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孫臏的軍事思想有什麼特點
孫臏是孫武的後裔,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人。生卒年月不詳。大約與商鞅、孟子同時。他的一生坎坷不平,連真實姓名也沒有留下。他早年曾和龐涓一起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了魏國的將軍,妒忌孫臏的才能,就派人把他誆騙到魏國,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所以人們稱他為孫臏。
早年,他便決心學兵習武,並拜鬼穀子先生為師,勤奮刻苦地學習兵書戰策。鬼穀子是一位隱士,長於兵學和縱橫捭闔之術。孫臏在他門下學到了許多知識。龐涓也是鬼穀子的學生。
後來,孫臏得到齊國使臣的幫助,逃離魏國,到了齊國,做了齊國大將田忌門下的賓客。當時,在齊國的王公貴族中流行一種賽馬活動,田忌也經常參加。有一次,孫臏觀看田忌和齊威王及諸公子賽馬,他看到他們的馬各分上、中、下三等,實力相差不多,就對田忌說:「你盡量多下賭注,我能讓你得勝。」比賽開始時,他建議田忌用下等馬和對方的上等馬比賽,先主動輸掉一局,然後用上等馬和對方的中等馬比賽,用中等馬和對方的下等馬比賽。田忌採用孫臏的建議,結果負一局,勝兩局,贏得了千金。這個小小的故事,後來被傳為千古佳話。它揭示了軍事上一條很重要的規律,就是要善於用局部的損失,去換取全局的勝利。他的這一思想受到歷代軍事家的重視和稱道。這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賽馬以後,田忌非常敬重他的才能,把他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任命他為軍師。從此,孫臏在戰國七雄爭立的角逐中,開始嶄露頭角,大顯身手。
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同孫臏出兵救趙。田忌准備率軍到趙國去。孫臏認為魏國全力攻趙,國內空虛,應當直接進攻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國必然回軍自救,邯鄲的圍困就自然解除了。田忌採用了孫臏的戰略,當魏將龐涓趕回應戰時,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伏襲擊,大敗魏軍,解除了邯鄲之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戰。
公元前342年,魏國又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第二年,田忌和孫臏又出兵救韓。孫臏仍採用過去的戰略,不去救韓,直接攻魏。龐涓被迫放棄攻韓,趕回迎戰。孫臏認為魏國素來剽悍勇猛,輕視齊軍,決定利用他們這種心理,誘敵取勝。於是,齊軍假裝怯戰,向後退卻,並採取逐日減灶的辦法,迷惑敵人。龐涓追擊齊軍,到齊軍扎過營的地方,發現3天中齊軍的爐灶減少了一大半。他認為齊軍已逃亡過半,非常高興。孫臏估計龐涓晚上可到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就在這里設下埋伏,在道旁樹上寫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字,命令伏兵看到火光就一齊放箭出擊。龐涓果然在晚上進入馬陵道。他見樹上有字,舉火看字,還沒有看完,齊軍已萬弩齊發,箭如雨下。結果,龐涓被迫自殺,10萬魏軍全部被殲,齊軍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
孫臏兩次大敗魏軍,從此名顯諸侯。而齊國則聲威大震,威服諸侯,稱霸中原。
馬陵之戰以後,齊國上層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激化。為擺脫政治上的糾紛,孫臏主動辭去軍師之職,過起隱居生活。他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用於軍事理論的著述,寫出流傳千古的《孫臏兵法》。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孫臏兵法》共89篇,圖4卷。可惜早巳失傳。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許多兵書殘簡,其中就有失傳已久的《孫臏兵法》,雖然只存1萬多字,不是全書,但大體上可以了解他的軍事思想,有很高的軍事理論價值。
孫臏認為對戰爭要採取慎重態度,並強調「事備而後動」,戰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備。他又認為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委」、「有義」。「有委」就是要有充分的物質儲備。「有義」就是進行的戰爭要適應民眾的思想情緒,以便得到他們的支持。他已經把戰爭同經濟、民心聯系起來了。他還提出了許多「以寡擊眾」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根據不同的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他也非常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
孫臏是戰國中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孫臏兵法》繼承和發展了孫武和吳起等人的軍事思想,總結了當時的作戰經驗,為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寶庫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2. 孫臏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求好人 指點!!!
縱觀《孫臏兵法》十六篇,在繼承孫、吳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影視中的孫臏首先,孫臏在《威王問》中闡述了戰爭是政治斗爭工具的戰爭觀。 他明確地說,戰爭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先王傳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為社會創造和平的生活環境,但是,依靠空口說教辦不到,所以才"舉兵繩之",用戰爭的手段禁止爭奪。然而,戰爭作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並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戰勝固然可以"存亡國,繼絕世",而一旦戰敗,則會"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對待戰爭"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戰爭的國家一定滅亡,貪圖勝利的人一定受辱。孫臏的這種戰爭觀顯然比《司馬法》所說的"以戰止戰"的思想更加深刻。 戰爭作為布"道"的手段,進行戰爭一定要合於"義","戰而無義,天下無能固且強者"。經濟是戰爭的基礎,只要有充足的物質准備,小城照樣能鞏固堅守。在《強兵》篇,孫臏又進一步提出,要想強兵,當務之急在於"富國",明確揭示了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系,在理論上發展了孫武所提出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論題。 其次,發展了孫武"任勢"的軍事理論,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的作戰原則。《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孫臏貴勢",這指明了孫臏兵法的特點。勢是戰爭態勢,是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包括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等)的布局。孫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勢",即駕馭戰爭態勢的思想。孫臏則在"任勢"的基礎上,提出創造和爭取有利作戰態勢的各種原則。他在《威王問》中說:"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應當在創造優勢的條件下進行。如齊威王問:敵我兩軍實力相當,兩軍將領相望,陣勢都很堅固,誰也不敢先動,應該怎麼辦?孫臏回答:先派少量部隊,由賤而勇敢的將吏率領去試探攻擊,接戰後只許敗,不許勝,把主力部隊隱蔽地布好陣勢,待敵軍分兵追擊我小部隊時,我軍從側翼攻擊敵軍主力,就可獲得大勝。在應付"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戰爭態勢時,孫臏提出要"讓威"。即避開敵人鋒芒,隱蔽好後續部隊,以便使我軍能隨時轉移。主力部隊將持長兵器的戰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戰士排在後面,選派弩機手援救危急。等待敵人攻擊能力下降,再行反擊。這也是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造成有利於我的態勢,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戰爭是瞬息萬變的,所以要及時抓住有利戰機。孫臏把弓弩比喻為"勢",也正在於說明戰爭就是要爭取發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間。 孫臏還注意利用各種地形創造有利的態勢。他在《官一》篇說:在山險中作戰,要放開谷口,把敵人引出山谷來交戰。在雜草叢生的地方作戰,要虛設旌旗,誘敵深入,進行消滅。"易(地形平坦)則多其車,險(地勢險阻)則多其騎,厄(山陵狹谷地帶)則多其弩。"自己要搶佔有利地勢,攻擊處於不利地勢上的敵人,這叫做"居生擊死"總之,孫臏主張把握有利戰機,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創造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態勢,以爭取戰爭的勝利。 其三,孫臏指出了人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月戰》篇中說:"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這是人文思想的重要表現。中國的人文思想導源於春秋,戰國時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思潮,在人不被當作人看待的專制時代,孫臏能指出人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無疑是進步的。從人文主義的論題出發,孫臏與孟子一樣,也提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他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所謂"人和",就是得眾、得人心。"得眾者,勝","不得眾者,不勝"。孫臏的這種以人為貴的軍事思想,顯然也是由繼承《司馬法》的"仁本"思想而來的,但提法又超越了《司馬法》,是戰國時代人文思想在軍事學理論方面的重要表現。 其四,孫臏在軍事學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豐富和發展了春秋以來的陣法。春秋時,由於盛行以車兵為主的方陣作戰,陣法大多以"三陣"、"五陣"為主。戰國時,由於形成以步兵為主,車、騎兵為羽翼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又出現了大規模的野戰和圍城戰,所以軍陣的陣法更加復雜化了。孫臏在《官一》篇中,指出了十幾種陣法,如:索陣,用來進剿敵人;囚逆陣,用來疲憊敵人;危□陣,嚴兵以臨敵;雲陣,以弓弩與敵對射;羸陣,圍困敵人;闔燧陣,用來消滅敵軍前鋒;皮傅陣,用來強攻救援;錯行陣,聲張軍威;刲陣,攻擊高陵之敵;雁行陣,適合擺在蜿蜒曲折而多荊棘的路上;錐行之陣,適於火燒敵人的輜重糧草及接應的戰車,等。這就大大豐富和發展了春秋以來的軍陣陣法。 孫臏還概括出一套使用八陣作戰的理論,"用陣三分,每陣有鋒,每鋒有後,皆待令而動。斗一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這就是說,用八陣作戰,可以把兵力分為主力、先鋒、後續部隊三支。作戰時只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接敵,而以其它三分之二作為機動兵力蓄勁待敵。如果敵人弱而亂,就用精銳的部隊擊潰它;如果敵人強而嚴整,就用老弱士卒去引誘它,待它兵力分散以後,再行進攻。孫臏對於運用八陣作戰的說明,是經典式的說明,這可以使我們從中了解古代軍陣作戰的奧秘。 這是他多年統兵作戰的實踐經驗的總結。 其五,孫臏在一系列戰略戰術上也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指導原則。 如:他提倡堅持積極進攻的戰略原則,在《威王問》中說:"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張打擊敵人沒有設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處。 這個說法顯然繼承了孫武"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思想。但孫臏並沒有簡單地吸收,而是把它從一般策略原則升華為戰略原則,使它變成整軍經武的急務。 孫臏還發揮了孫武"攻其所必救"的軍事原則,把這一原則與"批亢虛"、"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巧妙結合起來,取得了桂陵之戰的勝利。 對於孫武"我專而敵分"、以寡敵眾的戰術原則,孫臏也有創造性的發展。他提出對強敵要避開鋒芒,而引誘迷惑敵人,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我卒並而擊之"。 孫臏在軍隊建設上提出選拔將帥的原則是"知道者",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在國內得民之心,在國外知敵之情,上陣知八陣之經;見勝利敢於戰爭,不見勝利敢於進諫。他還提出了一套軍事教育法則,即五教法:處國之教,行行之教,處軍之教,處陣之教,利戰之教。並主張在軍中選拔一批勇武的戰士做選卒,以他們為沖鋒陷陣的主力。他認為,具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國家才會"戰勝而強兵,故天下服矣"。(《見威王》) 當然,《孫臏兵法》作為二千多年前的歷史文化遺產,自然會有局限和不足。例如:它雜有陰陽五行的神秘成分,認為日月星辰可以影響戰爭的勝負。有時對於戰爭中的地形等物質條件看得過於片面和絕對。 但這些缺點和不足並不影響它的價值。它是戰國時期戰爭實踐的理論總結,繼承了前輩軍事家的優秀成果,又對這些成果進行了發揮創造,在我國的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 孫臏兵法的軍事思想
縱觀《孫臏兵法》十六篇,在繼承孫、吳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孫臏在《威王問》中闡述了戰爭是政治斗爭工具的戰爭觀。
他明確地說,戰爭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先王傳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為社會創造和平的生活環境,但是,依靠空口說教辦不到,所以才"舉兵繩之",用戰爭的手段禁止爭奪。然而,戰爭作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並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戰勝固然可以"存亡國,繼絕世",而一旦戰敗,則會"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對待戰爭"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戰爭的國家一定滅亡,貪圖勝利的人一定受辱。孫臏的這種戰爭觀顯然比《司馬法》所說的"以戰止戰"的思想更加深刻。
戰爭作為布"道"的手段,進行戰爭一定要合於"義","戰而無義,天下無能固且強者"。經濟是戰爭的基礎,只要有充足的物質准備,小城照樣能鞏固堅守。在《強兵》篇,孫臏又進一步提出,要想強兵,當務之急在於"富國",明確揭示了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系,在理論上發展了孫武所提出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論題。
其次,發展了孫武"任勢"的軍事理論,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的作戰原則。《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孫臏貴勢",這指明了孫臏兵法的特點。勢是戰爭態勢,是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包括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等)的布局。孫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勢",即駕馭戰爭態勢的思想。孫臏則在"任勢"的基礎上,提出創造和爭取有利作戰態勢的各種原則。他在《威王問》中說:"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應當在創造優勢的條件下進行。如齊威王問:敵我兩軍實力相當,兩軍將領相望,陣勢都很堅固,誰也不敢先動,應該怎麼辦?孫臏回答:先派少量部隊,由賤而勇敢的將吏率領去試探攻擊,接戰後只許敗,不許勝,把主力部隊隱蔽地布好陣勢,待敵軍分兵追擊我小部隊時,我軍從側翼攻擊敵軍主力,就可獲得大勝。在應付"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戰爭態勢時,孫臏提出要"讓威"。即避開敵人鋒芒,隱蔽好後續部隊,以便使我軍能隨時轉移。主力部隊將持長兵器的戰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戰士排在後面,選派弩機手援救危急。等待敵人攻擊能力下降,再行反擊。這也是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造成有利於我的態勢,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戰爭是瞬息萬變的,所以要及時抓住有利戰機。孫臏把弓弩比喻為"勢",也正在於說明戰爭就是要爭取發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間。
孫臏還注意利用各種地形創造有利的態勢。他在《官一》篇說:在山險中作戰,要放開谷口,把敵人引出山谷來交戰。在雜草叢生的地方作戰,要虛設旌旗,誘敵深入,進行消滅。"易(地形平坦)則多其車,險(地勢險阻)則多其騎,厄(山陵狹谷地帶)則多其弩。"自己要搶佔有利地勢,攻擊處於不利地勢上的敵人,這叫做"居生擊死"。總之,孫臏主張把握有利戰機,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創造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態勢,以爭取戰爭的勝利。
它是戰國時期戰爭實踐的理論總結,繼承了前輩軍事家的優秀成果,又對這些成果進行了發揮創造,在漢族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4. 孫臏主要思想
主要著作《孫臏兵法》孫臏主張慎重地對待戰爭,尊重戰爭規律
5. 《孫臏兵法》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孫臏兵法》共16篇,它繼承了《孫子兵法》等書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國中期及版其以前的權戰爭經驗,在戰爭觀、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上都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它強調了戰爭的重要性,明確主張「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否則就會「削地而危社稷」。它用歷史經驗說明,用戰爭解決問題。這是符合當時七雄並立,全國漸趨統一的客觀要求的。
6. 孫臏的著作有什麼 孫臏的主要思想解說
孫臏,其本來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源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是孫武的後代。代表作品有《孫臏兵法》 。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於《孫臏兵法》。在戰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爭。戰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領要知「道」,「道」就是戰爭的規律。戰略思想方面,孫臏強調「必攻不守」。——軍事知識。
7. 孫臏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作品是什麼
孫臏是我國古代著來名的源思想家和軍事家,他的主要思想就是自己的強度去攻擊對方的弱處,代表作品是孫子兵法.
孫臏(生卒年不詳),本名不詳(山東孫氏族譜稱其為孫伯靈),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華夏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7)孫臏的軍事思想集中在什麼擴展閱讀
衛公子惠孫之後,以字為氏。衛有陶叔,為司徒後有,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釁,采於寧為寧氏。 孫權號吳,而四世亡於晉,又有厲氏(孫皓以秀奔魏改姓厲。) 《唐幽州內衙副將、中散大夫、試殿中監樂安郡孫府君神道碑》與《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誌銘》等碑文,孫武源出衛國姬姓孫乙。唐代孫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記載孫臏是衛武公的後代。
8. 孫臏是怎麼發展軍事思想的
孫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