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運用現代軍事理論指導現代的軍事建設1500字以上論述文
你說的現代,是指的地球哪個地區的現代?是非洲原始部落的現代?還是埃及、中版國、權印度的現代?還是歐美的現代?大不一樣哦。
非洲原始部落的現代,是嘴上嗷嗷叫,屬於腦殘,類似青蛙。
中國的現代是武功超群,充滿愛心,主修意志和精神力,類似猴子打鬥。強烈反對發展使用各種工具(認為有傷風化、離經叛道)。類似宗教促成的毫無章法的亂打。
美國的現代是大量使用工具,包括各種機甲,以及因此衍生出來的復雜作戰體系。
不同的現代,其實差距甚遠。
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就是能夠使用工具。中國自古以來並且至今仍有著蔑視工具、蔑視科學的優秀歷史,因此已經逐步退化成為人類中落後的一族。
所以其實沒啥好論述的。科學遭到蔑視的結果就是打不贏。
⑵ 如何上好軍事理論課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高校軍事理論教學的目的是教書育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增強民族凝聚力打好基礎。 我校的軍事理論課在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由我校軍事課教師講授過一輪,師生反映效果良好。在本學期第二輪授課開始之際,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幾點心得體會。 在知識點繁多復雜、教學時間有限的條件下,軍事理論課教師必須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研究並適應軍事理論教學一般和獨具的特點,不斷提高課堂授課效果。 一、適應軍事理論教學政治性強的特點,增強教學內容的思想性 國防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國家安全利益服務的,它具有明顯的政治特色。要實現國家安全利益,必須通過國防教育的手段,提高公民的國防素質,其中包括增強公民的國防觀念,激發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培養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愛軍習武精神、民族自強精神、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這些國防素質和學校培養學生的德育目標是相一致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防教育既屬於國家政治活動范疇,又屬於學校德育教育的范圍。作為大學國防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軍事理論教學,必須緊緊扣住提高國防素質這個目標,貫穿教書育人這條紅線。軍事理論教師要緊扣教材,把祖國的國防形勢、各階層的國防責任、教材中的國防知識進行很好地結合;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正面教育,敢於善於宣講「大道理」。 二、適應軍事課理論性、技術性強的特點,增強教學的可接受性 學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知識數量並不等於教師講授的知識數量。要使二者水平相當,軍事理論教師在備課和授課時要做到如下幾點:l.在遵循」橫寬縱短」的原則下,重點問題要突出。因為學生比較厭煩容易理解的東西反復講、不易理解的東西省略講、想聽的東西不去講,所以《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難點,時事形勢的熱點、焦點問題要講細、講深、講透。2.抽象問題形象化。對於軍事課中比較抽象的概念、術語等有關理論和知識,應該用形象的事例或形象的手段加以解釋,讓學生好記易懂。比如:根據教材的敘述,可把精確制導武器的概念演變成:直接命中概率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制導武器,再以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採取的戰例「斬首行動」闡述,學生理解掌握此概念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技術問題通俗化。對於軍事技術知識,由於其過於微觀且又復雜,應該堅持深入淺出的授課原則,力求通俗化。技術課中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應該傾重於後者。比如:在第四章軍事高技術中,應重點講授「應用性軍事高技術」部分。 三、適應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增強授課情節的選擇性 青年大學生正處於一個向成熟邁進,但還不成熟的年齡階段。可以說是:人員眾多、情況各異、積極進取、追求不同、相互影響。他們對知識的探求並不滿足於知其大略,而有知其根底的求知心理。對軍事知識了解少但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某些軍事情節厭其粗而求其細。眾所周知,一篇文章或一部電影,令人感動之處都是描繪得很具體、具有生動的情節和語言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遇到的人和事,只有了解得真切具體,不僅有新鮮思想,而且有感人形象的時候,才能令人感動,長久不忘。一次軍事理論課能否產生長久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沒有真實的、豐滿的、具體的、生動的情節。 我們在備課和授課中要選取感人至深、信息含量大、蘊含思想的情節。因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敏感,雖然有較寬的知識面,但是由於其閱歷有限,他們除了對本專業知識有較為深刻的了解外,其他知識多是略知一二。因此,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僅靠乾巴巴的說教是不行的。我們可結合教材,借鑒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百家講壇》中的方式,選取描述一些相關的情節,去撥動他們思想情感的琴弦,感動之,撫慰之,激勵之;吊起學生求知的胃口,讓他們嚼之有味,引之入勝;緊緊扣住主題,深刻地說明一個觀點,一種道理,讓學生從事件的了解中體味到一種思想。 四、適應「上大課」的特點,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作為授課者,如果不講究課堂授課藝術,象和尚念經一樣從頭背到尾而毫無生氣,盡管背得爛熟,其效果也不會好。尤其是上大課,學生的厭煩情緒會迅速地擴散,影響授課效果。講究授課藝術,是軍事理論教師不能迴避而必須引以重視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軍事理論教師在授課中必須富有激情,立場堅定;要對每名學生懷有滿腔熱情,對他們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用自身知識和熱情的融合,加上學生的聽課熱情,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使授課和聽課成為享受;同時要講究表達藝術,運用幽默的語言,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預期效果。 作為一名授課教師,我感到非常光榮。作為一名軍事理論課教師,我以此自勵:講課的目的在育人——責重於山;講課的功夫在課外——厚積薄發;講課的效果在規律——適應特點,並應在教學中積極認真地實踐,努力增強授課效果。
⑶ 大學軍事理論1500字論文,該怎麼寫啊,應該寫哪些方面的完全不知道寫什麼啊。求幫忙
作為當代大學生參加軍事教育學習是我們首要的義務,在認真履行這項義務的同時,我們更應為有學習國防知識的機會而感到榮幸,珍惜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深刻領會教學綱領的用意,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和知識面的拓寬的程度,進而提升我們的自身素質。
同樣,軍事教育課以其廣闊的國防知識,為我們提供了增強國防素質的良好文化基礎,使我們這些生在和平時代的青年意識到國家依然面臨安全防禦問題,使我們意識到我國的國防實力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哪些差距,是我們認識到,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有責任時刻樹立高度的民族危機感,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有能力在未來的工作中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和國家發展上做出貢獻。
國防意識是民族生存之魂,如果說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麼國防意識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強烈的國防意識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戰爭、威懾敵人的重要因素。公民國防意識的強弱關繫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當前,中國正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這當然是於國於民都極為有利的事情。如果缺乏國防意識,國防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即使放在眼前,也很難發現。銀行、證券交易、通信系統以及計算機網路等這些和平時期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便捷的領域都可能成為戰爭中被敵方攻擊的「軟肋」。對外交往、新聞出版、網路交流和秘密載體的處理如果不加註意,都存在著泄露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的可能。此外,軍事設施的管理、城市建設布局的總體規劃、對戰略要地的開放、防空工程的商業化運作等與國防建設是否相沖突,這些問題必須放在國家安全的大背景下認真考慮。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種種看似不起眼的安全隱患如果不在平時加以關注和排除,必將危及我們或我們子孫的和平生活。在當今時代,世界並不太平。有人並不希望中國崛起強大,不絕於耳的「中國威脅論」就是一例。近來的戰爭實踐證明,戰場已經再無前後方之分,戰爭的武器不再只是槍炮,作戰人員也不再僅僅局限於軍人。隨著人類步入信息化時代,國家的每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戰場的戰士。信息化時代國防的范圍不再僅僅局限於軍事斗爭領域,國防的「防」線也不再只是單純的邊防、海防。它已延伸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信息領域,進入到電磁空間,觸及到太空,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尋常生活之中。國防建設既是軍隊的事,更是全民的責任,我們必須強化國防意識,牢牢守住我們的民族生存之魂。
開設軍事課程既能體現人才培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利國防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軍事技能,又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開設軍事課程是國家法律賦予高校的義務我們國家已經邁向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健康軌道,增強法律觀念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15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 依法履行兵役義務、自覺接受國防教育,是法律賦予大學生的神聖義務。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優秀青年的代表,是鞏固我國國防、抵禦外敵入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後備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義務,在校期間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世界趨勢的角度上看,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大學生軍訓工作和軍事理論教育,將其作為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軍事課不僅是大學生履行義務的—種形式和大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台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李登輝炮製「兩國論」妄圖分裂祖國:陳水扁上台後,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且不斷以蠶食的手法推行「漸進式台獨」,諸如公布「本土化教育」、廢「國語」教育、將「中文系」並入「外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護照」加註「台灣」英文字樣、又要在2004年3月20日的「總統」選舉之日舉行所謂的「防衛性公投」和「和平公投等。2004年5月20日,陳水扁公然提出「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台灣新憲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的「台獨」時間表,向—個中國原則、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挑釁。陳水扁已經論為台灣、兩岸和國際社會一個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危機製造者」。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在高校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需要。
作為接受軍事教育啟發的結果,我們應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和鞭策自己,把愛國之情轉化為愛國之行,做堅定的愛國者。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種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就必須化愛國之情為報國之行,刻苦學習,錘煉自己,把滿腔的愛國熱情化為報國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國和時代的需要和呼喚,要科學地確立成才的目標和方向,做祖國現代化需要的人才。
為了對國家建設作出努力,我們一要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具體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同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二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勤奮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要敢於向已有的科學成果挑戰,敢於向未知的新領域進軍,勇敢地去實踐,去探討。因為,當代青年是否具有強烈的開拓和創新能力關繫到我國科學的興衰。三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對待現實的態度,對國家、對人民有強烈的愛心;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待人生,積極奮發,不消極頹廢,不得過且過;對學習,對工作興趣廣泛,求知慾望強烈,勤奮刻苦,有創新精神,有自信心;奮斗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對他人情操高潔,易於合作,有團隊精神。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做到知我中華,培育愛國情操。愛我中華,必先知我中華。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中國繼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之後,又一次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軍事理論,閃耀著普遍的真理光芒。古代中國孫子兵學的產生,標志人們對戰爭和軍事問題的認識,由悟性階段進入了理性階段,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以拿破崙、克勞塞維茨、約米尼等人軍事思想為代表的第二次飛躍,發生在近代歐洲。它沖破中世紀的思想枷鎖,開始用科學手段探討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不過,歐洲近代軍事科學相當程度上是藉助當時自然科學中的機械論和社會科學中的歷史唯心論精神建立起來的,難免魚龍混雜,真理與偏見並蓄。以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為啟始的第三次飛躍,為真正科學地考察解決戰爭和軍事問題,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南。毛澤東軍事思想則代表了這次飛躍的最高成就。
愛國志士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也。學習歷史,知我中華,是升華愛國情感的基礎。要學習中華民族建設祖國家園、創造燦爛文明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分離、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更要學習和了解當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學習歷史,就會為祖國的今天而驕傲,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進。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天的中國,明天的中國必將更加美好。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國力強盛。跨進2l世紀的中國正如醒獅雄起,巨龍騰飛,生機勃勃。只要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必將在本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全面地、辯證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國情。既要從了解祖國的錦綉河山中激發熱愛之情,也要從認識我國自然條件的一些不足之處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自豪,又要為中國近代的屈辱而傷痛,從而轉化為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一)創造了高超的以弱勝強的戰爭指導藝術。古今中外的戰爭各不相同,但戰爭指導藝術的高低具有可比性。一般說來,在力量上擁有一定優勢,或勢均力敵的條件下贏得的勝利,雖然也來之不易;但戰爭藝術的最高榮譽,從來屬於那些以弱勝強的統帥。西方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和拿破崙等人,都因此而摘取並獲得了「戰略之父」、「戰爭巨人」等桂冠和殊榮。相比之下,毛澤東的戰爭藝術更為高明。第一,世界歷史上的一些著名將帥,大都是能贏得若干戰役戰斗,能贏得整個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卻為數不多。而毛澤東一生不僅創造了大量以弱勝強的戰役戰斗範例,而且指揮贏得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勝利。其次,以往世界戰史上的以弱勝強,基本上是總兵力對比上的以少勝多,武器裝備上則相差無幾。毛澤東的戰爭藝術,不僅做到了數量上的以少勝多,而且還做到了以劣勢裝備打敗優勢裝備之敵,其中包括先後打敗兩支擁有當時世界一流武器裝備的外國侵略軍。第三,毛澤東不但擅長運用戰爭指導藝術,而且善於從戰爭指導藝術的運用中提煉和升華出理論。毛澤東軍事論著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影響之廣,在中外軍事史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與之相比擬。近幾十年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國際上廣為傳播,毛澤東軍事著作成為不少國家包括發達國家軍政要人的案頭讀物,被許多國家列為軍事院校的研修課程,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世界地位。
(二)所揭示的軍事規律達到了空前的廣度和深度。在毛澤東以前,中外眾多軍事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在探索軍事規律上作出過各自的貢獻。但是,在世界軍事史上,還難以找到第二個像毛澤東那樣對軍事領域的種種問題既進行過長期而廣泛的實踐探索,又親自從事勤奮而深入理論研究的人物。從國內革命戰爭的指導原則到國際反侵略戰爭的指導原則,從建軍路線到作戰方略,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戰略決戰和戰略追擊,從游擊戰到運動戰和陣地戰,從小規模的戰斗到指揮百萬大軍的戰略戰役運籌,從持久勝敵的全面戰爭到速戰速決的邊界自衛還擊作戰,從「小米加步槍」條件下的建軍、作戰到建設國防現代化,從如何贏得戰爭到如何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這裡面既包括了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發展的特殊規律問題,又包含軍事領域的大量一般規律問題;既廣泛涉及到軍事科學的應用理論,又深刻地觸及到軍事科學的基礎理論,可以說覆蓋了軍事理論的各個重要層次和各個基本方面。所有這些,毛澤東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方法,對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武裝斗爭的直接經驗和前人進行戰爭的間接經驗,作了長期的實踐檢驗和精闢的理論概括。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不能不是一座內容博大精深、結構系統完整的軍事理論大廈。毛澤東對軍事規律的理論揭示,就其豐富性、系統性和真理性而言,都達到了前人未能達到的程度。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地位,不只是比較於其它各家軍事理論而言的,其中也包括它在無產階級軍事理論發展史上的劃時代意義。在無產階級軍事理論歷史發展的前兩個階段,即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和列寧主義軍事學說的基礎上,毛澤東軍事思想又大大前進了一步。主要是:①對以前尚未遇到的新課題,第一次提供了科學答案。如開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革命新道路。②在前人未曾開墾的理論領域,首創了全新的學說。如軍事辯證法。③把過去已提出的一些基本觀點,發展成為系統的理論。如人民戰爭。④把以往的一些理論預見,變成了完整而成功的現實。如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也應有自己的表現的預言,在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理論與實踐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⑤在先哲們沒能完全解決或解決得不理想的問題上,作出了迄今最成功的回答。如怎樣建設一支永遠保持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因此,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無產階級軍事理論歷史發展的當代豐碑,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
(三)提供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問題認識論和方法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根本意義的,是它的軍事問題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包括研究、解決戰爭和軍事問題,無不受一定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指導和制約;一切理論也只有被用作認識論方法論意義的工具時,才能進入實踐過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長期發揮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尚未在軍事領域充分展開。毛澤東把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地應用於軍事領域,從歷史觀、認識論、辯證法與軍事斗爭實際的緊密結合上,創建了一整套科學的軍事思想及軍事思維方法。它不僅集中地表現為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原理,同時也體現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全部內容之中。如果說孫子兵法的認識論方法論價值可以超時代、跨領域地輻射,那麼,兼有高度哲學成就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所揭示的軍事斗爭的內在規律,就尤其具有穩定而廣泛的應用價值。例如,在軍事方面,毛澤東軍事思想既可以為我們抵制當代軍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錯誤觀點和思潮,正確地觀察思考戰爭與和平、軍事斗爭與軍事建設問題,提供一套科學的思路,又可以為我們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建軍與作戰,提供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規律、解決新問題的銳利思想武器。在非軍事方面,毛澤東軍事思想所揭示的能使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軍事哲理,在現代社會中具有普遍的適應性和融通性。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外交等各條戰線,還是思想、文化、體育等各個行業,總之凡一切存在矛盾斗爭和開創性活動的領域,毛澤東軍事思想都能從立場、觀點和方法等多方面,撥動、啟迪人們的創造智慧,從中總結、抽象出科學的指導原則和實踐策略。
關於國防意識,不可否認,二十一世紀國家之間的較量是以綜合國力為基礎,以經濟實力為先導。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國家競爭白熱化的時候,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會出現。這個極端的較量形式就是戰爭!當今的中國,安全隱患不可謂不多。南沙群島被東南亞小國強占,台灣問題尚未解決,中日東海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也日益升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級大國在前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日漸衰微的情況下,把中國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紀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開始以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可以說,現在我國的國防形式不容樂觀,表面上的歌舞昇平實際掩藏著波濤洶涌。
大國外交,是以實力為基礎進行的國家之間的較量。沒有實力就沒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國家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卻擁有很高的國際地位。國際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的。當然,現在的中國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國防建設。但是,這遠遠不夠。國防不僅僅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情,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情。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國防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國防意識
二、增強國防意識
什麼是國防?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今,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其他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剛剛結束的伊拉克戰爭,遲遲未決的台灣問題,朝鮮核武器等這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們在和平年代的憂思。因此必須加強國防,一個國家的國防建設是其主權的保證、發展的基礎;一個人的國防觀念是其愛國精神及綜合素質的體現。
積極學習國防教育理論,理解研究國防知識。只有我們具有了一定的國防觀念,才可能積極學習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主動旅行國防義務。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國防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計,國防與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息息相關。
三、端正愛國精神
從近代歷史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落後就要挨打,不團結,不愛國就會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大學生,作為華夏子孫,我們要用自己的身軀捍衛我們的國土。愛國精神是衡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准。
愛國精神有很多內涵,它既是一個人知識是水平的體現,也是一個人道德水準的反映,也是一個人思想覺悟的展示,可以說愛國主義精神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也是有層次的,一個要高層次愛國主義精神的人必定要有高層次的綜合素質,而軍訓教學正是為了培養我們的這種素質。通過軍訓教學大學生建立了積極的愛國精神,正確的愛國態度,科學的報國方法,存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拓寬眼界,順應時代
當今世界是一個極度全球化的世界,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和交通工具的升級,使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一個嶄新的「地球村」是的世界已初步形成。因此,在現代社會不能只關注眼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拓寬視野、放眼世界,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而這種情況在軍事應用國防建設中尤顯突出。而在當今世界上復雜的形勢,美國稱霸的野心,日本崛起的企圖,歐洲在世界上的角色,俄羅斯與我國的關系,第三世界的發展以及我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在當今前沿科技的發展,在軍事上各種武器的應用,各種先進的戰略系統應用,各種戰術策略的實施。在軍隊建設的各方面問題,步兵的基本軍事技能,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貢獻。這些知識極大的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豐富和健全了我們的知識結構,使我們進一步適應當今社會大發展。
五、 掌握國防知識
我們應當了解和掌握有關的國防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例如:國防基礎理論、軍事知識、國防歷史、國防形勢、國防法制……
現代戰爭告訴我們戰爭就是人民的戰爭,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必須依靠於人民的力量,我們就是未來戰爭而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祖國的重任肩負於我們身上,祖國仍需加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增強民族意識學成報效祖國,祖國明天輝煌關系於我們,我們相信祖國明天會更好!
⑷ 作為一名新型軍事人才應如何學習研究軍事理論
信息戰爭,顧名思義是信息時代的戰爭,其作戰工具、作戰手段、作戰樣式、作戰形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形成了有別於傳統戰爭的新特點,顯露出自身的特殊規律。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我們從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要求的實際出發,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以謀求理論創新、科技強軍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等作簡要闡述。 一、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為核心 中央軍委從國家利益出發,適時調整和完善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根據我國的國情,必需堅持和發展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思想,這是我國信息化戰爭的核心指導思想。積極防禦這一戰略方針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賦予它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去研究新問題、新特點,迎接新挑戰,樹立新觀念。 1、要嚴格服從政治的需要 由於信息化戰爭的手段能夠對戰爭全局產生重大影響,戰爭的決策者必需從國家利益的高度為出發點,准確判斷戰爭威脅的性質、程度、方向等情況,根據政治和外交斗爭的需要,決定在軍事上的反應程度。因此,軍事行動必需以國家政治斗爭目的為依據,即戰爭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斗爭的需要,確定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目的、作戰目標、作戰方法、指導原則等,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籌劃軍事行動,確實做對慎重組織、嚴格控制、不打則已,一打必勝、速戰速決,要使敵人屈服或讓步,為政治解決創造有效的條件。 2、要周密謀劃戰爭全局 信息化戰爭的戰場上情況多變,戰場空間廣闊。各種武器裝備既綜合運用又自成系統,同時軍事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融為一體,作戰保障復雜,技術性強。所以戰爭決策者必需具備高超的指揮才能和精湛的謀略藝術,對信息化戰爭進行全面周密的謀劃。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一要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在戰爭力量的使用、作戰手段的選擇、各種斗爭方式的配合,特別是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謀劃,積極創造戰機,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贏得戰爭的勝利;二要充分預見各種復雜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准備,才能從容應對,積極謀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達到靈活隨機應變取勝的目的;三要主動把握戰爭進程,注重戰爭階段的謀劃,要有連貫性,以便給敵人連續不斷的攻擊,不給敵人喘息和還手的機會,力爭速戰速決。 3、要注重綜合整體的威力 信息化戰爭不僅是諸軍兵種作戰能量的聯合,而且是各種作戰力量、各個作戰空間、各種作戰方法、各個斗爭領域的大融合,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發揮國家的整體威力和綜合
⑸ 軍事理論論文怎麼寫大概是什麼步驟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
論文正文
要點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要求
以畢業論文為例,現說明論文正文版面格式:
①正文部分與「關鍵詞」行間空兩行;
②漢語正文文字採用小四號宋體;正文英語正文文字採用Times New Roman12號,標題漢語採用四號黑體,標題英語採用Times New Roman14號,每段首起空兩格,1.25倍行距;
③段落間層次要分明,題號使用要規范。理工類專業畢業設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序號與層次要求;
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無錯別字,無違反政治上的原則問題與言論,要採用計算機列印文稿;
⑤圖表要求:所有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準用徒手圖,必須按國家規定的工作要求採用計算機或手工繪圖,圖表中的文字漢語用小五號宋體;英語採用Times New Roman10. 5號;圖表編號要連續,如圖1、圖2等,表1、表2等;圖的編號放在圖的下方,表的編號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兩邊不能有邊;
⑥字數要求:一般不少於1500(按老師要求);
⑦學年論文引用的觀點、數據等要註明出處,一律採用章節附註。
⑹ 怎麼寫軍事理論論文
經濟學視角解讀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博弈發展
摘要:哲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經濟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螺旋向前發展如同商品需求與商品供給的博弈競爭,需求拉動供給,供給又會創造自己的需求。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競爭發展又與一國經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
關鍵詞:經濟與視角;軍事理論;軍事技術;博弈
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關系,如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在人類戰爭實踐的不同歷史時期,二者的發展並不平衡。人類戰爭實踐既需要軍事技術,也需要軍事理論,軍事技術是手段,軍事理論是指南,缺乏軍事理論指導的軍事技術發展只能是無的放矢,缺乏軍事技術支撐的軍事理論研究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發展又和一國經濟基礎有著密切關系。
一、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內涵以及經濟學視角下二者發展關系解析
軍事理論通常也指軍事思想是指關於戰爭與軍隊問題的理性認識,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包括戰爭觀、戰爭問題方法論、戰爭指導思想、建軍指導思想等基本內容。
軍事技術是物化技術與觀念技術的結合。按照從古至今的軍事技術發展,依據其不同的能量傳遞或轉換關系,可明顯區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機械能→化學能→核能。從橫向關系看,軍事技術體系是一種殼層結構,由外至內為生活裝備技術、運輸通信技術、軍事工程技術、武器技術,軍事技術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術。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說:「戰爭達到目標,即達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戰爭是唯一的手段,因此一切要服從用武器解決問題這個法則。」[1]戰爭不僅需要軍事技術的支撐,還需要軍事理論的支撐,研究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關系很有現實意義。
二、經濟學視角下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在博弈中發展
(一)軍事理論發展的需求創造軍事技術的供給
軍事理論發展對軍事技術產生需求時,各種資源就會流入軍事技術部門促進其發展,生產軍事技術消費品以滿足需求。這是先進的軍事理論對軍事科技有牽引和拉動並且刺激其發展的作用。有需求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利潤。馬克思說過:「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4]
從中國歷史的經驗教訓看,那種只重視軍事技術、輕視軍事理論不考慮需求的傾向使軍事理論遠遠落後於軍事技術是非常錯誤而且有害的。沒有軍事思想的指引,軍事技術的長遠發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軍事技術的供給會創造對軍事理論發展的需求
軍事技術對軍事理論發展的影響是逐步由低層向高層輻射、擴散的,如同商品開發市場一樣逐步開發佔領。首先受其影響的通常是技擊理論,《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繼光的練兵理論,都講到了戰斗人員對兵器的掌握和使用問題,就體現了這一點,同樣,商品都是先打開本地市場的。其次,軍事科技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影響到戰術、戰法的變革。如有了車兵,就必須有車戰之術;有了騎兵,就必須要講究騎戰之法;有了水軍,則一定要有水戰之規;冷兵器時代交戰多用密集隊形,而火器時代交戰則須用疏散隊形等。總之,戰役戰術一般都要隨著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斷發生變化,就像商品穩定本地市場後會開發區域市場。再次,軍事科技還會進而影響到戰略決策的制定和戰略理論的研究,其中包括大戰略層面的理論研究和頂層的「廟堂」設計,就像商品會進一步開發國內以及國際市場。如漢代的大集團騎兵遠距離奔襲作戰決策,唐太宗的輕騎兵靈活機動作戰理論,明清時期的火器作戰指導思想,近代的海防戰略等,都是以當時的軍事科技條件為基礎才出現的。遠交近攻是冷兵器時代強國只能採取的擴張性國家戰略;但到了近現代,運載工具高度發達,這一原則已不再是發達國家對外擴張時的唯一戰略選擇,它們為了國家利益而實施遠攻的事例,在近現代已並不少見,如美國攻擊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這一原理,如同產品設計成熟,國內市場穩定後必然要開發國際市場一樣。
(三)軍事技術以及軍事理論發展與經濟發展
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發展必須與一國經濟發展相適應,不論是軍事技術促進軍事理論發展還是軍事理論引導軍事技術發展,都不能脫離經濟的支持。軍事建設的發展脫離經濟發展能力的支持,欲速則不達。冷戰曾促使蘇聯發展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但冷戰又給蘇聯以深刻的消極影響。冷戰後很長時間,俄羅斯的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在與美國競爭中都處於下風,甚至停滯不前。美國也有類似案例,由於成本上升,軍方不得不停止「十字軍」火炮項目的采辦。航母具有巨大作戰效能,在發展航母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時不能不考慮經濟承受能力。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編隊全壽命費用高達430多億美元,若按20%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將近600億美元,年均耗資20多億美元,稱為「吞金怪獸」毫不為過。
在中國,毛澤東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憑借劣勢技術裝備運用先進軍事理論,在經濟不發達條件下打贏了三大戰爭。胡主席則強調指出,要著眼於立足現有裝備打仗,提高戰術技術水平,提高指揮藝術,努力摸索和掌握對付高技術對手的有效方法。可見,軍事理論以及軍事技術與經濟發展有內在關系。各國在推進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發展時要找到與經濟發展的均衡點以實現最優化與均衡發展。恩格斯指出:「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又是以整個生產為基礎,因而是以『經濟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暴力所擁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4]國防經濟實力是軍事技術發展的直接物質基礎,軍事技術的經濟價值是其發展的重要動力。
三、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發展的外部性
(一)軍事技術發展的外部性
聯邦德國前國防副部長施特勞斯指出:「凡是技術和工業有所突破的領域,都是同重整軍備有關的——這是一個古老的,也是痛苦的——真理。」科學學的奠基人貝爾納在他著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寫道:「科學與戰爭一直是極其密切聯系著的;實際上,除了19世紀的某一段期間,我們可以公正地說,大部分重要的技術和科學進展是海陸軍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2]蘇聯軍事史教授M.M.基里揚也斷言:「目前,實際上任何一個自然和技術部門都與武器的製造有聯系。」[3]
現代核能技術的廣泛利用也是美國「曼哈頓工程」的溢出效應。軍事技術運用於戰爭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負的外部性效應。1945年8月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的爆炸,使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基本上夷為平地。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中,日本先後在中國13個省78個地區使用化學毒劑達1 600多次,使中國人民受到極大傷亡。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理論,在經濟學視角中,則可以看成是軍事技術發展的外部性效應內部化理論。
(二)軍事理論發展的外部性
在中國,軍事理論具有巨大的溢出效應,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國古老的《孫子兵法》與現代的經商之道結合起來,是幾年來在西方挺時髦的研究做派。美作家潘威廉在其著書《企業兵法教程——戰略分析、設計與實施》開頭寫下:「從西點軍校的教官、美國工業界巨頭、日本商業界的戰略家們到全美最出色的籃球教練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都看《孫子兵法》。」因為,凡事要獲得成功,不論是商業、體育或者是戰爭,戰略乃是關鍵之所在。美國西點軍校不僅造就了麥克阿瑟、布萊德雷、史迪威、巴頓等一大批聲赫世界的軍事人物,還造就了尤利西斯·S.格蘭特和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兩名總統以及內閣部長、議員、州長、外交官等政壇要人,而且造就了大批科技名流和商企巨賈,如土木工程創始人馬漢·米基,領導曼哈頓工程的格羅夫斯,火葯大王亨利·杜邦、曾任國際銀行主席兼董事長的喬治·H.奧姆斯特德等。可見,軍事思想發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發展軍事理論不僅是為戰爭作準備,而且可以推進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向前發展。
四、結論與啟示
戰爭是充滿未知、對抗激烈的領域,也是最需要不斷創新的領域。黨的十七大指出,適應世界軍事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創新,是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軍事變革的主要內容。兩個創新緊密聯系、有機統一,軍事理論創新是先導,軍事技術創新是基礎。恩格斯早就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4]軍事理論的創新必須敢於迎接技術的挑戰,同時也要善於引導技術的發展。這就要有更寬廣的視野,更敏銳的思路,更遠大的眼光,要善於引導裝備建設廣泛吸收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也包括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才能避免步人後塵,達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目標,才能有力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深入展開。
需求需要供給提供支撐而得以滿足,供給需要需求提供支撐而得以生存。在軍事領域同樣如此,以軍事技術發展推動軍事理論創新,以軍事理論創新推進軍事技術發展,促進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螺旋上升發展。軍事建設中,避免因為軍事理論的落後而被動挨打,避免軍事技術的滯後而在技術、裝備方面和敵人進行不對稱競爭。戰爭要考慮國家經濟的承受力和支撐力,軍事技術與軍事理論的發展也要考慮國家的承受力和支撐力。軍事理論太過超前,則變成無用甚至有害的理論;軍事技術超過財力支撐,則影響制約經濟發展。軍事技術、軍事理論以及國家經濟應該優化發展,均衡發展,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1卷[M].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64.
[2] J.D.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M].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41.
[3] M.M.基里揚.軍事技術進步與蘇聯武裝力量[M].中譯本.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3.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M].中譯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5] 劉戟峰.軍事技術史[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1.
[6] 劉戟峰,趙陽輝,等.自然科學與軍事技術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7]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8] 周來.現代國防經濟學[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9] 於大清.目擊西點[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⑺ 如何運用先進的軍事理論指導國防建設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建議您去請教軍事理論專家、國防大學李莉教授內,她應該能給你些指容導和幫助。
李莉現為國防大學軍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陸軍大校。近年來,李莉經常應邀到CCTV-新聞頻道「東方時空」、CCTV-4「海峽兩岸」、CCTV-7「防務新觀察」等欄目擔任軍事訪談嘉賓,同時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特約軍事評論員,是我國目前最權威的軍事理論專家之一。
李莉教授與新安晚報也是結緣已久。2011年3月,新安晚報精心打造的《世界周刊》與讀者見面,當時就邀請了李莉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出任特約評論員,定期提供獨家稿件,深受讀者好評。
⑻ 軍事理論—如何正確對待高技術局部戰爭拜託各位大神
綜合最近幾年來爆發的幾場局部高技術戰爭來看,高技術戰爭的特點主要如下: 一、戰爭可控性強。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戰爭按自己的設計進行,但以往的戰爭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戰爭機器一運轉,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戰爭的進程和規模難以控制。而高技術武器裝備則是殺傷破壞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戰爭手段,使戰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為實現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術戰爭的可控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能有效控制打擊目的:隨著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精確打擊逐漸取代「地毯式」的狂轟濫炸成為戰爭的最主要打擊方式。依靠精確制導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轟炸才能完成的作戰任務,現在只要一兩次的攻擊就可以達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邊非軍事目標。 2、能有效控制戰爭的規模:高技術戰爭情況下,高技術武器裝備精度高、威力大、作戰交通倍增,為了完成一個作戰任務無需再像以往那樣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可以有效的控制戰爭規模;另一方面,精確制導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戰爭中殃及非打擊目標,可以有效避免戰火外延和戰爭升級。 3、能有效控制戰爭的進程:由於作戰兵器偵察范圍廣,打擊距離遠,高技術戰爭不再像以往戰爭那樣,從戰場的前沿到縱深逐次進行,高技術武器已經能夠通過對縱深重要目標的打擊,直接達成戰略目的,這樣也就避免了戰爭久拖不決,縮短了戰爭的進程,使戰爭能按計劃如期結束。 二、戰場空間廣闊 就戰場的空間形態而言,高技術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廣泛使用,極大的擴展了戰場空間,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呈現出高立體、大縱深的特點,作戰空間空前增大。這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從區域戰場向全球戰場延伸:高技術戰爭條件下,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武器裝備的遠距離作戰能力空前提高,洲際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上萬公里,美國的B1、B2,前蘇聯的圖160等型號的戰略轟炸機,稻種都達到一萬公里以上,軍隊了遠程打擊能力。雖然一場局部戰爭交戰雙方的實際接觸面積很小,但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有可能成為戰場的一部分。 2、從空中戰場向太空戰場延伸: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打開了空戰的大門。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不造衛星,人類又開始把戰爭的觸角伸向了遙遠的太空。在數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軍事衛星已經發揮了巨大威力。目前,太空已經成為軍事爭奪最激烈的領域,軍事強國都把控制太空看作是贏得未來戰爭的必要條件。美國和俄羅斯更是成立了獨立的太空部隊:天軍。 3、從有形戰場向無形戰場延伸:隨著各種電子技術在武器裝備中的應用,電子戰場開始走上戰爭的舞台。電子戰是敵對雙方利用電子技術設備進行的電磁領域的斗爭,它以電子偵察和反偵察、電子干擾和反干擾,電子摧毀和反摧毀為基本內容,其目的是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使其通信中斷、指揮癱瘓、武器失擯、雷達致盲、最終推動作戰能力,它是現代戰場上奪取勝利的神經中樞。 三、系統對抗突出 軍事對抗從來就是一種系統對抗。在高技術戰爭中,這種對抗表現得更加突出。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武器系統「一矛一盾」相互制約的狀況已經被「多矛多盾」相互制約的新特點所代替。武器戰斗交通的發揮,不僅取決於其戰斗部的殺傷威力,而且還取決於構成點頭體系的情報系統、指揮控制系統、通信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動系統、防護系統等各個子系統的共同作用。整個作戰體系的作戰效能不再是各個作戰系統效能的簡單相加,而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各的倍增關系,特別表現為幾個關鍵性系統的效能之乘積。從武器裝備方面說,任何一種高技術武器裝備,如果沒有其它武器裝備的配合,無論它技術多先進,都無法完成作戰任務。從作戰方面說,隨著高技術武器在戰場的廣泛應用,各個戰場、軍事力量不現形是單一作戰,以多軍種、多空間一體為特徵的聯合作戰飛躍上戰爭舞台,單兵種決定戰爭勝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頭了,只有依靠各軍兵種和各種武器系統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獲得高技術戰爭的勝利。 四、作戰樣式多樣化 歷史表明,技術決定戰術,有什麼樣的軍事技術,就會有什麼樣的作戰方式,軍事技術的進步和武器裝備的變革必然推動作戰樣式的變化。高技術戰爭中,隨著大批高、新技術裝備的廣泛應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作戰方式:導彈襲擊式的精確戰、外科手術式的點穴戰、破壞結構式的癱瘓戰、非致命式的軟殺戰、指揮控制式的信息戰、陸海空天電一體式的全維戰,此外,還有環境戰、太空戰、心理戰等。 五、指揮控制自動化 二戰後,由於武器裝備構造日益復雜,參戰軍兵種不斷增加,戰場日益擴大,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軍事信息量空前增大,作戰指揮難度不斷增大,在極短的時間內,要對多種作戰力量、多種作戰方式實施有效指揮,發揮整體威力,沒有高度自動化的指揮手段,很難完成作戰任務。在這樣的要求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偵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軍隊自動化指揮系統的建立,把軍隊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聯為一體,使軍隊自動化得以建立。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C4ISR系統。 六、作戰消耗巨大 從作戰保障角度看,高技術戰爭呈現出消耗巨大的特點,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武器裝備費用上升:由於武器裝備日益向自動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一件先進的武器裝備,往往集中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研製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因此研究生產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費用和購置高技術武器裝備的投入明顯增加。如M1坦克為200萬美元/輛、「愛國者」導彈為110萬美元/枚、F15戰斗機為5040萬美元/架…… 2、人員培訓費用增加:高技術武器裝備在操縱使用、維護保養、靈活運用和作戰協同等方面日益復雜,需要高素質的軍人來駕馭。正因如此,現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軍隊人才的培養,使軍隊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 3、戰場物資消耗增多:高技術戰爭也是高能耗戰爭,縱觀二戰後的幾次局部戰爭,隨著戰爭的高技術性日愈明顯,其消耗也日益增多。以單兵每天平均消耗物資為例,二戰時是20公斤,越南戰爭時是90公斤,海灣戰爭時已經達到200公斤。 戰場消耗巨大這一特點說明,高技術戰爭是以強大的綜合國力作為後盾的。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軍隊的現代化無從談起;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就難以支撐高技術戰爭。 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戰爭,必需從現在開始,在教育、經濟等各方面提升我們的綜合國力,為贏得戰爭作好准備。
⑼ 急!大學生應如何把所學的軍事理論知識運用到國防建設中去
更好的 把祖國建設好之後,再去談軍事。。。
經濟都搞不上去,,你內再有軍事理論都沒用。。容你認為你學了點軍事理論就能馬上派上用場。
中國科學院那些 院士都是吃什麼的!!!直接問你就是咯!!!
不要自以為是。。老老實實把我過現在的窮人脫貧致福了。。你就是一個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