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秦朝實行怎樣的軍事制度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首創皇帝制,確立了皇帝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帝執掌著全國最高的軍事權力?全國各地軍隊的調發,將帥兵權的授予,都必須以皇帝的虎符為信物?任何軍隊的調發,必須由皇帝所遣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
傳世的秦代「新郪虎符」,是秦始皇在建國前頒發給駐守新郪的將領的兵符,證明秦國軍隊從戰國時就由國君直接控制?虎符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意思是虎符分為兩半,一半留在皇帝手裡,一半發給新郪這個地方的官吏或統兵將帥?
除虎符之外,皇帝下達軍令必須蓋上由他專用的璽;一般遠程的軍事行動,必須持軍令作為通行證?
秦代由皇帝集權的軍事領導體制是與郡縣制的行政體制相適應的?秦代已經建立了郡縣制,並在郡?縣?鄉均有專職主管軍政的職官?各郡都設郡尉一職以掌管軍政,負責朝廷規定的兵員的徵集?調遣和武器裝備的製造?保管以及地方治安等項?各縣設縣尉,掌管一縣軍政?縣以下的鄉也設游徼主管軍政?治安?
郡縣都沒有此前的諸侯國那樣的軍隊和軍權,軍權是高度集中於朝廷之手,地方只負責管理軍政事宜?這樣就保證了以皇帝為主宰的朝廷集權的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它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延續達2000年之久?
秦統一以後戰爭減少,但國家對士兵的軍事訓練並未放鬆?國家法令規定,各郡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訓練不同的兵種?
大體上巴郡?蜀郡?潁川等地多材官,上郡?北地?隴西等地多騎士,江淮以南多樓船士?一旦有戰事,國家按需要征調不同地區部隊?平原作戰征調車兵?騎兵,山地作戰征步兵,南方水域作戰則調水軍?如此軍訓及征調方式,體現出全國統一後的又一軍制特點?
秦代的軍事後勤保障制度也很完善?當時秦軍隊的武器?鎧甲?糧食?馬匹,均由國家統一提供,國家設有專門的武庫?
秦始皇十分重視軍糧問題,他鼓勵農民大量開墾土地,種植糧食,然後向人民徵收相當數量的租賦?這些賦稅除了用來滿足統治者的揮霍外,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於供養一支龐大的軍隊?秦代在京城和滎陽建有糧倉,貯備了大批糧食,戰時有專官負責補給?調撥?
此外,由於騎兵在秦代已大量使用,馬政成為國之大政?秦代制訂了《廄苑律》等法令,對馬匹的放牧?調教?管理均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虎符
❷ 秦國八大軍事支柱都有誰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稱樗里子、嚴君疾,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
魏章,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將領。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敗楚軍於丹陽(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將屈匄,斬首八萬,奪取了漢中之地。
王齕(?-公元前244年) ,號信梁,戰國末期秦國將領,王齕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
白起(?—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並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賁,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將領,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為秦國滅蜀。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❸ 秦朝的軍事制度怎麼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分裂的局面。秦滅六國,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在政治,經濟,體制,軍事方面,適應了歷史發展,國力大增。特別是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在統一戰爭中,橫掃六國。秦軍戰鬥力主要來源秦國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據有秦國特色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在鼓勵秦軍士氣,提高戰鬥力上發揮了其作用。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從低到高]:1公士 2上造 3簪裊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長 11右庶長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 16大上造 17駟車 18大庶長 19關內候 20徹候 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變法中,商鞅設立的。目的在於提高秦軍戰鬥力。為獎勵軍功,商鞅規定,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即便是秦國的宗室也是這樣。宗室未立軍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禁止私鬥,商鞅認為,在戰場上,士兵 為國家而戰。奮勇殺敵,是應當的。鄉里打鬥。為私而斗。於國無力。禁止私鬥,違反規定者將受到十分嚴厲的處罰。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作用秦國鼓勵軍功的具體制度。使秦軍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建立了一支所向無敵,橫行天下的虎狼之師.作為榮譽,軍功爵位基本具備現代軍銜的特點,[秦軍中。國尉,上將軍,將軍,陴將軍,都尉,郎中,軍侯,是軍官職務名稱]1授予標准商鞅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敵軍的軍官]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 、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證據是敵人的人頭[首級]。就是說在戰後,把敵人的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作用證據。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斬獲兩個敵人『甲士』首級,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釋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隸,也可以轉為平民。 殺敵人五個『甲士』可擁有五戶人的僕人。打一次勝仗,小官升一級。大官升三級。2懲處主要是貶值,奪祿,降職。表現不好的,還有失職行為的官吏。國家降低其爵位。消減部分,[所有]俸祿。降低職務。秦國刑法嚴苛。實行輕罪重罰.方法很多。具體處罰。鞭打--最輕的處罰。數量不一。肉刑--傷害人的肢體。使人殘廢。 -/刖刑,把罪犯的腳砍下來。 /嚜刑,在罪犯臉上刻字。 /鼻刑,把罪犯的鼻子割下來。 /宮刑,把罪犯去勢,當太監死刑--種類很多 /賜死,是懲處高級軍官時常使用。 /生埋,也叫坑之.把人活埋,秦軍對戰俘常使用。秦始皇焚書坑儒也是。 /車裂,把人四肢分別綁在幾輛車上。撕裂,可怕 /棄市,在鬧市斬首,還要陳屍數日,不準罪犯家屬收屍。 /腰斬,把罪犯攔腰砍成兩半。短時間人死不了。 株連-- 士兵幾人一組。一人犯法,一 起懲處。軍人犯罪。家屬連同處罰。處理刑法的官員是廷尉。管監察的官員是御史。軍隊外出打仗。御史隨行,進行監視。3待遇在軍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甚至都不一樣。三級爵[簪裊]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兩級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軍功爵是可以傳子的。如果父親戰死疆場,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當爵位到到五大夫可衣食300戶的租稅。如果軍功傑出,衣食600戶的。可以養士[自己的家臣與武士]俸祿,以實物的形式向各級官吏發放俸祿。主要是粟米。可兌換布匹。還有的時侯,國君會發給一些官吏,以錢幣,黃金,但數量少。不屬於正常俸祿.俸祿發放的時間單位。秦國以年為單位發放俸祿,叫歲俸。及一年發放一次。
❹ 秦朝的軍事實力如何
秦軍以滅六國的餘威,抄駐守全國,南北邊塞,是屯兵的重點地區。秦制以銅虎符發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領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調動軍隊。這是保證兵權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秦軍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懾力量。近年發掘的秦始皇陵側的兵馬俑坑,估計其中兩坑有武士俑七千件,戰車百乘,戰騎百匹。武士俑同真人一樣高大,所持武器都是實物而非明器。這種車、步、騎兵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其規模之大,軍容之盛,是秦軍強大的表徵。
❺ 秦朝的軍制有什麼特點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其軍事制度是在版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權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秦王朝的軍隊,置於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秦有上將軍和前後、左、右諸將軍。軍隊可分為京師兵、地方兵和邊兵三部分。京師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郎官由郎中令統領,衛士由衛尉統領,負責宮廷內外的警衛。負責守衛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統領。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縣尉(亦稱都尉)協助郡守或縣令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中央調遣。征調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為憑。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
❻ 秦國軍力是多少
160000左右
----------------------------------分割線-----------------------------------------------------
我都說左右啊,怎麼這么多人給我差評啊,我說的回左右就是秦惠公時,秦答國軍50萬,戰車八千乘,人口只有不到300萬,秦昭王時,有大軍30萬,皆為精兵強將,人口300萬而已啊
❼ 古代秦國的軍紀軍事政策是什麼樣子的。就看到有很多人說秦紀律嚴明。詳細的政策呢
秦國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幾千年來中國歷朝歷代都或多或少的參照秦國的制度制定國策,其影響直到現代中國社會。「中國幾千年行秦制」,已成為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定論。但是,秦朝究竟是何種制度?有的學者認為是封建地主制,有的認為是中央集權制,也有的認為是封建專制制,等等。這些說法都有理由。本文參照近幾年來的考古發現和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認為秦國是一個典型的軍事奴役制國家,帶有濃郁的東方色彩——殘暴血腥和恐怖。其理由如下:
一、 土地與充軍緊密聯系
據2004年陝西考古發掘的幾片竹簡證實,秦國每戶分配土地的農戶必須有一男丁充軍。或者說,每一個充軍的男丁就可以分到土地。這是秦國土地政策的一個特別之處。
我們現在知道,秦國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貴族有一部分私田和自己的庄園,另一大部分的土地歸國家所有的公田。這些公田有的是由國家收歸來的,有一部分是通過戰爭佔領來的,還有部分是開墾的荒地。秦國當時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擴大耕地。這些土地自然也就歸國家所有的公田。公田當然要分配到農戶耕作。秦國當時還出現由於人口不足,收留別國逃亡的人來耕種的例子。
據商鞅改革的記載,其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分配土地到戶,實行統一稅賦,無論豐年還是災年,國家都統一徵收賦稅。
作為一個農耕社會來說,土地意味著生命和一切。國家也如此,土地是一國的存在標志,也是維系國家的命脈。對於秦國來說,也同樣如此。既要維系國家的存在,還要壯大自己的力量,最好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土地和軍隊聯系起來。這也是商鞅改革的重要部分。即分配到土地的農戶要有一男丁充軍。反過來說也一樣,凡參軍的可以分到一份土地。這樣,秦國就把土地與軍隊緊密的聯系起來。男人充軍為國家打仗,也就是為自己的土地打仗,為自己的家園和生活而戰。
後來的清朝也效法這一做法,實行「攤丁入畝」制,也就是凡分配到土地的農戶,必須有一個男人參軍。如果一戶參軍的男丁多,分配到的土地也就多些。這直接刺激了生育和生男孩的動機。當然,這是後話。
秦國的這一國策與漢代的屯軍制不同。屯軍制是畜兵於農,一般是平時耕作,戰時出征。但秦國的軍隊是專門的軍隊,即現在的正規軍,平時進行訓練,戰時隨時出征的職業化軍隊。這從秦兵馬佣可以得到證明。
這個制度的一大優勢是,既增加了國家的糧食收入,也增加了軍隊數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士兵的戰斗精神。在古代,糧食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基礎,也是進行戰爭的先決條件。一個國家的糧食籌備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也關繫到戰爭能否進行多久的重要因素。
據史料記載,秦國的人口也就500萬人,而常規軍就有50萬之眾。這是超乎尋常的龐大軍隊。到秦國橫掃六國後,全國人口近2000萬,而軍隊已經達到100萬之眾。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其《人口論》一書中就論述了中國秦國的人口與國家實力之間的關系,其中就說到,秦國的實力與人口有密切的關系,當它要征服更多國家,更大土地的時候,它的力量其實已經超出其國家的承受能力。
二 、嚴厲的軍隊紀律——重獎重罰
我們現在知道,秦國對軍隊有一系列極其嚴格的管理體系。十人為一伍,十伍為一營。伍長對於士兵有生殺大權。而且,秦國的軍紀十分嚴厲,動輒殺頭。相應的也對士兵實行重獎,即提拔制度。凡立有軍功者立即得到提拔,並還有其他的土地和權利的獎勵。商鞅改革中就有立軍功的各項獎勵政策。比如:秦國制定有二十級爵,以賞軍功。國家按人們的爵級賜給田宅,高爵者還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權(見爵制)。爵級載在戶籍,所以戶籍也是人們身份的憑證。另外,秦國可能是第一個建立有嚴密等級制的軍隊。從秦兵馬佣的服飾上,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的軍隊實行得有軍階,即現在的軍銜制,這直接激勵士兵勇敢作戰。據《東周列國志》記載,秦國在戰斗中還實行督戰隊,凡戰斗失利的便「坑殺」。「坑殺」在秦國是一種經常被採用的行刑方式。這種重獎重罰的直接作用,就是使士兵奮力死戰,「不死也是死」,只能取勝。史料上也記載,其他封建諸侯國稱秦國的軍隊為「虎狼之師」,這與秦國實行的一整套鼓勵戰爭的制度不無關系。
❽ 戰國時期秦國的軍事力量
其實在戰國時期秦國的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在當時有楚國和齊國的牽制秦國的版軍事力量沒能很權好的發展;到後期了經過商鞅的一系列改革,特別是在改變土地是私有制方面逐漸使秦國的經濟迅猛發展為秦國的軍事力量的強大提供了物質保障.然後又有贏正的一系列軍事擴張使秦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強大並最終統一六國
❾ 秦王嬴政九年滅六國,秦國的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大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第一次變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按軍功給予爵位和田宅。通過變法秦國國力強大,軍力強盛,特種兵鐵鷹銳士橫空出世。
《荀子·議兵》記載了魏武卒的裝備和能力: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腰掛短劍,身背50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攜帶3天軍糧,連續疾行100里,能立即投入激戰。司馬錯在此基礎上,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負重約在八十餘斤。
達到這個要求,才能進入步戰、騎戰等實戰訓練,會使用各種兵器,排列布陣,樣樣精通。據說,「十萬秦卒出三千銳士」,秦國新軍二十萬,其中的鐵鷹銳士只有一千六百人。後來成為一代名將的白起就是當時千名士兵的頭領。
❿ 古代秦國在軍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秦國廢除世卿世祿制抄度,獎勵軍功,編制戶口,實行連坐之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期以後軍事最為強大的國家。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由弱轉強,歷經多次戰爭而擊敗各國。在長平之戰後,幾乎佔有一半的天下。
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方針,展開秦滅六國之戰。
簡介:秦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傳說周孝王因秦祖先秦非子善養馬,因此將其封於秦,作為周朝附庸。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伯爵,秦始建國,周朝給其封地在今陝西一帶。從公元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秦國在秦穆公時代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