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軍事的含義與意義
國家或政治集團為准備和實施戰爭而建立的正規的武裝組織。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是版執行政治權任務的武裝集團,是對外抵抗或實施侵略、對內鞏固政權的主要暴力工具。被統治階級、被侵略民族及其政黨為奪取政權、爭取獨立所建立的常備武裝組織亦稱軍隊。現代軍隊一般分為若干軍種,編有領導指揮機關、作戰部隊、後勤保障系統、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由軍官、士兵和文職人員組成。通常採取統一的組織編制,擁有制式的武器裝備,實施專門的教育訓練,實行嚴格的規章制度,保持一定的作戰能力和戰備水平。
軍隊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並將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而消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不同的國家中,軍隊的演變是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戰爭實踐和軍事理論的發展等因素緊密相連的。
② 軍事的基本含義
軍事是與戰爭、軍隊、軍人等有關事務的總稱。軍事學與甚多范疇有關,主要與戰爭有關。此外,軍事學本身包含了各種學問。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是政治的一種延續,是一國或者集團用暴力手段達到自己目標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標和目的往往與利益有關。戰爭是軍事的集中體現,但不是唯一的體現。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後的美國和蘇聯的冷戰,就是一種威懾基礎上的迴避戰爭方式的斗爭。在人類可以看到的未來,軍事始終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方面,並在科學技術上對人類生活予重大影響:人類很多科技成就往往先產生於軍事領域然後普及到非軍事領域的。 軍事是戰爭及一切直接有關武裝力量建設事項的總稱。人類社會發生戰爭的初期,並沒有專門的軍隊組織,也沒有專門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採取耕戰並舉,戰時參戰,平時耕作、畜牧,生產工具與作戰武器並用。恩格斯把它比喻為「對人的狩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戰爭規模的擴大和戰爭的日趨頻繁,生產工具和戰爭工具分工,逐漸出現了「常備軍」的組織。有了常備軍,進行常備軍的建設、訓練,改進武器技術裝備,提高戰鬥技能,以及探討奪取戰爭勝利的謀略和指揮藝術,便成為軍事活動的重要內容。隨著戰爭的不斷發展,軍事活動的內容也越加廣泛,主要有:武裝力量特別是常備軍的組織、訓練、管理和作戰行動,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和使用,戰略戰術的研究與運用,戰爭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國防設施的建造,後備力量的動員、組織和建設等。總之,軍事是隨著戰爭的發生、發展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力保障順利遂行戰爭和贏得戰爭而進行的一系列特殊組織活動,直接影響到戰爭的勝負。 地理格局
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范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范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東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東、湖北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為其中央腹地。 中國的地域雖然遼闊,但在歷代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大體上分布在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上。
這里所說的起決定性作用,主要是指在歷代戰爭中,上述九大地域的重要性往往關繫到天下的統一與分裂、關繫到一朝一代的興與衰,或者,在中原政權與塞外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中關繫到中原政權的存與亡。
古人貫講「山川都會」。一般說來,在那些既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容易形成戰略要地。
幾列東西向的山河與幾列南北向的山河縱橫交錯,將中國腹地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大體上呈東北----西南向分布。其中,第二級階梯東部邊緣地帶的一系列山脈----北起燕山,循太行山南下,經嵩山山脈、方城冊,接桐柏山、大洪山,再轉向鄂西、湘西山脈而接雲貴高原----為中國的東、西部之間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南北之間也分出幾個層次,其主要的分界線則為長江、黃河、淮河及秦巴山地,此外,中條山、大別山也趕到了補充作用。
這幾列縱橫交錯的山河將中國腹地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這些地理單元的腹地一般都有一定的空間容量,外圍有險要的山脈或者江河為之險阻;有大大小小的江河周流內外,既是這些地域內部流通的運輸線,又將不同的區域聯系起來,這種聯系乃是區域之間戰略關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
山脈和江河的戰略意義各相同。山脈的意義重在阻隔,而貴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義重在流通,而貴在有據點可以扼守。
一般說來,山地的斷層地帶或者江河源流穿切山嶺所形成的河谷低地便於作為穿越山地的交通孔道。如關中四塞、太行八陘所扼通道及穿越秦巴山地的幾條棧道便是如此。江河主要是作為人力、物力運輸的交通線。以江河作為險阻,還須在那些重要渡口或支流與幹流的交匯處建立據點,以確保對這些江河的控制。如黃河的孟津和蒲津、長江的瓜洲渡和採石渡、淮河的潁口、渦口、泗口等處,便都伴隨著重要軍事據點的形成。
有山地險要可以憑恃,則易於在紛亂的局面中建立根據地,形成局部的秩序,積蓄力量;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則便於向外部投遞力量,便於向外擴展,也便於介入全局。上述九大戰略要地大都擁有這些條件。 現代軍事科學包括軍事理論科學和軍事技術科學兩大部分。
軍事與政治:
有人認為,軍事為政治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古代,軍、政是分開的。而比較正式的說法為,軍事是一種政治延續,但坊間常誤稱為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是其延續。由於兩者的關系比較緊密,因此有人誤把軍事視為政治的一部分。
軍事分類:
自從人類有了軍隊,就開始有軍事的產生。並且隨著社會發展,而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軍事往往分為戰略以及戰術,前者包括治理軍隊等事,也是比較詳細的總綱,而後邊則與具體的戰爭有關。
軍事理論科學: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是在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指導無產階級軍事斗爭的實踐中得到發展的。 武裝力量
軍隊
軍事家 戰略學
戰役學
戰術學
軍隊指揮學
軍事運籌學
軍事制度
戰爭動員學
軍事教育訓練學
軍隊政治工作學/政治作戰
軍隊後勤學
軍事歷史學
軍事地理學 主要研究現代各種武器、軍事工程和軍事系統工程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兵
戰略導彈部隊
裝甲兵
軍事技術與裝備 國防經濟學
國防外交學
國防教育學
軍事管理學
軍事社會學
軍事語言學
軍事人才學
軍事倫理學
軍事心理學
軍事經濟學
軍事通信學
軍事史
軍事地形學
軍事工程地質學
軍事氣象學
軍事醫學
軍事海洋學
軍事自動化
軍事周刊
③ 軍事目標的意義是什麼
軍事目標是觀察、射擊、攻擊或保衛的對象。主要包括軍事設施、裝備和有生力量。按其地位和作用,分為戰略目標和戰役戰術目標。戰略目標,指對戰爭全局和戰爭進程有重大影響的目標,如戰略導彈基地、海軍基地、空軍基地、軍政首腦機關、政治經濟中心、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等;戰役戰術目標,主要指戰場上的目標,如戰術核武器、集群坦克、重兵集結地域和重要據點等。按目標空間位置,分為地面目標、地下目標、空中目標、海上目標、水面目標和水下目標。按目標編成,分為單個目標和集團目標。按目標運動性質,分為固定目標、活動目標和隱現目標。
④ 學習軍事知識的意義是什麼
了解歷史發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軍事歷史發展的脈絡。總之,學習軍事知識,加強國防教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學習現代軍事科技,加強現代國防建設,更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⑤ 研究軍事理論的意義是什麼
理論指導實踐,反思過去的教訓,指導未來的實踐。
⑥ 發展軍事科技的意義是什麼
軍事科技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先鋒,能夠極大地促進基礎科技的發展。軍事科技不僅內用於發展軍事武器裝備容,用以鞏固國防建設和促進和平發展,還逐漸轉化為民用科技,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水平。發展軍事科技是我們提高國家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的強大動力,我們必須優先進行國防建設,優先發展軍事科技。
⑦ 學習了解軍事知識有什麼意義
其實有些人認為軍事發燒友很可笑,因為軍事和我們日常生活似乎沒什麼關系,其實這是專很不對的,軍事屬知識能提高我們自己的水平!你就比如《孫子兵法》,其實它就是我們古代針對軍事的著作,就是軍事戰略!可是你看現在不論是戰場還是商場,不過是哪個國家的智囊也好,軍事評論員也好還是一些企業管理人員不是都在學習它嗎!
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安全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只注重發展或安全,兩個例子:我們的宋朝和蘇聯,前者經濟很強大,但是後來被金滅了,後者蘇聯軍事絕對強大,最後還是解體了不是嗎,呵呵。
了解軍事是必要的,其實每個國民都應該注重我們的軍事安全,關注世界的軍事戰略,最新裝備,使我們跟上乃至超過世界水平,這樣我們才能安心的發展經濟,對不對。
還有一點,不管是哪個國家,你看看他們最新的科技都用在哪裡??是軍隊!!所以說你如果對科技感興趣也要關注軍事。
其實我也是很喜歡軍事!!我感覺很有用!呵呵,
⑧ 軍事思想是什麼意思
關於戰爭與國防基本問題軍事及其相關的高層次系統的問題的理性認識。通常包括戰爭觀、戰版爭問題方法論權、戰爭指導思想、建軍指導思想等基本內容。
不同的時代、階級、國家和人物,有不同的軍事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示戰爭的本質和基本規律,研究武裝力量建設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則;
反映從總體上研究軍事問題的理論成果,軍事思想來源於軍事實踐,又給軍事實踐以理論指導,並隨著戰爭和軍事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特點
1、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階級所奉行或推崇的軍事思想,反映各個階級對戰爭的不同認識和立場。軍事思想具有時代性。
2、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軍事思想來源與戰爭實踐,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爭有著不同的形態和戰略戰術,有著不同的軍隊組織原則和編制,這種不同時代的特徵往往最能反映當時的生產力水平。
3、具有廣泛的通用性,軍事思想和軍事領域所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規律,所形成的原則、概念和范疇,常常被用於政治、經濟、外交及商業競爭和體育比賽方面。
⑨ 現代人研究軍事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軍事來歷史是我們了解人類源發展的主要窗口。軍事與政治向來是相伴相隨的,軍事歷史是政治歷史的演繹,也是政治歷史發展的高潮。任何一個朝代或者一個國家的開始與終極,都是伴隨著軍事戰爭的開始或終極。軍事歷史使政治歷史更加集中與清晰,更加豐富與生動。
⑩ 研究軍事地理的實際意義
軍事地理學是研究軍事與地理關系的學科,它探索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影響,以及在軍事上運用地理條件的規律,為制定戰略方針,研究武裝力量建設,進行戰場准備,指導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軍事地理學通常由普通軍事地理學、區域軍事地理學、部門軍事地理學三個部分構成。普通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地理與軍事的關系的一般規律和歷史源流等,是軍事地理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的綜合與概括;區域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的綜合影響,包括戰區軍事地理、國家軍事地理、邊疆軍事地理等;部門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些 特定地理因素對特定軍事行動的影響,如海洋軍事地理、空軍軍事地理、歷史軍事地理、交通軍事地理等。
軍事地理學發展簡史
歷史上許多軍事家都很重視地理環境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春秋末期軍事家孫武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18世紀中期,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給將軍們的訓詞》中指出「地理知識,對於一個將軍來說,猶如步槍之對於士兵,數學之對於幾何學家一樣重要」
正確利用地理環境,往往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制強;而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估計不足或利用不當,即使處於優勢的軍隊,也可能遭受挫折甚至失敗。中國東漢末年曹操兵敗赤壁,法國拿破崙一世喪師俄羅斯,地理因素的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軍事指揮人員充分認識地理環境對軍事戰略和作戰行動的制約和影響,並在實戰中巧妙利用,趨利避害,揚長抑短,對於克敵制勝有著重要的作用。
軍事地理學是人類戰爭實踐的產物,是伴隨戰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對軍事地理學的研究,中國較其他國家為早。在古代,軍事地理學是作為兵法的組成部分而出現的。《孫子兵法》有較多篇幅著重論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在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成為研究軍事地理的開端。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問對中提出輔劉立國的「隆中對」,是分析軍事地理形勢把握戰略全局的範例。明末清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以明代主要行政區劃為主線,著重闡述了歷史上各要塞地域的地理形勢對用兵的影響,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歷史地理名著,具有濃厚的軍事地理特色。此外,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施永圖的《武備地利》,也含有豐富的軍事地理內容。
19世紀,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槍、線膛炮等武器相繼出現,戰爭的規模和范圍擴大,為適應作戰需要,軍事地理學得到迅速發展;軍事地理學的理論著作先後在俄、德、法、意、英等國問世,軍事地理學成為專門學科。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瑞典政治學家克吉倫和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等,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大陸心臟說」等理論,他們的觀點曾經成為軍事地理學的理論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豪斯霍費爾的「地緣政治學」提出:國家的生存空間應隨著力量的發展而不斷擴大,主張德國收回失去的殖民地,甚至把大半個歐洲都劃歸到他那個「生存空間」中去,為希特勒的侵略擴張政策製造理論根據。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中,善於根據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特點確定革命的戰略方針;在選擇、建立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在運籌戰略決策和指揮戰役行動時,都能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地理條件。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開展了軍事地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軍事領導機關分別編寫了各種軍事地理資料。
軍事地理學分支及內容
普通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理論部分,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軍事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研究的對象、任務、原則和方法,地理環境諸因素對國防建設、戰略思想、軍事行動影響的一般規律等。區域軍事地理學和部門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應用部分。
軍事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有:地理形勢、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交通運輸、城鎮要地、歷史戰例等。
地理形勢主要包括國家或戰區的位置、范圍、面積,陸、海疆界的長度和自然特徵及其對軍事的作用和影響,該國家或戰區與周邊國家或戰區的關系以及所處的戰略地位。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等因素。地貌,側重研究有軍事意義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狀況;水文,側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點、季節變化規律;植被,側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圍、類型與季節變化特點;氣象,側重研究各種氣象要素的地區性、季節性的變化規律等,以及上述諸因素對作戰行動、交通運輸等的影響。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各種戰略資源的分布、蘊藏量和產量,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分布、技術水平及其生產能力,農業經濟的分布特點和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狀況國民經濟結構、生產總值和人均產值,以及對軍民生活物資的保障程度、戰時經濟動員潛力和對戰爭的支援能力。
社會狀況主要包括社會、政治制度和對內對外政策,階級關系,人民與政府的關系,人民對戰爭的態度民族的分布,風俗民情,政治傾向及其相互關系;宗教信仰及其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人口的數量、分布、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和戰時兵員的動員潛力醫療機構和衛生技術人員的分布及其在戰時利用的可能性,主要傳染病、地方病的種類、分布、流行季節和對作戰行動影響的程度。
交通運輸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線和地下管道的整體布局,主要線路及其通行、輸送能力;重要交通樞紐、車站、港口和機場等的吞吐能力和遭受破壞後的恢復能力;各種機車車輛、汽車、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數量和管道的長度以及這些交通工具和管道戰時的生產補充能力。
城鎮要地指重要居民地、軍事基地、要塞、島嶼、關隘等。城鎮,側重研究其地理位置、戰略戰役地位、面積、人口、周圍地形、交通運輸、通信設施、工業生產,以及防空工事和軍事設施情況;要地,側重研究其分布狀況、地理特點和軍事價值、兵力部署、武器配置,以及對要地安全的保障程度。
歷史戰例主要包括所研究地區地理條件對歷史上重要戰爭的影響,和交戰雙方在利用地理環境方面的利弊得失和經驗教訓。
在對上述各項內容分別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可能產生影響的全面評價和結論。
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引起戰爭規模、作戰樣式的不斷變化。新的戰略思想使人們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有發展變化。為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軍事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將由地面、水面進一步向地下、水下和外層空間擴展,在海洋水下和外層空間建立戰略導彈發射基地,建設和發展海洋戰場,為軍事地理學的研究開拓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