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宋朝實行的選拔人才的制度是什麼反映了什麼問題
恩蔭制,反映了改革選官制和科舉考試的必要性。
宋代除科舉取士外,皇親官僚的回子孫,親屬,門客都能答受蔭封為官。冗官冗費的問題。廢除死記硬背的明經,進士不考詩賦,專考經義時務策,曾設明法科,斷案,律令等,以及整頓太學。更好選拔有用的人才,為變法造輿論。恩蔭制是中國上古時代世襲制的一種變相。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
(1)宋代通過什麼選拔軍事人才擴展閱讀:
宋朝實行恩蔭制度,這是當時科舉之外的一種入仕途徑,中高級文武官員的子弟,親屬及其門客等享受此特權。恩蔭制是「門蔭」制的擴充,范圍更大,宋代恩蔭名目繁多,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宋真宗趙恆定承天節(每年生日)、南郊(三年一次)奏蔭子弟恩例,大開恩蔭之門,從此恩蔭愈濫。嘉祐元年四月詔:「悉罷乾元節恩蔭」。
㈡ 宋代武舉通過什麼選拔人才
宋朝武學經歷過兩次興廢。
第一次設立的時間是北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地點是河南開封武成王廟,主管官員叫阮逸,其官職為武學諭。但該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無人願意入學。30年後,即熙寧五年(1072),宋神宗下詔復置武學,規模初定為100名學生,最高時曾達到200人,分為外舍100人、內舍70人、上舍30人,學習期限三年,食宿由國家供給。
武學生源自平民、官僚子弟及有武官資格而未正式做官者,這三種資格的人均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並經考試合格方可入學。武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兵法——《武經七書》,歷代用兵成敗事例,歷代忠義人士事跡。
對排兵布陣有興趣的學生,還可得到朝廷撥給的兵卒,以供訓練時使用。北宋滅亡,武學被迫遷至臨安(今杭州)。 在那裡,最盛時武學生達到了130人。武學生入仕出官,也要經過武舉(或文舉)考試。
由武舉入仕之初,一般要到邊疆或其他地方擔任小頭目或任基層統兵官。
武學這所中國古代專為培養軍事人才而設立的學校,將軍事人才的培養納入教育系統之中,它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一個貢獻,也是對中國古代武舉制度的完善。
它有利於武舉制度的貫徹實施,為武舉考試輸送了較高質量的生源,提高了武舉子的文化素質。
第四,在武舉中設置絕倫科,是宋朝武舉的一個特點,也是宋朝武舉的一個創新。
冷兵器時代,士兵武藝的高低對軍隊的戰鬥力影響很大。
軍隊和民間都有很多文章作得不出色而武藝出眾且有韜略的人才。 為了不使這些有專長的武士有失落感,並發揮他們的特長,宋朝武舉特為他們設立了絕倫科。這種開始於北宋的絕倫科並不獨立於武舉之外,它只是在武舉子們之間的部分考試內容中存在著一定差異。
絕倫科舉子的考試內容也考「策對」,只是在錄取時放低了文章的標准,但又加大了對武藝考試的難度,要加試步射和弩踏,且所使弓力也大大高於其他參試者。 北宋武舉絕倫科對文章要求極低,但到了南宋,絕倫科性質也變為文武並重。
第五,南宋孝宗於淳熙六年(1179)頒布了《補官差注格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進士的授官階別,對鼓勵武進士從軍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㈢ 宋代的武舉只通過武力考試來先撥軍事人才()對不對
中國的諸多王朝之中,有這么一個比較奇怪的朝代,它的生命雖然很長,但是,卻非常軟弱。宋朝就是這么一個朝代,盡管,宋太祖趙匡胤是馬上的皇帝,靠他的武力征服了整個宋朝的疆域,但是,宋朝在軍事上的實力卻一直很弱,常常受到其它周邊少數民族的挑釁。
那麼,為什麼宋朝的軍事實力會這么弱呢?
都知道,唐朝藩鎮割據持續了近二百年,五代十國數十年的兵亂,殺得中原大地是星月無光,所經之地雞犬不留。因此,新的統治者在制定新帝國制度之時,便一味矯枉過正,以至於,出現了以文馭武、士大夫與天子共天下之道。最後,不僅使國家再無武將割據逆反之禍,還導致了重文輕武的弊端。
在趙匡胤統治時期,他非常重視國家的武將發展。當時,國家剛建,有很多軍事官吏的空缺,他決定舉行武舉選拔,並沿襲唐朝武舉人的選拔制度。但是,在唐朝時期,武舉人的身份卻比文舉人身份低。此外,宋朝剛建國時期很亂,雖剛剛平定還是有很多反抗者,所以,並沒有選拔出優秀的武將人才。
過了幾年之後,國家得到了安定,宋太祖便命令各級官員從民間選拔那些孝順的、品德高尚的和武藝高強的人成為武將之才。剛開始,各級地方推薦了700多個,之後,再經過各級官吏的篩選之後,最終,參加殿試的只有300多個,可是,他們的表現得卻非常不好,使得宋太祖非常憤怒。
原本,宋太祖打破了封建階級錄用人才的制度,是想給普通民間會武術、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但是,他沒有想到,實際上,這些人都被各級官吏操控,而真正有能力的、武藝高強的人是不會被選上的。
到了宋仁宗年間,開始重視武舉的選拔和武學發展了,並且,實行文武並重的戰略。宋仁宗在各縣設立了武館,使武舉人的選拔開始走上了正軌。除此之外,宋仁宗還舉行了殿試,通過考察考生的武藝和軍事謀略,選拔出武舉人才。並且,宋朝的武舉選拔,在人數上也有嚴格的限制。在京城參加選拔的,由兵部的隸屬機構進行選拔,其它的地方由帥司殿進行選拔,當然,那些兵力急缺的地方不受人數限制。
而且,武舉的選拔,還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考察的是武藝和程文;
只有你武藝過關,不僅要會刀、槍、劍、戟各種武藝,還要會各種軍事謀略,這樣才算過關。
第二個階段為解試;
在解試這個階段,不僅要考察你各種武藝,還要考你的騎射,當然,程文這種對軍事上的謀略和對策也是要考的。
第三個階段就是省試;
不但要武藝高強,還要在軍事和謀略上有所出眾,這樣就會被皇上選拔為武舉人,可以到軍隊中擔任官吏。
在北宋,武舉考試的選拔在人數上有限制,一般只招收200人,且將200人分:上舍人,中舍人,下舍人;上舍人有30人,中舍人70人,下舍人100人。上舍人考試得第一名,可以直接到軍隊中擔任管理;中舍人的第一名,可以不參加省試,直接進行殿試;下舍人第一名可以不參加解試直接進行省試。
此外,南宋時期也有武舉人考試,可是,人數卻是北宋時期的一半。在北宋時期,對武舉人的要求很細,不但要考察考生的各種武藝,連對他們騎馬和射箭都有很高的要求,當然,在謀略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南宋時期就不一樣了,凡是武藝不高強的一律淘汰,可能是由於受到北宋時期靖康之戰的影響,要找一些武藝高強的人來領導軍隊打敗金國人。
到看宋朝的中後期,國家對武舉人的選拔就開始放鬆了,甚至,一些武舉人,不再考武舉,放棄了武藝,學習四書五經,准備考取文舉人。因為,武舉人的地位比文舉人低太多了,有誰還願意學習武藝呢?而且,在南宋的宋高宗時期,重文輕武的思想浪潮更是一浪接著一浪,便引起了宋高宗的擔憂。這樣下去只會出文人,那麼,國家的武力值會越來越弱,軍事上的實力更加弱小,如何抵抗外來侵略呢?
到了宋孝宗時期,他提議把參加武舉考試的,且取得武舉人身份的人,放到軍隊中直接擔當管理,卻受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大臣們告訴他:這些人都是通過「文墨」來獲得的舉人,雖然,對兵書有一定的見解,但是,如果直接放到軍隊上,會和那些當兵的人格格不入,只是會紙上談兵罷了。
㈣ 宋朝是怎樣辦軍校的,培養出的人才,為何不可以提升軍隊戰鬥力
宋朝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把武將的權力壓縮的很小,導致宋朝軍事實力大大的下降,在面對外來的侵略時,沒有軍事實力作為保證,只能敗退。宋朝在多次戰敗之後,建立宋朝第一個軍事學院——大宋武學。但是這次辦學是很失敗的,這和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有很大關系,很多人都願意擔任武將,沒有發展的前途。後來王安石變法才把宋朝的軍事學院辦起來,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地方武學,這些學校教授的科目主要是軍事理論、軍事技能、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這些學校的畢業生被授予的職位很低。他們出去之後在軍中擔任的都是不重要的官職,主要都負責維持地方治安穩定。上了這么長時間的學,出來一看還不如人家小學畢業的有發展前途,大大的打擊人們上軍事學校的積極性,宋代的軍校想要提升整體國防水平 基本上做不到。
㈤ 宋代武舉通過什麼來考試選拔軍事人才
宋朝武學經歷過兩次興廢。
第一次設立的時間是北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地點是河南開封武成王廟,主管官員叫阮逸,其官職為武學諭。但該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無人願意入學。30年後,即熙寧五年(1072),宋神宗下詔復置武學,規模初定為100名學生,最高時曾達到200人,分為外舍100人、內舍70人、上舍30人,學習期限三年,食宿由國家供給。
武學生源自平民、官僚子弟及有武官資格而未正式做官者,這三種資格的人均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並經考試合格方可入學。武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兵法——《武經七書》,歷代用兵成敗事例,歷代忠義人士事跡。
對排兵布陣有興趣的學生,還可得到朝廷撥給的兵卒,以供訓練時使用。北宋滅亡,武學被迫遷至臨安(今杭州)。 在那裡,最盛時武學生達到了130人。武學生入仕出官,也要經過武舉(或文舉)考試。
由武舉入仕之初,一般要到邊疆或其他地方擔任小頭目或任基層統兵官。
武學這所中國古代專為培養軍事人才而設立的學校,將軍事人才的培養納入教育系統之中,它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一個貢獻,也是對中國古代武舉制度的完善。
它有利於武舉制度的貫徹實施,為武舉考試輸送了較高質量的生源,提高了武舉子的文化素質。
第四,在武舉中設置絕倫科,是宋朝武舉的一個特點,也是宋朝武舉的一個創新。
冷兵器時代,士兵武藝的高低對軍隊的戰鬥力影響很大。
軍隊和民間都有很多文章作得不出色而武藝出眾且有韜略的人才。 為了不使這些有專長的武士有失落感,並發揮他們的特長,宋朝武舉特為他們設立了絕倫科。這種開始於北宋的絕倫科並不獨立於武舉之外,它只是在武舉子們之間的部分考試內容中存在著一定差異。
絕倫科舉子的考試內容也考「策對」,只是在錄取時放低了文章的標准,但又加大了對武藝考試的難度,要加試步射和弩踏,且所使弓力也大大高於其他參試者。 北宋武舉絕倫科對文章要求極低,但到了南宋,絕倫科性質也變為文武並重。
第五,南宋孝宗於淳熙六年(1179)頒布了《補官差注格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進士的授官階別,對鼓勵武進士從軍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㈥ 宋代的武舉只通過武力考試來選拔軍事人才對嗎
宋代武舉除了武力還要考策論 並不是只考武力
㈦ 宋代武舉是通過什麼來選拔人才的
宋朝建立後,進一步規范了武科舉的制度,考試內容除了武藝和體力外,還要考「策」(就時政提出建議)或對兵法書籍的熟悉程度。
王安石變法時,正式在朝廷設置「武學」每3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考試,錄取名額以百人為限。各地最各級官員可保送1名免試入學,其餘的都必須參加考試:騎、射外考兵法和對策。按照考試成績,優等的直接送樞密院試用為低級武官;其餘的按成績進入武學上舍、或外舍學習。武學講授「諸家兵法」以及「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學制3年。畢業考試及格後授予初級武官官職。以後還曾在各州設置武學。
武舉獲得選官資格
武科舉考試以後單獨進行,1078年《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規定:第一等,步射1石弓,10發3中;馬上能射7斗弓,並掌握5種馬上格鬥武藝;《孫吳兵法》10道題答出7道的,「時務邊防策」5題「文理優長」,法律題10道答出7道,就可以出任低級武官。第二等步射8斗弓,10發2中,馬上能射6斗弓,有3項馬上武藝,答出一半兵法題目和法律題目,可以見習低級武官。第三等,步射6斗弓,10發1中,只有兩項馬上武藝,兵法、法律只能答3題的,記錄在案。每3年考試1次,任命武官不過30人,後來逐步增額,以至於3人取1,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舉得官還容易。1110年規定限額,每次考試只能取10人,其餘的入武學。
南宋進一步改革,1135年開始由皇帝親自「廷試」,合格的都賜予武進士,授予武官銜「保義郎」、「承節郎」等名目。但實授的職務往往並非軍官。1166年武舉進士也痹徽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後又規定參加廷試的都必須由各地方長官先行選拔,作為「武舉人」保送朝廷。這樣以來,武科舉體系與文科舉體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准備將。
㈧ 關於宋代武舉的資料(規章制度等) 選拔出來的人一般封什麼官
宋代武舉概況
公元960年,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到太宗時期,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這種統一局面僅限於中原地區。其時,與宋朝分庭抗禮的還有遼、西夏、金三個政權。11世紀,北宋為金所滅,宋室南遷,在秦嶺——淮河以南重建宋朝,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雖然兩宋期間有過多次大規模的戰爭,統一與分裂局面交替出現,但從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看,宋朝仍是我國古代文明發展史中的一個高峰。正如史學大師陳寅恪所指出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朝之演進,造極於趙宋。」
源於隋,制度化於唐的科舉制度,在宋朝得到了極大的完善,由科舉而進身仕途的觀念在宋朝深入人心,影響遠及明、清兩代。武舉是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宋朝武舉在唐朝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宋朝,首開武舉殿試之先河,形成了解試、省試、殿試的三級考試制度。宋武舉一改唐武舉只重武藝,不問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舉子的軍事理論素養,欲選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將。宋朝雖然歷經坎坷,但終將武學制度化,並編訂了教材——《武經七書》。而朝廷頒布《補官差注格法》,又將武舉授官與軍隊建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從選拔軍事人才的觀念看,宋朝武舉更加理念化,更具進步色彩,宋朝文武並重,打破了以弓馬選將帥的傳統,開辟了在和平條件下選拔軍事人才的新路,對從高門貴族子弟中選拔將領的傾向形成了沖擊。
然而,宋朝「重文輕武」的社會背景,「以文制武」、「將從中御」的統兵體制,使宋代武舉難以避免地表現出「錄取人數不多」,「武學規模不大」,「武進士不願從軍或學非所用」等弊端。終宋一朝,名臣、名將中無一人出自武進士。靠武學培養,用武舉選拔優秀將帥以提高軍官素質的理想未能得以充分實現。
一、宋朝武狀元與武進士的人數
據《狀元大典》、《宋會要輯稿》、《續資治通鑒長編》、《續資治通鑒》、《宋會要輯稿補編》、《宋史》等文獻及有關地方誌記載,宋朝自北宋仁宗趙禎天聖八年(1030)開設武科,到南宋度宗趙禥咸淳十年(1274)最後一科武舉,共計開武舉七十八榜,應產生78名武狀元。目前,發現有姓名可考的武狀元人數是8人,其中1名應視為武童試狀元,科分不詳者6人。
需要說明的是,在七十八榜中,本書有四榜列出的是2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每榜列出的2人均有出處,需要繼續考證。
從《狀元大典》之《宋代武舉登科表》中可以得知,有四十四科武舉確切記載了武進士的人數,這四十四科產生了1459名武進士。筆者在查找地方誌史料時又找到了十八科武舉的188名武進士的姓名。這樣,已知的宋代武進士人數就達到了1647人。但遺憾的是,這十八科中,每科錄取武進士的總人數卻不詳,這個188名的數字,絕對少於這十八科所錄取的武進士的真實數字。對於另外十六科,不但錄取的武進士總人數不詳,且筆者在查找史料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現除武狀元以外的其他武進士的姓名。另外,在此十六榜中,有的榜連武狀元的姓名都不知道。
從有確切武進士人數的四十四榜看,宋朝錄取人數最多的一榜是董君平榜,61人;錄取最少的一榜是應?然榜,僅錄取2人。宋朝武舉錄取人數每科大多在30人至50人之間,如果將已知的四十四科1459人平均一下,則每科錄取武進士人數是33人。如果假設宋朝每科錄取的武進士人數是30人,那麼,就可以推斷出宋朝七十八科武舉共錄取了2300餘名武進士。
同文進士科錄取的人數相比,宋朝錄取武進士的人數實在太少。宋朝共開文進士科一百零八榜,錄取正奏名文進士42457名,文進士的人數是武進士人數的十八倍還多。
二、宋朝對武舉制度的貢獻
第一,宋朝武舉開始了殿試。宋朝的武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解試、省試和殿試。
殿試的出現顯示出宋朝統治者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其考試周期多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而第一次武舉殿試與第二次武舉殿試僅差一年。
從時間上看,宋朝解試是六月底於行在兵部報名,八月考試。解試前要有一個資格試,由各路地方官直接考核。其不限人數,只要弓馬合格,即可參加解試。解試由行在兵部主持,所取名額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是70人左右。
省試由兵部主持,是真正的「兵部試」。時間在解試後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
每科的殿試時間存在著較大差別,大至在三月至八月之間進行。殿試雖由皇帝親試,但基本上只是一個形式,目的是顯示皇帝的恩典,只要不出大問題,所有參加者都能通過。武狀元是根據考生的成績與皇帝的好惡而產生出來的。
第二,宋朝武舉考試的內容是文武並重。
宋朝武舉一改唐代武舉只重武藝的做法,變為既考武藝,又考策論。武藝以考弓馬為主,弓馬分為兩場,先「步射」,後「馬射」,由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具體承辦。弓馬合格,則參加文章考試,先考策問,後考《武經七書》。宋武舉從整體上表現出一種文武並重的傾向,其目的是為了求得能征善戰的儒將,其結果是宋朝的武進士與武狀元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他們中的不少人,有的在地方上做出了成績,如朱熠、蔡必勝;有的還成為軍事理論家,如華岳、江伯虎;有的在軍事上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將,如程鳴鳳、許思純、張建侯、厲仲方、周虎、薛奕。
第三,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為武舉而設的學校——武學,編制了專用的教材《武經七書》,使武舉人才的培養有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據有關文獻記載,唐朝曾於玄宗開元年間(713~724)建立過武學,但卻沒有制度化。這種肇始於唐代的武學,被宋代統治者所借鑒、發展與完善。
宋朝武學經歷過兩次興廢。第一次設立的時間是北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地點是河南開封武成王廟,主管官員叫阮逸,其官職為武學諭。但該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無人願意入學。30年後,即熙寧五年(1072),宋神宗下詔復置武學,規模初定為100名學生,最高時曾達到200人,分為外舍100人、內舍70人、上舍30人,學習期限三年,食宿由國家供給。武學生源自平民、官僚子弟及有武官資格而未正式做官者,這三種資格的人均需兩名中高級官員做保,並經考試合格方可入學。武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兵法——《武經七書》,歷代用兵成敗事例,歷代忠義人士事跡。對排兵布陣有興趣的學生,還可得到朝廷撥給的兵卒,以供訓練時使用。北宋滅亡,武學被迫遷至臨安(今杭州)。在那裡,最盛時武學生達到了130人。武學生入仕出官,也要經過武舉(或文舉)考試。由武舉入仕之初,一般要到邊疆或其他地方擔任小頭目或任基層統兵官。
武學這所中國古代專為培養軍事人才而設立的學校,將軍事人才的培養納入教育系統之中,它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一個貢獻,也是對中國古代武舉制度的完善。它有利於武舉制度的貫徹實施,為武舉考試輸送了較高質量的生源,提高了武舉子的文化素質。
第四,在武舉中設置絕倫科,是宋朝武舉的一個特點,也是宋朝武舉的一個創新。
冷兵器時代,士兵武藝的高低對軍隊的戰鬥力影響很大。軍隊和民間都有很多文章作得不出色而武藝出眾且有韜略的人才。為了不使這些有專長的武士有失落感,並發揮他們的特長,宋朝武舉特為他們設立了絕倫科。這種開始於北宋的絕倫科並不獨立於武舉之外,它只是在武舉子們之間的部分考試內容中存在著一定差異。絕倫科舉子的考試內容也考「策對」,只是在錄取時放低了文章的標准,但又加大了對武藝考試的難度,要加試步射和弩踏,且所使弓力也大大高於其他參試者。北宋武舉絕倫科對文章要求極低,但到了南宋,絕倫科性質也變為文武並重。
第五,南宋孝宗於淳熙六年(1179)頒布了《補官差注格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進士的授官階別,對鼓勵武進士從軍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三、宋朝武舉的地域性
從現有的資料看,北宋武狀元的籍貫多為不詳,武狀元的地域性,主要表現在南宋時期。自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到南宋末年的48科武舉中,共有14榜的武狀元產生於今浙江省的平陽縣,比例超過了四分之一。由此,平陽被譽為武狀元之鄉。另有八榜的武狀元產生於福州,比例佔到了六分之一。
在南宋,武進士的產生也表現出了很強的地域性。據1991年出版的《平陽縣志》第608頁記載以及筆者的統計,在已知的南宋1182名武進士中,平陽縣共產生了276名武進士(其中武榜眼5名,武探花6名),其比例佔到了南宋已知武進士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三以上。此外,今福建省的閩縣及長樂等地也產生了不少武進士。
平陽為什麼能夠產生出如此多的武進士、武狀元?這當然離不開平陽縣的物質基礎與人文背景。
首先,平陽經濟富庶,為練武習文者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
平陽地域遼闊,其面積占據了今天整個溫州地區總面積的1/3。它地處東海之濱,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鰲江橫穿全縣,流入東海。該地區的南麂島是浙江最好的漁場之一,而肥沃的萬全平原更是糧食作物生長的天堂。這些使平陽成為富庶之地,魚米之鄉。
平陽豐富的物產,繁榮的經濟,頗有發展的空間,使其成為移民的理想場所。平陽縣有戶籍記載,始於宋朝。據記載,北宋哲宗紹聖年間,平陽縣有65000多人。其時,溫州尚屬「僻遠下州」。後宋室南渡,人口隨之大量南徙。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0),平陽人口增加了218%,在兩宋之際人口銳減的背景下,這個數字顯得尤為突出。
其次,平陽有著比較深厚獨特的人文背景。
平陽縣的人文背景可以用三句話概括:一是濃厚的尚武之風,二是鼎盛之學風,三是平陽人將自身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
平陽地處今浙江省南部,西鄰福建,東面大海,擅山海之勝,所謂「面海負山,實維甌閩疆」,成為「兩浙咽喉,八閩唇齒」。從北宋起,因禁止海上商販非法貿易的需要,有關方面在當地招募壯年男子,組成精銳部隊,據險立柵,設立了蒲門、南監兩寨,以防禦海盜、外寇。士兵的本土化,使當地形成了較為濃厚的尚武風氣。宋室南渡後,平陽作為閩浙交通要道的作用更加突出,且因臨近南宋都城杭州,拱衛京師的責任日漸重大,朝廷也更加重視當地軍隊的建設。歷史的淵源與現實的需要使當地民風頗為強悍,也使他們較注意學習武藝,時至今日,當地還流傳著「男壯皆練武,村村有拳壇。」的民諺。
高宗南渡,使宋朝的統治中心發生位移。人口大量南遷,一些社會精英來到平陽,使平陽的人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平陽的人文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平陽由北宋時文化相對落後的地區,一躍而成為南宋學風鼎盛、人才輩出之地。終宋一朝,平陽不僅出了14名武狀元,眾多武進士,還出了3名文狀元,1名文榜眼,2名文探花,406名文進士。愛國詩人林景熙,著名學者陳經正、陳經幫、宋之才均出自平陽。
宋朝武舉,不單考較武藝,更注重考核武舉子的軍事理論素養,推行「以策問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研討兵書,離不開必要的文化知識,如果平陽只有尚武之風,而無鼎盛之學風,那麼,平陽產生的將不是具有一定文化功底和軍事理論素養的武進士、武狀元,而是四肢健壯、頭腦簡單的武夫。在平陽的武進士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文進士,他們有的是先考文舉,再考武科,有的是先中武舉,入仕後再換文科。有不少人雖為武進士,卻任職州、縣,如薛萬石知陽朔縣,朱尚志知梧州,楊夢飛知滕縣,楊鏞知貴州,薛應龍知惠州,薛文煥知慈利縣,而其中頗有政績者,又以武狀元朱熠、蔡必勝為最。
南宋一朝飽經戰亂之苦,眾多的平陽移民有著太多的國仇家恨,現實的殘酷使平陽人知道,只有保國才能治國。當此之時,國家最為需要的是統兵打仗的將帥之才。正如平陽兄弟武狀元陳鶚、陳鰲的父親陳文教導他們所說:「世治尚文,世亂尚武,建功報國,正此時也。」所謂「寧為百夫長,不為一書生」是也。對於收失地,雪國恥,迎請二聖還朝,文人雅士的坐而談,自不如鐵血之士的起而行。南宋末年,平陽不少武進士喋血疆場,以身殉國。將社會現實需要與實現自身價值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能不視為武狀元多為平陽人的原因之一。濃厚的尚武之風給平陽人以較高的武藝,鼎盛之學風又賦予平陽人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加上南宋社會的現實需要對平陽人的影響,使平陽人占盡武舉的天時、地利、人和,使平陽人在推行文武並重、以選拔儒將為己任的宋朝武舉考試中得以一展身手,獨領風騷。
四、宋朝武舉的局限性
有宋一朝的武學與武舉,確實培養、選拔出了不少軍事人才,如許思純、熊安上、周虎、程鳴鳳、張建侯、歷仲方、江伯虎、蔡必勝、華岳、薛奕等。但從整體上講,宋朝的武舉並沒有選拔出,也沒有培養、造就出十分優秀的將帥。宋朝一些優秀的軍事將領,如岳飛、韓世忠、狄青等人,均非武舉出身。如果探其原因,不外以下二點。
1武舉錄取人數太少,武學規模太小,且武學是武舉的附庸。
就制度本身而言,宋朝的武舉無疑是先進的。然而,它並不是宋朝統治者求取軍事將領最常用的辦法。從整體上講,宋朝最盛行的仍是以世襲或行伍升遷為軍官的制度。與之相比,武舉的份量實在是太輕。在北宋三十科武舉中,有不少科武舉錄取的人數僅10餘人,最少的僅為2人、6人。眾所周知,量是質的前提,沒有量的基礎,難有質的飛躍。如此少的幾榜,如此少的幾個人能在軍隊建設中起多大的作用?相信人們不難得出結論。南宋錄取的武進士雖然多一些,但也大多不過是30至50人,與文進士的錄取人數相比,武舉錄取的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宋朝武學本是培養軍事人才最理想的場所,那裡既可以研討兵書戰策,排兵布陣,又可以演練刀槍,諳熟弓馬,理應成為將帥的搖籃。但它不是因為重文輕武的社會背景導致生源不足而停辦(北宋時),就是因為規模太小、入選嚴格而導致不少頗具天資的人難以涉足其中。試想,全國只有這么一所學校,且這座學校三年招一期,每期僅100個名額,要由中高級官員保薦,還動不動就停辦。與太學相比,可以說武學更像是一所實驗學校。武舉是選拔制度,武學是教育制度,兩者本應是一個重選拔,一個重養成,但武學生只有通過武舉才能進身仕途,武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淪為武舉的附庸,就是為武舉而設,武學的教育成為應試教育,武舉制約著武學的發展。
2武進士的自身弱點。
宋朝武進士中有不少忠義之士,僅入《宋史》之《忠義傳》者就有8人。但是,南宋社會也曾出現過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武進士不願從軍,即使是江伯虎、林?這樣有才華的武狀元也視從軍為恥辱。武舉本是朝廷求取軍事人才的有效手段,如果被朝廷選中、錄取的所謂軍事人才不願意服務於軍隊,效忠於國家的國防建設,那麼,武舉的意義和初衷就打了折扣。人們可以設想,一個不願意成為軍人,不願意將自己的平生所學應用於沙場之上的武進士,無論如何是成為不了名將的。當然,武進士自身的這些弱點,同樣也是宋代重文輕武的大背景造成的。
宋朝武舉雖有著歷史的局限性,但它對選拔軍事人才所做的有價值的探索,它對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追求,無不充滿了先進的理念色彩。它雖未能使宋朝人到達理想彼岸,但其進步的思想、先進的理念所閃爍出的智慧之火,卻對後人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