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朝藩鎮強大後受到了打擊,後來藩鎮變弱了,為什麼唐朝卻滅亡了
唐朝的時候因為藩鎮強大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後來藩鎮變弱以後唐朝還是滅亡了。那是因為藩鎮雖然弱了,但是他們沒有真心的臣服於唐朝,而是在不停的爭奪地盤,後來爆發了農民起義,藩鎮們之間的平衡也被徹底的打破,最後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在唐朝統治的時期,北方的部落依附於唐朝,但是後來他們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比較厲害的民族,野心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再加上當時的皇帝消極怠政,所以最後導致了藩鎮勢利發展的越來越強,最後爆發了安史之亂。到了唐朝後期的時候,爆發了農民起義。就像是點燃了一把火,很多藩鎮之間為了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最後打破了藩鎮之間的平衡度,以至於力量也越來越薄弱,而唐朝也最後滅亡了。
B. 安祿山和史思明不過就有兩個藩鎮,為何有實力反攻大唐
因為他們兩個實力足夠強大,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很強勁,而唐朝的實力已經大大不行了,對於藩鎮的影響力已經沒有什麼了,再加上他們兩個野心足夠大,那麼,自然他們就敢反攻大唐。
還有就是因為當時唐朝的政治局勢,當時大唐正在和西北的敵人打得火熱,安祿山他們知道,如果這個時候他們攻打大唐,大唐絕對沒有戰鬥力反抗,那麼,安祿山他們當然不可能放過如此好的時機,果不其然,他們也確實打勝了。
所以說,即便安祿山他們有實力,但是也並非說強大到無人能敵,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大唐變弱了,大唐的矛盾太多了,所以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藩鎮才敢跟大唐叫板,由此可見,任何國家和政權的滅亡,其根本願意必然是在自己本身的。
C. 唐朝一個藩鎮大約等於幾個師的兵力
唐代各節度使兵力不等,一鎮少有兩三萬,多有七八萬。目前PLA一個師約是6000-10000人,自行換算吧。
D. 唐末藩鎮實力有多強
唐末的藩鎮擁有經濟,政治,軍事上的自主權,有強大的戰鬥力,多次擊退想要向南進攻的契丹人,尤其是河東鎮和盧龍鎮的實力最為突出,讓契丹人聞風喪膽不敢在來侵擾。
E. 宋太祖是如何削弱藩鎮手中的軍事實力的
五代以來禁軍飛揚跋扈的風氣,為之一掃。禁軍不但乖乖地聽從皇帝指揮,版而且,禁軍將帥見了宰相都得權恭恭敬敬地唱諾問候。但宋太祖並不滿足,在解決禁軍將帥權力過盛問題的同時,宋太祖又通過收精兵於上的辦法來削弱藩鎮手中的軍事實力。首先,他加強禁軍的力量。在宋代,禁軍等於正規軍,此外還有廂兵、鄉兵、士兵等地方軍隊。
F. 我們不造反但很兇,唐代藩鎮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節度使是大唐發明的新物種。能對付節度使的,只有節度使。所以,安史之亂爆發後,大唐的節度使越設越多,而且節度使的權力也越來越大。
G. 唐朝末年藩鎮軍隊與中央軍隊的異同
引用他人高見
唐帝國軍制
參考書目:《府兵制度考釋》《新唐書》等
高祖龍興太原,廢府兵為私兵,設大將軍府,置左、中、右三軍,中軍由四子領;左、右軍各設大都督一人,由長、次子分領,並各有三軍,六軍各置統軍一人。定鼎後,與初唐、中唐、晚唐的社會形勢相對應,其兵勢數變,詳述如下。
一、 初唐的府兵制度:
1、 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將關中分為12道,即12個行政區域;每道置一軍,共12軍;又設若干驃騎府、車騎府,分別隸屬於12軍。武德三年分別授予此12軍軍號:萬年道參旗軍、長安道鼓旗軍、富平道玄戈軍、酒泉道井鉞軍、同州道羽林軍、華州道騎官軍、寧州道折威軍、岐州道平道軍、邠州道招搖軍、西麟州道苑游軍、涇州道天紀軍、宜州道天節軍,每軍設將、副將各一人,督率府兵且耕且戰。
2、 貞觀時依隋制,設府兵之最高統帥部門十六衛--其中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候衛、左右領軍衛、左右屯衛、左右驍衛這十二衛各領軍府40至60不等,軍號分別為驍騎、熊渠、豹騎、羽林、射聲、次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不統府兵;以及太子東宮六衛率--太子左右衛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諸衛率各領軍府3至5不等,東宮十帥府中的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不統府兵。
太宗又分全國為十道:關內、河南、河北、河東、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全國軍府雖然由12衛和六衛率分領,但同時又按地域隸屬於道,所以府兵有雙重節制。12衛和六衛率領有軍府,但不得自行征調,調兵須有皇命,地方上不見命令不發兵;十道及下屬各州不直接領兵,其對下屬軍府的職責是進行檢查督促;各軍府長官發兵時須以魚符為憑,州、道長官參與合對;各衛、率所屬軍府不集中在一道、州,一道、州的數個軍府也分屬不同的衛、率,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結黨和割據,雖然缺點是不利於應急,但筆者覺得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好辦法了。威服四夷,屹然天下,全仗於此!!!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軍府長官改稱折沖都尉,副手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軍府改稱折沖府(即折沖於樽俎之間之意,備兵而不用兵,吾神往之~~~),其數目時有增減,大約保持在600府左右,府兵約60萬人,騎兵約佔十分之一。編制如下:
十道(檢點士兵於)
| |--上府(1200人)-6團-12旅-24隊-120火
12 | |
衛 | |--中府(1000人)-5團-10旅-20隊-100火
和(取兵於)------折沖府----- |
六 |--下府(800人) -4團-8旅- 16隊- 80火
衛 |
率 |--特府(1500人) -5團-15旅-30隊-150火
每火10人,設火長;每隊5火共50人,設隊正;每旅2隊共100人,設旅帥;每團2旅共200人,設校尉;並分上、中、下府;另有特府,乃武周為拱衛東都洛陽特設。
3、 唐代府兵制度概況:
(1)兵員概況:
唐代府兵有內府和外府之分,內府即"三衛五府"--親衛、勛衛、翊衛,而勛衛、翊衛又分為一、二兩府,內府衛士負責宮廷宿衛,外府即各折沖府。府兵的選拔其時有三項標准:資財、材力(體力)、丁口,而以資財為首,等級觀念很嚴;三衛五府士兵由五品及上柱國以上官員子孫組成,外府士兵由六品以下官及良家子弟組成;家中人口多、體力好的人21歲入役,61歲出軍,三年一檢點,相當於終身義務兵,本人享受免租庸調,同時自備糧秣、短兵器,戰馬和盔甲、長兵器由國家負擔,每年冬季以府為單位由折沖都尉指揮進行操練。
(2)勤務:
府兵平時分散在各地折沖府,每年輪番到京城擔任宿衛任務,稱為"番上"。兵部將距京城5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5組,每5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500里至10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7組,每7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15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8組,每8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20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10組,每10個月輪流番上一次;這個規定應該說是比較合理的,府兵的駐扎地距京城無論遠近,其實際服役天數(包含路途往返及實際宿衛時間)基本相差不大,都是平均每月10天左右;如果路途確實極遠而影響到了府兵服役質量,可以上繳一定數目的錢物來以資代番,還可以連續執行兩個月的宿衛任務來並番;如遇臨時征發遠征作戰,戰後可按作戰時間免去其番上任務。如此即可保證府兵的訓練時間不受干擾。
(3)衰亡:
唐初實行均田制時,對於有軍府的州很重視,保證了兵源需要和軍費控制,但隨著均田制的弛壞和農民逃亡,兵源已近枯竭,折沖府已無兵可交、不能維持番上;且府兵分布比較分散,軍官升遷緩慢、軍士被衛將視為廝役,也以無人願入伍了。故天寶八年,朝廷即實際上廢除了這種制度。
二、 彍騎:
府兵為初唐時期的主要的中央軍,但並不是唯一的,募兵制一直與其並行(貞觀至開元年間曾有過數次較大規模的募兵),比如說沿邊戍兵既是大多為募來。開元十年,因久無邊事,亦因限制邊將日驕,將60萬邊兵裁撤了20餘萬,恰好此時府兵制度已經浸壞到了極點,很多軍府已經不能派出番上的士兵,朝廷因此轉而用募兵來解決中央宿衛部隊的兵員問題,從裁撤的邊兵中揀選12萬人直接隸於12衛,不再派往其下屬軍府,直接由本衛番上,而12衛從此亦不再依靠各折沖府輸送士兵了。這一由當時社會條件的變化而導致的募兵制的盛行,使得彍(音"鍋")騎就此組建並直接代替了府兵!但是天下承平日久,軍備鬆弛、重文輕武,原來募集的彍騎士兵待遇、素質、士氣、訓練均較地下,既不象府兵自備資糧,也沒有明確規定由國家供給,因此它屬於過度性的軍隊,僅存在了20餘年就只剩下了官員和空額,歷史極短。也有說法雲彍騎是屬於府兵的一種,但從上述分析中筆者覺得還是應該區別開來。
三、禁軍:
唐代南衙是中央官署的統稱,地處宮城之南,稱為南衙或南司,16衛府屬南衙,由宰相負責,文臣主兵事,南衙衛士一般由各折沖府番上;宦官居北,稱為北衙或北司,羽林親軍等禁兵屬北衙,由皇帝親信宦官負責,武臣主兵事,北衙禁兵一般為皇帝、太子親兵。有時南北衙兵將也會對調、互兼官職。
唐建國後,高祖以太原從龍之兵3萬作為宮城宿衛,稱元從禁軍,又稱父子軍,他們終身為皇帝親兵、子弟相補、待遇優厚。總體來看,禁軍可以人為地分為5個系統,第一是太宗選善射者百人組成的百騎,以後陸續更名為千騎、萬騎、左右龍武軍,第二是太宗精選勇士組成的北衙七營,以後陸續更名為左右屯營、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羽林軍統稱羽林親軍,設羽林大將軍,為皇帝之最親信,地位遠高於諸衛大將軍;羽林親軍在玄宗時因朝廷開邊、許多悍將勁卒轉投邊兵追求軍功而削弱了許多;第三是肅宗至德二年用追隨其回到長安的禁兵子弟組成的左右神武軍,故左右龍武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總稱北衙六軍;第四是肅宗為加強殿前警衛增置的殿前射生左右廂,當時約千人,後擴編、改名為左右英武軍、寶應軍、殿前射生左右軍、左右神威軍、天威軍。
第五既是中晚唐時期最主要的禁軍--神策軍。公元754年(天寶13年),朝廷為防禦吐蕃新設一隻邊兵首稱神策軍(兵員應為募集),為平安史之亂勤王後由宦官魚朝恩掌管,駐扎陝州,收編了很多精銳的西北邊兵,兵額已上萬;永泰元年吐蕃入寇,魚朝恩掌之駐扎苑中正式成為中央禁軍,又收編了許多精銳的藩鎮部隊,分為神策左右廂,德宗時又改為左右神策軍,兩軍主將為護軍中尉、副將為中護軍,均為宦官,並由此而確立了宦官統領神策軍的制度,同時邊兵往往歸神策軍指揮,稱為神策營,神策軍也於此時達到了極盛。神策軍除負責宮廷宿衛外,同時還兼負防禦外敵、平滅內患之職,公元783年剿滅涇原叛兵一役殊死作戰、克建奇功,最後發展到擁兵15萬。但這是皇帝通過家奴之手掌握的部隊,除親信宦官外其他官吏不能插手,閹人氣焰日盛、難以節制、逐漸大權獨攬,他們運用手中的權力不斷為神策軍增加糧餉、提拔軍官,致使神策軍耽於享樂、兵無鬥志,予藩鎮以"清君側"之口實屢屢舉兵向闕,皇帝不得已只好靠殺宦官以求藩鎮退兵,朝廷威嚴盡失。至晚唐時,五部禁軍均已兵微將寡、名存實亡了。
四、藩鎮:
1、唐初時道相當於現在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至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只有統兵權;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
藩鎮名 所在地 職責 軍力
安西節度使 今新疆庫車 管理西域 24000
北庭節度使 今吐魯番 防禦突騎施、堅昆 20000
河西節度使 今甘肅武威 隔離吐蕃、突厥 73000
朔方節度使 今寧夏靈武 防禦突厥 64700
隴右節度使 今青海樂都 防禦吐蕃 75000
劍南節度使 今成都 防禦吐蕃、綏靖南夷 39000
嶺南五府經略使 今廣州 綏靖南夷 15400
河東節度使 今山西太原 防禦突厥 55000
范陽節度使 今北京 防禦契丹、奚 91400
平盧節度使 今遼寧錦州 招撫室韋、靺鞨 37500
2、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3、節度使許可權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制;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鉗制。噫,藩鎮!軍制之毒瘤也!
唐前期,軍隊以府兵為主體,同時還有北衙禁軍、兵募、邊防軍,以及不脫離生產的團結兵等。 府兵。泛指軍府統領的兵士,是唐前期軍隊的主體。高祖武德二年(619),開始恢復府兵組織,設膘騎、車騎軍府若干、貞觀十年 (636),太宗整頓府兵制,軍府更名為折沖府。全國折沖府最多時有 633(或634)個,其中關內道261個,佔全國總府數40%以上,其次是河東、河南兩道,其他各道府數很少,形成了軍事上屆重馭輕的局面。中央統領府兵的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有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諳衛置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左、右衛皆領60府,其他諸衛領40~50 府。東宮六率即太子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領3~5府。折沖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 800入。每府置折沖都尉為長,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為副。每軍府 轄4~6團,團200人(有時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每團轄2 旅,旅100人,旅設旅帥。每旅轄2隊,隊50人,隊設隊正。每隊分為5火,火10人,火置火長。府兵總稱為衛士,善弓馬者為越騎,余為步兵、排矛手、步射。府兵平時講武習射,上番前進行試閱,每年冬季由軍府組織教戰。府兵的主要任務是輪流到京師長安宿衛,其次是出征作戰或戍守邊防府兵上番,按距長安遠近確定番期,如500里內五番,1000里七番,1500 里八番,即將全府兵士分成5組,7組或8組,輪流到京師宿衛,每番一個月,期滿後返回軍府。府兵服役和從事農業生產密切結合,體現了兵農台一的歷史特點,既減輕了國家經費開支、又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進行。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高宗以後,土地兼並日重,均田制遭到破壞,加之士兵逃散,府兵制急劇衰落,府兵土崩瓦解。兵莫。是唐前期臨時徵募民丁組建的軍隊.又叫募人、徵人、募 兵。一般選取富戶多丁、人材驍勇者充當,舉薦前資官(非現任文武官)、勛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級將領。兵募的裝備由當地政府供給, 不足則由本人自備或由親鄰互相資助。由於府兵主要分番赴京師 宿衛,從事征成的兵員有限,所以多次征戰主要征發兵募進行,如 高宗征伐遼東,一次出兵50餘力人,大多是兵募。玄宗時沿邊鎮兵60餘萬人,其中兵募的比重很大。兵募戍邊年限不固定,有時長達五六年。
禁軍。除十二衛所領上番府兵(南衙禁軍)保衛京城外,還有單獨組建守衛宮禁的北衙禁軍。北衙禁軍原為元從禁軍,後來改從衛 士簡補或召募。太宗於玄武門置左右屯營,號稱「飛騎」,挑選其中 驍健善射者百人名為「百騎,武後再擴大為「干騎」,中宗又改名 為「萬騎」。高宗、玄宗又分別建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官員、名秧與諸衛相同。此後,肅宗置左右神武軍。史籍統稱左右羽林、龍武、神武為六軍。
邊防軍。各邊防軍事機構軍、守捉、鎮、戍所轄的屯戍部隊。鎮、 戍各分上中下三等.500人為上鎮,300人為中鎮.不足300人為下 鎮;50人為上戍.30人為中戍,不足30人為下戍。每鎮、戍分別置 鎮將、鎮副,戍主、戍副各一人。軍、守捉自高宗起逐漸增多。各置使 和副使,所領兵數比鎮、戍多。隨著邊防線的延長和戰爭的頻繁,遂 設節度使為邊境區域性的最高長官。景雲二年(711),首以賀拔延 嗣為河西節度使,即軍區的固定長官,至大寶九年,沿邊地區已有 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九節度 使、一經略使,節度使所轄軍、守捉、鎮、戊的邊防體制更加完備。
團結兵。又稱團練兵,土團,是由各州刺史統掌的不長期脫離生產的地方武裝。武後萬歲通天元年(696),為防禦契丹的需要,始 於山東近邊諸州置武騎團兵。聖歷元年(698),河南、河北置武騎團 防備突傲:每150戶徵兵15人,馬一匹。代宗大歷十二年(777)規 定,團結兵春夏歸農,秋冬追集,服役期間發給身糧醬菜。各地徵召 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團結兵不入軍籍,一般在本境內防守,或應調 配合作戰,軍事任務結束,即囚鄉耕種。
唐後期的軍隊,主要是神策六軍、藩鎮兵。神策軍,原先是隴有 臨挑郡的一支邊軍。安史亂起,神策軍幹人奔赴中原平叛,屯駐陝 州。後進入長安禁苑升為天子禁軍。貞元十二年(796),分神策軍 為左、有兩軍,命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為左、右神策護軍中尉,從此開創宦官統領神策軍的固定製度。宦官還進一步控制了人數不多 的左有功林、左右龍武、左有神武等六軍。神策軍在宦官的統領下, 響賜優厚,發展到18萬多人,分別屯駐於京師及京西北諳鎮,在保 衛唐王朝及平定地方動亂中起過重要的作用。至唐末,經過黃巢起 義軍的打擊和朱溫的誅殺,殲滅殆盡。
藩鎮軍,即節度使統領的軍隊。唐後期,全國有四五十個藩鎮, 各藩鎮節度使都擁有軍隊,少則數干.多至10萬人。各藩鍺兵,由 於屯駐地區與擔負任務不同,分為牙兵(又稱中軍、牙中軍、牙內兵,屯駐在節度使治所)、牙外軍(又稱外營兵,屯駐在節度使治所的外城)、外鎮兵(屯駐藩鎮屬郡關津要地)等。牙兵系節度使的親 兵,人數較多,戰鬥力強,給唐朝社會、政治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河 朔三鎮牙軍,長期父子世襲,互通婚姻,享有種種政治、經濟特權, 形成桀驁不馴的驕兵集團,動軌發起兵變,驅逐將帥,或支持節度 使竊地割據,反抗朝廷,危害極為嚴重。
我國歷史上的唐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王朝,在這個階段,漢民族的構成基本定了下
來,而原來橫行歐亞大草原的突厥實力被逐出中國的實力范圍,而中國的封建制度在這個時期
也達到鼎盛階段。版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之多得無法計數,而此時,作為國家國防
基礎的軍隊又是裝備了些什麼武器呢?
首先是騎兵裝備,在唐以前的南北朝時期的,隨著馬蹬,高橋馬鞍的完善,重甲騎兵得到了
巨大的發展,但是由於重甲騎兵犧牲了騎兵賴以生存的機動性,使得在實際戰斗中,並不是非常
的理想,因此在唐軍中,馬鎧和重甲騎兵並沒有受到重視。在武器方面,從古代繼承下來並進
行重大改進的戟沒有逃過被淘汰的命運,長一丈八尺的槊(長矛的一種,槍頭較寬)成為騎兵的主要
裝備(南北朝),但是在唐中葉以後,標準的長槍又取代了槊的地位。根據《唐六典》記載,
當時槍分漆槍,木槍,白桿槍和朴頭槍4種,每個士兵(包括步兵和騎兵)都裝備1條,長槍運用很廣,
除了戰時格鬥外,扎營時可以用作支撐營帳,防守時可以當拒馬,渡河時可以用來捆紮木筏。而作
為另外一種士兵的必備武器刀,有2種主要用刀:一種是橫刀(也就是佩刀),當時刀劍的佩戴
方法已經從毗式佩劍法,轉化為從伊朗傳入的雙附耳佩系法,另外一種叫陌刀也稱拍刀,是一種長
柄2刃刀,長1丈,步兵使用,一般以密集隊形列於陣前,《新唐書》記載安祿山的部將崔乾佑
將「陌刀五千列於陣後」時遭到唐軍的恥笑。
唐軍裝備的主要遠射武器是弓箭,裝備率達到100%,與佩刀和槍一樣,人手一具,當時
中國軍用弓的樣式早已經固定下來了,全部都是復合體反射弓,射程隨弓力不同而變
化,唐軍也和前代一樣,強調強弓勁弩,開滿就射,唐代王踞所著《射經·馬射總法》
寫道「勢如追風,目如流電,滿開弓,緊放箭」,可見唐時對弓箭手要求的是射程
和火力密度,而對精確度要求並不高,我推測是利用弓箭手排成多列橫隊進行大規模
齊射的,這和明軍所說的「莫患弓軟,服當自遠」有很大差別。當時所用之弓的弓力,
上等約摺合現在的75公斤,一般人很難拉開這種弓的。隨弓所配的有3條弓弦和30支箭
以及一個箭壺(稱胡碌),箭一般有3種,一為射甲箭;二為生仳箭;三為長垛箭,
當時的箭所用的箭桿多用竹製,也有木製的,一般來說,南方所生產的基本都用竹,
而北方地區用崔柳,西北和東北多用樺木,箭頭均為鋼鐵制,根據箭頭的形狀分為
上述用途不同的3種箭形,可惜我沒有圖片無法有感性的認識。箭羽一般以鵰翎為最上,
角鷹次之,睇梟更次,最次的是用雁鵝羽,此外,在宋代記載有風羽箭即不裝箭羽
而是把原來安裝箭羽的部位在2邊剔空,利用空氣動力原理,使箭在飛行時保持穩定,
不知道唐時是否有類似的東西。
唐軍裝備的另外一種遠射武器是弩,我個人認為,裝備的可能不是單兵用弩而是
像床弩那樣的多人操作的遠射兵器,因為單兵遠射兵器是每個士兵都有一具,所以,我
推測是加強給部隊的重型武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張弩配箭100支。
唐軍的防護裝備主要有鎧甲和牛皮牌(皮製盾牌)。鎧甲方面,前代流行的兩當
鎧已經被淘汰,在漢末晉初出現的明光鎧成為唐軍裝備的最主要的鎧甲,名列《唐
六典》的甲制之首。明光鎧除了繼承了兩當鎧的優點以外又對鎧甲進行了改進,比
如:加了批膊,膝裙和對頭盔也進行了改進,日後軍隊常用的鎖子甲,在唐朝也列入
有甲制中。
盾牌方面,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士兵多用長盾而江南的部隊多用園盾,到了唐朝,
變化不應該有很大。
H. 北魏的軍鎮制為何無法達到唐朝藩鎮的效果
北魏朝和唐朝,它們屬於不同類型的的帝國。北魏是由鮮卑人建立的帝國,它代表胡人的利益,而大唐帝國則是以漢人為主。北魏是在五胡亂華後,南北割據,在北方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北魏在歷代皇帝的改革下,逐步漢化,所以在制度上也有所改變。北魏為了抵禦北方的柔然,建立了六個軍鎮,加強了對軍事能力,不過它的局限性很差,全部資源都要來自北魏朝,相對比唐朝的藩鎮,是對外擴張的結果,為了激勵軍隊而演變的藩鎮。
總體來講,北魏的軍鎮制度抵禦了北方柔然的進攻,平定了內地的叛軍,但是在發展上不及唐朝的藩鎮制度。
I. 中唐時期皇帝和藩鎮分別能控制多少軍隊
中唐時期,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常常軍閥混戰或聯盟起來和中央抗衡。
所以有人版說當時的唐政府權就是一個大的方鎮。在唐肅宗時曾嚴厲地制裁了藩鎮,但唐肅宗為太監所殺,一時間中央對地方又失去優勢。
所以中唐時期中央對每個藩鎮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面對整個局面控制力量有限。
一些大的藩鎮如魏博鎮,過於強大,連其領主的留後(藩鎮領主的自定接班人)都難以控制,只好將其一分為二,分而治之。
J. 唐朝藩鎮割據中央兵力與地方兵力
當時中央能指望的就是神撤軍,但是由宦官掌握,大概10多萬吧。藩鎮嘛,太多版了,河西節權度使李希烈叛軍號稱20萬,實際上不超過10萬。中國有句話:自古只有北方統一中國,北方常年征戰,所有最強的還是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這三家是原先隨安祿山反叛的將領,後來降唐,封為節度使,唐朝滅了百年也沒有把他們滅掉,實力可見一斑。其他的節度使就不提了,都是做不長久了,不是被部下殺死取而代之,就是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