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大明遼東軍事實力

大明遼東軍事實力

發布時間:2021-03-04 04:07:56

❶ 大明王朝是如何一戰而喪失在遼東軍事優勢的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 農歷四月十三日,被明朝稱為“虜酋”的大金國(建州女真,史稱後金)開國領袖奴爾哈赤在其都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撫順市新賓縣)“告天”誓師反明,宣讀了與明朝結有“七大恨”的討明檄文,率部向明朝發起進攻。

相繼攻陷撫順、清河等地,大量屠殺當地軍民。朝廷派廣寧總兵張承蔭前去討伐,結果,被奴爾哈赤敵誘深入,兵敗被殺。

至此,奴爾哈赤要求明朝政府在邊界上讓步,並以金銀緞匹賠納款,作為其“七大恨”的補償。遭到萬曆皇帝的堅決拒絕,奴爾哈赤遂繼續攻掠撫順城以東諸堡,從而拉開了決定幾代中國人命運的薩爾滸之戰的序幕。

楊鎬還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他所指揮的大軍團所之以分成四撥,是因為杜松等四位將軍的名氣、威望和地位都跟楊鎬不相上下,除了以書面形式下達命令外,表面上、說話的語氣上都還得客客氣氣的,很難形成上下屬的關系,對集中兵力卻形成了很大的妨礙。有“晚明第一猛將”之稱的劉鋌,還沒到達遼東之前就直接向萬曆皇帝提出,要分兵出擊,並且自己可以根據地形等因素,有臨機處置權。這也是楊鎬在四路大軍出動後,不敢過多催問前線情況的原因之一。

綜合諸多因素,楊鎬在沒有必勝把握之下,經不住上頭的催促和“屬下”的請戰,寄希望於奴爾哈赤發怵或者犯錯,採取了分進合擊的戰術。在發兵之前,楊鎬就發布消息稱,將於4月28日,月圓之時,發兵47萬攻打後金。

把10萬說成47萬,又故意把出兵的日期往後推。這一方面是威懾恐嚇的心理戰術,讓滿州人恐慌,把奴爾哈赤嚇傻,另一方面則是迷惑對方,如果按照他所散布的日期應戰,則能打對方個措手不及。

可這些對奴爾哈赤不起作用,因為他深諳明軍的一貫技倆——虛張聲勢,他對部下說:對明軍的行動不必太當回事,他們常常言過其實,過後又以此大作文章,謊稱戰勝以邀功!

在情報工作上,明軍從4月5日起,執照四路部隊“去敵遠近相次前進”,奴爾哈赤於4月13日就偵知了明軍的出發時間、進軍路線、兵力部署和作戰企圖等,從而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正確方針,成了最後的贏家。

簡單說一下戰斗經過:由於西路的杜松貪功冒進,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遭到伏擊,全軍覆沒;繼而是北路的馬林兵團被數目不明的滿州軍包圍,馬林拚死突圍後逃往開原;劉鋌戰死在阿布達里崗;李如柏聞知有變,在倉皇撤退中自相踐踏。明軍至此大敗,共損失四萬多人,朝鮮軍隊全部投降滿州,丟失軍資物品無數。歷史上稱這場戰爭為“ 薩爾滸戰役”。其後不久遼東北部邊防重鎮開原、鐵嶺相繼失守。楊鎬遭彈劾下獄,由兵部侍郎熊廷弼接任遼東經略。

❷ 崇禎帝時期,明末遼東軍隊有多少萬人。洪承疇和孫傳庭鎮壓農民軍最多的時候有多少軍隊

各路人馬加起來肯定大於100萬。鎮壓最多的估計一次上50萬。

❸ 明朝後期軍隊的戰鬥力如何

問題出在體制上,首先明朝開國後實行的重要軍事制度有兩個:一個是衛所屯田制,在全國各處戰略要地設置衛所,士兵戰時打仗平時種田,職業代代相傳,家屬也隨軍前往衛所,享受軍屬待遇;但是中後期朝政腐敗,特別是宦官專權,連年拖欠軍餉(明朝常備軍數量很多,開銷巨大),導致衛所制逐漸解體,由募兵制代替,造成士兵訓練不足,戰鬥力下降。

第二個是藩王守邊制,將皇子皇孫分封到北方,鎮守邊境防禦蒙古等游牧民族。朱元璋死後,朱棣起兵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把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用「天子守邊」代替藩王守邊,消弱藩王勢力,因為他本身是藩王出身,知道藩王對皇權的威脅,但是此舉完全取決於皇帝自身的英明程度,如果皇帝昏庸軍備廢弛,不僅不能守邊,甚至威脅整個國家的運轉,後來北京作為都城,屢屢被蒙古、滿洲圍困,就是因為它緊靠北方邊境,游牧鐵騎一旦越過長城,很快就能兵臨城下,全國各地的勤王兵好不容易趕來救援,敵兵卻早已滿載而歸,下次還是這樣,只能被動挨打。

其次在政府內部,各省都督、將軍等只有統兵權無調兵權,而兵部正好相反,只有調兵權卻無統兵權,達到互相牽制的目的,戰爭的指揮權在兵部那些文人手中,他們制定好戰爭策略,然後交給將領去實施,可以說,明朝後期與滿清的軍事失利都源於此,比如洪承疇先任陝甘總督,鎮壓了陝西的農民起義,把李自成打的只剩十八騎,可是兵部下令調他去遼東,導致李自成得以東山再起,而到了遼東後,洪承疇統御內地調來的精銳與滿清對峙,兵部卻一再強令他主動出擊,結果導致明軍幾十萬精銳中伏,洪承疇最後被俘投降了滿清。無論將領官再大、帶的兵再多,只需兵部一紙文書,說撤換就撤換,袁崇煥手下兵最多最精,一樣被抓來凌遲,錦衣衛等特務機關就是干這個的。祖大壽在戰場上以一當百,殺人不眨眼,是當時一等一的猛將,而崇禎皇帝召見他和袁崇煥,質問袁崇煥里通滿清,當場拿下時,祖大壽嚇的兩腿發抖站都站不穩,以後雖然還是忠心替明朝鎮守遼東,但崇禎再召見他卻說死也不回去了。

深究明朝滅亡的原因,其實在於中央的戰略錯誤,如果當時放下天朝的架子,與滿清簽訂條約承認它建國,然後集中力量把內部匪賊剿滅,鹿死誰手亦未可知,一味的傾全國之力死拼遼東,拆東牆補西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滿清直到被吳三桂邀請入關之前,都沒有想過能真的入主中原,但李自成從造反開始就鐵定心要推翻明朝,孰輕孰重一看便知。

❹ 明朝在全盛時期軍力如何與當時西方相比又如何

明朝的軍事實力

以下是明代正規軍的裝備介紹。

每一營(5000人)其用霹靂炮3600桿,合用葯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步槍、大連珠炮200桿,合用葯675斤;盞口將軍160位(盞口將軍是明代對野戰重型炮的稱呼),另外有1000人為騎兵。可見明朝軍事實力很強,有重炮,有很多使用火葯的攻擊武器。可以看到,明軍裝備的「現代化」和」機械化「,比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弓箭刀槍的清軍,差距極大。人數方面,明朝軍隊之多在中國歷史上是數一數二的。朱元璋剛建國的時候,全國軍隊達180萬人,後來永樂到正統時期甚至超過200萬,正統以後保持在120萬的水平。而滿清入關前最多也就十萬八旗子弟。

明朝在裝備和軍力有巨大的優勢,為什麼會作戰失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軍事制度,明朝制度是「將不專兵,兵不私將」。明朝的兵和將不是在一起,而是分開獨立的,需要打戰的時候才集結一起。這樣能夠防止大將擁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戰起來,則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亂和訓練不足。兵源問題。明軍部隊主要的來源是「垛集軍」。「垛集軍」就是把大批人民劃為軍籍,世代相傳。明朝皇帝一般把自己的對頭變成垛集軍的來源。軍戶的生活相當悲慘。強制的軍事屯田,世代不得脫籍,軍餉微薄,戰時做炮灰,平時做苦力,逃亡則採取連坐,強制親戚家人代替。這樣的兵源先天缺乏強大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而且這種「為戰而戰」的「職業」士兵很容易軍心渙散,厭戰心理很強。在明朝後期,採用了募兵制的徵集部隊方式。一般結果是民眾將軍餉一搶而空,然後四處逃命。養兵問題。明朝實行軍事屯田制度,的確是自力更生,不花國家的錢。但是在戰爭時期是行不通的,如果皇帝以可以屯田為借口剋扣軍餉,很容易導致兵變,軍人生活已經困苦不堪,還要剋扣正常開銷,只會使得軍隊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並且毫無鬥志。戰爭時期軍餉是極其嚴重的問題。神宗天性貪財,熹宗寵用的魏忠賢貪財,那些權位極高的太監也貪財,要發達的人只能以錢來謀陞官,陞官後自然要千百倍的剝削回來。軍隊的管理這也是這樣,軍官大肆貪污,虛報兵數。於是軍費開銷越來越大,戶部這兒越來越沒錢,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賦稅。就這樣矛盾越來越激烈,軍事問題卻沒有解決。政治上的戰略直接影響著戰爭的戰略。

明朝重文清武,軍隊的統帥基本都是文人出身,比如袁崇煥,也是進士出身。文人出真正的帥才很不容易,明朝的運氣很好,明末抗清有叄個名將,功勛卓著:熊廷弼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孫承宗是萬曆叄十二年的進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做八股文考中進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現了叄個軍事專家。可是明朝皇帝罷斥了其中一個,殺死了另外兩個。其他的文人統帥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明朝的戰略基本上是防守型。所以袁崇煥能夠以幾千士兵防守住滿清十萬大軍,但在是野戰的時候,明朝優勢兵力卻難以擊敗清兵。明朝的長城是很有名的,長城就是典型的防守型戰略思維產物。明朝後期根本缺乏積極進取的皇帝,戰略談不上積極進取是很正常的,加上體制和實力的約束,後期已經無法開展進攻戰了。所謂明朝的超級裝備,在某些條件下就變成了不利因素。火炮是從外國傳來的,製造這些裝備需要大筆的開銷,為了避免損耗和外流,一般這些裝備都保存起來。可是到了戰爭的時候,士兵不會使用這些火炮,經常發生擊中自己人的事情,更可笑的事,府庫管理由太監把持,要使用火炮抗敵,還要向太監們行賄才行。於是軍事技術上的進步完全被政治腐敗抵消了。可見政治上的腐敗完全能夠抵消軍事實力、軍事裝備的優勢。這個時候軍事上的優勢甚至變成了危害自身的劣勢。從戰略上看,這些戰爭沒打之前已經勝負已分。如果不改變明朝腐敗的制度,或者說不改變專制的制度,縱然是積累了戰術層面上的勝利,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明朝的腐朽註定了他的沒落。明朝的潰敗不是靠某個英雄能夠挽救的。那是一個悲劇的時代,英雄註定了悲劇的命運。

❺ 明朝的軍事實力如何

大明初創,採用精軍政策,就是相當於現在的職業化軍事管理模式,以軍在精而不在多的策略,成功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體現了其精兵路線的成功。
然後在蒙古問題上,採用以硬碰硬的方式多次打敗蒙古人,這是非常了了不起的了,這完全憑的是軍事的實力。冷兵器時代,軍事實力主要要從戰略理論、戰術技能、軍隊數量、軍隊後勤保障、軍隊武器裝備等多方面來看。
大明的精兵制度、屯兵制度都是戰略理論的研究結果,非常先進(在當時),而且制定的用並先後策略也非常合理,這就是大明戰略領先的地方。還有其抓住蒙古人內部出問題的機會,及時北伐,也是戰略理論研究的結果。
其次戰術上,朱元璋謀士們制定的防守、進攻、陸戰、水戰的戰術都非常的切合戰場環境,其戰術方面領先當時的蒙漢對手們,比如鄱陽湖大戰、安慶保衛戰、南京保衛戰、雙線北伐等,在戰術上都能及時應用集中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形成局部優勢,然後各個擊破。比如步兵對騎兵的戰陣,還有大明中期對倭寇的戚氏戰陣、對滿清的城堡侵蝕方式,都是絕佳的軍事戰術教材。
再其次從軍隊數量上看,大明一直奉行的是精兵路線,人數不多,但精幹,前線基層極少有潰敗的時候,小團隊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極強,所以經常出現以少勝多的戰例。
再看後勤保障能力,除了北伐時採用的以戰養戰模式外,大部分時候,能做到及時的後勤補充,這樣在相持戰中,占盡優勢。
再看武器裝備,大明的武器裝備在早期朱元璋稱王前,稍差,但後期就領先了,專業的制式武器,是他們同對手作戰時,單體作戰能力強於對手,(當然小團隊的配合戰術更厲害),包括火葯武器的使用,大明是絕對領先於對手的。
大明的強勢,除了軍隊的整體素養高外,還有戰術執行能力極強,這是蒙古人最怕的地方,常遇春5萬人到10萬人就差不多玩死了蒙古整個軍隊就是戰術能力的體現。
大明盡管出現了土木堡之恥,但迫於大明的強大的軍事背景,蒙古人還是乖乖的區服。還有鄭和南巡,就是軍事征服南洋的過程。大明東南西北都是從軍事上壓制對方。
大明疆土是歷史以來最大的,就是用鐵血換來的。——歷史上,世界各大國都是靠軍事來擴充疆土的。
所以說,大明軍事實力是極端強盛的。

❻ 明末軍事實力如合

有火炮等熱武器,軍事技術還算世界前列。但腐敗嚴重,軍隊戰鬥力不強。讓倭寇就騷擾了上百年。

❼ 巔峰時期的明朝,軍事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說起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很多人都會想到漢唐。

沒錯,漢朝和唐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很強盛的王朝,但是論起軍事實力的話,個人認為還是明朝的軍事實力在歷代王朝中當屬第一。

因為在明朝時期已經從冷兵器時代開始向熱武器時代過渡,而且航海時代已經到來,永樂皇帝多次派遣鄭和下西洋,說明明朝在永樂年間已經擁有了極為強大的海軍力量,以及遠航作戰能力,這在我國歷朝歷代是沒有的,就連明朝後世的清朝,也因為閉關鎖國的原因,在北洋海軍建立之前,海上力量始終薄弱。

▲ 大明神機營

明朝永樂時期除了步兵強大之外,也擁有極為強悍的海軍,鄭和下西洋時帶的艦隊,無論是規模還是噸位,以及火力戰鬥力都是世界上最強的海軍。因此,明朝永樂時期已經做到了海陸騎三軍同時發展,由此可見,明朝巔峰時期的軍事力量為中國古代最強,所言不虛。

❽ 明朝的軍事實力這么強大,為何依然沒能收復蒙古

公元1368年,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元廷被遷之後並沒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圖再次入主中原,不斷發動對大明的反攻。但無論時朱元璋時期的七伐蒙元,還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沒有能夠徹底擺平蒙古。此後,大明和蒙元進入了相當長時期的對峙和拉鋸階段。為什麼明朝200多年都始終沒有能夠徹底擺平蒙古北元殘余勢力?

為什麼明朝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都不能擺平蒙古呢?

其一,北方沒有可利用分化的力量。

古代中國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除了打擊以外,一般會採用分化瓦解的辦法來對付。比如當年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就努力和匈奴背後的國家,比如大月氏、車師之類的聯合,以期兩面夾擊。唐朝的時候,為了對付突厥,就和吐蕃這些民族聯合。或者與突厥聯合對付吐蕃等等。

這樣一來,北方各民族之間,為了自己利益,都不會和漢朝、唐朝拚命打,也因此容易和漢朝、唐朝建立朝貢關系。但是明朝時候卻不一樣。那時候,中國北方經過蒙古所建立的元朝的大統一以後,北方基本上就只剩下蒙古一個民族了。

因為只有一個民族,因此明朝就沒有可以分化瓦解的力量。雖然說當時北方的蒙古也分成很多部,比如分成韃靼、瓦剌等好幾個部,但是這些部畢竟都是蒙古人,他們都有更切近的血緣關系。明朝想要分化瓦解,就不是太容易,所以,明朝對付起來很費勁。

其二,明朝太過於強調武力打擊。

從明朝最初的兩個皇帝朱元璋、朱棣開始,就對蒙古就施行強力打壓的辦法。前面咱們談到的朱元璋的八次北伐及朱棣的五次北伐,都是一種強力打擊的表現。後面的皇帝也依然延續這種方式,包括明英宗與明武宗和蒙古作戰,都是張揚武力。而且,皇帝們還都要御駕親征。朱元璋、朱棣、明英宗、明武宗,都是以御駕親征的方式和蒙古作戰。

明朝皇帝還非常得意他們對蒙古實施強力打擊這種方式。朱棣自己都得意地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一味炫耀武力,造成的結果,就是被打擊一方,自然而然生出強大的向心力,因而他們更加難以被打敗。

其三,蒙古與明朝有世仇因而不容屈服。

蒙古人的元朝,是被蒙古推翻的。這使得蒙古人在潛意識中,是很排斥明朝的。因此,他們並不那麼容易被馴服。就算他們承認明朝的宗主國地位,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從明朝獲得更大的賞賜。「土木堡之變」,就是由於瓦剌肆無忌憚地向明朝索要,明朝不堪其擾,拒絕了也先的索求。而也先也因此率大軍直接進攻蒙古。

由此可見,蒙古內心其實是不服氣的。他們一直有著復興元朝,重回中原的夢想。明朝自然就不容易讓他們屈服了。

❾ 大家覺得明朝巔峰時期軍事實力到底有多麼恐怖

我認為在永樂時期,明軍的實力真正達到了巔峰,不過從戰果來看,朱元璋時期才是明軍最強,可我認為軍隊的綜合實力,永樂朝是要勝過洪武朝的,朱元璋當政的時候,他的這些對手其實實力不能說太強,蒙古也只是處在末期,戰力和巔峰期早就沒有辦法比了。

明朝是一個戰鬥力非常強的朝代,200多年幾乎一直在打仗,就是到了明朝末期,還有三大軍隊,都可以和八旗軍抗衡,單從戰鬥力來說,他們一點都不比皇太極的軍隊差。



讓皇太極沒想到的是,他雖然沖垮了關寧鐵騎,但是關寧鐵騎這群人絲毫沒有任何慌張,一如既往的邊砍邊殺,如入無人之境。最後皇太極被打慫了,率軍撤退,此戰過後關寧鐵騎一戰成名。

這支軍隊在袁崇煥死後,就分給了祖大壽和吳三桂,祖大壽的關寧鐵騎在鎮壓農民軍的過程中,全軍覆沒。吳三桂的則跟著吳三桂投降了清軍,分封到了雲南成了吳三桂的私人衛隊,原先縱橫明朝的關寧鐵騎,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實在讓人寒心。

❿ 明朝的軍事力量世界第一,為什麼會敗給滿清

1.軍隊沒有有素合理的訓練;

2.財政經濟衰退,國庫空虛;

3.後金在漢奸那裡獲得「紅夷炮」。

閱讀全文

與大明遼東軍事實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