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打日本人的時候中國武器那麼差而南昌起義的時候
1927年南抄昌起義之前,我軍襲還是政府軍,當然武器要好一些,縱然比不上1927的日軍,也絕對不是叫花子。
而抗戰的時候,八路軍的武器極少部分是國府給的,絕大部分都是繳獲的日軍制式武器和仿造的,所以,在八路軍正規軍當中,漢陽造、三八式、七九步騎、王八盒子、雞腿擼子、盒子炮、晉造盒子炮,迫擊炮、擲彈筒、92步兵炮、小口徑山炮和野炮,各種裝備是五花八門。和槍炮相比,彈葯更是奇缺,自造的最豐富的就是邊區造手榴彈。
這種裝備對上日軍,真是叫花子。
而且,大陸是以宣傳八路為主,所以在廣大人民的印象當中,八路幾乎代表了整個抗日武裝,八路武裝差,全國武裝也就自然而然的被認為差了。
2. 共產黨南昌起義時候精良的武器都去哪了
南昌起義時,正值中國軍閥混戰,各國的軍火商都將軍火武器銷往中國,專所以那時候的武器真的是五花屬八門。比較好的有德國造的湯普森沖鋒槍,美製武器也很先進。中國自己的漢陽造、老套筒,甚至有些部隊還有大刀梭鏢,或幾人用支槍。南昌起義的部隊,都說不上蔣軍嫡系,所以相對來說裝備是比較差的。
3. 南昌起義時有湯姆遜沖鋒槍嗎
基本不可能有
當時全中國肯能就原先孫中山的衛隊裝備過50支湯姆遜沖鋒槍,幾乎不可能落到起義部隊手上
4. 抗日時期中國的武器
1912年9月中國軍隊一個炮兵連是6門75毫米火炮,日本是炮兵中隊是4門75毫米火炮,中國軍隊炮兵營是18門火炮,日本炮兵大隊是12門火炮,中國師直屬炮兵團是54門火炮,日本師團直屬炮兵聯隊是36門火炮,日本在一戰時師團是不配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的,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單獨編屬為野戰重炮兵大隊聯隊配屬軍一級任務作戰,在1931年後日本部分常備師團從炮兵聯隊中抽出12門75毫米火炮換成12門105毫米榴彈炮,我國當時除原禁衛軍有一個150榴彈炮營,18門150野戰榴彈重炮,1912年後劃開劃入其他部隊,我國當時其他部隊是不配備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的,不需要,我國上海兵工廠可以生產各種口徑火炮,包括120毫米速射炮305毫米岸防炮等各種口徑重炮,岸防炮進行拆卸或稍加改造就可以變成野戰攻堅重炮,太重,有鐵路運輸好些,除非有大的攻堅戰役會特別運來,我國在1920年前中央直轄的各野戰師火炮是滿編的,部分地方師旅有些不滿編,這一方面基於我們的火炮生產能力,上海兵工廠漢陽兵工廠要多少火炮要什麼火炮都能生產出來,關鍵是要付得起錢,漢陽兵工廠試制120榴彈炮成功,遠程火炮,後沒大規模生產,因為軍隊不需要,不要嫌自己造的差,老,能用就行,能將炮彈射向敵人就是好炮,造的差可以改進,後來沈陽兵工廠和有一台國產子彈機起家的太原兵工廠也可以生產各種口徑火炮,1912年到1928年中國建立起了大中小教育體系,師范教育研究生教育職業教育。我們是背了比較多的外債的,在中國滅亡清國時,為阻止各國聯合起來干涉中國滅亡清國,我們暫時答應繼續償還清國的賠款,我們滅了清國為他們報了仇竟然還要求我們還,應該還過來,部分滿洲貴族想換皇帝,認為以載湉的名義一宣戰,外國就不讓載湉幹了,為這還偽造外交文件給葉赫那拉,煽動義和團鬧事,沒有部分滿洲貴族的支持義和團能在清國統治的核心地區京畿鬧得起來,那裡有十餘萬清國部隊,他們要是能鬧得起來,那比他們組織更強戰鬥力更強的捻軍太平軍不早打進清國京師了,滿洲人要承擔主要責任,1912年後我們借了筆外債,辛亥之役時南方漢人大量擴軍,之後他們找中央要錢裁軍,中央借錢給他們裁軍。經過努力到1915年我們實現了財政收入平衡,財政盈餘兩千萬元。1928年後到1928年我國開始編組105及其以上口徑火炮為獨立炮兵營炮兵團,或配屬軍級作戰,部分師也有配備,並組建擁有各種口徑火炮的炮兵旅。國民黨不懂經濟,能力低,輕視工業軍事工業,原有的工業軍事工業不說發展還被他大量敗掉,造不如買,外國的又好又便宜,不知道發展本國工業軍事工業的重要性。一個小數據,1921年,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實習廠從上海高昌廟所設的陸軍部國營軍器工廠(可以生產各種機床)訂購子彈機一套,日產子彈1萬發。後經太原育才機器廠仿造了子彈機,產量翻了一番,日產2萬發。另可以製造六五步槍、七九步槍和沖鋒槍的子彈。1928年後中國還能不能生產子彈機就不知道了。國民黨不知道組織恢復生產,每年都要從外國借口數億銀元的鋼鐵,1912年到1928年中國對漢陽鐵廠進行了擴建,新建了一座4號250噸煉鐵爐7號30噸煉鋼爐,新建大冶鐵廠兩座450噸煉鐵爐,龍煙鐵廠一座250噸煉鐵爐,六河溝鐵廠10噸煉鐵爐以及上海和興鋼鐵廠陽泉鐵廠,這些鋼鐵廠鋼和鐵總量加起來能達到80萬噸。國民黨嫌自己造的鋼差。
5. ,剛看完建軍大業,南昌起義那會軍隊的武器不落後啊也 迫擊炮,機槍一大堆,怎麼以後就成小米加步槍了呢
南昌起義,主要是正規軍部隊參加的。撤出南昌後,邊打邊走,損耗較大。其中也有不少內的部隊離容開了。最後上井崗山會師的,僅有兩千多人。這些人所帶武器也只能是人手一件。笨重的武器在炮彈打光後就沒用處了,丟了不少。
井岡山根據地慢慢發展,紅軍人數增加了,武器卻不容易弄到,主要靠打仗去搶奪。就小米加步槍了,重武器一般難以奪到。
另外,拍電影也用錯了武器,《建年大業》影片中的武器,有許多是後來才生產出來的,南昌起義時,還沒有影片中所展示的武器。
6. 南昌起義前國共兩黨裝備
南昌起義前,共產黨是沒有自己的軍隊的,南昌起義才代表共產黨有了自己的軍隊。這時的共產黨軍隊裝備就是國民黨軍隊裝備,只不過性質不一樣了而已
7. 抗戰時期普通國軍和日軍士兵的基本裝備有些什麼
國民政府武器裝備概況:
國軍一般以師為單位,以精銳的中央軍為例,一個師10923人,步騎手槍3831枝,擲彈筒243具,輕機槍274挺,重機槍54挺,野山炮12門(9門)。這種裝備只有20幾個德械師才達到。其他的連2/3都達不到。
抗戰時期中國能生產的主要武器有:1、7.9mm毛瑟步槍:我軍部分使用是由德國、捷克進口的7.9毛瑟98式步槍,更多是仿造的各型7.9步槍,又叫中正式。該槍射程2000米,性能優於三八大蓋。
2、7.9mm捷克ZB-26式輕機槍:該槍是一種性能優異、在世界槍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輕機槍。射程1500米,射速550發/分,大量仿製生產該機槍,性能優於「歪把子」。
3、 7.99mm馬克沁重機槍:民國23年金陵兵工廠由德國獲得1909式馬克沁重機槍圖紙,進行仿造。射程3500米,射速600發/分,性能優於日軍九二式。
4、火炮:主要裝備60、82、120迫擊炮和37戰防炮、75步榴炮、100榴彈炮,其餘絕大部分精良裝備都是美援裝備。
手槍:7.9mm毛瑟步槍(駁殼槍)毛瑟槍是各部隊軍官的首選槍種。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軍官也選配這種槍,打響南昌起義第一槍的起義部隊總指揮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駁殼槍
步槍::中正式步槍(在抗戰初期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步槍)捷克式輕機槍是抗戰名槍,該槍造型特殊,稜角分明,極有立體感。一般看過抗戰影片的人,都應該非常熟悉這款武器。
美援武器:大殺器馬克沁重機槍
日本武器裝備概況:
日軍戰術單位通常為師團,一個師團標准配置為: 士兵21945人,馬匹5849匹,步騎手槍9476枝,576具,輕機槍541挺。重機槍104挺,野山炮64門,步兵炮44門。( 你可以做成一個簡易的匯總表)
輕武器: 1. 軍刀篇:32式軍刀(俗稱32馬刀)98式軍刀:日本陸軍軍刀採用傳統「陣太刀」的形式
2. 手槍篇: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年式手槍)提起南部十四式手槍,估計沒有幾個聽說過。但是如果提起王八盒子」手槍,恐怕就大不一樣了。此槍為日軍在侵華戰爭中裝備的主要手槍。他不但樣子怪,威力也小,由於這槍的皮套有個圓形的蓋子,所以中國民間俗稱其「王八盒子」,臭名昭著的王八盒子。94式手槍,該槍殺傷力與極度兇殘。
3.步槍篇:「三八大蓋」「三八大蓋」。與王八盒子一樣臭名昭著。在中國大地上的城鄉村野、街頭巷尾,有誰不知道「小日本鬼子的大蓋槍」呢!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單兵武器,也是裝備量最大、裝備時間最長的一型單兵武器,直到日本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停止使用,用整整40年。
4.重武器:
1),輕機槍、歪把子:歪把子」是中國廣大抗日軍民給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起的一個俗名。這個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造型上的本質特徵,又蘊含了中國人民對侵略者的憎惡與仇恨。
2).九二式重機槍
被日軍稱做除了重量偏大以外沒有任何缺陷的重機槍,是整個戰爭時期日軍最重要的重機槍,戰場上這種重機槍,號稱槍響人亡絕非誇大
3 ).迫擊炮、山炮:
日軍60式迫擊炮大正十年擲彈筒口徑50毫米,重量很輕只有2.6公斤,射程為175米
5、支援火炮:四一式75毫米山炮
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具有一定近戰火力優勢。
高端武器:坦克:三式中型坦克,重約18噸。四式中型坦克,戰斗全重為30.8噸
飛機:川崎九一三菱九六
重武器:八二迫擊炮六零迫擊炮
8. 解放前後我國各種武裝普遍裝備過的「匣子槍」「鏡面匣子」是那種手槍,來源
德國1932年式7.63毫米毛瑟手槍
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鍾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凈面匣子」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一種全自動型的,稱做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產。在我國很多小說里經常能看到「快慢機」這個詞,筆者幼時最喜歡的鐵道游擊隊中的王強就是一人拎著兩支「快慢機」打得鬼子屁滾尿流。而駁殼槍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最早的駁殼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閑暇聊設計出來的。但是該槍最後申請專利者是毛瑟兵工廠的老闆,所以駁殼槍也叫毛瑟手槍。
1896年,毛瑟兵工廠希望能為德國軍隊生產駁殼槍。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廠停產駁殼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採用駁殼槍作為軍隊的制式武器。在這幾十年裡毛瑟廠估計大約生產了一百萬把的各式各樣的駁殼槍。而其他國家仿造生產的數量則幾倍於此。各國軍隊不採用駁殼槍並不是因為該槍的質量不好,而是因為它價格太高,而且該槍裝備歐洲軍隊當手槍則尺寸太大,而做為步槍又威力太小了,實在是不上不下,左右為難。
所謂瑕不掩瑜,駁殼槍真正被使用者所喜愛的是在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各派軍閥相互征戰,急需要武器進行作戰,而當時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國出口軍火,但做為手槍的駁殼槍不在此列,因此駁殼槍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
在中國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爭中人民武裝也大量的奪取敵人的武器來武裝自己,因此人民軍隊里也大量裝備這種駁殼槍,打響南昌起義第一槍的起義部隊總指揮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駁殼槍。
德國駁殼槍在其大量生產的四十年歷史中,內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因此可以說原始設計幾盡完美,沒什麼可改進了。分解一支駁殼槍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顆駁殼槍的子彈就可以將槍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愛的標准典型,幾乎是羅曼蒂克的。
9. 為什麼南昌起義的時候裝備很好,而後來抗日戰爭的時候裝備卻差了呢
南昌起義,當時他們屬於革命軍,並不屬於共產黨那一類的,所以說裝備畢竟比較精良,然後到了抗日時期,國民黨的裝備比較精良,但共產黨,裝備比較不好
10.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失敗的原因
南昌起義的失敗是來因源為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和主觀上革命軍缺乏指導經驗,同時也是因為這次起義沒有和農民運動相結合,孤軍奮戰,集中不了兵力殲敵。秋收起義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敵強我弱,也更是因為部隊缺乏作戰經驗,隊伍中的某些領導者在指揮策略上出現了失誤,最終才導致失敗。廣州起義失敗的原因在於起義時間被迫改期,沒按計劃進行,同時起義軍寡不敵眾,力量弱。
廣州起義是黨委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在黨中央直接指導下領導廣州地區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暴力革命。它是繼南昌起義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起義軍和工農群眾的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壯麗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