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標志著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初步形成的代表作是( )
標志著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初步形成的代表作是《孫子兵法》,標志著封建統治階級軍事思想的成熟。
《孫子兵法》揭示了一系列指導戰爭的規律,並奠定了中國軍事思想的基礎,指導著後代的戰爭實踐和軍事理論的研究,在國際上也享有極高的聲譽,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統而全面的軍事理論著作。
《孫子兵法》提出,軍事斗爭必須巧妙地運用權謀,即「上兵伐謀」,「必以全爭於天下」,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軍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戰爭結局。
(1)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孫子兵法》的作戰思想
《孫子兵法》打破了奴隸社會的天命觀,以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思想,指出戰爭獲勝不取決於鬼神,只要能夠做到「知彼知己」,就可以「百戰不殆」。提出了「以正合,以奇勝」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作戰思想。
《孫子兵法》還指出,戰爭勝負是由政治、經濟、天時、地利、人事等因素所決定的,所以封建統治階級要修明政治,順應民心。這些思想,也為《孫子兵法》同時代的其他兵書和論及軍事的著作所重視。戰國時期,人們對戰爭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2. 中國的近代軍事思想主要指哪一個時期
中國的近代軍事思想主要指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各階級、集團及其軍事家和軍事論著者對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它反映了中國近代軍事領域發展變化的歷史進程。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暴露出清王朝軍事思想的嚴重弱點。隨著列強歷次侵華戰爭的進行和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受到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思想越來越大的沖擊和挑戰,並由此發生了此消彼長或相互融合的歷史性演變,導致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同時,也為中國無產階級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
(2)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時期,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初步認識到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標志著變革傳統軍事思想的開端,對近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9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以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為主導的席捲全國的各族人民大起義,將腐朽的清朝經制武裝八旗、綠營打得潰不成軍,迫使統治階級中的某些人物產生了「改弦更張」的思想。
中國在百餘年間完成了從傳統軍事思想向近代軍事思想的過渡,就其發展速度而言,遠勝於以往上千年所走過的歷史進程。
但是,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明顯的被動性,往往在被外敵擊敗之後,迫於形勢而改弦更張,拋棄一些舊東西,蹣跚地向前邁出一步。中國社會的落後,決定中國近代軍事思想並非是植根於自身機體的自然發展,而主要是模仿歐美。
在借鑒歐美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過程中,既存在照搬照套、生吞活剝、忽視中國優良傳統的傾向,也存在死守住封建宗法思想不放、拒絕接受時代精華的傾向。所有這些,都嚴重地束縛了中國軍隊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也阻礙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健康發展。
3. 為什麼說《孫子兵法》的產生標志著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成熟
《孫子》是春秋末年孫武的軍事著作。《孫子》全書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較系統的軍事思想體系的基本形成。
1."兵者國之大事"的慎戰思想。《孫子》開始就寫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這里,孫武把戰爭同國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他對戰爭問題的高度重視。
孫武將戰爭同"利"的觀念聯系起來,明確提出: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由此出發,孫武把"合於利"還是"不合於利"作為國家是否進行戰爭的客觀標准。孫武所謂的"利",即物質利益,具體地說就是"掠鄉分眾,廓地分利"。
孫武重視戰爭,但並不主張好戰,他對戰爭採取了慎重的態度,他認為:"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好惡情感而輕率地發動戰爭。"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一語,即是孫了慎戰原則的扼要概括。
2.對戰爭勝負諸因素的認識。戰爭既是"國之大事",那麼對它就不能不進行認真的考察。然而,又以哪些方面來考察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呢?孫武認為:"經之以五,較之以計,而索其情,......吾以此知勝負矣。"即通過對五個方面的基本因素的分析,從中把握戰爭發展的真實情況,以判斷戰爭的勝負。
3."文"、"武"結合的治軍思想。孫武說:"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所謂"文",即指運用政治教化等手段管理軍隊;"武"即指用軍紀、軍法軍令等來約束軍隊。認為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治理好軍隊。在"文"的方面,孫武主張"愛卒","善俘"。在"武"的方面,孫武提倡"信賞","賞其先得者";"明罰"等等。認為"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得,則不可用也。"孫武還認為平時應注意加強對士兵的教育訓練,"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將才思想也是《孫子》治軍思想的一個主要內容。
4.作戰指導思想。《孫子》在作戰指導上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所謂的"不戰",就是要做到"兵不頓而利可全",為此,他推崇"伐謀一伐交"的"全勝"戰略。
5.攻防理論。《孫子》對攻防理論的論述是比較深刻的。它認為防守是造成自己不為敵人所勝的最好作戰形式,進攻則是戰勝敵人,奪取勝利的最好形式:"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理論依據是,首先,防守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中,這就能"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其次,"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同樣的兵力,用於防守則兵力顯得有餘,而用於進攻則會感到不足。
《孫子》的產生標志著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成熟,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對後世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孫子兵法》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大瑰寶,它的許多基本理論原則直到今天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值得我們給予批判地繼承。
4.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步形成時期--公元前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夏商西周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以天命觀為核心的戰爭觀。
2、以「禮」和「刑」為治軍基礎。
第二階段:迅速發展時期--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末(春秋戰國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形成較完整的戰爭觀。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戰爭指導原則。
3、軍事斗爭與政治斗爭、外交斗爭的結合。
第三階段:豐富發展時期--公元前3世紀末至13世紀(秦至五代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由創造學派向綜合各家之長轉化,對軍事思想進行了整理。
2、對先秦所提出來的一些軍事思想有所發展。
3、戰略思想趨向於完善和成熟。
第四階段:體系完善時期--14世紀至19世紀40年代(明至清朝後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武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並確立了兵書的正統地位。
2、兵書數量繁多,門類齊全,軍事思想研究向體系化發展。
3、火器對軍事思想的影響,在組織指揮方式上、軍事訓練方式上也有了相應的變化。
(4)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春秋爭霸和戰國爭雄,為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場。
理論來源於實踐,同時用於指導實踐。春秋時期的諸侯想的是稱霸天下,戰國時代的王者想的是一統天下。無論是稱霸天下,還是一統天下,都要讓對手屈服。要讓對手屈服,只是期望「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不可能的。
那麼,接下來的就是相互征伐,就是要有能征善戰的將軍和謀士領兵出征,從而給各種軍事思想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台!從孫臏計殺龐涓、勾踐滅吳,到白啟長平之戰坑殺降卒四十萬、秦國統一六合,任何一種軍事思想都有機會在殘烈的戰場上一試身手,證明自己的正確。
當然,也有如趙奢者,兵敗而亡!但無論如何,戰爭實踐確實推動了戰爭理論、戰爭思想的極大發展。
5.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成熟的標志是( )。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所有的兵法都沒有《孫子兵法》論述軍事思想這么系統,這么完整,這么深刻,幾乎囊括了軍事思想方面的一切要素,所以《孫子兵法》出現,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成熟的標志。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漢代版《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於臨沂銀雀山漢墓中。
(5)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孫子兵法》在國外的流傳,許多著述都認為以日本最早,朝鮮次之,因為這兩個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歷史上與中國文化交流頻繁,而日本奈良時代多次派遣學生到中國學習,無疑為《孫子兵法》的東傳搭建了便捷的橋梁。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734年,也就是處於鼎盛時期的唐朝開元二十二年,在中國留學長達17年之久的日本學生吉備真備歷盡艱辛回到自己的祖國。
這位兼修文武的飽學之士,在離開繁華的唐朝都城時並沒有攜帶什麼絲綢珍寶,而是用唐朝廷賞賜給他的錢來買書,將大批記載中國兵學陣法知識的書籍捆載而歸,回到故鄉後傳授給日本的文士武將。
而據一部名叫《續日本紀》的日本古書所說,吉備回國後的第26年(公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授刀舍人春日部三關、中衛舍人土師宿彌關城等6人到太宰府跟隨吉備學習《孫子·九地》、《諸葛亮八陣》以及結營向背等方面的知識。
這說明吉備所帶回的這批典籍中確實包括被人們奉為「兵經」的《孫子兵法》,如果這一記載准確無誤的話,那麼《孫子兵法》傳入日本至少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子兵法
6.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
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
約從公元前 8世紀初至前 3世紀末,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逐漸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制度的變革,引起了士兵成分的變化和兵器的改進,軍事制度和作戰方式也隨之變化。
為適應這些新情況的需要,產生了統率軍隊的專職將帥,涌現了許多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軍事家和兵書著作。著名的《孫子兵法》,標志著封建統治階級軍事思想的成熟。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統而全面的軍事理論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導戰爭的規律,並奠定了中國軍事思想的基礎,指導著後代的戰爭實踐和軍事理論的研究,在國際上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孫子兵法》提出,軍事斗爭必須巧妙地運用權謀,即「上兵伐謀」,「必以全爭於天下」,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軍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戰爭結局。
它打破了奴隸社會的天命觀,以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思想,指出戰爭獲勝不取決於鬼神,只要能夠做到「知彼知己」,就可以「百戰不殆」。它提出了「以正合,以奇勝」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作戰思想。
《孫子兵法》還指出,戰爭勝負是由政治、經濟、天時、地利、人事等因素所決定的,所以封建統治階級要修明政治,順應民心。這些思想,也為《孫子兵法》同時代的其他兵書和論及軍事的著作所重視。戰國時期,人們對戰爭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例如,傳為軍事家吳起所著的《吳子》,就探索了戰爭的實質,論及戰爭發生的根源,並把戰爭分成幾種類型,賦予定義,提出對付各類戰爭的方略。
軍事家孫臏所著《孫臏兵法》,更主張拋棄「責仁義,式禮樂」的思想,要求用戰爭手段解決社會混亂局面;其作戰思想則特別強調「貴勢」和以奇制勝。這些主張,都是對《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6)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指導原則
1、重戰思想。《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大聲疾呼:「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認為戰爭是關繫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
2、慎戰思想。即慎重對待戰爭,不輕易言戰。《孫子兵法》中這樣寫道:「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
3、備戰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綢繆。孫子受當時形勢的影響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須重視備戰的思想,並告誡人們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戰備,做到「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戰思想。就是要會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勝論。「道」就是政治,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當然,在注重道的同時,其他四個「天、地、將、法」因素也不可忽視。
二是廟算制勝論。廟算,是古代開戰前在廟堂舉行軍事會議,商討與謀劃戰爭的一種方式。《孫子兵法》主張戰前要算,要對戰爭全局進行計劃和籌劃,定出可行的戰略方針。
三是「詭道」制勝論。《孫子兵法》里講道:「兵者,詭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的詭道之法,進而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目的。
7.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主要是指哪一時期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主要是指洋務運動時期。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萌生:道光帝在鴉片戰爭中的指導思想、林則徐的軍事思想、魏源的軍事著作與論點、太平天國的軍事思想、曾國藩的建軍思想、曾國藩的作戰指導思想、胡林翼的軍事論述、洋務運動時期、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成長是指:李鴻章的軍事思想、國防戰略思想之爭論、左宗棠與收復新疆戰爭的指導思想、慈禧在中法戰爭中的戰略指導思想。
中國近代軍事思想晨動盪而劇變的歷程中產生和發展的,它具有自己的特點:
一、倫理觀念佔有極重要地位 「忠君報國」、「成仁取義」等封建社會所倡導的軍人的一套道德觀念,成為影響近代軍人生活的准則,而且影響的程度上較前為甚。
二、具有多元化的結構層次 做為一個特殊的時期,近代軍事思想既體現了中國古代已經具有的傳統軍事思想的光彩,又全面經受西方近代各種軍事思想的影響。在每一位軍事家或者將領那裡,中、外軍事思想的成份都大小不一。
三、體現了由低級向高級,由進步替代落後,逐步轉變、更新、完善、發展的趨勢。 鴉片戰爭後,林則徐等有識之士救亡圖存,提出「師夷長技而制夷」的主張。甲午海戰後,人們從重視武器裝備到重視軍制改革,有了長足進步。辛亥革命後,開始把政治統帥軍事當作軍事活動的一條主線,主張通過武裝斗爭,推翻舊的軍事乃至政治體制,以建立煥然一新的國家機器。
(7)什麼標志著中國的傳統軍事思想變革的開端擴展閱讀:
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各階級、集團及其軍事家和軍事論著者對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它反映了中國近代軍事領域發展變化的歷史進程。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暴露出清王朝軍事思想的嚴重弱點。隨著列強歷次侵華戰爭的進行和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受到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思想越來越大的沖擊和挑戰,並由此發生了此消彼長或相互融合的歷史性演變,導致了中國近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鴉片戰爭時期,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初步認識到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標志著變革傳統軍事思想的開端,對近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在戰爭實踐中,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等繼承傳統的軍事思想,從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作戰指導思想。他們對戰爭持慎重態度,主張「謹慎為先」「穩慎為主」。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頂峰。太平軍建立之初,就在嚴密組織的思想指導下進行組建,仿照《周禮》制定《太平軍目》,以軍、師、旅、卒、兩、伍的序列編組部隊,先後建立起陸營、土營和水營,實行具有供給制性質的「聖庫」制度,成為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綱領最明確、組織最正規的起義武裝,並開始用繳獲、購置的洋槍洋炮裝備部隊。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統治階級中一部分被稱作洋務派的官僚奕_、文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出於鎮壓農民起義和抵禦外敵侵入的雙重目的,繼承「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展了一場「自強」運動(史稱「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失敗後,進一步提出「以大治水師為主」的方針,設立海軍衙門,加速購買外國艦船,優先擴充北洋海軍。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北洋海軍章程》的制訂,標志著近代資產階級軍事思想開始在海軍占據主導地位。此外,洋務派還本著「用人最為急務,儲才尤為遠圖」的方針,著手興辦聘有洋人當教員的軍事學堂,並選派學生出國留學。
這是晚清建軍思想從舊營制朝「以步隊為主,騎、炮、工程隊為輔」的合成軍隊方向邁出的決定性的一步。
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中央統治權落入袁世凱手中。袁世凱死後,各割據勢力依附於不同的帝國主義勢力,互爭雄長,全國統一的軍制被各自為政的軍閥所破壞,軍隊的私屬性更為明顯,帶有濃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8.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特點是什麼
古代軍事思想是在冷兵器時代、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的軍事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經歷了由原始社會末期到封建社會晚期漫長的歷史過程。
以金屬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軍事革命,促進了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前期,軍事思想的發展水平一直居於世界前列。
遠古時代,伴隨著戰爭和戰爭准備活動的出現,人們開始了對戰爭等軍事問題的思考,軍事思想開始萌芽。由於那時人類社會還普遍處於蒙昧狀態,人們最初往往把戰爭發生和勝負的原因歸結為「天意」「神旨」等。
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黃帝、炎帝、蚩尤部落間的戰爭,兩河流域蘇美爾人關於「秩序」之神戰勝「混沌」之魔的傳說,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秦代修築萬里長城體現的「用險制塞」思想;漢代推行軍屯實邊措施;隋至唐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軍事戰略區,採取強干弱枝、居中馭外、中外相維的兵力部署原則;
明代提出的哨於遠洋、擊於近海、鞏固海岸、嚴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國古代國防思想有了新的發展。唐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圍城打援、一舉兩克的戰法;
《衛公兵法》提出的速決和持久不可偏廢的觀點;火器出現後,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線、各兵種配合作戰的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古代作戰指導思想。
9. 變革中國傳統軍事思想的先驅是誰
魏源和林則徐
10. 軍事思想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
1、軍事思想作為獨立的意識形態出現,始於奴隸社會。「攻」、「守」、「戰術」、「統率」等軍事概念就產生於奴隸社會時期。
此時,人們已開始探討戰爭與物質力量的關系,在一定程序上認識到軍隊的多寡,武器的數量和質量,對於戰爭勝負具有重要作用。「強勝弱」、「眾勝寡」成為一般的作戰原則。它標志著這時出現的軍事思想已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性質。
2、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一些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在戰爭中衰亡。
這促使人們認識到,戰爭勝負不僅取決於物質力量的強弱,而且同政治因素,戰爭的性質,力量的運用及其強弱轉化,有著密切關系。
這一認識是由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的軍事著作首先在理論上加以闡明的。
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軍事論著,總結了當時軍事斗爭的經驗,揭示了戰爭中眾寡、強弱、虛實、攻守、勝敗等范疇的對立和轉化關系,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等軍事原則。
這說明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中已經飽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發展,使大量火器和眾多人力投入戰爭成為現實。
在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統治的大革命中,在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的戰爭中,戰爭規模空前擴大,戰爭的本質也暴露得更加充分。
以普魯士軍事理論家C.P.G.von克勞塞維茨所著《戰爭論》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軍事理論,運用當時的哲學和歷史學成果,總結了拿破崙戰爭及以前的一些戰爭經驗,闡明了戰爭與政治、戰爭與經濟、暴力運用與科學技術的相互關系,並提出了若干作戰原則。
由克勞塞維茨和與其同時代的軍事家若米尼等人所闡發的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基本觀點,代表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他們的著述已成為公認的軍事名著,至今仍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家奉為經典。
4、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又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實踐經驗的積累,資產階級軍事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它更加重視先進科學技術在戰爭中的作用,並在現代戰爭的作戰方法、技術運用、組織指揮以及軍隊現代化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理論和原則。
但是,由於其階級的偏見和認識論、方法論的片面性,資產階級軍事思想一般都掩蓋戰爭的階級本質,並且過分強調武器和技術在戰爭制勝因素中的作用,從而貶低了人民群眾的作用。
5、無產階級軍事思想的形成 ,無產階級在爭取自身解放的過程中,不斷總結革命戰爭經驗,並且吸取了軍事思想史上的積極成果,形成了自己的軍事思想。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K.馬克思、F.恩格斯、列寧、И.В.斯大林、毛澤東以及其他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人物,在創立、運用和發展無產階級軍事思想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
他們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論證了戰爭的社會歷史根源,指明了暴力對新社會誕生的促進作用和對經濟的依賴性,指出社會生產方式和物質條件對於戰爭的制約作用;
明確區分戰爭的政治性質,揭示階級社會戰爭的階級本質,闡發了戰爭的基本規律,並且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作用,強調建設人民軍隊的重要性,提出了無產階級的軍事斗爭綱領和作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