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知乎
淮海戰役的指揮者到底是誰,從戰役結束後就沒消停過,黨內軍內爭過,軍粉爭過,相信在後世也會一直爭論下去。
比較正統的說法是:淮海戰役是中央軍委指揮的,總前委領導指揮,華野和中野司令部負責戰役指揮。這種說法肯定沒錯,然而各方都不滿意,有和稀泥之嫌。
我個人傾向於換個角度看,就是淮海戰役最離不開誰,這個最不可或缺的人,或許就是淮海戰役的真正靈魂人物,亦即真正的指揮者。
顯然,這個人,是且只能是,粟裕。
淮海戰役的命名來自粟裕。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剛剛結束,粟裕即致電中央,「建議發起淮海戰役」,這是三大戰役中唯一一個在戰前即被命名的戰役。雖然這時候的淮海戰役與後來的淮海戰役還不是一回事。
但真正淮海戰役的發起,也是粟裕「齊辰電」的肇因,正是這個著名的電報率先提出了在徐州地區戰略決戰,爭取殲滅國軍主力於江北。其後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專門對此回電:「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淮海戰役的發起決心由此拍板。可以說,是粟裕主導推動了淮海戰役的真正決策發起和形成階段。
對於淮海戰役,毛澤東並非不可或缺。這個話說起來難以置信,然而歷史雄辯的表明,毛澤東和粟裕在城南庄的戰略分歧乃至爭執,固然難以說毛澤東所堅持的「華野渡江」的方案就一定錯(因為無法證實,也極難證偽),但歷史明確選擇的是粟裕對於中原戰局的解決方案,即集中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豫東戰役證明了粟裕的戰略方案是可行的,濟南戰役開啟戰略決戰的序幕,隨即淮海戰役便即上演。短短8個月後,中原戰場硝煙已定,而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正是粟裕在城南庄以及在子養電中多次闡述的戰略方案的精髓的實際體現,具有一以貫之的戰略思想體系(即在更大范圍內,集中更多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
所以,如果沒有粟裕,或者粟裕如毛澤東所安排,率領華野渡江,固然不會有豫東戰役,淮海戰役自然也無從談起,解放戰爭的進程必然大大推遲(甚至能否取勝都兩說)。因此,對於淮海戰役的解讀,只有從粟裕身上下手,才能做到完全透徹的理解和體繫上的貫通。針對這一點,毛澤東固然未必會承認自己的分兵躍進戰略就是錯,然而他也不能不承認,粟裕的戰略方案的確更為直接有效,豫東戰役之後他所謂的「過山坳」,正是對二人當初分歧乃至爭議的兩個方案的直接表態。
而淮海戰役結束之後,毛澤東曾意味深長的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這個第一,固然有最大之意,然而也未嘗沒有最初之意,而這個最初,不僅是11月8日,也不僅是9月24日,而更應該是城南庄二人重逢會面的4月30日,甚至更有可能是1948年1月22日粟裕「子養電」發出的日期。
如果連毛都不是不可或缺的人,那麼劉、陳、鄧等人自然更非不可或缺。淮海戰役的真正靈魂和指揮者由此顯而易見。
當然這只是反證法。而可或缺,並不是說不重要,這顯然不對,畢竟,戰略決戰的戰役決心,只有中央軍委能夠拍板,而華野和中野的聯合作戰,自然離不開中野的參與和配合。
2. 張召忠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軍事專家知乎
當然是了。
局座是真正有軍職的;
他是我國資深的軍評專家;
他說出的數據性的東西,准確,且能把握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分寸感很強;
他要不是,誰是?
3.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為什麼那麼強知乎
這得從俄羅斯的前身,蘇聯談起
蘇聯之前,北方俄國是沙俄,相當於中國之前的清朝
1917年,沙俄國內爆發十月革命,沙俄被蘇維埃推翻取代
蘇維埃建立了蘇聯政權,重新整頓國內局勢,發展國家實力
到了二戰前,蘇聯已經積累並具備一定的實力
二戰後,德國戰敗,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戰勝德國
蘇聯從德國挖走了一批德國的科學家和先進技術
在二戰時,德國的科技工業是世界上最強的
但德國當時野心過大,到處攻擊吞並別的國家並掠奪資源
導致世界很多國家聯合起來打它,德國四面受敵,最終戰敗
而德國很多的科學家,工業技術都被美國和蘇聯瓜分了
蘇聯也因此不斷提升了自身實力
後期就形成了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強超級大國
可是後來美國和蘇聯兩強爭奪國際地位,勢力
爆發了冷戰,軍備競賽
蘇聯沒有結合自身國情,一味側重發展重工業,軍事產業
對於民生所涉及的輕工業,農業等過於忽視
導致蘇聯經濟不斷下滑,民生一蹶不振
國內出現了較多問題,到後來各種問題爆發導致蘇聯解體
蘇聯原本是由很多個國家組建起來的聯盟式國家
蘇聯解體後,那些原本加盟的國家紛紛獨立
而其中最大的繼承國就是如今的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實力和大部分領土
其餘部分都被加盟國獨立分出去了,比如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因此,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為什麼那麼強
主要來源於它繼承了蘇聯時期的大部分實力
而蘇聯在以前就太過於發展軍事工業,才會積累那麼強的軍事實力
可是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過於偏重軍工等重工業,國內產業不平衡導致爆發眾多問題解體
因此,俄羅斯就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實力
4. 中國軍力在世界能排第二嗎 知乎
戰略力量:
核導彈,世界第三,跟美俄相比有較大差距,
戰略轟炸機,除美俄,其他國家都沒有真正的戰略轟炸機,
戰略核潛艇,世界第三,跟美俄相比有較大差距,
常規力量:
火箭軍,前三,論導彈性能的話幾個大國之間不相伯仲
陸軍,99坦克的綜合能力來說應該是第一了,但是總體坦克部隊還有很多老舊坦克,總體實力不能跟美俄相比。我國還沒實現機械化,而美俄已全部機械化,尤其是美國陸軍,已經達到了全球機動的目標。
海軍,第二,近年來下水了不少新艦艇,實力大漲。老美世界第一,俄羅斯海軍落寞但底子雄厚,應該是第三,但是我國海軍反潛能力較弱,是一個不小的短板。
空軍,算上四代機,世界第二,不算四代機,估計是第三或者第四。俄羅斯空軍實力很強。另外發動機方面實力較弱,距離美俄歐都有不小差距。
總的來說,無論是常規力量還是戰略力量,都有或多或少的短板,要說第二的話還真不一定,但是第三的話應該是綽綽有餘了。但是要明白一點,就算真是第二距離第一美國也有很大的差距,美國一年的軍費比全球其他20個強國的軍費加到一起的總和還要多,除此以為加上其本身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底子,未來100年估計都沒有對手。說的直觀一點,世界第一空軍是美國空軍,比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都要強很多,估計有20-30年的技術優勢;世界第一海軍是美國海軍,11個航母戰斗群以及其他十幾個兩棲攻擊艦群可以單挑全世界;世界第一陸軍應該是中國,但是要說陸軍裝備美國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所以說第二,第三,沒什麼差別,跟第一名的差距很大。但我相信我國實力終會趕上美國,重新拾起唐朝時萬國來朝的繁榮。祝祖國越來越好。
5. 中國空軍為什麼地位沒陸軍高知乎
中國陸軍地位是打出來的!
一、解放戰爭建國,只有陸軍!
二、抗美援朝仍然是專以陸軍為主,新成立的空軍雖然也參屬戰了,打出了軍威,並在短短兩三年間成為世界第五大空軍,這是空軍飛速發展時期。
三、美越戰爭期間,中國沒有損失一架飛機,卻擊落美軍越境飛機多架,是空軍最輝煌的時期。
四、中印、中蘇、中越戰爭,都是陸軍獨立作戰,空軍沒有直接參戰,軍功上缺一筆。
6. 為什麼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二戰中只堅持一個月
第一,法國人過於相信馬奇諾防線,戰事發生前沒有太多准備。
第二,法國的軍事回戰爭理論還停留答在一戰的水平,認為作戰還是傳統的步兵攻防戰,而且對新出現的坦克戰估計不足,堅持把坦克作為步兵進攻的「移動火力支援」分散在步兵中使用,未能形成強大的戰車戰鬥力。法國的坦克水平當時並不太低,而且德國的進攻還是大量使用了火力較弱的輕坦克和裝甲車輛。但是裝甲兵的威力已經展現,法國的大多數將領還並沒有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
第三,貝當政府的擔心失敗而媾和。馬奇諾防線潰敗後,當時還有很多部隊在前線抵抗,但是巴黎已經暴露在德軍的攻擊部隊前面了,法國政府擔心國家會變成像波蘭那樣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且擔心戰敗後在海外的殖民地遭到瓜分,所以投降了。
7. 五大戰區實力排名
第一名:中部戰區。
第二名:北部軍區
第三名:東部戰區
第四名:西部戰區
第五名:南部軍區
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實力都十分強勁,每個戰區都有著雄厚的實力。
8. 現代戰爭陸軍是不是沒用了 知乎
隨著科技的發抄展,技術裝備的革新,最重要的就是無人機等裝備的誕生,陸軍將會從戰爭的主力變成維護地方穩定的基礎力量,因為不客氣的說現在陸軍大規模集團沖鋒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伊拉克戰爭就是大陸軍失敗的例子,以後著重發展空軍,陸軍做好地面近距離保護,和佔領地區維穩就好
9. 日本的軍事力量怎樣
戰後的日本是美國主導下的體系,他的外交政治幾乎完全依賴於美國,這使得日本在經濟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美國在外交政治上,把日本當作了遠東的一個制衡前蘇聯和中國的棋子,幾乎完全體現美國為一個走狗,使得日本成為一個經濟上的強人,政治上的矮子,美國為了達到對其完全的控制,幾乎限制了日本有任何獨立的外交政治想法。二戰以後這個長期的歷史中,壓制了日本在亞洲作為政治強國的抱負,雖然美國可以給日本裝備最先進的武器,但是絲毫沒有放鬆對日本的警惕,尤其是在核武器上,不容日本有任何的想法,只能在美國所謂的核保護傘下生存。由於二戰之後的雅爾塔格局,我們可以說日本已經被美國給閹割了,這對於中國來說,是莫大的戰略優勢,近代中國深受日本迫害的歷史已經不會再重演。雖然在常規武器方面,日本能夠進入世界的前列,但是,在戰略性武器上,不可能有所突破,這是戰後和平歷史所決定的,正是因為戰後這個格局,已經使得人類免予再次發生世界大戰的嚴酷局面,日本也只能在這個局面下生存。隨著世界的發展,隨著世界的交流和融合,世界會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二戰之後的這個相對和平的政治格局,像日本,英國這樣的領土狹小,資源匱乏的國家,已經不再會有以前的機會,他們會走向一個相對發達的中間水平,而取而代之是一些大陸性的強國走向經濟相對發達,政治相對強盛的局面,而這些大陸性的政治強國將延續二戰之後的世界政治格局,承擔著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維護世界的和平。看到有些報到說日本也是潛在的核大國,能在段時間內製造出核武器,我想這也是一廂情願,日本已經是一個所謂的民主國家,一個所謂的技術先進的國家,我毫不否認日本能夠製造出核武器,但是他還沒有造核武器的政治基礎。現在的主流政治國家不能容忍他製造核武器,第一就是美國,第二就是中國,俄羅斯,第三是在二戰中亞洲廣大深受日本傷害的國家,如果日本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等待他的是嚴厲的制裁,那日本經濟就會回到很低很低的水平,日本廣大的國民也不能接受這個局面。換句話說,即使日本擁有了核武器,對於他來說,也是沒有使用核武器的資格的,日本國土狹小,人口密集,沒有抵禦核武器攻擊的承受能力的,擁有一個不能使用的燙手山芋還不如敬而遠之。
10. 知乎 巴基斯坦 為什麼打不過印度
詳見知道中此類問題:印度與巴基斯坦軍事實力比較
巴軍與印軍裝備質量和數量的差距確實很大,而且是呈越來越大的趨勢。歸根到底,就是兩國綜合國力的懸殊造成的,並且難以彌補。
在軍備領域,印度的優勢是明顯的:
海軍方面情況最差,印度目前有航母與核潛艇,另外各型潛艇14艘,驅逐艦8艘,護衛艦12艘,輕護24艘,兩棲登陸艦只10艘。而巴海軍只有5艘潛艇與10艘各型護衛艦。
空軍方面,印度空軍有上千架飛機,其中146架三代半的蘇30MKI是骨幹,三代的米格29和幻影2000共一百架左右,剩下的是二代的;而巴軍有400多架作戰飛機,骨幹是三代的F16A/B和梟龍,主力是二代的殲7和幻影3/5。貌似尚可一戰,但未來前景不樂觀,在巴軍在尋求殲10之類三代半戰機時,印度已經在尋求四代的T50了。總的看,印軍質量上大概領先巴半代,而數量多一倍。
陸軍的情況還算好,印軍有900輛T90S、170輛阿瓊、2400多輛T72M1和550輛T55;巴軍有約2000輛相當不錯的哈立德、T80和85II,升級的59式II(含巴產版)有1200輛,另外老式的59、T54/55和輕型的69式也有2300輛。巴軍的陸航相當不錯,有四五百架直升機,比印度多一倍,都快趕上中國了。
在這表面上尚可一觀的軍力對比背後,雙方的軍事潛力差距是巨大的。畢竟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而更關鍵的是,經濟實力只有印度的大約十分之一左右。