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共長期沒有經歷戰爭,如何繼續培養軍事家呢
首先中國自從80年代執行百萬裁軍開始,中央軍委培養軍事人才重點要求軍內人綜合素容質全面,不懂數理化,也能當指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人民解放軍經過多年發展,從少將軍銜以上的軍職人員都是國防大學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等等。現代軍事信息化程度全覆蓋了,復雜的國際形勢不容許軍事家目光短淺的領導部隊,嚴格的把關軍人的軍事水平也是對國家和平應付的責任。
B. 新型軍事人才該怎麼培養
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
C. 成為軍事專家要具備什麼條件
一是有深厚的歷史知識,知道兵器的發展史,戰略戰術的形成;二是會看各種地圖;三是有某種軍事技能。
D. 怎樣加強軍事人才培養
發展自來己的文化思想,自發展些好的,擯棄些壞的,這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文化基礎,軍事人才就是認為自己適合這個職業所以去做,為軍事人才的培養創造一些好的條件,好的制度,便利,提供方便,人能盡其能,公正,平等,合理,發展自己的軍事思想,樹立軍人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
E. 如何培養軍事人才
一般是通過軍事院校和軍事訓練培養。
F. 如何培養自己的軍事能力
去上軍校,進行系統化訓練.其次就是多看名著,如隆美爾的步兵進攻.隆美爾《步兵進攻》名言 一、「進攻,進攻,進攻!」
二、「不管武器口徑多麼小,也不管武器數量多麼少,要始終用火力支援步兵進攻。」
三、「數量居劣勢之軍,可以採取更多地使用自動武器或者更加迅速地發揚火力的方式壓倒數量居優勢之敵。」
四、「不管是攻還是防,都要盡量靠前配置自動武器。」
五、「誰先開火,並能進行最猛烈的集火射擊,誰就能取得勝利。」
六、「只要有可能,就要採取欺騙措施。」
七、「在所有進攻戰斗中,都要利用心理因素〔在敵人中間製造恐慌〕。」
八、「所有的諸兵種協同進攻戰斗都要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周密地協調。」
九、「只要有可能,就要利用煙幕掩蔽晝間的運動。」
十、「每當部隊休息時,都要實施偵察。」
十一、「不管在進攻中還是在防禦中,始終要派出警戒分隊。」
十二、「部隊必須學會悄然無聲地進行運動。」
十三、「部隊只要在一地停留的時間超過短暫停頓的時間,就應修工事。」
十四、「火力越強,工事越深,傷亡越小。」
十五、「戰斗分隊的指揮官既要積極主動,又要堅決果斷。」最好是看那些有名的將軍的著作,張召忠教授的書也行,裡面有很多的經驗,值得學習
G. 怎麼樣才算軍事專家
現在社會上流行稱專家這個詞,軍事專家也很多,目前普遍被稱作軍事專家的專是那批屬經常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拋頭露面的人,比如張召忠之流,個人覺得這些人對於普及軍事常識很有好處,他們能把一些比較復雜的東西以比較通俗的方法讓大眾理解。但是,這些人對於什麼是戰爭,什麼是真正的現代戰爭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說了解的很膚淺。看看張召忠在當年小布希打伊拉克時的評論吧,簡直是可笑之極,一個學文科的人有什麼資格妄談戰爭,妄談軍事。我不相信咱們中國的軍事戰略會考慮這些人的意見,這些人不具備基本的決策能力,他們存在的價值只在於對於大眾的科普教育。我覺得,把他們稱之為軍事評論員較為合適,說實話,對於張召忠我個人非常反感,一個經常連最基本的軍事常識都搞錯的人,竟然能爬到文職少將的地步,我昏倒。
H. 怎樣可以成為一個軍事家
軍事家,具有對軍事活動實施正確指引或是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按此定義可以將軍事家分為兩類:戰略軍事家和戰術軍事家。一般被稱為軍事家者多為軍隊最高統帥或高級將領。籠統的概括,戰略家、戰術家和軍事理論家都可稱為軍事家。
想成為軍事家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長期研究戰略、戰術,熟悉兵法,積累大量軍事知識,並在戰場上得到應用,指導軍隊獲勝,同時還要對戰爭後果負責。
拿破崙
在很久之前的古代,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就開設了專門的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也擁有軍事院校,像中國的黃埔軍校(後來隨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戰敗,退守台灣,黃埔軍校也隨之搬遷到台灣。法國的聖西爾軍校、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和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以上這些軍校並稱為世界四大軍校。
堅毅勇敢
代表人物:夏侯淵
建安十九年,夏侯淵率軍攻韓遂,韓遂逃到了興國城(韓遂在顯親,淵欲襲取之,遂走。淵收遂軍糧,追至略陽城,去遂二十餘里,諸將欲攻之,或言當攻興國氐。)這時,夏侯淵面對堅固的興國城決定先去攻擊長離(淵以為遂兵精,興國城固,攻不可卒拔,不如擊長離諸羌。長離諸羌多在遂軍,必歸救其家。若羌獨守則孤,救長離則官兵得與野戰,可必虜也。)夏侯淵留下輜重,親自率輕兵攻燒長離,斬獲甚多。這時,韓遂果然來救長離,與夏侯淵軍對峙。大家都要扎營、挖深塹跟韓遂作戰,但夏侯淵以為魏軍轉斗千里,需要急戰,如果扎營挖塹作戰反而會讓士兵越來越疲勞,所以鳴鼓沖擊,結果大破韓遂軍,而後撤回略陽繼續包圍興國城。(諸將見遂眾,惡之,欲結營作塹乃與戰。淵曰:「我轉斗千里,今復作營塹,則士眾罷弊,不可久。賊雖眾,易與耳。」乃鼓之,大破遂軍,得其旌麾,還略陽,進軍圍興國。)
隨機應變
代表人物:隆美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盟軍在北非展開火炬行動,對德國非洲軍團的司令隆美爾發動攻擊。由於當時隆美爾的部隊嚴重缺少補給,沒有足夠的反坦克炮,面對大量盟軍裝甲部隊的攻擊,形勢非常緊急。這時隆美爾突發奇想,他讓士兵將88毫米防空炮平放來對付盟軍的坦克,它威力巨大的穿透力使其能輕易擊毀盟軍的坦克以及裝甲車輛,即使是令德軍非常頭痛的馬提爾達2號步兵坦克的正面裝甲都可以輕易貫穿,讓盟軍吃到許多苦頭。後來盟軍知道這一情況後,對隆美爾贊嘆不已。
出奇制勝
代表人物:山本五十六、麥克阿瑟、古德里安
偷襲珍珠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高層擔心,一旦日美雙方開戰,美國海軍艦隊必將在太平洋上對日軍進行海上封鎖。所以身為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的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以提前打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力量。此次行動並沒能引起美國方面的高度重視,以致日軍偷襲珍珠港時,美軍毫無還手之力。
這次戰役,日本海軍以極小的代價給駐守在珍珠港內的美軍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數千人死亡,大量軍艦被擊沉或擊傷,使美國海軍在短期內不能給日本海軍造成威脅,從此山本五十六名聲大振。
仁川登陸
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於1950年9月在朝鮮仁川地區進行的戰略性登陸戰役,名為「仁川登陸戰役」。1950年8月,「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連續打擊下,退守釜山、大丘地區。雙方在洛東江兩岸對峙。「聯合國軍」總司令、美陸軍五星上將D.麥克阿瑟為解除人民軍對釜山的包圍,切斷人民軍後方補給線,圍殲人民軍主力,進而挽回敗局並佔領全朝鮮,決定在朝鮮半島中部西海岸仁川地區實施登陸戰役。
結果。「聯合國軍」以傷亡1.2萬人的代價取得登陸戰役的成功。此役,朝鮮人民軍後方空虛,抗登陸防禦薄弱;「聯合國軍」佔有絕對優勢,掌握制海、制空權,且選擇潮差大、航道窄、地形不利的地區登陸,並廣泛實施佯動,達成戰役突然性。
閃擊東歐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以古德里安為首的軍事家們打造的閃擊戰,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進攻蘇聯的初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閃擊戰確實曾輝煌一時,堪稱戰爭史的一大經典。閃擊戰挾最新高技術兵器以最小的損失,突然、迅速地達成戰爭目的,其理論魅力至今依然不減。研究「信息+閃擊戰」可能演變的「信息化閃擊戰」,利於我們在未來戰爭中防範新的閃擊戰,並在作戰中尋找更多的制勝之機。可以說在熱兵器時代,古德里安把閃擊戰發揮的淋漓盡致,就戰果而言,他的指揮真的可稱的上是藝術。
目光長遠
代表人物:朱德、馬歇爾、范蠡
對抗日戰爭的戰略遠見,首提持久戰術,正確預見日軍進攻上海的行動,正確分析了蘇德戰爭的形勢,對三大戰役的科學預見,先歐後亞。
自從當上美國陸軍參謀長後,馬歇爾開始展現出他非凡的戰略眼光。可以說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重大的軍事行動,都是馬歇爾參與制定的。尤其是他不顧他人的反對,堅決維護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以至盟軍通過正確的戰略方向打擊法西斯,縮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的時間。
忍辱負重
公元前494年,吳越決戰,越王勾踐大敗。范蠡勸勾踐要有長遠的目光,於是採納了他的建議,范蠡、越王勾踐及勾踐夫人就一同到吳國做了人質。勾踐喂馬、勾踐的夫人掃馬糞,范蠡做飯,但是勾踐和范蠡始終未忘記報仇,就這樣過了幾年,勾踐的行為使吳王放鬆了警惕,吳王放他們回了國。回國後勾踐決心要報仇雪恨,終於在范蠡的幫助下,滅亡了吳國,在這其中范蠡無疑是最大的功臣,這些年他在吳國的苦也沒有白受。
I. 怎麼樣才能培養軍事才能
確立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模式
丁永軍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知識軍事初見端倪,國際競爭日趨復雜,戰爭樣式發生變化,這些都向跨世紀的軍隊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江主席指出:"迎接新的軍事發展的挑戰關鍵在人才,人才是興軍之本,必須把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人才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大計來抓。"我們要深刻理解江主席人才思想的內涵,確立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掌握育人用人的主動權。
一、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教育觀念
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明確提出"體制改革是關鍵,教學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改革是先導"。由此可見,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在軍事教育訓練機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軍軍事教育訓練面臨高技術戰爭對人才需求的挑戰,也要進行改革,以緊跟時代步伐,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根據當前民辦軍事院校發展的趨勢和國家教育改革的走向,軍事教育訓練應著重確立以下幾種觀念。
(一)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觀
確立科學的人才觀,就是要將傳統的適應近期任職需要的低層次人才觀念轉變為高層次、高素質的新型人才觀。軍隊院校教育所培養的是適應軍隊未來建設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培養能打贏高技術戰爭的人。長期以來,我們在軍事人才觀上存在許多不正確的認識,如認為軍事指揮人才不需要太高的學歷,片面強調軍事人才的第一任職能力等。在這種思想觀念影響下,我軍的院校教育注重專項專業訓練,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知識的廣度、堅實的基礎,缺乏進一步發展的潛力,難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
培養適應我軍未來建設需要、能打贏高技術戰爭的軍事人才,我們就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確立新型的人才觀。在未來高技術戰爭條件下,軍事人才只有大專學歷很顯然是不行的,缺乏工程技術基礎的指揮軍官與缺乏指揮管理知識的技術軍官已難以適應部隊建設的需要,高技術戰爭需要的是高學歷的軍事人才;高技術戰爭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軍事人才。為此,軍隊院校教育訓練要提高學歷層次,拓寬專業口徑,突出綜合性,打牢學員的科學文化基礎,培養既有扎實的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又有綜合性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集指揮、管理、技術於一身的復合型軍事指揮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承擔起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重任。
(二)確立超前教育觀
確立超前教育觀,就是將人才培養的著眼點放在培養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上的一種教育觀。今日的教育決定著未來的事業,辦教育必須有超前意識,樹立超前教育觀,真正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上;在人才的培養上,我們不僅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
在軍事高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軍隊院校教育訓練尤其要有前瞻性、超前性和預見性,必須考慮未來高技術戰爭對軍事人才的需求。我軍提出要在武器裝備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實現以劣勝優,就要求我軍院校教育訓練必須摒棄那種只追求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而不顧長遠需要的短期行為和狹隘觀念,以部隊未來建設和未來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戰爭為服務對象,著眼於掌握未來高技術武器裝備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培養人才,注重基礎教育,培養學員具有長遠建設和發展所需要的能力。要超前規劃院校教育訓練工作,將人才培養超前於武器裝備的建設,及早安排,協調發展,才能使軍事人才的知識和技能與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相適應。正如江主席多次強調的"寧肯人才等裝備,也不能讓裝備等人才"。當前,我軍院校教育訓練的人才培訓規模就應該考慮5-10年以後部隊的需要,人才培訓的質量就應該考慮到10-30年後的需要。
(三)確立創新教育觀
確立創新教育觀,就是要實現由傳統的知識灌輸和經驗傳授向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創新型教育觀轉變。江主席在1995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就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21世紀是創造的世紀,是國與國的競爭。打仗作戰歷來需要發揮人的創造性,以依據不同的戰爭條件、特點,因時、因地、因敵施變,靈活用兵,出奇制勝。軍事人才如果沒有創造力,墨守陳規,只憑經驗辦事,就不可能在你死我活的戰場競爭中取得勝利。在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戰爭的條件下,戰場迷霧漸漸消失,對處於劣勢一方的軍事人才來講,創造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沒有創造力,就無法在戰爭指導上勝敵一籌,實現以劣勝優。
確立創新教育觀念,從傳統的注重培養經驗型人才向注重培養科學型、創造型人才轉變。應認識到,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通過科學的方法,培養軍事人才能夠把自己已有的知識作為一樣工具與手段,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教育的著眼點不在於使人"接受"已有的一切,而是創造出新的一切。要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創造性的活動、討論、研究和實驗等,以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充分注意和培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使學員的眼界更加寬闊,思想更加活躍,能夠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研究和把握所從事的軍事活動。
(四)確立終身教育觀
確立終身教育觀,就是要將傳統的一次性學校教育轉變為終身都要教育、學習的觀念。有的教育家認為,"終身教育觀念的提出可以與哥白尼式的革命相比,它是教育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終身教育孕育著真正的教育復興。"對於高等教育來說,任何一所高等學校都不可能教授給學生任何一個專業的全部知識,任何一個畢業於高等學校的專業人員都得不斷的學習,否則就會落後於時代。院校由傳統的"知識殿堂"變成"終生學習者的苗圃",高等教育要強調基礎為終生教育和終身學習打牢基礎。
軍隊院校教育也必須把繼續教育列為自己的任務。這種必要性比地方院校有過之而無不及。首先,軍事高技術發展不斷加速,高技術武器裝備不斷涌現,軍事人才必須不斷學習,以補充新知識,才能跟上世界軍事高技術的發展。其次,軍事高技術的發展已經引起並將進一步引起整個軍事領域發生深刻的變革,作戰方式、作戰理論、軍隊編成等都在不斷變化,軍事人才也必須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適應這種變化,所以軍隊院校教育必須樹立終生教育的觀念。在辦學指導思想上,要認識到院校不是教育的終結,也不是為學員一生准備一切的地方;在教育思想上要確立為學員的終生學習打牢基礎的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要有利於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員學習能力的培養,要重視學員的發展潛力;在辦學任務和體制上,要重視發展繼續教育。
二、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只有在現實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思考和決策,才能真正獲得創造與創新的支點。但就新型軍事人才和能力的共性要求來說,在培養目標上要著重把握四個方面:
(一)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把學員培養成為堅定不移聽黨的話、跟黨走的人。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軍事人才政治素質的核心。只有政治方向堅定,才能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才能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繼承,也才能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看一個軍事人才合格不合格,首先要看在政治素質上過硬不過硬。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是做合格的新型軍事人才的最重要條件。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難當大任、難受重託。軍事人才政治方向堅定與否,是關系黨和國家興衰成敗的頭等大事,也是檢驗一個新型軍事人才政治上強不強的根本標准,檢驗一個新型軍事人才合不合格、稱不稱職的重要尺度。要加強軍隊管理,搞好軍隊建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教育軍事人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素質人才只有善於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觀察與處理問題,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才能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
(二)要有復合的知識結構,把學員培養成為適應未來戰爭需要的人。
前蘇聯洛莫夫上將等人所著的《科學技術進步與軍事上的革命》一書提到:"現代軍人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智力化',所以參戰人員都必須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豐富的技術知識。"戰爭往往是最早使用高技術的領域,現代高技術領域的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定向能技術等,正在改變著武器裝備性能和軍人的思維方式。它迫使人們必須以新武器系統、新的作戰樣式和新的戰略戰術進行戰爭。這是高技術戰爭的時代特點,也是高技術戰爭對軍事人才提出的時代要求。高技術戰爭迫切需要大批高層次、高水平,既懂軍事指揮,又懂軍事技術,特別是能夠掌握軍事高技術的軍事人才。軍人素質要適應戰爭的要求,並隨戰爭的發展而發展,沒有復合的知識結構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我們今後的人才培養,要朝著綜合性和復合型的方向努力,使新型軍事人才成為既精通某專業又具有廣博知識的一專多能的人才,著力培養一批知識淵博、才思敏捷、知人善任、長於綜合,而且軍事謀略豐富,熟諳世界戰略戰術,軍事技術知識廣泛,未來高技術戰爭需要的高檔次復合人才。
(三)要有旺盛的創新能力,把學員培養成為能解決現實問題,創造性工作的人。
恩格斯指出:"要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必須尋求新的物質手段和新的作戰方法。只有創造新的、更有威力的手段,才能達到新的、更偉大的結果。每個戰史上因採用新的辦法而創造了新紀元的偉大的將領,不是新的物質手段的發明者,便是以正確的方法運用他以前所發明的新手段的第一人。"一支沒有創新能力的軍隊將難以立於不敗之地。軍事領域里的創新,要求軍事人才能夠展開想像的翅膀,用思維的獨創性、新穎性、批判性,駕馭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新奇方法戰勝對手。比如:我國古代田單的"火牛陣",孫臏的"減灶計",韓信的"背水之戰",諸葛亮的"八卦長蛇陣",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軍的"白德爾"計劃等,都是軍事人才合理想像、堅持創新的範例。戰史表明,富有創新精神的軍事領導者統率軍隊,能贏得勝利,贏得生存,軍事保守主義者只會喪師失地,甚至誤國害民。因此,我們在今後的軍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創新人才敢於走過去沒有人走過的路,敢於質疑設問,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本本,遇事問一個為什麼,力求有獨到見解。現代戰爭不斷呈現出諸多新變化,要適應這些變化,需要有非凡的勇氣,以變求實,以創新求發展;因循守舊,呆板盲從的思想,必然落後於時代的發展。
(四)要有合格的身心素質,把學員培養成為不畏艱難困苦、經得起復雜環境考驗的人。
毛澤東說過,身體是載知識之體,寓智慧之所,體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克勞塞維蔣曾在《戰爭論》中專門論述了戰爭中勞累對人智力的影響。他舉例說:"如果讓人在凍得四肢麻木或渴熱難當,飢餓難忍和疲勞不堪的時刻來判斷戰爭中的事件,那麼能夠得到的在客觀上是正確的判斷就更少了。"所以健康的體魄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新型軍事人才的物質基礎,是一切高素質特徵。高技術戰爭要比以往任何形式的戰爭都復雜,其作戰范圍,發展變化,激烈程度都是以往任何形式的戰爭所未曾達到的。此外,戰爭的環境具有巨大的破壞和殘酷性,這就要求新型軍事人才能夠在異常惡劣的條件下生存和指揮戰斗,能經得住飢渴,抗得住疲勞,能經受得住各種緊張、激烈的作戰行動的考驗,並能忍受住傷痛,只有保持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在復雜多變嚴酷的環境中從容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因此,我們在培養軍事人才上要特別重視增進體質的訓練,鍛造軍人的體質、意志,激發進取精神,培養勇猛頑強的作風,以達到提高戰鬥力之目的。
三、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機制
隨著戰爭樣式、部隊編制體制的變化,院校教育訓練體制也必然要發生變化。為此,江主席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改革教育體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轉變體制結構,確立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隨著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作戰樣式的變化,軍隊編制體制勢必要作進一步調整,軍隊院校也要建立新型體制結構,適合未來軍事發展的需要。
要優化專業,增新去舊。優化專業結構,要有利於達成"復合型"各類人才的要求,要科學預測未來軍事斗爭和軍隊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增設一批新專業。要結合軍事人才培養的特點,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努力提高辦學效益。在更新教學內容上要能不斷體現時代特徵,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充分體現理論性、學術性、前沿性。要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削枝強干,優化重組,加強基礎,壓縮專業,增加選修,減少必修;要廣泛開展學術研究交流,達成資源共享。
加快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生動,傳遞教學信息更加快速、准確、高效。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技術,是解決教學內容多時間少、實驗多實物少、操作多裝備少等矛盾的重點出路,是節省資源、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種種跡象表明,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可能引發院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因此,應密切關注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動向,積極推進其在院校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加強教員隊伍素質質量建設。教員是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主體,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主力。鄧小平強調:"教師很重要,要選好,要有一個好的教學隊伍。"外軍也十分重視軍校教官隊伍的建設。以美俄軍為例,美軍院校教官隊伍中,90%以上獲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俄軍院校副博士以上學歷的教官佔49.3%,與美俄兩軍相比,我軍高學歷教員隊伍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已不能滿足我軍跨越式發展和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需要。為此,我們一定要把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員隊伍,作為實現軍隊院校教育新型軍事人才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來對待。一是要制訂嚴格的教員選拔標准,廣開才路,招攬人才,補充選留優秀畢業研究生,吸引優秀的學有所成的留學回國人員充實到教員隊伍之中。二是完善培訓,進修和教員聘任制度。三是建立教員交流制度,採取輪換的方法與部隊交流,把一些素質好有部隊實踐經驗的軍官調整為教員。五是完善管理機制,進一步調動教員隊伍工作的積極性。按照"用事業吸引人,用政策激勵人,用情感團結人,用制度約束人"的思路,建立和完善教員隊伍管理機制,不斷增強教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J. 如何把兒子培養成最棒的軍事家
孩子學軍事沒有必要,到了長大了自然會學專業知識。關鍵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偉大的軍事家一定是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