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二戰國民黨軍事實力排名

二戰國民黨軍事實力排名

發布時間:2021-03-04 19:16:59

Ⅰ 誰知道二戰時軍事力量排名

1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
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
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
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小日本與美國的比較: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2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德國和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蘇德戰爭正式爆發。在此之前,蘇聯的軍事裝備和軍人綜合素質都不在德軍之下,由於蘇聯在三十年代的經濟增長,使得投入於軍事准備的經濟能力大大增強,這十年裡,蘇聯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世界上最強的幾支,和德軍的整體實力差不多。但結果卻是,在三年的蘇德戰爭里,蘇聯共死亡了包括1000萬士兵在內的200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萬多人。在戰爭進行時,蘇聯的軍工機器一直沒有停下來,共生產了約10餘萬輛坦克和火炮。

蘇聯的面積是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德國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千萬。德國沒有豐富的戰時資源可供使用,而蘇聯的資源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從資源上的實力分析,雙方不是一個等級上的。蘇軍一開始就被動挨打,每次戰役都會10萬10萬的士兵被俘或被殲,而且蘇聯還有美國在太平洋和日軍作戰,牽制了日軍的北進;同時英法及歐洲反法西斯軍民在西歐、南歐、以及北非幾條戰線上和德軍抗戰,使德軍整體的軍事實力的總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說德國是以其最多60%的綜合軍事實力來同以近95%的綜合軍事實力的蘇軍在蘇聯本土進行戰爭,蘇聯在雙方的戰爭條件上占著比德國多得多的優勢。

Ⅱ 二戰時國民黨軍事實力

抗日戰爭前,中國的軍事實力:
陸軍方面,中央有統一番號者有175個步兵師,59個獨立步兵旅,43個獨立步兵團;9個騎兵師,5個獨立騎兵旅,3個獨立騎兵團;炮兵4個旅,18個團,15個營(獨立建制);工兵2個團;交通兵3個團;通信兵2個團;憲兵11個團3個營。另外稅警總團約2個師的兵力,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約一個加強師的兵力。總計官兵2029000人。
175個師中包括中央軍、晉軍、原東北軍、原西北軍、黔軍、滇軍、原鎮嵩軍、粵軍、寧夏回軍、川軍、湘軍、陝軍等地方派系軍力,還有新編步兵師6個。
其他部隊:裝甲團一個(保密未公開),團長杜聿明,配有戰車一營,炮兵二營,高炮一營。另有新疆部隊10個師,不在中央編制。此時中央紅軍已改編為八路軍後又旋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轄115師(林彪12000人)120師(賀龍6000人)129師(劉伯承8000人),另陝北警備旅(蕭勁光4000人)。
陸軍編制,當時國民黨中央規定兩種:其一,每師三個步兵團,另加師屬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連(或營)及衛生隊,此類師多輕裝備。其二,每師二步兵旅,四步兵團,另師部直屬,炮兵團、工兵、通信兵、輜重兵營、特務連、衛生隊、探照燈排,裝備較好。
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小炮排。團部直轄炮兵(82迫擊炮)連,通信、特務排,全團按編制應有2000餘人。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每團大約1700人就很不錯了。
陸軍裝備
1.中央軍
以中正式步槍為基準,騎、炮兵用中正式馬槍(中正式步槍與捷克式7.9厘米步槍相類同)。駁殼槍(德制自來得,可連發,近距離沖鋒用),手槍,重機槍(營機槍連6挺)。輕機槍(每步兵連6挺),小炮(每營2門),步兵炮(82迫擊炮)每團步兵連4門。山炮或野炮(以75口徑為准)每師炮兵團36門)。實際上步兵團大致相同,其他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不盡相同。炮兵多集中使用。師炮兵團等有的有有的沒有。槍支則是有什麼就用什麼,國外進口加中國製造。口徑為7.9或6.5兩種,盡可能使一個團或一個營槍支口徑一致,以便作戰時可以交換子彈使用。有些槍支還是由清末新軍或北洋軍傳承下來的,繼續使用。
2.東北軍
因張作霖緣故,多用日式武器,明治30年和38年式步槍較多。張學良請德國技師研製88式火炮,後為日軍所獲,視為珍寶,大量裝備。
3.舊西北軍
除了北洋傳承武器外,有大量蘇聯援助武器。自己有兵工廠造輕武器。
4.晉軍
部分北洋傳承,太原兵工廠煉鋼較差,所產輕武器性能不佳。炮兵有十團,集中使用。
5.桂軍
所用武器部分為民國初年陸榮廷、譚浩明、沈鴻英等遺留下來的。部分是北伐時收自各地方部隊。廣西較貧瘠,故實行精兵政策,只有六個步兵師,裝備還可以。、
6.粵軍
廣東富裕,廣州兵工廠可自造,重武器有港口進口方便,裝備較佳。每師有炮兵、工兵、輜重兵、特務兵各一營,騎兵、通信兵各一連,電信兵一隊,軍醫院一所,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陸軍建制、裝備最佳的部隊。
7.川、滇、黔等軍
川軍以劉湘部編制裝備較為完整,其餘部隊裝備較差;滇軍裝備較好,有部分法式裝備;黔軍與滇軍關系較好,故裝備尚可。何健湘軍多中央化,與中央軍類同。
8.陝、寧、甘等軍
陝軍已中央化,裝備平平;寧夏軍因隨韓復渠跑過河南、山東,加上自身有錢,武器外購較多;裝備皆不錯。甘肅馬步芳,武器部分由其父馬琪傳承,部分外購,以騎兵為主。
數據來源《戰略與歷次戰役》楊天石 臧運祜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Ⅲ 二戰的時候世界各國軍事力量對比

美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早在很早之前,美國的整體力量就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就拿經濟來說,在1940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達到了2000多億美元,當時,美國的兵力已經有1050萬人,還配有很多非常先進的武器。

中國在二戰期間是一個剛從封建社會掙扎出來的處在動盪年代的國家,當時的經濟並不景氣,訓練有素的士兵不多,還有幾十萬的民兵,武器也大多是自己製造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裡奪來的,整體實力不容樂觀。好在當時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才有了今天中國的繁榮昌盛!

日本在當時的經濟是很不錯的,有283億美元,雖然日本地方不大,但是配備的軍事力量和武器還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和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經濟發展的非常富有,有561億美元,比日本還要好,然後希特勒為了能夠增強軍事力量,開始製造一些先進的武器和軍火,這為他後來發動戰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蘇聯應該是二戰的時候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了,他的工業革命進行的比較早,軍隊的人數從最初的600萬人發展到後期的1200萬人,軍隊的人數也是非常龐大的,除此之外,蘇聯還生產塔克和火炮等軍火,據統計,在二戰時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還有大量的火炮。

(3)二戰國民黨軍事實力排名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

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

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

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麼劃定相關原因的范圍了,中華民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7000萬的變化)。

比如中華民國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佔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佔20%。

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華民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飢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

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華民國所公布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准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

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佔76%,因傷致死佔16%,因病、事故等死亡佔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佔82.9%,因病減員佔16.6%,凍傷佔0.5%)。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

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

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

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Ⅳ 二戰時期,國軍戰鬥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多少能單獨與哪些國家對抗

這個說不清楚,復如果就中央軍制、晉綏軍、川軍、滇桂系軍隊和遠征軍各自的實力來看,打義大利輕而易舉。如果用川軍的人,稅警團的紀律,中央軍的裝備,再加上幾個黃埔的軍官,打小日本還是沒有問題的,對英國要看是什麼部隊,如果是南亞的雜牌軍,那肯定不用說了,而且英國的步兵一直不是強項,所以不好比,不過人家的裝甲師國民黨肯定玩兒不贏。
以上對比僅限陸軍,海空軍不進入比對范圍。
至於美德蘇就不用考慮了,在二戰那個時候國民黨的軍隊和這三個國家的武器對比差的不是一兩個級別,輕武器里沒有手雷、自主沖鋒槍,自主輕重機槍,可以生產、仿造別國武器但是軍工實力嚴重不足。重武器:大口徑火炮、輕重型坦克、自主狙擊槍、火箭筒根本有都沒有。至於海空軍我們就也就不談了。
所以,總結一下,國民黨的軍人是不錯的,保國守土當仁不讓。不過國民黨的一些指揮官太菜,裝備也實在太差,太差。綜合戰鬥力只能說比義大利強一點,因為義大利在二戰就是打醬油的,實在不怎麼樣。
但對對抗的問題我就實在不好回答你了。
抱歉,說了那麼多沒有解決你的問題,不過我實力不濟確實不好解答這樣的問題,不好意思。

Ⅳ 二戰前軍事排名是多少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二戰後期我國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Ⅵ 1937年世界大戰前夕各國軍事實力,包括國民黨,並且排個名次。

綜合國力 美國 德國 英國 蘇聯 法國 日本 義大利
軍事實力 德國 蘇聯 法國 英國 日本 美國 義大利,美國37年還沒有擴軍。

Ⅶ 二戰時國民黨軍事實力如何

抗日戰爭前,中國的軍事實力:
陸軍方面,中央有統一番號者有個步兵師,59個獨立步兵旅,43個獨立步兵團;9個騎兵師,5個獨立騎兵旅,3個獨立騎兵團;炮兵4個旅,18個團,15個營(獨立建制);工兵2個團;交通兵3個團;通信兵2個團;憲兵11個團3個營。另外稅警總團約2個師的兵力,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約一個加強師的兵力。總計官兵2029000人。
175個師中包括中央軍、晉軍、原東北軍、原西北軍、黔軍、滇軍、原鎮嵩軍、粵軍、寧夏回軍、川軍、湘軍、陝軍等地方派系軍力,還有新編步兵師6個。
其他部隊:裝甲團一個(保密未公開),團長杜聿明,配有戰車一營,炮兵二營,高炮一營。另有新疆部隊10個師,不在中央編制。此時中央紅軍已改編為八路軍後又旋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轄115師(林彪12000人)120師(賀龍6000人)129師(劉伯承8000人),另陝北警備旅(蕭勁光4000人)。
陸軍編制,當時國民黨中央規定兩種:其一,每師三個步兵團,另加師屬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連(或營)及衛生隊,此類師多輕裝備。其二,每師二步兵旅,四步兵團,另師部直屬,炮兵團、工兵、通信兵、輜重兵營、特務連、衛生隊、探照燈排,裝備較好。
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小炮排。團部直轄炮兵(82迫擊炮)連,通信、特務排,全團按編制應有2000餘人。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每團大約1700人就很不錯了。
陸軍裝備
1.中央軍
以中正式步槍為基準,騎、炮兵用中正式馬槍(中正式步槍與捷克式7.9厘米步槍相類同)。駁殼槍(德制自來得,可連發,近距離沖鋒用),手槍,重機槍(營機槍連6挺)。輕機槍(每步兵連6挺),小炮(每營2門),步兵炮(82迫擊炮)每團步兵連4門。山炮或野炮(以75口徑為准)每師炮兵團36門)。實際上步兵團大致相同,其他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不盡相同。炮兵多集中使用。師炮兵團等有的有有的沒有。槍支則是有什麼就用什麼,國外進口加中國製造。口徑為7.9或6.5兩種,盡可能使一個團或一個營槍支口徑一致,以便作戰時可以交換子彈使用。有些槍支還是由清末新軍或北洋軍傳承下來的,繼續使用。
2.東北軍
因張作霖緣故,多用日式武器,明治30年和38年式步槍較多。張學良請德國技師研製88式火炮,後為日軍所獲,視為珍寶,大量裝備。
3.舊西北軍
除了北洋傳承武器外,有大量蘇聯援助武器。自己有兵工廠造輕武器。
4.晉軍
部分北洋傳承,太原兵工廠煉鋼較差,所產輕武器性能不佳。炮兵有十團,集中使用。
5.桂軍
所用武器部分為民國初年陸榮廷、譚浩明、沈鴻英等遺留下來的。部分是北伐時收自各地方部隊。廣西較貧瘠,故實行精兵政策,只有六個步兵師,裝備還可以。、
6.粵軍
廣東富裕,廣州兵工廠可自造,重武器有港口進口方便,裝備較佳。每師有炮兵、工兵、輜重兵、特務兵各一營,騎兵、通信兵各一連,電信兵一隊,軍醫院一所,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陸軍建制、裝備最佳的部隊。
7.川、滇、黔等軍
川軍以劉湘部編制裝備較為完整,其餘部隊裝備較差;滇軍裝備較好,有部分法式裝備;黔軍與滇軍關系較好,故裝備尚可。何健湘軍多中央化,與中央軍類同。
8.陝、寧、甘等軍
陝軍已中央化,裝備平平;寧夏軍因隨韓復渠跑過河南、山東,加上自身有錢,武器外購較多;裝備皆不錯。甘肅馬步芳,武器部分由其父馬琪傳承,部分外購,以騎兵為主。
數據來源《戰略與歷次戰役》楊天石 臧運祜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Ⅷ 二戰各國軍事實力排名

1.美國,美國是二戰時期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工業世界第一,年產量飛機達10萬架,和坦克4萬輛,軍隊數量最高峰達1200萬
軍隊數量:9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10分,
總體實力:10分。
2.納粹德國,德國是二戰時期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工業世界第三,經濟第三,(第一名和第二是美國和蘇聯,但是德國人均高於蘇聯),雖然德國的產量比美蘇少,但是質量高於美蘇,軍隊人數最高峰達1700萬,(其中1200萬德軍,500萬是撲從國軍),質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如,在荷蘭戰役中,有一個德軍60人對戰荷軍1200人的戰役,兵力1:20,荷軍為防禦,德軍為進攻,最終德軍勝利,傷亡為德軍死亡6人,荷軍死亡60人,死亡比列為1:10,受傷不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荷軍是遠高於德軍,10個荷軍生命換取1個德軍生命,代價也太高了吧,而且荷軍是躲在戰壕,而德軍在沖鋒,雖然德軍傷亡不是1:20,但是德軍不怕死,剩餘的荷軍不是逃跑,就是被浮。
軍隊數量:9分,
士兵質量:10分,
武器裝備:10分,
指揮水平:10分,(如北非戰役隆美爾5萬德軍,義大利30萬對戰60萬英軍20萬法軍,把英軍打得丟盔棄甲)
綜合國力:8分,
總體實力:10分,
3.蘇聯,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第二強國,經濟第二,工業第二,軍隊人數高峰時達1500萬,另有1000萬非正規軍,如武裝平民,在蘇德戰場,550德軍對戰2500萬蘇軍,有時不武裝的蘇聯平民也偷襲德軍,斯大林格勒300萬蘇軍對戰100萬德軍,由此可見蘇軍兵力如此巨多
軍隊人數:10分,
士兵質量:7分,
武器裝備:7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9分,
總體實力:9分,
4.英國,英國是二戰時期第一大殖民帝國,第二大海軍強國,第四大經濟總量,在北非戰役最中打敗德軍,(由於德軍人數極少,英軍50萬對戰德軍,10萬對戰意軍,自由法國15萬對戰德軍,5萬對戰意軍)殲滅德軍4萬多,在大西洋海戰,英軍也取得重大戰果
軍隊人數:6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7分,
總體實力:7分,
5.法國,法國是二戰時期世界第四大海軍強國,雖然在短短一個月被德國打敗,但並不代表實力差,第一是因為對手太強,士兵質量及指揮能力與德國差太多,如果對手是蘇聯,法國是不會輸的
軍隊人數:7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7分,
綜合國力:6.9分,
總體實力:6.9分,
6.義大利,義大利是二戰時期世界第5大海軍強國,第6大經濟體,
軍隊人數:6分,
士兵質量:7分,(但是精神層面低)
武器裝備:7.9分,
指揮水平:5分,
綜合國力:6分,
總體實力:6分,
7.日本,日本是二戰時期軍隊精神最高不怕死,世界第三大海軍強國,
軍隊人數:8分,
士兵質量:6分,
武器裝備:5分,
指揮水平:6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5分,
8.波蘭,波蘭在二戰時期陸軍較強,軍隊人數為150萬以上,
軍隊人數:5分,
士兵質量:6.5分,
武器裝備:6分,
指揮水平:5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4.8分,
9.土耳其,土耳其在二戰時期是中立國,但國力較強,武器裝備比日本好一點,
10.西班牙,西班牙也是中立國,但是綜合國力也偏強,
11.中國,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國家,也是二戰傷亡最多,付出代價最高的國家,
軍隊人數:7分,
士兵質量:5分,(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為6分)
武器裝備:5分,(國軍6.5分,共軍4分)
指揮水平:6.5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5分但

Ⅸ 二戰時期國民黨軍官排名

二戰時期!!!!!!
1 蔣介石 理由不解釋
2何應欽 軍政黨都有極高的地位 資格老 一直在中央 蔣也比較信任 軍隊中有自己的親信 政壇不倒翁!1945年9月,何應欽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憑這一點,他不拍第二排誰呢!
3白崇禧 軍政黨都有極高的地位 資格老 號稱小諸葛 廣西三傑的老三 多數時候在中央 且有十多萬地方勢力做後盾,敢挑戰蔣的權威;
4陳誠 蔣的心腹愛將 軍政黨有極高的地位 多數時候在中央 軍隊中有自己的親信 蔣說,軍中不可一日無辭修(陳誠的字),與何應欽、白崇禧號稱抗戰時候的軍中三巨頭!
5李宗仁 最大的地方勢力之一,廣西三傑的老大,資格老戰功卓著,台兒庄一戰名揚天下,與好基友白崇禧號稱李白,蔣的三次下台,都與他倆有關,抗日時,一直在地方排名靠後點,且不受蔣重用,要不然拍排第二或者三。
6閻錫山 最大的地方勢力之一,特精靈,政壇不倒翁!
7程潛 元老級人物 抗日時候地位極高 影響力大 實權不大 也沒有自己的勢力,排名靠後點
8薛岳 一直在地方做官,以前反過蔣,後受陳誠保薦,跟蔣後,受蔣、陳重用與支持,戰功卓著 地位一路飆升,消滅日寇最多,抗日名將!
9顧祝同,10衛立煌 不怎麼了解 應該排得上的
11張發奎 抗戰前,受汪精衛影響帶著薛岳,聯合李宗仁白崇禧,反過將,鐵四軍出生,一代猛將,政治能力差 了點, 可惜反將時,把自己的軍隊玩完了,要不然與李宗仁閻錫山齊名,
12 馮玉祥 元老級人物,可惜中原大戰後成光桿40了,抗戰後做過戰區司令,但連原西北軍部下也指揮不動了,隨機唄搞掉起來了,有地位,沒實權,排名靠後了,如果要排整個民國時期,他的排名會很高的,
還有張學良,二戰時就被軟禁了,排不了名的,張排名最高時候應該是中原大戰到西安事變 ,第二。

閱讀全文

與二戰國民黨軍事實力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