一特點說明,高技術戰爭是以強大的綜合國力作為後盾的。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軍隊的現代化無從談起;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就難以支撐高技術戰爭。 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戰爭,必需從現在開始,在教育、經濟等各方面提升我們的綜合國力,為贏得戰爭作好准備。
⑸ 求1000字左右的軍事理論論文: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 好心人趕緊幫下忙!
做任務
⑹ 軍事理論論文信息化戰爭
這篇論文的鏈接
http://wenku..com/link?url=vdWb0QCIyfPxp-4D_-HLojK_ZI1tW2JhZAV4-ZTzJvkC9AsqgCF8rEPnuGIiLh37-nKwXFy
論信息化戰爭
提要:信息化戰爭是一種戰爭形態,是在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
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在信息化戰爭中,戰爭目的有限、戰爭與和平的界限模糊、對抗手段出現了多樣化、戰爭主體多元化、武器裝備高度信息化、作戰時間短等特徵。作戰形式出現了情報信息戰、網電一體戰、精確火力戰、心理作戰、特種作戰等。在戰爭形態上,信息化戰突破傳統戰爭的界限作戰效能,把常規作戰效能推到極限,大量使用新概念武器,信息化戰爭中軍隊向小型化、一體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 戰爭特徵 作戰形式
正文:人類戰爭史的發展,經歷了冷兵器時代、熱兵器時代、機械化戰爭時
代,目前正在進入信息化戰爭時代。信息化戰爭運用了信息技術、新材料時代、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武器裝備,並採用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局部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有限的戰爭。
一、 信息化戰爭概念
信息化戰爭是一種戰爭形態,是指在信息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信息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展開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 發生在信息時代,以信息為基礎並以信息化武器裝備為主要戰爭工具和作戰手段,以系統集成和信息控制為主導,在全維空間內通過精確打擊、實時監控、信息攻防等方式進行的癱瘓和震懾作戰的戰爭形勢。
信息化戰爭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隨著21世紀各種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高科技技術及其產業群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面貌已經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軍事領域的發展。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幾場局部戰爭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戰爭形態正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其中所應用的高科技技術也強烈的凸顯。
[網路]
二、 信息化戰爭的特徵
武器系統信息化:武器系統的信息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能化。其中包括硬殺傷,軟殺傷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殺傷--直接殺傷,破壞直至確保摧毀的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精確制導武器與遙感武器(不是傳統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確制導炸彈(JDAM),軍用無人機,新一代巡航導彈.
II.軟殺傷--對敵方信息化系統滲透,干擾,壓制的手段.旨在破壞敵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間隔敵方的通訊和指揮系統.對對方的精確制導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計算機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毀傷機理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術為依託設計的不同於傳統武器的全新作戰單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動能電磁武器微機電納米武器和機器人. 指揮自動化、實時化,一體化:擁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級
別的系統.可以實時遠程偵察和預警,及時快速更新情報,指揮網路化即時化,一體戰場控制.作戰命令可直達單兵作戰單元.通訊達到近乎無阻礙的標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單兵單元戰場定位.以前那種寶塔式的逐級指揮體制將不附存在..
信息戰場全維化、網路化:涵蓋海陸空天電的戰術數據鏈連接直至單兵,及時刷新單兵或基層指揮員作戰電腦上的戰場資訊,方便明確的更新戰場時態.確保直接指揮權在特殊情況下的傳遞.傳統的作戰地域概念和習慣已經不管用了.鑒於信息作戰是無縫連接,高立體,大縱深,全維度.手段是非線形混沌而模糊的.
作戰方式多樣化:信息化戰是全方位的面臨,其包含了情報信息戰、網電一體戰、精確火力戰、心理作戰、特種作戰等各方面的作戰內容。一場信息化戰爭是極度考驗一個國家的戰爭意志的. 毀滅性武器的高技術化:大面積的毀滅性武器被高技術手段改造,作戰意圖明顯.針對性強.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彈,三相彈,中子彈當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電磁脈沖彈,很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質彈和再聚變彈更小效果更兇狠也更方便戰術使用.
[搜搜網路]
三、信息化戰爭的作戰樣式
信息戰:信息戰主要包括信息攻擊和信息防禦兩個方面。信息攻擊作戰時利用我
方電子信息系統,識別和確定打擊目標,並採取具體的作戰方式進行主動攻
擊和控制攻擊過程,達到預期作戰目的。信息防禦則是保護己方的信息的安全的獲取、傳遞、處理和使用能力。
網路中心戰與網路戰:網路中心戰主要是以網路為中心和重心,通過計算機網路
分配所有作戰實體的監測、偵察、指揮控制、武器平台等作戰子系統,從而達成物理域、信息域和感知域的高度統一,奪取各種作戰優勢,高效達成作戰目的。網路戰是在與計算機網路觀念相應的客體之間,使用網路設施或用戶設施,利用一些廣泛普遍而易行常見的方式而進行的一種沖突行為。網路戰主要有三種方式:黑客入侵、病毒破壞法和信息阻塞法。
電子戰:電子戰主要是利用電磁能來確定、利用、削弱或阻止敵方使用電磁頻譜
的行動和保護己方使用電磁頻譜的行動。電子戰是在確保己方能充分利用電磁頻譜的同時,阻止敵軍利用電磁頻譜的一系列活動,是為削弱、破壞敵方電子設備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電子設備正常發揮效能所進行的電子斗爭。 情報戰:情報戰主要是通過人或簡單的機械化方法來獲取情報,讓指揮官敵明了
敵軍部署、位置和意圖的情況。以提供製定作戰計劃的依據和參考。情報戰分為進攻性情報戰和防禦性情報戰兩類。進攻性情報戰是指:利用多種手段,主要是具有各種有效作用距離和解析度的探測器材。實時地獲取、傳輸、使用情報信息。防禦性情報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採取施放煙幕、使用防雷達塗料和保持無線電靜默等偽裝、欺騙措施;二是用多種手段對敵情報信息系統實施的攻擊行動。
太空戰:太空戰是指敵對雙方在太空或利用太空進行的軍事對抗活動。太空戰按
照作戰區域分。太空戰可分天地對抗戰、天際對抗戰和天地一體戰等三種作戰樣式;按照作戰行動的性質,太空主可分為太空動搖戰、太空攻擊戰、太空封鎖戰、太空電子戰和太空威懾戰等四種作戰樣式。
精確戰:精確戰是建立在精確的導航、定位等信息獲取技術基礎上,力求零誤差、
無任何附帶性負作用地達成作戰目的作戰樣式,主要包括精確打擊、精確運動(戰術和後勤兩個方面)和精確防護三個方面。在精確戰中,所有的武器裝備都必須具備和高度依賴於信息技術;精確戰對戰場的透明程度要求很高,這是需求要信息系統來支持和保證的。
心理戰:心理戰是對外國聽眾、觀眾和讀者傳播有所選擇的消息和文字材料。以
便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和理論,並最終影響外國政府、機構、團體(人群)和個人的一種有計劃作戰行動。實施心理戰的主要手段是:電視宣傳,廣播宣傳,前線廣播,散發傳單,以及投送電子郵件等。通過心理戰,可給敵方官兵造成心理壓力,以動搖敵方士氣、分化敵方陣營、削弱敵方戰鬥力,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或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目的。
[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軍事需求分析之信息化戰爭主要作戰樣式]
三、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
信息力量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信息作為戰略資源的地位將更高,圍繞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化軍隊建設和佔領信息優勢高地的競爭將愈演愈烈。新制式的超寬頻信息高速公路將不斷推進,網路進攻和網路防禦的能力將同步提高,信息技術將愈加主導政治、經濟、金融、環境、文化、生活、生產等所有領域。在軍事領域,各國將加大信息化軍隊建設的力度和速度,不斷革新軍隊的武器裝備、軍事理論、編制體制、人員培訓等,盡量拉大本國與它國軍隊信息化能力的距離。黑客部隊、天軍、網軍、機器人軍團、世界艦隊、太空星軍、斬首部隊、媒體部隊、隱身部隊、精細手術刀部隊、機器昆蟲等新型部隊將層出不窮,迷你型、全能型、智能型等信息化部隊不斷創新。各國在信息力量、信息方面的競爭將白熱化。 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將不斷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軍事變革的深入和政治戰略需求的變化,信息化戰爭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戰方法。戰略心理戰、網路系統戰、全元總體戰、太空絞殺戰、掏心戰、癱瘓戰、隱形戰、至盲戰、點穴戰、無人戰、精微戰、間隙戰等等作戰方式接踵而至。同時,新作戰模式相繼登場,信息化戰爭頻繁「變臉」,也使其整體戰爭形態不斷調整和演變。戰爭的規模將趨小,以天、小時和分計算時間的戰爭可能一再發生;物資、能源的消耗戰將逐步讓位給物質、能源的控制戰;戰爭狀態與和平狀態的轉化,以及軍事人員和非軍事人員的轉換將有新的表現;圍繞信息資源展開的爭奪戰將日趨激烈。信息化戰爭形態的演變將是迅速和明顯的。
人類的戰爭能力將持續提升
戰場感知力持續提升:一個從聲頻、電頻到光頻,從水下、地面到太空的全頻譜、全方位、全時空的偵察監視體系,將出現在戰場上,各種目標的性狀和變化都可能處在嚴密的監控之中。對於處於信息優勢的一方,戰場將更加透明。
戰場反應速度持續加快:隨著信息化戰爭的不斷發展,戰場的反應速度還會不斷加快,「即時化」可能真正出現。未來可能出現的網路中心戰將進一步提高戰爭的反映速度。高超音速的飛行器繞地球一圈只需兩個多小時;密布於太空的無數個微型衛星將對地球上的任何一點實施即時打擊;高速巡航導彈、多國聯合艦隊、激光武器的運用將促進戰場的反應靈敏度速度。在未來,C4ISR系統必將有更大的飛躍,戰爭系統的整體反應速度會不斷提升。
精確打擊能力持續增強:隨著進行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戰爭中的精確打擊能力將不斷增強。目標的識別、選定和摧毀將更加精準,打擊誤差可能縮小到厘米,甚至更小。人們可能對上萬千米外的一台電腦、一部手機、一名將軍、一隻偵察蒼蠅或者某個士兵的眼睛實施精確打擊。精確打擊不僅限於物質層面,還將涉及人的精神、心理層面,將可對某個人或某些具有共同特性的群體實施定性、定量、精微准確地心理突擊和精神手術。
作戰空間和時間持續延伸:隨著信息技術全面滲透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化戰爭的戰場將在敵對雙方甚至第三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信息、能源、網路等領域全面展開。虛擬戰場與真實戰場結合,軍事戰場與經濟戰場結合,軍事專職人員與普通民眾的軍事行動結合,戰場的起始和終結的時間也可能趨於模糊。
戰場效能持續提高: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戰場效能必將持續提高。信息技術將使戰爭要素得到最優化組合,戰爭力量將在最關鍵的地點、時機、方向上,以最佳攻擊手段、攻擊強度和最小損耗,對與政治目標最密切關聯的關鍵目標,實行精確、集中、有效地能量釋放,從而產生了很高的戰場效能。戰爭手段的多元化、空間的多維化和行動的一體化,增加了戰爭能量釋放的通道、針對性和一致性,使戰爭能量的單位時間流通量大幅提升,減少了無效發散,提高了效率,達到了一種戰爭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集中、有效地流向最關鍵最重要空間的戰場境界。
對經濟和科技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
隨著信息化戰爭的發展,其對經濟和科技的依賴程度將會越來越大。信息化武器的研製、生產、維護、使用都離不開科技力量和經濟力量的支撐。高素質人才培訓、購置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研製周期,都需要耗費巨資;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資比研究開發投資還要高出5~20倍;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快,新武器的替換耗費大量資源。信息技術發展越快,信息化戰爭的經濟科技依賴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