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希臘和古羅馬有什麼關系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還是一個國家兩個不同的地區或時期
關系:
1、時間順序:古希臘文明出現在前,古羅馬文明發展在後,希臘人是羅馬人的老師,古羅馬文明是在向古希臘人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版圖:古羅馬的版圖隨著羅馬國家的軍事擴張處於不斷變動之中,最初,古羅馬的地理范圍僅限於台伯河畔的羅馬城,後來擴展到整個義大利半島,最終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但義大利半島始終是羅馬國家的統治重心。
3、文明:古希臘文明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先後經歷了愛琴文明時代(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12世紀)、黑暗時代(公元前12到公元前8紀)和城邦時代(公元前8紀到公元前4紀);
古羅馬文明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8紀到公元4世紀,先後經歷了王政時代(公元前753~前509)、共和時代(公元前509~前27)和帝國時代(公元前27~公元476)。
(1)什麼時候古希臘和古羅馬軍事思想的顯著發展擴展閱讀:
古希臘是一個地區,古羅馬是一個國家。古希臘地區包括巴爾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地理范圍相對固定。
古羅馬的版圖隨著羅馬國家的軍事擴張處於不斷變動之中。最初,古羅馬的地理范圍僅限於台伯河畔的羅馬城,後來擴展到整個義大利半島,最終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但義大利半島始終是羅馬國家的統治重心。
古希臘不只僅僅在今天的希臘這塊區域,而在如今的伯羅奔尼撒半島,說通俗點就是巴爾干半島的最南段.越過亞德里亞海,來到亞平寧半島,這里就是羅馬的誕生之地.也就是如今的義大利。
⑵ 簡述古希臘與古羅馬城市規劃思想
古希臘與古羅馬思想文化對城市影響的對比 1.以人為本的社會思潮與古希臘的城市回設計 人本主義答是古希臘時期最主要的社會思潮。因此城市的規劃建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所有的民族一樣,早期的古希脂人也因為認知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有限對於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用人格化的慾望創造了...
⑶ 對比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在西方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不同作用
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大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摘要: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兩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搖籃,是世界文化史上兩座永恆的豐碑,是西方人所津津樂道的光輝時代。勤勞的古希臘和羅馬人民用他們的智慧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留給我們一個無論是文化史上還是藝術史上的維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臘文化又是羅馬文化的源頭,羅馬文化在其基礎上不斷地發展創新,創造了許許多多獨樹一幟的文化,藝術構想和傑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討論了這兩個文化的異同,找出「原希臘」的東西,區分羅馬的創新,給西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一些粗淺的線索和脈絡。本文將分成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等方面進行探討。經濟發展模式讓我們回到地圖上,看看希臘和羅馬的地理位置。希臘是由本土半島和一些散落在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島組成的。它三面環海,只有北面與陸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屬於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它的農業難以發展,為了生存,希臘人學會了和其它地區進行農產品的交換,並逐漸形成了地中海地區繁榮的貿易往來。羅馬的環境和希臘類似,它地處今義大利半島,是一個多丘陵,多沼澤的地區。因此農業也不十分發達。但羅馬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像希臘一樣通過自由貿易,物物交換。它使用的是一種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擴張。為了滿足羅馬帝國日漸龐大的糧食、財富的需求,羅馬人選擇了不斷地侵略。依靠著強大的軍隊、武器,羅馬從昔日台伯河邊上一個卑微的小城一躍成為統治著200萬平方英里的帝國的中心。④每天碼頭,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隻,車輛抵達羅馬,源源不斷地帶來從各地掠奪來的金銀珠寶,糧食穀物。同時隨著羅馬帝國的不斷膨脹,使得對這些物資的消耗急劇增多,反過來這又導致了羅馬帝國的繼續擴張,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它由始至終都伴隨著羅馬帝國。相比而言,為了抵禦惡劣多變的海上環境,希臘發展起來的卻是一種互相合作的良性競爭模式。並且,後者己滲入當代西方人的精神領域。除此之外,希臘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商人進行的海外和地區間的貿易往來和本土的農民耕種。希臘城邦中的奴隸數量比羅馬少得多,羅馬經年累月的征戰,帶來財富的同時還有大批大批的奴隸,這些奴隸廣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產業,比如采礦,冶金,駕船,鋪路和大型建築的建造。可以這樣說,古羅馬的偉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隸創造的。總的來說,希臘和羅馬的經濟發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這些思想的以後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只要稍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後世西方各國基本上都經由了這兩個階段,比如歐洲新帝國對非洲,美洲的海外擴張,奴隸貿易,儼然是羅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時期廣泛存在於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卻又是希臘式的重現。政治與民主一談到民主,我們就會想到當代西方的「人權」社會,但民主這個字眼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雅典。希臘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給予幾百人或幾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剝奪了數以萬計的奴隸與自由民參與政事的權力。當時希臘民主的要義就是:多數人的統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個人生活自由。雖然此時的民主具有很強的階級性,只是對於公民的民主,但在幾千年前,這種觀點己遠遠超越了它的那個時代。相比我們這個時代的民主,我認為它們的內涵是一致的。雖然當代西方政界口口聲聲說的是「人人平等,維護人權」,可是這種民主真實存在嗎?比如美國,它的政治還是掌握在少數有錢有權的大資本家手中,體現在表象上是一個由其資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國總統。處於中,下層的公民在很多時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於「民主」的假象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民主和古希臘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古羅馬早期的政治體制是仿照希臘的,後期從奧古斯都·凱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轉為君主專制,直到它的滅亡。羅馬人最大的貢獻便是立法。在貴族和貧民之間的激烈的矛盾和斗爭過程中,產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銅表法》,雖然此法律依舊維護的是貴族和上層階級的利益,在那個時期卻又是文明的一大進步。之後陸續產生的《萬民法》,《公民法》,《民權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體系的雛形。尤其是《民權大法》中規定的「公民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成為後世西方法律中永恆的主題。宗教與藝術羅馬詩人賀拉斯曾經這樣詠唱到:「希臘被擒為俘虜,被俘的希臘又俘虜了野蠻的勝利者,文學藝術搬進了荒僻之地」。的確,早期羅馬的文化幾乎是對希臘的純粹的繼承與模|||歐洲文化源遠流長,古希臘羅馬文化奠定了古代歐洲文明的基石,以古希臘的純粹理性精神和古羅馬的實踐理性精神為載體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本節簡要介紹了古希臘的自然地理有古希臘文化的關系,古羅馬的政治改革與古羅馬法律精神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學員最好能以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對古希臘文化做進一步的分析,同時,也最好能對古羅馬的建築,雕塑和藝術對古羅馬文化作系統考察.歷史上一向認識中世紀是人類文明的黑暗時代,的確,在漫長的中世紀,歐洲文化的發展是緩慢而充滿野蠻的,但是,作為歐洲文明的一個重要階段,中世紀在歐洲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這一時期,基督教在歐洲的勃興與一統,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對基督教,我們需要有一種審慎的態度和辨證的思維,尤其要注意基督教與文藝復興,思想啟蒙的關聯性問題文藝復興其實不是西方古代文化的「復興「而是近代資本主義文化的萌發與勃興,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閃耀著光明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巨人並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無論是在藝術,哲學,文學,天文學,政治學還是在其他領域,都是大家輩出的時代,彷彿中世紀所孕育的人類文明進步的能量一下被爆發了出來.學習本節,建議學員能適當涉獵和了解這一時期主要人物的作品,如莎士比亞的文化,伽利略的天文學和物理學,達芬奇的繪畫藝術,馬基亞弗利的政治學等等,以對這一時期的文化能增加感性認識.西方近代文化啟蒙的時代,是西方近代思想狂飆突進的時代,在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總體上處於上升階段,西方思想家高舉理性主義的大旗,掀起了人文主義的第二個階段,同時,以蒙田,孟德斯鳩為代表的思想家在沖破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基督教的迷霧,推動人類文明的車輪前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議學員在學習本節時能聯系近代英美社會的發展來認識啟蒙主義文化.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是近現代西方文化的兩大洪流,現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對西方古代人文主義的繼承與發展,同時又賦予了她新的時代內涵.現代西方人文主義批判科學主義至上理論,對理性主義給予了猛烈的批判,對非理性給予積極的肯定,他們對人的存在的關注和討論,可以給我們啟發.建議學員在學習本節時能適當學習薩特,海德格爾等人的原著,增強理論儲備.現代社會的多數科學成就是在19,20世紀創造發明的,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主義思潮成為現代西方的一股重要哲學社會思潮顯露出強大的力量.「第一代實證主義「,「第二代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是這一思潮中的核心,建議學員可以結合科學史,科學哲學,自然辨證法相關學科的著作對這一時期的西方思想和文化做進一步的研究|||孔子不恥下問: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⑷ 古希臘與古羅馬在科學技術上的發展上各有何特點
古希臘:
(1)、亞里士多德:自然哲學與經驗知識早期結合的代表人物他創立的以三段論法為中心的形式邏輯體系對阿基米德、歐幾里德等人的研究,乃至現代都有重要影響。
(2)、阿基米德:是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結合起來,把數學研究與力學研究結合起來的傑出代表人物。發現了杠桿原理,論證了浮力定理,為靜力學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力學之父
(3)、歐幾里德:古希臘自然科學公理化體系的建立者,建立了完整的幾何學體系。在其十三卷《幾何原本》中所創立的數學方法(即在定義和公理基礎上的抽象邏輯體系),不僅對幾何學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藍本,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是古希臘人對數學發展完全獨創性的貢獻。
(4)、希波克拉底:建立了西方最早的醫學學派,把疾病看作是一種服從自然法則的過程,強調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疾病,對許多疾病作了較正確的描述,指出了適當的治療方法,成為現代臨床的開端;他被後人稱為醫學之父。
古羅馬:
(1)、古羅馬在科學上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有兩項:天文學方面是托勒密地球中心說的建立,醫學方面是蓋論將醫學知識體系化。這些都是對古希臘科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被稱為古希臘科學的余輝。
(2)、托勒密:利用自己觀測的大量資料和前人積累的成果,正確地說明了月亮繞著地球的運動,相當正確的確定了月地距離;將本輪一均輪模型發展到了頂峰,使地心說的體系與實測的結果相符合;他集地心說之大成,在其《天文大全》的13卷本中,建立了最完整的地心說宇宙體系,這一體系統治歐洲達一千餘年,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說模型確立為止。
(3)、蓋論:古希臘以來醫學的集大成者之一;他認為人體由三種不同等級的器官、液體和靈氣組成(即關於人體小宇宙的理論),並通過人體解剖考察了心臟和脊髓的作用。
(4)、羅馬時代的實用技術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別是在建築、水利、公路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5)、普林尼寫的《自然史》(37卷)是一部博物志,是一部既有自然知識,又包羅大量實用經驗知識的著作。
⑸ 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學分別有那些發展階段
1、歐洲的古代文學包括兩部分:古希臘文學、古羅馬文學 古希臘文學和古羅馬文學都是歐洲古代文學的代表。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集中體現。 古希臘文學在公元前8-6世紀就產生了希臘神話和史詩,在公元前5-4世紀就進入了鼎盛時期。古羅馬文學受古希臘文學的影響很大,但它不是希臘文學的簡單重復,它的文學成就雖不及古希臘文學,但是他繼往開來,成為希臘和後世歐洲文學的中介。 2、古希臘文學的發展階段: A.公元前8-6世紀,希臘奴隸社會初級階段,受社會生產力的影響產生了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 B.公元前5-4世紀,希臘奴隸制社會全盛時期,此階段產生了悲劇喜劇散文和文藝理論。 C.公元前4世紀以後,希臘社會逐漸衰微,為希臘化時期,主要的文學成就是新喜劇,文學只注重修辭技巧,內容貧乏嚴重脫離社會。 3、古羅馬文學的發展階段: A.公元前264-133。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到二世紀中葉,即共和中期,主要成就是喜劇,但作品大部悲劇作品失傳,流傳下來的喜劇主要有普勞圖斯和泰倫斯的作品。 B.公元前133-27。即共和末期,為古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詩歌和散文的成就很大。 C.·公元前27-公元476.即帝國時期,又稱「白銀時代」主要以諷刺詩和歷史較為突出。 D.公元三世紀以後為衰落階段。創作缺乏生命力,文學活動更多趨向於對古代作品的詮釋。後來便形成了拜占廷文化。
⑹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發展進程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起點(公認的,但現在受到質疑),以民主而文明於世,內不過希臘並不是一個國家,最容多之能算是聯邦,各個城邦之間戰爭不斷,最後希臘也是被內戰給毀滅的。
古羅馬帝國是歐洲驕傲的資本,他們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和軍事史。雖然古羅馬也是民主制,但獨裁也是那個世代的特徵,直到後來共和國的毀滅,帝國的誕生,古羅馬就和民主沒什麼關系了。
⑺ 古希臘和古羅馬對西方傳統文化的發展有什麼特殊貢獻
無論是任何古代文明和帝國,或者是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社會文化,或者因為當時歐洲版強大的號召力和稱雄的權龐大版圖留下的歷史威名。但是說起古希臘和古羅馬,全球都耳熟能詳的,真正聞名遐邇的,那就是公民明主,以及羅馬帝國佔領哪裡,就把路修到哪裡的浩大工程壯舉。這不光是提前許多年擁有要致富,先修路的先進思想,也使得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一直流行到了現在。而公民明主,也使得古希臘成為早期哲學家(就是字面意思的哲學)的搖籃。
⑻ 古希臘和羅馬的關系
1、時間順序關系:古希臘文明出現在前,古羅馬文明發展在後,希臘人是羅馬人的老師,古羅馬文明是在向古希臘人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版圖關系:古羅馬的版圖隨著羅馬國家的軍事擴張處於不斷變動之中,最初,古羅馬的地理范圍僅限於台伯河畔的羅馬城,後來擴展到整個義大利半島,最終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但義大利半島始終是羅馬國家的統治重心。
3、文明關系:古希臘文明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先後經歷了愛琴文明時代(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12世紀)、黑暗時代(公元前12到公元前8紀)和城邦時代(公元前8紀到公元前4紀);古羅馬文明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8紀到公元4世紀,先後經歷了王政時代(公元前753~前509)、共和時代(公元前509~前27)和帝國時代(公元前27~公元476)。
(8)什麼時候古希臘和古羅馬軍事思想的顯著發展擴展閱讀
古希臘和古羅馬稱作「古典時代」。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泉,是西方文明的基礎。而古羅馬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主要繼承、發展和傳播者,古希臘文明正是通過古羅馬人的新發展才得以深刻的影響了整個歐洲。
古希臘的地理范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色雷斯、亞平寧半島以及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1200年,由於多利安人的頻頻入侵,使希臘歷史墮入了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
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直到公元前800年,新的城邦又紛紛崛起。城邦的出現和長達數世紀之久存在,是促使希臘人取得成就而步入古典文明的第一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因為希臘人在保持自己特點的基礎上,繼承了愛琴文明和吸收了最早的人類文明中心的埃及和美索不達亞文明,從而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古希臘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希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馬
⑼ 古希臘與古羅馬城市的規劃思想是什麼
古希臘與古羅馬思想文化對城市影響的對比
1.以人為本的社會思潮與古希臘的城市設計
人本主義是古希臘時期最主要的社會思潮。因此城市的規劃建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所有的民族一樣,早期的古希脂人也因為認知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有限對於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用人格化的慾望創造了許多神。
但是希臘人認為人和神的秉性是無本質區別的(神折射出的是深層的人性),這是希臘人的智慧之處。這種觀念在城市設計中則表現為古希臘在城市和建築設計中力求體現人的尺度,追求與自然環境的協調,以人的視覺感受的和諧為構圖的基礎,以人的視覺聯系為群體設計的手段。與這種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的社會形態對應的是雅典衛城式的城市設計模式。
這種模式關注市民公共活動的需要,以營造平等自由的聖地和紀念勝利的地標為空間理念,以市民自發的熱情和奴隸的勞動為實施方式,以常年的實地考察和現場建造為設計方法。公元前5世紀,「城市規劃之父」——古希臘建築師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的城市設計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古希臘奴隸制基礎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義。
他所規劃的米利都城(Hi1etuS)和普南城(Priene)都採用方格形道路網、城市的中心廣場(Agora)是市民活動的中心。他在空間設計上追求幾何形體的和諧、秩序、不對稱的均衡。這和中國封建都城的軸線對稱是完全不同的設計手法,極大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的尊重和理解。
2.大帝國時代與古羅馬的城市設計
如果說在古羅馬之前,城市是神和人的城市,那麼古羅馬之後,城市就轉變為君主的城市。當古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以後,古羅馬的統治者就以空前的城市建設規模、形式眾多的建築炫耀其國力的強盛。
所以古羅馬時期,為突出體現政治、軍事力量,城市設計強調街道布局,引進了「主要幹道」和「次要幹道」的概念,公共建築被作為街道的附屬因素,城市廣場採用軸線對稱,多層縱深布局,發展了紀念性的設計理念,以為宣揚和肯定現存制度服務。羅馬廣場就是日益擴大的君主集權思想的表現。
它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於兩條交通幹道的交匯處,是一片開闊的長方形空地。城市愈大,其廣場規模愈宏大。在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廟和與公眾生活相關聯的法院、市場等重要建築和場所。
隨著城市的發展與繁榮,眾多紀念性建築的修建使廣場得到擴展和修飾,並成為展示中央權威的一種顯著標志。自羅馬成為疆域覆蓋從西班牙到小亞細亞的帝國首都後,諸位皇帝(尤其是從公元1世紀施行統治的奧古斯都到圖拉真)均擴建了羅馬廣場,他們所建的廣場都比其前任皇帝所建廣場的規模更宏大,裝飾也更加精緻。從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君主集權思想對城市設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