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軍事實力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軍事實力

發布時間:2021-03-05 14:59:19

Ⅰ 指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體與美國相比有何不同

材料一
法國在大革命後的近一個世紀內,君主制與共和制的斗爭此起彼伏,國家政體變動頻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過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當時國民議會中派別林立,有君主派、溫和共和派、激進共和派、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等,各派之間展開錯綜復雜的斗爭。1875年1月30日國民議會以353票對352票確定了選舉共和國總統的方法,意味著確認了共和制。隨後,主張君主制的議員越來越多地轉而支持共和制,並且君主派已是資產者的派別。國民議會通過了5部憲法性法律,合稱為第三共和國憲法或1875年憲法。
——摘編自郭華榕《法國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由國民議會兩院依絕對多數票選出,擁有統率軍隊、任命內閣各部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解散眾議院等權力。總統的命令須經由各部部長副署。國民議會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眾議員由直接普選產生,參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內閣向議會負責,內閣總理須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議員可以兼任內閣官職。
——摘編自洪波《法國政治制度變遷——從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國》

指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體與美國相比有何不同
具有總統制和議會制雙重特色;權力重心在議會,總統由議會選出,權力相對較小,總統之下設有內閣。

Ⅱ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如何建立起來的

回憶歷史:1791年9月制憲會議通過《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後來國王叛逃,年9月21日國民公會宣布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1793年1月21日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1804年,拿破崙稱帝(拿破崙第一帝國1804-1814),第一共和國終結。波旁王朝復辟(1814-1830)→1830年七月革命:七月王朝(1830-1848)→1848年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復帝制,建立第二帝國(1852-1870)→1870年9月4日革命: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46年第四共和國→1958年第五共和國。

一、政體。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蘭西王國是君主專制政體。1789年革命後大資產階級當權,保留了國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中經吉倫特派統治、雅各賓派專政,熱月政變後的督政府的政權,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獨裁體制,共和國名存實亡,但名義上仍屬於共和政體。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4、1815年,波旁王朝兩次復辟,恢復了法蘭西王國,與第一帝國一樣,都是君主專制政體。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憲政體。1848年,二月革命後建立第二共和國。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再建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國解體,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和維希傀儡政權統治。二戰結束後,法國進入第四、第五共和國時期。可見,法國政體演變的復雜性。

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主要在於:一是工業革命前,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主要是金融資產階級較為迅速,即大資產階級實力強大。其經濟地位決定他們必然與自由派貴族聯合起來,以鐵腕手段維護其在革命中的既得利益,體現了革命的不徹底性。二是工業革命後,工業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分享政治權力,共和派的實力增強。如1830年七月革命後建立起來的七月王朝,本質上是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它阻礙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又無視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拒絕實行改革,結果導致了1848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後掌權的共和派,實際上代表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但工業資產階級在當時的實力還不如金融資產階級,卻想單獨掌權,於是資產階級內部斗爭激烈,政局更加動盪。三是法國大革命後,保王黨人與歐洲封建勢力勾結,企圖復辟封建專制制度。

二、國體。大革命前的君主專制政體是封建性的。1789年革命後,除復辟的波旁王朝是半封建的國家外,(因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已進行了二十多年,資本主義制度已較根深蒂固,復辟王朝無力全然恢復封建制度)不論是君主政體還是共和政體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反映了金融資產階級與工業資產階級的不同統治。同時,也反映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階段,即工場手工業時期、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和資本主義的成熟時期。

近現代法國政體和國體的演變告訴我們:歷史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前進的,不會一帆風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成熟是不可抗拒的。文明的每前進一步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資產階級軍事專制國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為帝國皇帝,稱拿破崙一世。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又簡稱為第二帝國(法語: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在法國建立的君主制政權(1852-1870年),後於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而先於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經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權和雅各賓派的專政。熱月政變後,又相繼有熱月黨人、督政府和執政府時期。1804年5月為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所代替。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簡稱第二共和,是1848年11月4日到1852年12月2日間統治法國的共和政體。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二月革命成功後,七月王朝崩潰,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後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在歷史上,第二共和是存在時間最短的政體。它是最後一個經暴力革命建立的政權,期間男性公民的普選權首次得到確認,奴隸制度也被正式完全廢除。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語: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統治法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共和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戰爭的失敗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後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時,因為納粹德國入侵法國而垮台。第三共和雖然從未被認為能長期執政,但意外地她正是法國第一個長久而穩定的共和國,並贏得法國人對共和政體的支持。

Ⅲ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國防政府和臨時政府是什麼意思,都是啥玩意啊!!

1871 年普法戰爭,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拿破崙二世被德國人俘虜,法國處於無政府狀態,於是法內國的共容和派建立了國防政府領導法國繼續抵抗德國的進攻,後來國防政府抵擋不住普魯士的進攻,准備與他們媾和,這引發了巴黎公社起義,在普魯士的支持下,國防政府鎮壓了起義,穩定了國內形勢,於是國防政府改組為臨時政府,行使國家權力,直至民選政府產生。

Ⅳ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在1870年至1940年統治法國的共和內政府。

法蘭西共和國是法國大容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帝國皇帝,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52年,拿破崙三世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9月色當會戰後,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9月4日,法國國內發生政變,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1940年,納粹德國入侵法國。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6年10月,法國通過第四共和國憲法,宣告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
1959年1月,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開始,直到現在。

Ⅳ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政體特點是什麼

三權分立 共和政體

1.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專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以普選方式選屬出。

2.行政權由總統和內閣掌握。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總統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帥。總統與參議院議員共有創議法律之權。內政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3.法國議會享有真正的、獨立的權力,它雖受總統的制約但與總統是並立的機構。1875年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最終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後,議會又對憲法做了修改和補充,從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復辟之路。
特點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出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1.共和派掌握實權;2.共和體制的最終確立;3.與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帝制獨裁對比,共和體制的確立是歷史的進步;4.隨著法國工業資產階級勢力的上升,對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Ⅵ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怎麼建立的

1852年,拿破崙三世跟隨他的叔叔拿破崙一世的腳步,成為法國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但由於德國的崛起,改變了歐洲的勢力平衡,第二帝國只維持了18年。普魯士總理俾斯麥,帶領普魯士成為德意志地區的領導者。為了激起德意志地區的民族情緒而成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俾斯麥藉由埃姆斯密電事件,使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於1870年引發了普法戰爭。1870年9月色當會戰後,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9月4日,法國國內發生政變,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拿破崙三世政權倒台後,大部分的法國人及佔大多數的國民議會傾向實行君主立憲制,因而出現兩派王位繼承者。正統派(Legitimists)傾向支持查理十世的後裔-亨利(Henri,Comte de Chambord),別名亨利五世。而奧爾良派(Orléanists)則支持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 of France)的後裔-路易·菲利普。1871年,正統派和奧爾良派達成共識,由亨利就任國王而路易·菲利普為其繼承人,亨利本身並不想實行君主立憲制,而傾向效法其祖父查理十世實行的半君主專制。甚至,他拒絕採用象徵法國大革命及七月革命的三色旗來代表法國。在想恢復君主立憲的同時,法國人卻不想放棄三色旗。而後,較傾向自由思想的路易·菲利普繼位。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第二帝國,宣布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開始時,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保王派聯合組成國防政府,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選出由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L.-A.梯也爾被選為政府首腦,後任總統。他與德國正式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並聯合德國鎮壓了巴黎公社(1871.3.18~1871.5.28)起義

Ⅶ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權力中心 總統還是議會 解釋

權力中心來可以說是議會,自可以說是全體議員,也可以說是沒有權利中心。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議員有質詢權,議員可以直接質詢政府。類似的體制導致議員和議會權力過大,政府隨便做點什麼事就會面臨議員的各種挑骨頭,然後只能被倒閣。結果就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壇長期陷入扯皮。政客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倒閣和組閣,沒人去做實事,也沒人敢做實事。
二戰後的第四共和國也繼承了第三共和國的傳統,繼續扯皮倒閣。

後來阿爾及利亞問題讓法國陷入危機,戴高樂復出政變上台,開始了大規模改革,重新制定了憲法,削減議會權力,法國才跳出倒閣扯皮的怪圈。

Ⅷ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後的政體如何變化

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後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開始時,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保王派聯合組成國防政府,1871年1月28日國防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停戰協定。2月選出由保王黨人占絕大多數的國民議會,L.-A.梯也爾被選為政府首腦,後任總統,他與德國正式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並聯合德國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
[編輯本段]政治制度
《1875年憲法》內容:
內容: 實行議會制內閣制,規定內閣由議會產生,a行政權:行政權力歸於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b立法權:立法權歸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選民實際上受財產資格和在法國居住時期的限制。
意義: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各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得到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這種效率低下的議會內閣制度,差一點在一戰中葬送了法蘭西。二戰的爆發使議會內閣制葬送法蘭西的可能成了現實.至此法蘭西第三共和過滅亡,法蘭西亡國了。
巴黎公社成立(如圖)
梯也爾力圖建立保守共和國,但遭保王派與共和派的反對 ,1873年5月 ,梯也爾被迫辭職,極端保王派人M.-E.-P.-M.de麥克-馬洪當選總統。右翼勢力繼續加強,建立合乎天主教規范的「道德秩序」。正統派與奧爾良派加緊勾結,圖謀恢復王朝體制,以L.甘必大為首的共和派為確立共和制進行長期而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終於通過1875年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 1876 年眾議院選舉和1879年1月參議院選舉中,共和派取得穩定多數,在人民群眾支持下,甘必大迫使麥克-馬洪辭職,共和派F.-P.-J.格雷維當選總統,終於確立共和派的共和國。
共和派分為溫和與激進兩派,從格雷維當選總統到19世紀末,為溫和派執政時期。他們進行一系列改革:實行世俗的義務免費教育,宣布新聞自由與組織工會自由,以及大赦巴黎公社人員等。普法戰爭後,法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工業產量居世界第四位,但金融資本的增長迅速,80年代法國繼續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在非洲、印度支那、中國等地發動侵略戰爭,其中有1883~1885 年的中法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掠奪土地和資源。到1899年,法國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殖民帝國。80~90年代,法國相繼出現布朗熱事件、巴拿馬丑聞和德雷福斯案件,溫和派威信掃地,被迫下台。
1899~1914年為激進派執政時期,法國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迅速發展,金融資本高度集中。1914年前,法國資本輸出僅次於英國,佔世界第二位,其資本輸出主要採取高利貸形式,V.I.列寧稱之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激進派反對教會干預政治,1905年通過《政教分離法》。激進派多次鎮壓工人運動。對外繼續進行侵略擴張,准備戰爭,先後與俄國、英國結盟,成立法、英、俄協約國,以對抗德、意、奧三國同盟。1913年R.普恩加萊當選總統後,繼續擴軍備戰,企圖重新瓜分世界。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法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大戰開始後,法國成為西線的主要戰場。1917年11月,激進派G.克列蒙梭再度執政,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戰爭。1918年9月,F.福煦率領盟軍對德國發起總攻擊。11月11日,雙方在貢比涅附近的雷東車站簽署停戰協定。1919年1~6月,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
戰後,克列蒙梭政府和國民聯盟右派內閣的反動政策引起廣大人民的憤慨和反抗。20年代中期由社會黨等組成左翼聯盟內閣,執行民主主義的改良政策。後來,普恩加萊又重組國民聯盟內閣,整頓財政,穩定法郎幣值,使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政局亦漸趨穩定。但法國於1930年底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趁機抬頭。1934年2月6日,右翼分子和法西斯組織火十字團在巴黎發動騷亂,包圍波旁宮,企圖推翻議會。1936年,由共產黨、社會黨、激進社會黨等黨派團體組成人民陣線。同年6月,L.布魯姆組成第一屆人民陣線政府,簽訂了馬蒂尼翁協定,實施一系列社會改革。1937年2月,布魯姆宣布「暫停」實施人民陣線綱領。1938年,由於激進社會黨退出,人民陣線瓦解。此後,達拉第政府對內執行反動政策,對外依靠英國,推行縱容德國侵略的綏靖政策,簽訂了慕尼黑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侵犯波蘭。3日 ,法國向德國宣戰,實際是宣而不戰,史稱奇怪戰爭。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全面進攻,突破色當防線,法軍節節敗退,不久巴黎陷落。6月22日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 ,成立維希政府,第三共和國宣告終

Ⅸ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前的歷史

法國拿破崙來一世統治源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家。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歷史上稱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國登基皇帝——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三世建立的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以別於拿破崙一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1804~1814)。
1852年,拿破崙三世跟隨他叔叔拿破崙一世的腳步,成為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國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但由於德國的崛起,改變了歐洲的勢力平衡,第二帝國只維持了18年。
普魯士總理俾斯麥,帶領普魯士成為德意志地區的領導者。為了激起德意志地區的民族情緒而成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俾斯麥藉由埃姆斯密電事件,使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於1870年引發了普法戰爭。
1870年9月色當會戰後,拿破崙三世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9月4日,法國國內發生政變,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Ⅹ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代議制的特點

1.立法權由眾議抄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以普選方式選出。

2.行政權由總統和內閣掌握。總統由參眾兩院聯合組成的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總統是國家元首、軍隊最高統帥。總統與參議院議員共有創議法律之權。內政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3.法國議會享有真正的、獨立的權力,它雖受總統的制約但與總統是並立的機構。1875年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最終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後,議會又對憲法做了修改和補充,從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復辟之路。
特點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出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1.共和派掌握實權;2.共和體制的最終確立;3.與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帝制獨裁對比,共和體制的確立是歷史的進步;4.隨著法國工業資產階級勢力的上升,對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閱讀全文

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軍事實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