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戰和二戰時,英法德美軍事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一戰時期:英國海軍第一,法國陸軍第一,德國和奧匈帝國排在美國之版前
二戰時期:英權國海軍第一(前期),德國陸軍、空軍第一(前期),後期美國空軍、海軍第一,蘇聯陸軍第一。日本的海軍排在德國之前,但是其他的都是渣渣。
Ⅱ 一戰結束時,美國經濟實力有多強
簡單說一說吧:
1、一方面美國本土並沒有捲入到戰爭當中,這使他們的損失可以下降很多。
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一。當時世界幾乎一半的黃金,都儲存在美國,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體量。
大體這么一個情況吧。
Ⅲ 一戰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當然是德國 不然他怎麼發動二戰
Ⅳ 為什麼一戰結束以後,美國富而不強
英法雖然有所衰弱 但依然控制著大量的殖民地。 殖民體系並未瓦解。 美國的勢力回依然被限制答在美洲。 這樣美國沒有擴軍和干涉其它地區事務的理由。
實際上二戰尾聲時, 丘吉爾依然在做把美國限制在美洲的打算。「三角凳」。但美國已經變得更加強大,並不買賬,在多方妥協的情況下 「五大國」產生。
二戰結束後,由於英法更加衰落,國際貨幣也從英鎊變為美元! 並且民族解放運動興起(美帝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英法殖民體系瓦解和蘇聯對歐洲安全的威脅。 導致美國可以積極插手全球事務。
Ⅳ 如何評價一戰後美國的軍事實力
一戰以後,美國軍事實力基本上和英國差不多了。
Ⅵ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美軍事實力對比
美國在南北戰爭後便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在19世紀末工業總產值便遠遠內超越英法的總和,成容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英國的霸主地位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便結束的,但他仍然維持著全世界最龐大的殖民系統 美國在1917年參戰後,陸續向協約國輸送了300多萬的軍隊,龐大的物資及貸款,因此可以說美國的參戰真正打破的一戰的僵局並且葬送的第二帝國 因此當時美國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已經確立,德國緊隨其後,然後是英,法,俄,日這些國家。
可以給你一組數據
1913年各大國鋼產量
[單位:百萬噸]
美國31.8
德國17.6
英國7.7
俄國4.8
法國4.6
奧匈2.6
義大利0.93
日本0.25
1913年列強相對工業總潛力[以1900年的英國為100計算]
美國298.1
德國137.7
英國127.2
俄國76.6
法國57.3
奧匈40.7
日本25.1
義大利22.5
1913年世界工業生產相對份額[單位:百分比]
美國32
德國14.8
英國13.6
俄國8.2
法國6.1
奧匈4.4
義大利2.4
Ⅶ 關於「一戰」後美國的軍事戰略
就是一派孤立主義,還假想敵呢,在一戰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曾經說過歐洲是一個充滿了麻煩的地方,而和日本對抗已經到了快二戰了。
Ⅷ 一戰和二戰時美國的實力怎麼樣
一戰不怎麼強,二戰時很強了
Ⅸ 美國一戰後變得怎樣
一、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擴張了經濟實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戰爭初期,美國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此外,美國還在戰爭期間對英法貸款,並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戰爭結束時,美國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到1924年,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國移到了美國。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為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迅速發展生產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從而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二、技術革命是「繁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忙於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後又忙於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戰爭結束後,美國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並隨著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採用新技術的熱潮。與此同時,美國還大力推行「工業生產合理化運動」。當時,運動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泰羅制和福特製。早在19世紀80至90年代,年輕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W·泰羅就著手研究工廠的科學管理,並發展成為一種理論。在這個理論成熟後的20世紀20年代初期,工商企業中幾乎每一個部門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學管理。所謂福特製,即採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先是在福特汽車公司採用,由於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應用於許多工業部門。
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還以加強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工作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美國大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機構,1927年據208個公司的報告,它們用於科學研究的經費總數近1200萬美元。工業部門科學研究工作的加強,推動了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憑借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後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後,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並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為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當時,建築、汽車、電氣工業並稱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一戰」中,美國國內建築業近乎停頓。戰後,建築工業迅速發展,產值從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1928年的近175億美元。建築工業的發展不僅開辟了就業途徑,而且也促進了與其有關的其他工業的發展。在20年代,汽車工業成長為美國最大的製造業和最大的工業部門,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鋼鐵、石油、化工、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電氣工業在20年代也發展很快,同樣促進了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
Ⅹ 希望獲得一戰時期美國和英國海軍實力的對比(噸位數據即可),尤其是一戰結束時的數據對比(最好能列出主
在華盛頓會議中規定海軍規模時,規定五國主力艦(特別注意是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美英各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即五國按比例為5∶5∶3.∶1.75∶1.75。實際數字不太好找,所以就用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