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是什麼
(1)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他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國家版一切大事,都權由皇帝一人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分為 36 個郡,郡下設縣。郡縣制為後來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2)經濟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秦始皇還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圓形方孔錢);同時,還統一度、量、衡;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
(3)思想上:為加強思想控制,又實行「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損失。
(4)鞏固、開發邊疆: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抵禦匈奴族的入侵。開發越族地區,開鑿靈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
⑵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作用
漢武帝的大一統:
1、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
2、漢武帝將地方專的鹽鐵經屬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3、為鞏固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4、軍事上: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總之,漢武帝在位時,西漢出現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統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和加強。
⑶ 漢武帝統一鞏固大一統措施所起的具體作用有哪些
漢武帝的歷史功績主要有
第一,漢武帝實施了一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和發展.
漢武帝剛剛登上皇帝寶座時,由他的祖母竇太後掌握大權.公元前135年,竇太後死去,漢武帝開始把一切大權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首先打擊了外戚丞相田,然後加強了他身邊收轉文書的尚書、中書的地位,使丞相成為有名無實的職位.自此,中書和尚書成了中央發號施令的機構.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徹底解決藩國問題,他命令藩王們不能把封地僅僅傳給繼承王位的長子,還必須劃出一部分來分封給其他幾個兒子,並且互不統屬.這樣一來,藩國的土地越來越小,勢力越來越弱,後來就無法與中央對抗了.這是漢武帝的聰明之舉.
漢武帝還加強了原有的監察制度,並建立了一套選用官吏的新制度.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命令各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並用「公車上書」的辦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給皇帝建議國事,意見合乎治國要求的,就根據上書人的特長授給官職.
第二,漢武帝為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長久的影響.
董仲舒認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來管理人民的,上天給了他統治人民的權力,絕對不能違反.這種說法正好迎合了漢武帝的心意,漢武帝便採取這種思想來做統治思想和維護封建制度的工具.在舉行測試的時候,漢武帝對其他各派學說的人一概不取,獨取儒生.於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學說,士人都變成了儒生.
第三,漢武帝出兵抗擊匈奴,使西漢王朝的政權更加鞏固,國家更加統一,為西漢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從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作戰,最後取得了抗擊匈奴的全面勝利,充分體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漢武帝還用大量移民的辦法來充實邊防,發展生產.
第四,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大月氏共同防禦並打擊匈奴勢力.公元前119年,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隨後,中亞、西域各國以朝貢為名,經常到長安訪問和貿易.中國和西域各國之間的人員和貿易往來,從西漢開始,歷經東漢、魏晉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續了1000多年.
第五,漢武帝開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和漢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漢武帝使越族三個部落歸屬漢室後,把他們遷移到長江、淮河、南海等地,與漢族人民長期共居,彼此逐漸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來沒有完成的「大統一」局面.漢武帝在開拓西南地區的過程中,把鐵制生產工具和較高的漢族文化傳到這些地區,或多或少地破除了這些地區的閉塞性,推動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六、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漢武帝在位時修建了漕渠、白渠、龍首渠,還在秦朝開成的鄭國渠旁邊開了6條輔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征發數萬士兵堵住了黃河決口.經過這次治理,黃河下游大約有80年沒有鬧過大水災.
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屯圍、屯墾等發展農業的重大措施.他還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農具,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⑷ 漢武帝採取了哪些鞏固大一統王朝的措施
(1)政治:
①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
②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2)軍事:
①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
②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
③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括了西北邊疆。
(3)經濟:
①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
②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
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④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⑤另外,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4)思想: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人事: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⑸ 什麼叫大一統王朝
一、大一統王朝必須符合以下這兩個條件:
第一,佔領了漢族的所有領土,也就是長城以北、中南半島以北的地區。
第二,要在中亞境內,除了在中原建立的王朝之外,周邊沒有一個政權具有這樣的實力。
二、古代的大一統王朝
1.秦朝
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消滅六國,建立了秦朝。秦朝的領土向北到長城、南邊到南海、西邊到隴西、東邊到遼東,符合大一統王朝的條件。秦始皇首先創立了皇帝的制度,標志著我國從這之後建立了封建王朝。
2.西漢
西漢初期,國力較弱。經過七十多年的積累,漢朝有了和匈奴比勝負的實力。從前133年,漢朝率先發起對匈奴的反擊,到西漢滅亡,匈奴分裂。前121年霍去病收復了河西走廊,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標志著西域被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的領土。
3.王莽建立的新朝
西漢末期,外戚王莽慢慢成為西漢權力最大的人,被封為安漢公。後來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史稱王莽新朝。王莽登基後,推行了一整套的改革。包括改革幣制等。但是王莽推行的改革朝令夕改,最後虎頭蛇尾,最後改革失敗,新朝滅亡。
4.東漢
西漢不一樣的是,東漢是地主豪強建立的,所以東漢中期之後,出現了宦官和外戚干政的局面。
5.西晉
司馬炎建立西晉,280年,西晉消滅了東吳,完成了統一中原。
6.隋朝
隋文帝楊堅篡位自立,建立了隋朝。隋朝起源於北周,實力強盛。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了全國。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度,開鑿了大運河。
7.唐朝
唐朝時,陸續消滅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確立了唐朝在東亞的霸主地位。
8.元朝
元朝是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時第一次把西藏納入領土。
9.明朝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創造了歷史上唯一一個從南方向北方統一全國的奇跡。
10.清朝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創立的大一統王朝。清朝時,專制集權達到了頂峰。
⑹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作用是什麼
1)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他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版國家一切大事權,都由皇帝一人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分為 36 個郡,郡下設縣。郡縣制為後來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2)經濟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秦始皇還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圓形方孔錢);同時,還統一度、量、衡;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
(3)思想上:為加強思想控制,又實行「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損失。
(4軍事上)鞏固、開發邊疆: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抵禦匈奴族的入侵。開發越族地區,開鑿靈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
⑺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的簡潔主要內容
1、政治上:頒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國對朝廷的威脅。
2、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3、軍事上:反擊匈奴,解除了匈奴對北部邊疆的威脅。
⑻ 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
漢武帝出巡圖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軍事,對外友好: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括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給地通道
經濟: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⑼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中,內容和意義是什麼是什麼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3.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4.思想--焚書坑儒。
5.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5.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9)軍事上鞏固大一統王朝的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評價:
盡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確立的統治模式卻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世界歷史上,開創了一個龐大帝國的帝王還有很多,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卻無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國人口歷史上一直佔世界人口的20%以上,對中國有重要影響就可視為對世界有重要影響,而且由於中央集權和忠君思想,帝王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遠大於對其他許多國家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史書評價:
1.《史記》
始皇本紀
「秦之先伯翳,嘗有勛於唐虞之際,受土賜姓。及殷夏之間微散。至周之衰,秦興,邑於西垂。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2.李斯列傳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3.淮南衡山列傳
「絕聖人之道,殺術士,燔《詩》《書》,棄禮義,尚詐力,任刑罰」。
西方評價:
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
在西方,人們常把秦始皇與羅馬帝王愷撒相提並論。大體說來,羅馬帝國與秦統治時期的人口、面積差不太多。但比羅馬帝國統治時間短,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
參考資料:網路:秦始皇
⑽ 漢武帝為鞏固國家統一,在軍事,經濟,文化上採取了那些措施這些措施產生了什麼作用
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消弱王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回。
2、經濟上,鹽鐵官營,答統一鑄幣。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解除匈奴對北部邊境的威脅
5、對外關繫上: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