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軍隊還有練武的如何訓練的每天都做什麼
在古代的軍事生活和用兵方略給一些詩人帶來了無限的靈感,比如陸游 辛棄疾 等等,對於經歷過戰斗的士兵來說,這也是意見可以吹一輩子的事吧,畢竟現在是和平年代,早已不聞金鼓之聲。那麼古代士兵在軍營中為了變得更強都有哪些訓練計劃呢?為什麼我們的士兵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古代士兵更注重耐力訓練而不是像西方那些國家力量訓練?為了保證軍中戰斗人員的強大的戰鬥力和體力,對戰士們的必須要千錘百煉,非常重要的。古代將軍對士兵的每天訓練的科目中,它可以一共大致分成了三個部分,身體的抗擊打訓練和隊列編隊。這三個主要的訓練部分為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和士兵的身體素質做出了重大貢獻。
而且為什麼我們要比在國外的士兵訓練更注重耐力訓練?
實際上,以下三個原因可以清楚地解釋。
1.缺乏用於力量訓練的科學訓練方法
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之間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訓練結果的差異。一種強調強度的提高,另一種強調耐力的提高。如果要進行肌肉力量訓練,科學的訓練方法必不可少,因為每個人的肌肉承受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由於他們的特殊訓練方法,還需要補充相應的蛋白質和營養素,這對於辛苦的生活來說是困難的古代軍營。
而且,在古代,很少有諸如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之類的說法,陸軍的訓練方法是從上一代繼承而來的,並結合現代武器的發展或作戰需求進行實踐。而且,古人知識不足,缺乏科學實踐,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缺乏對力量訓練的要求。
而且為什麼我們要比在國外的士兵訓練更注重耐力訓練?
2.在古代戰爭中對耐力有很大的需求
在古代戰場上,戰斗時間是無法保證的因素,范圍從數小時到數年不等,盡管事實上兩軍之間的戰斗時間可能不長,但重點是早期訓練和准備,此時的士兵非常辛苦,在封建社會的早期冷武器時代,戰鬥武器的戰鬥力普遍不高。這時,長期作戰是不可避免的。
耐力訓練的好處是增強士兵的體質,提高士兵的抗疲勞能力,並防止過度疲勞。由此可見,在古代戰場上,對士兵耐力的需求更大。
3.受不同軍事制度的影響
在過去的朝代,由於時代的不同,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軍事體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總是有農民和士兵在閑暇時間作為士兵,而農民在忙碌時則由農民組成。
這種軍事系統有兩個缺點。
首先,培訓是間歇性的。它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當您是士兵時)。培訓是時間有效的,不利於鞏固培訓結果。其次,招募制度主要招募難民,弱小士兵,士兵的素質無法得到保證。
關於力量的訓練的同時也等於是在進行了耐力的訓練。此時,即使是耐力的訓練效果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更不用說力量訓練了。
⑵ 中國古代城市是如何加強軍事防禦的
古代科技比較落後,城市的軍事防禦問題大多藉助自然力量。所以,城市的選址一般選擇依山或傍河。人的方面就是修築城牆,挖護城河。城牆高大為上,輔以箭樓、角樓、瓮城。
⑶ 古代人打仗為什麽要先兩軍都要排好正營大家准備好了才大
1 你說的情況基本是出現在電影里。當然現實里有一種情況就是:勢均力敵的雙方擺好陣勢,但並不是一定會打。雙方主帥陣前還要進行談判,軍陣只是互相威懾的工具而已。(《勇敢的心》里出現過多次)
2 古代戰爭雖然是冷兵器,但是很早開始就進入到了弓弩等遠程作戰的模式。戰場上箭雨紛飛,士兵在盾牌、甲胄的掩護下沖鋒格鬥。秦軍之所以能夠打敗六國,就是因為秦弩射程很遠,並且箭頭都是特製的三棱錐型,當時六國的盔甲很難抵禦,因此還未沖鋒到秦軍陣前就折損殆盡。(長平之戰,趙軍40萬人愣是沒有突出秦軍的圍困)。
3 此外,古代還常用騎兵對敵國的農村、庄園進行騷擾,因為騎兵有很強的機動性,而弓弩結陣需要很多時間。漢朝就是這樣被匈奴搞得很慘,邊關常被匈奴偷襲,人口損失很大。直到霍去病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脅。
4 進入南北朝以後,冶鐵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重騎兵開始涌現。重騎兵結陣後,一般的弓弩就很難射穿他們了。盛唐重騎曾橫行中亞,李靖兩三千人就能滅人家一個國。金國也利用這點多次打敗宋軍,並且滅亡了北宋。後來岳飛發明了一種斬馬刀,就是利用宋軍的重甲步兵攻擊金國重甲騎兵的馬腿,使金兵喪失機動性,因此岳家軍取得了不少對金國的勝利。順便一提,宋軍的優勢在重步兵,北宋的步人甲號稱是軍事史上最重的盔甲......
5 成吉思汗發明一種輕型的鎧甲,這種鎧甲以多層厚布製成,只在關鍵部位,如心口、關節等處裝上金屬甲片(最著名的就是清八旗甲了),這種護甲方便輕騎兵使用,比重騎兵更具機動性。同時能有效防護弓弩甚至早期的火槍彈丸,關鍵部位也能一定程度上抵禦近戰武器,至少不會立即失去戰鬥力。元明清三朝的作戰部隊都大量使用了這種鎧甲。因此進入13世紀後,輕騎兵成為了中國戰場的主要作戰形式。輕騎兵一般裝備有弓、弩、刀劍等。
6、明朝比較注重科學技術,因此明朝軍隊掌握了不少火葯武器。萬曆戰爭中,朝鮮的史料記載,日本鳥銃聲聲可聞,而明軍火炮如天崩地裂。戚繼光更是劃時代地提出了三人火銃手品字形站位,基本符合近代步兵作戰的基本法則。
7、滿清愚昧地提出「騎射乃滿洲之本」,使中國軍事大幅倒退。
⑷ 中國古代軍事陣型圖,看完就知道古人怎麼打仗了
這種東西現代遺抄存的很少見。襲中國文人歷來輕視軍事實踐,喜歡整些玄而又玄的東西。即便遺存下來的,很多也是五行八卦之類巫術類的東西,而不是實踐中的陣型圖。
但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模式都是差不多的,戰爭和戰斗的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世界不同國家的實踐經驗都是相似的。
你可以參閱古代羅馬軍事家的兵法著作,裡面詳細描述了羅馬軍團的戰斗隊形,陣列變換方式,士兵訓練方式,裝備水平等。羅馬軍團戰無不勝,其陣型模式自有其科學性。
中國古代作戰,裝備條件不同,訓練模式不同,對手不同,毫無疑問作戰方式會有差異,但可以類比。
⑸ 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如何做好軍事斗爭准備
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軍人的風險和犧牲精神培養。
2、軍隊的戰略研究和戰略准備。
3、對敵方實力動態監控和掌握。
4、戰前的輿論引導和物資准備。
⑹ 中國古代軍事家怎樣玩轉萬里長江防線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長江及其周邊廣大流域,自古以來便是南北爭衡、問鼎天下的重要區域。在分裂時期,北方政權要平定江南、混一宇內,必須突破長江防線;而南方政權若要偏安江左、進取中原,也必須建立完整穩固、自成體系、攻守兼備的萬里江防。長江及其支流,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地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朱元璋
⑺ 古代的士兵是怎麼訓練的
古代軍事訓練制度萌芽於原始社會末期,初創於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在奴隸制國家階段,軍事訓練側重於一般士兵的整體作戰學習,多通過田獵形式進行。西周起至春秋戰國,還出現了貴族子弟的軍事教育學校。秦朝至隋唐這一階段全面確立和鞏固了各項軍事教育訓練制度的規范化、法令化制度。宋至清走向成熟。
北宋以前,中國古代一直把使用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的技術操練作為軍事訓練的主要內容。宋朝開始將火器技術發明運用於戰爭實踐。隨著火器技術的不斷完善,軍隊的火器裝備也不斷增加,至明初永樂年間,終於產生了專習槍炮的新兵種——神機營。隨著明朝京軍三大營制和京操制度的建立,三大營進行協同作戰訓練的布陣新原則的提出,使中國古代軍事訓練的內容,在使用火銃之後民生了第一次重大變革。至清末,洋務運動的興真,洋務派開始建立近代軍火工業,購置和製造槍炮、艦船,聘請外國教官,引進西洋操典,訓練軍隊,廢除科舉,舉辦學堂,建立近代陸軍和海軍,改革官制、軍制,初步實現了從封建軍事教育訓練制度向近代軍事教育訓練制度的過渡。
各朝代的軍事訓練不盡相同。舉一些例子:
秦朝和西漢的地方軍隊是各郡國的材官、騎士、輕車、樓船,他們的兵種區分為步兵、騎兵、車兵和水兵。四種地方軍隊訓練的基本項目都是下列三類:體力訓練、發射弓弩技能的訓練和行列占陣的操演。
隋及唐前期,府兵是最重要的武裝力量。府兵在中央禁軍和地方駐軍中處於骨乾地位,在邊防軍中也占很大比例。府兵實行世兵制,軍人在府,家屬隨軍。隋開皇十年規定,府兵可以以戶為單位,按均田法分得一定土地,府兵除定期到驃騎府和車騎府集中訓練和上番、同征外,平時可放歸鄉里,忙時務農,閑時訓練,由是形成了府兵農閑分散訓練的制度。府兵農閑時的訓練課目多是習射。府兵習射,不僅要求提高命中率,還要求增強為膂力。當時選拔力士,要求能引弓240斤,臂張弩射遠達230步,四發二中;單弓弩射遠達160步,四發二中。
清朝時,八旗兵是一支以騎兵為主、步騎結合且包換火器部隊、雲梯兵、藤牌兵等多兵種的部隊。由於是嫡系部隊,清統治者對這支部隊格外重視,為其制訂了一系列有關軍事教育訓練的規章制度。八旗官兵的日常訓練主要是練習步射、騎射和槍、炮的射擊,以及步圍、陣法,並有分操、合操、大會操、大閱制度。京師禁旅八旗各部隊中,兩翼前鋒營、上三旗親軍營、八旗護軍營、驍騎營官兵,都習騎射,步軍營則專習步射。健銳營主要訓練雲梯,兼習鳥槍、水戰,以及馬步射、鞭刀等藝。內火器營變相剝削操練鳥槍、子母炮,外火器營主要營習鳥槍、水戰。漢軍驍騎營下置鳥槍營、炮營、護炮藤牌營。這些營兵除習騎射外,主要是操槍、炮和藤牌技術。京師禁旅八旗各部隊的訓練,每年按季合操四次。其中:上三旗親軍營,每月兩天訓練騎射,四天訓練步射。驍騎營,每月六天習射,由都統以一各官親臨督導訓練。每年擐甲習步射四次。前鋒營,每月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習步射,每月初九、十四、十九、二十九共四天練習鳥槍。內火器營每月六天習步射、六天習騎射。
⑻ 中國古代戰備論中戰備的基本原則
古代兵家提出的關於戰備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
一是超前性原則。應著眼於戰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戰爭的需要提前進行戰備。
二是超蓋性原則。戰備規模要適當超出覆蓋范圍,以備不時之需。
三是相稱性原則。戰備的准備應與戰爭的方法和規模以及利益成比例,禁止過分戰備或戰備不足。
四是求己性原則。即要取得戰爭勝利,不能靠別人,只能依靠自己加強戰備。
五是隱蔽性原則。戰備要隱蔽,不易被發現。
六是平戰結合原則。把戰爭行動同平時的生產活動相結合,軍隊一邊生產,一邊保衛邊界安全,既是戰斗隊、又是生產隊,「耕戰並宣」,平戰結合。
七是整體性原則。強調戰備必須從各個方面同時進行,全面地進行備戰。
(8)中國古代軍事怎麼備戰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基本內容
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戰爭觀
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⒈戰爭支柱——以仁為本。《司馬法·仁本第一》開宗明義:「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為正。正不獲意則權。」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此二者,才是戰鬥力的凝聚核,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⒉戰爭准則——師出有名。《禮記·檀弓下》主張「師必有名」,認為師出無名,必將遭到眾人的反對,定成敗局。
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指導原則
⒈重戰思想。《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大聲疾呼:「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認為戰爭是關繫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
⒉慎戰思想。即慎重對待戰爭,不輕易言戰。《孫子兵法》中這樣寫道:「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
⒊備戰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綢繆。孫子受當時形勢的影響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須重視備戰的思想,並告誡人們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戰備,做到「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⒋善戰思想。就是要會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勝論。「道」就是政治,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當然,在注重道的同時,其他四個「天、地、將、法」因素也不可忽視。
二是廟算制勝論。廟算,是古代開戰前在廟堂舉行軍事會議,商討與謀劃戰爭的一種方式。《孫子兵法》主張戰前要算,要對戰爭全局進行計劃和籌劃,定出可行的戰略方針。
三是「詭道」制勝論。《孫子兵法》里講道:「兵者,詭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的詭道之法,進而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指導思想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四、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全勝戰略
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謀攻篇》中指出:「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五、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作戰思想
其主要表現在:「致人而不制於人」,奪取主動權。強調的就是要根據戰場的具體情況,靈活且有針對性的採取制勝方法。
六、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強調奇正
他說:「凡戰者,以正合(合力攻擊),以奇勝(奇兵制勝)」。
奇正是中國古代一對重要的軍事矛盾,歷代兵家多有闡述和運用。
奇正的含義廣泛,一般說來,常法為正,變法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備、鉗制的為正兵,機動突擊的為奇兵;在作戰方式上,正面進攻、明攻的為正兵,迂迴、側擊、偷襲的為奇兵;在作戰方法上,按一般原則作戰的為正兵,採取特殊戰法的為奇兵。
奇正充分體現了用兵的機動靈活性,出奇制勝的高妙之處,在於攻擊敵人無備與虛弱之處。
七、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用將之道
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⒈重將思想。《投筆膚談·軍勢第七》指出:「三軍之勢,莫重於將」。並且認為,「大將,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們現代所說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⒉選將思想。在古代,選將標准有五,《孫子兵法·計篇》中明確提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⒊用將思想。古人認為,將帥使用的原則,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網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⑼ 中國古代軍隊有沒有戰術是不是只有謀略
呵呵,哪是因為導演和拍攝經費的原因
觀眾對軍事不了解,導演也不願意花大價錢專拍攝,隨便做個屬樣子就好了
一直到工業革命之前,西方的所謂戰術都和中國差的很遠
看看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吧,行軍,扎營,列陣,防守,攻擊,火器使用規范,步兵操典,騎兵操典,多兵種配合,全都有
但是中國人普遍認為,戰術是敵人可以學習並很快能掌握的,並不是決定性的差距,戰略可不是這樣
⑽ 關於中國古代軍事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時,明軍首創火銃與冷兵器依次攻擊敵船的水攻戰術,各地衛所駐軍已有10%裝備火銃。明永樂八(1410)征交趾時,明成祖還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兵種。
明朝中期,戚繼光鎮守北疆薊鎮(今河北遷西縣西北)練兵時,編練的水軍營、步營、騎營、車營、輜重營,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佔編制總數的50%
左右。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就是類似於現在裝甲戰車部隊:車營編官兵3100餘名,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每車營有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桿、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臨戰之時火槍輪番射擊可以終日不停;騎營編官兵約2700名,裝備有60門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獲太少),以至於可以說是虧本買賣,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軍和倭軍在朝鮮所進行的戰役中,明軍的火器質量和使用水平就高於倭軍。當時倭軍和朝鮮軍都甲胄齊全,十分精良,而明軍卻有不少連盔甲都沒有就上戰場了。朝鮮軍隊開始很吃驚,以為是明軍神勇,其實是明軍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時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贅。
明朝前期正規軍的裝編表: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騎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桿(步兵火銃);
合用葯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 桿(多管火銃);
合用葯675 斤;
手把口400 桿(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明朝後期車營編制的詳細資料(孫承宗和戚繼光)
關於車營的編制:戰車子營按照營-沖-衡-乘-車分5級編制。
每營4沖-每沖2衡-每衡4乘-每乘4車(偏廂車),
合計戰車128輛,配屬給步兵子營使用。
步兵子營和騎兵子營則仿造戰車子營編制。
步兵子營每100人為1乘-400人為1衡-800人為1沖-4沖3200人為1步兵子營。
騎兵子營以50騎為1乘-200騎為1衡-400騎為1沖-4沖1600騎兵為1騎兵子營;
另配一個2沖的騎兵權勇隊(預備隊),一共有2400名騎兵。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標准車營):
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
騎兵2400人;
輜重車夫512人;
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515人;
共計官兵6627人。
裝備火器:槍1984枝,
其中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大小佛朗機共256挺;
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88門。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
輜重車256輛。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並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
3眼槍為主。這是因為明軍大量裝備遠射程的火炮(數量快趕上現代裝甲師啦!),所以所以對單兵火器的射程並沒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夠兇猛就行,明軍才會創造出三才陣等適合火器的諸兵種合成作戰陣形。
戚繼光編煉的車營和步營資料,可能是寫在兵書里,將要計劃實施的,現在僅供參考:
車營:戰斗兵2048人;
軍官、雜役、工匠、車夫等1061人;
全營官兵共3109人。
裝備:佛朗機256挺(佛朗機手768人);
鳥銃512枝(鳥銃手512人);
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戰斗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步營:戰斗兵2160人;
軍官、雜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營官兵共2699人。
裝備:鳥銃1080枝(鳥銃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戰斗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只裝備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黨耙手,裝備火箭共648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