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理論什麼是人民戰爭

軍事理論什麼是人民戰爭

發布時間:2021-03-04 09:11:28

⑴ 大學 軍事理論 人民戰爭

歷史上的人民戰爭,一方面由於戰爭的正義性質代表著不同進步階級的利益,因而發動人民群眾參加和支持戰爭的深度和廣度亦不相同;另一方面,由於「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③因而,人民戰爭的基本概念也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br> (一)歷史上有不同的人民戰爭人民戰爭,就是人民群眾為了反抗階級壓迫、民族壓迫和抵禦外來侵略,動員、組織和武裝起來進行的正義戰爭。從廣義上說,凡屬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並有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戰爭,都是人民戰爭。但只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並在其正確綱領指導下的人民戰爭,才是徹底的人民戰爭。<br> 「人民戰爭」這一概念,雖然產生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後,但人民戰爭的實踐卻早已伴隨著歷史上階級的或民族的正義戰爭而產生和發展。毛澤東曾把中國殷商時期的周武王伐紂稱為「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①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羅馬的斯巴達克的奴隸起義,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義大利、普魯士和西班牙等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一世的侵略戰爭,中國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等,都稱為人民戰爭。<br> 在戰爭史上,某些國家或民族的統治集團,為了維護本階級或本民族的狹隘利益,推行殖民主義和擴張主義政策,也標榜自己所進行的掠奪性戰爭為「全民戰爭」或「民眾戰爭」。例如日本和沙皇俄國為重新分割中國東北和朝鮮所進行的非正義性質的日俄戰爭等,其實質都不是人民戰爭。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一書中提出了「民眾戰爭」的概念,並對其特點、地位作用及運用原則等作了系統論述,不乏其為精闢見解。反映了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在戰爭中對待人民群眾的一定程度的正確態度。但由於其根本上受到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其理論缺乏徹底的人民性和正義性,抹殺了戰爭目的中的階級性質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亦不具有真正的人民戰爭的實質。<br> 歷史經驗證明,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出現以前的人民戰爭,往往不能使①《周恩來選集》(上卷)第338頁。<br> ②《朱德選集》第150頁。<br> ③《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364頁。<br> ①《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95頁。<br>
戰爭取得徹底勝利,或雖能取得勝利,但勝利果實最終不能落到人民手裡,以至成為統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在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大小數百次的農民起義戰爭,雖然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勢力,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但由於當時還沒有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系,沒有新的階級力量,沒有先進的政黨,因而這種人民戰爭總是陷於失敗,使封建的經濟關系和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繼承了下來。在近代,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君主制。但因為沒有一個明確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比較廣泛地發動勞動群眾,沒有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革命的政黨,使得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勇氣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進行到底,致使這一雖屬人民戰爭性質的勝利果實,卻被代表封建勢力的袁世凱所篡奪。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才是徹底的人民戰爭。<br> (二)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是在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吸收中國歷史上人民戰爭的寶貴經驗,根據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革命的特點,在革命戰爭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人民奪取革命戰爭勝利的指針,並經受了革命戰爭的成功檢驗,被證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和科學。<br> 毛澤東對人民戰爭理論的創造性貢獻,在於他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順應了發展著的革命時代,尊重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歷史經驗,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使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戰爭的理論中國化。從根本原理上說,他的人民戰爭思想,就是對於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的正確運用。這就是:(1)人民戰爭必然是正義戰爭。毛澤東指出:「全世界一切由人民起來反對壓迫者的戰爭,都是義戰。」①人類大多數和中國人的大多數所舉行的戰爭,毫無疑義地是正義戰爭,是拯救人類拯救中國至高無上的榮譽事業,是把全世界歷史轉到新時代的橋梁。即根據革命戰爭的正義性質,強調戰爭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能夠在戰爭中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也能夠在基本利益取得一致的基礎上,把不同的階級、民族和集團聯合起來,組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以反對和戰勝共同的敵人。因此,當戰爭的目的是直接代表著人民利益的時候,政府就不應畏懼人民反對戰爭。「戰爭的性質決定政府和人民的關系,這是一個歷史的原則。」②(2)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br> 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進行社會變改的主力軍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毛澤東認為,在戰爭中「兵民是勝利之本」。③「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④革命戰爭是人民戰爭,只有動員和依靠人民,使幾萬萬人齊心一致,貢獻一切給戰爭,才能贏得革命戰爭。因此,必須堅定地把黨的群眾路線在戰爭中貫徹始終。<br> (3)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①《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61頁。<br> ②同上書,第2卷,第384頁。<br> ③同上,第509頁。<br> ④《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11頁、第469頁。<br>
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⑤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但要把勝利的可能變為現實,除了客觀存在的物質條件之外,還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br> 即戰爭中自覺的能動性。同時,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也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總之,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是一種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基礎的,以政治與軍事相結合為本質特點的,徹底的人民戰爭思想。<br> (三)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特徵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特徵,是指相對於一般革命戰爭和正義戰爭所反映出來的不同的本質特點。它是在中國革命戰爭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和長期處於敵強我弱條件下,從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人民戰爭理論繼承與發展的關繫上,側重於探討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基本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1)徹底解放人民的戰爭路線。戰爭政治上的進步性質,是人民戰爭的基本屬性。正義戰爭和革命戰爭都是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解放戰爭,也都是符合人民群眾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人民戰爭。但不同戰爭的進步性質卻決定著不同的人民戰爭的具體含義和特徵。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是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所創立的以工人階級(通過共產黨)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聯合人民大眾以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立一個統一、獨立、富強的人民民主共和國為目的的,徹底解放人民的民主革命。其最高綱領是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種明確的奮斗綱領所反映的徹底解放人民的戰爭路線,在人民戰爭史上是少有的。(2)空前規模的深入發動人民。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加和支援革命戰爭,這是人民戰爭的又一基本特性。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人民戰爭,在發動人民群眾的廣度和深度上均為歷史上所罕見。毛澤東認為,「只有堅決地廣泛地發動全體的民眾,方能在戰爭的一切需要上給以無窮無盡的供給。」①因而主張必須在解放區民主政府的領導下,在深入動員的基礎上,除將一切青壯年男女在自願和民主的原則下組織在游擊隊和民兵隊伍中以外,還應把一切人民組織在工人的、農民的、青年的、婦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職業與工作團體之中,熱烈地從事援助軍隊的各項工作。並通過廣泛的統一戰線政策,以獲得廣大人民群眾對人民革命戰爭的積極支持。這種對人民群眾發動的廣度和深度的戰爭,在中國歷史上的農民戰爭不可能有,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和國共合作時期的北伐戰爭也都不會有。(3)多種斗爭形式的緊密配合,以軍事斗爭為主,與其他各種斗爭形式相配合,這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徵。毛澤東明確提出,在廣泛組織人民參加各種團體積極從事支援軍隊作戰之外,還必須號召一切革命人民熱烈地參加和從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和衛生等多種形式的斗爭。這一思想,不但在歷史上的一般人民戰爭不可能產生,即使是列寧在十月革命後所領導的保衛新生政權、粉碎外國武裝勢力進攻的國內戰爭和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領導的反法西斯德國入侵的衛國戰爭,都沒有達到這樣明確和全面的高度。從而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大大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當時條件下所提出的人民戰爭的范圍和內容。(4)<br> 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歷史上一些正義性和革命性的人民戰爭。不少都是由⑤《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11頁、第469頁。<br> 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492頁。<br>
於領導集團或缺乏明確的革命綱領,或由於革命戰爭的勝利沖昏頭腦而導致內潰,而不能堅強地領導人民將戰爭進行到底。恩格斯在總結皮蒙特軍隊失敗的教訓時指出,皮蒙特王室所領導的抵抗奧地利帝國的戰爭雖然具備了人民戰爭的條件,但因他們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矛盾的,因而害怕把人民發動和武裝起來,寧可跟敵人講和,而不願同人民聯合以至放棄領導。中國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推行的片面抗戰路線,則是相似性質的又一例證。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人民戰爭,不但在戰爭的根本利益上與廣大人民群眾是一致的,而且具有明確的政治綱領,有遠大的政治眼光,有堅強的組織領導能力,成為人民戰爭的領導核心和人民戰爭必勝的根本保證。正如毛澤東在講到廣大持久的抗日戰爭時說的;這在人類的戰爭史中,都是頗為新鮮的事情。「這件事是同時代進步到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一事分不開的,是同共產黨和紅軍的存在分不開的,這乃是問題的焦點所在」。①

⑵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理論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軍事理論永遠是制勝的法寶,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即軍隊與民眾的團結和進步是戰勝敵人的最根本因素。這是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的講演中提出的。毛澤東指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要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應該努力的事情很多,最根本的兩個方面是軍隊和人民的團結進步。在軍隊方面,必須革新軍制和採用進步的靈活的戰略戰術,沒有這一點是不能勝利的,但更重要的是把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於軍隊之中,激發官兵最大的抗戰熱忱,才能有最好的基礎去發揮一切技術和戰術的應有效力。在民眾方面,必須把全國的民眾動員與組織起來,使軍隊和民眾打成一片,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打倒日本侵略者。

1946年8月,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指出: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戰爭勝負是由敵對雙方政治、經濟、軍事、自然地理和主觀指導能力等諸因素決定的。而這種決定作用歸根結底要通過人民群眾來體現。從政治因素看,戰爭性質的作用,要通過人民群眾對戰爭的態度來體現戰爭的政治因素正是通過人民群眾的人心向背長期發揮作用,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從經濟因素看,戰爭依賴於經濟,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但經濟條件、物質基礎是靠廣大人民群眾去生產、創造、並運往前線的。戰爭的經濟因素正是通過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長期發揮作用,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從軍事因素看,人民群眾從根本上決定著軍事力量的強弱。人民群眾與軍隊緊密結合,就會形成戰勝敵人的整體優勢,就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等缺陷條件。戰爭的軍事因素正是通過人民群眾對軍隊的配合程度長期發揮作用,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從自然地理因素看,人民群眾最熟悉戰區自然地理條件,他們站在哪一邊,直接影響著對自然地理條件的利用程度,進而影響到戰爭的勝負;從主觀指導能力的因素看,人民群眾是智慧的源泉,是創造戰略戰術的基礎條件。由於人民群眾在影響戰爭的諸多因素中,都處於主體地位,因此,他們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

孫子 曰: 兵* 者, 國 之 大 事, 死 生 之 地, 存 亡 之 道, 不 可 不 察 也。故 經 之 以 五 事 校 之 以 計, 而 索 其 情: 一 曰 道, 二 曰 天, 三 曰 地, 四 曰 將, 五 曰 法。
道 者, 令 民 與 上同 意 也, 故 可 以 與 之 死, 可 以 與 之 生, 而 不 畏 危。

什麼是「道」?為什麼孫子把「道」做為兵法五事之首?孫子說的「道」就是治國之道,就是治國思想,就是國家的發展思想。孫子說:「道 者, 令 民 與 上同 意 也, 故 可 以 與 之 死, 可 以 與 之 生, 而 不 畏 危」,就是說國家的發展思想國家的用兵之道與國民的發展需求同意也,故民可以與國家共生死而不畏。

軍人在前方打仗,軍隊打仗靠士氣,而後方的百姓民眾對戰爭的態度是絕對對士氣有很大的影響的,如果這場戰爭是為了維護國民百姓的利益就會得到國民百姓的支持擁護,那些軍人就是國民百姓的保護神,就是最可愛的人,就是人民英雄,人民崇拜這些軍人英雄。只有國民百姓支持的軍隊才是最有士氣的,也是可以為國民百姓付出生命的,這樣的人民戰爭就是戰無不勝的。

只有獲得多數國民支持幫助的戰爭才是人民戰爭,戰爭靠經濟基礎,吃的用的,還有那些武器,都是依靠後方國民百姓生產的。就是國家的經濟也是需要在全體國民的努力才能夠在戰爭中穩定發展的。這才是真正強大的軍隊後勤力量。
如果戰爭不符合多數國民的利益,引起了多數國民的反對,國家經濟就會動盪混亂,一些奸商就會利用混亂發戰亂財,國民都自己顧自己,不團結奮斗一致對外,甚至還反對戰爭抗議戰爭,那些軍人戰死了也只是政府授予英雄稱號而已,人民並不認為他們是英雄,那些軍隊怎麼能有士氣?那些軍人在打仗的時候總是在想自己的軍人服役期還有多長時間到期了就能退役回家了,這樣的軍人怎麼能有士氣?他們不認為戰爭跟自己有關系,自己只是在服兵役,在做服兵役的工作。這樣的兵只是個戰爭機器,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沒有信仰,他們只是和武器組合起來的戰爭機器,靠先進武器壯膽而已,一旦遇到有強大武器的對手就如同老鼠一樣沒有膽量士氣了。

為什麼一些侵略戰爭往往會以失敗告終?因為侵略戰爭沒有獲得大多數本國國民的支持,他不屬於人民戰爭。因為他受到了被侵略國家的多數國民的反抗,反抗者的抗戰屬於人民戰爭。所以侵略者必然失敗。

現在的侵略者很會分裂他們想侵略的國家,他們最害怕被侵略的國家團結起來形成人民戰爭,所以他們用思想伐謀混亂敵國人民的思想,他們用利益拉攏分裂敵國的政治力量。現在有一些人在否定毛澤東的人民戰爭軍事理論就是因為敵對中國的國家害怕這個人民戰爭軍事理論,因為這個理論能把軍民團結如一人,他們害怕中國人團結統一,只有混亂中國人的思想分裂中國才能不戰而勝中國。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否定毛澤東的一切思想,用造謠污衊否定毛澤東否定毛澤東思想。
國家的發展思想是人民戰爭的基礎,國家的發展思想符合多數國民的發展需求就會形成國家的凝聚力,這種國家凝聚力是最強大的人民戰爭力量。戰爭不是只有打仗才是戰爭,一個國家的團結統一發展強大就是不戰而勝的戰爭。毛澤東思想就是這樣的偉大思想,就是國家的凝聚力。否定毛澤東思想的結果就是國家思想混亂,社會道德淪喪,多數國民的生存權發展受到侵害,養不起老,住不起房,上不起學,看不起病。

毛澤東思想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國家的最科學最有特色發展思想,是滿足所有國人的發展需要的思想,這種發展思想產生了強大的國家社會凝聚力,這是最強大的人民戰爭,這種人民戰爭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法寶。

⑶ 1.毛澤東從中國國情出發認為,人民戰爭的主體是什麼

選B 農民

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一樣,都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剝削和回壓迫,它們有著共同的答革命要求。但是,中國工人階級由於產生的時間比較短,先天不足,人數較少,而中國的農民階級人數眾多,是工人階級最廣泛、最可靠的同盟軍,一旦發動農民階級參與革命戰爭,就可以顯示出巨大的革命力量。所以,農民階級是人民戰爭的主體。

⑷ 什麼是人民戰爭

為謀來求階級解放或反抗外來侵略,源組織和武裝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的戰爭。
符合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是徹底的人民戰爭。
基本特徵是: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堅決依靠和動員人民,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以武裝斗爭為主與其他斗爭形式緊密配合,實行主力兵團與地方兵團相結合,正規軍與游擊隊、民兵相結合,武裝群眾與非武裝群眾相結合。

⑸ 判斷是否人民戰爭的依據是 戰爭的正義性和廣泛的群眾性 。軍事理論判斷題。

其實從內心是不太完全相信這些的,比如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和中亞5國的侵略,是正義的嗎?當地人民反抗了幾個世紀的。

⑹ 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是什麼

先釐清個抄概念:
什麼是政治襲?
政治就是通過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來為我方獲取最大的利益。
很清楚吧,小到辦公室政治,職場政治、官場政治、街頭政治、文宣政治,········,大到民族政治、國家政治、國際政治,都是這么個手段和套路,古今中外無一例外。
由此容易理解「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了——首先就是戰爭的正義性,因為正義的戰爭是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其次是群眾性,既然是為了大家的利益,那廣大群眾就自覺自願的積極支持和出力了。
所以,戰爭的「正義性」和「群眾性」是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

⑺ 求軍事理論課論文~~~人民戰爭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或當代大學生對國家安全應盡什麼責任。。

應盡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思考,自己的事自己做!。。。沒了。。。
最近網上全是求軍事類論文的額。。。怎麼都是軍事類的,自己選的?

⑻ 軍事理論題,論述題:論述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戰爭的實踐中創立的一整套戰爭指導原則和作戰方法。它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戰略、戰役、戰術作戰的指導原則和作戰方法。它為黨的綱領、路線服務,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你時,就能吃掉你;你打我時,叫你看不見,打不著。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對什麼敵人打什麼仗,在什麼時間地點打什麼時間地點的仗。在運用謀略、兵力和作戰方法上,高出敵籌,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以我之長,擊敵之短。它隨著時代和人民戰爭的發展而發展,在今後的軍事實踐中,將會有新的表現。

⑼ 軍事理論簡答題:什麼是人民戰爭思想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有哪些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人民群眾的歷史能動作用原理,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戰爭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戰爭思想。
1.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和依靠群眾,才能進行革命戰爭。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兵民是勝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動派,革命戰爭是群眾的事業,動員了廣大軍民,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對廣大軍民的政治動員是一件絕大的事,是奪取戰爭勝利最基本的條件。
2.在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中國社會條件下,要首先在反動統治力量最薄弱的廣大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並採取「波浪式」的推進政策逐步加以擴大,作為進行人民戰爭的依託。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才能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革命陣地,使之成為發動群眾、擴大武裝、發展生產、准備幹部的戰略基地,成為為人民軍隊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鞏固後方和作戰的良好戰場,藉以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的戰爭目的。建立和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必須把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結合起來,建立革命政權,廣泛組織和武裝群眾。同時,也不可忽視城市工作和非根據地的農村工作。實行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國家必須建設鞏固而強大的戰略後方。
3.革命戰爭是為人民利益而戰的戰爭,要實行代表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奮斗綱領和基本政策。戰爭中要兼顧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視發展生產,盡可能地減輕人民群眾的負擔,盡力改善群眾生活,以調動和保持人民群眾支持長期革命戰爭的積極性。
4.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使革命獲得最廣泛的國內社會基礎和國際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最主要的敵人。
5.要把武裝斗爭這種主要斗爭形式同其他各種非武裝斗爭形式,包括工人的、農民的、青年和婦女的斗爭,經濟戰線、外交戰線和思想文化戰線上的斗爭,合法的和非法的斗爭,公開的和秘密的斗爭等,在總體上配合起來,從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斷增加革命的戰爭力量,減殺反革命的戰爭力量,使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方面逐步變化,最後達到獲得力量優勢,戰勝敵人的目的。
6.以人民軍隊作為進行人民戰爭的骨幹力量,實行主力兵團(野戰軍)和地方兵團相結合,正規軍和游擊隊、民兵相結合、武裝群眾和非武裝群眾相結合的體制。主力兵團可以隨時執行超越地方的作戰任務,地方兵團執行保衛地方和進攻當地敵人的任務;游擊隊和民兵則是正規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主要執行在固定地區內直接配合正規軍作戰和保衛地方的任務。三種武裝力量分工不同,緊密配合作戰,是實行人民戰爭的正確組織形式。
7.實行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戰略戰術,靈活機動地使用兵力和作戰形式。

⑽ 人民戰爭思想是什麼

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重要的戰略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是:

(1)戰爭本質的正義性是實行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只有正義的戰爭,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才具備實行人民戰爭的基本條件;

(2)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贏得戰爭;

(3)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實行正規軍、地方軍和民兵相結合,武裝群眾與非武裝群眾相結合;

(4)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形式,並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條戰線的多種斗爭形式相結合;

(5)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作為革命戰爭的依託和戰略基地;

(6)採取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游擊戰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等。

(10)軍事理論什麼是人民戰爭擴展閱讀

人民戰爭思想的意義:

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的理論,是在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中發展了的、反映中國革命戰爭特點與規律的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戰爭理論,其強大的生命力已被中國歷次革命戰爭和保衛祖國邊防、海防的斗爭實踐所證明。

它的基本原理不會過時,對中國的國防建設、軍隊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仍具有長期指導意義。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高技術武器裝備運用於戰場,正在改變著戰爭的規模和樣式,使現代戰爭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軍事理論什麼是人民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