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各國軍事實力排名。
1美10分 2德9分 蘇7分 英7分 日6.5分 中4分 法意醬油 兩國實力雖都不差,但在二戰中表現極差,屬於牆頭草角色,其他小國排不上分。
在這說明下第一美德兩國可能有爭議,德國表現不錯 ,在軍隊素質裝備質量軍事指揮上並不低於美國,還略微高出美國。
美國第一10分主要是地理位置以及生產力佔有,若美國和德國單挑的話,進攻方8分,防守方12分。
然後蘇 英的差距不是太大,德國相當於他們二者總和,兩線作戰。
日本6.5分 在裝備和經濟微弱於蘇英,但日本在二戰中的狂熱以及戰爭表現僅次德國,總得來說是勝多輸少,在太平洋前期獲得諸多戰績,中途島決戰失敗主要原因是驕傲自大,中途島戰役 日本對美國,其海空軍實力當時站絕對優勢。中途島戰役成為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
中國4分 主要分是給中國人本身3分,國民生產力和裝備實力1分。
B. 求 二戰前,世界強國排名和歐洲強國排名 謝謝
工業生產總量:美國100 蘇聯 35(含波羅的海) 德國 32(含捷克) 英國 28 法國18 意大版利 9 日本 7 中國 1
軍事工業總量:美國100 蘇聯權 60 德國 40 英國 30 法國被秒 義大利 10 日本 13 中國0.5
動員能力: 美國100 蘇聯120 德國 50 英國 30 法國被秒 義大利 8 日本 35 中國 50
資源力:美國100 蘇聯 100 德國 20 英國 20 法國22 義大利 8 日本 8 中國35
盟友實力:美國100 蘇聯 100 德國 20 英國 100 法國被秒 義大利 20 日本20 中國 100
綜合實力:美國500 蘇聯415 英國208 中國186.5
德國 162 日本83 義大利55
法國忽略
該排名只考慮具體硬實力,未考慮人的因素
前:1937-1939
德國 英國 法國 美國 日本 蘇聯 中國 義大利 波蘭 西班牙
二戰後:1946--1950
美國 蘇聯 英國 中國 法國 南斯拉夫 西班牙 印度 葡萄牙 埃及
C. 介紹一下二戰前世界的經濟和軍事國家排名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
D. 二戰時期世界各國軍事實力排行,前五名都有哪些國家
關於二戰世界各國軍事實力排名,各國評價以1940-1945年軍力巔峰時期為准。
NO.1 美國
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在二戰的刺激下,戰爭機器空前強大。在巔峰時期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後勤保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軍工技術水平也基本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尤其,美國二戰後期的軍工業水平相當驚人,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整個反法西斯盟國的75%的武器都由美國供應。而戰術指揮水平以及在二戰各個戰場中的戰績也穩居世界前列。並成功的實施了多次空降、登陸等多兵種配合的行動,而強大的海軍航母艦隊也使美國在二戰就建立起了全球作戰的高機動能力,先進的軍工技術水平使美國在二戰後期就擁有了戰略轟炸機、重型航空母艦以及原子彈等先進武器系統,為戰後的世界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排在NO.1的位置,當之無愧。
NO.2 德國
德國由於戰前軍事擴張策略的刺激,軍事工業高度發達。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III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後期由於資源的限制,開始提高武器的質量,生產數量大幅度下降。而德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以及優秀的戰略、戰術思想和指揮水平也是世界所公認的。德國開創了閃電戰的時代,並開創了裝甲兵協同坦克作戰的陸軍高機動作戰的先河。同時德國還最先將空降兵應用於實戰,而空降比利時打垮了鐵桶般的防禦系統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軍工技術高度發達,二戰時期就造出了飛彈,甚至如果不是軍事高層對原子技術的不認同,恐怕,德國會是世界上最先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但是由於資源的致命傷人口的限制導致兵源供應不足以及情報技術的滯後,也為這支部隊的強悍折了不少分。
NO.3 蘇聯
二戰後期是蘇聯軍事最為鼎盛的時期。 戰爭中後期軍隊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甚至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並擁有著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軍工生產系統,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雖然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蘇聯後期的軍隊也在歐洲最艱苦的戰場上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蘇聯發達的情報系統克格勃,也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戰術思想方面,蘇聯在二戰中形成了裝甲集團化沖擊的思想(有點閃電戰的味道),強大的鋼鐵洪流二戰後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對分重視陸軍火力的思路,甚至無限制的加強火力也是蘇聯的一種致命傷。當時蘇聯有一種說法,有一個角落沒有攻擊到,說明我們的火力還不夠強。還需要不斷增加。其實,那種鋪天蓋地的重型火炮、火箭炮、榴彈炮的呼嘯的震撼場面,與美軍地面部隊利用先進的無線通訊呼叫空中力量與地面火力支援的精確打擊相比,實質上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蘇聯在冷戰時期更是由於對電子信息技術的不重視逐步落伍。
NO.4 日本
日本的海陸空實力比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強大的航母艦隊,先進的零式戰機,優秀的軍隊素質,都展示了這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於美軍的太平洋對抗中,如果不是情報系統的失敗,也許,日本的敗退還要滯後很長時間。43年以前,日本的海軍實力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團(個人的認為,應該強於英國)。實際上日本的軍工技術水平並不差,只是由於資源的限制以及面對的對手的弱小,日軍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與西方列強相比明顯遜色不少。
NO.5 英國
英國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但是由於過分依賴大西洋的天然壁壘,導致了他陸軍力量的萎縮。而由於當時經濟危機的沖擊,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二戰中,英國依靠強大的海軍實力打垮了德國的海上力量,主導了大西洋的制海權。並在塔蘭托海戰中基本摧毀了義大利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但是這種實力不對稱的戰爭,與美日太平洋戰爭中硬碰硬的死磕相比更缺乏含金量。而英國陸軍在東南亞的不堪一擊,在敦刻爾克的慘敗,都寫下了恥辱的篇章。好在英國的情報技術與科技還不算太差。與當時世界各國相比,占據第五位也是實力的展示。
E. 二戰時期,國軍戰鬥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多少能單獨與哪些國家對抗
這個說不清楚,復如果就中央軍制、晉綏軍、川軍、滇桂系軍隊和遠征軍各自的實力來看,打義大利輕而易舉。如果用川軍的人,稅警團的紀律,中央軍的裝備,再加上幾個黃埔的軍官,打小日本還是沒有問題的,對英國要看是什麼部隊,如果是南亞的雜牌軍,那肯定不用說了,而且英國的步兵一直不是強項,所以不好比,不過人家的裝甲師國民黨肯定玩兒不贏。
以上對比僅限陸軍,海空軍不進入比對范圍。
至於美德蘇就不用考慮了,在二戰那個時候國民黨的軍隊和這三個國家的武器對比差的不是一兩個級別,輕武器里沒有手雷、自主沖鋒槍,自主輕重機槍,可以生產、仿造別國武器但是軍工實力嚴重不足。重武器:大口徑火炮、輕重型坦克、自主狙擊槍、火箭筒根本有都沒有。至於海空軍我們就也就不談了。
所以,總結一下,國民黨的軍人是不錯的,保國守土當仁不讓。不過國民黨的一些指揮官太菜,裝備也實在太差,太差。綜合戰鬥力只能說比義大利強一點,因為義大利在二戰就是打醬油的,實在不怎麼樣。
但對對抗的問題我就實在不好回答你了。
抱歉,說了那麼多沒有解決你的問題,不過我實力不濟確實不好解答這樣的問題,不好意思。
F. 二戰各國軍事實力排名
1.美國,美國是二戰時期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工業世界第一,年產量飛機達10萬架,和坦克4萬輛,軍隊數量最高峰達1200萬
軍隊數量:9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10分,
總體實力:10分。
2.納粹德國,德國是二戰時期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工業世界第三,經濟第三,(第一名和第二是美國和蘇聯,但是德國人均高於蘇聯),雖然德國的產量比美蘇少,但是質量高於美蘇,軍隊人數最高峰達1700萬,(其中1200萬德軍,500萬是撲從國軍),質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如,在荷蘭戰役中,有一個德軍60人對戰荷軍1200人的戰役,兵力1:20,荷軍為防禦,德軍為進攻,最終德軍勝利,傷亡為德軍死亡6人,荷軍死亡60人,死亡比列為1:10,受傷不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荷軍是遠高於德軍,10個荷軍生命換取1個德軍生命,代價也太高了吧,而且荷軍是躲在戰壕,而德軍在沖鋒,雖然德軍傷亡不是1:20,但是德軍不怕死,剩餘的荷軍不是逃跑,就是被浮。
軍隊數量:9分,
士兵質量:10分,
武器裝備:10分,
指揮水平:10分,(如北非戰役隆美爾5萬德軍,義大利30萬對戰60萬英軍20萬法軍,把英軍打得丟盔棄甲)
綜合國力:8分,
總體實力:10分,
3.蘇聯,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第二強國,經濟第二,工業第二,軍隊人數高峰時達1500萬,另有1000萬非正規軍,如武裝平民,在蘇德戰場,550德軍對戰2500萬蘇軍,有時不武裝的蘇聯平民也偷襲德軍,斯大林格勒300萬蘇軍對戰100萬德軍,由此可見蘇軍兵力如此巨多
軍隊人數:10分,
士兵質量:7分,
武器裝備:7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9分,
總體實力:9分,
4.英國,英國是二戰時期第一大殖民帝國,第二大海軍強國,第四大經濟總量,在北非戰役最中打敗德軍,(由於德軍人數極少,英軍50萬對戰德軍,10萬對戰意軍,自由法國15萬對戰德軍,5萬對戰意軍)殲滅德軍4萬多,在大西洋海戰,英軍也取得重大戰果
軍隊人數:6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8分,
綜合國力:7分,
總體實力:7分,
5.法國,法國是二戰時期世界第四大海軍強國,雖然在短短一個月被德國打敗,但並不代表實力差,第一是因為對手太強,士兵質量及指揮能力與德國差太多,如果對手是蘇聯,法國是不會輸的
軍隊人數:7分,
士兵質量:8分,
武器裝備:8分,
指揮水平:7分,
綜合國力:6.9分,
總體實力:6.9分,
6.義大利,義大利是二戰時期世界第5大海軍強國,第6大經濟體,
軍隊人數:6分,
士兵質量:7分,(但是精神層面低)
武器裝備:7.9分,
指揮水平:5分,
綜合國力:6分,
總體實力:6分,
7.日本,日本是二戰時期軍隊精神最高不怕死,世界第三大海軍強國,
軍隊人數:8分,
士兵質量:6分,
武器裝備:5分,
指揮水平:6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5分,
8.波蘭,波蘭在二戰時期陸軍較強,軍隊人數為150萬以上,
軍隊人數:5分,
士兵質量:6.5分,
武器裝備:6分,
指揮水平:5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4.8分,
9.土耳其,土耳其在二戰時期是中立國,但國力較強,武器裝備比日本好一點,
10.西班牙,西班牙也是中立國,但是綜合國力也偏強,
11.中國,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國家,也是二戰傷亡最多,付出代價最高的國家,
軍隊人數:7分,
士兵質量:5分,(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為6分)
武器裝備:5分,(國軍6.5分,共軍4分)
指揮水平:6.5分,
綜合國力:5分,
總體實力:5分但
G. 二戰的時候世界各國軍事力量對比
美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早在很早之前,美國的整體力量就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就拿經濟來說,在1940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達到了2000多億美元,當時,美國的兵力已經有1050萬人,還配有很多非常先進的武器。
中國在二戰期間是一個剛從封建社會掙扎出來的處在動盪年代的國家,當時的經濟並不景氣,訓練有素的士兵不多,還有幾十萬的民兵,武器也大多是自己製造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裡奪來的,整體實力不容樂觀。好在當時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最終打敗了侵略者,才有了今天中國的繁榮昌盛!
日本在當時的經濟是很不錯的,有283億美元,雖然日本地方不大,但是配備的軍事力量和武器還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和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經濟發展的非常富有,有561億美元,比日本還要好,然後希特勒為了能夠增強軍事力量,開始製造一些先進的武器和軍火,這為他後來發動戰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蘇聯應該是二戰的時候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了,他的工業革命進行的比較早,軍隊的人數從最初的600萬人發展到後期的1200萬人,軍隊的人數也是非常龐大的,除此之外,蘇聯還生產塔克和火炮等軍火,據統計,在二戰時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還有大量的火炮。
(7)二戰前夕民國軍事實力世界排名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
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
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
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麼劃定相關原因的范圍了,中華民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7000萬的變化)。
比如中華民國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佔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佔20%。
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華民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飢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
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華民國所公布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准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
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佔76%,因傷致死佔16%,因病、事故等死亡佔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佔82.9%,因病減員佔16.6%,凍傷佔0.5%)。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
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
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
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H. 二戰時國民黨軍事實力
抗日戰爭前,中國的軍事實力:
陸軍方面,中央有統一番號者有175個步兵師,59個獨立步兵旅,43個獨立步兵團;9個騎兵師,5個獨立騎兵旅,3個獨立騎兵團;炮兵4個旅,18個團,15個營(獨立建制);工兵2個團;交通兵3個團;通信兵2個團;憲兵11個團3個營。另外稅警總團約2個師的兵力,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約一個加強師的兵力。總計官兵2029000人。
175個師中包括中央軍、晉軍、原東北軍、原西北軍、黔軍、滇軍、原鎮嵩軍、粵軍、寧夏回軍、川軍、湘軍、陝軍等地方派系軍力,還有新編步兵師6個。
其他部隊:裝甲團一個(保密未公開),團長杜聿明,配有戰車一營,炮兵二營,高炮一營。另有新疆部隊10個師,不在中央編制。此時中央紅軍已改編為八路軍後又旋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轄115師(林彪12000人)120師(賀龍6000人)129師(劉伯承8000人),另陝北警備旅(蕭勁光4000人)。
陸軍編制,當時國民黨中央規定兩種:其一,每師三個步兵團,另加師屬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連(或營)及衛生隊,此類師多輕裝備。其二,每師二步兵旅,四步兵團,另師部直屬,炮兵團、工兵、通信兵、輜重兵營、特務連、衛生隊、探照燈排,裝備較好。
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小炮排。團部直轄炮兵(82迫擊炮)連,通信、特務排,全團按編制應有2000餘人。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每團大約1700人就很不錯了。
陸軍裝備
1.中央軍
以中正式步槍為基準,騎、炮兵用中正式馬槍(中正式步槍與捷克式7.9厘米步槍相類同)。駁殼槍(德制自來得,可連發,近距離沖鋒用),手槍,重機槍(營機槍連6挺)。輕機槍(每步兵連6挺),小炮(每營2門),步兵炮(82迫擊炮)每團步兵連4門。山炮或野炮(以75口徑為准)每師炮兵團36門)。實際上步兵團大致相同,其他特種兵——炮、騎、工、輜重、通信等不盡相同。炮兵多集中使用。師炮兵團等有的有有的沒有。槍支則是有什麼就用什麼,國外進口加中國製造。口徑為7.9或6.5兩種,盡可能使一個團或一個營槍支口徑一致,以便作戰時可以交換子彈使用。有些槍支還是由清末新軍或北洋軍傳承下來的,繼續使用。
2.東北軍
因張作霖緣故,多用日式武器,明治30年和38年式步槍較多。張學良請德國技師研製88式火炮,後為日軍所獲,視為珍寶,大量裝備。
3.舊西北軍
除了北洋傳承武器外,有大量蘇聯援助武器。自己有兵工廠造輕武器。
4.晉軍
部分北洋傳承,太原兵工廠煉鋼較差,所產輕武器性能不佳。炮兵有十團,集中使用。
5.桂軍
所用武器部分為民國初年陸榮廷、譚浩明、沈鴻英等遺留下來的。部分是北伐時收自各地方部隊。廣西較貧瘠,故實行精兵政策,只有六個步兵師,裝備還可以。、
6.粵軍
廣東富裕,廣州兵工廠可自造,重武器有港口進口方便,裝備較佳。每師有炮兵、工兵、輜重兵、特務兵各一營,騎兵、通信兵各一連,電信兵一隊,軍醫院一所,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陸軍建制、裝備最佳的部隊。
7.川、滇、黔等軍
川軍以劉湘部編制裝備較為完整,其餘部隊裝備較差;滇軍裝備較好,有部分法式裝備;黔軍與滇軍關系較好,故裝備尚可。何健湘軍多中央化,與中央軍類同。
8.陝、寧、甘等軍
陝軍已中央化,裝備平平;寧夏軍因隨韓復渠跑過河南、山東,加上自身有錢,武器外購較多;裝備皆不錯。甘肅馬步芳,武器部分由其父馬琪傳承,部分外購,以騎兵為主。
數據來源《戰略與歷次戰役》楊天石 臧運祜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I. 二戰時各國軍力排名
①德國來
②美國
③蘇聯自
④日本
⑤英國
⑥中國
⑦法國
⑧義大利
⑨西班牙
一、德國為什麼排第一?陸軍絕對排第一,空軍第一,海軍和日本並列第二,綜合絕對第一,樓上那位兄台把蘇聯都排到德國前面去了,蘇聯可是集全國之力專門對付德國,而德國還要對付美、英、法、南等國,如果德國不是要對付這么多大國,或者國土面積有中國大的話,它就不會敗得那麼快,結果將是:盟國的軍隊再多,經得起他們的導彈和原子彈嗎????那麼世界上第一個挨原子彈的將是美國了!!!!!!!!
二、再說說美國,它只是綜合國力強,技術不如德國,記住導彈和原子彈都是德國人發明的呀!!!!!!!!!!!!!!
三、美國、蘇聯真正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是靠德國技術,美國哄走了愛因斯坦,搶走了德最優秀的專家;蘇聯也不賴,拖走了先進的武器和設施,還帶了一批蝦兵小將,沒有這些小將,它的原子彈會那麼早搞出來嗎?
四、日本應排第四,主要是它的海軍足以排世界第二,在東南亞英海軍跟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只是陸軍、空軍可能要排第五了。
五、中國至少沒有亡國吧,法國陸軍雖然強大,但那麼不經打,可能國家太小了吧。
六、西班牙應給個名份,記得馬德里保衛戰嗎????
J. 1937年世界大戰前夕各國軍事實力,包括國民黨,並且排個名次。
綜合國力 美國 德國 英國 蘇聯 法國 日本 義大利
軍事實力 德國 蘇聯 法國 英國 日本 美國 義大利,美國37年還沒有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