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軍事基地油管

軍事基地油管

發布時間:2021-03-03 10:07:58

1.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基地在那個國家

有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探秘:前蘇聯825GTS基地
〔 作者:楊孝文 任秋凌 轉貼自:艦船知識網路版 點擊數:2073 更新時間:2004-10-15 文章錄入:admin 〕

據俄報報道,南克里米亞半島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蘇聯潛艇的秘密藏身之處,這里有一個地下軍事工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軍事設施,隱藏在此處的核潛艇是蘇聯發動核報復性打擊的最後一張牌,因此,這座設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鎮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這里也成為蘇聯時期安全措施最嚴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蘇聯已經解體,冷戰也畫上了句號,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設施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混凝土牆有56米厚

在蘇聯時代的文件檔案中,那個停泊核潛艇的地下設施被稱為「825GTS設施」。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令世界震驚,當然也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避免蘇聯遭受這樣的襲擊,斯大林下令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反核防禦設施,秘密等級為一級。

斯大林認為,建設這樣一座設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發生核襲擊,這個設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蘇聯的潛艇,從而保證蘇聯有能力發動報復性的核打擊。斯大林死後4年開始動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個天然良港,水深而闊,這個港的一側與獨特的塞姆巴洛廢墟相聯,那是一個中世紀的要塞,而另一側則在陶羅斯山的山底下,這個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這座山把整個地下設施壓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開幾個洞口作為通向設施的通道,覆蓋設施的混凝土牆有56米厚!

這個設施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而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設施里安裝能夠獨立提供空氣的機器,還有數台功力巨大的柴油發電機、油管和水管。更令人驚奇的是,設施裡面有地下鐵路線用於必要的運輸,更不用說裡面還有完美的指揮所、麵包店、潤滑油和燃料儲存區、醫院、居住區、餐廳、廚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娛樂室等,這一切都既能相互聯合成一個防禦網,又可以獨立運作。

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

「825GTS設施」是一個軍事工程學上的綜合水道,它包括一個船塢、修理廠、用於儲存魚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儲存室,山的兩側各有兩個通道,還有一個入口可以從港口進入設施內部,一旦需要,這條通道可以用一個可充氣的船鎖封死,在山的北側,還有一個船鎖朝向海的門。兩個在岩石上的進出口都巧妙地被偽裝起來。

有一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個地下軍事設施有多麼巨大,一條地下隧道長500米,而有主工作間的走廊長300米,手電筒的光線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遠,無法估計出運河的長度,不過向導告訴說是360米長。混凝土的拱門之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12米,高18米。運河的水深達7米。遊客中沒有人敢走到運河邊上看一看。

這么大的地下設施容量驚人,無怪乎可以很輕松地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或者14艘不同級別的常規潛艇。在裡面完成一艘潛艇檢查的時間最長是3周,在這個地下設施運作的30年裡,維修計劃一直沒有停止。

蘇聯海軍的輝煌成為美好記憶

今天的遊人無法親眼看到蘇聯海軍在這個地下軍事設施中創造的奇跡,光榮已經屬於過去。由於蘇聯的黑海艦隊分裂,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地下設施也被破壞了。1991年,裡面的潛艇被從地下設施里轉移出去,裡面設備也被拆除並運走,所有的秘密技術也被銷毀,剩下的設備比如管道、電纜、儲存罐以及包括檔梯和扶手在內的金屬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誰進行了這些野蠻的破壞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遊客只能用手電筒照一照已經發霉的混凝土牆,偶爾發現一些扭曲的金屬部件從牆里伸出來,不過仍可以發現一些指導如何操作魚雷的說明,但油漆幾乎脫落光了。幸運的是還能夠發現一個用來運送武器的電車停在鐵道上,在和平時期,各個密封的門也已經銹跡斑斑,因為小偷是無論如何也拆不走這些大門的。運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靜,彷彿是一條被人遺忘的死河。在蘇聯時代,建造這個巨大的軍事設施花費了巨額的時間、人力和金錢,從現在的破敗中仍能看出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凡是進去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約翰·亨克利說:「我仍然記得我們害怕蘇聯的時代,現在,我相信我們仍感到害怕。」令人驚奇的是不僅有來自美國的遊客,還有來自波蘭、加拿大、以色列、荷蘭、法國以及德國等國的遊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地下海軍設施的情況,你可以問一問附近的漁民,他們所有的人都聲稱曾在那裡工作過。他們喜歡告訴你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裡面有許多旅遊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詳情。比如,在過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訓練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國海軍的「海豹小隊」那樣的蘇聯海軍特種部隊保護著。

在工作時,維修工人會被全付武裝的海軍一直陪同著。潛艇進出只在夜間進行,所以一旦有潛艇進出的時候,巴拉克拉瓦鎮的電就會被切斷,以保證軍事設施的行動。還有傳聞說,當船塢里放進水以便讓潛艇進去時,裡面就會有很多魚。為了趕走這些魚,工人們就放煙薰它們,結果這些煙從山上冒出去,說明裡面有一艘潛艇正在維修,盡管這個地方有秘密偽裝,但由於有煙,間諜仍能發現裡面的秘密。

如何處置現在仍是未知數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軍事設施已經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開了面紗。但未來這個設施到底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會成為一個博物館嗎?會成為顯示蘇聯軍事強大的紀念館嗎?或者只是作為一個和平主義的象徵?這些現在都是未知數。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博物館的一個概念性計劃,這個地方將被建成一座博物館,陳列一些主題,包括這個城鎮本身的歷史、克里米亞戰爭、在偉大的愛國戰爭中塞瓦斯托波爾港所起的作用以及烏克蘭海軍的歷史。為了增加效果,將在運河的水面上放置幾艘模擬潛艇。

據稱,這個地下設施總面積有35萬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該市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研究調查工作,以便獲取這個城市的地下設施的所有信息,這個委員會發現了600多個地下設施:指揮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陣地、用於儲存魚雷、導彈、炸彈和彈葯的儲藏室、儲存軍事設備和食品的儲存區、保護軍事人員和當地人的掩體等。一些旅遊開發專家認為,這個軍事設施的規模之大令人震驚,應該將它好好地保留下來,畢竟它曾經代表著蘇聯的一段輝煌歷史,現在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價值。(楊孝文 任秋凌)

2. 阿拉斯加為什麼屬於美國請介紹下它的歷史

美國在1867年3月30日以萬美元自俄羅斯帝國購買阿拉斯加,大約每英畝2美分(每平方千米4.74美元)。購下後經過若干次行政易手,在1912年5月11日成為建制領地。此州在1959年1月3日加入美國,成為第49個州。

阿拉斯加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靠了當時在任早期的美國阿拉斯加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詹姆斯·威克沙姆(1857-1939)。

幾十年後,1946年阿拉斯加領地的公投之後使得阿拉斯加建州運動勢頭更加不可阻擋。鑒於阿拉斯加戰略及經濟上的重要性,1958年7月7日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簽署了建州法令(Alaska Statehood Act)並由國會批准建州,次年的1月3日阿拉斯加正式成為美國第49個州。

(2)軍事基地油管擴展閱讀:

阿拉斯加的許多原住民是在幾萬年前前通過白令陸橋來到的阿拉斯加[9],主要有特林吉特人、海達人和欽西安人三種族群。特林吉特人現在聚居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省、育空地區,他們發展出了母系氏族的親屬財產繼承製度。

另一位與阿拉斯加有關的人物出現在1742年,他就是維他斯·白令。這一年白令隨同18世紀的俄羅斯海軍在北極地區進行了一次探險(即大北極探險或第二次堪察加探險,1733–1743),他們沿著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海岸線一直航向到了北美洲阿拉斯加地區,並發現了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科曼多爾群島和白令島。

1784年,俄羅斯人在科迪亞克島的三聖徒灣建立了他們的首個殖民地,同年8月14日,由俄羅斯帝國海事毛皮貿易家格里戈里·舍利霍夫指引下,率領130餘人在科迪亞克島東南方的錫特卡利達克島製造了一場對當地原住民的大屠殺。

造成當地原住民500至3000人死亡。由於這場屠殺屬於孤立事件,阿留申人從此完全受俄羅斯帝國遠洋貿易家控制。

1853年歐洲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也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才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最後在1867年3月30日,美俄雙方同意以7,200,000美元成交。

而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直到今日。阿拉斯加為了慶祝這天,特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Alaska Day)。這筆土地交易成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一筆交易,且平均單價每英畝才二分錢(每平方千米4.74美元)。

不過負責此購地案的美國國務卿威廉·西華德以大量金錢買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在美國統治下的阿拉斯加的首個十年內,希特卡是阿拉斯加唯一有美國定居者的聚居地。這些人組建了阿拉斯加的第一個市政府:「希特卡臨時市政府」,但在法律層面上講這個政府不合法。

自1800年代開始一直到1910年代初在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的淘金熱吸引了數千名探礦家和探礦者來到阿拉斯加。1912年,阿拉斯加正式以自治的領地合並到美國。在1906年,也是位於亞歷山大群島的城市朱諾取代了希特卡成為了阿拉斯加的首府,阿拉斯加州長官邸也修建於此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留申群島戰役主要集中在群島鏈接最左端的阿圖島、阿加圖島和基斯卡島,這三座島遭到日軍入侵並被佔領。距離三島最近的烏納拉斯卡海港因而成為美國空軍和海軍潛艇重要的基地。

美國在1941年租借法案法案,法案中涉及到了美國飛往阿拉斯加的航線和讓蘇聯的飛行員擁有美國的飛機並渡運飛機到蘇德戰場參戰。二戰中美國在阿拉斯加的軍事建設基地為阿拉斯加一些城市人口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拉斯加州

3. 英國的世界殖民體系已經瓦解了,但是還沒有徹底瓦解,女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該怎麼回答她

英國
United Kingdom

歐洲西部島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面積24.41萬平方千米。人口5820萬(1993)。其中83%的人口集中在英格蘭。官方語言為英語,威爾士約1/4人口講威爾士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倫敦。

地理 英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 、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西北瀕大西洋;東部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大不列顛島南部西側,隔愛爾蘭海和聖喬治海峽,與愛爾蘭相望。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脈有奔寧山脈和格蘭扁山脈;格蘭扁山脈的主峰本尼維斯山海拔1344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塞文河和泰晤士河。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溫和濕潤。長年多雨霧,秋冬尤甚。
歷史 約公元前 700年以後 ,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移入不列顛群島 。公元1世紀羅馬人佔領了英格蘭東南部 ,在倫敦築起了城堡。5世紀起 ,北歐部族紛紛入侵 ,有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並在此定居 。7 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合並成7個王國 ,彼此角逐達200 年之久 ;其間北歐海盜屢屢入侵 。827 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 ,並於1016~1042年淪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稱威廉一 世 。1215 年約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王權遭到抑制。1337~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伊麗莎白一世時期(1558~1603)於1588年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進行了一系列殖民擴張 。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642年發生保王黨和議會黨人之間的內戰 。1649年 5月 19 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68 年發生了「 光榮革命」 ,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18世紀後半 葉至19世紀前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14 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 ,為世界第一殖民帝國 ,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落。1931年被迫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殖民體系開始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實力削弱,政治地位隨之下降;在世界反帝反殖、民族解放運動的沖擊下,英帝國殖民體系逐步瓦解。現維持著鬆散的英聯邦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由英國保守黨和英國工黨輪流執政 。1979年5月,保守黨的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在1983年和1987年大選中保守黨連勝。1990年11月,J.梅傑當選為保守黨領袖並成為英國首相。1992年以梅傑為首的保守黨第四次蟬聯執政。1997 年 5月 ,工黨領袖T.布萊爾出任首相。1998年4月10日 ,英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有關各方達成北愛爾蘭和平協議。
政治 英國迄今無成文憲法 ,它以歷來涉及國家根本問題的慣例、傳統、宣言、法案等作為行憲准則,主要有《自由大憲章》、《人身保護法》、權利法案、議會法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 、武裝部隊總司令 、英國 國教和世俗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等。但實權在內閣。在位君主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登基。
英國議會由國王(女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亦稱貴族院,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主教組成。上院議長麥凱勛爵。下院亦稱平民院,1997年5月選舉產生的下院 ,議長為貝蒂·布斯羅伊德。英國內閣由首相 、樞密大臣和重要大臣組成 。1997年5月組成的內閣,由工黨的布萊爾為首相。英國的主要政黨有:①保守黨 。前身為 1679 年成立的托利黨 ,1833 年改用現名。②工黨 ,1900年成立 ,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 ,1906年改用現名。③社會自由民主黨 。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其他政黨還有民主左翼、英國共產黨新黨、綠黨。
經濟 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國家中名列第五。自1981年下半年到1989年底,經濟持續8年低速增長 ,通貨膨脹率一度明顯下降,失業現象有所緩和。但貿易逆差不斷擴大。1990年下半年經濟進入衰退,出現經濟增長乏力,固定投資下降,工業產量出現負增長,失業上升。這次衰退是戰後最長的一次。1993年初經濟開始復甦,但勢頭微弱,年底漸趨穩定 。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3485億英鎊( 以1985年不變價格計算 ) 。貨幣單位英鎊 ;匯率為1英鎊兌1.502美元(1993年平均匯率)。
英國是歐共體中能源最豐富的國家。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煤 ,為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森林覆蓋面積 227 萬公頃。英國的紡織、采礦、冶金、機械等傳統工業日趨落後,產品缺乏競爭力,亟須更新改造。航空、電子、化工等新興工業較為先進。海底石油開采、信息工程、衛星通信、微電子技術等方面近年有較大發展 。主要工業品有煤 、生鐵 、原油、新聞紙、電力、汽車、合成橡膠等。

英國農業生產水平較高。全國75%的土地用於農業,大部分為私營農場。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燕麥、馬鈴薯、甜菜等。英國1/3農場專事養殖業,主要牲畜有牛、羊、豬和家禽等。英國是 歐 洲 最 重要的捕魚國之 一 ,可 滿足本國2/3的需求量。
服務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地位日顯重要。1993年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從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72%。旅遊業為英國重要經濟部門之一。主要旅遊點為倫敦、愛丁堡、加的夫、布賴頓、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劍橋等。
英國交通以陸路為主。鐵路運輸發達。倫敦有相當完備的地鐵網 。1993年6月20日英法海峽隧道貫通 。鐵路總長1.65萬千米,公路總長36.23萬千米 ,其中高速公路3147千米。內河航運線總長3750千米 。共有大小港口300多個。主要港口為薩侖沃、倫敦 、蒂斯-哈特浦爾 、米爾福德 - 黑文、格里姆斯比-因明翰 、福斯 、南安普頓、奧克尼、菲利克斯托、米德維、多佛 、利物浦 。年客流量在100萬以上的國際機場有12個,主要為希思羅、蓋茨維克、曼徹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北海油田的石油大多通過水下輸油管運回陸地。輸油管道總長1686千米;輸氣管道約5330千米。
英國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商品和勞務出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主張多邊的貿易體系和世界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主要出口機械、汽車、航空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石油等;進口原材料和食品等。最大貿易夥伴為歐共體。1992年同歐共體的貿 易佔英外貿 額一半以上 。其次是其他西方國家 、北美、經合組織成員國、石油輸出國家、發展中國家、東歐及獨聯體國家。德國是英國最大出口國和進口國。其次是美國。英國的對外投資絕大多數投在發達國家。英國的對外援助國有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幾內亞、馬拉維、莫三比克 、尚比亞、烏干達等。外國在英國的投資絕大多數來自發達國家。美國幾乎佔一半。
文化教育 實行5~16歲兒童的義務教育制 。國內基本無文盲。中小學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學校師資條件和設備都較好,但收費高。高等學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等。主要報刊有《每日快報》、《每日郵報》、《每日鏡報》、《每日星報》、《太陽報》、《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電訊報》、《觀察家》、《經濟學家》等。英國主要通訊社有路透社、新聞聯合社、交換通訊社。英國廣播事業歷史悠久,業務發達。英國廣播公司創辦於1922年,1936年即播放電視節目。

對外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英國國力衰落 ,殖民體系瓦解,英聯邦日趨鬆散。面對戰後形成的兩極體制,英國於 60 年代中期調整其外交國防政策 ,將防務重點放在歐洲。1973年英國參 加 歐 洲共 同體 ,自 此歐洲 在英國外交中佔有「優先地位」,但英國也不放棄向美國靠攏,在重大問題上積極支持和配合美國的政策主張。1991年以後,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戰後兩極體 制 的終結 ,英國積極調整外交政策,以圖在新格局中繼續發揮大國作用。
英 國與中國於 1954 年 6 月 17 日達成互派 代辦的協議,1972年3月 13 日 兩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80年代以來,兩國關系有較大發展,高級互 訪不斷 增多。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 使主權,並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自1992年10月港 督彭定康提出香港政治體制方案以來 ,中英在香港問題上出現分歧 ,致使兩國關系發生困難。1993年12月15日,港英當局不顧 中方反對,單方面將部分政改方案提交立法局,嚴重 損害 了中英關系。兩國簽訂的其他重要協定有:避免雙重征稅和 防止 偷稅漏稅協定,空間合作諒解備忘錄,第二經濟技術合 作協定、促 進和互相保護投資協定,關於優惠貸款安排的備 忘錄 、中英大氣科技合作備忘錄、1991~1993年中英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交流計劃,新的衛生合作協議等。1992年中英貿易額達19.4億美元。
英國主張加強同西歐的關系,支持歐共體,贊成建立共同體統一大市場,但反對建立超國家的「歐洲聯邦或邦聯」,對歐共體、社會憲章持保留態度。1988年英國與歐共體其他11國的貿易佔英外貿總額的1/2 。1989 年雙方貿易總額為1812.927億美元。1993年8月英國批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
英國與美國有傳統的合作關系。1979年保守黨上台,兩國關系進一步加強,英視美為主要盟國。冷戰後,特別是柯林頓上台以來,英美特殊關系持續淡化,兩國在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有分歧 。美在英共有駐軍3萬人 ,有10個軍事基地,其中潛艇基地1個,空軍基地9個。
英國同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英聯邦國家有著傳統的密切的經濟合作和貿易關系 ,英向 120 多個國 家 提供雙邊援助,英在非洲特別是南部非洲 ,仍有重要利益 ,英海外投資的15%在非洲 。英關注東南亞地區的局勢 ,重 視東盟的作用。英國同東南亞及中東國家來往明顯增多。

4. 阿拉斯加原來屬於哪個國家

原來屬於俄國。

阿拉斯加歷史如下:

1784年俄國人在三聖灣建立居民點。該地區1799年起屬俄國。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俄國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1867年3月30日,美國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手續費的價格從沙俄手中買下了近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平均每英畝土塊僅值兩美分。土地合約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將這一天定為「阿拉斯加紀念日」。1912年設阿拉斯加地區。1959年建州,為美國第49個州。

(4)軍事基地油管擴展閱讀:

阿拉斯加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約佔全州人口的1/7。其餘為美國人、俄羅斯人、日本人、中國人和其它民族。州內有8萬軍人及其家屬。46%的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地區。

美國1783年獲得了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土地,1803年從拿破崙手中收購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佛羅里達,1845~1853年通過美墨戰爭收購了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1867年從俄國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並夏威夷群島。

19世紀初期以來,美國的領土擴張吸引了外來移民,向西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不斷地遷移到西海岸,參與交通運輸建設和發展農牧業,開采大量自然資源,促進了美國的工業化進程。消極影響是西進運動驅逐和消滅了本土的印第安人,又稱為血淚之路。

5.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基地叫什麼名字

在蘇聯時代的文件檔案中,那個停泊核潛艇的地下設施被稱為「825GTS設施」。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令世界震驚,當然也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避免蘇聯遭受這樣的襲擊,斯大林下令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反核防禦設施,秘密等級為一級。

斯大林認為,建設這樣一座設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發生核襲擊,這個設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蘇聯的潛艇,從而保證蘇聯有能力發動報復性的核打擊。斯大林死後4年開始動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個天然良港,水深而闊,這個港的一側與獨特的塞姆巴洛廢墟相聯,那是一個中世紀的要塞,而另一側則在陶羅斯山的山底下,這個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這座山把整個地下設施壓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開幾個洞口作為通向設施的通道,覆蓋設施的混凝土牆有56米厚!

這個設施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而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設施里安裝能夠獨立提供空氣的機器,還有數台功力巨大的柴油發電機、油管和水管。更令人驚奇的是,設施裡面有地下鐵路線用於必要的運輸,更不用說裡面還有完美的指揮所、麵包店、潤滑油和燃料儲存區、醫院、居住區、餐廳、廚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娛樂室等,這一切都既能相互聯合成一個防禦網,又可以獨立運作。

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

「825GTS設施」是一個軍事工程學上的綜合水道,它包括一個船塢、修理廠、用於儲存魚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儲存室,山的兩側各有兩個通道,還有一個入口可以從港口進入設施內部,一旦需要,這條通道可以用一個可充氣的船鎖封死,在山的北側,還有一個船鎖朝向海的門。兩個在岩石上的進出口都巧妙地被偽裝起來。

有一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個地下軍事設施有多麼巨大,一條地下隧道長500米,而有主工作間的走廊長300米,手電筒的光線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遠,無法估計出運河的長度,不過向導告訴說是360米長。混凝土的拱門之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12米,高18米。運河的水深達7米。遊客中沒有人敢走到運河邊上看一看。

這么大的地下設施容量驚人,無怪乎可以很輕松地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或者14艘不同級別的常規潛艇。在裡面完成一艘潛艇檢查的時間最長是3周,在這個地下設施運作的30年裡,維修計劃一直沒有停止。

蘇聯海軍的輝煌成為美好記憶

今天的遊人無法親眼看到蘇聯海軍在這個地下軍事設施中創造的奇跡,光榮已經屬於過去。由於蘇聯的黑海艦隊分裂,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地下設施也被破壞了。1991年,裡面的潛艇被從地下設施里轉移出去,裡面設備也被拆除並運走,所有的秘密技術也被銷毀,剩下的設備比如管道、電纜、儲存罐以及包括檔梯和扶手在內的金屬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誰進行了這些野蠻的破壞至今也不得而知。

6.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基地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國家的

有個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 世界上最大的軍事設施探秘:前蘇聯825GTS基地 據俄報報道,南克里米亞半島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蘇聯潛艇的秘密藏身之處,這里有一個地下軍事工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軍事設施,隱藏在此處的核潛艇是蘇聯發動核報復性打擊的最後一張牌,因此,這座設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鎮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這里也成為蘇聯時期安全措施最嚴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蘇聯已經解體,冷戰也畫上了句號,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設施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混凝土牆有56米厚 在蘇聯時代的文件檔案中,那個停泊核潛艇的地下設施被稱為「825GTS設施」。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令世界震驚,當然也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避免蘇聯遭受這樣的襲擊,斯大林下令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反核防禦設施,秘密等級為一級。 斯大林認為,建設這樣一座設施是必須的,因為一旦發生核襲擊,這個設施可以有效地保護蘇聯的潛艇,從而保證蘇聯有能力發動報復性的核打擊。斯大林死後4年開始動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個天然良港,水深而闊,這個港的一側與獨特的塞姆巴洛廢墟相聯,那是一個中世紀的要塞,而另一側則在陶羅斯山的山底下,這個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這座山把整個地下設施壓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開幾個洞口作為通向設施的通道,覆蓋設施的混凝土牆有56米厚! 這個設施可以抵擋住10萬噸級的核武器的直接打擊,而厚厚的大門絕對密封,一旦受到核襲擊,3000人可以在裡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設施里安裝能夠獨立提供空氣的機器,還有數台功力巨大的柴油發電機、油管和水管。更令人驚奇的是,設施裡面有地下鐵路線用於必要的運輸,更不用說裡面還有完美的指揮所、麵包店、潤滑油和燃料儲存區、醫院、居住區、餐廳、廚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娛樂室等,這一切都既能相互聯合成一個防禦網,又可以獨立運作。 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 「825GTS設施」是一個軍事工程學上的綜合水道,它包括一個船塢、修理廠、用於儲存魚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儲存室,山的兩側各有兩個通道,還有一個入口可以從港口進入設施內部,一旦需要,這條通道可以用一個可充氣的船鎖封死,在山的北側,還有一個船鎖朝向海的門。兩個在岩石上的進出口都巧妙地被偽裝起來。 有一些數字足以說明這個地下軍事設施有多麼巨大,一條地下隧道長500米,而有主工作間的走廊長300米,手電筒的光線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遠,無法估計出運河的長度,不過向導告訴說是360米長。混凝土的拱門之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寬12米,高18米。運河的水深達7米。遊客中沒有人敢走到運河邊上看一看。 這么大的地下設施容量驚人,無怪乎可以很輕松地停泊7艘蘇聯時代的核潛艇或者14艘不同級別的常規潛艇。在裡面完成一艘潛艇檢查的時間最長是3周,在這個地下設施運作的30年裡,維修計劃一直沒有停止。 蘇聯海軍的輝煌成為美好記憶 今天的遊人無法親眼看到蘇聯海軍在這個地下軍事設施中創造的奇跡,光榮已經屬於過去。由於蘇聯的黑海艦隊分裂,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地下設施也被破壞了。1991年,裡面的潛艇被從地下設施里轉移出去,裡面設備也被拆除並運走,所有的秘密技術也被銷毀,剩下的設備比如管道、電纜、儲存罐以及包括檔梯和扶手在內的金屬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誰進行了這些野蠻的破壞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遊客只能用手電筒照一照已經發霉的混凝土牆,偶爾發現一些扭曲的金屬部件從牆里伸出來,不過仍可以發現一些指導如何操作魚雷的說明,但油漆幾乎脫落光了。幸運的是還能夠發現一個用來運送武器的電車停在鐵道上,在和平時期,各個密封的門也已經銹跡斑斑,因為小偷是無論如何也拆不走這些大門的。運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靜,彷彿是一條被人遺忘的死河。在蘇聯時代,建造這個巨大的軍事設施花費了巨額的時間、人力和金錢,從現在的破敗中仍能看出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凡是進去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一點。 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約翰·亨克利說:「我仍然記得我們害怕蘇聯的時代,現在,我相信我們仍感到害怕。」令人驚奇的是不僅有來自美國的遊客,還有來自波蘭、加拿大、以色列、荷蘭、法國以及德國等國的遊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地下海軍設施的情況,你可以問一問附近的漁民,他們所有的人都聲稱曾在那裡工作過。他們喜歡告訴你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裡面有許多旅遊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詳情。比如,在過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訓練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國海軍的「海豹小隊」那樣的蘇聯海軍特種部隊保護著。 在工作時,維修工人會被全付武裝的海軍一直陪同著。潛艇進出只在夜間進行,所以一旦有潛艇進出的時候,巴拉克拉瓦鎮的電就會被切斷,以保證軍事設施的行動。還有傳聞說,當船塢里放進水以便讓潛艇進去時,裡面就會有很多魚。為了趕走這些魚,工人們就放煙薰它們,結果這些煙從山上冒出去,說明裡面有一艘潛艇正在維修,盡管這個地方有秘密偽裝,但由於有煙,間諜仍能發現裡面的秘密。 如何處置現在仍是未知數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軍事設施已經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開了面紗。但未來這個設施到底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會成為一個博物館嗎?會成為顯示蘇聯軍事強大的紀念館嗎?或者只是作為一個和平主義的象徵?這些現在都是未知數。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中央博物館的一個概念性計劃,這個地方將被建成一座博物館,陳列一些主題,包括這個城鎮本身的歷史、克里米亞戰爭、在偉大的愛國戰爭中塞瓦斯托波爾港所起的作用以及烏克蘭海軍的歷史。為了增加效果,將在運河的水面上放置幾艘模擬潛艇。 據稱,這個地下設施總面積有35萬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該市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研究調查工作,以便獲取這個城市的地下設施的所有信息,這個委員會發現了600多個地下設施:指揮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陣地、用於儲存魚雷、導彈、炸彈和彈葯的儲藏室、儲存軍事設備和食品的儲存區、保護軍事人員和當地人的掩體等。一些旅遊開發專家認為,這個軍事設施的規模之大令人震驚,應該將它好好地保留下來,畢竟它曾經代表著蘇聯的一段輝煌歷史,現在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價值。(楊孝文 任秋凌)

7. 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的軍事基地傍邊哪有化學井

化學井?聖安地列斯從來咩有化學領域,生化領域的玩意(別跟我說你不是原版游戲),附近倒是有個油廠,煉油的,還有油管一堆(肯定打不爆,沒有任務在那就打不爆的)

閱讀全文

與軍事基地油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